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血之血

HD中字

主演:罗贝托·埃利茨卡,皮耶尔·乔治·贝洛奇奥,莉迪亚·李博曼,阿尔芭·罗尔瓦赫尔,费德里卡·弗拉卡西,福斯托·鲁索·阿莱西,阿尔贝托·克拉科,菲利波·蒂米,托尼·贝尔多瑞利,布鲁诺·卡里诺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吾血之血 剧照 NO.1吾血之血 剧照 NO.2吾血之血 剧照 NO.3吾血之血 剧照 NO.4吾血之血 剧照 NO.5吾血之血 剧照 NO.6吾血之血 剧照 NO.13吾血之血 剧照 NO.14吾血之血 剧照 NO.15吾血之血 剧照 NO.16吾血之血 剧照 NO.17吾血之血 剧照 NO.18吾血之血 剧照 NO.19吾血之血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Nothing Else Matters以及Scala & Kolacny Brothers

  获得终身成就奖四年后,马可·贝罗奇奥再次来到威尼斯,带着他入围金狮奖竞赛的新片《吾血之血》。除了强烈的艺术电影气息,这部作品令人印象最深的,可能是那段唱诗班演绎的《Nothing Else Matters》,“这都不叫事”。
  它出现两次,一次在旧时代故事初次结束时,另一次在整部影片结束时。这首由金属乐队Metallica1991年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他们“铁汉柔情”的一面。不过在原版中,节奏依然十分突出,主唱声音粗犷,清晰而硬朗,有种“老炮儿”和过去诀别的豪言感。
  到《吾血之血》中,由钢琴伴奏,女声合唱,细腻、舒缓、圣洁的版本,则如在薄雾清晨,庭院深深,心中雪藏的秘密,既有面对世界的丝丝无奈,又饱含赤子之心的坚定不移。

  影片这一版本《Nothing Else Matters》的演绎团体Scala & Kolacny Brothers是何方神圣?他们还有什么作品?
  英剧《唐顿庄园》的观众可能发现,U2的《With or Without You》、Walm的《Last Christmas》、Police的《Every Breath You Take》,都曾在剧中化为合唱版,清新动人,这些翻唱,正是出自他们之手。
  组建于1996年,Scala & Kolacny Brothers是一支来自于比利时的女子合唱团体。团队由Stijn Kolacny担任艺术指导,Steven Kolacny完成钢琴编排。合唱团由逾200名青少年女性组成,已经发过超过10张专辑。
  虽然也有原创曲目,但这个团体最为知名,也最为有趣的地方,在于他们重新演绎了许多上世纪的经典摇滚乐。Björk、Radiohead、U2、Nirvana、Depeche Mode、Muse、Rammstein等知名音乐人和乐队的作品,都曾被他们翻唱。所有这些无论多么愤世嫉俗的歌曲,都在他们的钢琴乐和女声和声之中,显得温柔深情,呈现出另一番滋味。
  比如,第83届奥斯卡学院奖最佳影片《社交网络》的预告片,用了他们重新演绎Radiohead的《Creep》。而纪录片《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竟把Nirvana成名曲《Smells Like Teen Spirit》的音乐段落交给Scala & Kolacny Brothers版本。霓虹闪烁,人群起舞,永不停歇的名利场,柯本暴戾不羁的生活,忽然表现出如此柔软的一面。

  仅是一首《Nothing Else Matters》,Scala & Kolacny Brothers的版本就不止一次出现在各类影视作品中。2012年凯瑟琳·毕格罗《猎杀本拉登》、2014年NBC剧集《绑架危机》、2015年电影《英雄:重生》都曾用过他们这首歌。不过,用得最妙的,可能是这次在这部由著名导演马可·贝罗奇奥执导,有些忧郁、有些惆怅;但长夜开眼、目光炯炯的《吾血之血》。
  L'ultimo Vampiro,影片的意大利原文名,直接翻译过来是“最后的吸血鬼”。影片讲述了同一个空间两个时代的故事,百年前,修道院中,惩罚与牺牲,一位修女被讽刺地囚禁在圣灵的脚下;百年后,这座建筑已是废弃的监狱,商人想要买下它,改建为酒店或戒毒所,而不愿融入现代生活的“老吸血鬼”,终于不得不面对外面世界的阳光。
  同于2015年,《吾血之血》与《故事中的故事》有些许近似韵味,燃烧的钢丝,尘封的灰尘,在不同故事之间冥冥的勾连,似乎是命运的重奏。但是它并没有真正的奇幻生物,影片手法传统简洁,观众情绪的体验来自于精致的场景和布光。也让人不由想起贾木许的吸血鬼《唯爱永生》,他们都在诉说着现代社会、城市文明的荒谬,而《吾血之血》则更多地将矛盾指向权力、以及权力要求所有人执行的规范。此处,老吸血鬼却再没有能力与他们对垒,正如百年前那位修女,如果无法冲撞,选择沉默是否也是一种反抗,亦或者,“一切都无关紧要”。

  坦白讲,影片的第二个故事并不太成功,这可能是已近80岁的老导演不太擅长的地方。在篇幅上较短,叙事上缺少起承转合,风格上也因一段喜剧表现而显杂糅,难和精心构建的第一个故事平行,而更像是它的注脚。
  但神迹时刻依然出现了,老吸血鬼看到那个年轻的姑娘,她纯美的样子,一如费里尼在《甜蜜的生活》所呈现的,要与整个浑浊的世界都分离开来。伴随着那首《Nothing Else Matters》,灵魂复生,肉身倒塌,在这片记忆了伤痕的土地上,建筑也会枯朽。穿过岁月的灰尘,大主教眼前的女人,不外是另一位被审判的弗里内,何罪之有。

  So close, no matter how far
  Couldn't be much more from the heart
  Forever trusting who we are
  And nothing else matters

  Never opened myself this way
  Life is ours, we live it our way
  All these words I don't just say
  And nothing else matters

  Trust I seek and I find in you
  Every day for us something new
  Open mind for a different view
  And nothing else matters

  Never cared for what they do
  Never cared for what they know
  But I know

 2 ) 简评 吾血之血

今天刚刚看完这部影片,感觉其实没大看懂,于是网搜各种影评,发现到最后和自己想的差的还蛮远的,想想还是自己写一下影评可以对影片有更好的理解吧,第一次写影评,不到之处见谅哈。

吾血之血主要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发生在中世纪的,另一个发生在当代,总体感觉第一个故事的逻辑还有剧情都明显好于第二个,与之相比,第二个也就只能靠吸血鬼这个话题来稍稍能让人更感兴趣些罢了。

先简单讲述一下这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的起因是一位修女和神父私通,神父最后由于内心的矛盾而自杀。其双胞胎弟弟为了能够让哥哥墓地葬在教堂(自杀在天主教教义是不能被上帝宽恕的,故而不能葬在基督教统治的土地上。当然除非在死亡前对上帝忏悔,影片中对此也有提到),努力奔走,本打算配合教会的教士,通过忏悔等手段逼迫修女承认两人之间偷情(那样男主的哥哥死因就是被女主(恶魔)吸引,不属于主动自杀)。结果,弟弟在这个过程中却对于哥哥私通的修女产生情愫,然而在内心矛盾挣扎中,最后还是选择屈服教会,放弃与修女两人私奔,最后导致修女被囚禁在墙内几十年。而在几十年后,弟弟成为红衣主教,回到这个修道院,才将修女放出。
第二个故事则是讲述数百年后,同一个地点,一位吸血鬼伯爵隐世数年之后,却因政府想要将其宅邸(一座监狱)出售给一位陌生的俄罗斯富商,而不得不出世。然而,却因为小小的一位侍女的微笑,让他决定放弃生命(或者是本来这群吸血鬼他们就不能永生,但是必须要吸血,因为中文翻译好像是这个意思)。

看完这部影片首先让我想到的就是,痴情女负心汉,但是回头想想,这些男人也没有自己的选择,因为这不是他个人的事情,而可以是说整个社会的体制的束缚了。拿第一个故事来说,哥哥一面是自己从小到大信奉的上帝和自己的“良知”,一面是自己的爱人,挣扎无望只好选择结束自己生命;于此想比弟弟就“坚强”的多,最后放弃爱情选择成为教士,两把沉在河底的钥匙让人看着真是心碎。。第二个故事就带有很明显的批判性,而且更为压抑。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旧的保守的生活方式,还是我们标榜的新进的生活方式,归根到底都没有任何的变化。老伯爵医生是旧的一方,检察官年轻人(包括伯爵的妻子)是新的一方,两种生活方式围绕着出售监狱这个活动在相互交锋。我们可以看到,吸血鬼中也有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生活的角色,但是在我看来依旧还是在“笼子”内,毕竟他们最后决定还是想方设法维持现状,维护自己利益,他们的与时俱进无非就是为了适应新的笼子和为自己找一点乐趣罢了。而导演的目的估计也是希望借此影片一窥那个人生的终极问题吧,我们到底要去哪里。

而在这压抑的黑暗中,爱永远是一道一闪即逝的亮光。修女被两个人抛弃,受到无尽的折磨,但是仍旧相信爱情,一直保持沉默。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一位从小到大信仰上帝而无比的单纯的女子,当她坠入爱河后,想让她承认自己的爱情,其实是通奸甚至是恶魔的吸引,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手段都不能让她屈服,她这是就是坚冰。这是我们的分析,其实修女应该只是单纯相信,她是对的吧。最后被岁月和刑罚折磨的不成人样的修女,再看到之前的爱人的时候,跪了下去,这也是一件很残酷的描述方式吧,他只是来看她听她忏悔而已。最后的依旧年轻的女孩走过身为红衣教主的尸体,这应该就是导演想要告诉我们,只有爱,在这个世界才是永存的吧。第二故事吸血鬼伯爵最后在濒死之际追逐那一对恋人,想要感受青春及爱情的滋味,哪怕只能远远看着,直道自己死去,也是讲述的这个观点罢

总体来说,两个小故事从古到今,每个小社会大社会新势力旧势力都是换汤不换药,每个人都在一个笼子里面,受到传统、体制甚至个人的束缚,浑浑噩噩如行尸一般,然而只有爱情,永远令人疯狂,能够让人突破自我,感受到其实我还是活着的吧。而片中的那首优美的插曲,也是完完全全的阐释了爱情的凄美和力量

So close, no matter how far
Couldn't be much more from the heart
Forever trusting who we are
And nothing else matters

Never opened myself this way
Life is ours, we live it our way
All these words I don't just say
And nothing else matters

Trust I seek and I find in you
Every day for us something new
Open mind for a different view
And nothing else matters

Never cared for what they do
Never cared for what they know
But I know

 3 ) FIFF16丨DAY7《吾血之血》:历史与现实的水乳交融

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吾血之血》,下面请看前线时间长河中不同人物交错相遇的评价了!

曲有误:

现代的故事与两段时空的衔接都不太喜欢。

布谷卟咕:

意大利电影看得少,昏昏欲睡,文学性好强。

果树:

前半部宗教感十分到位,转到现代部分就不太喜欢了。

Her Majesty:

美人走出围墙,宗教权力的死亡;老人倒于家园,现代人原则的丧失。

非有想非无想:

睡过去一次,太多关于宗教的隐喻看不太懂。新旧的碰撞,权利和抗衡的碰撞。

Spy Liu:

前半段故事还能看看,但也很俗套;转到现代后的故事讲述全线崩盘。时空变化的设定在乏力的剧本下显得毫无意义。配乐尚可。

迷幻松饼:

一部2015年的片子却给我一种很老旧的感觉。唱诗班版本Metallica的nothing else matters把我超度了,可能这首歌就是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吧。

Xavier-耐观影:

不获金狮天理难容的佳作,借由相隔百年的宗教事件书写了欧洲的时代变迁,资产阶级的溃败,新旧对立下的冲突,完全不炫技的国宝级意大利导演用这部影片追忆了自己半生的岁月。

psychopath.MN:

百年前,她或许有欲望,但她带着纯真离开,活着。百年后,他沉默躲藏,把自己活着一个停留在过去的世界,带着对青春肉欲的迷恋,留下。两段风格不一样的故事,后半段的故事略显黑色幽默,两段几乎可以说是独立的,整体表现下来只觉得沉闷。

欧.尹:

大多数时间内是云里雾里无所适从的,但片末贝内黛塔从墙内走出,仿佛将一切缀连起来,让人一瞬间形成了与导演隐秘心境的一点点牵连,也强有力地托起了整部影片。抛开结构的设计,这种体验一半要归功于绝佳的音乐,尤其是那一曲圣洁感十足的Nothing Else Matters,另一半则要归功于老导演深厚功力下创造的镜头质感。

鲍勃粥:

两段体,中古时期的虔诚信仰体系对话现代社会的异教徒般的老古董,“正教”与“离经”对文,内部亦有身份的多次切换,图像所展露的文本高度复杂多变,且保持灵巧。身着白衣的女子颂唱,可以是唱诗班,可以是餐厅驻唱;身份卑微的述说,可以是忏悔,也可以是举报和控诉;黑暗中一扇门的拉开,时代反复扭曲延续且折叠;兄弟,姐妹,团体,组织,人物面孔相互叠加。

子夜无人:

最大的失望来自于片中两个时空的切换方式居然用的是淡入淡出,光这一点已经让整部电影所有可以称之为“奇巧”的设计和用心都黯然失色了。从神性对人性的入侵,跨越到人类去渎神、灭神的冒犯,这种静态展示被困在前后两段乏味的絮语之中,罕见地觉得是镜头的力量跟不上主题的脚步,这应该是最不可回避的对于创作者已然迈入老态的揭穿,你的影像即是你的生理反应,很残酷也很真实。

#FIFF16#无人知晓单元第7日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 领悟自己生命和教会我们爱的伪装吸血鬼

这是一个以耶稣,圣母玛利亚教义为生存法则和道德评判下的时代。人们彼此敬爱尊重不能逾越雷池的礼教。从回廊开始进去修道者推开地下室房门却看到一个倒挂头脚的修女因为折磨不知是享受般呻吟还是痛苦的叫喊。下个镜头是减掉因为需要减掉秀丽长发而寻找撒旦契约的女人流下眼泪。男主再回头看到那青春活力的修女吟唱着牧歌,嘹亮而真诚。用三个分镜头就刻画了这个时代,压抑,真实,荒诞不经,以美丽的建筑风景和那肃穆的服饰。仪式和习以为常的规矩,行动完完本本带入我们的感情和思绪回到那个沉重又真实的时代,代入我们走进一个以压制人性为高尚美德的社会,既无奈又悲哀。

    那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山清水秀安静流淌的河流,都和那些穿着修道士基督长袍显得格格不入。就像被缠绕铁链的女人丢进清澈见底的河水,如果违背自然规律没有漂浮起来就是真的耶稣信徒。如果顺应自然规律漂浮起来就是恶魔撒旦的仆人要被杀一样讽刺不堪。而人们所有又都是这制度下的服从着,像行尸走肉一样的没有思考为了生存而生存。那两个服侍男人脱衣的女人就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从小到大都体会过爱和被爱,只有教义里的相互礼让和敬爱。真的是悲哀又虚伪的禁爱,就像所谓藏污纳垢的都是那些自封高人一等的信徒古来就有。道教,佛教,基督,穆斯林,都是所谓以圣人创建自居以拯救心灵枷锁为口号,所谓上帝,佛祖,安拉都只不过是那以克制压抑人性为高标准要求的名词而已。妄图毁灭人性和欲望违背自然规律而控制人,最后往往像弹簧一样越压制反弹力越大甚至毁掉自己。

    影片的立意远远不仅如此,镜头转向百年后的一天。时代日新月异,科技文明发展也快速发展。从一个老人的视角开头,一个结婚后就失踪的伯爵,因为常常在夜里出没被人称为吸血鬼,吸血鬼人不是人,鬼不是鬼,没有政府机构补贴也没有人关注关心,我想这就对应了那个把回廊的钥匙丟进河里后心死的男人一样。因为时代。环境和道德制度下的束缚不敢追寻自己内心情感最诚实的表达,只能任由心爱的人被囚禁在隔墙内像活死人一样,而他也因此把心灵的钥匙丢弃,最终也活的像一个活死人,没有心灵。所以结婚后更加无法面对自己,只能在夜间出没虽然活着却跟死了一样。河里静静躺着的钥匙和他那把一样,应该映射了更多的悲哀和凄惨,许多人,或者更多像他一样被迫丢弃自己的心,被迫压抑自己的欲。这就是那些所谓的大道。让人苦笑不得。

    现代里没有生存能力却被迫装瞎子,装瘸子装哑巴甚至装疯子,装活死人吃着救济,活在体制内。就和那百年前的修道士一样,压抑自己只为生存活在规则里。原来过了百年,千年什么都没有变化,就像医院里老人们的谈话。我们这个时代,发展文明,科技神奇,看似一直在像积极向上的飞速前进,其实没有丝毫的变化,因为还是那群人,没有任何精神上的偏离。世界许多的事都没有变还是用各种各样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而已,我们只是活在现在制定的规则之中,就像百年前的修道士一样活在自己制定的规则里,都没有突破制度,除非死亡。而每个时代的人都认为自己具有前瞻性,具有文明,神圣的自我自豪感。都活在自己的世界意淫里,原来都没有变,这个小镇这个世界都是如此。还是那群自以为是的人。

     两个时代的故事,群众,男女原本没有更多的变化,就像那群在废弃的修道院里吟唱的男孩和上个世纪男人看到修女们吟唱的牧歌一样。唯一不同的是,那激吻相拥的男女没有像当年的男人那样被时代阻隔后分开。老人看到那情侣就像看到了希望,一直用年老的身体追逐寻找,而偏偏又是在这个已经废弃的修道者,还是那个回廊,曾经压抑人性欲望和爱的回廊却成了情侣之间温存爱恋的场所。这既有讽刺又有赞美,力不从心奔跑的老人终于没有灰心丧气他满头大汗因为他感受到了不同,那就是爱。在一切一切时代中,只有爱发生了改变,只有爱可以让人窒息的感动。只有这份真挚又最自我的感觉才能创造希望。

   我们虽然永远活在自我的安慰和意淫中,但是丝毫没有逃出那自己制造的规则里。又不自知。但是爱却改变了许多事,用这个改变去批判过去的愚昧和现在反思的自我。并让你我后人学会思考和辨别共勉。两处时代里同一首歌曲结尾虽然没丝毫区别但是多了一丝安慰和欣喜。伪命题的吸血鬼以自己的血和教训教会了自己生命,也教会了我们爱。这就是最后的吸血鬼也是吾血之血。
转载联系微信512054928

 5 ) 神喜欢怜悯

马可·贝洛奇奥的《吾血之血》(2015),前后好似两部电影,时间不一样,跨度300多年,剧情也并无明显牵涉,除了那个名叫博比奥的小镇,除了那座古老的圣奇亚拉修道院。是的,就是这座修道院让导演本人魂牵梦绕着。

博比奥是马可﹒贝洛奇奥的故乡,影片明显带有一种朴素的混合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想来导演是矛盾的。拍一部与家乡有关的电影,切入点、题材等等都是一个问题。哪怕在自由的现代西方世界,一旦关乎宗教,便成了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好在马可·贝洛奇奥之于意大利影界,犹如西班牙的布努艾尔,只是说布努艾尔大多数时光,只能在遥远的墨西哥度过。无疑,贝洛奇奥善于借宗教剥离人类的灵魂,从而剖析及阐扬人性。

在古老的欧洲、在中世纪直至近代,宗教实际上是一种权利的象征,渺小的人子随时被以宗教的名义定夺生死。《吾血之血》中的圣奇亚拉修道院神父卡齐亚·波蒂,便认定绝色美人柏莱蒂修女勾引了法布里奇奥,并导致了他的自杀。这种咬定几乎是致命的,无可更改的,只是说要借一种形式确认罢了。

据此,应神父之邀,身为法布里奇奥的弟弟费德里科·马伊作为一名士兵,来到了这家修道院。他质问神父为何让他的哥哥与杀人犯小偷葬在一块,这让他母亲非常伤心,而他的母亲从来只为教堂做好事,你们为何对她这么残忍呢。

神父威严又煞有介事地说,那是因为你哥哥受到了柏莱蒂的诱惑,尽管他临终前请求宽恕,但他是无望自杀的,而绝望是不可饶恕的,我们的希望,就是她承认与撒旦立下契约,这样我们就可以宣布法布里奇奥不是自杀的,而是被她所蛊惑,引诱他下地狱的,这是我们唯一能把你哥哥带到教堂来安葬的办法,你母亲也得享安宁。现在问题是,柏莱蒂拒绝承认,我们给她剪发是想找到撒旦在她身上的印记。

如此,弟弟费德里科·马伊就被神父当成了说客,尽量说服柏莱蒂承认与撒旦勾结的罪行。这时的柏莱蒂处于极度的纠结矛盾之中。当他目睹了柏莱蒂的美貌,不免心头震颤,这种如雪的静美本身,就有一种慑人心魄的力量。

接着,他远远地看到,披着锁链的柏莱蒂被神父推下深水,以验证她是否与撒旦合谋。荒唐的证据是,如果她浮上来,她就是有罪的,沉下去,则无罪。

她沉于水底,如同她一直一言不发那样的沉静。稍后,被神父令人捞了上来,好在她还没被水呛死。可还没完没了,神父是至高无上的神旨,他认定她有罪,她便有罪,只是说要她开口承认而已。那她就是铁嘴钢牙的不开口。

神父只得用软的一招,对费德里科说你去吧,看看她是否对你赎罪。实际上,神父让他假冒他哥哥。的确,一开始,柏莱蒂真以为是法布里奇奥,动情地看着他,然后拽着他进到里面说,这是通向回廊的钥匙。她主动热情地吻了他,这让他措手不及。他慌张地跑了出来。

一直在门外的神父和两个修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神父当然怀疑。他进去,只看到柏莱蒂静静坐在那。神父不甘心,当着大家的面,要让柏莱蒂赎罪,声称如果你有罪,无认怎样也不要流泪。她一如既往地不说话不流泪,只有当她看到了她误以为的法布里奇奥,她才流下涌动情感的泪水。神父说这不算,令人送她回大牢。他说,明天准备动用火刑。

费德里科慌了,拿着她给的钥匙开了门,偷偷进去告诉她,她说我会不会死。他说应该不会。她激动地要拥抱他,他却退缩了。她微笑地说,你跟你哥哥一样,都害怕。原来她一直心知肚明,并没有真的把他当成哥哥。

是的,费德里科退缩了,他来到修道院的溪流边,远处飘荡着动听的和声,潺潺清澈的溪水始终流淌着,月色是那样的动人,但现实却是如此的惨淡。他狠狠地扔了钥匙。他不想惹火上身。钥匙沉入水底,一如他的死结,紧紧折磨着他。

实际上,这段时间,一对照顾费德里科的姐妹,跟他产生了莫明的感情,姐妹陪她一起用餐一起入睡,尤其是光彩照人的妹妹。如同姐姐说过的,仰慕和尊敬是相互的。当疲惫不堪的他被柏莱蒂所累,他对于两姐妹的情感也就慢慢退却了。

火刑日来到,柏莱蒂仍是一言不发,仍是那样的美丽,这是一种简单纯净的美,如同她信仰的爱情那样澄澈。神父们除了让她疼痛嚎叫,没有其它任何办法,最终叫来泥瓦工给她砌起一个黑暗的小牢,只留一个可看到眼睛的小口,吃喝拉撒全在里面。按照神父自己说的,因为她太美丽了。潜台词在说她在人群里,总会跟撒旦勾结害人的。封闭的监牢,封存了美,却禁锢不住人心,这是凄美的人性。

300年后的今天,这个位于皮亚琴省的小镇博比奥修道院,被人们称作监牢。诡异的是,同样一个自称检察员的费德里科·马伊的人,带着一个俄罗斯年轻商人,前来修道院打探收购一事,这惊动了8年来一直藏身于此的巴斯塔伯爵。

伯爵觉得这将给小镇带来巨大的威胁。从来不上网的他,让男仆了解到这个检察员的身世。按照当地人说法,这个伯爵就像吸血鬼一样,只在夜间出来游荡,而她的妻子找到费德里科,痛诉地说他失踪8年,让她变得一无所有。

伯爵闲庭胜步,在看了牙医之后,暗黑之中,他召集镇上大佬开会。大佬们希望他拿出主意对付这两个不束之客,并希望他离开藏身处,前往阿尔卑斯山暂避。大佬们对他无微不至又言听计从,相信伯爵一手遮天的能力。

想起伯爵的仆人说,这世界很广阔,没有新鲜事。但他淡淡地说,世界其实很小,一点儿也不大。好像在说我就是这个世界,至少这小镇的世界属于我。

当坐在车里的他,看到了这一对不束之客,正跟一个女孩说笑,他说那女孩的笑真干净,简单的美。显然,他被吸引住了。他下车,费德里科让俄罗斯人伊万离开。伯爵说那是你妹妹吗。是的。我查了你的资料,你并不是检察员,你以前因为行骗坐过牢,这次,你是要骗俄罗斯人,还是我。

费德里科看看他说,我妹妹艾琳娜在大学读书,她的生活费很高。老头说,你想要多少。10万。讨价还价之后,老头说,好,我给你1万,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妹妹的,先付你5000,之后再付清。

达成口头协议后,伯爵悄悄跟身边人说,今晚这儿所有消费都从我基金会出,还有,给那个女孩艾琳娜1万。这时,对一切并不知情的艾琳娜,带着春风般的微笑过来,拉着伯爵一块儿唱歌跳舞。姑娘们唱起了《重归苏莲托》,然后一起跟伯爵拍照,老头离开。姑娘们说这老头好奇怪。

当然,奇怪,8年来只在夜间如吸血鬼一样出来的老头,沿着小镇街道晃荡,看到了妻子跟小伙们起劲跳着火辣的舞蹈,他面无表情。当妻子看到了他,想出来时,她却被小伙拽着动不了身。

世界在夜间多么曼妙,也是多么的不可揣测。回到修道院或者说这座牢房的伯爵,恍惚听到了年轻时自己跟情人追逐的样子。这时,修道院外歌声荡漾:“最好的青年时代,去了地下,瓦优撒河流淌,在希腊的山上,伴随着阿尔卑斯高山的军队,河水都变红了,三色旗飘扬……”

接着影片闪回300年前那个小小的黑牢,经年之后,已贵为红衣主教的费德里科·马伊前来修道院察看,他让人拆掉关押柏莱蒂的黑牢。黑墙推倒之际,依旧美丽的她裸身微笑着走向光明,这对于红衣主教的他来说,如同一个久远的梦境。

而300年后的伯爵,在回忆青年美好的光景之后,却倒毙于楼梯边上。所有的生命,无论生前多么的显赫,最终都会以各自的方式走向人生的终点,这是所有人的宿命。

月色洒照,小镇衣旧安详,动人的歌声再度响起“一切都无关紧要,如此靠近,不管有多远,不能比心更遥远,永远相信我们自己的样子,其它一切都无关紧要,从不曾如此敞开心怀,人生属于我们,我们过着自己的生活,这些话我说不出口,其它的都无关紧要,我信任,我寻觅……”

其实,影片界定了权力对于人的加害及其生猛。也许权力本身没有对错,只是说宗教一旦赋予了神父绝对的权力,他便会以宗教的名义,定夺别人的生死,生命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即便300年后进入现代文明的今天,似乎权力并没有消减,反而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变得更加不可束缚而有恃无恐。

吾血之血,隐含着人类悲凉而无奈的原始情感。这种生命的黯然,或许是形而上的,不能见光的。我对宗教本身无歧义,我喜欢宗教典籍文字里的部分,清泉汩汩,净化心灵。但我不喜欢的,是它们数千年来加以修饰及形式的种种外套,形同枷锁,那必定是要钱要命又裹束人的。否则,便没有必要人为地画那么多框框。

《新约》曰“神喜欢怜悯,不喜欢祭祀”。或者说,认知了三大宗教里面的慈悲、良善和包容,跟人性的相生相通即可。做人有个基本的底线,本身就隐含了慈悲、良善和包容。如此,那些虚头巴脑的形式又有什么用呢。

毛伟人说过,宗教是一种毒药。他的意思是宗教信仰的约束框框太多,妨碍了人的权利和物质发展。依我的陋见,纵观人类的宗教史,更为妥贴地说,宗教与权力一样,都是一剂药,用得好,造福人类,是良药,用得不当,祸害人类,便是毒药。关键是要对其有切实的规制和约束,不能肆无忌惮地任其在形式上的膨胀,否则,遗毒便不可避免。

2016、8、4

 6 ) 69

今年离去的两位大导演香特尔·阿克曼与祖拉斯基分别于去年拿出遗作,一部是《无家电影》和《黑暗宇宙》。如果《吾血之血》成为马可·贝罗奇奥的遗作,我倒是丝毫不会感到惊讶。这不仅因为马可·贝罗奇奥已经快迈入八十的门槛,还在于《吾血之血》流露出的一个耄耋老人对青春肉体的遗憾与年华逝去后感到的无尽忧伤;而这作为一位导演其生涯的句号,显得颇为合适。

当然,这种丿嘴话不该过早说出。在看过《再见,长夜》《征服》《沉睡的美人》之后,已经将马可·贝罗奇奥认定为影史最具激情的导演之一;尤其是当我们知道此时导演在拍摄这些电影时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因而,我们完全懂得在旺盛的创作激情下,马可·贝罗奇奥还会拿出多少佳作,比如最新的一部《梦中人》已经在制作之中。

《吾血之血》讲述了两段间隔数百年却有内在联系的故事。前一个故事是一起发生在17世纪的女巫审判事件,讲述修道院一位修女犯下情罪,导致相爱的男人自杀,不被允许埋葬在修道院。男人的胞弟为此前往修道院欺骗并说服修女承认罪行,从而将哥哥的尸体移入修道院。却不想坠入爱河。至于后一个故事,则是这座修道院在数百年后被政府挂牌出售,从而扰动了周边市民,从而将意大利社会现状交融在历史、宗教、政治等大议题之下。

两段故事已院门的开启交接,其联系让人很难摸到头脑。再加上哥特化的摄影风格与高反差打光,让这个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暗影,尤其是最后女巫破墙而出,在配乐(nothing else matters)的咏唱下,让人惊艳。在此捎带提及一下,试着设想一位非意大利裔导演在还原这一题材时会走向哪里。往往会采用一种舞台化的处理方式,来空置故事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这是较为容易的处理,但对一位意大利导演来说,现实感的坚实是根深蒂固的。故而,第一故事中,我们体验到的那种饱满情绪,都是出自天分进而加工的结果。

在第二个故事中,巴斯塔爵士在店里面对青春肉体的欢畅所展露的失意,实则可以看成是导演马可·贝罗奇奥对自身老去的感触。尤其当其跟随青年男人迈步楼梯跌坐于平台上时,向他袭来的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画面:女巫破墙而出,残损的肉体重新焕发出肉体鲜活的光芒。这是每一个年华老去的人都将面对的无可奈何。

 短评

时至今日还是只有一个贝罗奇奥能以如此优雅的方式信手交织起不同的故事和同样的面孔,也只有一个贝罗奇奥看透了吾国吾民血肉里的腐朽不堪,方敢以七旬之身质疑其自欺欺人而不见分毫的刻薄或老气横秋。监狱里再建囚牢,拒绝相信因“非我”而被恐惧的自由本已触手可及。Nothing else matters.

10分钟前
  • BLTEmpanada
  • 推荐

3.5入,Metallica之唱诗版《Nothing Else Matters》加分;《年轻气盛》之升级版,对青春和美的迷恋穿越时空不改,权力与腐朽的坍塌历经世纪演变,以血还血,血肉蚀尽脱胎换骨迎来暗夜唯爱永生,放之艺术与生命皆准;布光极赞。

1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这是一部很私人的电影,叙事方式也很私人化,很任性。比如导演对权力的看法,比如片中的御用演员和家人,比如故乡博比奥圣塔娅拉教堂贝内代塔修女的传说,比如连片中里孪生兄弟死去的梗,都是导演自己的人生故事,他的孪生兄弟1981年的时候去世,导演在1982年的【眼睛和嘴巴】里也拍过。★★★★

1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一看就是老头子拍的,东西说了很多,但中间啰啰嗦嗦的,看得人昏昏欲睡,那个老吸血鬼伯爵和费德里科主教应该都有导演自己的影子吧,辜负过几个女人心怀悔恨,又对年轻女孩子有了爱抚的欲望。害人之人反成了主教,受害者还要被囚禁一生,无罪之人祈求有罪人的宽宥,讽刺。

21分钟前
  • Shadow
  • 还行

插曲用了Nothing Else Matters.

26分钟前
  • 去年槲寄生
  • 还行

不喜欢这种模模糊糊,扯宗教、扯神迹、需要联想和过分解读的电影,总感觉导演自己也不知道要表达些什么。况且电影技法方面也没有什么可以赞扬的地方。[C]

30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代表欲望诱惑的撒旦,还是身轻如初的圣徒。

33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较差

执导50年整,贝洛奇奥用女巫审判和欧债危机背景下的两个时空的故事描述新欧洲与旧欧洲此消彼长的关系(吸血鬼像是幽灵代表着旧欧洲的复燃),阐述了新与旧之间的长久对立背后,不变的权力才是谎言、虚伪的根源。

37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一部故事简单,靠一些神怪噱头制造迷惑的电影。于是就有了一群各自想象,奋力填空的艺术观众。越喜欢玄幻的越高看此片,但池中暗月,始终没有完型。

38分钟前
  • 半逗
  • 较差

看到最后终于看懂了……有点意思但谈不上喜欢。配乐太美。

39分钟前
  • 唐小万
  • 还行

3.5星。生不敢恋,死亦何哀。

41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古代一段过于冗长,现代部分很有意思

44分钟前
  • The 星星
  • 还行

20161208 Séance présentée par Marco Bellocchio

49分钟前
  • Muyan
  • 还行

从宗教到国家机器,人从未获得真的幸福与自由,一直朝拜着强权和虚伪。

54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太魔性了⋯⋯后怕⋯⋯丝毫不累的我看《吾血之血》十分钟就睡着了,一直到电影结束都没醒过来,刚刚被惊醒还以为是凌晨⋯莫名其妙睡了两个小时,搞得我有点不敢看新一遍⋯

59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3.5 Nothing Else Matters

60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有罪就该忏悔,找不出证据如何逼供,沉水不浮,眼泪自流,火刑伺候,实在逼不出撒旦,那就关她几十年,污秽褪尽,终于蝴蝶破茧,白天失踪晚上瞎逛的伯爵就算是吸血鬼也是一把老骨头了,本是残喘,偶遇一抹亮色,死灰复燃,然而身躯听不了使唤。

1小时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墙里走出一个永远的女孩

1小时前
  • 北斯特托伊勒托
  • 还行

有意思吗?

1小时前
  • 杰诺拉泽
  • 还行

4,索伦蒂诺花巨资做不到的事,贝罗奇奥用最少的钱最朴素的方法一跃而就。

1小时前
  • Peter Cat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