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HD中字

主演:蒂姆·罗斯,加里·奥德曼,理查德·德莱福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9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1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2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3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4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5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6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13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14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15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16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17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18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19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君臣人子小命呜呼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Rosencrantz(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 饰)和Guildenstern(蒂姆·罗斯 Tim Roth 饰)是莎翁名剧《哈姆雷特》里面两个小角色,本片即从他们的行为出发来看待这出悲剧。俩人在回丹麦Elsinore的路上,发生了不少奇怪的事,比如Rosencrantz扔的硬币永远是一个面朝上,比如他们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剧团。他们来到皇宫,遇到了国王和王后,王后让他们去接近王子哈姆雷特,了解他闷闷不乐的原因。于是他们把剧团推荐给了王子。于是王子利用剧团上演了一出杀兄篡位娶嫂的故事,让国王极为不快。国王于是命令Rosencrantz和Guildenstern两人秘密将王子带至英国处死,不料哈姆雷特无意中发现了两人的信件,得知自己即将被害的事.....  本片根据同名戏剧改编。地狱之轮第五季傲骨贤妻复见余生刺杀尼克松极品前任鬼夫苦中带甜的滋味2023吃人蟒蛇荒野巨兽瑰觅开学第一课奔跑的犀牛新恋爱经好戏开场牧师神探第五季泰版放羊的星星暗房唐顿庄园第三季感谢上帝2018温凉珠我们的国度男人与他的海少年锦衣卫 第一季秘密入侵2023大法官蜡笔小新:爆盛!功夫男孩〜拉面大乱〜单身夫妻铁翼重生之枪林弹雨极致飞行:印度空军超级武神之索命决帕皮卡异世浮生1990葬礼会员一九四二2012半狼传说天生我吊必有法时光大盗1981将军在上之芙蓉密案失踪女人丽塔老师第五季大漠雄心

 长篇影评

 1 ) 真真假假的戏中戏

闲来无事,便翻着豆瓣的电影榜,被名字吸引,觉着诙谐幽默又讽刺,就找了来看。我看电影又不喜欢先看简介再看正片,所以代入感没有,30分钟的样子才渐渐觉得意思起来,最后连着看了两遍才罢休。

罗森和吉尔本是莎士比亚笔下两个小配角,电影以他们为切入点、主线讲述哈姆雷特的故事,既是主角也是配角,是看故事的人某方面说也是故事的部分创造者。他们之所以进入这个故事的原因有两点:

1、两人是和哈姆雷特是一起长大的朋友,所以国王找他们过来开解王子;

2、去城堡的路上遇到了个剧团并推荐给了哈姆雷特,王子后面便是利用这个剧团导演了这场戏。

来到城堡之后,他们其实就是看戏的人。想去疏解王子的心病,慢慢发现被利用。全程两人对话特别多,问问题玩游戏,一问一答找原因。看电影的人偶尔会有错觉,这是在自言自语?其它时候便是在看哈姆雷特的装疯做傻,看剧团表演戏中戏,看国王发怒,最后被派送王子去英国受死。

他们两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罗森还是吉尔,或者导演想表现的就是一个人,只是把性格分到了两个人身上,观众看起来更鲜明活生生。一个是科学家潜质,一个是哲学家潜质。但是科学和哲学又似乎不相容,这就是矛盾体。为方便,姑且称他们罗森、吉尔。

开头的掷硬币,在一百多次的老人头后,吉尔说,概率是自然因素的一个结果,而概率并不是一个因素。此时罗森做了个三层汉堡,吉尔没好气的说,发生这样的事情还能玩食物?罗森不置可否,而吉尔脑中满满的哲学家思维,认为大事不好。

在吉尔思考各种事情时,罗森在做物理研究,可每当想展示给吉尔的时候,结果就都又不对了,或者被吉尔抹杀掉。自由落体,万有引力,蒸汽机,浮力……

当吉尔表达想法,或是想与罗森商量时,他总是一脸懵逼。吉尔提议自己扮演王子,罗森向他提问,希望以此可以找到答案。在吉尔看来很简单的事情,罗森硬生生的理解了很久才明白。

最后在送王子去英国的船上,两人因为人生问题发生争吵,吉尔大嗓门的说,我讨厌一直都是自己做主拿主意。罗森立马哭了鼻子,吉尔也是赶紧上前安慰。这样的两种特质是很多人身上都同时拥有的,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不能完全相融,又不完全排斥。

最后王子偷换了给英国国王的信,由杀王子变成杀信差。当麻绳挂在脖子上的时候,罗森问,就这样了么?吉尔表情淡然,眼神空灵。罗森说,我们没有做错事啊。两人结尾。

是啊,整个故事里,他们似乎只是跑龙套的,最后变成无谓的牺牲品。他们的死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剧团老板的血腥原则,后面会提到。

关于小剧团,台上演绎台下的故事,宗旨是可以言情血腥不雄辩,可以雄辩血腥不言情,一定要是悲剧且血腥的。被两兄弟推荐给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看准机遇,让剧团演绎自己想表达的故事。而剧团自然是很感兴趣,对于故事表达的淋漓尽致。故事的最后,为了原则,好人没善终,坏人不得死,将罗森吉尔两兄弟送去英国被杀。

两兄弟的死可以有两种看法,一种自然是被英国国王绞死,第二种便是戏中戏。是剧团想表达的最后一幕,满足老板的死亡原则,团长最后和吉尔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一二。吉尔骂他把死亡当作游戏,太过轻视,舞台上的死亡可以有千万次,而真实的人生中,死亡不能复生,没有人鼓掌,而是归于沉寂。最后吉尔用刀刺向了团长,以此告诉他真实的死亡。团员们鼓起掌来,结果仍然是戏剧。团长最后说,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不分年龄地位的死亡。其实就是人生如戏,只是戏中人不知罢了。

其实电影很多时候分不清楚是真实还是戏剧,戏中戏,真真假假,看起来很过瘾。很早的电影,镜头画面会有粗糙,但是语言精彩,演员动作情绪表演到位,很有代入感。

 2 ) 拼接点

一部好好的哈姆雷特换个视点排一遍,这不算完,也不算新鲜;换个视点再打碎掉,打碎掉再拼起来,比较有意思。从哪里打碎掉?所有不确定性的东西——那些歧义的句子、可以互换的人名、既在戏里又在戏外的场景和人物、自由度非整的空间——所有那些确定性碎片的边缘。

一串问句,既是它本身的意思,又是游戏的一部分。两个龙套,大R和大G,谁也不知道谁是谁。一个戏班,彩排也是演出,演出也是预告。一个老头,即是戏班班主又是国王幽灵,告诉他们:我们只演哑剧,因为言语饱含歧义。就像一开始R对G说,我们唯有言语,结果俩人拼命抓,不用怀疑什么也没抓到。可谁想到被扭曲的不止是言语,还有时空——大G走不出去的回廊,声音碰到边界又弹回来,大R的纸飞机飞了一圈又回到原处。从这些不确定性溢出的地方打碎,把每个碎片扭曲、移位、拼接。于是一个完完整整舒舒服服的古典花瓶,就变成了一个现代艺术品,经典演绎成了荒诞。

但有些东西是确定不变的,确定不变的东西是确定不变的。哪怕那些东西是多么,从概率学的角度讲,应该变上那么一变。掷硬币一百来次全是头像。大G对大R说,至少机会均等,假如让六只猴子...他停顿了一会,他就是抓不住“莎士比亚”几个字,抓住了又怎样?就算有无数次机会也是失之毫厘功败垂成。大R可以是大G,大G也可以是大R,可他确定不是牛顿、瓦特、阿基米德、伽利略、莱特兄弟或者麦当劳大叔。总有什么告诉他不是、不成、不对。Nobody确定只是Nobody。当然他们的被吊死也是确定无疑的。八个人死了,不是六个。这也属于没法更改的部分。波洛涅斯被刺,奥菲利娅溺水,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中毒剑,克劳提斯被杀,葛楚德饮下鸩酒。而莎士比亚也写了“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已死”。因为凡人皆有一死,不然不算完。这是戏班班主、上帝老爷爷,加上乔治·R·R·马丁三个人合伙保证过的。

总得来说这是一部非常非常精巧的戏剧。对它我不是特别满意。一个剧精巧到这个地步,一个剧作者聪明到这个份儿上,观众难免会期待些更多的东西,要不就觉得少了什么。反过来编演对观众倒是少有诉求,无暇他顾,他们在自High中...

好在有一些期待不会落空的,比如小天狼星和1900轮番卖萌...总可以来的更多些。这两位可以带入《渴望生活》里梵高和高更的人设。

 3 ) Rosencrantz还是Guildenstern?

1. 永远向上的硬币(宿命?荒诞?时空的停滞)

2. 像做梦一样不记得开头,不记得自己从哪来到哪去,名字搞混(身份缺失,或是名字不重要)

3. 忽然出现又消失的戏班子(消失时硬币忽然变成了反面,为什么),忽然来到王宫(王宫是个不断绕圈子的地方)

4. 两人完全状况外,只是努力不穿帮

5. Oldman的角色比Ross的更憨,后者更像理智,聪明。但Oldman的角色有时又能说出很感性又切中要害的思考(死亡)

6. 在球场上,网的两边,play words(只能用问句);哈姆雷特亦如此,但比他们二人更高明

7. 两人总是撞上哈姆雷特里角色在说话,原台词,有强烈的旁观者的感觉(像sleep no more那种自由探索的观众),而且他们在与剧中人物说话时就会用原台词,register差异很大,有很强的表演感,而且像是未过脑的下意识的应和(不知为何就开始配合参与这场戏,就像他们不受控的人生)。

8. 老国王的鬼魂出现在澡堂

9. 借两人之口吐槽哈姆雷特装疯的不合逻辑

10. the world is prison,这两人的经历更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11. 时间,太阳的方向,风向

12. 原剧后半段的戏(哈姆雷特误杀polonius,Ophelia溺水,墓地和比剑)都变成了小酒馆里戏班子的演绎,而且是哑剧(另一种戏中戏,只不过哈姆雷特的故事从演绎者变成了被演绎的故事),还原了莎翁时代看哈姆雷特的剧场,故事与故事,故事与现实交叠。不同的是,该剧以R和G被吊死结束,观众大笑喝彩。

13. 纸飞机飞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14. 这一版Murder of Gonzago还包括王子演戏中戏(人偶的形式)来试探国王的部分(那就成了戏中戏中戏),并与hamlet的实际剧情无缝衔接了

15. 国王王后身边永远簇拥着一大群人

16. 戏班子贯穿全剧,强烈的表演性,现实与演出界限的模糊,R和G也不断的在人前演戏,并迎来悲剧式的宿命。戏班子的领头常说出很有智慧的话,有点像holy fool。最终的死刑也是由戏班执行,唯一的幸存者,像是某种看穿一切的更高力量。因为演员可以成为任何人,所以也永远可以重生。

17. 死亡不分高低贵贱。宇宙的荒谬冷漠无意义。

 4 ) 王尔德对这两个角色的的评论

    

    纵 览 古 今 戏 剧 ,我 不 知 道 还 有 什 么 能 像 莎 士 比 亚 对 罗 森 克 兰 兹 和 纪 尔 顿 斯 丹 的 刻 画 那 样 ,达 到 艺 术 上 无 与 伦 比 的 高 度 ,或 者 能 在 观 察 精 妙 的 暗 示 上 更 胜 一 筹 。他 们 是 哈 姆 雷 特 在 学 校 时 的 朋 友 ,少 年 的 同 伴 。他 们 带 来 的 是 对 往 日 相 处 的 好 时 光 的 回 忆 。在 剧 中 他 们 遇 到 哈 姆 雷 特 时 ,他 正 脚 步 踉 跄 的 ,肩 负 着 一 个 令 他 那 种 气 质 的 人 苦 不 堪 言 的 重 任 。 死 去 的 人 全 副 披 挂 的 从 坟 墓 里 出 来 ,强 加 给 他 一 个 对 他 来 说 太 伟 大 又 太 渺 小 的 使 命 。他 长 于 幻 想 ,却 要 他 去 行 动 。他 有 诗 人 的 天 性 ,却 要 他 费 尽 心 思 解 开 俗 人 们 前 因 后 果 的 纠 缠 ,面 对 的 是 生 活 的 现 实 功 利 ,对 此 他 一 无 所 知 , 而 不 是 生 活 的 理 想 本 质 ,对 此 他 又 知 道 多 多 。 该 怎 么 办 他 毫 无 主 意 , 而 他 傻 就 傻 在 装 疯 卖 傻 。刺 杀 恺 撒 的 布 鲁 图 借 疯 癫 为 外 衣 , 遮 掩 他 毅 力 的 尖 刀 、意 志 的 利 剑 ,但 是 对 哈 姆 雷 特 来 说 , 疯 癫 不 过 是 一 副 掩 饰 软 弱 的 面 具 。通 过 扮 鬼 脸 说 怪 话 他 借 机 拖 延 。 他 同 行 动 周 旋 ,就 像 艺 术 家 同 理 论 周 旋 。他 让 自 己 侦 探 监 视 自 己 应 该 采 取 的 行 动 ,听 着 自 己 的 话 知 道 这 些 不 过 是 “ 空 话 、 空 话 、 空 话 ” 而 已 。 他 非 但 不 努 力 成 为 自 己 历 史 的 英 雄 ,反 而 尽 力 要 成 为 自 己 悲 剧 的 观 众 。 他 对 什 么 都 不 相 信 , 包 括 他 自 己 , 而 他 的 疑 虑 又 帮 不 了 忙 , 因 为 这 不 是 出 自 质 疑 的 态 度 ,而 是 由 于 意 志 上 的 进 退 失 据 关 于 这 一 切 ,纪 尔 顿 斯 丹 和 罗 森 克 兰 兹 全 然 不 知 。 他 们 鞠 着 躬 , 陪 着 假 笑 和 真 笑 ,一 个 说 什 么 另 一 个 便 用 更 恶 心 的 话 回 应 重 复 出 来 。最 后 ,借 助 戏 中 戏 和 这 两 个 傀 儡 的 相 互 调 笑 ,哈 姆 雷 特 把 国 王 的 “ 良 心 抓 住 了 ” , 把 这 无 耻 之 徒 吓 得 魂 不 附 体 ,赶 下 了 宝 座 。这 个 举 动 在 纪 尔 顿 斯 丹 和 罗 森 克 兰 兹 看 来 不 过 是 颇 费 苦 心 地 违 反 了 宫 廷 规 矩 罢 了 。在 “ 以 合 适 的 情 感 观 照 生 活 之 奇 景 ” 中 , 他 们 只 能 达 到 这 个 程 度 。他 们 眼 看 就 触 到 哈 姆 雷 特 的 心 机 所 在 了 ,却 一 点 也 不 知 道 。告 诉 他 们 也 没 什 么 用 。他 们 是 小 小 的 杯 子 ,只 装 得 下 这 么 些 ,再 多 就 不 行 了 。在 戏 快 终 场 时 ,有 暗 示 说 这 两 人 中 了 本 来 为 另 外 一 个 人 而 设 的 圈 套 ,他 们 死 得 或 者 会 死 得 很 惨 、很 突 然 。但 这 样 一 种 悲 剧 性 结 局 ,虽 然 借 助 哈 姆 雷 特 的 幽 默 带 上 了 一 点 意 外 和 喜 剧 性 的 罪 有 应 得 ,真 正 却 不 是 给 他 们 的 。他 们 永 远 不 死 。 而 霍 拉 旭 , 为 了 “ 把 哈 姆 雷 特 和 他 的 事 业 如 实 向 那 些 尚 未 尽 兴 的 人 报 告 ”,

就 暂 且 免 他 去 享 福 ,
在 这 冷 酷 的 世 界 上 痛 苦 地 留 口 气 ,

他 却 死 了 ,虽 然 没 在 观 众 面 前 死 ,也 没 留 下 弟 兄 。但 纪 尔 顿 斯 丹 和 罗 森 克 兰 兹 却 长 生 不 老 , 如 同 《 一 报 还 一 报 》 中 的 安 吉 罗 和 莫 里 哀 笔 下 的 答 尔 丢 夫 ,并 且 应 该 与 他 们 地 位 相 等 。他 们 就 是 现 代 生 活 对 古 心 古 意 的 友 谊 理 想 所 做 的 贡 献 。 如 果 有 谁 要 写 一 篇 新 的 《 论 友 谊 》 , 应 该 为 他 们 找 个 位 置 ,用 图 斯 库 卢 姆 散 文 的 风 格 把 他 们 褒 奖 一 番 他 们 这 些 类 型 的 人 什 么 时 候 都 应 时 应 景 。

 5 ) 不过是殊途同归

荒诞喜剧永远是我的心头好。

两个在《哈姆雷特》中非常微小的小人物,在这出剧中被推上了前台。一个因为看到了命运的困惑而暴躁不安,一个无数次接近创新的边缘,但不管怎么挣扎,最后都会被不知名的牵引拉回原路。

一个名为“演员”的角色,他该是本剧作者或造物主,带着哈姆雷特亡父的样子,带着他的戏班,一次次肆无忌惮的给 Rosencrantz和Guildenstern 展示他们的前程命运和结局,因为知道他们注定无法堪破。

作为两个书中角色,他们的路线已经被写好,就算他们突然有了某种程度的醒悟,有了自主意识,还是逃不脱字里行间。就像是被文字的言灵所束缚的扯线木偶,挣扎以后,还是只能跟《哈姆雷特》殊途同归,一起走向两个剧本相同的结局: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

宫廷戏,荒诞戏,内心戏,戏中戏,一切也不过只是一出戏。用舞台化的场景来拍摄,夸张的手法来演绎,真是恰如其分。

----------------

关于同名戏剧的图文REPO在这里 http://www.douban.com/note/165320259/

 6 ) 生存還是毀滅 這句話沒有人聽見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
王子倚著雕像說著 「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的時候,前半句是默然無聲的,王子只說了後半句,因此Rosencrantz和Guildenstern註定只能聽到一個疑問。
可這是對什麽的疑問呢?他們永遠也不會知道了。
就好像Guildenstern在死前問先知的那樣 「But Why?」
「You are 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That is enough」

到底他們漏掉了什麽,使得這個世界變得徹底不正常。在片中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接近真相。從最開始連續拋出一百多個人頭時,一人對命運的恐懼,一人的不以為然、掉落在R頭上象徵智慧的蘋果、浴桶里的紙船...命運接二連三地給予他們提示,但兩人屢次與之失之交臂。

或許是因為命運是個婊子。【它的卻是

或許是因為這兩人在劇中的身份,似乎一人總注重現實,一人總著眼于理論。看似互補的兩人,卻又可悲的是一個人。旁人將他們的名字串在一起,他們自己又將自己的命運串在一起。(劇中交替出現
著一人走錯路后反身跟隨另一人的場景,這就恰好說明了兩人思想的反復。)

他們能得出「This is a mad house.」這個結論真是老天開眼。

可僅此而已。

他們最後仍是被兩根繩子吊死,正如他們第一次遇到戲班時看到戲子吊死自己一樣。

一切早已有預示。

最後G說「There must have been a moment at the beginning, where we could have said no. But somehow we missed it. Well, we’ll know better next time.」

是他們記得的第一件事就是被召進皇宮時,他們就成為了必死之人麼?

還是因為他們連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麽都不知道。

生存還是毀滅?

因為只有王子知曉這個問題,而王子選擇了毀滅,於是所有人都跟著毀滅了吧。

僅此而已。
They are all dead.

 短评

1990年金狮奖 改编自汤姆斯托帕顿的舞台剧 大学才子版等待戈多

8分钟前
  • 闲人
  • 力荐

太结棍了!!我是笑点变低了还是怎么的喷了两次茶 无法掌控命运的死跑龙套的!好多台词都很灵 最重要的是gary is cute sweet lovely \(^o^)/他发明了汉堡模型飞机etc. | Gary实证主义 钢琴师理性主义

10分钟前
  • 死小姐
  • 推荐

放着伟大的文本不谈 我只是来看TR和GO卖萌

12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一部让Tom Stoppard名垂戏剧史的作品:《哈姆雷特》里几笔带过的两个小角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部戏。他们搞不清名字和记忆,讨论着概率、命运、死亡,一个进行哲学沉思,一个醉心科学发明,还看了一部透露哈姆雷特和他们命运的“戏中戏”。他们似乎为自己创造了时间,创造了一个拥有细节的世界,以此确证自身的真实。然而一句话的命运早已注定——“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这部莎士比亚同人被视为对莎剧的解构,但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莎士比亚自己埋下了自我解构的种子。在他的独白中,他喜欢冒险“放任人物为了自身目的使用比喻”,在他们的话语中掺入大量的无效信息。有那么一瞬间,角色们似乎可以从他的故事里自由地创造出自己的故事。但事实证明,即便是在成为主角的剧本里,他们依然不可能改变创造者为他们定好的结局。

17分钟前
  • 鹿为马26
  • 力荐

研究tragicomedy最后又回到了莎士比亚

18分钟前
  • 章鱼狗 Octodog
  • 推荐

没看过哈姆雷特,也没看本片原文。不过角色蛮有趣的,虽然一开始很无聊,让人摸不着头脑,后面接受这种风格后就还是蛮好玩的,电影如同舞台剧一样一幕一幕的,而电影里的剧又与电影内容结合,两角色即是游离故事外的观众,也是故事里的配角。

20分钟前
  • 无姓之人
  • 推荐

嘤,被萌坏了!!!!!!>.<听Gary Oldman和Tim Roth两位神人叨叨真是太爽了!好绝妙的剧本好精彩的台词

23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对莎翁神叨叨的致敬太爽了,除了总是抓不住的british humor

27分钟前
  • Asiovo
  • 推荐

实在不喜欢。我甚至怀疑很多打高分的人都在装逼,或者是Tim Roth和Gary Oldman的脑残粉。

32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英国著名剧作家Tom Stoppard从Hamlet中抽出两个小龙套,凑成一个可爱小cp,写出这篇史上最受好评的同人文。当然角色的选取非常重要,越是没人关注的龙套越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果他写的是hamlet和叔叔之间的爱恨纠结,恐怕要被英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唾沫淹死。评价巨高的台词,完全跟不上逻辑,果然只能当阿呆与阿瓜看。

33分钟前
  • 橙子换马甲
  • 还行

可以看成英国版的柏林苍穹下和帕纳索斯吗?

34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tim roth和gary oldman比赛谁跟萌的故事

35分钟前
  • lcsun
  • 推荐

今天又把剧本的最后一部分看了一遍,电影也爱不释手,诙谐的语言下隐藏着命运和轮回的秘密,困惑与怀疑不过是无谓的抗议,剧本早就写好了,这便是书中人的悲剧。电影当中几个桥段牛逼到极点,整个片子都充斥着欢乐和诡异的气氛,我已经笑惨了。

37分钟前
  • 冥王星的灯笼裤
  • 力荐

神剧本!the deaths of a scientist and a thinker.

40分钟前
  • Chicology
  • 推荐

(7/10)《哈姆雷特》同人,因为没有明确解释原作主线,所以还是得对原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看懂本片内容。主角是那两个被哈姆雷特设计害死的朋友(演员分别是加里·奥德曼和蒂姆·罗斯这两个后来的大牌),从他俩的视角来看哈姆雷特的宫廷悲剧。原著中两人只是龙套角色,奉命替丹麦国王送信(内容是要求英国国王处死哈姆雷特),最后被哈姆雷特偷换了信件,结果掉了脑袋。哈姆雷特对这两个他眼中背信弃义的朋友毫无愧疚之心。但问题是,原作对两人的描写是模糊的,他俩未必真的就是罪大恶极的奸佞,完全有可能只是两个随风漂流的小人物。一个被勇者杀死看门人,也许只是个兢兢业业工作的大叔;一个“冰箱里的女友”,她也许同样有自己精彩的一生;而谁能保证这两个倒霉蛋,就不是“电焊工波力”呢?

42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语言的魅力和荒诞的基调。(GO开场说了多少遍heads~~????

43分钟前
  • 益暄
  • 推荐

这部电影建构的元素、跨越的领域之庞杂宽泛精巧,现在想来,仍让人惊叹

48分钟前
  • 一衍 ™
  • 力荐

哈姆雷特同人,神作,戏中戏中戏! 原作中的两个龙套,在那么几个稍纵即逝的瞬间,差点发现他们只是某个戏剧中的角色,世界观出现了大危机!略有点平田的世界的意味?荒诞和幽默交织,在重重追问和探索之中,剧情还是汇集到了莎士比亚早已写好的终局。死亡的命运不可避免,但龙套也有龙套的执念!

51分钟前
  • 海贼拉面
  • 力荐

变配角为主角,全新的角度对《哈姆莱特》进行解构。对白精彩无比,用提问打球一段幽默异常。我的第一千部电影注定是要给五星的。

55分钟前
  • 小易甫
  • 力荐

这个发颠电影= = Gary oldman和蒂姆罗斯的囧片。。其实那哈姆雷特还是很好地

59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