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之路粤语

已完结

主演:陈贝儿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1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2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3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4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5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6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13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14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15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16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17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18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19无穷之路粤语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也许很累一身狼狈,也许卑微一生无为 谁生来不都是一样 尽管叫我无名之辈

——那在来这里之前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嫁人

——那现在呢?

——(羞)想开一个自己的饭店,嫁人的话,以后再说啦。

——又是写在前面

2021年2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主席庄严的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万分激动,为国骄傲。可对于“贫”的概念以及这项历史进程的意义仍旧一知半解。未曾深入接触,怎敢随意奇谈。浅薄的认知中,自以为我这种收入水平已是“穷”,却不知道在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在一些大山深处,那里的落后、困难要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艰难。那种贫穷不在于能否支付起一件自己喜欢的物件,而是在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徘徊,与死神赛跑,命是赌注。

能看到这样的一部纪录片,记录这项“伟大历史进程”的纪录片,除了有幸,还能有什么词语表达么?

纪录片的名字叫做《无穷之路》。无穷之路,没有贫穷、没有尽头。深入到全国典型的10个脱贫区域,进行深入了解和拍摄,通过镜头的记录和展示,让我们更加知道“脱贫工作”背后的故事。这项工作,每一步都艰难万险,每一步都前路未知,每一步都谨慎万分。很像是革命先辈,抗战的时候也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多久,能不能打赢,甚至不知道牺牲带来的是不是曙光,但还是要去做,犹如愚公移山般,做了,才能搬走山,搬走贫穷的这座大山。

若是没有“当下”验证“当时”是对的,又有什么能证明那些存在与奋斗的历程呢?

感谢非常有共情力的团队和主持人贝儿,每一个镜头,没有高高在上,没有刻意煽情,没有无故夸大。所有的内容都无时无刻不传递着:这是我热爱的土地,这是我热爱的祖国。

回到记录本身,深感不易;跳出记录本身当成故事,感慨万千。

在扶贫的道路上,有很多人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加入。没看过山海情这部高分剧,也通过了这部纪录片知道了何“山海”何为情。

在山海情的原型中,有一位福建的食品公司老板在14年前承包了10万亩地,本来想搞房地产开发的他将土地送至法国化验,说很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就在与县长花了15分钟谈妥。毅然决然的在众多好友不理解中留了下来。

化验的结果是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可他选择留下来的那个时间风沙漫天,土地和现在很不一样,据老板的自述,光是将戈壁荒漠的石头清理就花了三四年的光景。

我真的是想象不出在当年的那个年代,是该如何有这样的气魄,在一片黄沙飞土中,抛弃在福建的舒适生活,蜗居在20平的简易装房中,一呆就是14年。

就是你告诉我结果是好的,只要14年就可以改良让我去坚持,我觉得“这份苦”我都受不了,更何况当时的老板还不知道前路如何。

从荒漠变成可以种植葡萄的土地,不断的改良技术,种植酿酒葡萄,吸引周边人口,提供数十万的就业机会。福建老板那种做成了事情的开心始终回荡在我的脑海中。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成就感,真的非常震撼!

不仅仅是拥有良好家产的福建老板,还有千辛万苦走出大山却选择回家创业的游子。广西融安电商公司,整合村民存户280户,从4人公司到20人的团队。在介绍中看着那些感觉只存在一线大城市的电子化、大数据设备,很难想象他们会出现在曾被冠名“贫困”的区县。 很敬佩这个四人小团队的商业头脑,立标准,提质量,让金桔售价从最初的几毛钱一斤到了后来的几块钱,质量不断的提升。

不从农民伯伯手里压利润,而是通过技术改良让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愿意为了“优质”买单!成本和利润并非是此降比彼长的关系,一味的无脑压缩成本只会产生恶性循坏。相反,当你的成本投入可以换来更高利润增幅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厉害。

即使全片让人为之动容,也有气愤到想要骂街的时候。就是会有一种,“真的有人不怕遭报应么?”。 四川悬崖村,在政府进行异地安迁和钢梯修建之前,每一次出行都是拿命在做赌注。陡峭的山崖,近乎90°的垂直,一根根不牢靠的藤条就是唯一的安全工具。仅仅是看着图片就足够心惊胆战!

即便这样,当村民把粮食背下山的时候却被“恶意压价”,商贩说: 我就不信悬崖村的人还能背回去。

我******,这种人真的不怕遭报应么!有所为,有所不为,时间万物皆是轮回,真不知道后续会给他们什么。万幸,国家没有放弃,后来的一切都好了!

也不仅仅是悬崖村,还有云南的怒江。要想富,先修路,通电通水通网。很多贫困的村县都是靠着脚步一点点找到的,甚至还有那种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现代的同胞。

当我们上学时还在为考题烦恼时,他们却还在接触最接触的洗脸,喝热水,以及习俗之外,他们还接受着一种叫做“宿命”的命运。

女孩子,到了一定岁数就要结婚,嫁人,生娃。娃娃长到了到了十几岁要结婚,嫁人,生娃;周而复始。

当教育走进这些人的生活时,并不是按部就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而是因材施教的给予“手艺”,让每一个人都有可以立足安身立命的机会。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就等于人生一次翻盘的机遇。

便有了开头的那段对话。一个眼睛有光的小女孩,知道了“厨师”这个职业,有了除了嫁人之外的人生憧憬与规划,打破了家族原有的宿命,人生有了其他的可能。不破防就是假的。这种直接带来人生改变的教育更加的让人为之动容。

不可谓不感动,不可谓不敬畏。

而这个纪录片的意外惊喜,就是让我get到了丁真的帅气!

丁真走红是偶然,但是他的家乡理塘走红却是必然。当初丁真刚刚走红的时候就被当地政府签约进入了事业单位,因为没有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被抓去学习成为了热门的段子。

可对于曾经贫困的理塘来说,丁真18岁没有念过书到现在四岁的小孩子都可以进入学堂,变化足以振奋。

教育真的是可以改变人生最快速的一个道路。即使我们现在都有幸读过书,也意识到了 985和211就是比普通本科好用,大厂就是喜欢那些在读书时期久非常努力人。学历就是一张非常好用的通行证!

更何况刚刚脱贫的他们呢?

本以为是借助丁真的走红理塘变成了网红县。可实际上丁真的走红只是一个机会,在这个机会到来之前理塘作为好多的准备,通路,通网,旅游接待人员的培训规范等等,这是这种坚守、准备才在机会来到的时候抓住了,实现了黄金周时期的百万创收,7天就可以人均1万的收入。

真好,真的很好。

是坚持,是信念,是准备,是责任,是所有正能量词汇汇聚在一起的胜利。

真的很佩服在一条不知道需要走多远的道路上一直在努力的奋斗的人。

也觉得自己文笔竟然写不出心中十分之一的震撼。

短短十二集,每集25分钟,耗时2个月,终于在春节假期看完了

最后:也看了一些其他人的短评,对于这个来自tvb拍摄的纪录片,还在说着tvb的情况,但是我对tvb没有过多的感情,拍的好就是好的。

彩蛋: 我get到了丁真的帅!第十二集的友谊给我哭!

在最后:快去看,都去看

老生常谈的话:感恩所有,珍惜拥有。

 2 ) 无穷之路,我走了20年

我来自重庆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乡村,比起纪录片里面的条件,我们那里并不算穷,至少吃住医疗教育是能够保障的。

在我还未上幼儿园时村里开始修建公路,很快就通车了,但是一直到我上大学都没有硬化。小时候上学最怕雨天,即使是公路也是泥泞不堪; 过了公路还要走很长一段小路,每次雨天回家身上全是泥。

我上高中时,老家开始对旧房进行拆除,补一部分钱修建新房。我家拆除旧房补的钱差不多可以抵扣新房。后来开始对门前的公路进行硬化,行车方便了很多很多。

前几年,村里又新建了一条从集镇到村里的一条公路,小路基本上没人走了。后来又对这条路做了硬化,小路彻底没人走了。可惜我父亲因病去世,没有见到这一幕。我和家人也搬迁到了重庆市区。

非常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我在上学的时候每年都有补贴。在我毕业的第四年,在重庆买了房,虽然小,但总算立足了。

小时候并未感觉到贫困,后来上学慢慢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始终是有的。当然,我也知道我的条件比许多人好,不是真正的一贫如洗。

喝了点酒,有点语无伦次,请见谅。

 3 ) 恭喜无穷之路喜提小小的热搜,让更多人看到这个小宝藏

无意中刷微博看到有个关于无穷之路的热搜,感叹终于要出圈了嘛!

tvb做到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扶贫,其实我们的官媒也有拍扶贫记录片,央视的更官方更权威,tvb的更贴地更亲民,央视主要看到的是我们政府的力量,政府的大方向大政策,tvb主要看的是人民的力量,基层的努力和群众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种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是国家扶贫工作的成果展示

这部纪录片里,贝儿真的是灵魂人物的存在,她感性又有毅力,开头爬天梯那里真的太厉害了,要知道贝儿40+了(哈哈哈暴露贝儿年龄了),还那么拼,之前也有看到新闻说她拍这个时高反得很严重,心疼她。看到贝儿在里面爬天梯,溜索道,会在听当地基层人员讲自己的事情时都忍不住落泪(索道医生那里贝儿哭了我也想😭)可以说是代入感很强了,好像自己跟着她的脚步亲眼见证一般,而且还把悬崖村怒江景色拍得好美,在还没开播前看翡翠台播的预告差点我以为这是旅游片哈哈哈😂

ps这部现在还没播完,广东的孩子可以收看翡翠台星期六晚10点半or明珠台星期天830,没翡翠台的可以看埋堆堆app,可能因为记录片比较冷门,没有其它视频app买😂就只有tvb自家的app有播

 4 ) 若你迷茫,它会给你方向

断断续续终于追完《无穷之路》,这无疑成为新年的第一个收获,片中每个故事都热泪盈眶,每个笑容都令人动容向往。我想,以后当我迷茫的时候,相信它会指引我探索的方向。 先是四川悬崖村——"天空第一村",从攀爬藤梯到修建钢梯,这条唯一的出路最陡峭的地方甚至有90°,每次的往返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次。山上缺乏水、电、网,而且爬不了天梯等于上不了学,等到孩子能够自由攀爬,那就已经十一二岁才上一年级,名副其实的靠天吃饭、与世隔绝。到最后实现的不仅是悬崖村从千米海拔大举搬迁到平原安置房,就连整个凉山州35万村民也被成功安置。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搬迁后的凉山州有了教育、医疗、农业的全套配置,瞬间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只要村民努力,曾经挣钱无门的苦日子就一去不复返。 再是云南孟连,佤族女性地位曾经是那么卑微,吃饭不能上桌,甚至不能够出门。“想改变一点东西,想令大家知道女人有能力去闯出一片天”是叶姐的原始愿望,她在努力过程中饱受非议诋欺、旁人指指点点。屋漏偏逢连夜雨,六年的颗粒无收无疑将她推进谷底。但她依然带着不服气不认输,继续努力学习不放弃,从昔日的女人不能上桌、饱受指点,到如今的屡屡获奖、带领同村脱贫致富,村里女性享受着自己赚钱自己花的快感与满足,真正的树立了女权榜样。 以上仅仅是扶贫路上的一个缩影,片中每一个故事都深入人心,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全力以赴。谢谢主持人以温情的口吻、轻松幽默而不失代入感地讲述着一幕幕。《无穷之路》像是给我打开的一扇窗,看到的"生存"、"生活"一词的千百面。很多时候我们感到迷茫、失落、无意义,但请看看远处的他们,为了温饱、为了自由、为了自己,都在不懈努力,小小的改变会让他们大大满足。这让我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深感幸福和满足,降低不切实际的欲望,增加直面生活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不得不感叹,我们最日常、最简单的,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希望秉着爱生活、爱自己的人生态度,所到之处能有光。

 5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一说起tvb,许多人就会下意识的无限感慨。

曾经,它是当之无愧的电视王者,制作过无数经典作品。

但到了现在,它就像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亦趋亦步得迈向终点。

似乎属于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所以,如果不是经过朋友的推荐,我是怎么也想不到,今年国综最高分9.6分,居然是出自tvb的手中——

《无穷之路》

何谓无穷

在这档节目中,无穷代表着两个含义——

一个,是没有尽头,另一个,是没有贫穷。

所以顾名思义,《无穷之路》是一部扶贫纪录片,它的主创全队只有4个人,两人担任摄影师,陈贝儿担任主持。

在节目中,我们跟随着香港人的镜头与视角,深入十个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地区,去探寻、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去见证国家的扶贫成果。

节目的第一站,来到了四川凉山阿土列尔村。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南部横断山脉,是全国最经典的大范围连片特困区,全州五百多万人,占超过一半是少数民族。

语言不通、交通不便,再加上天然的山脉阻隔,让凉山成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之地,而即使在凉山众多贫困村庄里,阿土列尔村都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这个村庄的另一个名字,我想许多人都曾听过,因为在短视频等各大平台,关于它的热搜居高不下——

悬崖村

悬崖村位于1500多米的悬崖峭壁之上,因为山体过于陡峭,所以即使是半条车道也无法修建,因此村民自古以来,上山下山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藤梯来攀下千米悬崖。

对于城里的人来讲,出门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咱们最多注意一下红绿灯。

但对于悬崖村村民来说,每一次出门,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艰巨挑战。

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对于悬崖村的孩子来说,读书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

村子里,大部分人没有读过书,少部分读过书的人最高学历,也仅仅只有小学。

村里的孩子想要上学,就需要每天两趟攀爬藤梯,即使你早上五点起来,当你到达学校的时候,天也已经黑了。

为了解决上下山的问题——

2016年,在悬崖村扶贫书记帕查有格的牵头下,由政府出资过百万,再加上村里的青年人和工人一起,硬生生在1500米的悬崖上凿出了一条天路。

他们通过人力搬运120吨的钢管上山,再一级一级的从山底搭建到山顶。

排除万难,钢梯,终于建成了。

同年,在国家的扶持下,山上的基建也在一步步改善——

通上自来水,全村电缆铺设完成,通上4G信号……

当信号接通的那一刻,对于这座在悬崖上扎根百年的村庄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这代表着,这个边缘、闭塞的小村子,终于开始跟上时代的步伐,与世界慢慢接轨。

村里的老人可以通过电视、电脑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而村里的年轻人,他们也跟上时代的潮流,玩起了短视频、直播。

并且他们通过直播悬崖村现状,介绍附近的风景名胜,渐渐吸引观众,成为网红,也让悬崖村一跃成为国内旅游的网红打卡景点。

帕查有格,是悬崖村的扶贫书记,虽然村子正一步步走上脱贫的道路,但他知道,这些措施,终究不过是缓兵之计。

因为钢梯虽然减少了上下山的危险性,但是它和藤梯一样,存在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耗时太久。

有多久?

陈贝儿作为一个经常锻炼的女性,从早上7点出发,到下午1点半才抵达山顶,而不少来旅游打卡的游客,更是无法坚持,半途打道回府。

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还是无法得到完美的解决。

而在全国,像悬崖村这样因为地处偏远而导致失学致贫的村落,比比皆是。

要真正实现脱贫,谈何容易?

过去的扶贫方法,属于按部就班、大水漫灌式的扶贫,进展缓慢,效果不佳。

比如在《山海情》中,得福通过号召大有叔等村民进行迁村开荒,实现了脱贫致富,但是这过程太过缓慢,并且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

这种方法在今天看来,已经稍显落后。

所以,从2013年开始,一个名为“精准扶贫”的全新现代扶贫策略诞生了,国家通过数以十万记的调查人员由南到北,从大漠到高原,从草原到冰川,挨家挨户的拍门调查,去了解每户每家的具体情况。

然后,针对各个地方的不同贫困程度和现状,制定对应的脱贫措施,最后,抽调数百万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专责公务人员驻村,实现精准扶贫。

扶贫书记帕查有格,便是其中一员。

要彻底中断悬崖村的贫穷,需要从根源解决问题。

而悬崖村的根源,便在悬崖。

所以2020年,政府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他们在凉山周边县城、平原交通便利位置,花费3、4年时间,建设总共1400多个安置社区,帮助全部二千多个贫困村庄,总共35万村民进行搬迁。

在社区中,配备完善的医疗设施、体育设施,还有专门为村民设立的幼稚园,并且免费提供床、电视、桌子、沙发等主要家具。

如果说,在《山海情》中,吊庄移民的村民是自己一点点改善生活,那么在新时代的政策下,政府为村民铲平了一切困阻。

房子、教育、医疗、文化都在能力范围内为村民提供一切便利,甚至在就业上,也丝毫没有怠慢。

以前,村民最大的收入来源是种植农作物,而且当他们千辛万苦从山上背到山下,如果让买家知道你是悬崖村下来的,还会被往死里压价——

因为这菜我不买,难不成你还能背回去?

而现在,由政府牵头,企业投资,村民们可以在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就业,这里不仅环境好,待遇也远比以前高。

如果有些村民不愿意,还可以选择参加合作社耕种,由公司提供技术培训。

藤梯变钢梯。

钢梯变楼梯。

在《山海情》中,闽宁村花了20年。

而现在,悬崖村只花了8年。

中国,现在正以每年一千万的速度消灭贫困人口,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上每100个脱贫人口中,就有70个来自中国。

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篇质疑中国的脱贫项目投资的报道。

在报道中,他们写到:中国为消除极端贫困而开销巨大,而这种做法不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效仿,甚至中国自身都无法持续。

他们不懂,或者装作不懂。

因为这种说法看似合理,但其实压根没有真正去了解“精准扶贫”的最核心理念,我们的“脱贫”,不是予人钱财的“脱贫”,而是授人以渔的“脱贫”,是搭建一个平台,然后让贫困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致富之路。

每一个贫困村庄的孩子,他们一直都拥有着翅膀,之所以不能起飞,是因为没有人为他们驱云散雾,带他们在天空翱翔。

而国家,只是准备了属于他们的天空。

在这篇报道下,有一个高赞回答戳中了我的软肋,在回答中,答主问了网友一个问题:

你们坐过最便宜的火车是多少钱?

是20、50还是100?

他每次回家,只用一元。

从山东淄博到泰山的火车,最低票价1元,最高12元,42年从未涨价。

从西昌到喜德,5634次列车穿行大凉山,除了因为体型原因的牛不能上火车,其它猪、羊、鸭子和鹅都可以上火车,开车至今,从未涨价。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每年开设高考专列,十七年来共运送3万多名考生出大兴安岭高考。

而上述所有铁路,大多是地处偏远地区,需要翻山越岭,逢水架桥、逢山开洞的高成本投入,所以百姓支付的“1元车票钱”别说收回成本了,甚至连维护成本都不够。

但这种永远收不回筑路和维护成本的列车,中国铁路共有81列。

他们就像山间里朴素的老黄牛,任劳任怨负重前行。

所以,那些“以经济利益为先”的国家可能永远无法理解——

“扶贫”是个一开始,就知道稳亏不赚的买卖,为什么我国还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实现全民脱贫,甚至还义无反顾的加大投入?

我想,大概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们从未忘却“为人民服务“初心。

这是我们国家成立之初对人民许下的承诺。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脱贫,是一条无穷之路。

没有尽头,也不知终点在何方。

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作者:十四十四

公众号:十四十四

 6 ) 实现无穷之路是无穷之路。

在朋友推荐下看了这部纪录片,没有抱太大的期待下,这部纪录片是有惊艳到我的。 纪录片的主旨是讲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为了实现全面脱贫全面步入小康进行的扶贫行动,说实话,这个纪录片之所以惊艳到我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的无知吧哈哈!“努力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句在政治课本里被要求熟背的话,这句在2020年悄然到来之际被国家宣布我们已经实现全面脱贫全面进入小康的话,说实话对于一个生活在城市里没有接触到这种绝对贫困的人--我来说,是没有太大的实感的,甚至于我当时还在思考,真的就全面小康了吗?另一个无知的点在于,我一直空泛地以为扶贫就是经济扶贫,所以当我看到这个纪录片里面国家为了发展一个绝对贫困落后地区在基础设施、衣食住行、教育、就业等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落实了不同的政策的时候,我发现扶贫并不是我脑海里的简单概念。所有这些事,如果不是一个有能力的大国、不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大国、不是一个有智慧的大国,是不可能做成的。 不禁感慨,贫穷的地方之所以贫困多因为地势崎岖道路不通,所以国家一直致力于基础设置的建设。一个去过贵州的朋友分享到,贵州这个地方虽然地广人稀,但是当你踏上这个城市的时候你会惊叹于这个城市处处是宽敞的大公路。又想起几年前我给一个外国商人做陪同翻译的时候,带他从广州南站坐高铁去东莞,站在高铁站二层俯瞰整个偌大的站厅时,他举起手机拍下这一幕,并与我分享到,在英国,要修建这样一条高铁线路可能从说那一刻算起到最后建成需要花上十年。你们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是很强的。我想也是聪明的领导人们意识到交通可以带来天然的致富源泉,所以过去这几十年,无论是我自己所在的城市,还是这些偏远地区的贫困小县城的交通也都是在日益便捷的。 而国家在经济方面的精准扶贫更体现了其智慧,扶贫并不是简单的救济金,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一个地方真正摆脱贫困的方法是找到适合这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适合种咖啡的地方种咖啡、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地方发展旅游业、极端条件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则进行大规模的搬迁,但是仍然非常以人为本地照顾到那些不愿意搬迁的原住民,那么水电网的覆盖也仍然是基础保障。 针对这群从小就读书不多自然而然不会太专心于文化课知识的孩子,学校开设了各式各样的专业技能课,学习修理摩托车的、学习厨艺的、学习茶艺的……因材施教在贫困地区的教育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整个纪录片看下来,是民族自豪感与感动交杂着,自豪自己生活在一个叫中国的地方,感动这些为着扶贫事业默默付出并长期坚守的人儿,他们的大爱与悲悯之心很让人动容。最后一集讲到一个外国人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仍然在广西一个贫困县担任了很长时间的义工,帮助与接济当地的村民。当他说出“快乐源于助人”时,类目了。 最后想夸夸主持人贝儿啦,她的亲切大方与坚强勇敢也是这个纪录片能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在第一集中他们去到四川凉山的悬崖村,她亲身体验爬完了1300米的天梯,而在后面去理塘时候遇到高反,躺在病床上她仍然自责道“我唔够叻女(我不够坚强)。”在听到村医说几十年来因为一个承诺他坚守在一个贫困小县城里她流出了十分感动的泪水,在云南普洱市采访那里因为咖啡产业的兴起而带动女性地位提升的腼腆女性时候,她自来熟地与她们打趣开玩笑。所有这些时刻都让我觉得这个175高的美女主持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她的内心。 我要把这部纪录片安利给我身边所有爱看纪录片的人哈哈!

 短评

真实,这是多少人的付出换来的

9分钟前
  • 东俊
  • 力荐

俯下身子的拍摄法,把消灭贫困讲述得平易近人。十多年后TVB终于又成为了我的下饭剧,片名起得有水平~

1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走进人民,成为人民,人民至上,悬崖之下即是康庄大道!

14分钟前
  • 纳兰风澈
  • 力荐

港人角度看内地脱贫,难得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没有歧视,反而很真实记录了国家脱贫的努力,两地认同看得我热泪盈眶。

18分钟前
  • 今日只吃菜
  • 力荐

以另一个角度去看脱贫 而不是从主流媒体去看 更加发现国家的不容易

21分钟前
  • 西瓜啵啵🍉
  • 力荐

tvb,还是我爱的那个tvb,建议中宣部把经费都给tvb吧,专业活儿让他们来。

22分钟前
  • 影杂志
  • 力荐

节目很震撼,真实有诚意,主持和团队很拼。当你觉得tvb不行了的时候,总是来那么一下让你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

27分钟前
  • 波拉利斯
  • 力荐

主持人接地气,有共情,以香港视角讲述国家扶贫故事,好纪录片!

31分钟前
  • huagutang
  • 力荐

主持人的风格太接地气了。看到国家的扶贫变迁,感慨国家的伟大

34分钟前
  • eos
  • 力荐

真的用心了,近年这样的女主持不多,也可以较完整了解我们国家的脱贫之路,还是十分有意义。

39分钟前
  • fire.light
  • 力荐

讲故事的逻辑和内容的充实度远不及央妈,可贵之处是接地气,不煽情,不凝重,让观众既感受到扶贫的艰难,也能感受到未来的光明。最重要的是,香港这次没有站在上帝的视角看内地,团队终于以“自己人”的角色来探究国家,我想这也是这个纪录片之所以评分高的原因之一。在YT上看留言,觉得香港对内地的了解真的太少太少了。哎…

43分钟前
  • 推荐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45分钟前
  • 迷一般的兔子
  • 力荐

tvb新闻部冇得顶。

49分钟前
  • hakkaking
  • 力荐

怎么说呢,质量确实也还可以。但相信大家对它更高的评价维度,一定是来自于tvb的态度。这表明了实行国安法之后的hk,开始愿意深入内地,开始带领hk市民了解这前无古人的伟大治国之策了。太多关于扶贫纪录片,是其他片子拍得不好不走心真的不如这部吗,我看未必。内地的我们与其说在看扶贫现状,不如说在看hker是如何从他们视角看待、讲述扶贫故事的。只要他们记录得实事求是,就能收获善良内地同胞们的赞誉。我更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在hk引起更多的、真正的关注。

54分钟前
  • W.
  • 推荐

能以tvb的视角去阅读这场伟大的扶贫运动,你会明白国家的伟大,同样的希望经历过黑暴的香港真的能抓住这一次的机遇,真正回归。

57分钟前
  • 凝羽飞
  • 力荐

不刻意煽情的记录最高级,不刻意歌功的观察最催泪。好好说人话认真讲故事,tvb还是有些功底在的。

58分钟前
  • 风景!过客!
  • 力荐

题目有着和“天下无贼”一样的愿望。看了几集,制作团队没有一丝优越感和歧视,往大了说,确实是用行动在诉说:我爱这土地。

60分钟前
  • 负暄
  • 力荐

无线新闻部钦点要贝儿做节目主持的,贝儿很有亲和力,而且特意学习普通话,在高原还高反症住院了。必定是今年TVB最佳节目主持最佳资讯节目 🥳🥳

1小时前
  • 可爱呢么么哒
  • 力荐

真的挺不错的,让香港的朋友们也了解一下内地发生的事情,就算有再多龃龉,也对这些建设者们表示衷心感谢,在一些旗帜鲜明的主义理想之外,我们都一样,天生拥有一些表面不同却异常类似和朴素的愿望,比如追求幸福,渴望更好的生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致敬每一个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1小时前
  • 有栖月
  • 推荐

很可以,这个主持人很不错

1小时前
  • 小飞侠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