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2

HD中字

主演:葛优,舒淇,孙红雷,姚晨,安以轩,邵兵,廖凡,邬逸聪,关晓彤,窦文涛,赵宝刚,乐嘉,张馨予,王希维,李晨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非诚勿扰2 剧照 NO.1非诚勿扰2 剧照 NO.2非诚勿扰2 剧照 NO.3非诚勿扰2 剧照 NO.4非诚勿扰2 剧照 NO.5非诚勿扰2 剧照 NO.6非诚勿扰2 剧照 NO.13非诚勿扰2 剧照 NO.14非诚勿扰2 剧照 NO.15非诚勿扰2 剧照 NO.16非诚勿扰2 剧照 NO.17非诚勿扰2 剧照 NO.18非诚勿扰2 剧照 NO.19非诚勿扰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非诚勿扰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非诚勿扰2》豆瓣官方小站:http://site.douban.com/108514/  在秦奋(葛优 饰)全然做好与笑笑(舒淇 饰)白头到老的准备之时,笑笑对秦奋的感情却仅仅止步于好感。在秦奋好友李香山(孙红雷 饰)和芒果(姚晨 饰)离婚典礼的启发下,秦奋与笑笑决定试婚。然而,好感毕竟不等同于爱情,共同生活期间,秦奋深沉的爱意 在笑笑那边却变成无形的压力, 两个最后只能分道扬镳。距离远了,感情似乎也就淡了,就在两人似乎已经忘记对方的时候,他们生活的轨迹又一次发生重合。老友李香山罹患重症,在他的人生告别会上,秦奋和笑笑再次相遇,在即将离世的老友点化下,笑笑似乎明白了婚姻的真谛……水中生活英语奇葩双人行之战杭州小兵张嘎2004幸存者:澳大利亚内陆 第二季绿野狂人超自然9人组拳战之格斗江湖三叶草龙卷风1996终生第一季飞天舞二战全史未经发现乘龙快婿她不当女主很多年八面威风1988王牌保龄球复仇之旅(原声版)不管妈妈多么讨厌我秘密谍报员绘里香真心想让你幸福最好的尚未到来惊天大逆转化外之民战旗飘飘英雄光荣绽放——杨靖宇变身杀人事件杀出集中营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五品郎中想得到夸奖的我的妄想饭面对死亡时间倒数遇见你要爸还是妈机器肉鸡第五季千面特务伊卡洛斯左轮右你开心宝贝之古灵星历险记僵尸海狸我的劲爆婚礼第一季功夫(粤语版)_超变战陀5百变战陀玄武门之殇

 长篇影评

 1 ) 躺着挣钱都嫌太累,那就改趴着吧…

作为一部续集电影,作为一部冯小刚和葛优的电影,可能会有很多观众已经习惯要在年底去电影院享受他们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但这次的《非诚勿扰2》因为王朔参与了编剧,所以整部电影的气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那些想要去电影院享受欢乐的观众可能会有些意外地撞上一堵冰冷而坚硬的墙。

    
作为一部很认真地去试图思考“生与死”这样终极话题的电影,《非诚勿扰2》可能会是不错的小说、话剧,甚至是电视剧,但它不是一部好的电影。如果偏激一点看,这部电影其实靠听也能“看完”。无论是视听语言还是叙事技巧,《非2》在形式上的轻飘和话题上的沉重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对于那些抱着既定期望值的观众来说,这样的电影可能会让他们有些消化不良。
    
如果我们还把它看作是一部电影的话,那么这部电影的创作者实在是太偷懒了。故事根本无从谈起,就是摆出一幅我要和你们丫聊聊的姿势,最后其实也没讲出个什么道道来。

其实,1就是1,2就是2,要是躺着挣钱都嫌太累,那就改趴着吧……



实在懒得多说了。2010年的中国电影,基本上就这样结束了。

从现在可以知道的影片消息来看,我不觉得2011年的中国电影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惊喜。

 2 ) 爱情是人生中的一场修行

《非诚勿扰2》这部影片整体来说还不错,有给人值得回味的东西。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爱情,更没有完美的婚姻,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倒是将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回到一个圆满的桥段上来。

禅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才是最伟大的雕刻家,艺术家。一辈子很短,我愿意和你在一起,但不应该是将错就错。如果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选择,还不如不选择,跟有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劫是缘。人应该活在当下,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一切随缘,但要惜缘!生,只要还活着,一切都是未知,没有发生的就是我们追求的。死是整部戏最感人的部分应该是香山人生告别会。香山和亲友告别时说了好多话,这些话如果不是他面对死亡了,可能他这辈子都不会对她们说。面对死亡,香山选择了有尊严的去死。人,一旦知道了死期,一切争斗、算计、荣耀、耻辱都会化为去年的雪,现世与他恍若隔岸,幸福对他仅存的生命而言,是怎样一种奢侈?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是怎样一种洒脱?

如果你活着,你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永远都活着。死是另一种存在,相对于生。这就是佛家说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即是死,死即是生。香山的死,换来了秦奋和笑笑感情的活。幸福就是历经铅华后,相爱的人能够在一起。希望秦奋和笑笑放下屠刀,一心向佛。早日修成正果!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爱情是人生中的一场修行。

 3 ) 王朔的道歉和道别

如果说看《非诚勿扰》和《唐山大地震》是我被心理预期的那个冯小刚忽悠进了电影院,那我再次卖票入场看《非诚勿扰2》则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在银幕上看望王朔是排50分钟长队的理由,不知道长长的队伍里有几个人和我一样,不看僧面看佛面。

事实也是我想象的那个样子,这部续集如果当做电影来看,根本及不了格,论电影感还不如第一部。一般而言,离生活越远的就越像电影,离生活越近的就越像电视剧。所以,美剧总是给人感觉电影感十足,而很多国产电影什么都不像。冯小刚的电影基本上是电视剧规格的,电影院里坐在我左手边的那对中年夫妇就完全可以证明,电影前半部分他们两人频繁的充满爱意的击打对方,还一个劲儿的指着屏幕说,你看人家,你也学学。能够和自己的居家生活互动,是电视剧最明显的特征。

冯小刚的本事是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故事弄得很有人情味儿,类似秦奋这样整日游手好闲还开着奔驰满处跑的中产老男人能有多少?要我说这人物这故事就跟白日梦似的,一点地气儿接不着,可是他能给你加一层滤纸,让你觉得电影里的人吧,挺亲切,比其他导演刻画的穷苦大众更像平常百姓。小刚导演是有些小聪明的,他深刻的明白观众的心思,于是他以一种看似没有道德担当的趣味性在牵扯着观众,提醒他们我拍的是一目了然的电影,是你水深火热的生活。

冯小刚说得对,他是啤酒,王朔是二锅头。这电影拍得如此差却能叫不少人感动,肯定不是啤酒的作用,给力的是掺在里边的那杯二锅头。

说几个印象比较深的场景:
1.秦奋搀扶着病重的香山去看墓地,走着走着,香山一扭脸,对秦奋说,“不看了,大通铺一样。活着扎人堆,到死了还人挤人。”

2.在饭馆里,香山对秦奋交代后事,“我呀,这一辈子跟钱着了大急了。川川,我不会让她为了挣钱,工作一分钟。就虚度光阴,想不干嘛就不干嘛。”

3.人生告别会上,香山坐在前边,面向大家,说,“你们的好,你们的善,我都记在心里,带进火葬场。我死了,这些信息还留着,随烟散播,和光同尘,作为来世相谢的依据。如果还有来世的话。(大意)”

这些对话之所以留有印象,是因为一种久违的感觉,是因为对二锅头的那种来自肚子的想念。王朔总是把生活赤裸裸的指向虚无,然后再来一次仗义的担当。这些年,王朔取胜的关键,并不是靠塑造真小人的形象,而是让君子自比成小人,这样一来魅力就凸现了。往往是这样,越有趣的,就越让人心安。可很多人没看见这个,只记住那句“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实际上,王朔从来就不是小人,他坦坦荡荡,讨厌武侠,却做了好多侠义的事情。到后来,赞誉他都不要了,好像存心让自己的刻薄来解释这些。在影片里,他还是借着那个叫川川的小姑娘,说出了一句让自己得以自洽的评价:他也没有比别人更坏。

对了,还有一句,我也记住了,是香山在公司里对秦奋说,“伪艺术也是艺术,就算它再二尾子,那也是艺术家生的。眼看那块地儿就要盖成电子城了,咱们再不说点好的,伪艺术也绝种了。(大意)”

王朔的一生里关于真伪的讨论很有意思,在他的早期作品里不断地告诉别人四个字:你丫别装。后来他改了口:“装的好也叫好,动机就别聊了,聊来聊去只能伤害人。”你若问他,你怎么自己抽自己的嘴巴,他一定会大方地告诉你,“我年轻时候才懂多少东西。”

我曾经看过不下5个号称是王朔所写的博客,几乎看不完一篇文章就知道是假的,可还有挺多人偏偏就信,他们似乎以为沾点儿痞子气就成王朔了。我见过很多人,有话不会好好说,非要说得让你一听就很难受。那股连王朔自己都厌恶的腔调居然成了招牌,太多人拿皮囊当骨肉了。

为什么王朔是你学不来的?这跟炖肘子是一样的,你说这脂也脱了,鸡汤也煨了,葱、姜、绍酒也都放了,可怎么就是出不来东坡家的味道呢?工序一道不少,作料一味没差,比对着菜谱,没错啊,找大师盘问,说差在哪呢?大师笑而又语,你呀,少了人家的灵魂。

所以你至多可以学会他的调侃、他的嘲讽、他的戏谑,甚至可以模仿他的狂狷,但你终究没法复制那股厌离的情绪,那种对世界放不开手又瞧不上眼的无时无刻的爱和纠葛。那是情怀,得不拿自己当人的疯过,得九死一生,得大彻大悟,得从头再来,他说除此之外还得扎一针。

步入中年以后,王朔总是在两件事上自我重复。一为道歉,二为道别。第一件事对谁都好,解了心结,树了榜样,给自己也挣得了面子。日本有句谚语:不会说对不起的人永远不是大人。王朔给不少人道歉,然后他发现了中国人原来都是讲理的,没有人会为难一个诚心道歉的人。一个人过完人生的大半还时常自我否定,成长没有完止反倒越来越凶猛。人总是要犯错的嘛,能做的就是到知错的那一天,去认错。真正的错是知善而不行善。

至于道别这件事,王朔先用作品画出了分水岭,与从前的自己彻底决裂,少说有一半的读者买回一本《我的千岁寒》表示看不懂。看不懂没关系,王朔说本来就不是给你们写的,甚至他不明白怎么到今天还有人会对《空中小姐》那样的作品念念不忘。作品改头换面之后,道别就成了他的一个主题,他掏心掏肺的对世界对亲人对从前写着自己的私家话,诚挚得像情书。在《非诚勿扰2》里,他编造了一个人生告别会,来满足自己对道别的诉求。道别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内心的诸多情结,它们在电影里,也一股脑的出现:海军、大院、共产主义、女儿、美、自杀、生老病死。把这些感情用几部作品变着花样的来回阐释,显得多少有点矫情,但其实细想想也是好事,我们这个时代又缺少忏悔又缺少深情,王朔都找补上了。再者说,能把临别赠言当成创作题材一写好几年的作家恐怕也就他一人吧?

其实整部《非诚勿扰2》里,讲的同样是这两件事,道歉和道别,当这两件事儿慢慢变成一回事儿,王朔就有了一种温暖的情怀,在白驹过隙的人生里,留下几句喃喃而绵长的絮语。到影片最后,使人潸然泪下的,不正是这个吗?

说回电影,王朔的编剧显然不是电影剧本的考量,情节无力,写得又过于自我,以至于搁在镜头里有点突兀。把最后的那几段戏放在一个充斥着剑南春和中国人寿的贺岁片里,显得夸张并且失衡。

电影的张力不会是前边逗你乐后边让你哭那么简单。举个例子,刚猛如姜文的电影,孤独起来才叫人子弹穿心,比如那句“那年我十七岁,她也十七岁。”看完《让子弹飞》,我脑子里全是师爷的这句话。结果师爷死了,腿挂在树上,他的秘密最终还是独自带走了,他连一句实话都没有人可以分享,这就是张力。

这些年国产电影的大屏幕上,能这么靠剧情触动人心的,我只对姜文有印象,虽然他也没做太好。看姜文的电影,总觉得仿佛一个处男在度过他惊心动魄又迫不及待的初夜,藏都藏不住的兴奋,满屋子荷尔蒙。

看冯小刚的电影则像一个浑浊而又温柔的中年人,坐在床边跟你不停的聊啊聊,边聊还边撩拨,你对他说,你他妈倒是来啊,结果他就不来,恨不得用一张嘴皮子把事儿给办了。

至于张大导演和陈大艺术家,这俩人有点相似,因为阴阳怪气又偏爱装神弄鬼的人总是比较像。


草威

PS:中国这些电影以后能不能尽量不要让孩子在里面朗读背诵什么的了,因为第一,中国话不适合说出来,有时候挺好的词说出来瘆人;第二,饶了孩子吧,没那么深沉,不至于这样。

 4 ) 非2不算好电影,但说教并非某撮人的专利

非诚勿扰不算好电影,1如此2亦然,看跟什么电影比了。
冯小刚不算什么好导演,看跟谁比了。

从《甲方乙方》开始,
冯小刚和他的团队就很清楚是为了什么拍电影,
换句话说,
冯氏电影一直侧重的是营销美学,
并非电影美学。
营销就是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
自然就要为最大的客户群服务,
这就是为什么冯小刚一直挨骂,
他弄出来的产品却一直赚钱的最大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冯小刚一直挨骂,
却没被骂死的原因。

冯氏电影服务的是
俗到坚持看春晚的那个群体,
拿着山寨机在公交车上外放10大神曲的群体,
从不知库布里克,奇耶洛夫斯基,阿巴斯
甚至彭浩翔,贾樟柯是哪家孩子的群体,
看了《杀手阿一》的开头就要吐,
甚至看了《搏击俱乐部》都要头晕的群体。

残酷的是,偏偏这些,无恶意地套用下许先生发明的词语,
偏偏这些“庸众”,占去了全国人民的9成多。
任何一个电影团队,制片人,
都不可能以豆瓣这类文艺型网站用户的标准,
作为唯一参考,来拍一部电影,那不是等亏么。
有时候大家容易造成一种自我麻痹,
因为每天都晃同一个网站,下意识会出现幻觉,
以为全国人民都已经跟这个网站人民的口味差不多了。
事实上,就算夸张点说,现在中国有2亿网民,
那还有12亿多人不是网民呢。
这2亿网民里,能有一成人的口味差不多,已经难得了。


无法想象,把很多非俗人心目中的十大影片,
搬到中国的院线上映,会是个什么观影效果。
市场就是这样,事实就是这样。

你听着leonard cohen,nick cave,看着北野武,蒂姆.波顿,
而这些,你的父母,叔叔阿姨,一辈子都不会去关注一丁点,
你不会因此而觉得你的父母俗得让你想断绝关系,
他们是你的亲人,跟广大的俗人一样,就爱瞎凑个热闹,
他们构成这个社会的主体。
冯小刚团队就是摸清了这些主体想要看什么,
他才能主攻营销美学,而不是电影美学。
市场当然也希望出现很多营销美学和电影美学皆得的人才,
姜文只有一个,没办法的事情。
影评写得再好,自己去拍电影,估计离冯小刚的距离都差得远。
香港电影黄金时期,就有很多牛逼影评去做导演的,
至今没见哪个牛逼香港导演是影评出身的。


冯小刚拍电影向来是为了搂钱的,
这一点,他从不否认,这比很多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的人好多了。
至于某些火力集中攻打他的拍片态度不严肃之类的,
我倒是觉得他基本上没严肃过。
像《唐山大地震》这种,来一个艺术的处理方式和悲剧到底的结尾,
文 艺观众们一定会为之叫好,全国人民却会吐口水,
他当然选择让少数人吐口水,让大多数人买票。

非2跟冯小刚之前的贺岁片都差不多,
并不以王朔式段子的加入就升华。
这次惹得比较毛的是,居然在这样一片里搞说教,你算哪根葱。
可是,朋友啊,
以您这样博学多才的人儿,给你一个机会拍电影,
恐怕最想做的就是说教啊。
所以,有些为了影评而影评的,怒气冲天的,
感觉就像冯小刚动了你的奶酪似的,
说教只有我做得,Y就不行。
可是,朋友啊,说教又不是谁家的专利,
他说教他的,你说教你的呗。
他赚他的钱,你牛逼你的,这又不冲突嘛。


有些影评,其实从本质上说,
跟冯小刚是一样的。
大家捧你,不是因为你真的有多牛逼,
不过因为那是你的职业,写得比一般人多,脸熟,
大家凑个热闹,图个乐子而已。
大家去看冯小刚的电影,
也并不是他多牛逼,脸熟,一直在做贺岁,
凑个热闹,图个乐子而已。
两者犯的毛病是一样的,都是脸熟了就膨胀,
就要以为自己是唯一标准,主观代表一切,客观是浮云。
希特勒骂秦始皇专制,这不是笑话么。

 5 ) 献给冯小刚的追悼会

说明:

别劳心费事争先恐后指出那诗是扎西拉姆·多多而不是仓央嘉措所作,要纠错去@冯小刚,谁写的,是读者风格还是故事会风格,它们根本不重要,更不会影响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烂片它就是烂片。

如某网友所言:如果说《非诚勿扰》是随随便便就拍了个烂片,那《非诚勿扰2》就是认认真真地拍个烂片,区别只在这点吧。



我丝毫不想掩饰有何等厌恶这部作品,从中你可以窥见一个电影导演是有多偷懒,多么没有进取心,只想着就植入广告发一笔,显摆那些飘渺得不切实际的中产阶级梦想,各种无聊透顶的小布尔乔亚情调。尽管严格来说,《非诚勿扰2》比《非诚勿扰》要好上一些,然而前作是一部几乎不配叫做电影的电影,一部不需要导演的广告宣传片。所以,那根本是不能当做比较对象。然而说归说,依靠各种手段,这一年的《唐山大地震》让冯小刚国民级导演了一把,现在他继续披着“三无导演”的皇帝新衣,招摇过市,期盼着票房大收。

正如冯小刚自己讲道,他和王朔俩苍孙把迷恋、向往的生活也放入了电影中。现今,他俨然已经是江湖老大,再也不是当年座下门客的身份,而王朔是江河日下,俩人平起平坐,恩怨不见了。可能因为有王朔的加入,许多人包括我在内会起那么一点兴趣,看《非诚勿扰2》有什么变化。把续集拍烂搞砸的情况有很多,不过续集电影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没过足瘾的好电影,一种是没捞够钱的坏电影。很不幸,《非诚勿扰2》是属于后者。

从《永失我爱》到《致女儿书》,空姐、绝症、与女儿的谈话,纯情光棍流氓大款,《非诚勿扰2》里头可以瞅见两个老男人的影子。这些可以诈唬不明真相的观众,但欺骗不了有些阅历的人们。影片内容干瘪,美景依旧在,不过这次换到了三亚。各种铺张排场,像莫名其妙的选美走秀。海量的植入广告总是不缺,从老客户剑南春淘宝网人寿保险到艾美酒店海南航空北京旅游局,只等你那会心一笑。

跟贺岁档前期的《赵氏孤儿》一样,这部电影呈现了诡异的前后断裂,不像喜剧不像悲剧更不是一部正剧,总之是两边不靠,一样做作。前面还像冯小刚的东西,耍贫嘴贱。后面就玩起了真情告白,一把鼻涕一把泪。装模作样的求婚、离婚再到追悼会,冯小刚依然擅长小题大做,这回是往死里做。与其说他有勇气去面对婚姻问题,不如说《非诚勿扰2》是一种情感投机,就好比《唐山大地震》从传统道德人伦角度出发,抓到了许多国人的心。将错就错,凑合着过。事实上很容易发现,影片指出了一些婚姻的矛盾与情感的危机,然而它选择了一种轻浮的放任,其中就包括既白痴又滑稽的结尾。至于试婚问题,这类不新鲜不实用又被证明是别人玩剩下的东西,真的有意思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除了激起一帮中年人的自怜自伤,在传达的东西上面,《非诚勿扰2》很难叫人宽心接受。

吃喝玩乐当完大款,一个暴发户对你说,要挂了,无所谓了,什么都无所谓了。这样的场面并不会让我觉得他境界高,他豁达圆满了。恰恰相反,我会觉得恶心。如果一部电影是与观众的直接对话——何况在这样一部依靠对白和台词的电影里,冯小刚终于把他的审美情趣和认知水准暴露无遗。他就适合去批一些东西,讽刺某种现象,然而真不适合来大发感慨,道德警醒,满盘说教。毕竟结合冯小刚的文化背景和厮混经历来看,他也根本就一没情怀的导演,更别提什么人文关怀了,那还真不是放下胡德夫的歌、背下仓央嘉措的诗就可以恶补回来的。

冯小刚作品或许很实用,能在这个畸形市场和浮躁社会里存活,这些我都不反对。也许《非诚勿扰》系列本就是玩玩的,没人会认真。但这是一部上映的电影,那也必须有被严肃对待的一面。正如《非诚勿扰2》嘲讽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却不知自己也是被嘲讽的料。这个社会有更多值得关心的东西,但冯小刚视而不见。一边敲着如意算盘一边与外人道,再拍几部我就不拍了,我快死了,大家抓紧珍惜吧。这样的姿态,你觉得他认真了么?不是中国人就不能心生无奈,而是现实中的无奈和电影里的不一样,所以你会觉得假,觉得作,觉得不真实。

相比前作,《非诚勿扰2》是有多出了许多组空镜头,像热带的雨,云层的影子,用来渲染气氛,放大人物情绪,留出大段时间给观众思考。想法是好,但不出意外的话,它们将是各种睡点的来源。因为在关键的场面调度上,冯小刚仍然毫无长进。以两对人各自去798吃饭一场为例,放着偌大一个地方不用,笨拙得只会照着桌子拍。这边拍完,然后就轮到那边,先来的一对跟后到的一对,缺乏联系冲突,没有空间感。人物是死的,对话也是死。也难怪有人会说,这是一部说着无聊相声的电视剧,即便制作得再精良,有风光有美女,它依然是一部国产电视剧,只不过是八点档与十点档的区别。

葛优和舒淇的对手戏毫无亮点,一个光着头的大老爷们,年纪一大把了,有人会相信起他的纯情来?反正我是不信。至于舒淇,纵观几年下来的作品,她一如既往的没有演技,只会嗲声嗲气说话,作女一枚,真不知演技好的评价从何而来。可能意识到葛优的贫和舒淇的嗲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冯小刚搬来了痞气外露的孙红雷,岂不料,此人延续了他在《梅兰芳》的抢戏作风,后半部分有如王朔附体,大出风头,把葛优(冯小刚化身)晾在一边,霸占了整台好戏。

冯小刚曾说,如果姜文拍商业片,那会是他最大的对手。现在姜文明白了,拍了一部叫板的《让子弹飞》。姜文也曾跟冯小刚直言,你的电影是葡萄汁,好电影是葡萄酒。可惜冯小刚一直不明白,所以他拍了《非诚勿扰2》。于是我不无真切地期望,经此贺岁档一役,姜文可以正式把冯小刚赶下台,锉锉那骄奢恣狂天下第一的嚣张气焰。

电影里的追悼会能引发一些联想,有人说是王朔借了冯小刚的地开的,有人说是王朔不小心替冯小刚开的。但开来开去,无论是开给谁,反正都是一死字。反正在《非诚勿扰2》里,以往的冯小刚是真的死了,死得还挺彻底。这真的不是什么坏事,是好事。【国际先驱导报】

 6 ) 坑了个爹

不能说是个影评,顶多算个观后感吧。因为它貌似不像个正经电影。

看到最后总觉得应该再演半个小时,有点草草收尾。

看完之后我所能记住的:

1。葛大爷戏好,姚晨腿好

2。感谢中国人寿、剑南春、梅赛德斯等的赞助

3。又看见邵兵廖凡有点想念昨天刚看完的《让子弹飞》

4。Goyard或将成为继neverfull之后又一街包

5。张馨予安以轩是来干嘛的?为什么没巩新亮?

6。离婚典礼和追悼会就算最有看点的两段了

7。孙红雷真是辛苦了,最大感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张涵予声儿真性感

9。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具体体现为斯巴鲁都换成GLK350了

10。真没什么了,一个为了续集而续上的一集



坑了个爹!!!!!!!!!!!!!!!!!!!!!!!!!
你爹才喝多了呢!!!!!!!!!!!!!!!!!!!!!!
MB 还我80!!!!!!!!!!!!!!!!!!!!!!!!



 短评

剧本儿结构松散,要是没有王朔的台词撑着,就真的烂尾了。

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那番恳别人生真好,动人。但是这种好,不是电影的好。坐着把心掏了,是作家的本事。有运动,有人物,有命运,有故事,一切都在,给人领悟,才叫电影。有语言,还要有电影语言。 电影是Show me,不是tell me。

8分钟前
  • 柏邦妮
  • 还行

冯氏幽默+王氏感悟。前半部分许多搞笑的情节都来自生活,有人情味儿,但转折却来的比较突兀,有点儿不明就里。最棒的主演是孙红雷,他的最后一段戏份让人特堵心,尤其是最后的最后,把我难受坏了,擦了点泪,我最受不了听遗言,即便是在电影院。葛优姚晨很可爱,舒淇很美。圣诞快乐,喝瓶红酒,睡了。

13分钟前
  • 天亮天黑
  • 推荐

没第一部好看

14分钟前
  • brave贾兔儿
  • 还行

非2的辛辣与苍凉、豁然和平静,难道真的没人看到心里去吗?反正姐是哭肿了双眼。生命到底是什么,也拼也淡,最后还是顺其自然。PS:负责任地说,非2真的比非1好多了。真的没有那些人骂的那样差。

15分钟前
  • 春生他娘
  • 推荐

第二部里感觉笑笑有点儿作了,没事自己找不痛快,也就是秦奋比他年长心里承受力足够,要换上同龄的或是年龄差距不大的,谁还买你的帐呀!当小三儿的还想翻身当太后,笑话!

17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让悲观者无力,让软弱者更怂……躺着挣钱都太累,改趴着吧…

21分钟前
  • 张小北
  • 较差

非诚勿扰 2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还得说是有钱才能去住那亚龙湾的树屋,开50万一瓶的酒,弄喝香槟的离婚礼和人生告别式,让孩子一分钟都不为钱发愁,虚度年华,《资本论》和仓央嘉措的情诗岔着读,我也对钱发誓,我被感动了。

24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较差

看了点映 非诚勿扰2很不错 很煽 王朔编剧立马就不一样了 最后葬礼的发言完全是千岁寒女儿书里那套 濒死体验啊什么与光共尘之类的 开头的典礼大亮 比非诚勿扰1好很多很多

29分钟前
  • 莫陶客
  • 还行

前半截还能看,起码画面效果不错,葛优依然幽默十足;后半截实在不靠谱,简直七拼八凑,草草收尾,疲软无聊。

30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冯小刚用胶片写的微博,全是牢骚,全是警句。

31分钟前
  • 梅雪风
  • 还行

俏皮的台词不适合温情片,续集还是免了吧。

35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还行

很难专心

37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还行

比非诚1好看。对于台词方面,故事情结上,比1都下功夫了。几个看点:1、离婚仪式。搞笑。2、给活人办告别会。搞笑。3、有跟非诚1呼应的地方。比如:建国、比如一年一次的内个。4、有句台词严重讽刺了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5、葛优真的老了。但还是爱他。爱冯小刚。

41分钟前
  • 影联国艺
  • 推荐

小刚:我的心太乱

46分钟前
  • 水夫兔
  • 还行

“没有了激情还能不能不离不弃?时间可以把人拉近,也可以推的很远。活着是一种修行。” 娘的,第一部那么水,第二部居然可以扭转,最后半小时的“人生告别会”,当时我就醍醐灌顶了。

5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谁在前世约了你?”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个人是十分喜欢《非诚勿扰》,也因此对《非诚勿扰2》特别期待。但纵观此片——拖沓冗长,支离破碎,还时不时来一下广告植入,要不是有王朔在撑着,很难想象……片尾曲歌词用的仓央嘉措的《十诫诗》,也让人觉得十分古怪。好在还有美人、美景。★★★

54分钟前
  • Q。
  • 还行

你不诚,我不扰,2。掏钱买票的百姓们,祝你们愉快。

5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非1》说的是,再不相爱就老了;《非2》说的是,再不做爱就死了

60分钟前
  • 卫洒酱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