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卢

HD中字

主演:玛克辛·皮克,罗里·金尼尔,蒂姆·麦克纳尼,戴维·鲍姆伯,里奥·比尔,尼克·迈瑞莱格伦,菲利普·杰克森,皮尔斯·奎格利,阿拉斯塔尔·麦肯泽,卡尔·约翰逊,马克·瑞安,基兰·奥布莱恩,李·布罗德曼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彼得卢 剧照 NO.1彼得卢 剧照 NO.2彼得卢 剧照 NO.3彼得卢 剧照 NO.4彼得卢 剧照 NO.5彼得卢 剧照 NO.6彼得卢 剧照 NO.13彼得卢 剧照 NO.14彼得卢 剧照 NO.15彼得卢 剧照 NO.16彼得卢 剧照 NO.17彼得卢 剧照 NO.18彼得卢 剧照 NO.19彼得卢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摄影级历史大片

这部影片在英国放映时间一推再推,主流影院并没有具体排片反而独立影院有很多。青年电影节的时候在曼彻斯特首映,导演有个Q&A环节。

放映第一场观影的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映后无疑起立鼓掌。

无字幕对影片画面加分,但一个又一个演讲对英语渣来说就扛不住了。。

过多的铺陈导致最后的大屠杀有点戛然而止。(个人观点)

·

I will stand by you until my last drop of blood is expended.

cast列表上有个有趣的名字 Potato thrower's wife

 2 ) 与其选择好莱坞,宁可用钢针戳眼的迈克·李 | 巨匠

2019年的戛纳即将在5月14日开幕,今年的戛纳,与网飞针尖对麦芒的对抗不再成为新闻头条,目前而言,缺少了激烈的电影界冲突,72岁的戛纳尚显波澜不惊。

不过,作为世界最重量级的电影节之一,戛纳每年都不缺少新闻。

如去年,《罗马》和《彼铁卢》两部关于社会历史叙事的影片双双落选,就一度引起议论纷纷。

《彼铁卢》

而如今再度翻看《彼铁卢》,则不难看到七十五岁的迈克·李,以他的新作《彼铁卢》,再次翻出了历史的复杂一面。

虽然迈克·李时常被拿来与小津安二郎相提并论,但对于海外观众来说,这位曾经赢得七次奥斯卡提名,获奖项14次,也曾拿下过金狮奖和金棕榈的老导演,与小津安二郎比起来,名声并没有那么响亮。

迈克·李

和第六代导演一样,在新浪潮的影响席卷全球后,各国都批量涌现出了自己的新浪潮导演。

迄今,在欧美媒体谈到迈克·李时,仍然将他视为英国现实社会主义创作者中,不可忽视的一位。

长久以来,迈克·李坚持关注英国普通人,将他们的平凡生活记录于胶片当中,对帝国主义、贫民窟和女性权益加以尖锐的批判,以对话为基础,记录工人阶级的真实生活,及当代英国中那些真切的贫困。

真实、尖锐、悲怆和幽默,即便已经在世界电影史上留名后,迈克·李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创作风格。

当现实主义这一类型在国内已经炙手可热时,也是时候,更多地关注这一类型的知名导演了。

01

七十五岁的转型

七十五岁还在尝试改变?是的,这就是迈克·李。

迈克·李是那种早已经在电影历史里被定论了的导演,他成为欧洲主流导演的时日已晚,第一次被提名威尼斯时已经45岁,此后虽然每隔几年就有新片,但毕竟时光不饶人,他创作的数量,并不及那些正值创作盛年的主流导演多。

生活在六十年代的导演们,无人可以拒绝新浪潮。

1960年,17岁的迈克·李离开曼彻斯特,到伦敦定居,当时在伦敦学习的迈克·李,发觉他能在影院里看到的影片,只有好莱坞和英国本土的电影。

但很快,英国受到了新浪潮的影响,戈达尔拍摄的《精疲力尽》《随心所以》以及特吕弗的《四百下》,都极大地影响了这位当年还年轻的电影学生。

在大多数导演的学习过程中,海外的影响和本土的文化根源都会有意识地体现在作品中。

在当时的英国,“厨房水槽现实主义”影响深远,受到这一风格影响的创作者,用大量真实的镜头来展现人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于其中尖锐地掀起现实肮脏的一面。

迈克·李的第一部影片《暗淡时刻》诞生于1970年,这部影片命途多舛,虽然1971年上映时,这部影片收获了好评。

《暗淡时刻》

但英国电影七十年代的衰落,让迈克·李有17年时间都无法再次拍第二部影片。

不拍电影的导演怎么活着?在这期间,他执导了多部舞台剧和电视剧,直到1988年才以导演身份重返影院。

从当年的《厚望》开始,迈克·李逐渐向欧洲主流导演靠拢。1993年的《赤裸裸》拿下了当年戛纳最佳导演及男演员。1996年,他以《秘密和谎言》摘下了金棕榈,又以《维拉·德雷克》获得了2004年的金狮奖。

从《厚望》开始,迈克·李就以极低的视角在观察着社会中下层的人们。

《厚望》

他的摄影机姿态低调又平实:工作、家庭、爱情、饮酒、贫穷、死亡、暴力……拥有这些生活的人,大多相貌普通,平凡到略显丑陋,性格有缺陷,生活规律不变,缺乏生机。

与习惯在平凡中挖掘刺痛的李沧东不同,迈克·李的故事朴实而平淡,悲喜虽然细微,但却动人。

在他的《维拉·德雷克》中,妇人维拉用心经营者自己贫穷平淡温暖的生活。与丈夫相互拥抱、女儿即将出嫁,就是一位年长女性生命中的暖意。

然而他也不吝惜展现生活中的冷意,比如在这层暖融融的表现之下,维拉通过非法的形式为女性堕胎。在1950年代,这一做法不仅罪恶,并且也无法得到良好的条件。黑暗的房间、生锈的床铺,在黑暗中进行的活计不仅代表罪恶,也是时代之光不屑照射的阴影。

直到2010年的《又一年》,对英国工人阶层的关切还是迈克·李影片的重心。

《又一年》

春夏秋冬又一年,他仍以聚焦家庭的表达模式,展示出了伦敦北部那些普通家庭的生活:一场尴尬而只能不失礼貌地微笑的葬礼,女儿嫁人,儿子远走,空巢老人独自度日,在静水流深的时间河流下,老人们所面对的情感、事业、家庭的问题,仍然无处可寻觅回声。

然而,在《彼铁卢》中,迈克·李挑战了他创作生涯中少有涉及,也曾表示过不大愿意拍的宏大历史群像戏。

《彼铁卢》

彼铁卢是一场不愿意被提起的屠杀,甚至连英国人自己都少有人了解。

1819年8月16日,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英国曼彻斯特的圣彼得球场。他们正在集会进行政治改革:希望每个成年男性都有权力投票。

在和平示威期间,骑兵冲入人群进行屠杀。混乱中有数百人受伤,这一场冲突,间接地推动了英国政治制度的改革。

影片时长154分钟,长到仿佛是在挑战观众的耐心,但却并不乏味。迈克·李用了富有层次感的调度,来调整影片的节奏。

《彼铁卢》

平和镇静的是家庭环境中的小群像,具有冲突和对抗的是议会的辩论,一次又一次的激情宣讲将影片逐渐推向高潮,影片所有的能量在士兵冲入人群那一刻得以充分爆炸。

在拍摄大屠杀的场景时,迈克·李借鉴了黑泽明的《七武士》和《乱》的战斗场面,正是像黑泽明一样,他使用了三个相机压缩镜头中的所有元素,让马匹、士兵和奔逃中的人们密密麻麻地簇拥成一团。

最后的旋转长镜头拉出了令人惊愕的一幕:镜头以极低的视角向上,宛如一个已经躺在地上的受伤者所看见的画面,混乱和杀戮环绕着镜头,密集的混乱和尘埃成为了绝对的主角,所有能被拍摄到的事物都在天旋地转,所有观众都推入了血与尘土的马蹄之下。

这是迈克·李的花哨,也是迈克·李的朴素。

02

倔脾气的迈克·李

迈克·李之所以在国际影坛上并没有那么出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多次丢掉了好莱坞抛来的橄榄枝。

即便如今已经年近八十,好莱坞仍然坚持不懈地试图招揽这位年迈的英国导演。但他拒绝的态度和他的骨头一样硬。他不仅坚决地拒绝了邀请,并且曾经发表过尖锐的言论:“好莱坞就是一种幻想。”

迈克·李和每个试图在本土的电影产业上创作本土电影的导演一样,不肯脱离自己的土地:“我的电影就是这样的,对我来说,在英国拍电影是非常自然的事。”

迈克·李的剧组没有剧本,没有大纲,整个故事都由一个初始的想法牵起。演员们需要三到五个月的准备时间,“完全地沉浸在黑暗里”,和导演共同理解角色,从角色的相互作用中,故事才逐渐得以显现。

迈克·李从来不肯对投资低头,他曾提及过许多人都试图干涉他的选角。

“很多人都说,只要让我们在剧组里加一个美国明星,我们就会支持这部电影。”然而迈克·李一次又一次地回绝了这种建议:“这就像告诉一个作者要在自己的小说里写什么一样。”

即便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迈克·李都算那种倔强的出奇的导演。

他会毫不客气地批判拍摄其他历史题材的作品,认为他们对如今的观众做出了太多的妥协:“有些人说,人们不会理解它,所以女性角色不需要紧身胸衣,把领口放低以便显得更性感点。这些人没有让观众相信他们对真实的追求。”

迈克·李不像他的影片那样时常保留着温情,他十年前就曾颇为悲观地说:“我已经65岁了,我不会永远在电影行业里闪耀下去。我开始落伍了。”

悲观归悲观,迈克·李仍然死也不改地坚持着自己的硬气:“如果让我在好莱坞和用钢针戳眼中二者择一,我选择钢针。”

所谓死不回头的电影精神,不外如是。

公众号:导演帮(daoyanbangwx)

 3 ) (BACKGROUND INFO) Peterloo Massacre (彼得卢)

本文内容大部摘自英文版维基百科,仅翻译个人认为有关的信息,并且加了一些适当性的解释。如有翻译差错,错就错了吧,实在懒得改,因为这个界面的排版很有问题。

A coloured print of the Peterloo Massacre published by Richard Carlile

历史背景

选举权

在1819年的英国,兰开夏郡(Lancaster,英国议会选举)在议会有两名成员。而选举本身被限制在终身享有40先令,shillings(货币单位,相当于当时的2英镑,2016年的142英镑)的租金价值(可能是每周吧,这里未看维基百科词条内的相关链接)的土地的成年男性,并且被选举人必须受到Lancaster郡的首府在公开集会上得到指派。从这些要求可以看出,这个议会成员的选举基本上是以大资本家、世袭领主为主的选举,因为极为不平衡的影响着英国议会的每一项决策,即倾向于英国贵族和资本家,而不会去考虑小民百姓的生死。(这也是电影中的主要情节的展示——普通百姓争取一人一票的权利,当然这个普通百姓指的男性,而女性的真正选举权利在英国是在一战之前才觉醒,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崛起)

经济状况

当时的英国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这也是电影的最开始的一幕,除了军费,英国的纺织业也面临着长期且剧烈的经济下滑,首当其中受到冲击的就是纺织工人。在1803年,一个纺织工工作六天可以得到15先令,而到了1818年,只可能得到4或5个先令在同等工作时间下。而采取降低纺织工人的工厂主们则声称这一降低工资的原因是因为拿破仑战争的重负。在同时,英国还出台了Corn Laws(玉米法令),在1815到1846年间,主要针对食物和谷物的进口限制和提供税收。这一系列法令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持谷物的进口高价,从而保护英国国内的生产商,但是却使得商人和官员相勾连,从而提高公众所必需的食物价格和生活成本。在加上前者的工资下降,使得当时英国的失业率提高,并且对于政治改革的呼声得到了增强。

在曼彻斯特举行的一些激进主义的集会

在1817年,一个团体,日后被称为Blanketeers,组织了一场从曼彻斯特到伦敦的游行,为了向Prince Regent请愿,当时的人数据估在25,000人,其中包含了5,000名男性。之后这一游行被控是暴动行为,并受到了国王卫队的驱散。之后在1818年的九月、1819年初以及同年的七月,曼彻斯特爆发了多起集会。

八月集会(August meeting)

以应对上述的几种背景,一个巨大的集会被Mancherstar Observer,一家曼彻斯特的报社,组织起来。报社的干事员,Joseph Johnson邀请Henry Hunt,电影里有体现,参加在1819年八月2日举行的这一集会。在邀请的信中Johnson 写道:

Nothing but ruin and starvation stare one in the face [in the streets of Manchester and the surronding towns], the state of this district is truly dreadful, and I believe nothing but the greatest exertions can prevent an insurrection. Oh, that you in London were prepared for it.

同时,上述这封信的内容不是Johnson自己公布的,而是当时的英国政府的密探所抄录的,在信被寄到目的地之前。(可见当时英国当局对这一集会可算是了如指掌)之后,集会由八月2日延迟到八月9日,原因是“对于更加快速且有效的发动激进的议会改革的考虑”。在七月31日,当时的曼彻斯特的地方执法官,Henry Hobhouse认为这一事态已经失控,并在八月3日,Hobhouse传达了执法部长的观点,认定八月9日的集会是违法行为。在4日,Hobhouse建议采取武力手段干涉八月9日的机会。由于官方的非法集会的法令公布,导致原定八月9日聚会的机会最终延迟到八月16日,组织者并宣布这一集会将“采取最为合法且有效的方式去争取议会的改革”。

事件经过

准备阶段,如下图可以看到集会的大致人群汇聚的方向以及最终目的地

Peterloo contingents map集会平民汇集路线

集会经过大致可以在电影中看到,当地方的执法官员的主席,William Hulton看到Henry Hunt达到集会现场后所受到的热烈礼遇时,(他们慌了)认为应采取行动,于是他命令逮捕Henry Hunt和其他集会的关键人物,以及命令军队采取行动镇压集会。在武力镇压中,大概有60名骑兵参与了镇压行动。而镇压行动仅仅持续了十分钟,就造成集会平民的四散奔逃,以及11人死亡和大约600人的受伤。伤亡数字最后定在11-15人死亡,大概400-700人受伤,受伤的原因主要在于大量平民四散奔逃时的拥挤踩踏。有一名死者是在九月9日因伤去世,而仅仅数个月之前,他曾经参加了在滑铁卢战役的英军。

后续影响

在公众层面上,当时的英国领主和资本家震惊于这个事件所造成的大屠杀。尤其是对于事件之后,在九月9日去世的那名士兵,散播的信息和新闻让曼彻斯特和周边地区的百姓震惊和愤怒。之后这一事件是第一个被非事件当地的新闻记者所报道的公开集会,相关内容传播到了伦敦、利兹和利物浦(应该算是英国当时最大的城市了),同时这一事件的相关报道内容也远播英国国外的欧洲其他国家,比如意大利。

在政治层面上,Peterloo(彼得卢)事件是一场镇压改革的行为。英国政府在事件后大肆逮捕新闻媒体从业者,尤其是Manchester Observer的相关人员,因为这一报社在事件后进行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传播。彼得卢事件的最直接影响,一方面是促成了今日的卫报在1821年的成立,Manchester Guardian,国内其实很多人都对这家报纸集团不熟,一个例子可以参考一下,这家报社是第一家报道了斯诺登事件的媒体。但是,彼得卢事件本身对于英国议会改革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从英国当局在事件之后的措施上而看就不会有多少的直接影响。而间接影响还是有的,比如在1832年出台的the Great Reform Act,这一法令针对原本不平衡的议会成员选举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比如从原本要求拥有一定面积的终身制的土地的候选人,变成了只要拥有具有壁炉功能的房子(house)的候选人资格。

参考链接:

Peterloo Massacre

Forty-shilling freeholders

Lancashire (UK Parliament constituency)

Corn Laws

the Great Reform Act in 1832

 4 ) 枷锁存在就没有平等

电影《彼铁卢》有感: 一部好电影,不是看有没有多少明星,更不需要道德绑架,而是电影里存在的思想,启蒙,呼吁人类摆脱身上的枷锁,每个人身上都有枷锁,一些是别人恶意给的。电影《彼铁卢》就没有什么大明星,可却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它像一把利剑,在任何时代都是流氓阵营的威胁,在任何时代它都在唤醒屈辱中的苦难者们。电影一针见血的批判了英国的过去,滑铁卢战役后,参加战斗的农民孩子只能回到农村,幸运的是自己还活着,可像宾将军这样有背景的人,却青云直上,最后被安排去北区做了治安官。北区在曼彻斯特的彭尼山的另一边,有兰开夏郡周围的市镇,那里被形容病入膏肓,危机四伏,暴动猖獗,也就意味着那里觉悟性很高,随时随刻都是一种反抗的摇篮。而在另一面,也是权贵们不怜悯底层人,他们肆无忌惮的压迫,审判,包括流放,死刑,在兰开夏郡这样的周围到处都充满了不满的情绪,冲突一触即发,变革也是历史潮流。 很多人都集合起来,互相讨论,发泄不满,因为越是压抑和混乱,就越有悲剧和苦难,也越有觉醒和呐喊,谁都不愿继续这样活着,人类应该享有博爱,平等。在酒馆里的一次演说中,约翰·萨克斯顿说到“可生命中最可悲的其实就是,所有成年人都对于光明躲躲藏藏。”他呼吁体制改革,如劳动应该受到保护,如选举权,又批评那些治安官对穷人的生活视而不见,又呼吁大家敢于揭发那些贪腐的人。在工人群体中也在聚会讨论,百格里几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畅所欲言,如“所有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在不遗余力地维持着这个工业帝国的车轮的命运,他们被要求没日没夜的工作,可到头来却是赤贫如洗。”他们说的很现实,越是辛苦劳动,得到的却很少,利润都被资本家攫取干净,假如收入不能赶上物价,不能正常的消费,这样的情况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属于敲骨吸髓。 不仅呐喊声弥漫在兰开夏郡,连伦敦也是如火如荼,亨特先生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他很激进,因为他很善良,有良心,在一场演说中他呼吁“将那些腐朽的旧秩序摧毁。”兰开夏郡也派人去联系他,想邀请他前往演说,亨特先生最后去了兰开夏郡,他反对暴力,为了避免到处都是密探,他选择住在农民的家里。救亡的力量不都是来自男人,女性也不甘落后,他们也积极聚在一块,讨论各自的命运。菲尔苔丝小姐说“愿女性们都永远,唾弃真正的懦夫。”苏珊娜也说“我们不能再承受身上沉重的枷锁了,我们应该把枷锁砸碎。”他们聚会总喊出了“不自由,毋宁死”,他们的觉醒让地方如坐针毡,并指责他们“喊的不是改革,而是破坏。”地方出动便衣逮捕了百格里他们,对其拳打脚踢,只有寿终正寝的秩序才会如此疯狂,凶残,又在大家示威的当天调动大批武力,对男女老少,妇女儿童进行血腥镇压,屠杀。 刽子手无论怎么做,也破坏不了英国人的觉醒,也阻扰不了英国的前途,未来,所有腐朽的挣扎和阻扰都会是历史的笑话,因为历史只会怀念和记住那些敢于变革的英雄,而不是助纣为虐的凶手,和那些麻木不仁的小丑。

 5 ) 彼铁卢大屠杀——被淡忘的历史

彼铁卢大屠杀——电影中文名应该如此翻译。 1、滑铁卢战役之后,英国曼彻斯特工人争取一人一票普选权和平集会遭受血腥暴力镇压的历史。 2、工业革命初期、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工人生活极为困苦,辛苦工作依然无法养家糊口,资本家和政府熟视无睹,社会贫富矛盾、官民矛盾激化,整个社会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3、工人领袖和职业革命家开始深入群众,通过集会、演讲,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抗争,“不自由,毋宁死”,法国革命是蓝本。 4、思想具有巨大的力量,演讲就是武器,整部电影有大量演讲,非常精彩,可以成为演讲教科书。 5、人民的呼声应该被听见,人民的苦难应该结束。这是底层百姓的愿望,也是抗争的目标。 6、面对百姓的和平抗议,政客们心惊胆战,调动接警力和军队进行镇压。当广场变成屠场、无辜百姓被血腥杀戮,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倒在血泊中,场景似曾相识,让人痛彻心扉。

7、“上帝保佑国王”,那谁来庇护百姓?

8、不该被淡忘的历史,不该被低估的电影。

客观评价,电影四星。但最后场景让我想起那一年夏天某夜某地的亲身经历,老泪纵横,个人给五星。

 6 ) 国家强大不等于国民幸福

美利坚英雄传说:第二次革命战争 - 序幕(Ver 0.1.4)_哔哩哔哩bilibili

不列颠帝国对外疯狂侵略,对内残酷镇压

从不列颠视角看到第一次美利坚革命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当年不列颠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仍打着为殖民地同胞好的幌子压迫他们,结果迫使美利坚人揭竿而起,反抗暴政。人们容易忘记的是,与此同时,不列颠国内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列颠底层的悲惨令人心情沉重。

然而不列颠的专制统治者却丝毫不那么想,他们坚持牺牲殖民地和国内底层,是为了对抗外国,因为只有战胜了外国才能确保国民的幸福。可是由于饥寒交迫偷一件衣服或一个面包就被判绞刑,这又是为了什么呢?这算什么国家,这算什么政府?也许只有自愿当奴才的人才相信这是为了国民。

有摆脱水深火热的办法吗?有,推翻专制统治,实现真正民主。民主并非万能,但没有民主就只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任由权贵宰割。敌人不在国外,而在国内。在彼得卢的人为不列颠的民主迈出的就算不是第一步,也是颇有意义的一步。

本片道服化堪称一流,一切如此真实,好像穿越到当时一样,与之相比音乐剧版《悲惨世界》则显做作。如此却只有六分多。什么样的作品才值六分?那些言情剧肥皂剧的分都比这高得多。通常真正的好片永远低于本应有的分数。

那些人认为彼得卢的演讲因为重复而无聊。可是就算著书立说,也不能只印一本,也是要印无数本才好。演讲就是要反复强调,并不是说逐字逐句重复以前说过的话,而是坚持主题。演讲必定要不断重复,不然如何传播思想?本片对整个事件的表现是极为真实有力的。

不,本片没有一分钟是多余的和无聊的,这是一个每一分钟都值得反复思考的作品。这个电影各方面甚至比《林肯传》都要好一个层次,在那些人眼里却只是“平庸”“无聊” 。为什么?因为缺乏崇高的理想,以及人的良知,以至于感受不到这巨大的情感共鸣吗?


影片

 短评

3.5 可能是麦克李脑残粉期待太高,所以觉得略有失望。找不到又一年和维拉德雷克的智慧,剩下的只是基本水准的历史大片发挥。调度和摄影都赞,特别是最后的屠杀,但是过于工整,大段的文本也难觅意义,可能是转型之作,但绝不是创作巅峰。

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2019161 一星平庸

10分钟前
  • 多不利登
  • 很差

除了男孩在两个战场之中迷茫四顾的神情以及女性集会后那个三个男人在这边奏乐两个女人在对岸欣赏的镜头外都非常无聊,屠杀场面里镜头的丰富感还比不上冰火里的私生子战役。可能是因为太长又太多人讲话,看得特别疲惫,只觉得这一切既真实,又荒谬,又悲剧。这个国家经历了二百年的民主进程,才到了把当年的血案拿到台面给观众看的地步,但愿我们再等个一百六七十年也可以。

11分钟前
  • 烤芬
  • 还行

的確有的場景偏話劇風有點敗味,但是歷史本來就是空話堆砌出來的殘卷,最後只剩下統治階層笑呵呵的馬後砲和那一堆堆墳土。開篇小伙子在戰場的凝視和臨近結束被殺前的茫然,邁克雷通過他的眼睛讓我聯想到了另外一些東西

14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

英国宪政史最黑暗的一页,虚君共和制对法国大革命精神的一场血腥屠杀。迈克·李关于大型历史群戏的场面调度完全是宗匠级别的,长短起伏的演讲不但推进剧情,而且展现了民主参政的时代风貌。在今天的政治环境下看这部电影会有更深刻的联想——国家机器与民众的互不信任,于偶然中隐藏着必然,究竟谁更可能成为暴怒决堤的洪水?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最后那场大屠杀调度是绝绝对对震撼影史的,前面冗长密集的演讲和大段的对话似乎是为了看到最后那一刻的耐心试金石。到它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万万没想到迈克李会这么拍,像是上帝在创造一张油画卷轴,不像是电影惯有的高潮,似乎导演不过是拿着放大镜在这卷轴上移动,可以说这部电影处处有高潮又似乎处处没有高潮。看完电影去了解彼特卢的历史后也就明白了,人类历史长河上哪有什么高潮和低潮,不过是一小群人杀死了另一大群人罢了。现如今似乎只有老导演会追求这种宏大叙事了,年轻一代还是会更注重个性表达吧。但我犹为敬佩这种不讨巧得去包含和丰富,有野心得囊括每一种视角,苛求每一个镜头和构图的工整的表达方式。继续期待更多的迈克李。

19分钟前
  • 世界已夷为碎片
  • 推荐

能理解戛纳为何要拒,这的确不是戛纳想要的片,但同时也完全能理解迈克李这么拍的初衷和必要性。最后那场屠杀戏展现了迈克李大师级的掌控力。

2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一场对颈椎承受能力的沉重考验。雷声大雨点小的影片,基本上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前三分之二可以命名为《曼彻斯特茶话会》,后面的叫做《通往坟头的蹦迪之旅》。不过这片子里演员台词控制能力令人惊叹,说别的都是欺负人就这个口白能力就够学习的了。但是大量的文本台词重复度极高意义不大,肯特虽然是注定失败的演讲但也未免太失水准了。

26分钟前
  • 粪海狂蛆
  • 较差

冗长的“小主观”,短暂的“大客观”,一部线索导向的“前兆”电影,一段“挣脱”了视角的结果景象。

28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有三幕極其精采:馬虎判案的交叉剪輯、在地牢最陰暗面拷打的長鏡、節制濫情的結局。其餘則長的無用又無趣,乍看像對話的絕大多數戲境其實就只是用以變相的敘述時空背景而已。不過這就是麥克李的目的吧……

32分钟前
  • 焚紙樓
  • 较差

透纳先生的质感配上史诗级调度 一切都成为爆发前夜的铺垫 this is purely magical 豹的另一面:还记得维斯康蒂怎么用舞会释放全片积攒的厚重喘息吗?迈克李用大屠杀做到了

35分钟前
  • 乔治洗衣机
  • 力荐

D / 无法理解这个拍法。除了最后半小时,其他时间完全迈克·李托腮.jpg。

36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士兵没有死在滑铁卢战役,却死于彼铁卢屠杀。婴儿没能享受到投票权利,却为争取权利而牺牲。一件外套男人受刑吊死自由,一首悲歌孩子长大世事沧海。为了修改谷物法,获得投票权,国家机器惧怕革新,觉醒民众呼唤自由。每次演说都振聋发聩,我们可以原谅孩子惧怕黑夜,可悲的却是,成年人怎能惧怕光明。

3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3.5;两个半小时的长篇大论+全程激情演说,稳妥工整厚重写实的拍法,若非大银幕,实在很难在家用心看完。古典审美的油画质感,打光超级美,群像站位考究,老李功底妥妥的。这片最令人感叹的是,人家拍的是两百年前的事啊!法国大革命引发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滑铁卢到彼得卢,从战败而归的青年士兵视角切入,见证无论妇孺老弱的民众走上街头抗争,高呼“自由或死亡”,真叫今人我辈汗颜。民众和政府内部各有分歧争议,每条线索都埋伏/发挥得好。

4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迈克·李稳得没有惊喜,技巧上深得透纳和英国戏剧真传。内容是有惊喜的,尽管此类题材已有一些了,它给全世界提供一个完整且不可妄下结论的革命样本。对于这样的老导演,我并不期待技艺上会有什么惊喜,我只期待他用眼睛发现什么,并用既有的方法拍出来。

46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如果非要在《罗马》和《彼特鲁》两种历史电影中选一部的话,我更倾向于后者。究竟是为了历史才拍电影,还是为了拍电影而有求于历史?

47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惨案背后复杂的国情社情似乎并没得到完整铺陈,电影片面的将更多矛头引向无产阶级与政府保守派、地方资本家,而缺少对存在于曼彻斯特当地民众间矛盾的描写,事实上,参与清场任务的曼彻斯特和索尔福德义勇骑兵队对工人阶级积蓄已久的仇恨,才是加速事态升级的直接导火索,而骑兵队大部分成员正是来自当地的商人团体,人民内部矛盾可见一斑。如此取舍后的剧本虽能更好的引发世人对政府及权力阶层的警惕,唤起又一波捍卫民主的呼声,但作为一部严肃的、具有艺术价值与社会责任感的历史片,弃轻取重也成了其美中不足的一点

52分钟前
  • 阿奇波尔德
  • 推荐

多条叙述线,多方角度,事无巨细地还原历史原貌。厉害的是,这史实越滑稽荒愚,越真实得可怕。历史是闹剧、是喜剧、是惨剧、更是悲剧,能把这五味成杂揉捏,还能料理出原味的,才是大师。待到1900,那女婴已然85岁当上祖母,她的世界会更美好,而有些东西永恒不变。——历史剧另一最大要点是借古喻今,迈克·李老爷子 很厉害啊!

54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迈克李拍了个肯洛奇该拍的题材,而且竟然还拍得很不错。油画般的画面质感水平依旧,最后彼铁卢爆发的调度更是惊艳。美中不足的话,虽说事无巨细的描写并不是什么错,但十分钟就来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说,观众怎样看都会疲了吧……

59分钟前
  • 字母君
  • 推荐

170年后,一场规模更大武器更现代化形式更彻底的彼铁卢发生在更大的广场上。

1小时前
  • 热带素描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