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之击

HD中字

主演:罗杰·费德勒,拉斐尔·纳达尔,伊夫·阿勒格罗,保罗·安纳孔,比约·博格,安德鲁·卡斯尔,克里斯·艾微特,勒内特·费德勒,罗伯特·费德勒,海恩兹·根达特,蒂姆·亨曼,约什·伊格拉斯,大卫·劳,约翰·麦肯罗,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泰迪·罗宾逊,皮特·桑普拉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天才之击 剧照 NO.1天才之击 剧照 NO.2天才之击 剧照 NO.3天才之击 剧照 NO.4天才之击 剧照 NO.5天才之击 剧照 NO.6天才之击 剧照 NO.13天才之击 剧照 NO.14天才之击 剧照 NO.15天才之击 剧照 NO.16天才之击 剧照 NO.17天才之击 剧照 NO.18天才之击 剧照 NO.19天才之击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势均力敌的对手,惺惺相惜的朋友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

老英雄被年轻的新一代英雄击败,在看着新一代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他是否也会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打败前一个世界第一,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天?

没有人能永远第一。

但所有的第一,都曾年轻,都曾突破,都曾荣光满身。

Federer

Nadal

年轻的Federer情绪化、摔拍子;08年的Federer干净沉静,和Nadal站在一起“like a prince”。

热血莽撞在问鼎的岁月里沉淀下来,他长成了王者的模样。

与其说Nadal是为了打败Federer而生,不如说每一个新的冠军都是为打败前一个冠军而生。

“罗杰是一个知道如何战斗的艺术家,而纳达尔是一个知道如何成为艺术家的斗士。”

势均力敌的对手,惺惺相惜的朋友。

太绝了 太绝了

 2 ) 但愿每次困惑的时候都来看一看

初涉网球时,老师推荐我看的第一场比赛。 多年之后,重新回顾,加上自己的人生经历,有了除技术和激情之外太多太多的感悟。

希望每次因为生活里的成功或失败而傲慢、痛苦、迷惑时,都来再看一看这部电影或是看一下这些截图。

很多东西都在他们说的话里了,也不用再多说了。多说几句,只是因为正文字数不少于140个字的傻逼规定,less is more 懂不懂????????投诉了。

 3 ) 那一年的费德勒和纳达尔,缔造了网球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2019年7月12日,费德勒和纳达尔会师温网半决赛,展开两人之间的第40次对决,在经过了四盘角逐,近3小时的拉锯战之后,费德勒3-1击败纳达尔晋级决赛会师德约科维奇。两位绝世高手,每次交锋都风华绝代,精彩绝伦。生在有他们的时代,是我们的荣幸。


2019年6月9日,纳达尔摘得职业生涯的第12枚法网冠军,也是他的第18个大满贯冠军。而就在7号,纳达尔于半决赛会师他的老对手,在两人的第39场交锋中,3-0横扫费德勒晋级决赛。此刻,费德勒37岁,纳达尔33岁。

时间倒转回11年前,2008年7月6日,伦敦温布尔顿球场。谁都未曾预料到,费纳的第6次大满贯冠军对决,会以如此风云变幻、扣人心弦缠绵悱恻的方式发展,又以充满唏嘘和感慨的精彩结局收尾。本纪录片已经充分展现了比赛的跌宕起伏、两位天才巨星的心理活动、当时各种客观因素的意外干扰给这场比赛增添的戏剧性,在此不过多赘述。需要讲一讲的,是这场比赛给两人在网球史上所带来的改变。

从2003年赢下温网拿到自己职业生涯的首个大满贯起,费德勒已经连续5年蝉联温网冠军。2008年7月斩获12枚大满贯头衔的费德勒正在逼近自己前辈偶像桑普拉斯的14冠纪录,并且因蝉联世界头号种子选手超过228周而被载入史册。彼时的费德勒正站在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峰傲视群雄。他以优雅凌厉的反手和近乎无懈可击的草地技术笑傲各大草地赛事稳坐“草场之王”的称号。此前,他已经在06、07年的温网决赛连续击败纳达尔捧杯。

纳达尔从2005年以最年轻的身份收获首个法网冠军开始进入大满贯运动员阵营。也是从那时起,他迈向了多年坐拥世界第2号种子的道路。2008年7月纳达尔已经手握4个法网冠军,以其标志性的左手正拍威胁着费德勒的头号种子地位。

2008年,两人第三次在温布尔顿球场的总决赛相遇。在打满五盘,经历了两次被迫暂停,三盘进入抢七,持续了4小时48分钟的对抗之后,纳达尔终于成了那个踩在费德勒肩上登顶温网的赢家。这一役,是所有奶粉心中的痛,却成了所有豆粉心中的白月光。因为这场比赛,为费德勒之后长达一年多的低谷埋下了伏笔;却为纳达尔随后抢占头号种子地位并收获职业金满贯打开了大门。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纳达尔拿下奥运男单冠军。2010年,除了在澳网无缘总决赛(费德勒夺冠),纳达尔横扫另外三个大满贯的冠军,跻身职业金满贯选手行列。而2010年的费德勒则跌落神坛,让外界不禁开始质疑,这位天才选手是否已经廉颇老矣。期间,德约科维奇异军突起,另有穆雷紧随其后,纳达尔的王者之路也因伤病而坎坷不平。

2017年1月29日,澳大利亚墨尔本,两位告别世界头号种子多日的宿敌再次在大满贯决赛场上相遇。距离两人最近一次的大满贯决赛对决(2011法网),已经过去了将近6年时间,费德勒已经成为两对双胞胎的父亲,而纳达尔则经历了数次手术和恢复。那一役两人再次打满五局。最后在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费德勒泪光流转捧起冠军奖杯。致辞时,费德勒不忘赞美和感谢自己伟大的对手纳达尔。那一次,是两人史上第9次大满贯决赛对决,也是至今为止的最后一次费纳决。

未来的网球场上,是否还会有如同费德勒和纳达尔这般“既生瑜,何生亮”的对手,我们不得而知。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观众,能够见证两位风格迥异的天才选手亦步亦趋地挑战巅峰,是无比幸运的。不知今后我们还能见识多少个费纳决,也不知纳达尔会否改写费德勒创造的20个大满贯纪录,成为新的网球纪录王。毫无疑问的是,这两人已经用十多年的光景,让网球这项运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熠熠生辉。

 4 ) 找到自己的特点,做到极致

1

世纪对决

2008年,温网男单决赛。

费德勒 对阵 纳达尔

费德勒,俊秀的网球王子,看他的网球像是看优雅的芭蕾。

纳达尔,英气的网球侠盗,听他的网球像是听贝多芬的命运。

费德勒,一个笔触细腻的印象主义者

纳达尔,一个随心所欲的抽象主义者

2003年 - 2007年,温网霸主的权杖由费天王看管,江湖上高手虽说层出不穷,但放眼望去,找不到一个天王的对手,费天王只需二成功力,对手就缴械投降了,他开始期待真正对手的到来。

纳达尔,在费天王横扫网坛之初,他这个小辈才刚刚进入职业江湖,不过仅仅3年后,这个左手执剑的网球新星就窜到了世界第二,费天王是他将要挑战的巨人。

费天王在几次草地网球上赢过纳新星。

而纳新星也在前几个月的红土网球上赢过费天王。

2018,是旧王卫冕,还是新王及冠?

不管结果如何,这是网坛上最值得致敬的一场对决。

2

每一个冠军级的选手都会有多个“杀手锏”

顶尖的网球选手与网球冠军之间是有差距的。

你要进入顶尖之流,要下常人不能下的苦功夫来训练,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体能与饮食,要训练自己的场上心态控制能力。但很多人能做到这些,若想登上至高之位,你必须得有多个“杀手锏”。

纳达尔天生不是左撇子,开始是用右手打球,但托尼叔叔(也是他唯一的教练)坚信,如果侄子改用左手打球,能显著提高他的正反手的击球质量。这个长远眼光从此把纳达尔带到全方位的进攻,球场上几乎没有他打不到的球。更重要的是,100个职业网球选手中,只有不到5%是左手,左手选手有很多机会适应右手选手的打法,而右手选手因为很少有跟左手选手练习的机会,费德勒自己也说,可能95%的时间他都与右手球员周旋。正因为如此,费德勒的正手不足以大幅度调动纳达尔,反手表现得也不好,因此难获一胜。

反观费德勒,他是全能型的。网坛中不缺某一项天赋秉异的选手,无论是大炮发球手还是接发球高手、底线超强的耐跑者,甚至是某些怪球手,但是说起全面,费德勒当然不让,当他把自己的武器全盘脱出,你会看到:发球接发、底线、网前、小球、移动、高压以及技战术,每一样都很强,而且能有机组合自己的强项,针对对手任何一种进攻与防守盎司,绝对不靠一种武器赢球。所以在场上能优雅从容,轻松制敌。

3

纳达尔的谦逊

当比赛结束,主持人宣布男单冠军是纳达尔之后,大家在夜色中鼓掌欢呼,主持人直率地问到:你战胜了费德勒,这对你来说是不是意义更重大了?

纳达尔耸了耸肩,发出了一个“哦”,感觉他对于这个问题的提法有点不满意,同时给出了自己最真诚,最谦逊,也是最漂亮的教科书级别的回答:

费德勒已经赢了5年了

最近我们两的两次决赛,我都输了,虽然输的不多

但他仍然是世界第一的网球选手

仍然是最好的网球选手

仍然是这里的五连冠

现在,我也拿到冠军了

所以,对于我来说意义很大。

这就是绅士之风。

在场上,一个细节是,纳达尔在喝水时每每把水瓶不厌其烦的摆放整齐,香蕉吃了一半后一定是把其放到规矩的位置。每次入场或者回休息室,他都是谦让对手在前,无论是在比赛的什么阶段,他都认认真真的打球,每球必争。纳达尔有着良好习惯,在打球的空隙时,不断的整理运动衣裤和头发及脸上汗水,这也是他的自我心理暗示,从而坚定胜利的信心。

这可能跟托尼叔叔的耐心教导分不开,除了技术教练之外,叔叔也教了侄子处世之道做人的理念:尊重每一位对手、为他人树立榜样,告诉他在球场上不可以摔拍子,自己出错不能怪罪拍子。

的确,

你最感谢的应该是你的对手

因为,

最好的比赛都是跟最强的对手打出来的。

4

费德勒,网坛常青树

费天王以37岁的高龄仍然保持着网坛一线的位置,状态下滑丝毫不明显,最近的几场大师赛都是冠军,还能战胜猛将德约科维奇,这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为什么费天王能长时间保持这么高的战斗状态?

1)懂得取舍,不贪心,布置合理的参赛数量

费德勒的参赛数量以及合理性一向很有讲究,他的参赛选择保证在身体承受范围内,既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又能够保证健康。所以选择的是高级别的硬地和草地为主,更能适合自己依靠发球上网和快速节奏的打法。对于漫长又消耗的红土,费德勒毅然选择了放弃,包括法网这样的大满贯赛事也可以不参加。

对于费德勒来讲数量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将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全力冲击大赛事,自己能够取得成绩的赛事。

2)科学训练

虽然费德勒经常更换主教练,但对于费德勒这种级别的运动员,更重要的或许是体能师。在费德勒进入网坛以来,就没有换过皮埃尔·帕格尼尼这位法国的体能师。

帕格尼尼能使体能训练成为一种享受。费德勒自己说:“我只需要跟着他的节奏,无论他要求我做什么,我都会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因为我对他非常信任。他对我的情况和状态了如指掌,例如我究竟是太快还是太慢等等。我的成功很大程度可以归功于他,我很高兴自己从一开始就选择与他合作。”

3)越老越吃香的打法

人就像一架机器,上了年头自然运转不如年轻时候灵活,如何去继续高效率运转是每一名老将不得不面对的课题,相比其他选手的打法,费德勒依靠发球快节奏的进攻网前压迫更加省时省力,甚至秘密研发略显邪恶的SABR(偷袭上网战术)。让自己效率有了显著的优势 ↓

年轻可以无限底线的跑,但是终究有更年轻的选手取代,但在对自己的优势做足够分析之后,专注在更有效的打法上,才能突破体力的硬拼。

4)享受,而不是责任

费德勒,纳达尔,穆雷和诺瓦克德约科维奇这四大王者已经占据了十年的主导地位,但似乎只有费德勒对网球有“从一而终”的乐趣。

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来自费德勒没有其他人那种压力,单纯的压力会让人感觉到责任,而不是乐趣。比如;德约科维奇的父母在他们的大儿子的网球未来上赌上全部身家,而穆雷一家把网球变成了雄心勃勃的家庭任务,纳达尔每次比赛都会带着全家。而费德勒的父母对他们儿子的担忧是最少的,甚至妻子mirka的重心也是放在两对双胞胎身上,而费天王,竟然会允许自己在跟双胞胎女儿洗澡时把自己的腿给受伤了。

这种对于网球的放松心态,也让他的网球成为了“优雅的芭蕾”,而且还在不断地尝试,他似乎只是喜欢把球放在琴弦上的感觉。

享受,喜欢,才能真正让一个职业走得长远。

5

传奇温网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Wimbledon Championships,或简称“温网”)于1877年创办,它历史最悠久,在四大赛事中也最具声望。

但有意思的是,温网举办地在英国伦敦郊区的温布尔登,没有用国家来命名,甚至连伦敦都没沾上边。而且论钱,温网是四大满贯税后奖金最少的比赛。

那温网何以在百年网坛上屹立不倒?

在我看来,是因为温网建立有一套自己的象征“古典美”的极致的语言体系。

颜色:

绿色和紫色是温网的传统代表色,而参赛的选手须穿着“白色”的球衣,是四大满贯赛中唯一有规定球员衣着颜色的。

2017年温网,有几名小将因为穿了黑色内裤,不符合温网全白的传统,被裁判要求下场换掉。

2013年温网,耐克给很多球员都做了橙色的点缀,费德勒的战靴就采用了橙色鞋底,但费天王打完第一轮之后就被组委会警告要换鞋。

草皮:

温网的草皮很难保养,打一年养一年,赛事第二周的时候基本底线的草皮都已经磨得差不多了。温网的草大概在每年9月份的时候进行补种,一直延续到来年5月份,为了配合6月底开赛的温网,需要将草皮统一修剪成8mm,还要适时浇水、烘干。草地不像硬地,容易受到雨水的影响甚至是损坏,因此温网对于下雨的防护也是最严格的。澳网美网的外围球场不做防护,下雨就淋着;法网的土场被水浇也会受损,因此会盖一块雨布;而温网也盖雨布,但不仅仅是拉开盖上这么简单。2016年温网雨水很多,转播镜头里多次出现拉雨布的情境,前前后后的用时目测有5分钟,雨布的总重量就有一吨。

礼仪:

一开始说到的衣服,其实也是为了表达对皇室的尊敬。除此之外,进皇室包厢男的要西装领带皮鞋,女的要礼服;曾经还有一条规矩是如果皇室成员在场,进场后要向皇室成员鞠躬行礼。

此外,女选手在整个赛事中,其姓之前被冠以“小姐”或“夫人”(如主裁判宣报比分时),而男选手则直呼其姓。温网的奖杯也不一样,温网无论是挑战者金杯还是玫瑰露水盘,都是金光闪闪的,而温网也是唯一一个女单冠军不给杯子给盘子的大满贯。

这种独特的传统让人们在欣赏网球的同时,也感受到传统英伦文化的优雅。

对于中国的某些城市来说,体育会是未来的一个强IP,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植入自己的文化,专心专业地做,做到极致 - “将草皮统一修剪成8mm”的这种细节。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与生命力。

 5 ) 10.14

或许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够知道拥有一个好的对手,意义有多重要。冠军固然值得拍手叫好,但在成为冠军的道路上能够遇见一个:可以并肩同行、相互激励拼搏,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这样的对手更值得让人拍手叫好。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竞技体育的关注慢慢变得多起来。网球和排球一直是很喜欢的运动,况且,这次的纪录片可谓用心良苦,没有什么理由不是5星,

 6 ) 不只是网球

已经快一年没有摸到球拍的我最近心里痒痒的,不出意外,史上最伟大的比赛仿佛也把我带到球场,一起体会击球的酣畅。作为一个经常找不到球友的“业余网球爱好者”,更加能体会到一个好的对手可以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他们是互相成就的。

喜欢上网球应该跟前任有关。刚在一起时他带我去看了一场比赛,在保时捷球场貌似也是保时捷杯邀请赛,有李娜和莎拉波娃,最后莎拉波娃赢得冠军,貌似还开走一辆保时捷。赛后我们特意买了一只网球找李娜签名。前任像个小男孩,跟一群人一起等在场边,不急也不挤,时不时回头看看我。虽然他人高马大,但在记忆里我越来越觉得他像一个小男孩,虽然我们在一起时,我更像期待父亲一样要求他。

那是我第一次现场看网球比赛,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那时还什么都不懂,除了莎拉波娃的大嗓门也不知道该看什么。我们刚约会不久,坐在看台上,他会时不时转头看着我说:好想吻你哦,然后就凑过来,慢慢的我也会凑上去,好像一点都不会害羞。中场休息,我们出来买吃的,坐在窗户边上分享一份香肠,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就坐在了他的腿上,他突然像哄小孩儿那样顽皮地颠起腿,我重心一下不稳忍不住大叫了一声,他说你怎么又叫这么大声,然后两个人像做了恶作剧怕被人发现似的偷偷地笑做一团。

很遗憾我们成长的步伐并不一致。在那个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我像一个拘谨又故作稳重的大人,他是那个爱玩儿爱生活、生动又鲜活的小男孩儿。分开多年以后,想象中的他应该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丈夫和父亲了,而我,是真的变成了不羁爱自由的小女孩儿。

如果有平行时空,我想把追赶他的这五年剪掉,回到过去,跟他一起成长成熟、变成大人,可以一起打球,也可以在我们的小孩儿5岁的时候,在他的手里塞上一只球拍。

 短评

哭成烂泥。这场比赛对于我来讲真的很重要。前几年受伤的时候,去年春季连败的时候,今年温网长盘输掉的时候,都会掏出来重看一遍。哎,感谢世界上有竞技,让渺小的个人可以伟大。

4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At one point I realize that the rivalry is bigger than myself."

7分钟前
  • 洛林
  • 力荐

棋逢对手,无敌也不寂寞;旗鼓相当,英雄不分高下。

11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经典的费纳决,白衣,绿地,还有费德勒,可惜他输了!也正是从那场决赛起,费德勒开始走下神坛,而我却越来越爱他了!

16分钟前
  • 三叶草
  • 推荐

一期一会。他们把名字写进历史,更刻进对方的生命

19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力荐

有两个镜头,作为背景的,,那是我家小猪么。。今年去中央球场,亲眼看到了纳达尔当时爬上去的那个平台,还是有点唏嘘的。这场比赛确实算是神仙打架了,片子的氛围营造得还不错,配乐的功劳很大。该采的人也都采了,两个当事人讲的偏表面有点遗憾。作为牛黑和豆黑,以看戏模式,竟然看得很投入。。。最开心的应该是CP粉吧。只是,牛豆有CP粉么?今年这两人还是挺NB,不过温网冠军是我家小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以及美网也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0分钟前
  • 小是小非
  • 推荐

如果没有对方,我们都会拿到更多的冠军,但我们绝不会是更好的自己。

25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十年前,在宿舍楼的活动室里看着这场比赛,经过两场下雨暂停,持续到了半夜,那一刻对纳达尔的痛恨值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而如今回望,更多的是对两位现役传奇的赞叹。1980年温网男单决赛,可以说是男子网坛第二伟大的比赛,拍成了电影《博格对战麦肯罗》,而08温网决赛,作为网球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比赛,用纪录片的形式呈现,无疑更为合适。剧组几乎找了所有当事人,所有名宿、解说、媒体人甚至费纳本身,都对这费纳二人吹上了天。作为比赛,绝对是the greatest match of all time,而作为纪录片,这部片真的很不错。如果要说有什么不足或遗憾,那可能是这场比赛费德勒输了,但我认为,若纳达尔没有获得这次胜利,那么比赛的传奇色彩将大打折扣。

30分钟前
  • millennum
  • 力荐

抛弃OS,用采访和素材资料串起整个片子。在这之外,是两位惺惺相惜、互相成全的网球大师,无论对费德勒,还是纳达尔,对方都是值得尊敬的对手。

33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2008温网费纳决,上帝梦里才能造就的完美比赛。虽然十年前就已被定为“史上最伟大比赛”,但因两人到现在还在创造历史,其伟大程度在比赛结束后仍逐年递增。以五盘大战进程为主线,穿插访谈和回溯,展现两位最伟大男球员的优秀品质及他们对网球运动的意义。彼此成就相惜,看到泛泪。|20201018重看,在20-20的当下,体会更深。豆拿下20后,GOAT讨论不绝于耳,但一切要把俩人分高下的声音都毫无意义。网球史最伟大时代能成型,是这组对决共同的作用。费纳不可分,豆奶在一起最甜。|20220209重看,多难得伟大比赛有配得上的片子记载传颂。反过来也要伟大到一定程度(不只是比赛还有人,不只是那一刻还是激荡于时代连绵的回响)才能哺育出这样延展与意涵丰厚的纪录。|20220916牛宣布退役重看,费纳时代结束了。

34分钟前
  • 神仙鱼
  • 力荐

“费德勒是个懂得战斗的艺术家,纳达尔是个懂得艺术的斗士”。这是费纳时代的完美注脚,纪录片是四星的,但费纳是五星的,体育的魅力是五星的。2008年写入历史的温网决赛,一场一波三折、似乎预示着天意却又让人摸不清走向的伟大比赛,总之二人都是传奇了。没有这样的对手,二人都会一骑绝尘,有了这样的对手,二人都少拿了很多冠军,但也逼出了更强的自己。单单是用那场经典比赛串联就已经精彩万分了,没有演员能演出费纳这样的绝代双骄,所以这方面不太看好陈可辛拍娜姐,剧情片也许没有纪录片好看。

38分钟前
  • 津五渡
  • 力荐

他们注定了要在一起!纳达尔的那句,他可能会赢,但我一定不会输,不会打网球的渔民不是好的哲学家啊!

41分钟前
  • 漠米
  • 推荐

费德勒和纳达尔的伟大尽显,但更令人惊叹的是,十年之后的今天,他们仍然在继续创造历史。老牛20 GS. 我豆17GS 加油加油!

45分钟前
  • 一百一十七
  • 力荐

比赛过于伟大,反倒让纪录片本身有点黯淡无光。

49分钟前
  • Patrick
  • 推荐

回顾了经典的08年温网费纳大战和两人的职业生涯,穿插了一些采访和历史时刻。能遇到一个不相上下的对手太难得,与其说是竞争关系,不如说是激发各自潜能和努力突破的动力。兼具一流的人品和球品,天赋的背后少不了刻苦的训练和辛勤的付出,得学会调整心态和接受失败。纳豆在赛场上永不服输的精神和坚挺到底的斗志频频打动我,奶牛美妙优雅的挥拍和从容不迫的气质也很让人欣赏,已经不能用单薄的伟大来形容他们了。两人携手缔造了最辉煌的网球传奇,远超输赢,看到最后那些经典瞬间很难不动容,能成为见证者,何其有幸。

52分钟前
  • 尉迟上九
  • 推荐

十年之前因为高考完了我妈才准我看这场决赛直播,从此告别隔天早上听广播报比分起床看录像的苦逼日子。豆粉14年,对老费从羡慕到嫉妒到纯粹尊敬,也只有你豆输给老费的几次真的服气。片尾剪辑太扎心了,想想两人今年在温网各自出局的两场球,真是,老泪纵横。

56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我牛我神超越了竞技体育,向着自身肉体与精神极限发起挑战的永恒之美

58分钟前
  • Roger Federer
  • 力荐

有时候不得不庆幸生在这个时代 属于费纳的时代

60分钟前
  • 疤面谐星
  • 力荐

4.5 得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他发给你的都能接得住,你发出去的也必有回响,人生才有那么一点意思呢。

1小时前
  • vivi
  • 推荐

来站一下队,网球我选费,足球我选罗,篮球我选科,橄榄球我选二哥,其他球我选卡戴珊。

1小时前
  • 糕41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