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原之战2017

HD

主演:冈田准一,役所广司,有村架纯,平岳大,东出昌大,北村有起哉,伊藤步,中岛书,音尾琢真,松角洋平,和田正人,木村绿子,泷藤贤一,中越典子,坛蜜,西冈德马,松山研一,磨赤儿,春海四方,堀部圭亮,三浦诚己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1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2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3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4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5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6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13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14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15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16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17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18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19关原之战2017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关于影片历史背景的随笔补充

这部日本电影是占用客厅大电视和家人一起看的,因为家人对日本历史一窍不通,看得糊里糊涂,所以,我充当了啰嗦的旁白边看边作口头注解,顺带而记。 “关原之战”是日本战国史上具规模的著名战役,也被誉为丰臣政权与德川家康之间“决定天下的战争”。《关原之战》电影剧本是根据司马辽太郎同名小说改编,与史实年份有差异,又因小说篇幅太长,我放弃了阅读,故此猜测女主角初芽(有村架纯)等戏份是情节渲染所虚构。有关确切史料可自行百度,本文初衷仅按影片列举相关资料,不延伸探究。 影片以“缅怀”方式切入,简述石田三成(冈田准一)的一生,美浓国关原战场是其陨落之地。石田三成官位丰臣“五奉行”的首席元老,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级别官位,历史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共识是内政治理才能卓越,绝非庸才之辈。 开篇(1572年)“三献茶”事件,当时年仅15岁的石田佐吉(幼名)为某寺院的童子在寺中学习。一天丰臣秀吉(泷藤贤一)外出打猎,口渴到访该寺讨一碗茶喝,于是佐吉端上一大碗凉茶,秀吉一饮而尽;后又捧半碗微热的茶,感觉已适应,最后献上一碗刚刚沏好的热茶。其心思细腻聪敏过人让秀吉大为赏识,这是石田鱼跃龙门的开端。 16年后(1588年),石田肩负在地势险要的本愿寺城基础上修筑大阪城的重任,历时三年后完工,成为丰臣秀吉统治天下的根据地。其后是伏见城(京都地区)的修建,丰臣秀吉晚年的居城,也一度成为军政中心,出兵朝鲜的大本营,当时绝大多数大名都在伏见城建有朝拜时居住的官邸,包括德川家康(役所广司)。 7年后(1595年),丰臣秀次被流放至高野山后自尽,在伏见城议事对其遗孀处决问题。“关白”丰臣秀次是“太阁”(关白隐退后的称谓)丰臣秀吉的养子,原本秀次将继承丰臣政权,不料秀吉的第三子丰臣秀赖诞生,于是矛盾暴显。 关于秀次造反有两种说法:其一,秀次因夺权确实造反了;其二,是被诬蔑为让秀赖顺理登座。影片从石田口中解释按后者:“据在下所知,秀次大人并没有谋反之心”。但不论哪种情况,石田三成都充当了诛杀秀次的刽子手坏人形象,即使影片反复强调三成的仁心。 关于石田三成自称秀赖是自己的亲儿子,作为忠实拥立秀赖的理据无懈可击,但我是懵逼了,也只能:呵呵。 竹林招募岛左近(平岳大),是为重现一段逾越君臣之情佳话的一幕。岛左近半生操劳也没找到真正胸怀忠义的主公,虽然很多大名都发出邀请,但被岛左近一一拒绝,只得在近江落魄度日。然而,石田三成愿意用自己俸禄(知行)的二分之一两万石为代价,君臣同俸禄,连丰臣秀吉都为之惊讶。岛左近终于为之感动,答应成为石田家的家老。 关于“大一大万大吉”口号,贯彻了石田三成正义的治国理念,并在合战时不使用家纹改用“大一大万大吉”当旗印,仿佛超脱世俗的思维境界。 1598年伏见城,左近与三成对话聊起“竹杖事件”:三成在方广寺实地勘察时,用于现场指挥的竹杖无意间掉地上了;当时德川家康偶然路过,便拾起竹杖并递给了三成,而三成没有行礼也没有表示感谢,只是接过竹杖,掉头就往别的地方走了,被世人视为傲慢之举。左近告诫三成的人际处世不被讨喜,事实也如此,三成的盟友不多,说白即人缘差。 反观场景转至德川府上,德川家康与曾经背叛过他的本多正信(久保酎吉)促膝长谈亦臣亦友;本多正信被后世评为“德川的智慧袋”,包括关原之战前夕(1599年)揭破了前田利长暗杀德川家康的阴谋。 关于对朝战争(庆长之役)的会议。石田三成与加藤清正(松角洋平)、小早川秀秋(东出昌大)的矛盾就在此战中激化的。石田与小西行长为“文治派”,加藤清正、小早川秀秋属于“武断派”,之间摩擦频繁。 负责统计战功的是石田三成,他把小西行长的军功据实以报,却减低加藤清正等人的战功。因为三成认为加藤清正等人在朝鲜战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残暴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朝鲜军民更强烈的反抗;至于小早川秀秋,身为总大将却披甲上阵追杀已经溃逃的士兵,行为不当也被三成参了一本,被丰臣秀吉严厉训斥,并没收秀秋的领地作为惩罚。三成与“武断派”的矛盾不断恶化。 伏见城前田利家府上乱糟糟的一幕,是交代石田三成替丰臣秀吉迫使五大老签定誓约书立誓效忠丰臣秀赖的主意,当时秀吉希望自己过世之后,由五大老来辅佐秀赖。然而,德川不但回避了这个问题,关原之战前夕,由于二号人物前田利家(西冈德马)的突然离世,导致家康更肆无忌惮;战后,五大老制度事实上废止。 以初芽为首的伊贺忍者,虽然表现力仍被夸大,但较隔壁《忍之国》的过分,此处尚算适度,情节上凸显石田三成收集情报的能力;还有备战军粮同理侧面反映三成后勤才能。 年末(1588年),遵照丰臣秀吉的遗嘱,加藤清正从朝鲜撤军归国,疲惫不堪的加藤清正拜访了代理秀赖执政的德川家康,控诉石田三成一党(文治派)欺骗太阁、陷害忠良的种种恶行,德川见势欢喜,甚至推波助澜。 战前一年(1599年),加藤清正与福岛正则(音尾琢真)以及五奉行之一的浅野幸长形成“反三成”联盟;然而,前田利家在世时,他们无法公开行动。就在前田利家离世当晚,加藤清正等就开始诛杀石田三成行动。所以,石田三成出人意料进入了德川家康官邸寻求庇护,气得德川咬牙切齿。 直江兼续(松山健一),上杉氏家老,与石田三成是好朋友关系。关原之战前夕两人有会见场景:石田承诺在战争胜利后,会丰厚回报上杉家。由于两人深厚友情,加上对德川家康的不满,兼续答应(上杉氏)加入西军。后面“赤耳”效忠等情节,估计是野史或者原创情节了。 本片最大争议角色:小早川秀秋莫名的立场飘忽,会让观众感到迷惘。先说秀秋身世,其实他是丰臣秀吉的养子,丰臣家对他有感恩,按立场来说不应倒戈背叛。起因源于对朝战争中,秀秋对石田三成的弹劾行径生恨,其次,德川借缝拉近与之关系,甚至为秀秋求情使他免受领地削减之惩。故此,秀秋早已埋下动摇根源。 所谓“西军”与“东军”的称谓是后人为了便于区分而追加的。以石田三成为主体的联合军称为西军;以德川家康为总大将的联合军称为东军。西军名义上的总大将是被拥立的毛利辉元(地位显赫),但是实质上统揽全局的总大将应是作为灵魂人物的石田。 毛利集团的联合军(包括毛利辉元及其养子毛利秀元、吉川广家等)是西军中最为庞大的势力。但是在实际的战斗中,毛利辉元却几乎是寸步难行。其余盟军如岛津义弘等各怀心思,按兵不动;故此,西军实际参战兵力悬殊各人心中早已有数。 关原之战里,西军还有两人可以简单介绍:大谷刑部(大场泰正),也就是大谷吉继,丰臣秀吉手下的名军师。大谷患有麻风病,很多人都不敢亲近他,只有石田敢和他交往。宇喜多秀家,也是丰臣秀吉的养子之一,对丰臣家忠心耿耿,同时是西军副统帅,关原之战里表现勇猛,可惜寡不敌众。 文戏部分解说自此,战事和评价,相信观众心中自有念头。而我个人会给出满意的评价,主要是制作态度诚意踏实,除了还原战事前后歌颂故事人物,也表达了“仁义正道不敌老奸巨猾,理想主义不适合战国乱世”的现实。当然,也要吐槽几点:石田三成光芒太耀眼(美化),初芽的戏份过多了(感情线来说,还是不错滴),小早川秀秋塑造得太怂,只有德川家康的狼心入木三分。PS:还在考虑要不要看原著小说呢。

 2 ) 关原之战之前以及之后带来的影响

看过这部电影的很多观众都稀里糊涂的,不明白关原之战这一段历史,首先要从织田信长开始讲起,篇幅比较长,我会尽力缩小篇幅。

从应仁之乱开始,日本的动荡持续了一百多年,可以说非常混乱,六十多个国家,你打我我打你,不能形成一个稳固的政权。这个时候织田信长出现了,织田信长原本也是当时地方的一个小人物,桶狭间之战之前,根本没人在意这个人。桶狭间之战一举讨死号称东海道最强大名今川义元后,开始被别人注意到了。而此时的德川家康不过也是依附在今川义元旗下的小大名,今川义元死后立马独立了,很快就和对头织田信长结为了盟友关系,注意,这个时候是盟友关系。后来的太阁丰臣秀吉,这个时候在信长麾下是个小卒而已,当时的地位还是微不足道。

随着后来信长实力越来越强,连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都不放在眼里,最起码足利义昭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当时信长确实有实力可以威胁将军的,于是恐惧的足利义昭建立了信长包围网,信长包围网里实力最强的就是武田信玄。实力在当时算可以的信长,面对武田信玄就不行了,武田实力碾压信长的。而当时,信长的周围强敌环伺连自己妹夫浅井长政都背叛了他,可以说信长这是危机非常大了。而这时候,武田信玄要进京,进京之后就可以震慑周围的大名,而进京之路必须经过家康的势力范围,所以就跟家康打了一架,结果肯定是武田赢,一个资深武将打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肯定没有压力,打的家康屁滚尿流,城池被连打下好几座,这时候家康就像向信长求救,信长这时候正焦头烂额,没工夫管家康这边的事,但作为盟友还是要表示一下,于是象征性派了一点援军,结果德川织田联军再次被武田碾压。

信长没空管,只能靠自己,家康靠死拖,一步步尽力争取时间,坐等信长来援助,这么一拖竟然把信玄给拖死了。然后武田军撤退,家康有了缓冲的机会。而那边,信长火烧比叡山延历寺,用最暴力的方法给敌人最深的恐惧,灭浅井朝仓,等一切周围的敌对实力被消灭的差不多没什么气候的时候,立马准备好打武田,首先自己亲率大军来到家康领土,两巨头聚首一块迎击来犯的武田胜赖。在长筱之战中,信长拿出了火枪,采取了三段式射击,取得大胜,武田老臣在这场战役中阵亡大半,至此武田家逐渐走向灭亡的道路。1582年,武田家灭亡,而这时,织田信长的德川家康的关系已经转变,对信长来说家康不再是盟友,而是自己的下属。

这一年,信长向北陆,四国地区发动攻略,如果北陆,四国地区被拿下,那么东北和九州地区也尽在眼中,统一全国就不成问题。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谋反打断了他的计划,一切都被终止。明智光秀突袭本能寺,织田信长殒命本能寺,随后信长儿子织田信忠也在京都遇难。

这个时候德川家康正好在堺市游玩,离京都很近,听到消息必须离开堺返回三河。在服部半藏的帮助下家康成功返回三河,准备起兵攻打明智光秀,据推测家康打算以借着为信长复仇的名义,消灭光秀企图一统天下。但是他没有想到,有人比他还要早,这个人就是丰臣秀吉,他当时作为军团长主要攻打中国地区(日本地区),他来了个中国大返还,急行军几日内赶到,与光秀决战并将其打败,家康闻讯只能作罢。

随后,织田家内部因为拥护谁做织田家之主发生争执,丰臣秀吉和织田家家老柴田胜家发生严重冲突,随后柴田胜家与丰臣秀吉开战,柴田胜家不敌被击败,在越前北庄自尽。自此秀吉在织田家内部没有反对的对手,名义上三法师是织田家的继承人,但实际上秀吉大权在握,这个时候他就开始注意还有哪一股反对他的势力。很显然,德川家康算一个,这个时候他占据了三河,骏河,远江,还趁乱占据了甲斐国,和一部分信浓国的领土,超过了一百万石左右,实力比较强大。

对秀吉不满的织田信雄很快竖起了反旗,家康立马拥护。秀吉宣布讨伐家康。经过战争洗礼的家康非常老练,识破了秀吉企图偷袭老家的企图,使秀吉一方付出了失败的代价,大将池田恒兴和森长可阵亡,双方互有胜负,但总体而言家康在战场上占了上风。秀吉在与家康的较量中发现这个对手绝非以往的对手一样好对付,于是使用最擅长的外交手腕对付他,首先迫使织田信雄与之讲和,失去了信雄意味着家康出兵失去了大义。在这种情况下四周再无盟友。所以家康为了保存实力,只能选择投降和解。

因为敬重这个对手,秀吉把这个强大的反对对手招揽过来以后,一方面委以重任,另外大家都知道,秀吉对家康也是不放心的,不能让其一家独大,于是在参与政事上,除了德川家康,还要有其他人同意,相互制约,于是就有了后来所说的五大老和五奉行的制度。其中,前田利家是威望最好的,资历最好的,他的领土次于家康,如果家康飘了,做出什么违规的事来,他有这个能力制衡家康,所以他活着的时候家康不会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情来。但个人觉得,除了丰臣秀吉死后,就算前田利家也无法再制衡家康,因为家康是不动声色的那种人,即使做出了什么违规的事情,前田也无法再说什么,毕竟岁数已大,少主丰臣秀赖太小,淀君政事没有政治头脑,处理能力接近为零,毛利辉元太过平庸,宇喜多秀家除了忠心之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能力,上杉景胜就不说了,小早川隆景去世后替补打酱油的。石田三成内政处理不错,但是人际关系在出兵朝鲜以后关系太差,而且实力也无法与家康抗衡,所以,秀吉去世以后,是没有人可以抗衡家康的,谁都不行。丰臣秀长或许可以处理好一切,但是他比秀吉去世的早了好几年。

另外,秀吉为了笼络家康,起初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家康,到后来竟然把自己的老母亲给家康做人质,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当时国内最有实力,马上成为天下人的人,给一个还未归属他的对手送去了亲妹妹和老母亲,说明了什么?说明对手实力不容小觑。这件事首先无意中提高了家康的规格,家康一看,你面子都做足了,就暂时臣服你吧。不过他内心夺取天下的欲望是没有变的。

且看后来,丰臣秀吉为统一全国,开始九州征伐,家康没有派兵去,这是保存了一次实力;九州征伐后,小田原的北条家族不听命令,秀吉下令征讨,家康这次派兵去了,他还派人去劝说北条家投降,但北条家不听劝说,一意孤行,不听劝也没办法了,那就只能打了。最终城破,主要负责人北条氏政和他一个儿子自杀,家康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接下来,影响家康后半生的三件事来了,这两件事为他后来创立幕府是很重要的。

第一件,转封。秀吉为了更好控制家康,不让他生有异心,于是把他从原来的地盘转移到关东地区去,其中就有东京的前身江户城。转封后,家康就不能在他原来的地盘里待着了,必须立马挪到关东去,虽然不能在原来地盘待了,但是他的领土一下增加了不少,达到250万石,成为丰臣手下最有实力的一个人,而且他到关东后,着重修复残破不堪的江户城,为后来江户开府创造了条件。

第二件,侵朝战争。秀吉一统天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人,心也就飘了,想把他的手伸到中国去,让天皇定居北京,自己住在宁波。于是他通知朝鲜,企图通过朝鲜到中国大陆去,朝鲜当然拒绝了,于是秀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九个军团二十多万人一路杀过去,而这二十多万人里除了西国大名,还有他自己的嫡系。而这次出征朝鲜,家康又没有出兵,只是在国内提供了一些支持,因为他借着“替秀吉在关东警惕北条氏的余孽”为由,没有出征。第二次战争也同样没有出征,这样一来,家康的人丝毫未受影响。

第三件,丰臣秀次事件。秀吉曾经有一个儿子,但是这个儿子出生没多大就夭折了,悲痛的秀吉心灰意冷,把关白的位置让给了自己的外甥丰臣秀次,自称太阁。但是后来,秀吉又有了一个孩子,就是后来的丰臣秀赖,而且这次孩子很健康,没有丝毫疾病。于是,秀吉就打算让丰臣秀吉把关白的位置让出来,但是丰臣秀次情商很低,他知道舅舅的孩子出生后,一点都没表示把位置让出去的样子,如果主动让位的话,结局就不是后来的样子,这还不算什么。秀吉于是先忍了,到后来秀次的罪行越来越多,秀吉终于决定褫夺关白之位,令其切腹自尽。秀次自尽后,他的妻子儿女们也被下令处死,还有一些人受到了牵连,都对秀吉恨之入骨,也对调查案件的石田三成相当厌倦。于是这些人在秀吉死后基本投入了家康的队伍。

下面说说石田三成这个人,是近江出身。相传,他之所以被秀吉青睐是因为三献茶的故事。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杜撰出来的,但不管故事如何,但石田三成的确是个内政好手,会看秀吉眼色行事的人,正因如此才会被秀吉青睐。他的前半生默默无闻,并没有露出什么太大的头角。直到秀吉成为天下人后,才终于开始显现出来。

侵朝战争,他随部队一块前往朝鲜,在朝鲜的过程中,他目睹了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武将在朝鲜肆意虐杀老百姓,杀良冒功的行为,甚是不满,于是参了一本报给秀吉,秀吉看到后很生气,把这些人狠狠痛骂了一顿,并开始冷落他们。所以加藤福岛等人对三成很不满,甚至发生了秀吉死后七个武将一块追杀三成的事件。

秀吉死后,他逐渐发现家康对丰臣氏的威胁,于是联合其他对家康心怀不满的大老和奉行准备参他。但这时候的家康已成气候,历经多年磨难和战争洗礼的他绝非常人可比。他先和前田利家搞好关系,把相干一伙人都蒙在鼓里,制造自己别无二心的现象,前田利家死后,家康立马开始行动,私自和其他大名联姻,还有其他的不妥行为,这些举动都被三成看在眼里。这些成为了关原之战的一个前因。

之后我们大家都知道了,三成和家康在关原之战开战,三成不敌被KO。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来总结一下。

一.斗不过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刚才在上文中总结过,只有丰臣秀吉和丰臣秀长可以制衡家康。但还有个前提:秀吉神智清醒,或者秀长死的不那么早。但事实是:秀长死的早,秀吉暮年古稀,晚年昏招频出,暴躁易怒,就算关原之战前不死恐怕对家康也无能为力了。家康是久经沙场的老武将,可以说半生积累了太多的经验,一生不断打仗,少有败绩,另外自从幼年起就开始寄人篱下做人质,懂得明哲保身隐忍的道理,喜怒不形于色。不愧是老狐狸兼老乌龟,能打仗+心理素质贼强+能够长时间待机。其实,三成有机会可以学家康,要是听从家康的命令,毕竟他还是年轻人,而家康到了垂暮之年,只要等时间打败他,等家康去世就行了,而那时秀赖也长大了,三成自己也有经验了,到那时像加藤福岛啊这些人还是丰臣家的人,还会继续追随丰臣秀赖而不是德川家,到那时候不战德川家自己就败了,要么继续称臣要么只能被铲除。毕竟没了德川家康德川秀忠也翻不起大浪来。可惜三成性子太急。他一看家康做出了一系列出格的动作,就想着维护丰臣家的利益,立马收拾他,况且还会有少君秀赖和淀夫人支持他,结果丰臣家内部没有干预这场战事,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失败的。

第二点:三成自己作死,因为他死板,不懂变通,在朝鲜战场,在丰臣秀次事件里,以冷酷无情,不讲人道的方式来处理,得罪了很多人,比如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细川忠兴等,这些人对三成恨之入骨,他们在朝鲜战场上的功名因为三成的一席话就被打入了深渊不受待见,还有一些大名因为牵连进丰臣秀次事件里差点丧命,家康出手百让这些人免得一死,自此这些人把恨意全都算到石田三成头上,认为是他挑拨的,关原之战加入东军也就不足为奇。

第三点:大势已去。关于这一点就可以多说两句了,从秀吉去世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大名们都知道下一个王者会是谁了。实力庞大,有威望,名声远扬,除了德川家康还能是谁呢?理论上丰臣秀赖是少主,是继承人,但他一个小毛孩子懂得什么?淀君更是什么也不懂,秀吉正室北政所处理事情上都远远比她好的多。纵观天下形式,只能家康做得好,可以成为下一个天下人,所以天下大名纷纷站队,关东地区的大部分站在家康一队,有死心塌地决定跟着家康干的,比如藤堂高虎,黑田长政,也有没想这么多,还是效力丰臣家,但是把三成当成敌人的:比如加藤清正,福岛正则。关西,尤其是九州四国的,基本都站在三成这边,除了黑田官兵卫,他这个时候也在意图成为天下人,但他无意间替家康在拔除西军据点,所以事后没有被缩减封地或者改易。

关原之战里,其实真心支持三成大名,细数也真的没几个:大谷吉继算一个,宇喜多秀家算一个。小西行长算一个,安国寺惠琼算一个。再来看看其他人:其他人,毛利辉元名义上的总大将,但一直宅在大本营里不出来,号称“宅神”;吉川广家早就和东军有联络,当西军催促行军时号称自己在吃饭,每次催促每次在吃饭,号称“食神”;小早川秀秋也和家康暗通款曲,迫不得已加入的西军,本来心神不定,被家康一通铁炮吓坏了冲着西军自己人杀过去了,然后周围大谷吉继安排监视他的人一个接一个也窝里反了,开启了一连串连锁反应,导致大谷吉继战死,号称“战神”;岛津义弘本来目标很明确,奔着东军来的,想帮鸟居元忠守伏见城,结果人家没给他开门一气之下才投到三成麾下。虽然在关原之战表现出色,击伤井伊直政并杀出重围,但也不算是一开始真心入伙。五奉行的增田长盛和长束正家这两个人更是吃里扒外,明明跟随三成却私下传情报给家康;长宗我部盛亲虽然后来在大阪之战为丰臣家尽心尽力表现英勇,但关原时和岛津一样想加入东军,只是因为东军的条件不合适才加入西军,这个虽然不是完全真心,也只能勉强算半个。相反东军人才济济,哪一个不是知名的武将?西军有人说:东军人才济济,是真的强。就算小早川不倒戈,西军也赢不了的。

事实结果就是,石田三成失败,逃亡几天后被斩,真正忠于丰臣家的那一批人消失了,而福岛加藤这批人自以为保护了丰臣家,但他们想错了,相反是害了丰臣家。1603年,德川家康正式被册封征夷大将军,于江户开幕府。名义上已经比主君地位高了。全天下除了丰臣秀赖的大名们,纷纷臣服德川家,包括之前关原敌对的岛津家,上杉家以及毛利家。十三年后,家康起兵,经过两次大阪之战,灭亡丰臣氏。这两次战争里,没有一家大名帮助丰臣家,甚至,很多关原之战隶属于西军的将领,也随着德川军一块攻打大阪。丰臣家只能靠招募的浪人武士帮助自己,这些人里不乏有明石全登,后藤又兵卫,真田幸村,长宗我部盛亲这些优秀的将领,但也无法力挽狂澜,甚至,身在己方的老臣片桐且元和织田有乐斋等人都被猜疑相继投到了德川一方。可想而知,丰臣家的人缘和地位,在关原之战,德川幕府创立后,就真的一路下滑,乃至不存在了。这场大战,带来的影响是深刻久远的。

 3 ) 晃动历史乾坤的大间谍

关原之战的故事,已经被历史的传奇故事填补的差不多了,由于没有记录完整成体系历史的习惯,真正关原之战的纵横阖捭,可能已经早就掩盖在了时间的尘埃当中的。所以这种影片,只是体现出主创自己对历史的一种理解,或者说是主创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更喜欢怎么样的一种战国。

千万不能把它当做真正的历史。

这一部影片,说到底也是历史传奇故事的模式。而由于增加了一些人物,这部影片其实比之前的传奇故事,更加传奇。

日本传奇故事的一个特点,就是会区分好人和坏人,并且给好人和坏人打上明显的标签。这一点,在每个国家都一样。所以本片当中,跟前面好多版的关原之战一样,石田三成是一个心怀忠义但不拘小节人缘奇差的好人,德川家康是一个阴狠邪恶妄图兼并天下的野心家,而加藤清正福岛正则们则是没有脑子被野心家利用的不高兴。。。总体来说,其实跟民间对人物形象的认知,没有太大的差异

虽然人物形象符合传统认知,但是主创无疑在石田三成这个人物身上,花费了很多的心力。本作当中的石田也让人印象深刻。通过展示他对于秀吉统治末期一定程度上的拨乱反正,他处理政务的雷厉风行,他不善于交际功臣派,他对于秀吉一家的忠诚,他与岛左近、大谷吉继之间的肝胆相照这些内容,你能看到主创对这个人物的深刻的同情。这个片子,也是我看到的对石田三成展示最为全面的影片之一(真田丸对于石田的展示也很出色,而且我个人感觉,这部片子对于石田的描绘,多多少少有点真田丸版石田三成的影子)

既然人物形象没啥差异,那就只能在战争过程当中寻找差异了。现今的历史相对比较公认的,是小早川秀秋是关原之战的胜负手。因此,对于小早川秀秋的展示,其实是揭示关原之战全景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影视作品也都把镜头给到了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判断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小早川秀秋是一个暗弱的人。传说在他举棋不定的,德川家康要求炮击小早川绣球的营地,逼迫他作出选择(这种传说也是扯淡,家康本来就不是那么激进的人)。他在关原之战的举措可能完全就是因为最终对于利益的权衡。

本作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忽视了小早川的这一条线。一方面小早川的个人逻辑非常不通顺,另一方面小早川的最终决断也非常不真实。

本片当中,秀秋一开始被家康忽悠,深刻的仇恨石田。但又是在没有什么前提,没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突然在战争决策的关键时点要帮助三成。这种转变在没有剧情铺垫的时候,让人非常费解。

另一方面,也是最扯淡的一个方面,小早川一开始的决策时支持西军,对抗家康的东军,而被传令者(传令者是家康派给小早川家的间谍)故意改变为支持东军,对抗西军。。。这个绝对算是本片最大的硬伤。家督在作出如此重大的决定之时,没有家老在旁边支持和传达吗?即便有间谍,也故意传达错误了,那作为第一统帅的小早川,在知道有间谍故意传达错误信息的时候,也应该是有能力亡羊补牢的把。

但是,错误就是这么轻易发生了,影片中将近一个半小时的剧情严谨推进,各方密谋纵横阖捭,居然以这样一种极其不合理,极其搞笑的方式,结束了。。。

尼玛,玩我呢?

 4 ) 日本人就这哲学水平还敢妄称中华正统云云?**的,日本电影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义这个东西不是你嘴上说说你就有了,你就正义了,你的实际行动呢?日本人要理解义还得1000年恐怕。🤭电影传达的成王败寇同样是是违心原始的价值观,我看电影里石田三成那操作水平就捉急,政治军事没一个行怎么可能赢呢,怎么可能结束乱世领导大家过好生活呢?……………………?………………………………………………………………………………………………………………………………………………………………………………………………………

 5 ) 日本古代应该是这样

日本人思维还是跳跃,男主什么时候爱上女主的也没个酝酿。当然这比《大逃杀》结尾老师中枪后回光返照般的生龙活虎,还是容易接受多了。

总体上觉得很好,战争场面很真实。古时的丘陵地可不就得有这么多树?有树阵就排不开,不然光砍树都累死。冷兵器打仗可不就得这么一堆人乱戳?(不是反话)看多了中国古代片的大排场,看这个真是耳目一新。

网友常调侃古代日本打仗是村际械斗,我想起一篇文章说中国古代战争兵力,应该从明代开始才比较实在,再往前那些动不动几十上百万的很值得推敲。而从明代援朝的军队规模看,其实跟侵朝日军差不多。中国这个体量必定有比日本更大规模的战争,但把日本战争说成村斗还是夸张了。

细节很多。

丰臣秀吉的老态。很少见影视剧里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这么像现实中垂死的老人了,瘦成猴了。不过相应的,他年轻时这么瘦就不合适。

德川家康发言前对丰臣秀吉的观察。我是先看的记录片《武士时代》,但是这个德川还是后来居上成了我心目中的德川。《武士时代》那个太酷太硬了。得这样会装、会察言观色笑脸迎人的家康,才让人觉得丰臣不搞他很自然。

大战前夕某大名力主夜袭德川本部。后面可以看到,德川的守卫官盯瞩加强戒备,小心敌人偷袭。这个画面只有几秒,观众稍不留意就会跟着该大名一起嘲笑男主固执己见。

丰臣的宫殿和男主军师的隐居小屋都很简单。国内影视剧我只在《贞观之治》里看到这一点。一切金碧辉煌光鲜靓丽的古代建筑都让我出戏。

不过,女主日夜奔波还那么白白净净,最后男主被砍头没几个人围观,以及其他?也不合理。

看一部让人觉得身临其境的电影难啊。《我的唐朝兄弟》很接近,不过场面偏小。

 6 ) 其实他没有失败,他的思想被初芽传承下去

昨晚,家康的亲信问我,
为什么不自杀
我说,只有点燃我心中之火的人才明白
说实话,我还想在苟活一下
确认我在乎的人是否还活着













其实他没有失败,他的思想被初芽传承下去

 短评

以西军核心石田三成视点,从三献茶到战败寿终的历程,仁义正道不敌老奸巨猾,理想主义不适合战国乱世,对于石田“正气凛然”形象或许过度,但德川家康的狡诈塑造完全贴近我所认知。影片制作态度诚意踏实,除了控场稍乱之外,符合得体。PS:片长2.5小时,村花一人独领0.5配额......

3分钟前
  • 榜上有名猫
  • 推荐

非常出色的历史大戏,严肃、严谨、节奏完美,前半部分的铺垫绝赞,役所广司的表演真是惊艳全场。

4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根據司馬遼太郎作品改編,風格較為嚴肅。想起《亂》。前半段鋪墊極有必要,政治謀術見招拆招。戰爭戲則差強人意。虛構的感情戲沒有喧賓奪主,而是豐富了人物形象。演員都很不錯,岡田準一的演技已能和老戲骨役所廣司同台飚戲,實在厲害!有村架純也不錯。配樂雄渾空靈但頻繁使用削弱了力度。三星半

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冈田挺好,场景美工配乐还不错。剧情就是完全三成中心的流水账,大谷是走过场的,西军重要人物直江宇喜多丰臣家众人哗啦哗啦地闪过去了。支线人物真田家鸟居元忠等等直接被忽略。另外这样无视关原三神的神威真的好吗。再另外井伊直政一个著名帅哥为什么从来没见过长正常点的演员来演…

12分钟前
  • Altar
  • 还行

很少看到这类片子,场面演绎似乎看不出效果,演员表演还不错,特别是这几位女演员的出色表演,让人过目不忘。总觉得德川家康就是日本人性格的缩影吧!

13分钟前
  • 沧海一小生
  • 还行

以单一人物为切入点的悲剧英雄挽歌没能让本片宏大规模和精良制作发挥出应有气魄,演员表现不错,但不能从根本上丰富单线条的人物塑造,摄影剪辑配乐很有穿透力,却不能拯救草草收场的剧作母本,相比而言,前半段的文戏铺垫虽然对非历史爱好者不够友好,却更具戏剧张力。

18分钟前
  • 楚翰彻
  • 还行

乱糟糟。最帅的左近,最怂的小早川,戏份最少的大谷。

22分钟前
  • 闪电标
  • 还行

拍成了“丰臣家的好书记”——石田三成烈士的光辉一生。#结果乱七八糟这种事,我还会在乎吗?#

24分钟前
  • BBpanda
  • 较差

这版三成的形象很讨喜,耿介而不死板,大公大忠中也常念私情。关原一战败因有三:硬扛猴家烂摊子、油滑不过老狸子、西军全特么掉链子。

27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还行

三成還是稚嫩了啊

30分钟前
  • 还行

九成没听懂,村花的角色删了比较好。最后还是哭了。正!义!在!西!军!

35分钟前
  • Cenko
  • 还行

一场双方赌上命运排除干扰不得不打的、结局已经注定的历史之战。通过德川与石田之间的差异以及明争暗斗来表现、铺陈对峙的态势以及最后的结局。虽然人物难免脸谱化,但原田真人还是比一般的商业片导演强多了。役所广司很精彩。

40分钟前
  • Wednesday
  • 推荐

不解在,是什么让石原三成认为可凭自己那套人生哲学去安天下?如果他是秀吉之子,年幼继位不谙世事,自没话说情有可原。可石原只是草根,因少年献茶被秀吉赏识,直至丰臣第一重臣之高位,期间经历了十六年尔虞我诈残酷磨练,性格特质竟然终成:天真固执仁义浪漫?!

41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虽然是人生败犬,但是一直很喜欢石田。可能自身和石田三成很像的原因吧,都是即使被现实世界撞得头破血流,也不愿放弃浪漫理想主义的那种人。

46分钟前
  • 麻油
  • 推荐

古云:「侠士勿轻结,美人勿轻盟,恐其轻为我死也。」侠士者,岛左近也;美人者,初芽也;但世事多是庸众的胜利,历史也常为胜利者书写,三成这个人,天真,固执,故能一以贯之,未免让人又爱又恨。此剧选角甚好,三成真帅,老狸甚狡,岛左近大叔更豪,末有村妹妹一句「大一大万大吉」,直接粉碎了我。

48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

三碗茶入秀吉眼,仁义书记石田桑,一往无前岛左近,西军战神小早川,六条河原望村花,翻云覆雨看家康。正义在西军,哈利路亚。。。

50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推荐

看到初芽最后喊:大一大万大吉,有泪目。东出昌大也太美了吧,喜欢的不得了~萌版小早川~

53分钟前
  • 小本
  • 推荐

作为战国题材影片,最精彩的部分依然是文戏。末尾的大战乱糟糟,明明是万人合战,依然拍成了村长械斗,战场的一片血红倒是很写实,悲凉的配乐也很有代入感。

58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推荐

旧版的三成太丑了,这一版又帅过头…跟旧版相比强化了忍者线,对秀秋的改编也算人性化,战场地势比较还原。画面很美,看到秀吉召见五大老五奉行和一干大名的场面实在有点过瘾… 20160910想看

60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前面铺垫的太长了差点把我看睡着了……最后关原合战又草草结束,节奏把握严重失控……也就音乐美术还不错

1小时前
  • Saga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