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人生第一季

已完结

主演:阿雅,徐熙娣,春夏,窦骁,毛不易,朴树,宋佳,范晓萱,李诞,白举纲,赵立新,陈学冬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2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3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4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5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6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3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4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5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6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7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8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9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人家推我去花园,赏花木

“人家推我去花园/赏花木/听鸟儿唱歌/看到小朋友在玩游戏/我觉得很快乐。”

《奇遇人生》第四集的明星是歌手毛不易,节目里他唱了好些歌,有《消愁》,有《一荤一素》,有《兰州故事》……还有上面这一首。这首歌,由他和一个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合作。

在看这集之前,我也和毛不易、阿雅一样,以为“音乐治疗”就是我们唱歌给那些医院、养护中心的病人听,表演给他们看……却原来需要让他们参与,他们可能和我们一起合唱,可能给我们伴奏,甚至,可能写出了一首歌曲。

这节目越看我越疑惑:这些明星,《奇遇人生》到底是怎么选出来的?如果小S去非洲赞比亚参与保护大象可能还是很多明星功成名就之后会追求的环保公益,那春夏追风,窦骁登山——尤其是后者,都不是明星凭着一腔热情就能去完成的事。据说后面还要有一直都坚持走着自己“平凡之路”的朴树出场……我很期待看他怎么“折磨”节目组。

大家是不是看完窦骁那一集之后,都纷纷爱上了他?

第四集毛不易的合适,倒不光是他在成名前有过做护士的经历,曾经见惯生死。节目中他说,实习时,见到数百人在自己面前去世,“第一个在我面前死去的是我本人的亲生母亲”。

毛不易说,他母亲去世前最大的遗憾是他“学习又不好,挂科,又不会做饭,不会照顾自己……她的儿子是一个不成功的人。”

这其实是毛不易自己最大的遗憾。他那时候还没有参加选秀,进入娱乐圈,成为一个众人皆知的歌手。他那个时候无法在母亲面前证明自己的成功。

节目中,那些散落在前往台湾各处养护中心沿途或者结束了音乐治疗回到住处的细节其实特别珍贵,是剥下了明星参与节目的目的性后的真实记录。饭桌上,内向的毛不易说:“我们来聊一下台湾娱乐圈的八卦吧。”火车上,才刚出道还正冉冉上升的他聊天中也会担心自己在更新换代极快的娱乐圈被迅速淘汰。即便别人安慰他,他唱歌是特别的。

“总有一个更特别的人出现。”

只有创作,是你留给这个世界的明证,是可以证明你对这个世界有用的东西,是精神上的支撑,世俗上的成功。参与选秀的那么多人,写出《消愁》的只有一个毛不易。

所以,在廖珮岐引导那个病榻上的老爷爷将他的闲话写成歌曲,毛不易弹唱出来。这才是真正的音乐治疗。这一生,我们所努力做的不过就是被这个世界需要,仍旧还被需要。这才是支撑我们努力活下去的飨足。这才是毛不易合适这一集的原因啊!

当阿雅问起毛不易参与音乐治疗的感受,他说了四个字:“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几乎是每一期《奇遇人生》中明星都会说到的一个词。

面对被猎杀的大象,小S无能为力;面对风的缥缈与行踪不定,春夏无能为力;面对登山天气的变幻无常,窦骁无能为力;面对生老病死,毛不易无能为力……

人生就是全力以赴和无能为力所组成的,就是启程与到达,就是奇(迹)+(相)遇。

但就像坚持进行音乐治疗工作的廖珮岐、江翊仙所说,那就还是要去做啊!能改变一点,那也是改变了一点。

就像阿雅在听了毛不易说母亲认为他不成功后的安慰。阿雅不是简单反弹式地安慰,而是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对他说:“她不是觉得你是个不成功的人,她只是担心你没有办法照顾自己。”

这样的安慰哪怕轻飘,也是羽毛落在水面,漾起了涟漪。

 2 ) 朴树,永远如少年

我想我明白为什么这档综艺能高达9.2分了。

朴树在我印象里一直就是个远离烟火,不问人间事的人,看完「奇遇人生」第五集之后,我更加确定他是如此知行合一的一个人。说起话来有些结巴,面对镜头没有「综艺感」可能就是他最大的综艺感。

他在节目里,是一个不加雕琢的璞玉,浑身散发出隐隐约约的光泽,初看不起眼,细看让人过目难忘。他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百般的不情愿,展示自己对于刻意尬聊的反抗,对陌生古巴的冷漠和怀疑,所有这一切的不近人情,都在他遇到了古巴自由音乐人的时候仿佛抓到了颗救命稻草般,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容身之处。

我想到了刚来北京的那段时间,我和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无法插入他们的话题,去一趟饭局,我如坐针毡。那时候我学会了一个保护伞词汇叫做「社交恐惧症」,谁喊我吃饭我都拿这条去搪塞。节目里的朴树,简直就是社交恐惧癌啊~有些生气地对着编导和摄像机埋怨的哭腔,像极了我接到邀请时在家里的纠结的碎碎念。我只想窝在自己那二十多平方的卧室里,抱着电脑和手机卧倒,与世隔绝。

所有的倾诉和交流都在文字里得到释放。后来写字变成了工作,社交变成了任务,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我要认真去完成它。所以我很刻意地学习和观摩,躲在暗处,看那些左右逢源的人如何出口成章。渐渐的,圈子由拼盘打散慢慢汇聚处志同道合的小团体,大家有着同样的三观和话题,我突然找到了我自己。就像朴树小心翼翼地献上自己的CD一样,我拿出我的宝物和他们交换,付出一筐故事,收获了一屋子的理解和认同。那一刻,我终于体会到了融合的快乐。

而这种快乐,在最后朴树大声和着歌的时候,我也看到了。

那种状态,充满了稚气,魅力十足。

这档节目豆瓣评分这么高,主要就是惊讶于她的清新脱俗。就这么漫无目的地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和自己的另一种人生不期而遇。真是符合极了豆瓣er的口味。我们多么羡慕这样自如的生活啊。这些嘉宾大多不是流量担当,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深刻和独特。他们身上没有故事性,但是他们身上有人格。再多的包装,再多的台本,也遮掩不住他是朴树,这样一个在娱乐圈冷眼旁观的深山中的高僧形象。

看「奇遇人生」的时候我一直在反思,我们的综艺节目现在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未来可能会去向哪里。过于油腻的胭脂俗粉,舞台上的光芒万丈,真的是现代人追求的娱乐体验吗?我们的生活本身不就是一场盛大的作秀,自己还不够累吗?当我们回到家坐在沙发上,换了身干净的贴身棉质睡衣,打开视频设备,想要的难道不就是一场彻底的放松吗?在遥远的陌生国度和陌生文化下,漫无目的地游走,交谈一些毫无卵用的寒暄,做一些有些莫名其妙的琐事,就这么打发一部分人生吧,好像也没什么关系。我们走的太快了,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那么就在这一刻放慢一点,让我们的灵魂追上来。

朴树一个人迎着海风走在无人的堤坝上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首「平凡之路」,想起了那个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凌晨首映的深夜,听到浑身颤栗,听到泪流满面。

朴树,谢谢你。

 3 ) 如果国产旅行慢综都能像《奇遇人生》

听说朴树、毛不易、小S等几位明星,会与阿雅结伴,分十期去十个地方进行旅行。

我一边笑着“朴树老师是不是又没有钱了。”一边点开了第一期《奇遇人生》。

我以为是个什锦版的《花儿与青中年》,我以为几个嘉宾一起去十个地方,我以为第一期就能见到朴老师和毛老师。

结果只有S老师和雅老师,算了,一分钟的广告都看完了,退出太不划算了,将就着看看吧。

看着看着,不自觉地觉得,这个综艺有点不一样啊……

首当其冲的就是徐老师和雅老师松弛自然的状态

这种状态其实在我国这些旅行慢综艺里是很难看到的,每个人都总是一副妆容整齐、精神饱满的模样,哪怕坐了十几小时的飞机也要戴上墨镜对着镜头做出兴奋的样子挥手微笑。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都在怀疑坐四个小时飞机就迷糊得眼睛聚不上焦的我是不是个废人。

而我们的徐老师,下了飞机,面对阿雅浪漫的问题:“你有没有闻到草原的气息。”风轻云淡地回:“我只能闻到汽油的味道。🙄️”;晚上在屋里铺下的功能难以言说的垫子;两个人宛如纪录频道“在非洲”主持人的朴素(索然无味)打扮;自在随意(语法不够严谨、发音也不完美、词汇也不高级,但你就是觉得她们与外国人交流的状态非常自如舒适)的英文交流。

只有不过度用力的MC,才能让观众跟着她一起放松下来。

我原以为,她们只是看看喂喂大象,举两个大象危机的数据,说两句保护大象的话,就可以结束这一期旅行了。

可是两头小象失踪的突发情况发生时,她们积极地参与到小象的寻找工作中。

屏幕前的我,跟着她们一起为走失小象担心;

看到盘旋的秃鹰心里紧了又紧;

听到Lisa说象会记得它身上发生过的可怕的事情时跟着掉眼泪;

听说小象找回来,跟着一起雀跃不已;

看到秃鹰的食物是一头刚刚被残忍猎杀的大象,又难以置信地跟着哭起来……

内容真诚催泪只是一个方面;

可怕的是另一个方面:拍摄。

整期下来,很少见到慢综艺常见的满屏花字,花字克制而恰到好处。

而最令人叫绝的,是审美巅峰的风景拍摄,绝对的纪录片水准!

大河落日,枯草荒原,遥远的夕阳下动物静静的身影和粼粼的波光。

赞比亚动物保护的工作人员,面对镜头,没有开怀大笑,没有羞涩扭捏,他们神情坦荡平静,慈悲如菩萨;他们聚集在草原上的坚定背影,像静默的山河。

跟这一幕幕让人感到自身无比渺小的壮美景色相比,我们之前常见的航拍美景美则美矣,却稍显小家子气。

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之前我国那些慢综艺饱受诟病。

“抄到外壳抄不到精髓”

“买到版权买不到精髓”

打个比方,韩国爱豆的常见表达:“会展现更好的面貌给大家的。”

人家用韩语说的,我们翻译过来就这么写。

但实际上,这不是中国人说话用语的习惯。

所以当我们听到中国人用汉语说出“会把更好的面貌展现给大家的!”这样的话时,能清楚地感觉到,这个人就算不是从韩国回来,也是对韩语或者韩娱很熟悉的。

同理

韩国拍风景,拍慢综艺的心态,可能跟中国从本质上就不一样。

我是罗PD的饭,他的风景拍得总是令我心驰神往

但我在看他拍摄的综艺、风景时,我想的是:“世界上有这么多美好的地方,有这么多看似微小的幸福,我们的人生,应该要好好地感受才行。”(你看,韩语翻译腔出来了)

看多了罗PD的景色,在看国产慢综的景色,难免就有挥之不去的熟悉感,接着,衍生出抵触。

《奇遇人生》让我豁然开朗。

古代人登高望远时说的是什么?

他们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他们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们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发现了吗?

当亲身面对浩瀚的世界,壮阔的美景,中国人想的不是什么“生活里有这么多美!”

中国人想的是“世界真大我真小,小得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到底有多小!”中国人满心都是宇宙洪荒、万物有灵,根本不太想自己那点儿小破事儿!

我们两国人在对待风景的心态上可能就不一样。

所以当我们国人拍出韩式风情的风景画时,我们能迅速冷静地冷笑一声:“我知道你拍的时候心里根本不是这么想的!”

我想《奇遇人生》的导演和摄像,一定是怀着一颗对世界、对生灵的敬畏而悲悯的心,加上高超的审美和技巧,才完成了这一次国产综艺风景巅峰级拍摄。

真的,就算你不信,也求你去看看《奇遇人生》,不带对谁的偏袒,像你小时候一样,跑到电视机前,像一张白纸一样新奇地接受一个节目,试试看,然后你会发现,我夸《奇遇人生》,

那都是夸少了!!

光从风景都能感受到导演和摄像大破天的格局和厚到可怕的底蕴!!

本来应该用更加高级的,更有文化的夸法,奈何文采实在是捉襟见肘,调动不出太多有文化的词了。

但是真的很棒!!真的很棒!!!

 4 ) 《奇遇人生》摄影师手记——查亚我们就是“奇遇”(待续)

查亚峰海拔4884米,是探险界7+2(七大洲最高峰+南北极点)中的一个,它的海拔高度在七大高峰中并不突出,但是攀登它的过程核心是垂直高度接近600米的岩石攀登,还有它多变的气候。随着7+2商业探险的广泛参与度,这个山峰已经成了热门线路,很多稍微有点攀登经验的人都来尝试,因为它的海拔高度相对低些。现实中它的攀登成功率并不高,因为很多来尝试的人把这座山小看了,就在我们7月份开始拍摄《奇遇人生》的前半月,一个攀登者就在线路上下撤的时候体力透支猝死。位于赤道以南热带海洋性气候的查亚峰峰,任何天气预报都不靠谱,前一分钟还是艳阳高照接下来可能就是大雨倾盆。

按照《奇遇人生》节目拍摄的要求,我们本来要携带大型的摄像机进入,但是在前期申请拍摄许可的时候遭到了很大的阻力。查亚峰位于新几内亚岛中部,这个岛一分为二分别属于两个国家,山峰附近甚至还生活着仍然保持着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原始部落,这些部落都以猎杀敌人人头做为成人礼。原始人不说,广袤的原始森里隐藏着手拿AK47的反政府武装,所以在这种情况复杂的地区想要光明正大的摆摄影剧组的铺完全是自讨苦吃。当然也有在本地吃得开的一些人,那就是“美国人”。查亚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几百米深的矿坑,那就是美国人在这里的产业,已经日夜不停开采金铜几十年。直升机掠过原始丛林,巨大的矿坑出现的眼前,我突然觉得有了阿凡达的画面感。

到达巴厘岛我们一行有十几个人,飞到蒂米伽我们只有9个人:阿雅、窦骁、欧大明、孙斌、孙少光、刘乾军(摄影师)、植树、rocker(本人摄影师)、殷航(平面摄影师)。到达第一天每个人迅速进入各自的角色,我已经是第二次来了,所以心里很踏实。阿雅作为《奇遇人生》的发起人,对整个节目的拍摄要担负重大的责任,所以一开始她特别的焦虑,尤其是当我们遭遇连续的下雨无法起飞前往大本营的时候。再加上这次拍摄跟后期毛不易去台湾拍摄的完全是接起来的,这里必须按照计划不能超时,如果一直下雨我们的拍摄只能无功而返。她几乎是顶着各种压力,还要在镜头里呈现很好的形象,非常的不容易。相反豆豆这次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安排好了档期,来前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体能训练,这次一见面我就发现他比一年前壮了不少,我觉的这次我可以完全不担心他的体能了。

下雨下雨,小明导演依然是最忧郁的一个,天天挠头啊。下雨怎么拍啊,不是吃饭就是打德州扑克,酒店所有的菜品我们已经好吃遍好几轮了。雨天里打德州扑克确实挺消耗时间的,我们都是守法公民,不赌博,我们赢贝壳。蒂米伽临海,酒店放了很多小贝壳装饰,豆豆很认真的捡了一百多个漂亮贝壳分给每个人当成筹码。大部分时候孙斌赢的贝壳最多,但有一次豆豆手气好几乎赢了所有的贝壳,他嘚瑟的用贝壳摆了个大别墅,不过最后我逆袭,一点点把他的别墅强拆。一帮老青年居然在遥远的国度找回了童年,奇遇人生的故事就是这么美妙。

每天早晨5点多我们都被孙斌叫醒,起床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然后.....然后就这么一天天的折腾来折腾去,终于有一天不折腾了,我们到了机场飞行员说可以飞了,那种心情无法形容的舒畅。世间从来没有完美的事,我们被告知可能天气只允许飞一批。我们按照提前商量好的方案,阿雅、豆豆、孙斌、我先乘第一班飞往大本营,因为我的高海拔经验足可以保证拍摄。

半小时后,我们四个终于落在了海拔4200米的查亚峰攀登大本营,当地向导已经在这里苦守一周等我们。他们因为高昂的费用不能乘直升机进来,要先通过矿区工作的亲戚进到矿区,然后从矿区抄小路徒步5个小时到这里。豆豆的抓绒裤在这里派上用场,阿雅也迅速的穿上了羽绒服,等我拍完一些镜头觉得冷找衣服的时候才发现我的包没上来,不对啊我分明拿上飞机了。马虎的飞行员在卸装备时生生漏掉了我的装备包,我的衣服和拍摄的部分东西就这样飞上来飞下去......

豆豆迅速从他的包里给我找了保暖的衣服,让我不至于冻感冒。我们四个坐在休息帐里抱怨着马虎的飞行员,也在祈祷着好天气能持续一会,让后面的两拨人都飞上来,当然还有我的包。一小时后轰隆隆的直升机带来了少光、老刘和植树当然还有我的包,然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孙斌满满的一包装备没有被向导拿上飞机,而且天气变坏,大明他们要继续等待天气。

事情进展到这个地步我们都觉得不用拍什么奇遇人生了,我们就是奇遇。

第一个大本营的夜晚,几个人都不是很舒服,4200米的海拔缺氧寒冷潮湿已经淹没了刚刚来到大本营的幸福感。第二天一早我们被直升机的声音叫醒,拉开帐篷在还是阴霾的天气里,飞行员带着大明和殷航冲破云层降落在大本营,还带着孙斌的装备包......待续

 5 ) 《奇遇人生》:这档明星真人秀节目,凭啥有豆瓣9.2分

大自然的美是免费的,但抵达大自然的美又很残酷地按等级划分

开播不久的《奇遇人生》收获了极好的口碑,其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2分,是近些年来评分最高的国产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由主持人阿雅发起,每期节目阿雅会陪同一位艺人,前往一个非凡之地。首期节目,小S探访非洲大象孤儿院,播出的第二期节目,春夏到美国去追龙卷风。此后朴树、窦骁、毛不易、宋佳等明星都将分别与阿雅踏上“奇遇人生”。

《奇遇人生》豆瓣评分自开播以来一直维持在9分以上

乍一看,《奇遇人生》的形式并不新鲜,有点像以前电视台上扎推出现的《花样XXX》与《向往的XXX》的结合,都是明星结伴到某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一段奇妙的生活。

但节目看下来,我们很容易发现出二者的区别。一是,《奇遇人生》中明星角色不断退后。在此之前,也有不少真人秀冠以“慢综艺”的概念,不设置复杂的游戏环节,也不设定人物的角色性格,将明星放置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在流逝的时光中,让明星关注生活、体验人情冷暖;但在这一节目形态中,明星仍然是整个节目的看点,明星之间的性格差异激发出的龃龉和冲突是节目戏剧性的来源。因此,围绕着《花儿与少年》《中餐厅》等的话题都是哪些明星之间怎么了,而不是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碰撞。

《奇遇人生》小S与阿雅去非洲看大象

不以明星为噱头,《奇遇人生》有自己的追求。每一期节目开篇都有这样的字幕:“地球,五亿一千万平方公里,人类七十四亿四千万,当我们凝视世界时,世界也凝视我们,当我们遇见他们时,我们也遇见了自己。只有出发才是一切的开始。”也即,它所要探讨的是,渺小的个体与浩瀚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大自然里那些玄妙的事物,才是节目的主角。

小象的丢失,打乱了原本的拍摄计划

二,《奇遇人生》少了其他“慢综艺”节目中对生活的事先“剪裁”和“构造”,少了剧本和设定,凸显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奇遇”。就像第一期,小S与阿雅到非洲看大象,她们不曾料到会遇到两头小象丢失的意外,打乱了原本的拍摄计划,她们更没有料到会直面大象被猎杀的惨状;第二期,春夏与阿雅追龙卷风,这不可预期的风,你根本也不知道能不能追得到……前路的旅程,是真正的未知。但所有的遇见,又都令人惊奇——大自然虽不时反衬出人类的贪婪和弱小,但大自然又无私地以它的美馈赠人类,无论是日暮时分的非洲草原,还是追风途中的一路风光,都美得那样安静无言,那样动人心魄。

在自然的大美之中,人是会获得一种类似于基督教中“神圣感应”的,即人会在内心产生造物主的存在和他的至美、至真、至善和至高的感悟,甚至成为一种信念。我想到的是毛姆的一段描述:“你有一种灵魂把肉体甩脱的感觉,一种脱离形体的感觉。你好像一伸手就能触摸到美,仿佛‘美’是一件抚摸得到的实体一样。你好像同飒飒的微风,同绽露嫩叶的树木、同波光变幻的流水,一切都息息相通了。”

阿雅和春夏

《奇遇人生》想抵达这样的效果。阿雅曾说:“参加这个节目一定需要他本身的感知力和思考能力很强,因为这样我们进到一个环境的时候,他才能获得,自己有反馈。” 因此,当小S发出那一段“我觉得不管力量有多小,你就是做”的感叹,当春夏追风后思考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时,我们丝毫不觉得这些段落是老套的心灵鸡汤,我们相信这是在与大自然短兵相接时瞬间收获的“神圣感应”,是奇观、奇人、奇遇,带来的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反思。

好的“奇遇”,不仅是让节目嘉宾有感触,也应该让观众有足够的代入感。《奇遇人生》在这一点上也做得不错,它不断强化和凸显出真人秀中的“纪录”元素,以接近于纪录片的方式呈现出来。节目总导演是知名纪录片导演赵琦,他是第一位同时获得艾美奖、伊文思奖、金马奖、圣丹斯大奖和亚太电影大奖的中国人,在纪录片领域赫赫有名,他的整体把关,让《奇遇人生》风格真实而舒服;节目的摄影孙少光,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纪录片摄影师,他的加盟,让《奇遇人生》拥有了电影般的质感,大自然的美纤毫毕见。

如果要说不足的话,《奇遇人生》与很多“慢综艺”一样,无论是它所展示的“奇遇”还是“生活”,似乎是专属于明星这一阶层的。非洲的大象,美国的龙卷风,印度尼西亚的查亚峰,这些“奇遇”于普通人而言可望不可即,大自然的美是免费的,但抵达大自然的美又很残酷地按等级划分。会否有属于普通人的“奇遇”?那种就在我们身边,却又为我们所忽略的“美”?发现这样的“奇遇”更难,给予普通人以“奇遇”的可能,也更伟大。

——首发澎湃有戏——

 6 ) 人世风尘虽恶,你以轻歌消愁

1

假如这档节目是在三年前的今天播出,看到第四期,毛不易说他在医院实习的过程中看到数百个在他面前死去的病人,“第一个在我面前死去的病人,是我本人的亲生母亲”时,我想我也会颤动着肩膀,汹涌又无声地恸哭吧。

三年前,是母亲往生后的第一个秋天,那时候情绪还很不平复,用一层薄膜包裹着自己,像一只躲在蚕茧里的蛾。整个人看不得任何讲述别离的影视作品,一看,这薄膜就挣破,就沦陷,就崩溃,偏偏还又尽找一些生离死别的视频来看,放任自我沉溺。

三年后,终于能够平和地接受这件事了,淡淡地,不去翻涌起,就算在任何场合聊起她来,也轻柔得很。就像是一个对你漫长的一生来说,都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人,她先离开了自己,先离开了世界,先离开了这里,而已。已经能够语气平和、言辞舒缓甚至面带微笑地聊起她的离开,这件事了。

就像毛不易在这期《奇遇人生》里聊起他的母亲,神色平静,微笑着,没有任何翻江倒海的大幅度情绪的波澜。她已经被我们妥帖地安放在深软的心里了。

我们都已经走下去了。

2

阿雅,那个以前总是夸张闹腾的台湾女生,安静地坐在毛不易身边。

他们聊到时间。“时间是洪水猛兽”,他说。

是的,时间是兽,洪水般吞没亲近的人,将他们拉扯开、隔开,再也见不了面。但时间也是一剂良药,让分别后的人的伤口得以疗养,并不会愈合,但至少可以结疤,将泅红的血肉抚慰在硬壳之下。

毛不易身上就有这样一种结疤后的,日暮下的少年气。

说少年气,是因为我们,都没有长成一个合格的成年人模样,无法像身边大多数同龄人那样游刃有余地活着,某一部分的我们是停滞的,静默的,不再生长的,仿佛少年仍保留着尖锐、棱角、迷惘、忧伤与格格不入。

说日暮,是因为我们不够激进,不像朝阳四射那样具有攻击性,也不够有野心,永远与周遭的一切保持一种懒得融入的疏离,在这样一个追求物欲横流的当下,拥有木讷、淡漠、温和、疏离、沉静的性格,往往不被世俗价值观认为。

但人生的活法啊,谁规定只有一种呢。

所以《奇遇人生》让我们看到,人生走出原来的惯常模式,去往深山大海,去往风声象群,去往散落在繁华背面的台湾大大小小疗养院,去往“在别处”的人生。走出了时间与空间,过上一段又一段“奇遇人生”。

毛不易就这样弹起吉他,哼起歌谣,是自在如风、舒适安逸的。我们都找到自我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方式,可以是写作,可以是绘画,可以是做手工,可以是唱歌。

尘土里那些清柔的轻歌啊,让无常的人生得到了疗愈。

3

这一期《奇遇人生》,阿雅带着毛不易辗转台湾各家疗养院,一路轻歌,给这些残障人士带去一些曾让灵魂感到欢愉的慰藉。

有一个95岁的失智老人林爷爷,陪他摇摇晃晃地唱起《甜蜜蜜》;给一个54岁的植物人做手臂复健,哼起《恰似你的温柔》;给一个92岁、长期卧床的严奶奶弹唱《兰州故事》,慰藉乡愁;帮一个躺在病榻上的老爷爷写歌,轻轻柔柔泉水般唱出来;给一个孤独的老奶奶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她口齿不清地说“爱你啊”,他回应她“我也爱你”;围桌吃饭时,他弹唱《一荤一素》,他说,那是他的母亲曾叮咛过的话,“我儿子每顿饭,得吃一个荤菜一个素菜”……

其实我们都知道,音乐,并不能治愈他们身体的疼痛,也不能阻止他们生老病死走向凋零,但至少,让他们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曾有过这片刻的欢愉。我猜想,当那些老人或患者大声歌唱、跟着音乐作出回应附和的时候,是真的身心放松,也是真的舔尝到生之甘饴吧。

想到我的母亲。从前的岁月啊,无论日子多么苦涩,生活多么难捱,路多么难走,但总还会有一些永夜里的微亮时刻。她会在起早贪黑做着针线活儿或家务琐事的时候,不经意地哼起一些小曲儿。都是少女时代听来学来的电视连续剧的片头片尾曲,《济公》的主题曲,《渴望》的片尾曲“好人一生平安”,邓丽君、毛阿敏、那英,都是她常哼唱起的歌手。

她在晨昏里忙碌着或者静坐着,双手不停操劳,但哼出的音乐让她的脸色照耀出柔光,她入神,陶醉,闲暇,甚至自己也没觉察到自己怎么就哼出来了。苦难的人生中仿佛也唯有此刻,可以存留一丝慰藉风尘、擦拭风霜的安逸甜美。

人生太难了,但她还是没有忘掉这些轻歌,不是吗。

其实,我们也是一样。

很久以后的毛不易,在一档综艺节目里唱着歌出道,又在另一档综艺节目唱着歌慰藉他人,轻描淡写;三年后的我,似乎也能在看喜剧片的时候开怀大笑,能去畅游异国放心吃喝地旅游,能在一些欢趣的时刻重新唱起歌来。

人世风尘恶,是的,我知道,我们都知道。但能与之对抗、接纳,最终平和相处的,唯有轻歌消愁。就像《this is us》里劝慰世人的那一句,“我想也许有一天,你会变成像我这样的老人,并向一位年轻人娓娓道来,你是如何将生活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眯起眼睛,哼起轻歌,在人世掸落一衣襟风尘,去忧消愁。哪怕,只是一点点。

 短评

因为春夏所以看了第二期 像是流水一样 很平淡也很流畅自然 虽然这期很难找到素材 但也能感受到制作团队的用心 一定会有人说不喜欢春夏,但她就是这样,脆弱而坚强着。她是粉色的花岗岩石,她是没有那么柔软的春夏。

6分钟前
  • Cyril
  • 推荐

春夏太可爱啦why not? you're young, you could be anything you want to be.太会鼓励人了吧 非常好看 我找回了看旅游卫视的感觉

9分钟前
  • .
  • 推荐

有点想吹爆窦骁这期,迄今四期以来最爱,满足了我的一切需求,看得过瘾!未知、冒险、刺激、超出负荷、遗憾、本以为登顶即胜利没想到下山也是危险重重。且完全被窦骁圈粉!这一期的过瘾,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有语言沟通的顺畅,以及窦骁不同于之前两位嘉宾的是,他是真的平时在做这件事情的人而非一个初次体验者的身份。

11分钟前
  • 任小妞
  • 推荐

难得看到这么安安静静说事的综艺,没有花字特效和尴尬的鬼畜

12分钟前
  • Particle
  • 推荐

喜欢镜头,美又有温度。

17分钟前
  • 鹅大仙
  • 推荐

赵琦导演是真的厉害,我才知道前四期的正确解读是要连在一起看,从开始的幼象代表新生,第二期春夏代表懵懂的青春,这一期窦骁代表向上奋斗的青壮年、阿雅代表面临抉择、稍感疲惫的中年,再到下一期毛不易体验临终关怀所代表的迟暮之期,这妥妥就是一个时间轴啊!

22分钟前
  • 长安一夜雨
  • 力荐

终于有了一个正常的国产综艺节目了。以及小S才是保存了少女感的女明星好不好?!?!我S真美,私心打5星。

25分钟前
  • konnok
  • 力荐

讶异每期嘉宾的选角导演太对我口味了。如果说小S、范晓萱、宋佳这些我喜欢的女明星是让我看到她们深入的另一面,那春夏、朴树、毛不易这些对人生怀有阴翳和厌离之心的艺人的出现,更是让我觉得遇见同类与找到同温层。

30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吃饭时随便看的,完全没想到这么好,像只是个人剪辑的非洲纪录片,阿雅和小s在里面的状态相当放松又舒服,看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想认识瑞秋也想去大象孤儿院。

35分钟前
  • cassarino
  • 力荐

5星只给小S和她的姐妹淘。我爱小S,她是我的永远的人生灯塔。摆脱内地综艺不要再让小S和那些恶心做作鬼一起拍节目了,就让她永远和姐妹淘在一起不行吗!!!

37分钟前
  • Ricky🔆
  • 力荐

这才是真正的高水准,高规格,良心制作的综艺节目!不愧是赵琦亲自挂帅的节目内容,没有脚本纯靠外界环境挤压艺人释放真实情感!不愧是孙少光担当摄影指导,每一帧画面构图都美到炸裂!整整50几分钟,每一秒都在说着两个字“牛逼”!

40分钟前
  • 万万先生
  • 力荐

真的不要太棒了!尤其是第一集让小s来开篇,用大象做立意!

43分钟前
  • DUNKEERKE
  • 力荐

偶尔看到了好的节目……报了仇似的痛快。

47分钟前
  • 乍暖
  • 推荐

如纪录片一般的综艺,追问的是人与自然到底该如何相处这种终极哲学话题…立意很高,在喧嚣的世界里敢做这么不讨好的综艺,为腾讯点赞👍

49分钟前
  • Yan
  • 力荐

安静地呈现,有万钧之力。

50分钟前
  • sex_robot
  • 力荐

太寡淡了,拍摄的内容和谈话的感悟其实有点脱节,有点强行深度的感觉

53分钟前
  • Vincent
  • 还行

首播集关于保护大象。看到大象🐘被猎杀,鼻子被抛在一边,冲击力真的很大。希望综艺少点娱乐化,多点人文关怀。

55分钟前
  • 濮渔
  • 力荐

非常感动。想起多年来对阿雅和S的印象都是S常常在康熙嘲笑阿雅是男的,印象中这对好友只要同台出现,从来就不缺什么笑料。不料多年后的今天她们一起出现在一个综艺节目却完全没有在搞笑,收起了年少时的活泼和直爽,却多了一份沉稳和真情流露。很难得的一档综艺,能沉得住气,去探寻生命,情感。最后,愿每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

59分钟前
  • 高达君
  • 力荐

10年前徐熙娣说 她绝对不出台湾 就想在家呆着 看到大怂逼变得这么勇敢 鼓起勇气去改变世界 真好啊

1小时前
  • icy在游水
  • 推荐

吹捧过高,形式大于内容,“设计感”过于强烈,为了“遇见”而“遇见”,毫无人文之美。你们真不觉得整个过程都很无聊吗?

1小时前
  • 魔都狮子头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