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侠侣

HD

主演:陈奕迅,吴镇宇,容祖儿,廖启智,吴日言,张珊萌,李子雄,方中信,李灿森,官恩娜,田蕊妮,惠英红,赵雪妃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普通话年份:200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神经侠侣 剧照 NO.1神经侠侣 剧照 NO.2神经侠侣 剧照 NO.3神经侠侣 剧照 NO.4神经侠侣 剧照 NO.5神经侠侣 剧照 NO.6神经侠侣 剧照 NO.13神经侠侣 剧照 NO.14神经侠侣 剧照 NO.15神经侠侣 剧照 NO.16神经侠侣 剧照 NO.17神经侠侣 剧照 NO.18神经侠侣 剧照 NO.19神经侠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神经侠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湾仔区巡警陈俊杰(陈奕迅)因为七年来每日所做都是极有规律毫无变化的工作,渐渐对警察一职失去激情,上面派来小师妹廖得男(容祖儿)与他一起巡逻时,眼见对方满腔热情事事认真,他冷眼旁观之余,会不时地冷嘲热讽,遇到疯子王成(吴镇宇)时,陈俊杰也只当他为精神病人指给廖得男看。  19岁的天真少女Nicole和Diet在一宗巴士乘客露械案中认识陈俊杰后,开始对其崇拜,陈俊杰也从两人身上感受到温暖。不久,湾仔区出现一名残暴强奸犯,不少单身女性都被其奸杀,Diet也没能幸免。此事促使陈俊杰从麻木中惊醒,他开始发疯似地缉拿凶犯。十二夜那个女孩超人前传第十季窥情公寓恋爱的那点事儿幸福一家人 第二季非典情人坑王驾到第四季溶尸奇案梦续情缘怒发冲冠你是我的小幸运恋爱生物钟全员加速中第四季恶灵岛捍战2020缩头鬼678路公交车后宫风韵传之霓裳玉女做家务的男人第二季晚晚类卿暗处的女儿风暴之土胎记十二生肖城市英雄洗冤录天地传奇献给棒球部的花束唐人街恰恰先生叶连平束缚与放纵赖猫的狮子倒影沉默之墙(原声版)人狗奇缘奎迪2:英雄再起神经侠侣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第五季成双不成对好小子,好功夫灯塔下的恋人(影吧端)夏洛特眼中的简刀尖上行走华丽的间谍

 长篇影评

 1 ) 成年人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一个“勇”字

《假如让你吻下去》一家团聚,有粥吃粥,有饭吃饭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说中年人最不能缺的是钱。很有道理,但我忽然想起一部冷门的电影。

论起冷门的好电影,这部电影绝对要算得上一部,即使在豆瓣,也不过是7分的评分。但这部2005年的贺岁片,以“神经侠侣”这样的名字,主演陈奕迅和容祖儿又是两位歌手,一般人都会以为是一部典型的闲来无聊用来解闷儿的香港无厘头式搞笑电影。所以很多人可能错失了这么一部充满市井烟火气又励志的电影。以经济低迷的香港为背景,里面有警察,学生,疯子,按摩女,卖报女……外加一个雨夜屠夫。演员里面更有诸多的黄金配角。

电影的开始,便告诉观众,这里没有一般香港警匪片所固有的枪战暴力或者高科技武器。老油条警察廖启智、中油条警察陈俊杰、初生牛犊警察廖得男。如同一般人的日常职业生活,在巡逻的时候,廖启智说“多劳多失”;陈警官大部分时候也混着日子,说不出明天和今天又有何不同,他也不知道即使他努力奋进了生活和工作又有什么改变。所以初入警局的搭档男妹处处看不惯他。

“你以为拍戏啊?当警察没那么刺激的。我巡逻了七年,没开过枪、没中过枪,没有降级、也没有升级。”

把“警察”换成任何一个职业,送给大部分人,都很合适。

电影的剧情不温不火有条不紊地展开着,但这里没有不痛不痒的人物与故事,湾仔嘛,车多人多疯子多。电影里面的配角人物一一登场,超市里给孩子偷奶粉的林雪,卖报纸的惠英红。借由陈警官口,吴镇宇饰演的阿成是个疯子;东莞来的按摩女菲菲做了阿成的邻居;陈警官制伏了公交车上性骚扰的男人后认识了学生少女Nicole和Diet,随之Diet在下着雨的深夜被害。雨夜屠夫让香港市民们惶惶不安,馆内一群女学生本来为Diet悲伤哭泣后来纷纷起立发奋练习防狼术,阿成开始坐在楼梯口扮演保护者角色细细勘查每一个到菲菲那里去按摩的各色男人并告诫他们“只按摩”。

唯有情感与理想,才能让一个郁郁不得志甚至麻木不仁的人得以有了激情昂扬或者满怀希望或者勇于奋起的动力。陈警官开始立志抓住雨夜屠夫,阿成爱上了菲菲因而时而颠狂时而清醒,老邻居劝菲菲:“他疯,你也陪着他疯?”

雨夜屠夫绑架了菲菲,阿成闯入屋子救菲菲,反被雨夜屠夫暴打得几乎丧命,雨夜屠夫从窗户跳了下去逃走。阿成站在窗户上想去追,那一瞬间,他恍惚间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被高利贷追债,双胞胎女儿胎死腹中,妻子远走,他同样站在了高楼上。

这一次,阿成他跳了下去,去追雨夜屠夫。

这一次,陈警官跑过了男妹,他拼命去追。直至雨夜屠夫累得几乎休克,被陈警官铐住,陈警官累得瘫躺在地上,黑夜里的上空,Nicole的飞机正划过夜空。他答应她要抓住雨夜屠夫,他做到了。

无论是阿成和菲菲热拥热吻,还是菲菲坐在回东莞的大巴上阿成在后面疯狂追跑,此时林忆莲的歌声响起,假如让你吻下去。尽管是陈旧的老套路剧情,可是只是因为这一切太辛酸太不易,仍被煽情得眼窝发热发烫。阿成对菲菲说,接女儿回来,有粥吃粥,有饭吃饭。

还是阿成拉着卖手机的钱嘉乐的手祈求他给自己一个可以打得出去的电话……清醒后的阿成帮着姐姐搬书卖报,姐姐眼里含着的泪。社会底层小人物在经济动荡世态炎凉中的挣扎和温暖,一切带着劫后余生的生生不息的生和活。

菲菲送给成哥自己1998年初到香港的照片,原来这就是她陪着阿成疯的原因。王志成,他曾经参与了设计。

最后,陈警官在升职面试之前对自己说。我们也唯有这样对自己说。

 2 ) 神经 发颠—Crazy n' the City

   题目来源于Eason的《神经侠侣》。好像我的豆瓣我的空间沉默了很久,跟片中的陈警官一样,沉默,沉默。这几天看过好多电影,新旧中外,大制作,小成本。开始选择看《神经侠侣》仅仅是因为偶尔看到这个名字,而且居然是E-ason演的。不可否认,这片的确很港产,名字很港产,剧情也很港产。似乎,每一个人的出现,都可以猜出他在后面的剧情会怎么样。可是我依然在豆瓣给了它5颗星。毕竟,它给了我冲动写成影评或是日志。

  Eason是一个很有味道的人,特别是当他在疯疯癫癫的时候,粤语以“鬼马”概之。就像他的歌,癫狂而不是很另类。旋律带来的,是一个故事,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人生观。同样他在《神经侠侣》这种港片模式的电影,带了一种感动,一种感触,还有许多感慨,许多唏嘘。我本性是个想疯的人,可是我知道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疯的,疯要有疯的资本。Eason疯得像小孩,真让人羡慕。

  影片第一幕,陈俊杰警官(Eason饰)假想的枪战,即是渲染得很紧张,然后富哥拍醒阿杰,现实寂静得死水,突然的转变,但没有给我丝毫的惊愕。就像Eason不会去演《警察故事》一样,他本该就是一个有着自己哲学的小人物,同时又有英雄的潜质。

  成哥(吴镇宇饰)疯疯癫癫的出现,让我有种莫名的期望,他最后可以恢复正常。我不知道我是个理想者还是个理性者,我知道现实很少是大团圆,可是我总爱期待。镇宇哥哥在电影演得很好,是疯又不是很疯。最经典的是他的那句“重头来过”,不知道是不是电影安排,他那句重头来过好像说过好多次,好多次。可是我们都知道,有多少机会可以重头来过呢?Time pass.Lifes go on.

  刚来的新人阿男(容祖儿饰)就像当初的陈sir。充满激情,积极奋斗,似乎希望总是在明天。我们是不是也一样,刚进大学,不敢说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之感,但起码也觉得与以往大不一样的感觉吧。现在,留在大学时日无多的我们,是不是后悔错过了很多,挥霍的很多?誓言,赌咒总是用来违背的。昨夜的梦想总是今日的自嘲,虚无的一天之后,枕头会承载你飞扬的思绪和YY的口水,努力?或许留给明天吧,或许明天的明天吧。“重头来过”?当Eason用独特的声音说出这独白:“我巡逻了七年,没开过枪,没中过枪;没有被人投诉过,也没有考过升级试。不过天天都很刺激——被人家刺激。”我想到了自己。请原谅,我变了,变了很多很多,你现在遇到的,不是最好的我,如果你记忆里有曾经最好的我,那么可以试着与我断绝联系,那么你会继续保有的。难怪我很少联系之前的老友,尽管一联系我就会很激动,或许我是在怕我变坏,破坏昔日的我。我怕,我怕一个不想太平庸太平淡太平凡的人,最终会变成需要靠味精调味生活的人。

  Nicole和Diet以及后来的“雨夜屠夫”的出现,根据多年港产的经验,导演会让两个天真少女的一个或是两个死于非命。然后,陈sir会抓到死变态。菲菲不会死。电影就是电影,离开陈sir,Diet就遭遇不幸,Nicole上机之时,陈sir抓住变态佬。成哥被奇迹地拍成正常。刚刚好能追上汽车。每次追车,车上总是会有人看到。生活呢?生活有时不会这么凑巧,不会这么有激情,所以我们需要电影。需要神,需要寄托,甚至有人需要烟酒,甚至毒品。

  看了这电影,我总看到人在跑,在追。阿男最会跑,是整个警局最会跑的人。但却没有追上偷钢管的人,而这个小偷,却刚刚好在成哥楼下偷东西,看到屠夫逃跑,给成哥指出方向。(这点很有意思,我看的时候猜不出来。)陈sir跑上楼救人时,扭到脚,救不了人。陈sir追屠夫时,也是满大街拼命跑。成哥追菲菲时,也是追着公车跑。我顿时感悟了,你得学会跑,不然像电影一样奇迹出现个给你追的机会,你或许追都追不到。跑似乎是追求的象征,似乎是奋斗的象征,似乎可以带你通向理想。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就跑步吧。正如《阿甘正传》,一直跑。所以看完之后,我告诉自己今天要跑步,可惜我今天没有,不过没关系,我知道我自己终会去跑步的。

  影片最后,Eason似乎变得很有激情,很努力。不过同时也在发白日梦,发完之后又叫醒自己。请原谅,你现在遇到的,不是最好的我。而我的生活,不是电影。不过我依然在发白日梦的同时叫醒自己。

 3 ) 我们的长大成人——一部不可忽略的《神经侠侣》

    多年之后,面对展开在眼前的崭新人生,刚从大学毕业的我将会想起,我的帮主带我去见识《神经侠侣》的那个遥远的中午……
    那是一节电影观摩课,帮主准备了几张盗版电影DVD,让我们选择观摩,我听到《神经侠侣》的名字时,心中却实升起几分厌恶,这个名在实在是太……港产了,与什么《虎胆龙威》呀,《妙探笨贼》呀,《摩登女郎》什么的如出一辙,让人着实提不起观影兴趣,不知怎么最后还是决定了看这一部。
    影片一开头果不出我所料,又是雨夜又是暗巷又是劫持又是枪战的,在我就要彻底失望时,老油条警察廖启智那一拍把我连同陈奕迅一起拍醒,原来是想象,接着是陈奕迅的独白:“你以为拍戏啊?当警察没那么刺激的。我巡逻了七年,没开过枪,没中过枪;没有被人投诉过,也没有考过升级试。不过天天都很刺激——被人家刺激。”接着陈奕迅就开始在湾仔开罚单,被人骂,踢球吃红牌……电影到这里,已经让我开始改观。一直到容祖儿,吴镇宇,林雪的出场,我终于彻底爱上这部严肃又轻松的电影。
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世界,有疯子,有小偷,有高利贷,有手机商,有按摩女,还有死猫死狗阿婆小孩。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不是概念化的符号:疯子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小偷有待哺的幼女,高利贷也会流露无可奈何的表情,手机商会把一部最新款手机送给他的疯子朋友,按摩女只按不摸……所有的人物都非常立体,加上平淡中不乏机智的幽默对白,一同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市井生活。只有现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现实+励志,这就是电影的风格。尽管为了突出主题,在高潮部分导演把它拍得很戏剧化,但除了学生们奋起练柔道和吴镇宇追巴士那段有些矫情之外,其他都处理得比较自然,值得一提的是最后陈奕迅追凶的那场戏,剪辑,节奏,用光都很见火候,能够调动观众的情绪。
谈谈电影主题。很明显,电影用了双线结构,吴镇宇这里一条,陈奕迅那里一条。吴镇宇这条线索主要是反映香港经济下滑对普通民众的影响,鼓励人民积极面对,勇敢追求理想。有一个细节是吴镇宇教按摩女说粤语“重头来过,重头来过……”,相信香港的观众会很感冒导演的良苦用心。由于不是香港人,我对这一条线的共鸣比较少,我更看重的是陈奕迅那一边:关于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从电影的开头,我们看到的是老油条廖启智随便拿商店的纸巾,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对这些行为陈奕迅还是看不惯的,随后足球场上的一幕更是将陈奕迅的桀骜表露无遗,敢于得罪上司,讽刺同事。我们这时是崇敬这个人的,觉得他遗世独立。然而真是这样吗?当容祖儿,这个比他更新的警察出现时,马上出现了反差。陈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倚老卖老的角色。他可以随口说出三大禁忌三大要诀,可以对新人指指点点呼来喝去,可以对小偷的悲惨家世冷眼相看,有情况发生永远是反映最慢,动作最迟钝的那个。我们成长着,成长着,自以为还像以前一样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殊不知一切在悄悄改变,有些东西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遗失了。
    容祖儿是新人,有着对生活对工作的美好憧憬;廖启智是老油条,心肠已经铁石般坚硬。他们的观念都是坚定的,他们都不会痛苦。惟独陈奕迅,他处在一个过渡时期,既有初阅人世的觉悟,又忘不了曾经的理想,他处在两种价值观的矛盾中,在面对师兄时发现了自己的天真幼稚,面对师妹时又看到自己的世故圆滑,他是痛苦的,于是他决心要在这两种价值观中选择一种。可喜的是,由于容祖儿和后来那两个高中粉丝的影响,他开始倾向积极那一边。他慢慢回到了最初做新人时的他。电影有一场桥段有点老但却用得很出色的戏:由于林雪的死,容祖儿锄强扶弱的理想已经坍塌,她要准备辞职,这时陈奕迅不咸不淡地开解她。导演运用相似场景不断把镜头和陈奕迅当初要辞职时廖启智开解他时的镜头来回组接,演绎成长的必然重复。
    终于,Diet的死彻底激发了陈内心中的所有潜藏的能量,并且这种能量在最终的追凶过程中得到了发泄。追凶过程中,不断切入陈的回忆:女友的不理解,同事的嘲笑,工作中的压力,当然,还有粉丝的支持,“未来属于勇敢的人”。终于陈奕迅选择了理想,找回了面对未来的勇气。这里陈的勇气和容的积极是不同的。容的积极只是出于对社会无知,她还不知道等待她的是多大的困难,属于一种盲目的莽撞;而陈的勇气是在经历过人世之后的一种坚定的执著,我认为,一个人只有清楚知道困难是什么后表现出来的勇气才算是真正的勇气。
我还是敬佩他的,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这种决定的,正片中另一位老油条警察许绍雄所说的:“大家都是这样的啦,当警察头几年都会拼了命干,然后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拼命……我现在是马马虎虎等退休。”
    成长是残酷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中磨平我们的棱角,稀释我们的热情,消解我们的梦想,直到我们也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然而,我只有一个愿望,不论怎么改变自身去适应社会,但愿每个人都能在心底腾出一块干净的空地来放置我曾经的梦想,有空就翻阅一下它们,让我们不至于走得太远,不至于迷失。
想起陆川看《罗生门》:在成长的时候或许第一次看《罗生门》时,我们都还是那个武士,内心中有美丽的爱情,有清晰的准则,有生命的目标,护送着内心的理想前行……就如同那个盛夏的中午,武士护送着美丽的妻子翻过秀丽的竹山,回到自己的家乡。很多人失败了,战斗的结果是被绑缚在树上,看着自己的妻子被强盗奸污…… 但是这并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真正可怕的事情是很多年后,我们中绝大多数人已经成了剪径的多襄丸!成为了强奸他人妻子的强盗,理想不再,只是关心自己的欲望。 这就是故事的梗概,事实的真相。 这就是《罗生门》,我们的长大成人。

 4 ) 世俗苦乐与创伤寓言

《神经侠侣》公映的2005年,是香港电影开始全面转型的一年。曾经辉煌无比的香港电影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本是主要以讲述本港本事的地区性华人经验的电影,却有能力辐射至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全球华人世界并为之全盘接受与认同。此现象的成因众多,非单一的个别因素能够成就,冷战时代的地缘政治、旧上海电影工业的南迁、本港社会超越各地区华人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都是不可忽略的元素。尤其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这些元素的组合及其产生的良性结果具有很强烈的偶然性,一直以来港英政府对香港的前途与未来并未作整体性的长远规划。不作规划、听之任之的结果是,香港社会的性格与特质迥异于大陆与台湾。二十世纪喧嚣一时的与革命-启蒙相关的各种意识形态话语在香港社会从未有落地生根的机会,前现代的晚清社会不经由革命-启蒙家国话语的中介而直接遭遇了现代自由资本主义,这使得香港社会既保留了传统中国社会世俗生活的健朗与感性,又充分吸收了西方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实践方式。香港由此阴差阳错地变成了一座梦幻与现实错杂交织在一起的魅力之城。其实说来,从《红楼梦》、《金瓶梅词话》、《海上花》到二十世纪的张爱玲、汪曾祺,最好最具穿透力、具有永恒意味的中国文艺作品无不具有强烈的世俗品质。世俗性直接对应的便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特质是重复性,一种无始无终循环往复的圆周型时间结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便是深受犹太-基督教创世纪-末日审判神话影响的现代时间观,这是一种有始有终、两端封闭的有限直线型的时间结构。十年文革的的暴力感剧烈表现之一,便是破坏了中国人的时间感受,极化革命摧毁了无始无终的悠悠人世。香港社会的世俗性品格强烈影响到了香港的影视作品,世俗生活中的小奸小恶,刻薄势力,善意温情,真挚虚伪,高度实用主义,人性的浮华与嬗变一旦有效展现出来,极容易穿透意识形态与文化语境的障碍,获取广泛的情感共鸣。多多少少被忽视与低估的《神经侠侣》便是这样一部充满世俗气息,忧伤、快乐、温情与残酷并存的香港电影。

《神经侠侣》对准的是香港湾仔地区巡逻警察的日常生活。这在警匪片非常繁多的香港电影中,也算一个比较罕见的尝试,毕竟暴虐、惊悚、凶杀是香港警匪片的常有风格。不过,编剧经验丰富的本片导演阮世生,倒并没有以完全写实化的角度来铺排警察的日常生活。影片的节奏、叙事以及人物性格设置都比较接近常规的香港大众电影,但与此同时又充满了精心的设计。影片的主题亮相便非常的开门见山。第一场在超市的戏,就是以颠覆想象的方式解构了警察生活的戏剧性。

当年有媒体报道说,影片票房成绩欠佳与片名有关,抛开票房因果论不谈,《神经侠侣》倒确实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片名。没有看过影片却对影片海报中陈奕迅、容祖儿(按:为行文方便,除了东莞女角色菲菲外,本片其余角色以角色扮演者的演员名字替代)的形象有印象的观众,可能会误认为“神经侠侣”指的是这二位主角。但实际情况,“神经侠侣”并非单数,而是复数。陈奕迅-容祖儿是其中一对,另外吴镇宇与东莞女菲菲也是一对,而陈奕迅与二位中学女生也可以算一对,最后容祖儿与摩托警美男方中信的组合也算是神经侠侣。大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始,神经质形象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一大特色,这是现代高压城市工具理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异化衍生品。香港最好的演员,郑秀女、杨千嬅、郑中基、吴君如、梁家辉、吴镇宇、张学友(这个名单可以很长很长)都特别擅长演绎神经质角色。神经质再发展到一定程度便是无厘头,登峰造极的代表自然是周星驰。《神经侠侣》的神经质表现在角色的反差设置以及核心人物吴镇宇的精神病设置。

陈奕迅是一名经验老道的巡警,做事比较消极应对,有苟且偷生的心态。他新来的搭档容祖儿是一位完全是新人,对未来与警察职业有着无限憧憬,同时来自元朗下水围村的成长背景让她具有极端天真坦率的性格。打个也许不是特别准确的比方,容祖儿近乎于元朗女版王宝强。陈奕迅与容祖儿,世故与天真,城市与乡下,天然的充满冲突。陈奕迅与二位女生的组合则更显得滑稽,巨大的年龄差异让他成为警队被嘲笑的对象。容祖儿与方中信的颜值与年龄的差异更是不言而喻。吴镇宇与菲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身份,香港与大陆,精神病患者与正常人。这些高度反差的神经组合保证了影片天然的具有趣味性,而神经质又极容易带动影片的节奏。神经质的特色甚至还影响到影片的整体结构。本来似乎是影片主角之一的容祖儿,在影片的最后四十分钟几乎消失了,吴镇宇成为了影片高潮段落的叙事行动主角。但影片顺畅的节奏使得观看的过程并未有突兀之感。

日常感的建构需要的是大量的物质细节。陈奕迅、容祖儿组合的日常工作是解决一系列近乎琐碎的小事──帮助阿婆将装满废纸的车推上陡坡,处理滑稽的肥胖女人所报的死猫案,追捕偷取阴井盖的违法者,给大陆“自由行”游客指路,处理超市偷窃者。虽然琐碎,但很日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于构建场景的情绪把握非常独特。譬如帮助阿婆推车,本是热于助人的励志事件,但影片没有简单的往励志继而悲苦的情绪疏导,而是巧妙地插入了儿童用水枪捣乱的场景。极容易滑向一味悲苦的呆滞煽情场景一下子轻松快乐了许多。这是很高明的编剧技巧。

世俗生活的亦悲亦喜与善恶交织在影片中无不真挚流露。陈奕迅抄牌罚款导致被罚款者痛骂,林雪跳楼有好事者叫骂何不快点跳。这是恶,这是残酷。陈奕迅对吴镇宇的各种违法社会秩序行为都予以容忍,因为看到了他生活的悲剧而不忍。钱嘉乐对待吴镇宇同样如此,虽然吴镇宇整天来他的手机店捣乱,但毕竟是一起长大的发小,钱嘉乐不忍责怪。威严古板的田蕊妮,她女儿一直有哮喘,容祖儿提供的鳄鱼瘦肉汤一下子拉近的二人僵化的关系,这是善与善的互动。影片高潮段落,吴镇宇准确地报出钱嘉乐的名字后,钱嘉乐竟瞬间性情流露,将真的手机给予了他,此段落情感的爆发设计得合情合理,节奏适当。而最终菲菲投入吴镇宇的怀抱,彻底将善意与温情放大到了极致。

影片对于人物关系建立的方式也颇有特色。吴镇宇与菲菲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因为菲菲掉落窗下的胸罩。而胸罩恰恰是吴镇宇之前开的店铺所卖的商品。这一层关系勾连起了他的历史回忆,菲菲成为了成功的替代者,或者说他告别历史的契机。陈奕迅与二位女学生善意友情的建立,是因为公交车的露阴癖。而容祖儿与方中信能产生关联,是因为一位发生交通事故被撞破腿的小男孩。这几组关系的建立,都是因为身体与性。显得非常感性与直接。

陈奕迅与吴镇宇是影片中最值得讨论的角色,尤其是后者,这是影片引发强烈共鸣的关键角色。这两个角色的共性都是失去了自我,最终因为一件共同参与的事件的解决而找回了自我。陈奕迅的问题是人浮于事,消极面对人生,唯一不敷衍的是与身体紧密关联的球场,在球场即便与上级长官发生了冲突,他都坚持自我绝不低头。女学生的丧命刺激了陈奕迅,再次探问自我的存在价值,通过最后与雨夜屠夫的搏击,他最终证明了自我,找回了自我。

吴镇宇这个角色就要复杂很多。影片最后半个多小时完全是围绕吴镇宇来展开,这并非剧本结构设计失误,而是有的放矢。可以想见,在主创的设想中,高潮段落的爆发一定要通过吴镇宇这个精神病角色的行为来实现。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精神病角色的设计。

精神病患者是比较容易引发共鸣的一类角色,非理性的行为容易激发、唤醒正常人内心深处隐隐的潜意识层面冲动,《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就以超乎寻常的行为重新激发了美国人对美国立国精神的反思与再认同。要理解吴镇宇这个角色,我们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表层。这个角色其实具有丰富的潜文本意涵,或者说香港社会的巨大变动渗透到了创作者潜意识深处,继而影响到了角色的创作。香港政治最大的显现便是身份政治。97后香港电影大量的失忆电影、卧底电影都与之相关。在《神经侠侣》中,吴镇宇本来是香港大学的建筑系高材生,后来因为经济情况不佳,债台高筑,妻子又不慎小产,双胞胎女儿夭折,最终父母在澳洲的妻子一走了之。吴镇宇因此变成了精神分裂者。成为精神分裂者的吴镇宇,常常非常热情地在街头为香港代言,为外国游客、大陆游客指路。在香港标志性的金紫荆广场,他还会为大陆游客介绍他设计的飞翼,甚至手举解放军军礼说出“飞向北方,投向我们祖国的怀抱”(虽然吴镇宇的普通话很不标准,但此场景并无任何调侃的意味)。

在此我们如果做一个也许看来有点过度阐释的解读的话,吴镇宇在影片中反复纠结的高利贷问题可以算作是香港主权转移过程引发焦虑的隐喻。英国作家理查德·休斯(Richard Hughes)所谓“借来的空间,借来的时间”(borrowed place,borrowed time)是多年来描述香港问题的经典名句。香港问题是因为满清帝国与英帝国的不平等条约产生,1997年新界地区租赁的到期导致七十年代末便产生了重新谈判的议题。此租赁问题困扰了香港数十年。影片中的吴镇宇亦一直为高利贷问题困扰,高利贷可以看作是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借贷问题。但其实家姐已经为其还清了借贷,在此对应香港的母体中国大陆已经为香港解决了借贷问题,但借贷者内心复杂的精神创伤并不能迅速的平复。

吴镇宇后来遇到了来自东莞的按摩女郎菲菲。二人关系渐进后,吴镇宇将菲菲当成了抛弃他的妻子。我们再从象征层面考量,吴镇宇-前妻-菲菲的关系,对应的其实就是香港-英国-大陆的关系。在《春光乍泄》里反复出现的经典台词是,“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在《无间道》中,刘德华的终极要求就是“重新做人”,“做一个好人”。而在本片中,吴镇宇和菲菲说的最多的话便是“从头来过”、“重新做人”。“从头来过”其实是最深刻的香港政治寓言。影片对于此意涵的强化不仅来自台词,还有具体的行为。影片三次出现跳楼的场景。一次是林雪的跳楼。两次来自吴镇宇。吴镇宇前一次终究没有勇气跳下去自尽。后一次为了菲菲,为了抓住强奸犯,终于不舍性命从楼上跳了下来。这次不舍性命的跳楼便是从头来过、重新做人、重生的隐喻。

按照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是“表述了人与自身生存条件的想象关系”。吴镇宇与菲菲,香港与大陆,在影片中是想象性地结合到一起,想象性地解决现实的矛盾冲突。影片由此成为了现实意识形态的投射或者也可以说是对现实意识形态准确的隐喻性说明。

《神经侠侣》的收尾高潮部分,是在林忆莲经典乐曲《假如让你吻下去》的伴奏下,吴镇宇对菲菲深情告白与劝慰,“记住,带女儿回来,一家团聚,有粥食粥,有饭吃饭,一定有好日子过。”这是世俗世界的人生对未来最殷实的期盼与想象。而在隐喻层面的意义就无需再细说了。

原载虹膜公众号“LOOK邪论”专栏

 5 ) 初心易忘需坚守

雨夜,暗巷,枪战,影片开始,你会以为这是悬疑警匪片。可正当你的神经被挑的高度紧张时,接下来陈奕迅的独白会让你唏嘘汗颜:“你以为拍戏啊?当警察没那么刺激的。我巡逻了七年,没开过枪,没中过枪;没有被人投诉过,也没有考过升级试。不过天天都很刺激——被人家刺激。”一段直白的自述,有点令我们猝不及防,却很好的道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这样的,现实不是拍电影,想象和现实是两码事,片子用这样一个镜头干脆利索地点破了这一点。

陈奕迅饰演的陈俊杰是驻守香港岛湾仔区七年的一名普通军装警员,警察对于他就是一份工作,每天规律的巡逻生活已经让他麻木,上班等着下班,得过且过,没有冲劲。但面对这,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责备他呢?自己尚在无力现实中无力,迷茫甚至沉沦时,我们又有资格指责他人呢?

对片中陈俊杰来说,警察就是一份工作,每天规律的巡逻生活已经让他麻木,而满怀激情的新人小师妹廖德楠则相反,他与阿楠一起巡逻,一个总是心不在焉,得过且过,而另一个是初生牛犊,事事认真,一个冷眼旁观,一个满腔热诚,曾几何时,陈俊杰也像初生牛犊一样充满干劲,但在七年的现实磨练之后,他逐渐向老一辈警察所代表的退休心态靠去,电影的一开始就向我们言明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激情和理想忠诚和责任都会消褪,老油条警察随便拿商店的纸巾,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对这些行为,陈俊杰看不惯,然而当阿楠这个比他更年轻的警察出现时。陈俊杰的反应马上出现了偏差。他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倚老卖老。他可以随口说出三大禁忌三大要诀,可以对新人指指点点呼来喝去。有情况发生却永远是反应最慢,动作最迟钝的那个。

阿楠是新人,有着对生活对工作美好的憧憬,上司是老油条,心肠已经铁石般坚硬,他们的观念都是坚定的,他们都不会痛苦,惟独是陈俊杰,他处在一个过渡时期,既有初阅人世的觉悟,又忘不了曾经的理想。他处在两种价值观的矛盾中,在面对师兄时发现了自己的天真幼稚,面对师妹时又看到了自己的世故圆滑。正如片中所描述的,他到了“奋斗更年期”。他是痛苦的,于是他决心要在这两种价值观中选择一种,电影中有一段戏,桥段虽然老套却用得很出色。在阿楠锄强扶弱的理想已经坍塌,准备辞职的时候,陈俊杰不咸不淡地开解她,导演运用相似的场景,不断把镜头和陈俊杰,当初要辞职时他的上司开解他的回忆镜头,来回组接,演绎成了成长的必然重复。

你怀着心中的梦想与激情步入社会,一腔热血,崇尚正义,路见不平敢于拔刀相助。但当你却因此而在社会中碰壁,摔得灰头土脸时,又有多少人还坚持着初入世时自己内心的坚持与纯真呢?当你的坚持不被人们所理解,总是被人冷嘲热讽时,你的纯真会很快被黑暗所吞噬!当你对很多事都无能为力,不曾像你之前想的那么简单,当你对身边的丑陋鄙视,但自己又无力改变这种卑鄙而又无奈的现实时,大多数人只能选择逃避,妥协,最后终由绝望变得麻木。片中的一个场景含蓄却简明的揭示了这个问题。当新人廖得男满怀激情初次在岗位巡逻时便被人嘲笑长相,带他的老警察陈俊杰这样说“要干这行,就要准备随时被人说,有人说我矮,有人说我高,有人说我帅,有人说我胖,说着说着就百毒不侵了!”我们或许正是在经历了现实一次次的磨砺与打击后逐渐丢掉了对自己的忠诚与内心的激情,我们开始变得世故,圆滑,得过且过。正如片中另一位老油条警察所说,大家头几年都会拼命的干,然后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拼命了!成长是残酷的,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磨平我们的棱角,稀释我们的热情,消解我们的梦想。然而无论怎样改变自身去适应社会,我们都应自觉不自觉地在心底腾出一块干净的空地,来放置曾经的梦想,有空就翻阅一下它们,让自己不至于走得太远,不至于迷失。

影片中吴镇宇的戏也颇耐人寻味,他经历了七年的原地打转,他不停地想去挽回过去,面对不了现实。可爱情的力量更有他自己的领悟,终于醒了过来,把握了现在,决定去追菲菲,那个可以追回来的希望。他曾经是一位建筑师,他勇敢的面对现实,让观众可以期待他的将来。

影片结尾再次以开头同样的方法幽你一默,但这种处理却很精彩,耐人寻味。是的,无论你自己怎么改变,可你对周围污浊的环境无能为力,你无力要求别人按照你的信仰及价值观去行动,你无法改变大环境,你不能让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运转,这是现实的残酷。你可能做完好事却会有一个坏评价,亦可能看不惯别人阳奉阴违,别人却频频升迁。面对这种尴尬境地,“做人不要太现实,人生才有希望”,我们只要按照自己内心的信仰,忠诚于自己内心,自己不留遗憾,就够了。于是,面对未来的现实,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电影音乐响起,一句“长官早!”道明了我们应有的阳光向上坚强心态,道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坦然与释怀。

 6 ) 三個平凡人,在那個平凡的灣仔

作者:月巴氏
blog:http://fatmoonba.blogspot.hk/2013/09/blog-post_4030.html

我鍾意等到深夜先開電視,因為可以避開《東張西望》——實在不明白那個乜乜物物繽紛選環節,點解連人哋一次過最勁食到幾多隻大閘蟹都要問?(而又弊在真係有人答……)
有時候周六深夜開電視更有額外驚喜,例如睇到一些好的舊戲。

一對警察 x 一個癲佬
上周六深夜便翻炒了《神經俠侶》。
記得2005年電影上映時,被狠插為爛片——唔知點解,有段時間但凡(沒動作沒爆破的)港產片都被稱為爛片。而不入場觀看任何級別的港產片,更是身份和知性象徵。
在我眼中《神經俠侶》絕對是部好戲。
在那個曾幾何時的輝煌年代,港產片中的人物是用來服侍劇情,劇情要咁,人物就要跟住咁,很無奈。
當港產片不再輝煌(甚至被踩低為爛片),劇情變成經由人物衍生,因為個人係咁,件事先會發展成咁……像《神經俠侶》,故事就是由兩男一女所衍生。
陳奕迅——由內至外都相當冇運行的軍裝警察,重點是,初入行時的滿腔熱血已因歲月而磨到接近零,但你以為他會變異成只管討好上司博升職的擦鞋仔?又冇喎(即使同上司踢波,依然義不容辭咁去鏟上司)……只能說,他已進(或退)化成一個純粹搵食的打工仔,工作本身所需的責任感正義感,不是沒有,但前提是非必要時唔好立亂使用。直至遇上容祖兒。
容祖兒——由內至外都傾盡熱情熱血的新紮師妹,所以由day 1已經絕對頂唔順師兄陳奕迅的老油條個性與行徑。她的澎湃熱誠,好處是逐步在感染陳奕迅,壞處是,令她(誤)以為單憑自己便可以解決塵世間所有問題。直至遇上吳鎮宇。
吳鎮宇——由內至外都癲得好勻循的灣仔居民,但他原本身份是港大建築系畢業生,遇上外籍遊客問路可以用流利英語清楚交代,偏偏因為外圍經濟環境帶動香港金融風暴,欠落周身債,老婆走了,而他瘋了。這個人人稱為「成哥」的癲佬,讓容祖兒明白到現實世界比她原來所想的複雜上十萬倍,有些人有些事,不是單憑她的所謂熱血就能夠搞掂。
《神經俠侶》就是上述三人的故事,望落簡單,卻精緻。
1.過去大部分以行孖咇警察作主題的戲,總是難免安插一個跟主角既有衝突又有千絲萬縷關係的角色(而很多時這類角色都離唔開線人或蠱惑仔);但吳鎮宇跟陳奕迅容祖兒,基本上沒有甚麼重要交集,雙方也不存在必然利害關係,在這兩個警察眼中,成哥只是所屬環頭裡芸芸居民中的其中一個。
2.根據過往睇戲經驗,很理所當然地會以為這樣的一pair男女警,會在最終被安排發展成情侶——但《神經俠侶》冇咁做,陳奕迅容祖兒由始至終沒有過電或撻著,只是keep住純粹同事關係。好難得。
3.電影裡安排了一男一女的死亡:男的,是個生活潦倒連奶粉都冇錢買的中年漢,他的自殺,對hea慣的陳奕迅(表面上)不構成影響;女的,是個對陳奕迅有好感的天真瀾漫學生妹,她的慘遭遇害,令陳奕迅潛藏已久的使命感覺醒。電影沒有刻意定下樂觀 / 悲觀的基調(即使你會感到那種情緒低氣壓),但最終還是給予了希望,至少這三人,都分別得到了轉變 / 成長 / 重新振作。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灣仔實景拍攝
這也成為了《神經俠侶》好睇的一個重要原因。
你會感受到,那就是一個真實而平凡的灣仔,沒有美化沒有醜化,有好人有衰人,有老街坊有新移民,有念舊情的人自然也有對一切冷眼旁觀的人。陳奕迅容祖兒每日行咇,同時在向我們呈現這地域。
如果電影是現在才上映,如無意外會被安上「本土」旗幟——老實,本土不本土觀眾有眼睇,不需要係又提唔係又提。我也討厭那種把「本土」拎嚟作為廣告標語的奸茅做法。
最後。戲內各人問題都似乎得到解決,唯獨有一樣,冇。
一開始交代灣仔出現虐貓狂徒,警方全程表現懶懶閒,到散場都沒有把狂徒繩之於法(根本冇查過)。
而來到八年後的現實,依然懶懶閒。

 短评

其实是好片 看了这个名字差点就忽略不计了

5分钟前
  • 人淡如菊。无奈
  • 推荐

港产情结。

10分钟前
  • 胡涵之
  • 还行

港式励志佳作,温暖不矫情~~ P.S:豆瓣评星对香港电影的苛刻与偏见让人无语……

15分钟前
  • Amber
  • 力荐

很久以前看过

19分钟前
  • 笑口常开
  • 还行

意外的好看。主题曲很好听。

23分钟前
  • 阿翔需要美少男解毒!
  • 推荐

虽然是烂片 我认了

26分钟前
  • 推荐

闹哄哄的香港电影

30分钟前
  • 疾走
  • 还行

是部认真的好电影啊!吴镇宇和陈奕迅的角色是我看过的他们的片子里最喜欢的角色~~评分低了吧,认真的电影至少应该上7分的

35分钟前
  • fefe
  • 力荐

曾經讓我看哭了的電影,以爲是喜劇、其實很有内涵

39分钟前
  • yupei
  • 推荐

雨夜屠夫。。。望天。。。这片子最后陈奕迅追雨夜屠夫的时候有点感动到,然后就是比较不知所谓了,虽然时不时地冒出一些神经质的小感动片段。

44分钟前
  • 掀桌超人|2U4U
  • 推荐

对于为什么叫这个题目感到奇怪,哪有侠侣?只有疯子:一疯吴镇宇,事业家庭失意成疯,老吴你总演这种角色会入戏的;二疯雨夜屠夫,心理变态;三疯陈奕迅,初当警察抱负受挫,之后麻木不仁,安于现状,最后雄起追罪犯,有了点希望。

45分钟前
  • 烏龍3.3茶仔
  • 还行

导演剪辑都不错 演员实在是

48分钟前
  • 梦工厂大爷
  • 推荐

能准确又真实地抓住世俗生活的无限快乐、忧伤与温情的大众电影唯有香港电影

50分钟前
  • LOOK
  • 推荐

典型的“港片”吴镇宇是真的真的真的实力派把那种落魄以致精神不正常的颓废演绎的淋漓尽致

55分钟前
  • 小鹿
  • 推荐

吴镇宇挺适合演疯子~~

58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惠英红和吴镇宇

60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还行

情绪过激,让人难过。吴镇宇在神经侠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里演的神经病还是爱上了一个给人按摩的女人,抱住她对她说以后我们有粥吃粥有饭吃饭,可惜他是个疯子,不然女人多感动。

1小时前
  • nadja
  • 还行

吴镇宇的无数疯片儿之一。

1小时前
  • 的云
  • 还行

片名恶心,没其他都好

1小时前
  • 罗弘霉素
  • 推荐

重看,最吸引人的是,它有指向鲜明的情感烈度,精心构造的成长弧线及饱满鲜活的人物特征,顺带夹杂着花哨的小聪明和个人趣味。看似不起眼的支根末节,恰巧能验证编剧的执行性。

1小时前
  • shininglov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