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

HD

主演:阿萨·巴特菲尔德,科洛·莫瑞兹,本·金斯利,萨莎·拜伦·科恩,裘德·洛,雷·温斯顿,克里斯托弗·李,理查德·格雷弗斯,海伦·麦克洛瑞,弗朗西斯·德·拉·图瓦,迈克尔·斯图巴,艾米莉·莫迪默,马丁·斯科塞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雨果 剧照 NO.1雨果 剧照 NO.2雨果 剧照 NO.3雨果 剧照 NO.4雨果 剧照 NO.5雨果 剧照 NO.6雨果 剧照 NO.13雨果 剧照 NO.14雨果 剧照 NO.15雨果 剧照 NO.16雨果 剧照 NO.17雨果 剧照 NO.18雨果 剧照 NO.19雨果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雨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小男孩雨果(阿沙·巴特菲尔德 Asa Butterfield 饰)天生机械控。他寄宿巴黎火车站钟楼,偶尔会去玩具店偷些零件,用来修补父亲(裘德·洛 Jude Law 饰)留下的机器人。一次行窃,他被店主乔治•梅里埃(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饰)当场抓获,因 忌惮带猎狗的巡警(萨莎·拜伦·科恩 Sacha Baron Cohen 饰)只得就范。乔治拿走了雨果父亲的遗物——一本机械手册,令他心急如焚,他尾随至乔治家中,结识了养女伊莎贝拉(科洛·莫瑞兹 Chloë Moretz 饰),他恳求她帮自己保住手册。而伊莎贝拉则觉得此事蹊跷,于是两人结伴探秘。修好的机器人作画的落款却显示乔治的名字,让他们疑心顿起。终于他们发现了乔治家中装满画作的神秘柜子,并在图书馆的电影书籍中发现了乔治的身世。一位知情人的显身,让他们的奇幻冒险更添神秘……  本片根据布莱恩•瑟兹尼克的同名小说改编,是马丁•斯科塞斯的首部3D力作。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回到被爱的每一天2023山东卫视元宵晚会白王后拳霸少年2他爱上我的理由第二季玛赛拉第一季日本黑帮组长大战争超级女特工法律之上费丽丝蒂 第三季无名英雄超变战陀身为人母追凶Brick记忆深处的你刀剑乱舞回-虚传燃烧的本能寺-一念向北之危险关系春情之乱丰岛园与麦子小戏骨:三笑寻亲记杀手的自我修养福星高照粤语版轻舞飞扬200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愿此刻永恒受伤的马吃素的小爸2今日子和修一的故事非常绑架韦科:余波大码头她唇之下角斗士(粤语版)香山里恋爱吧,游戏君

 长篇影评

 1 ) 我要我做梦的能力和权力,以及数码时代的机械乡愁


    首先,我要声明,这是一部真正的3D电影,所谓真正,就是3D在这部电影里是有表意效果的,就是没有3D效果就体会不到这部电影的好,在电脑上看完给低分的请自重。就像关掉彩色效果看《红》、《白》、《蓝》一样,完全地暴殄天物以及莫名其妙。

    从没想过自己会眼睛湿润着看完这部电影——更不必提几次流泪,惹来旁边坐的小女孩好奇侧目。这的确是一部致敬电影,但它所致敬的却不单是梅里爱、黑白默片或早期电影,而是电影那造梦能力与才气。当梅里爱回顾自己电影事业的失败时,他说,战争来了,没人再需要梦。但是,当和平又到来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当年的梦幻魅力依旧。我从来没有想过,在一个数码替代胶片、3D技术崛起、多渠道观看的现在,在新一波“电影将死”、“电影叙事能力大倒退”的哀鸿遍野之时,会有这么一部大肆张扬电影与梦幻、电影与技术缠绵悱恻关系的片子出来。表面上,它在讲述一个怀旧的故事,发掘电影史上被尘封的过去,但内面里却是面向将来,展示电影永不枯竭的造梦能力,并在以对历史的叙述建立自己的合法性。
这些年来看过不少3D电影,对这部貌似不会出现冒险、奇观的片子的效果本来期望并不高,但开场第一个镜头就把我震撼了,音乐响起,梦幻的巴黎,真正的3D,不知是真的还是虚拟的摄像机跟着HUGO穿行在火车站钟楼的机械中。第一次,我注意到3D技术与叙事的完美结合。以前电影中的3D,包括阿凡达这个技术流,都是以3D来表现奇观,以震撼观众,但雨果的3D却是它意义的来源。
喜欢那个开场从机械到巴黎的转换,尽管这也俗套了,但在银幕上表现得美轮美奂。似乎这个镜头也暗示出电影的主题——机械与梦。但是,在这部电影里,机械不是人的对立面,而是梦想的承担者,是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祝福。在20世纪初,机械正是现代的标志,在未来主义者眼中,它们是力量和美的象征,而在更多“有识之士”看来,机器不过是人类精神堕落的开始,是侵吞人性的魔鬼。那时电影中的机械,或如《摩登时代》般控制人类,或如《大都市》般象征未来。但现在,电影中的机械,含义却已完全倒转。《黑客帝国》中机械章鱼、人类城市,都是充满了原始的生命感,反倒Matrix众光泽的世界,是完全反人性的。《异性》、《银翼杀手》里的未来,也是带着未曾打磨的金属的粗糙。至于《星球大战》里混杂着古罗马、中世纪风的二手未来——或者是a long long time ago就更不必提了。其实在《星球大战》之前,科幻片表现高科技的手段,都是清洁干净、白色闪烁着电讯号的控制面板,而从《星球大战》开始,未来就成为二手、陈旧、机械,充满工业时代的乌烟瘴气。其实,这与现实正好是一个反转,也许是某种巧合,1977年,正当星球大战以二手未来重塑电影的视觉想象的时候,现实中AppleⅡ发布,柔美的个人电脑时代即将到来,科技,或者未来,在现实中已经不复冰冷的面孔,那些粗粝就回到电影的想象当中。今天,手指划过种种皮肤一样细腻的触屏,粗糙的机器也就寄托了田园诗般美好的回忆。所以,《雨果》中的机器才会显得那样温情脉脉、如梦似幻。
在豆瓣上翻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不管是赞还是贬,差不多都提到了其塑造人物和表现情感方面的不足,但是,这种论调却是建立在一种陈腐的美学观念之上,甚至正与《雨果》背道而驰。它给我的震撼,恰恰在于它对梦想和奇观含蓄的张扬。故事层面上,这是一个寄居于巴黎火车站的小男孩对梅里爱过去的探索。从今天来看,梅里爱应该算是电影特效的始祖,出身于魔术师的他,全力探索电影如何制造幻觉,如何展现梦中之物。梅里爱没有兴趣,也没有条件,也许也没有能力去探索电影怎么讲述复杂的故事,怎么塑造有深度的人物。在这一点上,斯科西斯模仿了梅里爱的手法,简单的故事、平面化的人物,大量剧场化的镜头。我特别感动的是在梅里爱走上舞台,讲诉自己一生的时候,在这个3D画面中,银幕剧场化了,像梅里爱真的站在面前一样。这种感觉,是2D电影做不到的。当然,我更爱的是电影所造出的梦幻感觉,鲜艳的色彩,舞台式的灯光,天空中永远飘荡着雪花?绒毛?灰尘?马丁斯科西斯的梦包着梅里爱的梦,从一百年前,飘到现在。
也许部分原因源于我是个半路出家的伪电影学生,怀着对电影作为技术及造梦机器面向的外行式的满腔热忱,但却在自己的专业中难以找到合法性——除非从女性主义等等角度痛诉其陈腐的意识形态。至少在中国大陆(现在我知道了HK也是一样)学院派甚至是影迷圈子里,长久以来都有对某类电影的极度推崇,以及相应而来的对另一类的压抑,我每每坐在独立电影或者“艺术电影”的放映现场或讨论会中,就陷入无法自拔的自我怀疑。“好”,“有价值”的电影应该是这个样子,充满了介入社会、改天换地的热情,或者是艺术上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而我所爱好的,不过是廉价的大众消费品,或者更难听是大资本出来骗钱的手段。我一直觉得,一个健康的学术或者影迷空间,既能容得下热情或愤怒的电影,也能容得下那些天真的梦幻,但现实并非如此。因此,在听到电影里的梅里爱说道,后来,战争开始,人们已经不爱这些梦幻了,也许,这些梦幻的生存状况一直窘迫。它们被当成廉价的特效与视觉奇观,与“艺术”无关的技术,学术或者影迷在谈论它们的时候总是抱着居高临下的智商优越感。梅里爱虽然给写入影史,但在卢米埃尔等起源之后,很快就转入了对爱森斯坦和格里菲斯的长篇大论——哦,还有德国超现实主义。至少,我本科时候接受的电影教育,或者电影史课堂建立起来的等级关系就是这样的,我所见的翻译出版的电影史也都差不多。一个真实的例子在于我和自己的两个同学提起要去看这部电影,因为和梅里爱有关。意外的是,她们竟然都不知道梅里爱是谁……我怯怯地问,那卢米埃尔知道吧,当然,这个对于我们文化研究的人来说,都是如雷贯耳,但贡献不下于卢米埃尔的梅里爱,竟然在文化研究这专业里都沉默了……
    所以我如此地爱这部大肆宣扬梦想的电影。它宣扬梦想,不是只去讲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而是身体力行地实践技术,在数码和3D时代到来的时候,回望自己的历史,不去矫情地复古,而是天真地炫耀。对往昔的乡愁与对未来的想象,都是电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理由。

PS:一部电影的3D好坏,我的第一判断总是来自生理反应。目前为止,没有严重不适的四部:阿凡达、变三、龙门飞甲,以及雨果。



 2 ) 一眠不觉,一梦百年——完美的致敬

看完雨果,震了。

中午十一点四十五才从学校出发赶十二点二十五的雨果。坐上汽车的一瞬就开始不爽,趁着一个老人上车赶紧让个座,顺便自己站起来吹吹风。
一路上各种不顺,各种私家车抢道,各种红灯,各种行人乱穿马路。拼命咒骂着,到站立即飞奔,但到电影院已经十二点二十一了。
一进购票区,彻底傻眼了……放眼望去全是一拖一一拖二一拖三的家长与小朋友组成的大军,没办法,硬着头皮排吧。一路排一路说服自己放弃,队伍缓慢的前进,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我的意志力一点一点的被消磨掉,在卡口排到我的时候我已经快成功命令自己放弃掉了。因为这时候已经十二点四十了,距离开场都十五分钟过去了。
我的心已经打定主意要离场,可我的腿却似乎另有主意。
于是,当引导员礼貌的伸手请我向前走时,我径直冲向了二号购票台。递手机,刷二维码,选座,拿票。不到十五秒就转身走人。

所幸,我错过的仅仅是电影的开头。在我坐定的几分钟之后HUGO这个大LOGO才出现在大屏幕上,身旁的寥寥数人才一齐发出惊叹声:原来才开始啊。
心定,一个声音在胸中响起:值了!

我承认,电影的一开始我有点浮。虽然早就抱定主意要看,但是已经在网上看过太多长长短短的评论。大多数人都诟病剧情,不少人在挑剔配乐,这让这部电影还未看就已经在我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层阴影在电影刚开始的十数分钟不断的影响我,让我有点心神不宁。而此时影片的慢节奏也似乎要让我昏昏欲睡了。
好在,一切开始走向正轨,我不断在内心之中要求自己:平静下来!沉静使人善于观察,阿沙·巴特菲尔德出人意料早熟的演技则填补了这部片子起头略显缓慢的节奏带来的空白。科洛·莫瑞兹则美的让人炫目……这种美不是你用一张静止的照片就能表现的,甚至你下载高清版的影像放映在电脑上也不行。这种灵动与魅惑比最真实的3D还能穿透屏幕,并在你身处影院时才能最逼真的感受出来。天鹅绒的小圆帽,针织开衫,亚麻短裙,棉绒袜和俏皮的小靴子让人爱怜不已。尤其是那一头齐耳的短发,让莫瑞兹的青春活力瞬间绽放而出。

电影的色调是丰满和完美的,巴黎的城景是精致而梦幻的,全息影像与3D的搭配更是精美绝伦。看过雨果才知道什么是3D,之前的各种出屏又怎么比的上这完美的景深?你若是放开自己的想象力遨游,便会有数次坠入电影世界和如梦场景的神奇体验。无论是塞纳河上的横桥日落还是公寓阁楼的雕塑雪景,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实,真实到“比真的更像真的”。你在现实世界中能感受到的美的极致的一刹那,在这部电影中都完美的、拉长的体现了出来。

电影的剧情无须太过曲折而使人惊心,电影的节奏也无须急速而让人气促。雨果比爆米花、可乐、薯片、啤酒更佳,它只是清茶一杯,但醇香绵延萦绕不绝。你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也不知该度量它是快了还是慢了。两个小时没有让人给它一个长久还是短暂的定义就这样一丝一丝的流逝了,而你所需要做的只是说服自己沉浸其中,不要过于焦躁,也不要急着拨开云山雾绕,去求得那个黑屏带给你的结局。

雨果中最出彩的莫过于当情节一步一步推展到机器人带来的秘密时,电影向电影史上诸多经典致敬时的情景。当那本书奇异的翻转,荧幕上显现出影史上诸多里程碑式的或人或事的镜头时,影片展现出了一种史诗气质。这种由历史感,复古主义带来的强大气场是胡编乱造,斧凿造作所无法比拟的。在影院里我激动的盯着屏幕,感觉自己要哭出来了!

一个尘封而被人遗忘的故事就这样被展开了。它充满着理想主义,罗曼蒂克,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带着历史赋予它的浑厚的质感。当看着画面上那过去的电影的单调的情节,滑稽的动作,夸张的演技,简陋的“特效”,不得已而为之的演员或导演的妥协或“土法子”,我没有笑,在场的观众也都没有笑。因为今天电影所抵达的这样的高度和它屡屡登峰造极的艺术性正是从这样微小的地方发展出来的,正是从一个又一个简单的想法生长而来的,正是由一个又一个今天看来甚至有些幼稚的技巧中积累质变而成的。面对这些艺术家的辛勤与智慧写下的史诗,又有谁不会为之而震撼呢?正是这样的努力让电影在一百年后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高度,而今天我们也能看到有一部如此出色的致敬电影用如此巧夺天工的技术锻造出来,专门用来向电影史上的那些光辉时刻致敬。
电影在黑白与彩色之间不断流转,有如蜻蜓点水,却又触动人心。从细微的角度映射百年前拍摄一部电影的某种细节,或是专注于表现一个镜头的制作与某种主题的表现。籍由马丁·斯科塞斯的功力,这种极容易落入俗套,归于沉闷的桥段变得既复古又新颖,既怀旧又出新,既欢乐又感怀,既文艺又清新。观众像进入了一个值得被怀念的过去的影像所组成的万花筒,缤纷色彩之中走马观花了一场,带着好奇进入故事里的故事,又从愉悦的满足中抽身而出,重新走回故事主角的现在时。
”现在时“是神奇的,因为它是在电影之中表现的过去故事的一隅,当你走进影院从故事里的故事抽身而出时,如同从三层梦境里脱出一般,身心充满着不可思议。当乔治·梅里埃在所有人的起立、鼓掌与致敬中重温旧梦,当雨果梳着整齐的发型和体面的西服把玩着魔术的把戏,当巡警装备着完美的机械腿和心爱的姑娘手拉着手,当两只杜宾犬牵起一段姻缘,当伊丽莎白微笑着转过身在这一美好的一晚中记下她注定永生难忘的感叹,你不会感觉突兀,你不会感觉虚伪,你不会感觉做作,你只会感觉自己心中荡漾着和伊丽莎白一样动人又衷心的微笑,你内心之中的那个自己也旋转着这样的一种像舞步一样的圆,仿佛一眠不觉,仿佛一梦百年。

最终,电影在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的氛围中结束了,留给了观众无数回味的空间,还有赋予的深藏于内心之中的美好。梅里埃对着那个他永远不会忘掉其声响的手摇式放映机所感叹的“只有电影才会拥有如此快乐的结局”在此刻也再一次得到印证。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当我摘下一个插翅而飞的梦想眼镜,缓步走出电影院,在一个又一个孩子们兴奋的欢笑声中返回现实世界,迎着太阳坐车返程,而太阳比任何一刻都要炫目……电影的快乐结局已经根深蒂固的埋藏在我心中,这一场梦也注定要被长久铭记。

 3 ) 写给黑白默片的立体情书——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


        去岁在巴黎,数次路经蒙帕纳斯(Montparnasse)车站,已看不出1960年代改造前的风貌。1895年,这里曾有火车出轨事故。再次与这车站相逢,在马丁•斯科塞斯首部3D电影《雨果》(Hugo,2011)里;火车事故也再现于主人公、12岁孤儿雨果的梦中。影片改编自布莱恩•塞尔兹尼克(Brian Selznick)获得美国童书凯迪克奖(Caldecott Medal)的绘本小说《造梦的雨果》(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2007)。布莱恩与电影渊源已久,此书受到法国导演雷内•克莱尔电影《巴黎屋檐下》(1930)影响;他常为在影院看见自己姓氏出现于影片首尾而自豪——表兄大卫•塞尔兹尼克曾为好莱坞著名制片人,重要作品有《金刚》(1933)、《乱世佳人》(1939)等。《雨果》编剧约翰•洛根(John Logan),与斯科塞斯合作过《飞行家》(2004)。影片叙事线索与重点多元、交叉、转移。1931年,巴黎,男孩雨果在蒙帕纳斯车站这公共空间孤独、秘密地生活(为避免被警察送去孤儿院),如《巴黎圣母院》、《歌剧院魅影》的儿童版,一丝狄更斯小说《雾都孤儿》或《远大前程》痕迹。雨果的钟表匠父亲在火灾中丧生,管理车站钟表时间的伯父酗酒而后失踪。精通钟表机械的雨果承担起伯父的责任,并试图修好父亲从博物馆带回的机器人——这是他与父亲、与过去美好生活的唯一连接,而且他相信,会写字的机器人会带给他来自父亲的讯息。雨果不时在玩具店偷一点零件,被脾气暴躁的店主乔治严厉责罚。雨果因此认识乔治的养女、同龄孤儿伊莎贝尔,并同她一起探寻机器人的、及乔治的秘密,而这探险,通往早期电影重要奠基者乔治•梅里埃(Georges Méliès,1861-1938),及一段珍贵的无声电影史。

        在传统胶片电影遭遇数字技术冲击、电影学者惊呼“电影已死”时刻,斯科塞斯以时髦的数字3D与电脑特技技术向传统电影的辉煌过往致敬,意味深长。耗资一亿七千万美元的巨制《雨果》于“感恩节”假期在美国上映,评论界反响甚佳。卡梅隆的《阿凡达》(Avatar)几乎具“分水岭”意义,使得美国影评人将之后的3D电影时期称为“后‘阿凡达’时代”。不但好莱坞知名导演纷纷对3D技术跃跃欲试(斯皮尔伯格的3D动画《丁丁历险记》将在美国上映),之前的卖座片如《狮子王》及《泰坦尼克》也重新以3D版本面世。除了商业考量(加3D佐料再炒冷饭,且3D电影票价更高),这3D潮流是电影应对其他媒介挑战(如电视、网络、游戏、“小屏幕电影”等)、争取新一代观众进影院的举措,如百多年电影史上声音、彩色、宽银幕、立体声等多次技术更迭。有评论者认为,3D电影也许如1950年代,只是一时风潮——虽然技术有显著进步。而3D电影立体维度的仿真,只是带来更多感官刺激,而将观众更“婴儿化”,不会带来头脑、思维上的冲击,如“水杯里的风暴”,被晶莹地包裹住。当然,如何尽可能有想象力和创新力地使用3D技术、发挥其视觉特长,是导演和评论者在思考和争论的问题。《雨果》获得好评,恰是因为斯科塞斯及创作团队技艺娴熟精细的、惊人的视觉创造力和表达力。

        多位评论者认为《雨果》是斯科塞斯“视觉上最出色的电影”。影片耗资巨大,在伦敦郊外Shepperton摄影棚搭景,搭出高度仿真的1930年代法国蒙帕纳斯车站,高大空阔,细节精心设计,一丝不苟。演员休息时漫游其中,使得表演状态停留在巴黎那个魔幻世界。除了艺术指导丹特•佛莱提(Dante Ferretti)的奇思妙想,摄影师罗伯特•理查森(Robert Richardson)灵活穿梭于这布满人群和机器零件迷宫的高难度、多细节运动摄影长镜头令人错愕惊叹。人群中可见当时徜徉于巴黎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和爵士音乐家金格•莱恩哈特(Django Reinhardt)。场景、色彩、摄影的空间立体感不掩饰“人为性”和奇幻色彩,如原作小说。电影记录、数字重构与现实再现的关系,虚虚实实。有些摄影机运动为数字制作,并无真的摄影机实体存在,而人群也是数字制作的结果,一种类似鬼魂的无实体存在。这会影响到我们对电影影像本体“写实性”的重新考量。

         斯科塞斯这位69岁的导演初次拍“儿童/家庭片”,没有《出租汽车司机》、《穷街陋巷》、《愤怒的公牛》、《纽约黑帮》、《无间道风云》等充斥男性荷尔蒙气息的血腥暴力,但也是关于受伤害的人,及被遗忘的电影史,对儿童来说或许略严肃、悲伤、复杂而冗长(或如斯科塞斯所言,他试图从12岁女儿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和阐释故事,更适合12岁或更年长的观众)。此片不拘形式媒介,类型混合,有惊险悬念(尽管陷入故弄玄虚的俗套)、情节剧、浪漫剧、追逐闹剧。斯科塞斯苦心孤诣,“借物言志”,力图将自己对电影和电影史的挚爱和迷恋包裹以“儿童片”糖衣传达给年轻观众,“从娃娃抓起”。没有他们的兴趣和支持,电影将不复存在。无怪数位评论者将此片称为斯科塞斯与电影的爱情故事、他写给电影的情书。因此这也成为极具私人感情和色彩的电影。斯科塞斯幼时曾患哮喘,不能与同龄人出门玩耍,只能坐在纽约“小意大利”的公寓里看电视里的老电影,或如雨果那样躲在窗后看街市百态:看电影中虚幻世界,观察/偷窥周遭世界。最早影响到他的关于电影与电影制作的电影是英国导演约翰•博尔廷 (John Boulting)的《魔术盒》(The Magic Box,1952)。他也如雨果重新发掘梅里埃,发掘出几乎被遗忘的英国导演迈克尔•鲍威尔(Michael Powell)和他的《偷窥狂》(Peeping Tom),并建立非盈利机构“世界电影基金会”(World Cinema Foundation)资助老电影修复。而鲍威尔的遗孀塞尔玛•斯昆梅克(Thelma Schoonmaker)便是斯科塞斯长期合作的剪辑师。斯科塞斯在《雨果》中重建梅里埃的“造梦”玻璃屋摄影棚(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及他拍摄《月球旅行记》场景,并如希区柯克一样短暂现身银幕,客串出演一位摄影师。

        《雨果》也传达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现代社会和“现代性”的重要话题,即火车速度带来的刺激和危险感、机器与人的矛盾关系(人类既享受机器带来的便利,又恐惧被机器异化)、时间/钟表在都市生活中的意义(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规训的象征,控制工作和余暇时间,也涉及城市空间和社会阶层构成)。这些主题和意象不断出现在当时剧情片或“城市交响曲”电影中,火车场景令人想起法国阿贝尔•冈斯《车轮》(1923)、让•雷诺阿《衣冠禽兽》(1938);机器和机器人则有德国弗里兹•朗《大都会》(1927)、美国卓别林的《摩登时代》(1936);时间和钟表有德国瓦尔特•鲁特曼的《柏林,大都会交响曲》(1927)、苏联吉加•维尔托夫的《带摄影机的人》(1929)等。中国当时也有电影突出“钟表”意象,更多社会批判色彩,如沈西苓《上海二十四小时》(1933)和蔡楚生《新女性》(1935)。钟表匠、魔术师与电影导演分享一些共性,精密协作,制造幻觉。电影或可令时间停止,而时间/钟表,是电影(尤其胶片时代)真正的敌人:它令赛璐珞腐蚀毁坏,令观众趣味变换。时间对老电影无情,默片时代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电影已烟消云散。当“敏感脆弱”的胶片电影渐次为冷漠坚硬的数字电影取代,也失去短暂而不稳定的美感和缺憾感,没有暧昧和感性,温度和柔软,在冰冷中获得永生。

        《雨果》在视听风格方面大放异彩,但叙事有些牵强附会和机械,情绪表达也流于表面,被技术遮蔽。有评论者称“人物像罩在玻璃罩子下,更具象征性而非真情实感,痛苦和恐惧只是环境中的元素”。另外有趣的一点是:在面向美国观众的电影中,法国文化等于异国情调加英式口音的英语对白。但无论欧美,近一两年“关于电影的电影”不断出现,成一种“电影寻根”或“电影考古学”潮流,如西维亚•乔迈关于雅克•塔蒂的动画片《魔术师》(2010)、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Michel Hazanavicius)关于默片明星的《艺术家》(The Artist),及西蒙•柯蒂斯(Simon Curtis)的《与玛丽莲的一周》(My Week with Marilyn)。正如《雨中曲》在彩色有声时代回顾有声电影初期,在胶片遭逢数字电影时代,这种有意识的“自反性”,思考电影史、电影技术和传统本身,不无怀旧色彩,暗示着过去与未来的维度,也搅扰着电影的“万神殿”。

 4 ) 写给所有的差评豆友们

    一直习惯上豆瓣看看自己看过的电影的一些详细评价,了解更多的内幕以及更多达人对于影片细节上的理解,实话实说,很多情况下,评论是中肯的,以至于今天看到《雨果》的各种低评分,甚至有那么一刹那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但当点击开那些挺苍白无力的喷段时,更多的,是无奈。

    一部影片,可以有千万种叙述方式,可以有千万种情节,可以有千万种画面。说白了,我们观影,从看的那一刻,就是选择了被动接受,你会因为这是一部真正的好片而心情舒畅,也会因为影片不对口味而来这里低分发泄吐槽。当然,你会不会因为没参透更多影片的内涵而片面给影片做出一个负面评价呢?相信我,你会的(没错,说的就是你,给低评的豆友们)。

-------------------------------以下剧透,往下自重----------------------------------

     现在问题来了,你是带有怎样的期待观看《雨果》的呢?
   
   你希望看到我们小雨果克服瘸腿警察和可恶秃头玩具摊主的重重阻扰,修复机器人,瞬间小宇宙爆发征服世界?ok,你去看变形金刚,蜘蛛侠和钢铁侠吧。

   你希望看到小雨果通过自己努力终于修好了机器人,画出了一副藏宝图,然后和小女孩一同去冒险?ok,你去看少年特工,达芬奇密码和国家宝藏吧。

   你希望看到小雨果修好了机器人,得到了父亲留下的讯息,成为了一代钟表/机械大师?或者是通过这么一个契机,征服了可恶秃头玩具摊主,成为了一代玩具制造大师?ok,各类温情励志片对你有效。

   《雨果》不同于以上各类我所吐槽的类型,虽然很多差评涉及到了以上的期待,但《雨果》所呈现的,是属于这部片子独有的东西和气质。

   首先,对于画面基本是没有什么可挑的,或许你会说是假3d,但是这样一个梦幻的旧巴黎,一个复古的巨大的车站,通过片中好几个塔楼从各种角度收入眼底,这种感官总体来说,是很享受的,所以,能获oscar最佳摄影也是实至名归。

   然后,我们就要来探讨情节了,很多人都说影片前三分之二完全是给最后致敬乔治梅里埃做嫁衣,其实,我们要更多的了解小雨果的这些情节都表达了什么。

   第一,小雨果之所以要躲车站警察,是因为当时法国对于流浪儿童的处置方法就是关于孤儿院。而那时候的孤儿院是一个极其可怕的地方,很多儿童被低价贩卖或者当做廉价苦力。这些情况,在影片《香水》中也有所表现。所以,但凡是失去了父母的儿童,都宁愿在街头流浪,小偷小摸也不愿被警察抓走。影片中小雨果就是为了躲避进入孤儿院,修好机器人,希望获得父亲留下的讯息,无意间得到机会“修好”了乔治梅里埃,得到他的收留。这时候很多人会怀疑了,难道说小孩是有预谋的?当然不能说是预谋,小男孩当然不知道机器人能给他带来什么实质的东西,但是从影片很多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有所期待的。首先是带着小女孩在塔楼上的自白“世界就是一个大机器,我们都是零件,我相信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说明他想通过自己努力融入这个社会;然后展示了一个流浪小孩被车站警察抓入孤儿院的苦b镜头,使小雨果更加恐惧被人发现他没有人监护而被抓走;接着小雨果自己被警察抓住时的乞求“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孤独”,这里是表达他对于自己独单生活的无奈控诉;接着是最后一次抱着机器人去找老头被警察从铁轨上救出来“这是我最后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他要通过机器人,去安抚乔治梅里埃,“修好”他并被他收容,结束自己的孤单流浪生活;而影片最后小女孩评论小雨果那一席话也是表达了小雨果这方面的意图。

   第二,通过机器人寻找线索会不会太过于突兀,更像是个嘘头。其实这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但对于影片来说,从道具大师梅里埃--机器人--钟表匠--小雨果--机器人--乔治梅里埃这条线来看,机器人确实是很好的衔接品,同时,一个会写字的机器人,在现代都算神物了,在当初出现,更能满足观影者的好奇心,足够带动悬念。

  第三,影片对于人物情感描述会不会太弱了。事实上,通过短短2小时,影片要表达的情感已经很足。首先,小雨果与父亲,从小雨果父子的机械控,到钟表维修员的叔叔带来噩耗时小雨果充满无奈却又坚强忍住眼泪的脸,到后来不顾一切坚持要修好机器人获取父亲可能留下的线索,到最后被车站警察抓住时乞求的场景,都是很打动笔者的,小雨果对于父亲的思念,更多的转移到了小机器人身上,这也是很让人动容的。其次,与小女孩的情感交流。影片并没有让两人相爱,小女孩更多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如果没有小女孩,小雨果是不能通过机器人实现与乔治梅里埃的这条线索对接的,关键就在于小女孩身上的心型钥匙。同时,小女孩给一直孤单流浪的小雨果,提供的更多是温情的陪伴,也能让我们更多的窥探小雨果的内心。再次,乔治梅里埃夫妇的情感也是很感人的。当然,关于乔治梅里埃与小雨果的情感转变和描述,客观上讲,有些突兀,算是影片情感部分的不完美的地方。最后,通过小雨果的“冒险”,实现了影片描述的所有人的“happy ending”,也是在影片结尾给观影者留足了甜美念想。事实上,小雨果对全片所有人物都实现了情感上的影响,从乔治梅里埃的重出江湖,到小女孩接触电影并爱上电影,到瘸腿车站警察慢慢变宽容并得到真爱。情感,恰巧是本片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总结几句,这部电影其实就是通过小雨果为了缅怀父亲,在躲避车站警察抓捕的悲惨生活中,试图寻找机器人隐藏的秘密,无意间得到了隐退的玩具摊主乔治梅里埃的秘密,最终被老头所收留,结束孤单流浪的日子这么一个故事,抛开致敬的东西不谈,或许你会突然发现,这其实也是一个苏乞儿一般的故事,只是,没有那么波澜壮阔罢了。

 5 ) 我想我不是个好影迷

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的《雨果》(Hugo)拍得真好:场景设在英国的老牌Shepperton影棚,罗伯特·理查森(Robert Richardson)主刀摄影(理查森的常年合作导演都是奥利佛·斯通、斯科塞斯、昆汀·塔伦蒂诺这样级别的大师),使用最先进的数字摄影机Arri Alexa,3D效果以卡梅隆的联合数字立体摄影(fusion camera system)为源文件格式。在高仿真的1930年代法国蒙帕纳斯车站中,镜头穿梭于精巧复杂的钟表齿轮与机器零件的迷宫,快速的移动画面融合卢米埃兄弟的早期叠加颜色摄影效果,使影片有种复古的暖色神秘感。而《雨果》的情节本身就是一封献给早期电影艺术的情书,不仅明确地向先驱艺术家乔治·梅里埃(George Méliès)致敬,再现了梅里埃的蒙特勒伊影棚和许多经典片段的拍摄场景,还通过梦境、对话、道具等手段隐性提到了《大都会》(Metropolis)、《摩登时代》(Modern Times)、《柏林:城市交响曲》(Berlin: Die Sinfonie der Großstadt)等早期电影经典。可以说,《雨果》的一切,包括1.7亿美元的巨额制作费,都以向电影先驱致敬为创作目的。这是一部献给电影史的电影。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难理解《雨果》自2011年11月上映来获得的广泛业内好评,包括11项奥斯卡提名。然而对我而言,《雨果》固然拍得好,却不是部好电影。

“拍得好”是客观技术指标,有业内典范标准参考; “好电影”则是主观价值判断,这涉及到电影的目的与意义,结论因人而异。尤其对电影的创作者及欣赏者而言,双方对目的意义的认识常常存在鸿沟。以《雨果》中的乔治·梅里埃为例,电影对他是新魔术,是为人间造梦的工具和手段,他的短片具有极强的舞台表演痕迹,在对当时技术条件的运用和对电影作为艺术手段的认识上都是开创性的。从创作者的创新角度出发,梅里埃的短片堪称历史经典;但从观众的娱乐角度看待,“好电影”则无法脱离时代口味的变迁。一战前是电影艺术刚刚兴起的阶段,仅仅观看屏幕上的现实影像记录就足以激起观众的好奇心,梅里埃的视觉造梦艺术比起单纯的记录不知要神奇多少倍,当然获得了广泛的群众认可与商业成功;然而随着观众口味的改变,尤其战后,梅里埃的神话题材不再流行,他与百代电影公司的合约也使自己陷于破产境地。1923年百代没收了梅里埃的星球电影公司和蒙特勒伊影棚,愤怒中梅里埃将自己的电影胶片和大部分服装道具付之一炬,从此成为蒙帕纳斯车站中一个郁郁寡欢的玩具糖果店主。但自二十年代末起,对电影理论的研究初步成形,梅里埃重回法国电影界的视线,大众对他的感观再次改变。不过这一次他不是作为导演,而是电影资料的保存者和电影艺术发展史的见证人,再次获得广泛认可。

这起伏跌宕的鸿沟,也是我对《雨果》的看法。对斯科塞斯而言,他的创作目的是向早期电影艺术致敬,《雨果》的全部精华都在繁复精巧的场景制作和3D画面效果,承载这些效果的情节和表演服务于视觉感受,细节的合理或人物的立体仅是次要的支架,甚至出离考虑范畴。从这样的角度出发看待《雨果》,电影完全达成了致敬的初衷,是一次成功的视觉效果演示。

然而从我这个普通观众的欣赏角度出发,《雨果》却是一部没有灵魂的作品,所有与人有关的细节全是可怕的灾难。片中的两位小演员的表情机械夸张,很难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大部分人物性格单薄卡通,包括核心人物梅里埃,其终生的创作目的仅被刻画为获得观众承认这唯一的层次,任性到近乎浅薄,实在让人不忍。片中的机械细节设计固然精巧奇妙,但一涉及到人,便退化为愚蠢粗糙,比如雨果躲避车站警员追击一节,踏出窗外明明有厚厚的窗台可以躲避(这也是他最终的躲避位置),却必须要先挂在钟表指针上,慢慢蹭到窗缘,再滑落窗台。除了营造海报视觉效果,我想不出这细节为何必须如此安排。雨果的梦中列车脱轨一节也很有为了再现这一历史片段而刻意为之的嫌疑,缺乏必要铺垫和心理提示,出现得突兀而不自然。

总之,抛却视觉效果和致敬心态,从电影故事构建与完成的角度出发,《雨果》表现得十分粗糙。当然,情节并非电影艺术的必须,我也分得清所谓主次重点的不同。但既然电影采取了故事作为技术的依托,那么刻意忽视人物塑造、表演、情节安排等方面的不足也相当愚蠢,难逃小圈子里捧臭脚的嫌疑。不过最根本的,我想是因为我从不认为电影的最终目的是电影本身。我很难把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放到真空中,不与文学、戏剧、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比较。我认为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手段,都必须成为创作者世界观的忠实体现。无论商业艺术或实验电影,都必须力求形式要素的完善,以最适合的手段展示最适合的内容,在资金场地等物质条件的限制中尽最大可能挖掘题材的深度,拓展思维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我认为艺术形式的终极目的并非艺术本身。电影的尽头不是电影;技术是电影的必须,却不是电影的灵魂。作者的思维不超越电影本身,便拍不出好电影。

我很欣赏纪录片导演埃洛·莫里斯(Errol Morris)。历史系出身的他以拍电影为社会研究的手段,不论《细细的蓝线》(The Thin Blue Line)还是《战争迷雾》(The Fog of War),他的探讨议题都超越了影像记录本身,在思维的推理过程中进行视觉创新,拍摄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了不起的纪录片作品。另一位让我迷恋的导演布努艾尔(Luis Buñuel)也以超越电影之上的态度来拍摄电影。他从不使用花哨的机位变动镜头剪切,甚至对演员的细节表演都不太在意。作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艺术家,他用电影作为媒介来表现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宗教与集权的尖锐嘲笑,对人性枷锁与自由展望之永恒矛盾的沉思。停拍十五年都不是障碍,因为他的思想从未停止。可以说不超越电影形式的布努艾尔将不成为布努艾尔。

回到马丁·斯科塞斯《雨果》,这是一部仅仅停留在技术演示和向影史致敬层次之上的电影。其中不乏精彩片段,但整体而言却缺乏一部经典作品所需的灵魂诉求。也许归根结底我始终不是个好影迷,我没法立足于电影的小圈子欣赏这样一部仅仅拍给电影史的电影。但我想这并不遗憾——电影的胸怀广大着呢,不是吗?


电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94028/?start=100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94028/?start=200

 6 ) 向梦想致敬,向电影致敬

"If you ever wondered where your dreams come from, you look around. This is where they're made."

 

 

人类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样的?人类拍摄的第一部几乎不能称之为电影的“电影”只有短短2分钟,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只有一辆火车驶入站台。这最早的电影是两位魔术师Lumière兄弟拍摄的,他们也是最初始的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就是这短短的2分钟,一辆驶入站台的火车,使得当时的观众尖叫着从座椅上跳起来,四处躲藏,因为,在当时,人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新奇的“魔术”,真的以为是火车驶向他们。

 

1895年,一位名为Georges Méliès的魔术师有幸看到了这种新奇的“魔术表演”,顿时被这个前所未有的发明所震惊,他当时就下定决心,这样一个奇妙的发明,这样让人震撼的“魔术表演”,他一定要参与其中。他出价1万法郎向魔术师兄弟购买这种电影放映机,遭到拒绝,原因是兄弟俩认为这种小伎俩,只能在短时间取悦观众,不会有任何市场和发展空间。 Georges Méliès 在遭到拒绝后,就自己钻研机械设计,最终自己制造出一台电影放映机并开始了最早期的电影拍摄。作为一名在舞台上表演的魔术师,Georges Méliès最初把自己拍摄的一些电影片断当作最新奇最不可思议的魔术戏法展示在观众眼前,如果不是借助电影的拍摄手法,如果没有电影这个发明,这些当时被称作“魔术”的表演,是永远不可能完成的。

 

1896年,Georges Méliès在巴黎近郊自己的房产附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座摄影棚,也就是第一座电影工厂。为了采光的需要,这座摄影棚通体用玻璃制成,天花板和四面的墙壁全部用取材玻璃。仅在1986年当年,就有78部电影在这个摄影棚诞生,第二年1897年,又有53部电影横空出世。这座巴黎近郊的不起眼的小摄影棚,是名副其实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梦工厂!在这里,人类可以称作巨大的飞船飞向月亮,在飞船在月球上着陆时,月亮竟然是一幅俏皮不屑的表情;在这里,美人鱼在欢乐的游戏,海底龙王戴着金灿灿的皇冠,在五颜六色的美人鱼的簇拥下,得意洋洋;在这里,人类第一次大战僵尸,大战木乃伊,当僵尸们被团团围困的时候,居然在一瞬间消声匿迹。

 

当后来的另一位电影大师幼年时有幸亲自参观Georges Méliès的梦工场时,他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写下了这样的话,也就是题词里的英文: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梦是从哪里来的?四处看看吧,它们就是在这里被造出来的!”

 

 

Georges Méliès最早期的作品包括历史片,纪录片,喜剧片,故事片,当然还有他的最爱:科幻片和童话剧。他自己身兼编剧,导演,剪辑,以及表演多职,把他自己的梦境或者白日梦一样的幻想,也是我们许许多多人的梦境或者儿时以及成人后的幻想,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是电影史上,运用multiple exposure, dissolves, time-lapse photography,以及手工胶片染色的第一人。在1900年左右,当然还没有彩色胶片,但但是黑色和白色,怎么能满足这个雄心勃勃的“造梦家”的表现欲呢!于是,他就一片一片的用手涂的方式,给胶片染上了五颜六色的色彩。1900年,Georges Méliès的梦工场只有33部电影出品,但是这些电影无论长度还是质量,都随着Georges Méliès的雄心而增长。这其中,包括我非常喜欢的Lune à un mètre,描述的是一个太空人把实验室搬到了月球,天使和魔鬼都来造访他。

 

1902年,Georges Méliès的工作室拍摄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 - Le Voyage dans la lune(月球之旅)。这部著名的影片,讲述的是人类登月的情景,当飞船着陆月球时,落到了月球的眼睛上,于是,就有了此文第一张图片里的俏皮表情。这部14分钟的电影,是Georges Méliès拍摄的几百部科幻电影中最著名的一部,也是科幻电影的名副其实的鼻祖。在1902年,Georges Méliès已经开始拍摄人类登月的电影时,中国的电影大师在哪里?中国人在做什么?

 

从1896年到1913年之间,Georges Méliès拍摄了531部电影,其中包括大量脍炙人口的科幻奇幻电影。可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脚步悄悄来临,在经历了战争之后,人们可能是看到了太多的现实的残酷和无奈,人性的丑恶,种族间的互相杀戮,他们失去了对科幻片,童话故事的兴趣,Georges Méliès的梦工场从此衰败。之后,为了偿还他自己所欠下的债务,Georges Méliès不得不拍卖自己的电影道具,到后来,他迫不得已开始变卖自己的影片,眼睁睁地看着融入自己无限心血的胶片被融化,被制成了女人高跟鞋的鞋跟。这些承载着Georges Méliès梦想的胶片,这些把无数人的梦境幻想展现在人们眼前的胶片,最终的结局是高跟鞋的鞋跟!Georges Méliès为了维持生计,在巴黎的火车站经营一间很小的玩具糖果店,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或许正如很多电影人所说的:

 

 

“美满的结局永远都只存在于电影里。”

 

 

铺垫了这么多,也算是第一次写写电影史吧~~~~ 这篇文章不是只讲电影史,这是电影<Hugo>的影评。一个12岁的小男孩,孤身一人与父亲遗留下的机器人为伴,他凭着自己的毅力才华和坚持,不但揭开了这个机器人身后的巨大秘密,不光修复了残破的机器人以及同样残破的机器人的传奇主人,他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是一封有着奇幻冒险的封面,讲述责任,个体的价值,归属感和社会位置,充满温情梦想的写给早期黑白无声电影的情书,也是对早期的伟大电影人的最真挚的敬意。

当中国的电影还在纠结国仇家恨,拧巴本来就理不清的三四五六七八角恋的时候,Georges Méliès作为科幻奇幻片的先驱,早在1900年左右就开始了对未知,对梦想,对童话的探索,创作和展示。很多和我同样喜爱电影的中国人,甚至都不屑与观看奇幻科幻童话电影,他们认为那是给小孩看的东西,他们宁可继续为国仇家恨流泪唏嘘,继续拧巴在别人的生活现状,别人的爱情绝境里。我不知道原因是不是真如Georges Méliès所说的:“当他们目睹了太多现实的残酷,人类的残忍之后,他们已经失去了欣赏幻想梦想的心情。”

 

幸运的是,电影艺术终究是属于全世界的。一批批电影大师前赴后继,孜孜不倦的造梦,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造梦的手法也越来越高超,于是,就有了1921年的《king kong》,1979年的《star wars》,1982年的《ET》以及2009年的《Avatar》。我奶奶在80岁时在电影院透过3D眼镜观看了《Avatar》,极少进电影院的她,看完电影告诉我她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为什么?就因为电影里的那个美丽星球,是她小时候想象中的乐园,那一刻,在电影院里,小时候的幻想就真真切切展现在她的面前。不光是她,我想无数人,当然包括我自己,都和她有着相同的观影感受。

 

一战结束后,人们开始在垃圾站,废物回收处,铺天盖地的寻找搜集Georges Méliès残留在世间的电影胶片,最终,他所创作的大约100部电影得到修复。于是,在他诞辰150年之际,又有了这部《HUGO》,这部向他致敬的电影,也是运用了当今最先进的3D技术向早期黑白无声电影的致敬。

 

 

我在想:“美满的结局真的只存在于电影里吗?”

 

 

透过3D眼镜,在大屏幕上观看Georges Méliès的无声染色影片,真的很美很美!


 

 短评

曲高必定和寡,看不懂的人很多,不是魔幻片,而是献礼片。

5分钟前
  • TKnight
  • 力荐

很讨厌影片第一部分;但在梅里埃的身份揭晓后,当看到《月球旅行记》的拍摄片场时,仍然感动得泪流满面。迷影情怀足以感动每个热爱电影的人,只可惜除开“外挂”式的情怀来看,影片本身节奏拖沓剧本远不够出色,最终只算是献给电影和影迷的一个精致华丽之梦,绝非杰作。因此四星全部给影迷老马丁。

7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拍得好,却非好电影。表演、人物形象、细节安排无一不糟糕透顶。我无法以儿童的视角仅以造梦的标准来看待老马丁的作品。三星全为技术和视效。

12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前半部始终有种梦幻的感觉,小萝莉长高了。不知道为什么一出现早期的电影片段就卡。。

13分钟前
  • ififly
  • 推荐

不得不说是名字欺骗了我。。不过看了也不亏。。

15分钟前
  • 心念
  • 推荐

两条线有点散 有点儿给成人看的儿童片 但也许情怀和梦想更重要

16分钟前
  • catcher
  • 推荐

将电影还给魔术,将希望留于后人……如果说《午夜巴黎》是一封遗书,《雨果》也是沉甸甸的遗书啊。

19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前一个半小时一直在制造悬念,让人误以为这是儿童魔幻片,结果最后半小时恍然大悟——原来马丁斯科塞斯在向所有电影人致敬。片中最深的秘密并非什么平行世界、时空穿梭,而是电影人造梦的理念。

24分钟前
  • TheGrimmauld12
  • 力荐

鲜艳的色彩是向早期的染色片靠拢吧。虽然没有期待中的激动,但仍有几处看到想流泪,包括最后梅里爱在掌声中缓缓走出,多好的happy ending啊!这才是马丁献给梅丽爱的礼物,因为现实远不是那么美好。感动源于痴迷,电影像是一扇窗,将观众引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激发并维系着每个人的梦想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在飞机上看的,半梦半醒之间,似乎也不影响对整个剧情的理解。不知这算不算是好电影的标准?

30分钟前
  • Duree
  • 推荐

我真心想打个三星来着……剧作不及格,什么叫不分主次没有重点视点混乱看看这部就知道了。老电影情怀加一星,音乐扣一星;摄影加三星:富有层次的3D的长焦效果,尤其是调焦镜头做得那个细致,看得人真是热泪盈眶。这片果断不能得奥斯卡最佳影片。

33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虽然这是部向梅里耶致敬的电影。但我初始愿望是文学家雨果。。不是机械大师。剧情有点小拖沓。机械确实很美。

38分钟前
  • 王春晓
  • 推荐

在传统胶片电影遭遇数字冲击时,以时髦的3D与电脑特技技术向梅里埃和早期电影史致敬,意味深长。不免有美国电影里一贯故弄玄虚的惊险场景。机器展示令人想起弗里茨·朗《大都会》,火车场景则令人想起阿贝尔·冈斯《车轮》和雷诺阿《衣冠禽兽》。火车速度带来的危险感、机器与人的关系,皆为当时热门话

39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开场前两分钟精致迷人的巴黎城着实把我深深的吸引住。致敬电影业,一系列旧电影的穿插也明显深得学院喜爱。但如同《艺术家》一般,电影不单单是靠着卖弄情怀就应该获得赞誉的。或许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更恰当?★★★

41分钟前
  • Q。
  • 还行

原本以为是魔幻片,看到最后才发现是致敬片。

46分钟前
  • S.A.R.S
  • 推荐

原来是绘本来的啊,怪不得画面那么好看!剧情嘛……so so ……

47分钟前
  • superMario
  • 推荐

尘封的废弃老胶片就像坏掉的机器人,需要修复者用爱心的钥匙重新开启,发条的转动就是胶片放映机的转动,钢笔的涂鸦正如电影魔术—让后人领略其魅力并发现历史。老马充分展现了他的迷影情怀,流畅的3D运动长镜头充分架起了空间感,这比起当下那些对着屏幕朝观众扔东西的3D好看多了!

4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流光溢彩的色泽,奇幻童趣的经历,写实的蒸汽时代背景以及充满创意梦想的电影胶片——这是一部向电影诞生致敬的儿童片。惟其如此,主题不断在儿童(雨果)与电影(梅里耶)之间切换带来的片面效果也很明显。然而只要想到黑色系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能在古稀高龄突破自我拍出这样的电影,也足当礼赞。

5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被儿童3D冒险片的宣传误导了,其实一部厚重迷人的早期电影史——乔治梅里爱的传记片,正是孩子们冒险的最终答案。梅里爱最后说Happy ending只存在于电影里,这次老马给了梅里爱一个电影之外的Happy ending,对早期电影史的致敬也是功德圆满了!老马也客串了一把给梅里爱夫妇拍照的摄影师。★★★★

5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别以为马导不会拍烂片,他拍起来烂片来不是人。 强烈建议此片在CCAV一套大风车栏目中播出。

54分钟前
  • 你的芝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