三色艺术史

第03集

主演:詹姆斯·福克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1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2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3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4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5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6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13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14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15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16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17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18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19三色艺术史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流动的色

曾经的西方艺术史并没有蓝色的运用,或者说是很灰暗的的蓝色作为背景出现,希腊语里甚至没有蓝色这个词汇

Afghanistan----Venice

青金石 lapis 出现

意大利文艺复兴之父乔托(Giotto,在斯科洛文尼教堂第一次将蓝色运用于宗教,拱顶上的蓝色,成为 天堂的象征,而蓝色的披风,从此也成为了圣母玛丽亚的标配,virgin Mary蓝色造假昂贵,提取困难,成为宗教垄断颜料,普通人禁止使用

titian 1490,在罗马著名神话场景 Bacchus and Ariadne 《酒神与阿里阿德尼》中,用“圣母之色”不光给主角还给一个放肆的侍女着色,(刚好是蓝白红三色,,,

提香热爱蓝色,并让蓝色走下神坛,另

一幅作品里,画面的中心并非圣母而是着蓝衣的圣彼得。

ultramarine blue 好美的名字

18 19世纪浪漫主义,蓝成为最能表达情感的颜色。

困扰的灵魂

蒙克 情人

高更 熟睡的男孩

尤其,蓝色时期的Picasso,在巴黎的夜夜笙歌纸醉金迷最终导致了挚友的自杀,Picasso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分裂,投射在作品上就是一系列忧郁,沉默,凄然的蓝色 Jung从其作品中得出了结论——Picasso病了

很难被看见,但又经常出现在艺术文艺作品里的妓女

三年,在一片污秽廉价的蓝色深渊里一位白色女孩,从白衣之下透着粉色的光芒,和鲜活的唇色,从画作里看出,Picasso从沉郁中走了出来——还是那个浪荡子

Yves Klein

a leap into the void

用尽一生都触不到的蓝,竟就是自身的颜色(蛮可以作为言情剧的主旨升华段

PS, 由于其可获得性和价格,蓝色在中国和欧洲发展不尽相同,在欧洲似乎更是神圣化的,而在中国,单从瓷器的蓝和清朝器物衣饰里的“景泰蓝”可以看出蓝似乎很普通,欸还有中东随处可见的蓝,从色彩看历史艺术发展?以及蓝也可以是一种运动感,嗯哼 啊时间并不对等的topic。。。。算了。。

最纯洁的,最堕落的颜色

起先是象征世界启蒙的颜色

tip : parthenon 之前竟然是有颜色的!

升华白色的男人:温克尔曼, gay fall in with Apollo

It's tripped back, it is restrained , it is intellectual

温克尔曼掀起一股古典热潮, 哈哈哈帕台农的埃尔金石雕不得不被打磨光洁,

英国人想要洁白无暇的瓷器,但很显然这似乎是中国人的专长,直到250年前,乔赛亚·威奇伍德才烧制出欧洲制瓷史上首个完美无瑕的白色釉料,打开新古典主义风格大门

“这该死的上流社会,我欲入无门”

兜售艺术的人——惠斯曼

ps 惠斯曼的白色三部曲在我看来还挺美的,但其创作内涵就是简简单单的为了表现"白“

这并非一种艺术,对”白“的大面积应用似乎也只是一种手段上的另辟蹊径,连技术创新都算不上,但艺术史上技法上的创新走到现在已经臻于至善,这难道就是艺术家们开始着重探索画面背后所蕴含之思的原因吗?

马歇尔·杜尚用同样洁白无暇,大理石般的小便池狠狠嘲笑了一番所谓的白色精英主义,

柯布西耶纯白的建筑,从一开始对奢侈和装饰的否定,对秩序和集体存在的追求,最终落入了一种法西斯行列,帮助墨索里尼重建罗马荣耀。

为什么人们喜欢金色?

因为金子如太阳般闪耀着光芒

公元前1500年的太阳马车,青铜铸马每天拉着太阳东升西落,丹麦国博,会是一种最早的时间观念吗?

对黄金的崇拜犹如文明本身一样,存在久远。

埃及

图坦卡蒙墓——黄金使他永生

罗马, 312年,一神教出现君士坦丁改信基督,基督的原创性思想:“一头骆驼想穿进针眼都比一个富人想进天堂要容易”

对财富的厌恶,从耶稣牧羊人出身就可以看出

但五世纪黄金出现在了宗教当中,成为上帝的圣光

不好意思好 这清奇的抓拍角度

教堂里的黄金马赛克

感觉很不错?

文艺复兴时期,黄金成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切利尼 盛盐器

炼金术

1840年伯明翰工业基地,电镀工艺被发明,黄金民主化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the kiss, 当镀金技术把黄金拉下神坛,克里姆特希望借由他精湛极尽技艺的画作让黄金回归之前的崇高之中

人们珍视什么崇拜什么,黄金就代表什么,从永生到上帝的光芒,到权利与地位,再到爱与性,如今的黄金呢?大概只是财富吧

 2 ) 跪求中文字幕资源,瓣友们快来

我只有没字幕版的,很多地方听不明白,跪求中文字幕的版本,好人一生平安!

要140字才可以,那我只能放一些废话了……请原谅……网上扒的……

如果你既不是天才,也不愿服务,又没有想法,还没有资源,最好还是不要趟学术这摊浑水。这个圈子里,有十五岁大学毕业的天才,有某某院士校长的公子,有任劳任怨给老板扫地,带娃,陪聊甚至陪睡的服务业大牛,有骨骼精奇,软硬不吃能把导师欺负的牙根痒痒掉眼泪的硬茬子。自己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能在学术圈立足?

 3 ) Dr. Fox这么可爱,为什么我竟从中看到了虚无

我家猪头读完《现代艺术150年》,以坚定的理工男态度告诉我,现代艺术整个都是bullshit。我并不同意,却不能很好地论证为什么不。

看完三色艺术史,我觉得我似乎可以和他谈谈这个问题。首先的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美?

按照可爱的Dr. Fox的说法,美的起源是人类的一些模糊的本能。我们迷恋金色,是因为我们喜欢带给我们生命和温暖的太阳。我们热爱蓝色,是因为我们喜欢天空和大海,因为它们让我们遐想,遐想我们所能到达的陆地以外,还有某些我们触不到的神秘无垠之境。

基于这些本能,我们开始发展艺术。一开始起点很低,自然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提炼更纯粹的蓝,获得更闪亮的金,把人和物画得更准确,用线条和颜色调动感情,等等等等。这都非常好——充实、向上、奋勇前进。冰冷僵硬的中世纪艺术不够好,所以有了丰满生动的文艺复兴艺术。厌倦了巴洛克的华丽宏伟,我们就转而追求洛可可的精巧颓靡。任何一个时代,艺术家们都满腔热情, 也许他们意见相左,拉斐尔前派要复古,印象派却要革新,但他们其实心意相通:永无止境的追求,总能离我们想要的那个东西——美——越来越近。

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些,把胳臂伸得更远些……总有一个美好的早晨……

然而跑着跑着,我们似乎越来越搞不懂自己在做什么,按Dr. Fox的说法,至少普通民众越来越搞不懂艺术家们在追求什么。我们一路狂奔, 挣脱所有非本质的东西(技法什么的),向着那个终极的目标不断前进。然而那个终极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伊夫克莱因说那是一种极致的蓝色——国际克莱因蓝,他要把这种终极的颜色涂到所有东西上去。JJ温科尔曼说那是一种纯粹的白色——代表希腊式古典美理想的极致之白,他的追随者们觉得雕塑、建筑、和城市都应该是这种至善至美的白色。然而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世界上哪有什么纯粹的、极致的蓝色?国际克莱因蓝只是光谱上的一个点,为什么这种蓝会比其他蓝更美、更伟大?为什么克莱因要赋予一种颜色如此巨大的意义?

你大可说这位艺术家属于走火入魔的那一类,他的梦想也许是纵身一跃——Leaping to the void(跃入虚空)。然而正如我们可爱的Dr. Fox所说,克莱因自然不可能真的跃入虚空。最后他功成名就,在戛纳电影节上突然死于心脏病。

而所谓“走火入魔”的人远不止克莱因一个,可爱的Dr. Fox至少向我们介绍了 一打。“为什么克里姆特要这么做?为什么他要用这么多不同种类的金色,要以这么多的方式,这么多的引用和含义来使用金色?” 可爱的Dr. Fox说,因为克里姆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把滑向深渊的金色拉回来。“随着时代的变化,金色已经变得廉价和庸俗,但克林姆特却不顾一切地想告诉我们:不,金色是最珍贵的东西,它是我们所能拥有的最神秘、最有灵性、最超凡脱俗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将生命献给这全世界最重要的东西——金色。”如果再看一遍三色艺术史,你会发现许多艺术家都说过类似的话。他们都是盖茨比,他们追求的,是对岸那盏永远不可能到达的绿灯。

到最后,对美的追求似乎都纯化为一个这样或那样的“执念”。若叫一位理工男来研究这些执念,也许它们荒谬至极、毫无道理。当我们走到终点,我们注定只能凝视着一些意义不明的东西——比如极致的蓝。可是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极致的蓝,我们凝视的,不是虚空又是什么?

我在另一部纪录片里截的一张图

所以,也许那些莫名其妙的现代艺术,主题不外都是“跃入虚空”。

人类迷恋金色,是因为金色在每个社会中都代表着对我们来说最神圣的东西。对古埃及人来说,那是太阳和永生;对基督徒来说,那是上帝的光芒;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而言,那是权力和地位;对克林姆特来说,那是爱和性。结果,有一天我们发明了电镀,金色突然变得一钱不值。

人类喜爱蓝色,因为我们以为蓝色代表远方的无垠之境。结果,有一天我们上了天,却发现蓝色并不是地外的宇宙的颜色,反而是地球自身的颜色。

这个结尾到底是荒谬还是绝美?我觉得两者都是。

颜色本来没有意义,我们赋予它们意义,只是因为我们需要意义。

但每一种伟大的追求,难道不都是这样吗?

我们心醉神迷,愿用一切去追求极致的蓝,追求纯粹的白,追求神圣的金,追求艺术、美、永恒……我们自然永远不会到达目标,因为我们追求的本就是不存在的东西。我们追逐着虚空的巨大幻影,用我们的热情和心血为这幻影饰上最绚丽的光晕。但这并非全然是荒谬和无意义,因为那幻影就是永恒,因为那光晕就是美。

追求那盏永不可及的绿灯,就是意义本身。因为那是我们最珍贵的东西,是我们所能拥有的最神秘、最有灵性、最超凡脱俗的东西,所以我们当然必须将生命献给这个全世界最重要的东西。

看完三色艺术史,我简直再也不能看纪录片了,因为那些解说员和Dr. Fox一比都太不够可爱了。

所以,美,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4 ) 三色艺术史

我一开始看标题以为主要讲色彩的,但等我看完以后觉得它更像是历史片,旅游宣传片。 James Fox也是BBC纪录片艺术系列的一面大旗了。他从北非沙漠到蔚蓝海岸,从NASA到阿尔卑斯雪山,皆是黑西装窄领带白衬衫的打扮实在也是相当的个人风格。出乎意料得三色选择,相当好的艺术历史课。他最爱依旧是蓝色,our little blue dot in the universe,出门看克莱因作品去。从色彩的角度来解读艺术是非常独特的,我们思考艺术时常常会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但抛出所有已知的、未知的存在,色彩本身的发展也就是艺术在历史中的发展缩影,正如艺术的变革也是人性变化的缩影一般。由颜色而引发出的关于艺术或与之相关的欧洲历史。 这个《三色艺术史》视角独特,发人深思。

 5 ) Imagination about ART | 《三色艺术史》的亮点

每次看完一期艺术史纪录片,总为发现新的宝物瞠目结舌、欣喜若狂。徜徉在遐想与思考中,以为看到了艺术的极限,其实只是看到了自己的极限。The power of ART.

回顾《三色艺术史》中让我颇有感触的作品,记录光芒闪现的一刻。

60多年前,法国艺术家Yves Klein将这种蓝色定义为“国际克莱因蓝”。之后,时尚界掀起一场克莱因蓝风暴,无数时装饰品甚至汽车,纷纷穿上克莱因蓝的潮流外衣。艺术家伊夫 ·克莱因因此声名大噪。

特殊材质的克莱因蓝单色画

克莱因蓝像一个新世纪的女性,10厘米细高跟,清冽的香水,线条极简的直筒裙,翘腿坐在白色沙发上,握着杂志的手夹着吸到一半的香烟。就那么抬头看你一眼,brighter,purer and stronger。

片中还提到了人类首次登月拍摄的地球画面,很难说这和艺术有什么关系,但放在摄影史上,这也是历史性的一步。“从难看的月球望去,地球像一颗蓝色的钻石。”这颗美丽的蓝宝石,就是我们温柔的睡床。

第一张从月球上拍摄地球的照片

白色起初常用于西方雕塑中。 希腊古典后期雕塑家莱奥卡雷斯创作的《阿波罗》代表了艺术家对希腊完美人格的向往。

《阿波罗》复制品,现藏于罗马梵蒂冈博物馆

沐浴在晨光中的阿波罗,美丽的阿波罗,请不要吝啬你优雅的风姿,将你的矜持、理性、朴素、自然一并赋予我。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白色别墅,本意是想人们居住于此,净化内心。不过很难想象住进一座完全白色的别墅中是什么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净化是种朝圣,柯布西耶对白色的朝圣。

柯布西耶的白色别墅

一种被剥夺安全感,需要赤裸相对的白色。柯布西耶的白色可能就是我思想的边界。

当我们以为白色是世界上最纯净的颜色,无暇无疵,简直是完美的定义。但历史上有人赋予了它最大的讽刺。

法西斯党首墨索里尼企图用白色翻新罗马,所有的建筑都用白色,个性是他的天敌。墨索里尼的世界里,白色是极权的象征,成为最黑暗的思想暴政。

墨索里尼的文化宫

在发现金子之初,人们只为金色美丽的光泽吸引。它温柔跃动的光芒似乎是太阳的化身,配得上一切的信仰。教徒用它做宗教画,以示虔诚;帝王用它做面具宝座,以示权利;王侯将相以它装饰,以示财力……

教堂顶的金色穹顶

你能想象贴满金子的穹顶在阳光下闪动着跳动的光吗,仿佛上帝在与你交流。

弗朗西斯的盛盐器

耗时3年制作的盛盐器,左边是土地之神,右边是手握三叉戟的海洋之神。没错,帝王只是用它来盛盐。但是其精美程度也让弗朗西斯不敢触碰。

耗时7年制作的宫廷内景

132个异国风格的宫廷人员,怎么奢华怎么来……

真的有太多太多超乎想象的穷奢极欲。

 6 ) 色彩世界

金色、蓝色、白色,变化的不是颜色,而是面对色彩的我们。

观影笔记:

三色艺术史—金色

古人认为黄金和太阳是同一类物质。丹麦国家博物馆的太阳马车,公元前1500年。

古埃及曾是世界上第一大的黄金生产地区。古埃及历史上侏儒总被描绘成黄金从业者,因为古埃及人认为他们有魔法。

1922年11月26日卡特闯入图坦卡蒙墓,其棺椁由110公斤纯金制成,是埃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黄金制品。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由纯金打造,11公斤重。当时的人认为黄金有魔法力量。

基督教大部分内容都是非原创的,但有一个创新是对财富的厌恶,但几个世纪以后新艺术形式出现,显示出曾一度摒弃黄金的早期基督徒现在也无法抵抗它的诱惑。黄金在拜占庭艺术中代表的可能不是物质的东西,寓意无处不在的上帝。黄金成为上帝之光的颜色。

16世纪开始黄金珠宝大量出现,开始代表权力和政治,最重要的是地位。佛罗伦萨的维琪奥桥在文艺复兴时期是黄金制造区的中心地带。当时最著名的金匠切里尼应法王弗朗西斯科一世的邀约制作黄金盛盐器,黄金制造史上的丰碑。

大力王奥古斯都在1694年成为撒克逊王储,德累斯顿有其塑像被称为黄金骑士。约翰.梅尔希奥.丁灵尔,花七年完成描绘伟大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宫廷的工艺品,用了大量黄金。奥古斯都专注于炼金术,绑架炼金术师伯特格,但最终炼金失败。

19世纪伯明翰乔治.理查兹.埃尔金顿在1840年3月25日发明了一种方法可以几乎零成本制造黄金,用电制造黄金,他将它称为电镀,是工业时代的奇迹,即愚人金,把黄金带入普通人家庭。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吻》,被称为是爱情最后的温言软语,同样也传达了黄金的意义,使用的金箔种类多达八种,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金色颜料,他生活在黄金变得平庸廉价的年代,但他企图将其从没落边缘带回来。

我们迷恋黄金是因为黄金代表了我们内心最神圣的东西。

三色艺术史—蓝色

青金石,来自于阿富汗,制作海蓝色的原材料。西方艺术史中世纪以前几乎不存在蓝色的踪迹,威尼斯商人的买卖才使得这种颜料开始用于绘画。

乔托1303年在斯克洛文尼教堂作画,创新的在天花板上画了蓝色拱顶以描绘天堂的颜色。当时认为蓝色是神圣的色彩,蕴含神秘力量。教会限制供量,哄抬价格,蓝色变得比黄金还贵。14世纪颁布新法,禁止市民穿蓝色衣服,只有圣母才能穿蓝色衣服。

1519年提香在威尼斯创作佩扎罗祭坛,创新的将圣母画在边缘,画中央的圣彼得着蓝色长袍。《酒神与阿利阿德尼》中大量使用蓝色,寓意将蓝色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作品享誉世界,荣格认为图中的蓝色标志着毕加索陷入了精神分裂。其后他走出蓝色时期,摆脱了创伤,踏上阳刚的现代主义艺术家之路。

蓝色在埃及传统中代表地狱,象征死亡。

法国人伊夫.克莱因,专注于用蓝色作画,创造了自己的独特蓝色—克莱因蓝。

1968年阿波罗8号执行任务拍下的地出照片,地球是蓝色星球。

三色艺术—-白色

约翰.乔希姆.温克尔曼,1717年生于德国,1748年到德累斯顿,在古代雕塑收藏室中感受到白色雕塑魅力,决定一生推广它。1755年抵达罗马,开始写作记录古代大理石艺术品,认为白色象征希腊文明中一切美好的品质,认为应该回归最朴实的古风以净化自己。

依托鲁里亚,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陶艺家及启蒙运动巨匠乔赛亚.韦奇伍德以它为住宅,也热衷于白色,生产一系列白色塑像浮雕。传统英国陶器的颜色来自本土陶泥的本来颜色,1761年韦奇伍德试验出白釉。

维多利亚时代的画作多展示著名故事的片段,而惠斯勒受威尔基.柯林斯小说《白衣女人》的启发创造一系列白衣女子组画以嘲讽维多利亚式品味,他的这些画作主题即表现各种白色,精英主义画作。白色成为惠斯勒的标志。1883年惠斯勒举办画展展出威尼斯旅行期间的新画,展出方式特别,采用全白布景,成为现代艺术的转折点,开创了空白画廊空间。在惠斯勒笔下白色成为艺术精英们冷漠排外的颜色。

马歇尔.杜尚的《泉》(小便器),1917年首次展出,讲解员认为白色正是作品的真正意义,可以与过去的优雅大理石雕塑联系起来,但其实这个作品正是用来嘲讽白色艺术的。

查尔斯.艾都阿德.吉纳瑞特,也即勒.柯布西耶,1928年柯布西耶写了份宣言试图展示怎样用建筑来净化世界,其中提到一种名叫雷宝灵的乳胶漆,称其为道德白。白色是对资本主义装饰和奢侈的否定。创作萨伏别墅,白墙理念。1934年墨索里尼邀请柯布西耶赴罗马参与建筑讨论。1932年墨索里尼在罗马建白色方尖碑代表个人崇拜。墨索里尼认为白色大理石可以代表白色人种纯种的雅利安人。意大利文明宫,白色在这里是极权之色。

从18世纪开始我们深信白色能给我们以启迪,它能鼓舞我们、提高我们、取悦我们,但到了现代,白色成了一种分化工具,用来驱逐、以致控制的工具,最纯净的颜色变成了最黑暗的颜色,白色是这个非纯世界最纯净的倒影White is the immaculate reflection of an impure world.

 7 ) Gold

埃及人 太阳和死后的生命

基督徒 上帝的光芒

文艺复兴的君主 权力和地位

克林姆特 LOVE

Now money

Gold has lost its shine.

《kiss》So why is Klimt doing this?Why so much gold in so many ways with so many references and meanings? --gold is the most precious thing we have. It's the most numinous,spiritual other-worldly thing we have.and therefore we have to devote it to the moate important things in the world. And for Climt,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as LOVE.

 8 ) 三色艺术史

第一集:金

古埃及人雇佣侏儒开采冶炼黄金,不知道奇幻小说中善于挖矿的矮人是不是和这个传统有关。

佛罗伦萨传奇金匠切里尼(Benvenuto Cellini)为法王弗朗西斯一世制作的传奇盐罐Cellini Salt Cellar

同时代渴望黄金的Augustus II the Strong,他所设立的Green Vault博物馆展示了大量华贵的珠宝(这些展品深深影响了法贝热)这位国王绑架了年轻的炼金术师Johann Friedrich Böttger,强迫后者提炼制造黄金。在研究的过程中,炼金术师机缘巧合下发现了瓷器的烧制方法。

维多利亚时代,伯明翰的企业家John Wright使用电镀法让平民百姓都能使用外表富丽堂皇的镀金制品,黄金的价值与日俱减。

第二集:蓝

威尼斯商人购买来自阿富汗的青金石(Lapis Lazuli),用复杂的提纯方法制作ultramarine(群青)。因为造价之高和教廷的管控,一段时间内只有圣母或圣徒的衣服可以用群青上色。

Giotto在Scrovegni Chapel的拱顶上绘制的天堂。

Madonna and Child as one of the two suns, and prophets as planets

毕加索在蓝色时期所使用的廉价人工合成蓝应该就是普鲁士蓝吧。

欣赏不了克莱因蓝,以及Yves Klein的Le Saut dans le vide (Leap into the Void)可能开辟了行为主义的先河。

第三集:白

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和他推崇备至的Apollo Belvedere(BBC新旧两版Civilization均有提及,新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Winckelmann没有意识到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本都有艳丽的色彩,认为颜料剥落后纯白的大理石塑像是古代文明完美德行的体现。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大英博物馆在30年代无视文物保护、盲目清理历经千年而发黄发黑的Elgin Marbles(Museum admits 'scandal' of Elgin Marbles

建筑家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对白色的沉迷和执着令人畏惧,这位做的城市设计可以照搬到反乌托邦艺术作品中。柯布西耶也是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的设计师。

The model of the Plan Voisin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Paris

墨索里尼的方尖碑和意大利文明宫,前者丑陋不堪,后者从设计角度看还是很美的。

 短评

宗教史、文明史、符号史,更是人类史。

8分钟前
  • 伯简
  • 力荐

金蓝白里最喜欢蓝色这一集: 阿拉伯水手带来的夺目Lapis Lazuli. 从圣母的特权、Titian大胆的蓝天、Picasso悲伤的蓝色三年、Yves Klein跳入虚无的病态、到阿波罗8号宇航员拍到的震惊世人的蓝色星球—好爱地球!! (白色看睡着了...

13分钟前
  • 午睡猪
  • 推荐

喜歡藍色那集的結束部分。從古至今人類都在深邃遼遠的藍色中嚮往天空和遠方,當美國宇航員第一次踏上太空的時候,回頭一望,卻發現黑暗的太空中自己的母星才是那最美的所在----我們藍色的家園。

15分钟前
  • 女尸
  • 推荐

新一代bbc力推的艺术史大众偶像剧,文笔构思本身还是足够精巧,博士对着艺术作品都不敢大声说话的那种口气挺不错有卖到萌。但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在任何行业都是颜控的表演时代……

19分钟前
  • 小嘎豆
  • 推荐

蓝:青金石,乔托,提香,毕加索,克莱因,地球//金:太阳,埃及,图坦卡蒙,基督教,上帝的光芒,切里尼,奥古斯,克林姆特,the kiss//白:埃尔金石雕,温克尔曼,阿波罗,韦奇伍德,惠斯勒,白衣女人,精英主义,杜尚,柯布西耶,白色建筑,墨索里尼,白色尖塔,种族主义。

23分钟前
  • 可叵
  • 力荐

blue, white

28分钟前
  • Vanessa
  • 力荐

文案很牛逼啊

31分钟前
  • 42
  • 推荐

以为主要讲色彩 但更像是历史片、旅游宣传片

36分钟前
  • 寺。⛓️🔒
  • 推荐

出色的创意,扎实的知识,美仑的摄影,必须看高清!

40分钟前
  • 糖醋小熊
  • 力荐

James Fox迷死人了!!明年bbc又准备给他出一个系列。他跟penguin签了合同写色彩艺术史,到时候去买男神的书!么么么么哒

44分钟前
  • Narrenturm
  • 力荐

希望再讲讲别的颜色,背后的故事很有意思。比较喜欢前两集,特别是第二集“蓝”。

46分钟前
  • 女宛心兑
  • 力荐

起初以为是讲三原色什么的,就当小学美学知识来科普的,结果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人家艺术博士给讲的是金色、蓝色和白色这三个在艺术史上影响深远的三种颜色,有陌生的知识点也结合历史人文,总体来说非常值得一看。

47分钟前
  • 青痕
  • 力荐

旁白写得相当有力。

52分钟前
  • 白十三菜
  • 力荐

James Fox也是BBC纪录片艺术系列的一面大旗了。他这从北非沙漠到蔚蓝海岸,从NASA到阿尔卑斯雪山,皆是黑西装窄领带白衬衫的打扮实在也是相当的个人风格。出乎意料得三色选择,相当好的艺术历史课,喜欢这个切题。最爱依旧是蓝色,our little blue dot in the universe,出门看克莱因作品去

54分钟前
  • Karo
  • 力荐

提香的蓝。

59分钟前
  • 足下生风
  • 力荐

天呐这位解说简直可爱到令人倾倒!Dr. James Fox成功超越Dr. Watson, Dr. Strange, Dr. Who, 以及 Dr. Lin等等,成为宇宙最帅Dr.

1小时前
  • phoebe
  • 力荐

more than colors, more than art history

1小时前
  • Francis
  • 力荐

这个角度挺好,要是能多几种颜色就更好了

1小时前
  • 上将文丑丑
  • 力荐

白好好,蓝更好。(偷偷磕了一口卡洛斯和毕加索,最后阿波罗计划俺又不争气地嗷嗷大哭)55

1小时前
  • 力荐

金>蓝>白,有力有诗意。

1小时前
  • Sico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