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1930

DVD

主演:路易斯·沃海姆,刘·艾尔斯,约翰·雷,阿诺德·露西,本·亚历山大,斯科特·寇克,小欧文·戴维斯,沃尔特·罗杰斯,威廉·贝克韦尔,拉塞尔·格里森,理查德·亚历山大,哈罗德·古德温,斯利姆·萨默维尔,G·帕特·柯林斯,贝丽尔·默瑟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德语,拉年份:193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2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3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4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5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6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3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4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5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6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7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8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9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西线无战事193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保家卫国。一腔热血的德国青年保罗·鲍曼(卢·艾尔斯 Lew Ayres饰)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然而当保罗和他的同学们经过训练后,被派往西线参战时,他们目睹到的却是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因伤返乡。可是愚昧的乡民根本不知前线的危急,保罗义愤填膺地向学生陈述战争的无情,西线无战事。他提前结束休假返回前线,在战壕中伸手捕捉一支蝴蝶时,不幸被流弹击中。  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执导的经典反战题材影片《西线无战事》,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这部堪称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的影片,一举荣获1930年第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导演用简明精练的镜头再现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也以细腻流畅的手法写活了保罗爱国迷梦的幻灭。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征婚广告破发点:大满贯之路第一季鹰与蛇激辩风云踏浪女人诺曼人戏说台湾之逆转轮迴中国版阳光姐妹淘无底袋看不见的背后婉通夫人科塔工厂 第一季贞子DX巨人:福宾计划娚的一生我也是花完全陌生人骗徒一家亲故事揭秘:玛雅鲜血之城科学怪人VS木乃伊携父同游第一季钢铁飞龙2龙魂觉醒明日方舟:冬隐归路日语雉岳山了不起的非洲公园可爱的恶魔西尔维娅传五伙伴历险记4阿拉丁与神灯(普通话版)恶搞之家第十六季再见,小马鲁邦的女儿浴血疆城日落山椒大夫野草莓贾斯汀的魔术恶作剧抽象:设计的艺术高考灰姑娘女人的陷阱古山子:大东舆地图女房客花千谷之花魂之路

 长篇影评

 1 ) 狂热还是冷静是个问题

如果我早出生几十年,估计在文革中也是个激进青年,不是好派就是屁派,情绪激昂地参加着各种活动。我会为那时那样的自己汗颜吗?会,但是在当时的环境,宣传舆论导向下,普通百姓能看到多少真实,能有多少自己的思想?如果我犯错了,我会原谅自己。

角度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它能带给你完全相反的二种体验。

1895年电影机才被制造出来,1928年第一部有声电影问世。1930年出品的《西线无战事》,也许和现在的大片相比,没有更多的技巧展现,没有豪华阵容,但它非常有感染力。影片以青年士兵的视角,去体验一场战争,战争不再充斥各种意义,只是直面死亡、离别、恐惧、饥饿……人间炼狱般让人疯狂。

稚气未脱,朝气蓬勃的学生兵饿得四处找吃的,被吓疯,一个接一个被炸死,炸得缺胳膊少腿,而又是那么真切地对生命充满留恋;敌人真的那么可恨吗?那被主人公失手杀死的敌人的怀里一样揣着妻儿的相片。我们为什么要互相撕杀?这是一部成功的反战片,如果电影院里充斥着这种片子,没有人会去战场。

但事实不是这样,事实上的我们周围的大部分电影,是展现豪情英雄。敌人是消灭一个保本,消灭二个是赚的。刚被热烈讨论的《赤壁》(上)中,多少曹军在八卦阵中被箭射、刀砍、茅扎而死,你被触动了吗?不,我为刘孙联军以少胜多暗暗欢喜。那倒下的该血流成河吧,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家庭无数个哭泣的眼,这些伤痛我们不曾体验,即使倒下的数不胜数。为什么呢?因为角度不同,每个死去的人不曾被人性化予以展现,在电影中成了一个一个淡化的没有生命的符号。

而鼓吹爱国,忘去小我以成就国家大我的电影、著作、演讲……,一定能让青春年少们热血澎湃,足以让他们不再思考,只一味地跟着大旗指引的方向前进。在《西线无战事》中开篇,戴着眼镜的老师,声音发颤,情绪激动的对他的学生宣扬着这些,而学生在他煽情的诉说中,真的对投身战场无限神往纷纷参军。为什么人的身上这种盲目的热情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真的是谎言重复N次后就变成了真理?米兰。昆德拉的《笑忘录》讽刺了围绕着广场跳舞逐渐升起的人群,索尔仁尼琴被部分人质疑大国沙文主义。

文学作品始终只是一个工具,它能实现各种需要,对人进行洗脑。我们最好能接触更多,以避免单一信息对自己的荼毒。我能不爱国吗?当国家需要时我可以完全不顾,只要自己生活得更美好吗?国家可以忽略每个单个个体的需求,将国家这个虚无的名词的利益放置无限高的位置?这是个问题

 2 ) 《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线无战士(IMDB250 TOP 212)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57286947.html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继续看IMDB250系列,按照排名该看这部了。没看之前我以为是一部默片,但是电影竟然出声了,我很诧异。有声电影究竟什么时候广泛流行的呢?

电影讲述了一群德国学生在战场上的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学校里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怂恿下参军打仗。经过艰苦的训练,来到了战场。战场上与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们在老兵的带领下,把报效祖国的想法抛诸脑后,保住自己的性命则成了首要任务。一起参军的同学们随着战争进行,不是死去,就是变成残疾,或者是成为了精神病,男主角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在一次战斗中,他与自己亲手杀掉的男人被困在炮弹坑好几天,也要变得近似崩溃。在休整期,男主角与法国姑娘一夜风流后,离开时被炸弹炸伤。身体康复的他回到家里,可又受不了家乡众人的谎言,只好回到战场。在战场上,他的战友们都死去了,他也因为抓蝴蝶而被敌军射死。

这是一部典型的反战电影,影片从头到尾都充满着反战的气息。影片的故事是片断式的,通过众多的小故事串联成一部电影,通过每一个小故事都可以看到战争的残酷、士兵们的艰苦生活,以及战争的荒谬性。缺少补给自行寻找食物的士兵们,他们对战争原因的讨论,医院里频繁流动的病人,男主角杀人之后的痛苦,好皮靴主人的更迭等等这些场景,都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荒谬与残酷。此外,从电影开始时学校老师的怂恿,家乡里人们的纸上谈兵,更可以看出国家各个阶层对于这场战争荒唐的理解。总之,参与这场战斗的士兵就如同灰尘一般那么的微不足道,谁也不会在乎他们的生死,更没有人会关心他们的想法。对于整个国家及那些纸上谈兵的人来说,即使战场上士兵们都死光了,还会有年轻的孩子补充上来,继续成为战场上的炮灰。

电影情节都是真实反映现实的,比如对集训军官的戏弄、医院里的冷漠以及士兵们对战争的反映——逃跑、思乡、恐惧等等,这些方方面面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都会出现的。尤其是士兵们与占领地女人们之间的露水姻缘,更是每一场战争中必有的浪漫故事。女人需要食物、需要保卫者,她们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换取这些,所以也就造成了每当一次战争结束后,就会出现数量众多的混血儿,或者是没有父亲的孩子。本片士兵们所经历的,就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很有可能男主角就已经播下了自己的种子。谁知道呢?

本片最真实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残酷的,是电影中段那长达几十分钟的画面。炮击结束后,士兵们像蚂蚁一般冲上前线,用自己的身体淹没敌人的火力,当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时,来到第二道防线反攻。反攻成功之后,再回到第一道防线防守。虽然敌我双方都死伤无数,可是战役没有任何实际进展!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这样,在每天的拉锯战中消耗着生命。看到电影中的这个场景,彻底震撼了我,这样的战斗哪里是打仗,分明是自杀!而且是群体自杀!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的“凡尔登绞肉机”果然名不虚传,士兵们都是这样被“绞死”的。

本片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是一部小制作,大部分都会采用室内景,毕竟年代太早,技术有限嘛。看完电影后,就知道我错了,本片是一部豪华巨制。电影中的战争场面规模宏大,场景真实,是一部投资巨大的豪华战争巨片。就拿我刚才说的那个场景为例,出场的士兵能有上千人,炮击的场景非常逼真,那由远及近、层层推进的爆炸画面,非常震撼。士兵们枪击、搏杀、厮打,这些画面也都是大规模的全景,给人一种残酷的真实。除了这场战斗之外,电影中还有其他人数超多的画面,行军中、医院里、集训时等等,片尾时竟然还出现了飞机的镜头,空袭的画面。现在这个年代来看整部电影,依然感觉震撼,何况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呢?很难想像在1930年,飞机还没有普及,更没有电脑特效的时代制作者们是如何拍出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的?总之,电影处处给我惊喜,让我感叹本片制作者们惊人的能力。

电影编导们对于战争场面的表现方式,也是值得称赞的。快速移动的战壕画面,对于士兵腿部的特写,模糊士兵们的面孔,全体冲锋时敌我双方的画面剪切对比,以及片尾时每一个青年的回眸等等,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与表现方式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战争片我已经看过很多,但是本片却是我看得年代最早的一部。本片所采用的表现方式对于现代电影来说已经不稀奇了,但是在1930年,编导们能运用这些方法来拍摄战争电影,确实前卫。本片必然是很多拍摄战争片导演的教材,后来的导演们也肯定借鉴了不少本片的拍摄方式。一句话,本片大概是战争片的鼻祖吧。

战争片的演员人数一向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两位。其一是男主角Lew Ayres,英俊帅气,将角色的心理变化演绎的很到位。关于他的资料太少了,只知道他依靠本片成名了。其二是那个老兵扮演者Louis Wolheim,他的角色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性格。他的中文资料根本就没有,他死得也早,1931年就去世了。

总的来说,本片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的战争片。可是因为沉重的主题,看得过程并不愉悦。

序列:0514

TLF.IMDB.Top231.西线无战事.All.Quiet.On.The.Western.Front.1930.D9.MiniSD-TLF

2011-08-22

 3 ) 记录被蒙骗的一代

     国家权力机构是如何对人民进行洗脑的,看了这部影片,你会有更深的感触。在大学期间,我一直逢人必说,这是最令人铭心刻骨的一部影片, 尤其是保罗在返乡时期,前线战事的抵触与乡人的“激情民族”表达,构成了无法言说的苦闷,在清醒中,你只能无助地寻求一朵花,寻找最后的一点慰藉。

   当“西线无战事”之时,保罗放飞自己去追逐美丽的蝴蝶,却被流弹击中…… 希望我们在现实中的追寻不会演变成这样的悲剧。

 4 ) 愿世界永无战事

愿世界永无战事
评《西线无战事》
一直认为:真正的战争片的内核,一定是反战。不论是讲述战场兄弟的《太极旗飘扬》,还是牺牲八人拯救一人的《拯救大兵瑞恩》。这些电影载入电影史的原因并非只是宏大的枪林弹雨场景,还有那些通过战争对主人公的影响和带给观众的思考。《西线无战事》也是这样的影片。
  相较于二战题材的电影,关于一战的电影反倒成为了冷门。或许是因为一直影响电影风潮的美国没有过多参与的原因吧。(中国在一战时期也做出过贡献,但一战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停战后的巴黎和会,这场会议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相关影片——《我的1919》)
  影片的一开始,便是一位管家和一位女仆讽刺战场上法、俄的“英勇战败记录”,之后管家把门打开,外面是整齐划一的德军列队行走在闹市街头的场景,镜头将观众的视线带到街头——德军在街头“阅兵”的盛大场景。军乐、欢呼声盖过了老师在课堂的声音,老师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然而嘴上说的却是“参军光荣,为国捐躯”之类的假大空的洗脑语言。而学生们早已从日耳曼神游至爪哇岛了。有人幻想父母看见自己身穿军装为他骄傲的喜极而泣;有人想自己凯旋归来抱得美人归……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利益——不用上学。
  我的家乡称刚入营的新兵叫做新兵蛋子,意思是指新兵初入营不懂得规矩爱办傻事。这群学生也是如此。曾经熟悉的邮递员在这里当上了教官后开始有了官架子,自己辛苦训练的时候,教官休息;剥夺自己本该有的休息时间,甚至上一层军官下令也依然没能休息,而明天就要上战场的他们直至半夜还在为军服没干而发愁的时候,教官却出去酒池肉林……在切身利益的驱使下,愤青们这才开始厌恶军旅生活。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头,后面的考验才是这群公子哥走向这个纷乱世界的主场,面对着最好朋友的牺牲、每日都要狼狈的睡在漏屋的地上、老兵的欺负,每一个时刻都在让他们深思战争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军队中所教授的忠诚之类也成了纸上谈兵,只有装作敌军的运输兵才能在鸟不生蛋的地方获得粮食。向前辈行礼也只不过是军营里的花拳绣腿,在真实的战场上,上帝是不会等你行完礼汇报完毕在准许你光荣牺牲的。军医会在打麻醉后偷走你的名表。战场成为了丛林法则的课堂。
  当然,他们并不是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在与唯一对他们友善老兵凯特的交谈中,导演也透出自己对于战争的看法“我没有见过英国人,所以英国人也没见过我们德国人,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打架?”“成年德皇都想挑起战争换取名声。”“商人最希望打仗,这样他们就能大捞一笔”“就应该让德皇、国王和总统放在一个地方让他们互相打,谁赢了那个国家就赢了,我们还可以收取门票”。看似字字珠玑的嘲讽,无疑是导演看透战争本质所向我们说的话——谁都不希望战争,希望战争的人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倒是最后那个方法成本最小,然而电影只是人们对梦的重构,很难成为现实。
  新兵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铺设铁丝网。面对前面未知的危险,新兵们不时的回头看,然而送他们回去的车辆渐行渐远,捎带着他们急切的平安回家情感消失在浓雾之中……
  战争为某些人带来利益,但这些人永远不是老百姓。在河对岸的姑娘们保守节操,但在面包面前全部屈服,男主角保罗似乎和最漂亮的那一位金发姑娘互送衷肠,但却因为语言问题只知道各自的名字,虽然保罗承诺未来无论如何都会回来娶她,可在这时局每一秒都在变化的时期,明天这两位谁活了下来又有谁知道呢?这让我想起《狂怒》的一个片段:同样是新兵,在和团队私闯德国人的民居时(还好只是想吃点东西)与敌国的女子一见钟情,同样因为语言不通,许下终身离开后,纳粹的灭口行动让那一座楼成为废墟,而新兵能看到的,只剩下一只胳臂。
  当初最淘气的学生,在战场上学会了研究数学,当初的纨绔子弟们个个有了男子汉气概,但到最后,死的死伤的伤,当初的众人只剩下保罗和凯特在战场上拼力挣扎。他们的青春可以说是浪费在战场上。
  多年以来的少数休假,保罗终于重回故里,在这里我没有用到荣归故里,是因为保罗不认为杀敌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了。他回到了当初的课堂,那位老师仍然用着当初洗脑的语言教育下一代。保罗进到教室,用着审判的眼神怒不可遏的看着老师,让每一个人都想狠狠地向这位误人子弟的老师抽上一记为英灵报复的耳光,但是保罗忍住了自己,老师想让保罗说出为国作战的快感是如何,保罗却忧愁地告诉学弟们生命是多么可贵,然而早已被洗脑的学弟却骂他为懦夫,一瞬间保罗觉得德国已经走上了亡国的正轨。
  影片的最后,凯特死在保罗的肩上,想《落叶归根》中一样,保罗在路上还一直唠着家常直到送回医务站,得到凯特早已负伤而死的消息时也只是咬紧牙关倍感无奈,连一丝丝泪水也没有流过,战场上的生死离别早已让热血男儿看透生死变得麻木。在战壕里的保罗看见罐头旁边的一只蝴蝶,保罗相似西斯廷教堂笔画创世纪的上帝姿态一般伸手触摸象征人类原祖亚当(可以理解为未犯原罪,天性善良的人类)的蝴蝶时,一旁的狙击手早已准备好,这个邪恶的世界再次向盼望的和平的人下了毒手。
  新兵第一次执行任务回头的场景与墓园里众多白色十字架交叠在一起,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一个万物皆平和的世界。
  战争是人类发展的因素,起源于自然界雄性(或某些物种的雌性,例如帝企鹅)为争夺择偶权的领土而发生的斗争,而人类这个物种有将这种行为伴随自身的进化而进化,与之产生石器时代冷兵器时代直到现在的核武器时代,也有一些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或枭雄将战争提升至艺术层面,例如凯撒、拿破仑、曹操等。人口越多,装备越齐全,并没有阻止战争的爆发而是将战争成为某些阶层的娱乐工具。如果站在我们这面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那么对于敌军他们的行为在他们眼里又会不会是一种正义之举呢?当年侵略我们的那些士兵他们又为何参战呢?会不会有很多人也是被老师洗脑了呢?会不会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所以只能领军饷呢?难道敌人个个都是猥琐至极的吗?这是一个还不到20岁的乳臭未干的小屁孩所能想到的,成年人应该会想到更多、更深,如果多想这些问题,中国是不是也会排出流芳传世的战争片呢?到时如《红色》《亮剑》这样的神剧自然会多,雷剧自然会少。
  我站在局外人的身份可以说这些,但当我某一天进入影视圈的时候,我是不是会如同进入战场上的新兵们一样被战争(影视圈氛围)改变呢?
                                                 
                                                                                                                    2017.6.30

 5 ) 2006-03-09

       自从要求自己每看一部电影都写些文字之后,我发现我对电影许多狭隘的看法都改变了,比如,我不喜欢战争片、认为老片子过时了,当中的技巧已经用滥了。
    所以我又要说,这部黑白的战争片《西线无战事》又一次改变了我的看法。
    影片讲述了一群十几岁的中学生在老师的煽动下参军打仗,立志为国捐躯,当战斗英雄,结果无一生还的故事。
    影片中有太多的片断在我脑间萦绕,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开头画面从街道移到道旁的教室,教室里,老师并没有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是用充满鼓动性的话语,言词激烈甚至狂热的宣讲为国捐躯的光荣。而大多数的青年听的浮想联翩,幻想自己穿上军服的飒爽,所以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军。老师的话语使那么富有激情,使人毫不怀疑,完全有一种催眠的力量。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这样而盲目加入了军队。
    正式打仗之前的训练,他们碰到了曾经是邮递员的教官,本以为他会像以前一样和气,没想到,到了军队,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严厉不通人情,甚至故意整那些新兵,故意让他们在泥泞的洼地匍匐前进。观众肯定会以为如此严厉的教官在战场上肯定是一员猛将,没想到还是他,上了战场却应为手划伤了一点儿躲在弹坑里当缩头乌龟,占有催促他快走,他害怕而不肯动一步,但是当他听到“FORWARD”,就又有不顾一切的冲了出去,仿佛人格分裂了一样。一句平时他常喊的口令又让他进入了疯狂的状态,迷失了自己。
    眼睁睁看着那一群风华正茂的孩子,一个个别战争夺去了生命或人性,我不知道两者哪个更宝贵。
    又一次战斗,一个战士冲锋时埋伏在弹坑,周围到处都是敌人,就在他不知所从事,一个敌人发现了他,出于求生的本能和战斗中养成的自然反应,他拿出匕首刺向了法国兵的胸膛,然而法国兵却没有马上死。本来早就对杀人麻木的他,独自面对一个一个垂死的人竟然无所适从,接着,他忏悔了,他主动为法国兵喂水,他求他不要死。法国兵不住痛苦的呻吟,在轰鸣的炮火声中,他竟然忍受不了那若有若无的呻吟,我欣慰地看到他的人性并没有泯灭,他的内心也在谴责自己,终于他心里的痛苦使他说出你为什么不快点死!因为他再也忍说不了这样的煎熬。然而立刻他又后悔了,他带着哭腔说到,不,你会好的,我们本该像兄弟一样……然而,受了终伤的法国兵最终还是不治而亡,他又一次的对他忏悔,我会给你家人写信,我会让他们好过一点,直到他看到法国兵口袋中妻女的照片,更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罪。
    这又让我想起从前一直想不通的问题,为什么个体作出的一些有违道德的行为放在战争中就是允许的甚至是值得赞赏的?
    战争会泯灭人性,这点很快从士兵回到军队后不再为杀人懊悔看出来。他甚至安慰自己,我之所以感觉不好是因为我跟他呆得太久了。
    战士有机会回到家,除了母亲和妹妹对她关怀备至,他的父亲却还是跟朋友喝着酒讨论战争的进程,毫不了解战争的惨烈。回到学校,发现又有一批的学生准备步他们的后尘,他好心劝他们理智些,战争是件残酷的事,结果却被耻笑胆小。
    很快他又回到了战场,他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见见曾经待他如兄弟如父子的战友,结果就在他们相见没多久,敌人的炮弹炸死了他最亲近的人。战争如此之残酷,令我目不忍视,最令人痛心的是他竟然对战友的死毫不知情,直到将他送到军医院,还以为他只是昏死过去,可想当他知道战友的死讯改是多么伤心。也许是战争将他磨炼的成熟,也许是见过太多的人死去,对于战友的死,他并没有表现得太悲伤,仗依然要打的。
    结尾我很喜欢,看似平静的战场,他被一只蝴蝶所吸引,为了帮妹妹捉那只蝴蝶,不幸被敌人打死。
    导演并没有拍演员被打死的全过程,却将视角落在了捉蝴蝶的那只手上,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他只是想捉一只蝴蝶而已,却因此献出了生命。而那一天的报纸上却赫然写着:西线无战事。

 6 ) 优秀的战争电影——西线无战事

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诞生于1930年的电影,毫无疑问的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它不仅在布景,服装,美术上面还原了一战的历史场面(在当时并没过去太久)而且在剧本和人物,主题表达上,体现了辛辣的嘲讽和对战争的反思,甚至有一种残酷的诗意。在这部电影里,战争不会是《约克中士》里男主角保家卫国,胜利归来,报得美人归的舞台,而是成为了一个漩涡,无可奈何地把无辜的人卷入不可避免的深渊。

 短评

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

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A+】拥有一切优秀的战争与反战电影所应有的要素,虽然仍有许多局限于时代的问题(过于直白的舞台剧表演方法和浮夸的中弹倒地表演模式),但其反战理念与影像技法的使用又是无比超前的,或者说从未落后于时代。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再用「新电影」或「老电影」去区分已无意义,它只应属于「好电影」的范畴。

12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影片开头场面调度、深焦长镜头、人物及摄影运动方向及线条感、声音强弱变化,非常精妙,战场上画内多层次空间令人想起塔可夫斯基《伊万的童年》。两机拍摄,其一为国际发行无声版本。三十年代在德国被禁,纳粹在电影院放老鼠干扰放映。曾在澳大利亚、意大利、奥地利、法国被禁。冤魂回首处,一片十字架

14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可以说迈尔斯通养活了旧坞反战片,每个桥段单拿出来补点爱情戏都能凑成一部够及格线的90分钟长片……最后的一次次回眸想到了《他们已不再变老》,很多道理总有人在讲述,也总有人拒绝接受。战争片看得不多,但感觉本片是同时期影片里战争场景做的最好的

16分钟前
  • 黑特-007
  • 力荐

伟大的反战片

21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战场上的死亡没有英雄的赞歌与光芒,只有阴冷,沉重与散发着阵阵恶臭的血浆与尸体。而谁又能取得教训,和平就如同片尾的蝴蝶一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本人看过最棒的战争片没有之一。

22分钟前
  • 西木
  • 力荐

结尾安排保罗捉蝴蝶被狙杀可能有几重含义:一、呼应保罗重回学校时说的话,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即使肉身不死也已从精神上被毁掉了;二、老兵和保护者Kat的死摧毁了保罗仅剩的生机,保罗回前线后对Kat说“你是我的全部了”;三、堑壕外的蝴蝶象征着美、希望和生命,而这些跟保罗这样幻灭的死魂灵已无缘分。

25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惊人的战争视觉效果,马克西姆横扫等瞬间竟然不输给大兵抢滩!此外更是借助传统画幅优势构建了宽屏难以企及的冷峻诗意。…“尽管站在同情德国年轻士兵的立场上,本片却颇受美国观众的欢迎。可因反战信息而遭德国禁映一直到1960年。也被一些美国军界首脑视为只是在‘反军宣传’,并遭到美国军方的杯葛。”

26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如影片开头所写,这不是一部把炮火集中到反战主题上的电影,而是在描绘狂热大背景下的小人物,不管是战场上的士兵还是后方的市民,但当一部电影如《西线无战事》这样简练而逼真地描绘出战争的可怕,它是否被标记为“反战”早就已经不再重要,它已经让人意识到战争的令人厌恶。

31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本故事并无意指控,或见证战争的残酷,也更加不是一个英雄式的冒险历程,因为对那些必须和死亡近身肉搏的人而言,那并不是一个有趣的经历。本片的宗旨在于忠实地描述那些生活在大时代的人们,有些人或许逃过了武器的摧残、保全了健康的四肢,但他们的人生、心灵及世界却无法幸免于难。

3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9.第一部有声军事长片,坚决的反战。无配乐、单声道混音的严肃态度,45min的战壕攻守战中高机位俯拍(50英尺吊臂),移动倒退的视觉效果颇有《光荣之路》中斯坦尼康长镜头的前身。最震撼人心的影片结尾之一:保尔临死时一只手抽动、垂落的特写,寓意隽永,堪称伟大。丨对比两部西线战事,关于战争对人物影响戏份的表现,1918在末尾以旁观视点,纵览了一些心理类型化表情以及医院的哀嚎群像。本片则设计了由主人公视点及旁观视点看到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一段渐入人心的伤怀基调,顺带着还讽刺了一下后方的有闲阶级。750

37分钟前
  • 杨小槑
  • 力荐

似曾相识的被欺骗的感觉,所谓国家、荣誉、战争有多少是可信的呢?

42分钟前
  • x
  • 力荐

战争的残酷在于即使你认清了其真相,却依然无法阻挡以及随后带来的心理上巨大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所有正义与非正义在这部电影中被刻意抹去,电影只是展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扼杀。而结尾,追逐蝴蝶的美好在狙击枪响起的那一刻戛然而止,诗意之外却也有着四两拨千斤的重量。

4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这世界从无一时一地可称净土。

52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煽动学生的老师、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邮差、酒馆里高谈战略的闲人,被炸死的老卡特、战场上捉蝴蝶那只手、叠印在坟地上的魂归故里的学生们。1930年就拍出了如此完整深刻有力的控诉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但更可悲的是即使有了这样的电影和它的原著,人们仍不能吸取教训,那些更年轻的年轻人还是走上了战场。

57分钟前
  • xīn
  • 力荐

老百姓知道个屁的战争,对于士兵而言,打仗的每一天都是生不如死的,德国士兵杀了法国士兵又怎样,千万人欢天喜地从教室送出去的是一个个完整的人,到最后在前线都沦为了徒有躯壳的行尸。没有任何反战电影能超越这部电影了。

59分钟前
  • 雲外憧憬
  • 力荐

8.5 考虑到本片的时代因素 这部作品理应配得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 作品改编于雷马克的同名小说 除了令人唾弃的战争行为和荒唐的爱国主义教育外 更让我记住的是Paul和卡钦斯基的袍泽之情 讽刺的是 它拜战争所赐 又被它无情地夺走 此外Paul归乡在酒吧被后方的民科将军包围的那一幕让我想起那本被遗忘的士兵的二战回忆录 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才会把战争当儿戏一般高谈阔论他们的对于战争的见解 而对于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而言 他们的一切都被改变 就如原作所言--时代在燃烧 可我的灵魂已经熄灭了。希望出一部德语版 毕竟看美国人演德军还是有一些违和感

1小时前
  • 東郷柏
  • 力荐

以后谁想要挑起世界大战,我们应该把一大块地圈起来,选个黄道吉日,把所有的国王、皇帝和他们的内阁及将军们找来,让他们每个人只穿着内裤,站在圈里,手持棍棒,打个你死我活,看谁获胜了,哪个国家就赢了……

1小时前
  • 会飞的猫
  • 力荐

真正的可贵之处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出现了这样一部电影。

1小时前
  • 柯里昂
  • 推荐

9.9分,完美。被大人的康慨激昂忽悠去参军,体验了军营等级森严和战场的血腥残酷,受伤送进手术室却被人顺走手表,截肢了战友只关心你能不能把军靴让给他,快去世时仍然等不到医生来救你。回到家发现人们仍然对战争的残酷一无所知,该高谈阔论的还是高谈阔论,鼓动学生的仍然在鼓动学生。失望的你回到前线,在战沟里伸出手来抚摸蝴蝶却被一枪狙杀。虽然在一战后拍了这部反战电影,但二战仍然还是发生了。人类从来不知道吸取教训。

1小时前
  • 初音喜气洋洋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