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HD中字

主演:内特·派克,艾米·汉莫,佩内洛普·安·米勒,杰基·厄尔·哈利,小马克·布恩,科尔曼·多明戈,安洁纽·艾莉丝,德怀特·亨利,阿雅·娜奥米·金,伊斯特·斯高特,罗杰·格午埃文·史密斯,加布里埃尔·尤尼恩,托尼·埃斯皮诺萨,杰森·华纳·史密斯,杰森·斯图尔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2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3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4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5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6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3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4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5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6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7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8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9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艺术不是创作者承担责任的免死金牌

真的奉劝有的电影公众号不要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说什么作品水准是一回事,人品另一回事,还要点脸吗?
        要是别的丑闻都还好说,这哥们强奸虐待人家,把受害者搞的抑郁最后自杀,还狡辩脱罪,没有一点悔意,最后还要用强奸这个点拍电影赚钱?到头来还是观众不客观就应该支持认可他的电影??
        既然自己是个公众号还是要有些社会公德心,真以为观众都是瓜的分不清是非吗?还举各种例子宣扬什么艺术家通常都是变态?拿来与梵高相提并论他真的配么?
        以为自己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就能引导大众观点了呐,热点和话题不是这么蹭的,小心弄巧成拙。

 2 ) 你作文满分,可是你上周偷了同学10块零花钱,所以你这回作文只得一分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扛起大炮轰烂片(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132982/ 假如说,这个人是个杀人魔王,那你应该把这些话写到他的墓志铭或是宣判词里,你电影都没看,看了新闻报道,跑来电影里给电影打一星,而且还扛着道德的大旗,可以呼吁公众不看这部电影因为导演是个强奸犯,还间接杀死了一个少女,可是你凭什么扛着道德的大旗来评价自己完全没有看过的电影,就好像你这回作文是满分,我站起来说,老师,你不应该给他打高分,因为上周他偷了同桌十块钱!

 3 ) 一个国家的诞生,以及一个英雄的倒掉

一。
 
1915年。电影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第一部史诗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诞生了。
 
一个国家的诞生,这个国家即美国。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引导了美国主权的独立,国家的诞生。而林肯领导的内战,则是彻底统一了一盘沙一样的美国,在民权发展上让美国脱胎换骨,等于重塑了美国,国家再一次诞生。
 
1915版《一个国家的诞生》讲述的就是美国内战前后,国家重塑的过程。美国内战因黑人奴隶而起,《一个国家的诞生》则让内战因黑人而结束。
 
当时,内战导致南北冲突,生民受到严重牵连。影片故事的设置中,南北战事结束,林肯被刺杀,国会派遣黑人林奇前往南方,组织曾经的黑奴参与投票选举。但林奇却是一个野心家,想借助自己的影响,操纵选举,力图建立起一个自己的独裁王国。因此,南方再度陷入暴力混乱与种族冲突之中。于是,影片的男主角奋起建立了3k党,努力打击黑人势力的膨胀,并在最终完成了胜利,使得南北终于再现和平。
 
在1915年的时代,这部片恢弘豪迈,气贯长虹,让影片不再是之前窝在剧场里的小家子气,而是拍出了史诗的风格,因此备受好评。
 
但是,用今天的眼光看过去,1915版《一个国家的诞生》明显的政治不正确,3K党早就臭名昭著声名狼藉。而且早在1871年时任美国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就专门签发文件,强行取缔了这一组织。但这版电影却为3K党的建立立传,鼓吹3K党的“正义”性,还明显地鼓吹种族分裂,大肆丑化并污蔑黑人。要知道此时已经距离内战结束过去半个世纪了。居然拍出了与林肯追求的宗旨相违背的故事,也是够了。说是国家的诞生,其实展示的恰恰是国家的分裂,在种族鸿沟上难以逾越。
 
当然,目前我们所看到的美国,实际上是二战后又一次得到重塑的美国。甚至目前整个世界的版图与格局,都是二战后重新树立的。美国黑人的平权运动也是二战后经过马丁·路德·金、马尔科姆·X等人的努力,一直到1960年代才见出成效来。拿现在的眼光去评判二战前的故事,的确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现在再欣赏并能够接受1915版《一个国家的诞生》所演绎的内容,多少需要回到100年前的氛围里去,才能体会得到其中传达的情绪。
 
影片依旧是史诗级,但解读的眼光不同,就会得出明显不同的答案。1915版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现在讨论的人并不多。但100年后2016版《一个国家的诞生》,就远没有100年前那版那么幸运。电影之外的批评,使得这部影片的走向转了一个超大的弯,沸点还没有燃起,尚未来得及成为史诗,就突然被扼死在了襁褓里。
 
二。
 
争议留到后面再说,先说电影。
 
2016版《一个国家的诞生》,明显是针对1915版《一个国家的诞生》相应拍出来的。
 
1915版讲扑灭黑人运动,美国才能诞生;2016版则讲唯有黑人发起运动,才能真正重塑美国,新美国才能诞生。而且,两部影片在历史上都有迹可循。
 
1915版里的3K党运动,最初由内战中被击败的南方士兵组成,他们发起的大会也由前南方邦联军队乔治·高登准亲自起草章程,首任领袖也是曾做过奴隶贸易的前邦联军队将军内森·贝福德·福瑞斯特。旧版影片从中汲取灵感,以内战结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性史诗作品。
 
2016版则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前移,放到了美国内战爆发的前夕。而且,讲述的是一个真人真事,围绕着黑人牧师奈特·特纳率领的黑人暴动进行。而这一运动的发生,恰恰是南北内战爆发的导火索之一。
 
我们都知道,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索之一。但作为改变历史的大事件,引发美国内战的原因不一而足。战争的时间是1861年4月12日至1965年4月9日,而奈特·特纳率领的黑人暴动发生的时间则是1831年8月21日至8月23日。暴动的时间比内战早了30年,但正是这次暴动,引发南部各州出台更为严厉的惩治法规,并发布了一些明确的禁令,禁止黑人学习文化,禁止黑人组织集会与游行等,这等于是在已经激起的矛盾上火上加油,进一步激发了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对立,让种族压迫变得更加让人无法接受。等于就此埋下了一颗超级大的地雷,威力在等着林肯上台时集中爆发出来,加快了平权运动的推行。
 
奈特·特纳史有其人,出生于1800年10月2日,出生地位弗吉尼亚州南安普敦县,是当地种植园主B.特纳的黑人奴隶,浸信会传教士。对于弗吉尼亚州,值得多说几句。弗吉尼亚州是美国最古老的州之一,属于最早的13个独立州之一。而且该州出产过多位总统,因此也被称为“总统之母”。尽管从目前的地图上看弗吉尼亚州位于美国版图的中北部,但它却是传统上属于保守的美国南部地区。而且,前期弗吉尼亚州还包括肯塔基州与西弗吉尼亚州,其中肯塔基州分裂出去较早,而西弗吉尼亚州恰恰是在内战时分裂出去的。西弗吉尼亚州支持合众国,弗吉尼亚州则支持南部联邦,因此在战争爆发初期就导致了分裂。当时,南部联邦还将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作为联盟国的首都。美国内战的许多战役也在弗吉尼亚地区展开,包括战斗了7天的“巴尔朗战役”、“钱斯勒斯维尔战役”,并以“阿帕玛托克斯法院战役”宣告内战结束。
 
奈特·特纳所在的南安普敦县就位于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州反对奴隶制度的运动,不仅有奈特·特纳领导的奴隶暴动,还有发生于内战前夕1859年约翰·布朗领导的“哈帕斯渡口袭击”运动。只是,约翰·布朗是一位白人,奈特·特纳是一位黑人。
 
奈特·特纳是一位极为虔诚的信徒,他声称他曾看到过上帝的幻像,并得到了上帝的指示。1831年8月21日晚,他率领四位奴隶(亨利、哈克、纳尔逊和山姆)在耶路撒冷村附近疯狂地杀害沉浸在睡梦中大人和小孩。
 
第二天,他的追随者发展到了76人,其中包括黑奴也包括自由黑人。当他们将运动向周边乡村发展时,希望解放更多黑人时,闻讯而来的邻近地区的民团及3000士兵组成军队对他们展开了围剿,起义旋即失败。随后,有28名黑人被逮捕审讯,16人被处决,另有100多人无辜黑人遭受杀害。
 
特纳本人则在围剿出逃出了重围,他力图重新起事,却没能再集合起支持者。在流窜两个多月后,于10月31日被捕,然后在11月5日被判处绞刑,11日就义。绞刑之后,尸体被剥掉了皮,并被分成了四块。
 
《一个国家的诞生》就以奈特·特纳的一生为蓝本,以期演绎出一部《勇敢的心》一般的悲壮的史诗。很大程度上,这部影片做到了。在影片刚一出炉的时候,就引来赞叹连连,好评如潮,并在圣丹尼斯电影节上收获两项大奖。其发行权甚至被疯抢,最终被福斯探照灯以175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创造了新的纪录。至此,这部影片可以说是出尽风头,人们几乎都相信,它会复制2014年《为奴十二年》的成功。
 
但随后爆出的新闻,却彻底毁掉了这部影片。这些新闻与影片本身的成色没有太大关系,而是有关影片的导演、编剧兼主演内特·派帕克,因为他年轻时期的新闻而再次发酵,终于影响到了影片,最后落得一个无声无息地死掉的悲剧命运。
 
三。
 
2014年奥斯卡上,《为奴十二年》赢下最佳影片的大奖。但在随后的2015年,奥斯卡变成了全白色,黑人演员没有获得重要提名。其实这顶多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却引发了政治不正确的批评。接下来,《一个国家的诞生》横空出色,在电影成色上,它甚至比《为奴十二年》更为出色。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更胜一筹。在圣丹尼斯电影节上的表现,也让人刮目相看,都以为在接下来的颁奖季里,基本上十拿九稳,狂掠大奖。结果,大热必死,死在了节外生枝之上。
 
要说这部电影有无值得批评之处,当然有。首先它对故事的改编,对人物的篡改,就值得说一说。譬如,为了增加人物的个性魅力,为他身上加上了几颗痣,并增加了神圣的解释。还有,在特纳杀死自己的主人后,在屋后有一个呕吐的镜头,以展示特纳是一位热爱和平反对暴力的人,而且片中被杀的白人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但实际上,特纳起义是一场极为暴力的行为,其行为让人发指,被特纳等人杀死的55名白人中,只有10位成年男性,其余的包括14名成年女性,和31个婴幼儿童......而且,历史中,他的主人B.特纳对他相当不错,远不是影片中那种将其视为赚钱的工具,对他任意打骂。不过,艾米·汉莫饰演的主人相当不错,按照剧本很好地演出了影片想要呈现的效果。
 
当然了,电影是一种艺术,对现实进行改编是有必要的。包括《勇敢的心》,对人物原型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改编,美化了原型,但这并不妨碍影片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中,黑人领袖奈特·特纳被塑造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呼吸,能够感受他的爱与怕,能够感受到他的痛与怒,还有他的担当与责任。而且,他的行为对于掀起个性觉醒,对于不合理制度的启迪,都拥有相当正面的意义。与奥斯卡最终获奖作品《月光男孩》相比,完全不落下风,甚至拥有更重要的意义。
 
但是,一切都毁在了场外的新闻上。
 
内特·派帕克,花了7年的时间,用心地打磨剧本,最终自编自导自演,撑起了这部电影。原本,他应该收获更多的赞誉与支持。
 
但是,在影片尚未大规模上映前,发生在他年轻时候的一则新闻被发掘了出来。1999年,正在读大学的内特·派帕克和室友(本片的另一位编剧)Jean McGianni Celestin被指控犯下强奸案,他们涉嫌在将一名醉酒的白人女性强奸。案发几周后,受害人报案。但是,因为内特·派帕克之前就已经与该女性自愿发生过关系。因此,针对他的指控,法院没有接受,他被无罪当庭释放。而Jean McGianni Celestin则被定罪,但他随即上诉,并在即将服刑之前将案件推翻,他也于再审中被判无罪。
 
按说,美国法院的判决,已经为事件定了性。但内特与室友却在受害人报案期间,对其进行骚扰。他们多次打骚扰电话对受害人进行恐吓、辱骂,致使她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最终患上抑郁症而自杀,年仅30岁。这无疑让内特·派帕克背上了骂名,刑事免责,道德枷锁却无法取下。尤其是,《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主人公特纳发起暴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自己的妻子被白人恶棍轮奸。影片之内,对轮奸行为发出最严厉的批判,影片之外自己却做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龌龊事。于是,舆论对他纠缠不休。
 
终于,《一个国家的诞生》彻底沉沦了下去。
 
四。
 
场外的声音毁掉一部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是明证。其他,像《金钱世界》,原本由好莱坞怪咖凯文·史派西主演,却因为他曾经爆发过的性侵案,而最终在即将上映之前被替换掉了角色,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代替,才算没有连累掉整个影片。华语世界里的《捉妖记》也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当时男主角柯震东的戏份已经拍完,结果柯震东吸毒案案发,最终他的角色被井柏然代替,来了一次重拍。最终,《金钱世界》与《捉妖记》都还不错。《一个国家的诞生》就彻底沦为了悲剧。
 
所以,当PGone与李小璐的新闻爆出时,各路人等都一路掩饰,包括马苏都跳出来进行作证,可惜时间却没能对上。毕竟,一旦被坐实,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毕竟吃的偶像饭,屁股最好还是擦干净为好。现在信息社会,没有谁不是透明的。可怜了《一个国家的诞生》,也不知道内特·派帕克能否再次崛起。

 4 ) 一个国家的诞生

想说《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电影精彩好看不闷实在不易,3个小时的黑白默片,仅凭文字提示,稍一留神就会和情节脱链,一个小时看下来早已是睡意连连。它的历史意义远超于它的观赏性。电影中唯一让我觉得提神的便是由于无声的限制,演员夸张而滑稽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在战场上犹如在舞场上一般蹦蹦跳跳、打斗场面穿帮百出、演员瞪大眼睛时不知其是在哭还是笑。 不过这仅仅是站在今天的视角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这部电影在上个世纪初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被称为“电影之父”的格里菲斯的得意之作,超越了“短电影”的传统,是美国电影史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电影中的技术使用,例如“平行蒙太奇”、“闪回”、包括用来营造情节气氛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是格里菲斯对于电影的贡献,一直被人们模仿和称道。另外,影片中全部使用实景拍摄,尤其是战争场面,虽然粗劣但也还算宏大。

 5 ) Creativity or accuracy?

‘The Birth of a Nation’ Is an Epic Fail

转一篇靠谱的影评。文章的观点我很认同。进行创造的时候,作品的题材与结构不可能是绝对客观的,它一定是作者内心某种立场的表达。但内特选择这个历史故事去表达黑人的抗争的时候,手段并不高明——比如黑人女性一定是受害者,白人一定是施暴者,主人公一定遭遇了不公平的对待才揭竿而起。这种简单的处理,让所有的人物迎合了刻板印象,让电影变得非常的不写实、单向度、苍白。好的电影,一定是真实的,而真实的就是复杂的。所以我只爱绝命毒师啊。

 6 ) 有点累

暴力血腥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不过求婚的场景在时代背景下显得很温馨,

其他暴力内容看的真的有点累,

剧能看是能看的,我看完后的感觉就是不想再看关于黑人种族类的电影了~

杀主人的那个场景不太喜欢,他的主人是剧里白人里面感觉还不错的了~

其他就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对了结局是失败的,按照我朋友说的,没有灵魂,正解

 短评

宗教被奴隶主用来思想控制,结果反而成为反抗起义的集结力。主角是黑人传教士,让他有机会走出自己的庄园看到同胞,进而成为领导者-宗教就是这样,一切都在于人自己的理解和利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必须有反抗!这种片拍得再愤怒暴力都不为过。很容易联想到现在的BLM运动,不能软啊

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无聊又平庸的正确。2.5

12分钟前
  • Meng
  • 较差

本着不给导演/主演送钱的态度去看了免费预映,结果发现看免费的都浪费我时间。俗套又造作的台词,模式化的平板人物,混乱的节奏构图,除了宣扬种族仇恨什么都没说。另,片中女角色唯一作用就是被强暴好让她们的男人怒而造反,确实不愧是rapist拍的。圣丹斯那些争抢这片版权的片商真是瞎了狗眼。

15分钟前
  • 快乐就这么简单
  • 很差

呵呵

16分钟前
  • 心生
  • 较差

过火的政治正确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不正确

17分钟前
  • Rumpleteazer
  • 较差

我只是怎么都无法接受他杀其主人这点,实在太过残暴了

18分钟前
  • anonymous
  • 还行

看在处女作的份上,三星半。有人说这片是《勇敢的心》+《为奴十二年》,然而实际上质量完全和此二者不在一个水准,无非是故事情节太过雷同《勇敢的心》,而题材则与《为奴十二年》一致。Henry Jackman的音乐托起了影片多个高潮。总的来说还是个非常套路的主旋律影片。

19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看完电影来豆瓣才发现这片子动静这么大.......但我是真觉得这片子不咋地,完全没有新意也没什么深度地反应黑人奴隶历史事件

20分钟前
  • 骨茶
  • 较差

黑人版【勇敢的心】,故事紧接着就是南北战争,作为处女作,很成熟。

2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敲牙喂食,圣经洗脑,对主子人道幻想破灭,布道疯圣人民起义。克制压抑成品精良,呼应百年前影史经典,无奈现实更讽刺戏剧化。Nate Parker是个好演员好导演,可惜了

30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片子太直,太煽动了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仅从电影上说,技法很成熟但是对立太刻意了,小孩子演技撑不起来,整个前部分剪辑全是乱的,中间还好,高潮又有些过了。Ps:对于整部作品的争议,我只想说,导演自作自受。

34分钟前
  • 邓瀚凝
  • 还行

载舟也覆舟,绝对不是烂片。对信仰的主观利用比钢锯岭更有说服力,音乐很灵魂,难以想象是长篇处女作。真遗憾有关导演的话题让人没办法正视电影。

37分钟前
  • 蛇弹吉他
  • 推荐

什么时候拍黑奴的历史要叫政治正确了?下次拍八国联军烧杀抢虐是不是也是政治正确??

38分钟前
  • Pop Quizzer
  • 还行

一般。就算没有丑闻影响,也不觉得影片在颁奖季能有什么收获。这剧本完全支撑不起奈特帕克的野心,第三幕展现的尽是黑人的残暴与愚蠢而非勇气与智慧。

40分钟前
  • 还行

3.5 其实还不错,非常成熟的处女作,可惜导演生涯没怎么开始就这样被毁掉了。有矫枉过正的地方,但能接受。

42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想拍一部民权史诗,结果把个人不幸放大成种族对立,扯了一堆无辜的人进来搞恐怖主义。我从未见过男主这样的白眼狼,奥斯卡0提真是大快人心。

4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被这片子各种外围新闻给骗了。非常新好莱坞的拍摄方法,很好啊。此片真实的政治态度,被涂抹在外面的黑人政治正确给掩盖了,整体是不错的,研究美国文化的重要文本。

44分钟前
  • 大旗虎皮
  • 推荐

对这种黑人政治正确片真的审美疲劳,对,全世界都欠你们的。

46分钟前
  • 烈日灼心
  • 较差

2.5 装且做作。

49分钟前
  • vivi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