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2020

已完结

主演:陈建斌,董勇,郝平,何杜娟,王骁,胡可,徐绍瑛,陶红,侯岩松,巫刚,耿艺展,丁勇岱,翟小兴,白威,赵子琪,李君峰,宿北宸,范诗然,李龙君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三叉戟2020 剧照 NO.1三叉戟2020 剧照 NO.2三叉戟2020 剧照 NO.3三叉戟2020 剧照 NO.4三叉戟2020 剧照 NO.5三叉戟2020 剧照 NO.6三叉戟2020 剧照 NO.13三叉戟2020 剧照 NO.14三叉戟2020 剧照 NO.15三叉戟2020 剧照 NO.16三叉戟2020 剧照 NO.17三叉戟2020 剧照 NO.18三叉戟2020 剧照 NO.19三叉戟202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三叉戟2020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被警界荣称为“三叉戟”的三位人民警察:崔铁军(陈建斌 饰)、徐国柱(董勇 饰)、潘江海(郝平 饰),在退居二线之际,遇到了一起洗钱大案,“三叉戟”重新面对20年前的对手并被多方势力挑战。金融巨骗为了解冻资产,不惜雇佣黑道动用极端手段。面对新型犯罪,“三叉戟”用传统的工作手段进行对抗,纷纷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在对手巧施离间计时,“三叉戟”的关系分崩离析。但在警察职责面前,他们最终齐心合力,一举击破了金融犯罪集团,同时也将幕后的腐败黑手绳之以法,续写了“三叉戟”的辉煌。圣何塞谋杀案国语追爱谎言大追踪遗失的环节妙探双娇天若有情1990武当派:美国传奇第三季野蛮生长复活休比的万圣节疯狂动物城+黑暗残留第一季疑心劫大魔术师笔仙大战贞子死国飙速宅男第五季湄公河午夜故事钻石荆途那个傻瓜爱过你啄木鸟伍迪2十三陵水库畅想曲贵在真诚性游戏克洛伊黑衣女人2:死亡天使已是香港明日人生有梦关中刀客之七寸子弹子球游戏爱无国界暮光之城4:破晓(下)美丽的约定史密斯夫妇血色情人节真情到永远若是如此后见之明炎之舞大山的儿子古董局中局

 长篇影评

 1 ) 《三叉戟》总制片人马珂专访

“老树发新芽,枯木再开花。” “你们三叉戟,局里面谁不知道啊。” “看前面黑洞洞的,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它个干干净净!”

4月26日,公安题材大剧《三叉戟》于2020年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正式亮相,并举行了线上新剧发布会。发布会上,陈建斌、董勇、何杜娟、王骁四位主创走进直播间,与主持人以及线上观众聊起了剧中角色以及拍摄过程中的种种趣事。

《三叉戟》根据吕铮同名小说改编,以崔铁军(陈建斌 饰)、徐国柱(董勇 饰)、潘江海(郝平 饰)时隔二十年后再度协力破案为叙事脉络,讲述了三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老警察,面对新型犯罪,齐心合力创新侦破手段,最终一举击破金融犯罪集团的故事。

值《三叉戟》新剧发布之际,笔者观看了部分样片,并采访了《三叉戟》的出品人、总制片人,天马映像影业董事长马珂,和他聊起了该剧从筹备以来的“攒局”经历。

现实“老公安”,艺术化改编

马珂决定要买《三叉戟》影视版权的时候,小说还没有出版。那是2016年底,拿主意前他甚至连小说的一半都没有看完。打动他的是小说里对人物地刻画,用他的话来说,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过人物质感这么好的故事了。买完版权,下一步就是趁热打铁影视化。

拍剧还是拍电影,是马珂考虑的首要问题。剧和电影的受众不同,改编难度与策略各有区分。不过,这个问题并没有为难马珂太久,由于原著故事性上的先天优势,他决定采取一种联动方式——剧和电影一起拍。电影请来了高群书导演,电视剧导演是刘海波。

小说《三叉戟》是吕铮的第12部作品,入围了茅盾文学奖。吕铮是公安作家,从警18年里积累了大量鲜活的办案素材。写《三叉戟》之前,这些故事在他脑海里滚了3年。“三叉戟”的原型,是吕铮入行以来的三位师父,这部作品实则是一部向三位师父致敬之作。

这种磨骨入墨的现实价值,让马珂颇为放心。这是虚构文学所不能比拟的地方,具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魅力。但小说的底子再扎实,拍摄成影视剧也得三修五改。

在马珂看来,这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常常是形而上的写意味道比较重;而从剧本的角度来说,更要注重形而下的写实属性,要扎扎实实地将其落地。“这部小说的长处是戏剧冲突和人物关系,尤其是它的人物设置极其有意思,是立得住的。”

即便有这两项先天条件,《三叉戟》的剧本也磨了一年有余。

相比起原著小说里循序渐进地情节推进,剧里的戏剧冲突和角色情感更加极致。这种变化,始于三位主人公人物关系的更改。在剧中,“三叉戟”不再如小说一般,是上级临时起意拼凑而成的破案小队,其中更蕴藏着一段跨越20年勾连不断的兄弟情深。

除了人物关系的重铸,剧本还在小说原有案件的基础上做了相当大容量地扩充。

一则,是强情节、高密度的案例嵌入。作为快节奏类型剧的典型代表,刑侦涉案剧向来有着高强度、大容量的鲜明特色。不过,在马珂看来,强情节并不意味着稀奇古怪,观众看刑侦剧,能记住的主要还是人物。如果只一味追求案例的新奇,反倒是买椟还珠了。

二则,是案例内外伏笔地埋设。虽然《三叉戟》最终围绕着一桩经侦大案展开,但前夕出现的所有案例,都不是为了单纯强调情节性而插入的。比如开篇的缉毒案,就顺势牵扯出了后续案例的一系列人物;而最终的经侦大案,也与前面的案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了所谓的情节密度而设置案情,是一种比较偷懒的创作方法,往往也很难打动观众。《三叉戟》里的每一个伏笔、关系,都影响着将来的主要事件,贯连人物的危机和成长。”

灵魂靠剧本,阵容是地基

重情节,还是要人物?这是不少影视创作者常常思考的问题。一般而言,戏剧故事的创作有抖擞事件与竖立人物两种笔法,也就是所谓的情节剧和人物剧。

情节剧以新奇著称,剧情每每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给观众以强烈的情感刺激与感官冲击。走的多是悬疑、传奇的路子,比如《刀锋1937》、美剧《美国恐怖故事》等等。

人物剧则注重对角色的描摹,人物作为故事的枢纽,情节发展不能脱离其独立存在。惯常的行业剧、生活剧创作即基于此。比如《岁月》《甄嬛传》以及《亮剑》等等。

有趣的是,虽然有着情节剧的先天条件,但《三叉戟》却是一部典型的人物剧。

“《三叉戟》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鲜明扎实的人物。我们在戏剧冲突、文本结构上做了一些探讨,但更多的工程还是放到了人物构建上。这也是我的思考,近两年这一类型剧的创作,总有点喜欢在事件上下功夫,相对忽略了人物。但我觉得,你只有把人物和事件有机地结合,让人物能够在一个高度上建立起来,观众才愿意去深入故事。”马珂道。

说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颇为艰难。所赖小说提供了先天基础,曾创作《余罪》《暗警》等作品的编剧沈嵘也于类型片角度提供了专业性帮助,避免了走弯路浪费时间的过程。他们以多种叙事时间交错进行的方式,将“三叉戟”的过去与当下勾连,缓缓拉出故事悬念。

扎实的剧本定稿之后,找演员自然也不是难事。《三叉戟》里主要角色的年龄多在40-50岁之间,恰好对应的是国内70年左右的中生代演员。这是国内演员的巅峰阵容,他们既普遍接受过非常扎实的戏剧训练,又有从业多年的表演经验,备受观众的青睐。

陈建斌是马珂的老朋友,两人在之前的《中国式关系》里合作颇为愉快。在前几天的《三叉戟》线上新剧发布会上,他形容自己饰演的“大背头”崔铁军是一个“表演者”,一个善于伪装的狡猾猎手,“他是一个擅长侦破、善于隐匿于人群当中进行案件侦破的人”。

董勇是昔日的“警察专业户”,从《黑洞》到《重案六组》再到《绝对控制》,他饰演过一批脍炙人口的警察角色。而这次于《三叉戟》中,他饰演“大棍子”徐国柱一角。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追捕者”。“刑警出身,即将退休。性格比较暴躁,一点就着。”

郝平有着多年的戏剧表演经验,曾拿过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项“梅花奖”。在2009年的《蜗居》中,两人有过初次合作。那部剧里郝平饰演苏淳,马珂是总制片人。此次在《三叉戟》里,他饰演的是“大喷子”潘江海,能轻轻松松撬开罪犯的嘴,寻得有用信息。

虽然是硬核类型剧,但女性角色在《三叉戟》里绝非为剧情渲染增色的“花瓶”。

“我们不愿意拍一部披着涉案剧外衣的恋爱剧,观众看这个题材是要看悬念,看紧张情节,看人物度过危机,否则我拍它意义何在?不过铁汉也要有柔情,女性角色都有自己承担的责任。比如夏静怡(何杜鹃 饰)、花姐(胡可 饰),她们都加强了故事的情感温度。”

除了剧本和演员,导演刘海波也是保证《三叉戟》水准的重要一环。

刘海波与马珂颇为相熟,《中国式关系》《光荣时代》皆是出自两人之手。“他是一个特别有激情、特别纯粹的导演”,谈起与之合作三次的感受,马珂毫不犹豫。“他是学表演出身,对人物的把握和敏锐的感觉特别准确,演员跟他在一起合作的时候就很舒服。”

也正是凑齐了这套强大的制作团队,《三叉戟》才真正将“回归内容”平稳落了地。

涉案剧毋须“破圈”,要做就做国民大剧

涉案剧“功夫在诗外”。

事实上,制作《三叉戟》并不是马珂的临时起意。作为一名从公安部下属事业单位金盾影视文化中心走出来的制片人,他有着多年涉案剧创作经验。他见证着涉案剧在中国的兴起蓬勃,也经历了公安题材类型“死于疯狂”后的行业转型。

自从2004年反腐涉案剧禁上“黄金档”的政策出台后,国产涉案剧历经了一段长达十年的冷寂期。直到2015年,《刑警队长》于江苏卫视、重庆卫视两台热播,打响了涉案剧回归黄金档的头一炮。《刑警队长》是马珂四年磨一剑的砥砺之作,颇下了一番功夫。

“当时算得上艰难求进,相当于在冰川里趟出了一条路。《刑警队长》实则找到了一个可操作的空间方向,起了个突破禁区的标杆作用。让整个行业包括管理部门、市场觉得,涉案剧还是可以拍的。也正是在此后,你发现近两年这个类型逐渐丰富起来了。”

而《三叉戟》,只是他继《刑警队长》后的又一次全新尝试。说是全新尝试,实则作品的灵魂依旧不变,那就是扎实的人物。与《三叉戟》类似,《刑警队长》同样抓住了原型人物,抓住了人物身上那种极致的戏剧冲突与情感撕扯。这也是马珂追求的好戏之根。

建稳了好戏的基础,就抓住了观众的口碑。《刑警队长》近几年来数次复播、网播量突破10亿的不错成绩,也让马珂对《三叉戟》充满了信心。在公安部内部送审的过程中,这部剧被业内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是“近几年里公安题材的里程碑式作品”。

马珂表示,涉案剧不存在所谓的“圈层”,就像没有人认为《无悔追踪》《人民的名义》有男频、女频之分一样,用所谓的“圈层”来划分涉案剧或许略有不妥。

说到底,涉案剧是具有普世价值,用主流视角讲故事的类型剧,观众看到的是人物的温度、情感以及成长过程,好的涉案剧具备了穿透年龄、穿透地域甚至穿透阶层的价值。

“其实我们要检讨近几年制作上的一些问题,不要大家老是为了去投观众所好而拍剧,这些实际上是费力不讨好的。观众不需要你去告诉他这个好看,只要你自己的作品真正做到位之后,观众就会被你吸引而来了。好的国民大剧是老少皆宜、全民通吃的。“

当然,这种作品不常见,往往需要耐住寂寞、禁住诱惑,下几年苦功夫。《刑警队长》磨了四年,《三叉戟》也磨了三年。过程苦涩,可马珂却乐在其中。他不羡慕别人把公司“做大做强”、包装上市,他的兴趣点在于制作,创作作品最快乐。他不想成为财务报表和利润对赌的奴隶,还是要保持独立制片人的自由和从容。创作涉案剧让他颇有成就感。

剧版《三叉戟》刚刚召开了线上新剧发布会,影版《三叉戟》业已进入忙碌的后期制作中。2020年,天马映像还有数个项目即将启动。《刑警队长2》已开始筹备,《三叉戟》第二部也提上了日程。“我们不求节奏有多快,就踏踏实实地来,用作品说话就够了。”

 2 ) 入坑了!上头了!三个大叔飙戏太爽了!笑点密集,戏骨给力!秒杀当红小鲜肉们!

第一集老夏挂的时候我居然看哭,三个性格迥异的老警察因此屏弃前嫌并肩战斗,看他们飙戏很爽,帅过当红小鲜肉,很真实很鲜活,节奏很快不拖沓!无尿点笑点多!很值得追,看了四集不过瘾啊,更新太慢,想等养肥了看,但是一更就忍不住点,加油三叉戟,这样的良心剧一定大火!现在的年轻人成天被各种甜宠虐恋剧洗脑,不是什么好事,这种正能量贴近生活的好剧应该多看看,剧中很多场景都是在天津取景,有些甚至在我家附近,看起来很熟悉亲切,追到底啦!

 3 ) 这才是警察

我看很多朋友吐槽这剧进展慢、没有特别激烈的矛盾冲突。

但这就是它的真实之处。现实中的警察就是这么办案的,虽然剧情需要会有夸张,但整体架构是真实的。

三个警察才能摁住一个犯罪分子。这太正常了,现实中哪有警察和对方单打独斗的,飞檐走壁的功夫高手在警队里凤毛麟角,都是些平时吃着药顶着疲惫的身体夜以继日工作的汉子罢了。人到中年,腰酸背痛,谁都不是超人,跑个300米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还想身手矫健瞬间制敌?做梦吧。

还有,实际探案,就是这么一点点地去摸排线索,利用自己十几年内建立的社会关系,打探消息、寻找蛛丝马迹。不然你以为线索从哪里来?莫非你问对方就会乖乖告诉你吗?预审就是这么斗智斗勇。犯罪嫌疑人都是人精,会轻易吐露实情?

一问三不知或者插科打诨或者胡言乱语或者装死充傻或者口吐芬芳太正常了。不然他们是犯罪嫌疑人?

预审完全就是技术活。让一个狡猾的犯罪分子吐露心声和实情,太难了。

警察也是人。混得不好的会吐槽、埋怨,但很多中年警察,有了案子仍然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往上冲。

除了职责所在,还有就是心里憋着一口气,凭什么让你们触犯刑律为所欲为?

看到年轻干警做错了不会安慰,嘴上狠心里疼,就是怕对方吃亏。但都是直男,又不好意思,所以都是以批评的口气说出来的。

别看他们抓贼的时候气喘吁吁,但这帮老东西站在你背后的时候,像是一道钢铁长城,让人放心。

年轻干警办案的时候旁边站着这么一个胖乎乎的师父,心里马上就有了底。因为你说错了话、办错了程序或者没领会到眼神,他会冲你狠狠地戳一指头,点醒你,让你不会犯错误、耽误事、倒大霉。

这就是真实,也是这部电视剧的诚意。

当然了,也有不真实的地方。比如那个破无人机,整天耀武扬威的在天上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当警察吃干饭的?分分钟搞定操控者好吗?出现第一次就给摁在那了。

还有,预审其实非常枯燥冗长。不可能讲讲人情世故、打打感情牌嫌疑人就热泪盈眶地招供,这个的确夸张了。还有,最终集大棍子是打不过一个年轻壮年男子的,现实中这种情况大背头也不会弃他而去,否则以后在警队别混了。

该回避的时候,就得回避。郭局出面,也不能违反纪律,所以违规让三人介入夏静怡的案子这也是不现实的。

另外,刻意制造的车祸物证鉴定人员会发现不了?尸体烧焦了外伤骨折可是掩盖不了的,肺部的烧伤烟尘含量位置都不同好吗?

不过为了剧情推进需要,可以理解。

我个人希望这剧能够大火——它也有这个质量——让普通群众也知道警察到底是怎么办案的。没有美女警官相随、更没有胡子拉碴的颓废造型,不是说是个帅哥就能让犯罪分子束手就擒的,更不是到哪里都一身笔挺的警服戴个警帽一脸正气的。

你见过这剧里三个老警察外出办案的时候穿过警服吗?没有吧。

动不动穿警服外出办案那不叫警匪剧,那叫披着警匪剧外衣的偶像剧。

犯罪分子也不是什么逻辑高手,动不动就跟东野圭吾培训出来的一样搞个烧脑大案,更不是警察到什么地方亮一下证件就可以畅通无阻。正相反,一个小保安都可以拦住你。人家不让你进,你能怎么样?

很多时候,他们甚至都不敢在家人面前说出实情。想要办个案子有时得赌上前程、得罪上司,还得防备来抢功劳的同事,也有明枪暗箭的办公室政治和溜须拍马的曲意逢迎,以及中年恍惚的初心自问。

这不是矫情。因为要是想当个合格的警察,尤其是业务能力强的警察,面对社会其他职业抛出的橄榄枝,没有点初心,还真是坚持不下去。

这剧已经非常贴近现实了。可以说从剧情的精彩和与现实贴合的平衡点上完爆所有的警匪剧,包括近几年呼声非常高的几部。比如,那部都在等着拍续集的。因为都脱离现实太远,而这部剧,简直就是复刻了很多现实中的工作现状。

随便举几个例子:第一,剧中警察喝酒得报备。没错,纪律要求,只要是喝酒、不管是不是下班了,就得报备。剧中只要是三个人喝酒就有人不停地问是不是报备了,这都是常态。因为这是纪律,现实就是如此。不报备,发现了要处理的。有人可能说我碰见的警察都随便喝,但纪律要求,就是要报备。你碰见的警察,不合格。而且现在的警队纪律,也没人敢随便喝。

见过哪部警匪剧里出现过这个?没有吧。但这就是现实,现在的警队就是这么严格。

爱信不信,纪律要求,得报备。

第二个例子,小吕的发型。

小吕的发型很还原现实

这就是警校生的常见发型,圆寸头,在学校更短。小吕刚从学校毕业,留这个发型非常符合实际,因为习惯了,留了好几年,所以一般毕业之后都会留一段时间。即便是老警察,也不会留那些大刘海、披肩的夸张发型,就像其他警匪剧里经常出现的那些浪子发型,分分钟被督查处理好吗。

第三个例子。

禁毒队的田队单打独斗没打过贩毒分子,一起坠楼了,有人质疑禁毒队的队长打不过毒贩。

谁规定禁毒队的队长就得是武林高手的?别说对方的人设是个泰拳高手,就是普通青壮年毒贩,打不过也正常。

有人说禁毒队都是受过特殊训练的,一看就是外行。特警队才有体能和擒敌训练,禁毒队就是专职禁毒的警察而已,受过训练不假,但都是关于毒品知识和禁毒工作要求等内容,和格斗没关系。

禁毒靠的是情报、胆识、智慧和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论体能和擒敌技巧,和刑警队的没什么区别,因为事务繁忙和生活不规律,可能还略低。以为禁毒警是散打队吗?每天几个小时的格斗训练?单单搞情报一项就累死你,哪有功夫去训练体能和格斗?

这都是影视作品看多了的弊病,以为警察都是成龙一样身手敏捷、所向无敌,谈笑风生就把对方打得跪地求饶。

想多了。他们不过是一些职责所在的普通人而已。只不过,穿上警服,就是有着义不容辞的正义感和拼搏的原动力,但要说身体素质和精力,可能比普通人还不如。毕竟当警察熬夜、蹲守、日以继夜不规律的工作消耗了太多精力,还有文字工作,都不能少。

这种情况下,你指望这些人能够虎虎生风、体能充沛、力大无穷、武功盖世?

哪个不是兜里揣着药片、拖着疲惫的身躯咬着牙工作的?

但就是这样,他们仍然能在最危险的时候站出来,在生死关头冲上去。

这段话就是专门说给那些口口声声“警察牺牲是应该的,他们就拿的这份钱”的键盘侠们听的。

说的太好了。不是没有办法规避危险、更不是怕追责才面对死亡冲上去,事实上,只要愿意,他们有无数种方法在危险面前退却。

但他们就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了,就因为自己是警察。

是警察,就不能玷污了这身警服。

没有人天生应该为别人牺牲,没有哪次牺牲是当事人避免不了的,除非他主动选择牺牲。

所以,能这样做的,都是英雄。

我衷心地希望这部电视剧火。因为只有这样,才知道现实中的警察是怎么办案的,是怎么辛苦劳累地战斗在第一线,为社会安定、人民安全付出了多大的牺牲。

什么是真实,这就是。强烈安利。

不管烂不烂尾,都值得所有人看一遍。

 4 ) 我为什么喜欢董虎?

董虎这个人物在和小雪谈心的那个晚上彻彻底底在我心里立住了,台词,演技,画面,取景,镜头,配乐,绝了

其实早就喜欢董虎这个角色了,他避开了和几个主角一样的,完完美美的好人,却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正义感的男人,有原则,有魄力,有底线,就像棍子说的在男人的角度,佩服他,仗义。小雪又是他心底最柔软的角落,给这个刚到骨子里的“坏人”又添了一分魅力。和小雪在一起的时候根本就是反差萌。

画面拍的是两人坐在床边,眼前就是茫茫无尽的黑夜,父女俩从一开始的对面而坐到后来相依相偎,谈笑间打开心结,太温暖,太幸福了。镜头由后方给到外面的夜景,再慢慢推到两人近景,二者之间来回切换,温馨在黑夜的静谧中蔓延开来。

配乐,总是能深深打动我的一个元素。舒缓的钢琴声一想起,让人不自觉地进入故事的情境,随着他的节奏体会那种心情,在氛围的烘托中,声音总是神奇的魔术师。

演技对于这个片段绝对是加分项,从眼神到小动作,细节的处理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他和平日里的粗鲁威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女儿面前的他耐心温柔,没有一点脾气。台词也是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衔接完美,每个字都有它的意义,演绎的自然流畅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董虎这样灰色的,在善恶之间游走的人,也许就是这样有瑕疵的人物才最能打动观众吧,他不完美,甚至不优秀,但他真实,让人喜爱。

最后用一句他自己的话来结尾:希望兄弟们不违法,有钱赚,有命花!

眼含泪光
相视而笑
幸福的侧影

 5 ) 是普通的中年男人,也是英雄的人民警察

或许无论什么职业、什么性格,当人到中年,总不免有一些相似的困境。

《三叉戟》一开篇,陈建斌饰演的崔铁军在修灯泡,很多观众可能没想到,他是一名老经侦警察了。

他年轻时候,外号“大背头”,胆大心细、外冷内热、有着相当敏锐的洞察力。

但现在他就像一个面目模糊的普通中年男人,在单位的后勤部门干着闲差事,茶叶里放着枸杞,就等着退休大吉了。

董勇饰演的徐国柱,是一个派出所巡警。

但年轻的徐国柱同样威风着呢,他刑警出身,外号“大棍子”,英勇善战、嫉恶如仇、脾气火爆,犯罪分子听到他的名字也要抖三抖。

郝平饰演的潘江海,看上去很像是精明的成功人士,他忙着上电视、搞关系,身在警局心在外,天天请病假,早就在筹备退休后的“事业”。

但潘江海同样不可小觑。他搞预审出身,外号“大喷子”,能言善辩,与嫌疑犯斗智斗勇斗心,善于突破对方心理防线。

20年前,他们与夏春生(侯岩松 饰)被称为“四大名捕”,少年意气、斗志昂扬。

怎的20年后,都如此“颓唐”了?

这首先有主观原因。崔铁军与徐国柱之间有一个持续20年仍未解开的误会。

当年有一个叫二冬子的人曾入狱三年,出狱后成了徐国柱的“点子”(即线人),给徐国柱提供线索和情报。

崔铁军不知道捏住了二冬子什么把柄,非要二冬子带自己去见毒贩,利用二冬子的走私渠道吸引毒贩见货抓人,可没想到中间出了岔子,害得二冬子被击毙。徐国柱对二冬子的死心怀愧疚,同时他认为是崔铁军的急功近利害死了二冬子,一直无法原谅他。

因为彼此心中有疙瘩,“四大名捕”分崩离析。昔日的少年志气,也雨打风吹去。

就像起争执时,崔铁军对徐国柱说的那样,二冬子的死虽然对徐国柱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徐国柱“自个儿把自个儿撂趴下了,而且还趴得挺舒服,所以是你自个儿认命了,别整天怨天尤人”。

另一方面,则是人到中年的身不由己。

比如体力上的衰退。第3集,潘江海自嘲道,到我们这年纪,谁身体没点小毛病。他们仨,潘江海低血糖,徐国柱高血压。

曾经身手矫捷,可以以一当十,如今爬高上低可能就气喘吁吁。

就像第2集,仨人大战小混混,几个回合就上气不接下气。胡可饰演的花姐以为他们“打傻了”,其实他们是体力不支了;

再比如预告中呈现的,随着时代变化,犯罪手法高科技化,破案手法同样要与时俱进,但对于这些50+的人来说,他们可能电脑还玩不明白……

因此,“三叉戟”初登场时,挺让人不以为然,他们跟普通中年男人没什么大的不同。中年男人的失意、不得志、颓废,他们也都有。

转折很快到来。

三个人的好兄弟、好同事夏春生马上要退休了,一直以来他也是“三叉戟”的调和剂。但在执行最后一个任务时,夏春生壮烈牺牲。他生前还打算着和三叉戟庆祝自己退休,并帮崔铁军和徐国柱打开心结。

夏春生的牺牲,让三叉戟又团结在一起,也重新振作了起来。因为他们身上承担着新的使命和责任——调查夏春生的死因,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

这是客观原因。而主观上,三叉戟看似颓唐,但他们骨子的热血一直都在,只要有一个契机,热血就会再次沸腾起来。

“三叉戟”很快再振雄风:

他们有更丰富的侦破思路、行动经验和审讯技巧。在第4集,他们在三天限期内抓到了杀害夏春生的凶手,让年轻的同事们刮目相看、心服口服;

预告中,他们有不服老的精神,认真掌握新技术、事物,努力更上高度复杂性的科技犯罪的步伐;

他们更有经过千锤百炼后忠于职守、不畏牺牲、热血拼搏的英雄气概。在第4集结尾,他们接受了局长委派的新的任务。

因此观众开始看到,三个中年大叔像少年一般,对工作全身心投入、勇于冲在危险前线;

他们“焕然一新”,仿佛老去的只是他们的身体,但他们的斗志并没有年龄增长而削减半分。

老树发出新芽,枯木再次开花。二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反倒折射出三叉戟的坚守与英勇。

三叉戟不仅激励了年轻观众——人到中年他们仍然斗志昂扬,年轻的我们怎可懈怠;也让中年人心有戚戚——他们的“活法”给陷入中年危机的中年人提供了最好的示范和最正面的引导。

《三叉戟》不是把英雄捧上神坛,它刻画的是带有平民色彩的英雄,是你我皆可以成为的英雄,因此更具感染力。纵然职业不同,很多人不必像人民警察一样舍小家为大家地守护百姓安宁,但哪怕是一个普通人,哪怕已走在生命的后半程,我们依然可以活成自己人生中的英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 ) 降智操作

从心高气傲误入歧途的海龟夏静怡,到山顶洞人为爱迷失不惜luo贷的杨雪,再到疯狂张罗邻居倾家荡产投所谓“理财”产品的街道办主任张华,乃至预告里违背初衷把情怀小饭店改成食堂的花姐,编剧什么意思,这部剧是没有一个正常的女性角色了吗?

十八集以后节奏就出现了问题,本来是冲着老三位和小吕一直追下去,现五星改三星。

另:何杜娟女士,你也老大不小了,好好练练台词这不难吧,你见过哪个演员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

TO:夏静怡 :)

 短评

讲实话我是来看王明/江汉的(暴露年龄),岁月真是刀刀催人老,好在老腊肉们个个都是活宝级的笑死我了哈哈哈!很期待它会是部好剧吧!至少不油腻就对了!

8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前面15级特别好,每集之间有关联能推动剧情,16级以后感情戏咋这么多???我们是探案剧,不要这么多狗血。小崔和静怡,还有老虎小弟和姑娘,对推动剧情有什么作用呢?2017年的剧注水很正常,但是2020年了,不知道放点精简删节版吗?我只想看三个老人家。

12分钟前
  • 伊凡的夏天
  • 还行

人民公安版《老炮儿》。人物塑造和表演挺出彩,戏有些平。原来这项目还有个电影版。

15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为啥三星? 没别的,小雪减一星,夏静怡减一星。三星没毛病

16分钟前
  • 逐风而行
  • 还行

大背头:“他俩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大喷子:“他俩一个脾气大,一个主意多…”大棍子:“他俩一个是孙子,一个更孙子…”

19分钟前
  • 柒二Dr.Tobe
  • 推荐

案件侦破过程十分精彩,编剧对侦查手段、审讯技巧的展现兼顾真实性和故事性。只是改掉了原著大部分公安机关的黑暗面,晋升黑幕弃老保小都被删除,三个人的关系也从各怀心思改成生死兄弟,牺牲了人物的复杂性有点遗憾。ps预审部门已经取消了十几年了,街面巡逻一般也不归派出所管。

23分钟前
  • 我的ABC
  • 推荐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比如你害怕一个好剧烂尾,它就果然要烂尾……这个剧的编剧对年轻(尤其是女性)是不是有什么恶意和误会,剧里的女性角色,除了花姐,全都是低IQ低EQ美貌但无脑,尤其是何杜鹃是带资进组么,也太差了。可惜了一众老戏骨。

28分钟前
  • 小柚子×旅行家
  • 还行

何杜娟女士的演技真是一如既往的糟糕。外科风云的时候就非常烦她,这部更烦了。

33分钟前
  • 枯树一棵
  • 很差

陈建斌的气质是不是过于像公安局长了……而且是厅级以上的

34分钟前
  • 暴雨的ID登不上
  • 推荐

看到有人提乘风破浪了,那我也来一个“势如破竹的大叔们”

38分钟前
  • Yolie
  • 推荐

三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五十岁警察,为了死去的老同志,决定踏上跟新型罪犯较量的道路,有情有义,有泪有笑,这个题材的剧拍的这样已经非常好了

40分钟前
  • 蓝抑郁剂Lily🌈
  • 推荐

看了前几集,感觉几人的关系之前出了问题,全靠老夏维系,之后又以老夏的死为契机重新合作,老夏这个人物虽然下线的早,可人物塑造特别成功。

41分钟前
  • 麦提爽
  • 力荐

除了故步自封的油腻镜头,自说自话的剧作结构,故事是好故事,演员也是好演员,天天吃美国大剧的速食饕餮,也烦,偶尔来点老家伙捣鼓的白粥咸菜,也挺可爱。

44分钟前
  • 森林
  • 推荐

三个满脸褶子的老汉凑一起比只会耍帅的小鲜肉顺眼多了

45分钟前
  • 今夕到湘中
  • 推荐

情节方面不会给你什么惊喜的电视

47分钟前
  • hiter
  • 还行

剧本真的太老了 几位老戏骨也是发挥的平平常常 就是我们不能因为三个老戏骨往这一站就说好看 事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 中国的电视剧需要改变 需要往前走 而不是指着网友们看三个大叔就把分给抬上去

52分钟前
  • Po
  • 较差

花姐给我安排俩蜡像,一左一右,俩门神!大喷子还挺幽默的

57分钟前
  • 西年
  • 力荐

这部剧有点清奇了,我甚至从黑社会虎哥那里学到了哲学“干我们这行就是,边线带球,出不出界全靠裁判,离警察远点”,这真是分分钟教做人,追定了这部剧

58分钟前
  • Au Revoir
  • 力荐

终于能给叔叔们放心打个五星了。让大家看看没有流量也会有很多人喜欢,投资方们洗洗眼吧。

59分钟前
  • picnic
  • 力荐

看着几个老警察气势十足准备参与办案,结果门锁了,太搞笑了。

60分钟前
  • 半夏微晴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