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无尽头

HD中字

主演:亚当·佐杜洛夫斯基,布朗提思·佐杜洛夫斯基,莱安德鲁·托布,帕梅拉·弗洛雷斯,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Jeremias Herskovits,Julia Avendaño,Bastián Bodenhöfer,卡洛琳卡尔森,Ali Ahmad Sa'Id Esber,Kaori Ito,Carlos Leay,Hugo Marín,Felipe Pizarro Sáenz De Urtury,Felipe Ríos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诗无尽头 剧照 NO.1诗无尽头 剧照 NO.2诗无尽头 剧照 NO.3诗无尽头 剧照 NO.4诗无尽头 剧照 NO.5诗无尽头 剧照 NO.6诗无尽头 剧照 NO.13诗无尽头 剧照 NO.14诗无尽头 剧照 NO.15诗无尽头 剧照 NO.16诗无尽头 剧照 NO.17诗无尽头 剧照 NO.18诗无尽头 剧照 NO.19诗无尽头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影片中出现的诗

1.赤裸的处女会化成燃烧的蝴蝶为你照亮前路

2.这种悸动 这种眩晕 以及这去往无尽深渊的滑行 我遗失了我的群山 以及群山那微微泛酸的芬芳 从托科皮亚到圣地亚哥 这绵延两千公里的泪水 目睹我的梦想 碎落一地

3.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绿的风 绿的树枝 船在海上 马在山中 影子缠在腰间 她在阳台上做梦 绿的肌肤 绿的头发 还有水银般清凉的眼睛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在吉普赛人的月光下 一切都望着她 而她却看不见它们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此为洛尔伽的诗)

4.花儿在歌唱 继而消逝 我们又如何能为此抱怨不已 我常常会通过你的眼睛 打量这个世界 夜晚的雨 空荡荡的房间 那一路上 我的足迹 渐远 渐逝 渐无

5.我内心的自我 已燃成灰烬 在梦中 腾起熊熊焰火

6.既非这一个 亦非另一个 我已死过千百次 将所有无用之物 投入火中燃至灰烬 藏身于花瓣之中 随阵阵清风远走

7.喜欢鸽子的女人 就像是心醉神迷的处女 在夜里 以她沉睡的双乳 哺养百合 幻想自己斜倚琼楼 倘若不存在 一切皆美好

8.在这早已分崩离析的世界 许多人在聆听 却不再有歌声 人们奉献一生 却没有丝毫功劳 比起我的步伐 我更关心我的足迹

9.犹如一只鸟 犹如树的躯体 你已抵达你寻觅一生的终点 你头戴颈圈 从此闭口不言 不再提及你隐藏的灵魂 (这段是女主为纪念上吊自尽的喜欢男主的男二所作)

10.若日常生活 对我们来说如同地狱一般 若将其浓缩为两个词,那就是:永恒及无常 我们应当遵循圣经戒律 人生最美好的追求 莫过于:胡吃 、海喝,令自己身心愉悦。

11.拥有双腿 就可跳舞 拥有双手 就可爱抚 拥有唇舌 就可在真理面前忏悔

12.若人生荒谬癫狂 醒目的黑暗 在这破碎的镜子之后 我只是虚空本我

13.完美之钻 只因你隐匿于无形 人们便无视你的存在 我所逃避的死亡 正不紧不慢 跟随在我身旁

14.一切都会消逝 我们的灵魂也终将消逝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梦想会消逝 我们自己 终究也会渐渐逝去 诗歌 就如同翱翔于天空的 雄鹰的身影 飞过 却不曾留下一丝痕迹 一首诗 只有当其燃烧之时 方可谓完美

15.可怜的普罗米修斯 甜美的心灵 散发着香味的屁股 柔软的羽毛 唾弃你们贫瘠的灵魂 阉割的睾丸 在紧绷的肉体里 在我们母亲的肉体里 在妓女的肉体里

16.我从未活过 我出生时已经死去 死于众多死亡之中 直至死亡 然后腐烂 我所有的记忆 终将归于虚无 我的言语 我的意识 我所有的一切 终将被遗忘的深渊淹没 街道会消失 我的朋友们…… 这座城市 地球 月亮 太阳 以及天上的点点繁星 整个宇宙 该死的反射! 现在 我该如何对待 你投射给我的忧虑

17.衰老 并不可耻 你可以超脱万物 性 财富 名声 你也可以超脱自我 你会变成 一只蝴蝶 光彩夺目! 一种 闪耀着纯粹的光芒的生命

18.亲爱的爸爸 你什么都不给我 你给予了我一切 以对我的漠视 教会我爱的真谛 以对上帝的否定 教会我重视生命 我原谅你 杰米 是你给了他力量 令他能够容忍这个……诗已不在的世界

19.我学着如何存在 我学着如何去爱 我学着如何创造 我学着如何处世 世上所有的路 都是我的路 静心聆听 我听到全世界在哭泣

我好闲乁( ˙ω˙ )厂

 2 ) 电影像一曲探戈。

1

在一个地震的日子里,我和爸爸狂笑着。什么也不能影响我们一起数钱,之前,我们还要用香水喷一喷。电影学习了玛格丽特的绘画。

在砍了一棵树以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家同盟。有共生的舞者,终极钢琴家,终极男高音,他们都是自己的盟友。

知道一个像带了京剧面具的一样的红发女人出现,我们都被这个现象震惊了。与她的动作戏被残酷的阉割了,我在镜头前哭泣了10分钟。

在从伟大的阿拉伯诗人手中接过了钥匙之后,他寻找到了一个新的盟友,他们决定直到而行。但事实上不管他怎么做电影,他做的都是公路片。

充满了奇遇和小丑。

2

电影借鉴了很多戏剧舞台的形式,包括日本的能剧。当然也有很多电影手法,比如说唱歌剧,像夏堡的雨伞那样。这对于表现诗歌意义的抽象手法来说,就如夏雨和我们的心灵一样油润和谐。

也有伯格曼自传电影的意味。就像一曲狂躁而热情的野草莓。用了一支作品向自己的父亲示威。

也像情欲肿胀的费里尼,只不过在这个新的世纪显得突兀。因为公路片的内核,不能承载雅致的诗意。

 3 ) 诗句、台词整理|“如果只有一百块,那就写诗吧”

《诗无尽头》

亚历桑德罗·杜佐洛夫斯基

(诗句、台词整理

这种悸动

这种眩晕

以及这去往

无尽深渊的滑行

我遗失了我的群山\以及群山那微微泛酸的芬芳

我遗失了我的大海

以及在它上空成群飞舞的群鸥

从托科皮亚到圣地亚哥\这绵延两千公里的泪水

目睹我的梦想\碎落一地

与诗初遇

加西亚·洛尔迦

西班牙文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二七一代”的代表人物。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绿的风 绿的树枝

船在海上 马在山中

影子缠在腰间\她在阳台上做梦

绿的肌肤 绿的头发,还有银子般清凉的眼睛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在吉普赛人的月亮下

一切都望着她 而她却看不见它们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即兴

花儿在歌唱 继而消逝

我们又如何能为此抱怨不已?

我常常会通过你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

夜晚的雨

空荡荡的房间

那一路上 我的足迹\渐远 渐逝 渐无

花儿歌唱 继而消逝...

我们又如何能为此抱怨不已?

夜晚的雨 空荡荡的房间

那一路上 我的足迹 渐逝 渐无

诗歌

你犹如一只燃烧的蝴蝶 为我照亮前路

自我介绍

我内心的自我 已燃成灰烬

在梦中 腾起熊熊焰火

我从不畏惧自己的身影

我要重新找回 曾经本真之自我

即非这一个 亦非另一个

我已死过千百次

将所有无用之物 投入火中燃至灰烬

藏身于花瓣之中 随阵阵清风远走

你让我读巴勃罗·聂鲁达的"颂歌"

以及尼卡诺尔·帕拉的"诗歌与反诗歌"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帕拉

他不同于聂鲁达\聂就像是至高无上的神

他则只是一介凡夫\拥有凡人的各种弱点

很荣幸向大家介绍...

尼卡诺尔·帕拉

多年来 我被审判 只因

爱了一位卑劣的女人

为求衣食温饱

我日夜劳作

趁月影婆娑

四处行窃

如此所作所为

只为她迷人的双眼

不会溢满失望

蛇蝎女独白

喜欢鸽子的女人\就像是心醉神迷的处女

在夜里 以她沉睡的双乳\哺养百合

幻想自己斜倚琼楼

倘若不存在\一切皆美好

亚历桑德罗

我们将永不分离

喧闹的白日里沉睡\安静的黑夜里苏醒

你背上那一缕缕伤痕\正是我写下的篇篇诗行

那阵阵疼痛\会令你懂得我的诗意

我仍然是处女之身

除了交媾\我们可以做任何事

我要守护我的处子之身\献给那个自群山而来...

神圣之人

等一下

告诉我

对你来说 诗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如吃了萤火虫的蟾蜍

拉出得亮光闪闪的粪便

遇到混乱

在这早已分崩离析的世界\许多人在聆听

却不再有歌声

人们奉献一生\却没有丝毫功劳

比起我的步伐\我更关心我的足迹

遇到表弟自杀

犹如一只鸟

犹如树的躯体

你已抵达你寻觅一生的终点\你头戴颈圈

从此闭口不言\不再提及你隐藏的灵魂

初遇恩里克林

若人生荒谬癫狂...

这就是我的诗:醒目的黑暗

在这破碎的镜子之后

我只是虚空本我

完美之钻 只因你隐匿于无形\人们便无视你的存在

我所逃避的死亡\正不紧不慢 跟随在我身旁

一切都会消逝

我们的灵魂也终将消逝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梦想会消逝

我们自己\终究也会渐渐逝去

诗歌 就如同翱翔于天空的\N雄鹰的身影

飞过 却不曾留下一丝痕迹

老佐出现

我 即是未来的你

或者说你 即是曾经的我

你献身于诗歌 我亦从未后悔

你或许会问: 我将会得到什么?

你将学会 如何快乐地面对死亡

我害怕死亡

你害怕活着

我害怕令他人失望

为自己而活\这没有错

为他人而活\那才是天大的错误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人生啊

大脑负责提出问题

心则负责给出答案

人生本无意义\但我们必须要活着

活着

活着

活着

恩里克林失恋

因你从不顾及他人感受

当你肆无忌惮地背叛我

我便用绞索将你束缚

令你如死去的缪斯\从此不再有未来

我将你锁入我母亲的棺木

让你在她可怜的尸骨中腐烂

尽管我依旧想向她的尸骨\求得一个拥抱

小丑对爱的追逐

我从未与你相遇

却永远失去了你

踏上一段永恒的旅程\只为寻找那不存在的相遇...

只为告诉你\是你

用那无数亲吻

以及那无数伤痕

成就了我的梦想

低落时

老佐

沉睡好过清醒

死亡再好不过

最好从未出生

行了 恩里克

你正在毁掉你自己

我们不会让你自杀的

世间一切 皆是虚妄

你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这就是人生

人生

遭受痛苦的并非真实的你自己

而是你的臆想出来的那个你

迷茫时

老佐

喂 你!

你是谁?

你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你为什么要活着?

我从未活过

我出生时已经死去

死于众多死亡之中

死于众多死亡之中...

我会老去 直至死亡 然后腐烂...

我所有的记忆\终将归于虚无...

我的言语 我的意识

我所有的一切\都将被遗忘的深渊湮没

街道会消失

我的朋友们...

这座城市

地球 月亮 太阳

以及天上的点点繁星 整个宇宙

该死的反射

现在 我该如何对待\你投射给我的忧虑

衰老并不可耻

你可以超脱万物

性 财富 声名

你也可以超脱自我

你会变成一只蝴蝶

光彩夺目

一种...

闪耀着纯粹的光芒的生命

对未来

和帕拉先生

我打算将我的毕生献给诗歌

你疯了吗?

现在连书都没什么人买了\更别说诗集了

眼下你最应该做的\就是学习

拿个文凭

然后像我一样\找个教授的职位

千万别拿你的未来开玩笑\亚历桑德罗

蝴蝶不应该让自己变成苍蝇

诗人也不该变成教授

我就是一名教授

但我也没变成苍蝇啊

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就算我真的改变不了起码我还敢尝试

是吗?

怎么个改法儿?

从改变自己开始

亲爱的爸爸

你什么都不给我\你给予了我一切

以对我的漠视

教会我爱的真谛

以对上帝的否定

教会我重视生命

尾声

祝福你

若有一日

当你身陷

悲伤的深渊

学会放手

重新感受

活在当下

我学着如何存在

我学着如何去爱

我学着如何创造

我学着如何处世

世上所有的路\都是我的路

静心聆听\我听到全世界在哭泣

 4 ) 闪烁纯粹光芒的生命

也许作为一名导演最难拍的电影就是自传电影了吧。相比于把显微镜头对准“我”,其他的命题显然要容易处理的多。“我”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在的“我”如何看待曾经的“我”,这种自问自省不说投射到大银幕上了,能够自己完成自我的和解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拿小编自己来说,偶然翻到五年前自己的豆瓣电影打分,都有一种不能原谅自己的感觉,更不谈其他方面的了。就这点来说,佐杜洛夫斯基无疑是一个勇敢且真挚的人。

作为导演这是他第二次把镜头对准自己了,[现实之舞]起舞自己的童年,续集[诗无尽头]再次放大了自己叛逆的青春期。相比于前作[现实之舞],“我”只能算半个主角,另外一大半的镜头聚焦在父亲和母亲身上。而这次,父亲和母亲的地位完完全全退到了后面,“我”占据了银幕的全部。

诗与远方

[现实之舞]中,父亲用肉身体验了把智利人民的痛苦殇痕之旅,然而洗尽铅华回到家中的父亲并丝毫没有改变,暴戾与权威一如既往。他依然高声训斥着佐杜“不要对弱者施加同情与怜悯”,以严厉的眼神叮嘱着佐杜“你将来要有出息,多看生物书,去当一名医生”。而母亲为了能在家族,希望佐杜成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

在佐杜的唯唯诺诺之下,诗意的种子开始萌芽,厚厚的生物书下藏着本加西亚·洛尔迦的诗歌集,趁着父亲母亲出门的时候开始诵读。佐杜还在藏床下藏着一台打字机,在父亲的阴影下静悄悄地敲击自己的诗文。在一场荒诞的家族派对中,佐杜迎来爆发,暴怒狂砍家族的树,逃离了家的束缚。

在表哥的引荐之下,佐杜入住了维罗尼卡的“艺术家之家”。在这里没有父母亲之命的沉重包袱,佐杜真正能够潜心诗歌的学习创作中,“他长大了,也自由了。”修仙过程中,他认识了两位重要的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颂歌》)和尼尔诺卡·帕拉(《诗歌与反诗歌》)。两者风格截然不同,相较于神格的聂鲁达,佐杜更偏爱更具人格的帕拉,后者自然而然成为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导师。这也奠定了佐杜日后“无政府主义”诗歌学派的基础。

尼尔诺卡·帕拉的《蛇蝎美人》令佐杜与导师找到了共鸣,同时他们也分享了同一位蛇蝎美人史黛拉·迪亚兹,同样也是一位诗人。当然这段情感维系的并不久,沉沦在失恋中他又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位贵人安德烈(具体指代的是哪位实在无法查证,不过扮演者可是大名鼎鼎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他赠予了佐杜一间工作室,盛大的艺术大联欢在此开启。

佐杜在大联欢上结识了一位拿着镜子的诗人恩里克·林,共同的诗性让他们很快成为了好友。他们愉快地完成“笔直向前,不走弯路”的诗人徒步,在老气横秋的诗作协会上大仍臭鸡蛋和生肉,在“诗即现实”的领导方针下抹黑了聂鲁达的铜像。文人相轻,看来也是放眼全世界皆准的信条了。

再往后,佐杜接触了塔罗牌后再次进化,与恩里克女友的事令两人也几乎闹掰了(贵圈真的很乱啊)。在马戏团做了段时间小丑,佐杜在此认识到了身份认同,“容忍是愚蠢的,我不是小丑,我是个诗人”。佐杜认定了诗人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他本想向导师帕拉求教,却发现帕拉已经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帕拉认为佐杜疯了,“这个书本都没人买的世界谁还会关心诗歌?”佐杜则坚持“蝴蝶不应该让自己变成苍蝇”,两人就此别过。曾被自己父亲斩马的伊瓦涅斯拿着扫帚开始复辟,智利已经没有诗人的容身之处。在恩里克为首的朋友们仍在夜夜笙歌之时,佐杜决定离开智利,去往文化的最前沿法国。

[诗无尽头]可以看作是佐杜自我的生平简历,不过是以诗歌为载体写的简历。每个章节,都是佐杜创作诗歌的诵读,心境思绪都在诗词之中。自然,影片依旧是晦涩的,诗到了,电影就完成了。

俄狄浦斯与家

无论是[现实之舞]抑或是[诗无尽头],都能很明显看出根植于佐杜心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弑父与恋母。这是他的本身经历就铸就的,他出生本就是一个意外,残酷的现实也逼出了更为残酷家庭关系。母亲从来不待见小佐杜,频繁告诉他“我不能爱你”,他的姐姐拉克尔也十分排挤他,至于父亲就更不肖多提了。家庭是造就一个人的第一教室,每时每刻佐杜都想着逃离这个课堂,但是课堂的影响是深远存在的。

正如佐杜的初恋史黛拉·迪亚兹,也没有逃出俄狄浦斯的鼓掌。就像费里尼雏鸡时追寻的[阿玛柯德],丰乳肥臀的幻想根源便始于佐杜自己的母亲萨拉。甚至在演员选角上,母亲萨拉与史黛拉的扮演者都是同一位——帕梅拉·弗洛雷斯。不同的是,母亲是时刻将自己藏在紧身束衣中的低头匍匐的白天鹅。而史黛拉则是另一个极端,披着一头奔放的红发,浓妆艳抹,散发强烈气场的黑天鹅。

当然,很快佐杜便意识到了这种情感初衷上的错误,史黛拉给予他保护感更多来自于母爱缺失,或者是说家庭情感纽带的转嫁。这不是他追求的爱情,更何况他还有诗以及其他升华自己的东西。
再说弑父这块,这两部自传电影中佐杜父亲贾梅一直是异常残暴的存在。[现实之舞]中暴君是佐杜童年的巨大阴影,父亲无神论的偏执观念也同时也是佐杜电影中反复鞭挞、摧毁的东西。[诗无尽头]中直观的一处体现便是智利大地震的桥段了,房屋强烈晃动着,父亲仍和佐杜反复强调着“精神强大能胜天”,这种荒诞感很容易惹人联想。

离开家,这或许是佐杜这一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莫不如此,他很可能就像他要成为建筑师表哥里卡多的一样,吊死在智利大学的门口。当他与一群诗人朋友醉心歌舞之时,父亲带着母亲咆哮着冲了进来,“家被烧了,你却在这里干什么?和一群酒鬼鬼混!”听到这个消息佐杜只是沉默了片刻,然后开始狂喜,“翱翔展翅的雄鹰不再需要归巢”。

来到马图卡纳被烧成灰烬的家前,佐杜缓缓步入残骸,向儿时的玩具自行车、艺术画、熟悉的一切一一道别,再见了童年,再见了家。他找到一件母亲尚未烧毁的胸衣,把它挂在红色气球下放飞,飞走的是已经完全割舍掉的的父权、母权还有家。

影片的最后,佐杜与朋友们一一告别,买了去往法国的船票,码头上最后的告别者是父亲,这个他一生都没有彻底原谅过的男人,愤怒着、撕扯着,父与子扭打在一起。父亲早已不是身强力壮的佐杜对手,倒在地上,祈求能最后与佐杜握个手。

这是影片最惊艳也是最感人的一刻,佐杜老导演本人突然出镜,抓住电影中儿子和父亲的手,“不要这样,应该拥抱才对”,“你远走法国,从此再未与他见面,他离世时,你甚至一滴眼泪都留”,“你什么都没给予我,但你也给予了我一切”,“你对我漠视,教会了我爱的真谛,对上帝的否定,教会了重视生命”,“我原谅你,贾梅(父亲的名字)”……

也许,佐杜从未有机会去原谅自己的父亲所做过的一切,也许只有到了耄耋之际佐杜才有这份心境去原谅自己的父亲吧。无疑电影给了佐杜一次弥补的机会,在所有观众面前,如此坦诚,如此赤裸,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吧。

诗人与没有诗的世界

在最后对父亲的告白中,还有这么一句话尤为刺耳——“是你(父亲),给了他(佐杜本人)力量,令他能够容忍这个诗已不存在的世界”。是的,这是个诗歌已经不复存在的世界,诗人注定孤独的。

终身诗人的佐杜亦是如此,无论他是在搞先锋话剧、电影、漫画或者其他创作,这些都是诗歌的不同载体的。然而残酷的现实是,无论何种载体的诗歌都是要以资金作为支撑的。

不提之前因为[沙丘]搁浅,而金钱弄得誓不两立的陈年旧事了。如今已经年过80之后的佐杜,显然要开朗得多,平静得多。“如果有600万,我会拍[鼹鼠之子];如果只有300万,我就会继续拍我的自传三部曲;如果我有30万,我就去画画;如果我有5000元,我就写书。如我走只有100元,那就写诗吧。所有的这些艺术形式都很棒,我都能从中找到自我表达的冲动。”

只要创作的灵感还在,佐杜就会不停地创作下去,一如[诗无尽头]中的那一卦塔罗牌占卜,“魔鬼,你将不再清白,发现自己的阴暗面,不停地创作”。本人对下一部法国篇自传电影非常感兴趣,抛弃了对家、国、父母的留恋,佐杜又会以何种形式延续自己的诗意电影命题呢?或许能看到他在电影中拍电影吧。

原载于《看电影》2017年4月上,有修改

 5 ) 化妆课

同样平凡的场景

却因为元素多而显得有趣

一个赤身裸体的处女

将用燃烧的蝴蝶为你照亮前路

唱歌的母亲

念诗的橘子皮

负责递道具的黑衣人

用象征与诗歌还有仪式

来作为转折

半只双手

拥有健全的手

可以拥抱你

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行为主义诗人

大脑是用来发问的

心来给出答案

用故事片的形式拍纪录片

终于找到了不用旁白的《啊马克的》

 6 ) 最后是谅解、拥抱、祝福






1
2016年上映的《诗无尽头》是智利裔墨西哥籍电影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传记片,看简介,才意识到,四五年前在一个叫做“盗梦空间”的地方,曾经有人推荐过一部他导演的电影《鼹鼠》。当时电影在“盗梦空间”的院子里放映,也好像是在屋里的白色墙壁上。一父一子,打来杀去,儿子赤裸,杀戮血腥,但看得毫无头绪,只留下一些荒寂、残酷、血性的粗疏印象,没想到如今看到《诗无尽头》,就是导演的传记片。

2
亚历桑德罗也在片中出现,以老年的自我与年轻时的自我对话,帮助他,纠正他。在电影最后,年轻的亚历桑德罗决定告别智利前往巴黎,与父亲的一段疯狂对话以及疯狂扭打被年老的亚历桑德罗出来制止,年老时他更为睿智,就像他跟年轻的自我所说的,“你可以解脱它”,“像一只蝴蝶”。年轻时难以像蝴蝶,只是像猛兽,撕咬的猛兽,因为诗歌,为了艺术,无所顾忌,疾俗如雠,疾循规蹈矩的日常生活如雠。年老时像蝴蝶一样飞回到年轻时的分别场面的亚历桑德罗,深知此地一为别,终生难再见,他当然渴望的是谅解,是拥抱,是亲吻,是祝福。生死匆匆,原来分别也可以像蝴蝶一样,轻轻,悄悄。只是,年轻时做不到,只有在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里,一切才可以倒流,可以穿回,甚至,可以补偿。

3
年轻的亚历桑德罗,具有常人所具有的同情心理,只是在父母长期的生活中,他们可能见惯了同情心理的被滥用,同时迫于自身生存的压力,所以父亲才会要求儿子狠揍偷窃者——而不会去想偷窃者自身的贫穷。
年轻的亚历桑德罗并没有生存唯艰的深刻体验,只有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他当然不能接受父亲所强加的做一个医生的职业规划,这条道路他可能还不能明确意识到意味着什么,但他直觉地感到,等待他的将会是无聊与单调。他渴望的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在那里他是独特的,是自由的,是可以特立独行的,这个世界,就在他在被揍过的偷窃者无意中遗留下来的一本洛尔迦的诗集里,向他敞开了。

4
年轻的亚历桑德罗以特立独行来确认自我的存在,来体验无拘无束的自由。在智利,他寻找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生活。在他周围,要么是陷于贫困艰难度日的多数人,要么是饱食终日打打麻将实则死气沉沉的少数有产者。他看不惯家族间赌博中所流露出来的投机取巧,他愤怒地砍伐了所谓的家族树,他气疯了,同时这一切也叫他的一个表弟看在眼里,好像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5
在酒吧,两个酒吧,前一个酒吧里,大多也是死气沉沉的无聊,后一个酒吧,则只是同性恋者的疯狂。并没有什么新生活,他结识了智力的一些艺术家,他们个个怪异,以怪异的方式特立独行,他们有的也不是新生活,他们有的只是朋友之间流露出来的真性情,毫无伪饰,这叫年轻的亚历桑德罗开心。
亚历桑德罗的表弟在亚历桑德罗那里,只是瞥到了一点新生活的闪光,这是多么不切实际,他自杀在一个树上。并没有新生活。

6
父母深知生活的艰难,看似宽绰度日,实则也是全力以赴,同样是身心交瘁。生活对人的摧残,是无论贫富贵贱的。只是对于年轻的亚历桑德罗,他憎恶这一切,曾经跟他一样热爱诗歌的朋友,最终选择了在大学里教书,在对抗集权的统治面前,朋友深知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这是年轻的亚历桑德罗不能忍受的——他当时当然不会去意识到:正是对他将来学医有成成为一个事业稳定家庭美满的人的憧憬,使得他的父母可以忍受眼前的这生活中的一切。

7
死亡。死亡如此折磨人。一切终将消逝——连宇宙在内——的念头如此折磨人。连宇宙也将消逝,这也是死亡的一种变形。死亡如此折磨人,无可解脱。年老归来的亚历桑德罗对着年轻的亚历桑德罗说,你可以从死亡中解脱,超脱于万物,超脱于自我,变成一只蝴蝶。这是年老的亚历桑德罗的领悟——也许衰老本身,就是“解脱”的一种变形。只是对于当时年轻的亚历桑德罗,如何解脱。肉身死亡,以及本身单调如死亡的生活,使得他难以喘息,你绝对告别朋友,远到巴黎,寻获他渴望的自由。那里在发生着一些事情,它传到了智利,它被年轻的亚历桑德罗目为自由与独立,目为真正的艺术——也许就像表弟对他愤而砍了家族树这一事件的领悟一样:一个新世界,一种新生活。

8
“闪耀着纯粹的光芒的生命”。在现实的语境中,光芒无法纯粹,人们疲于奔命,忙于基本的生活,在当时的智利。没有诗歌,生活继续,基本的生存继续,喧闹,狂欢,没有诗歌,生活继续。

9
对于年轻的亚历桑德罗,与诗人朋友的一次关于“直线前行”的“行为艺术”,让他领悟到,诗即行动。他最后行动到巴黎,年老时看着即将与父母诀别的年轻时的自己,他补充了一个当时还没有成型的精神维度:以谅解代替咒骂,以拥抱代替厮打,以祝福代替死结。

10
也许:年轻时,在亚历桑德罗,他觉得自己终于如“一只蝴蝶”飞出了当时的使他不得解脱的智利生活;年老时,在亚历桑德罗,他觉得自己终于如“一只蝴蝶”再次飞回到了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百感交集的年轻时代。

 短评

本届 HKIFF 看的最嗨的一部片,一部大麻片还很纯瞌完就嗨!诗境与现实交织,连现实都变的不再现实了,好喜欢!所有的外界真相都用最简约的形式投射到了这个并不现实的空间里,走进一家酒吧就能遇到灵魂缪斯,两人一起散着步就能遇到自杀死掉的表哥。融入诗人体内的现实之线。赞!

3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嘤嘤嘤 血压又下不来了

8分钟前
  • 咯咯精
  • 力荐

只看到最后半小时 但是太好了 太好了 热泪

12分钟前
  • 力荐

自传体第二部。马戏团/侏儒/小丑/丰乳肥臀的女人,多次验证,佐杜体内确实藏有一个费里尼的灵魂。红发丰腴女人与母亲均为同一人扮演=俄狄浦斯情结。年轻的佐杜与红发女人做爱,交叉剪辑至父亲与母亲做爱。片末与父亲的和解确实升华了整个影片的基调。//你将学会如何快乐的面对死亡。

14分钟前
  • Cloud-D-Zoro
  • 推荐

诗也有很多种啊。这样高度个人化的lexicon表达出来的才最是诗。伴随开头音乐响起道具组的一众同仁开始狂欢熟悉的佐杜罗夫斯基悄然登场。好像久违的重聚。一直看到片尾字幕出现我自己的名字。年度观影感动。

18分钟前
  • 好样的
  • 力荐

有人四十便迟暮,有人八十青春期却刚刚开始。佐杜洛夫斯基恰好是令人艳羡的后者,他的人生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超现实的魔幻舞台,有那么多澎湃的幻想,和鲜艳的色彩。拉美超现实主义的最后捍卫者,与过去的自己达成和解,让诗歌与电影跳一支激烈的舞然后死去。

22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所有道路都是我的路。

25分钟前
  • 巫眠
  • 力荐

自传第二部。希望大神永远健康,把这个系列完成。Q&A环节,大神完全气功师气场,说什么场内都排山倒海,借机索签名成功。

30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用无比花哨张扬的方式强调了“我是诗人”,仿佛无比浅显常见的家庭关系也可以无需计较。许多画面具有浓烈的美感,可能是今年HKIFF混剪短片里用上最多画面的一部吧。

32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道理与疯话是两种情感,有情与无情是两套言语。

33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力荐

已经是一部比较克制的佐杜了。但我还是那句话:我爱佐杜和他全家,我爱他们一万年。@London ICA preview

36分钟前
  • Virgil
  • 力荐

老佐继续带领着自己的儿孙逆时而上,扫清家族墓碑上的心之尘魂之憾,最终乘上船,驶向了我们的时代。想继续听其讲述在巴黎的成长心路,因为,老头儿没有给人一丝的过时之感,这种能够与时间洪流近乎完美的融为一体的创作能力,恰恰就是他在强调与追求的所谓看透死亡,便是永生。

38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肆意汪洋的色彩,暗蓝如春光乍泄,猩红似瓜纳华托,耄耋之年不输蓬勃激情,在艺术中永生,在诗歌中驰骋。

3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癫狂且童稚的佐老玩了一把自己的“午夜系列”和“魔幻现实”。Not every one can divide the people can be called a poet。only love and hate can make it。the else just making a fuss。只有爱和恨能成就一位诗人,其他的都只是无病呻吟。

4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又被结局惊艳到了。论剧情冲突『诗』不如『现实之舞』出彩,但『诗』佐杜真正把显微镜放到了自己身上(上一部大部分是在父亲、母亲身上),结构了自己,消解了父权、母权与家。 不说了,佐杜下部片子我也要去众筹一发啊。

44分钟前
  • 王斯王
  • 力荐

#BIFF# 自传三部曲之二,比「现实之舞」更自由:戏剧、剧场、马戏、木偶戏、音乐剧等元素加上超现实主义,呼应诗人的养成。阿多尼斯出镜,恩里克·林、尼卡诺·帕拉等诗人及其他先锋艺术家的影响清晰可见。很多台词赞:『闭嘴,诗人不要解释。』『我把魔鬼交给了灵魂。』

46分钟前
  • btr
  • 力荐

帕梅拉·弗洛雷斯一人分饰两角满分!!传记片很容易拍得太实在,这部可以说是充满想象力了。说话像唱歌的母亲,少年舌吻特写,红发巨乳女诗人,走路永远直线的基友,姨妈满腿的侏儒情人,这些都让人难忘,但夸张的舞台剧形式背后又是一个很实在的主题,就是人不断挥别过去走进新生活。

48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3.5 有趣的是和同一单元的智利电影《追捕聂鲁达》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时代同样的结局却完全相反的风格,但文学性却远远没有前者来得深入,被荒诞的调子消解掉不少,导演亲自出现的段落更是让电影变的浅显。不过怎么样说,再做一次自己童年和青年时期的梦都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53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亚历桑德罗是真朋克,撕碎一切。诗是行动,他的行动就是赤诚之诗。

55分钟前
  • blueshadow
  • 力荐

虽然被结尾感动了,我还是给S分析了半小时这电影为什么不好。一个创作者最糟糕的状态,就是自我感动的状态。一定要自我克制啊。有时候灵感是最容易的,赋予形式是难的。说到想象力,倒是有很多费里尼,伯格曼和Roy Andersson的影子。一个通过艺术自我治愈的例子,也治愈了那些类似经历的人。

60分钟前
  • Zo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