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

第22集

主演:金巧巧,王霙,闫青妤,黑子,佟悦,何清清,张小波,张林雄,任亚兵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普通话年份:200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红与黑 剧照 NO.1红与黑 剧照 NO.2红与黑 剧照 NO.3红与黑 剧照 NO.4红与黑 剧照 NO.5红与黑 剧照 NO.6红与黑 剧照 NO.13红与黑 剧照 NO.14红与黑 剧照 NO.15红与黑 剧照 NO.16红与黑 剧照 NO.17红与黑 剧照 NO.18红与黑 剧照 NO.19红与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红与黑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全剧描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华洋杂处、黑白交织,为了争夺这个“远东第一城市”的社会资源,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角力。本剧围绕着一对最终走上报国道路的情侣徘徊于黑、白道,周旋于爱国志士与卖国奸贼之间,笑看腥风血雨,体验爱恨情仇。通过这段面临民族危机的非常时刻的情感纠葛,反映出了当时中华民族社会各界的生存状态。民初奇人传光影航程·第十六届海峡影视季候鸟来的季节诊室疯云底特律归属何方兰陵王(1995)隐山聊斋1986笑出来的眼泪大宅门1蜕变吧,股神重生神给的孩子家教噩梦请问,还有哪里需要加强出乎意料摩斯拉铁面无私令伯特烦恼洪拳咏春手足共舞暮光之城:暮色戏精女主桃花多纪念品商店斗牌传说非你勿扰鸟儿们的奇幻冒险星球大战4:新希望天罗地网真爱故事大都市2007我讨厌圣诞节临床犯罪学者火村英生的推理2019SP惊世巨鳄影王少帅的女长官神秘的加勒比女人要过好日子17岁的条件MyFuxxxxxRomance萨布丽娜的惊心冒险第一季恶搞之家第十八季

 长篇影评

 1 ) 对红与黑的一点小看法

我很喜欢《红与黑》。于连是一个修长俊秀,精通拉丁文又崇尚拿破仑时代的野心勃勃的男孩。他具备了贵族少年该具备的一切,除了出身。他是一个市侩的木匠的儿子。不过因他才名远播,市长聘请他做了孩子的家庭教师。初到市长家,当市长那高贵的妻子第一次见到他时,目光中便有了迟疑。本以为家庭教师会是一位昏聩老者,而眼前这个少年,绝不会超过19岁。他清秀俊美的脸,堪称无懈可击,唯独那灼灼又隐着一丝忧郁的目光,让人向往的只想去怜惜……瑞纳夫人16岁便带着丰厚的嫁妆嫁给了市长,市长庸俗不堪,在瑞纳夫人的生活里,从来没有过爱情。直到一个朦胧着月光的夜晚,他牵了她的手,她没有再躲闪。她是全市最漂亮迷人的女人。如果没有于连,她会一直安分的过着饱暖优渥的平淡生活。但偏偏是遇上了他,这个温文尔雅的俊美少年。任凭是已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瑞纳夫人,也情难自禁。这样的爱,才是名门闺秀渴望的爱;这样的爱,才是贵族小姐向往的爱;这样的爱,才是值得所有女人去奋不顾身的爱。于是,多少款款深情,多少温柔缱绻,多少互诉衷肠,多少难眠之夜的辗转反侧,多少初恋情怀的心旌摇曳,多少浪漫煎熬的热烈宣泄……她有的是钱,是对他前路的扶持,而他已然成了她的一切;他有的是貌,是对她精神的慰藉,而爱情绝不会是他最后的归宿……但是,我深信,到死,瑞纳夫人都是于连心底的那粒朱砂。本来想多写,太困了,睡觉💤

 2 ) 有人渴望羅馬,有人出生就在羅馬。

“你有言論自由,而我,不管是從前,還是將來,大概都不會有,因為我出身低微,我不應該有思想,思想從來都是有錢人,才能擁有的。” #于連 于連只是千千萬,社會底層奮鬥青年中,一個平凡代表: ——出生卑微,不滿現狀,內心正直,渴望成功,期待改變…… 期待有朝一日,能夠鯉魚躍龍門,鹹魚大翻身…… #阶层跨越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孩子會打洞。 &社會底層青年奮鬥史 階層的固化,難以跨越的鴻溝。 窮人的孩子,更大的概率,還是窮人。 飛蛾撲火,頭破血流,拼盡全力…… 最後,還是敗給殘酷的現實。 &條條道路通羅馬,有人出生就在羅馬。 有人努力的目標終點,或許那僅僅只是,別人人生的起點,這就是殘酷,赤裸裸的現實。 #審時度勢 一個人的成功,是多方面綜合的結果。 懂得因地制宜,審時度勢,适时轉彎…… 否則就會,容易錯失很多機會。 所謂剛正不阿,為人正直,品行善良…… 這些優點,也會成為束縛,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因為真實的世界,並非理想的世界。 真實的世界,原比理想的世界,殘酷&複雜很多倍。 #貴人相助 &是金子,哪裡都會發光。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一個人的成功,除了個人努力,還有貴人相助。 首先,能讓自己成為金子,得到貴人的賞識,才會有了貴人相助。 做事就會起到,事半功倍效,四兩撥千斤。 &打開自己的格局,更加慷慨,更加大度,更加優秀…… 未來的路,才會更加寬闊。 #紅與黑 《红与黑》法國作家,Stendhal的一部著名小说,也被譽為“19世紀的莎士比亞”。 小說於1830年首次出版,講述了一個貧窮的年輕人,在19世紀初,法國社會的愛情、社會和政治環境下,不斷的挑戰自己的命運,可社會階層的故事。 不僅是一部描寫,19世紀初法國社會,階層政治情況的小說,更是一部關於人性,愛情和社會現實的思考。 Stendhal通過小說,展示了一個充滿激情,挑戰和矛盾的時代,同時也展現了人性中的光明和黑暗。

 3 ) 观影分享:重温《红与黑》的精神世界

    早在很久以前就在央视上看过这部97年拍摄的电影《红与黑》,但记不得什么原因反正当时没看完就睡觉了。最近无意中又在网上发现了这部片子就欣然点击了。
    观后看了一些影评,评论好的和不好的基本上分为两派,好像看过原著的大都反应电影拍得跟原著差距甚远,原著中表达和揭示的深刻内涵并没有在电影里完全释放,所以认为电影不好;而认为好的那派似乎基本都是没看过原著的,完全当成了一部纯粹的爱情文艺片来欣赏了,因此也使我产生了兴趣写这段关于原著和电影比较的短文,与喜欢它的影迷们分享一下。
      能够令我爱不释手、反复阅读的世界文学名著中司汤达的《红与黑》算是其中之一,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体裁的文学家,他最擅长的就是刻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的内心描写揭示作者想要阐述的深刻主题和深远意义。所以被后世公认为开创意识流小说的鼻祖。在这部超越阶级金钱、道德伦理之上的爱情题材外衣包裹下的其实是一部反应现实的、残酷的政治小说。
     能读懂小说真谛的先决条件首先是要了解当时法国历史的社会大背景:由十八世纪末公元1789年被压迫的城市贫民攻占巴士底狱为标志的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愤怒的人民处死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以及他惊世美貌的王后玛丽(奥地利皇室公主),随之波旁王朝的覆灭,所有贵族阶级的权利、财富、地位等一切特权都变得岌岌可危。而在此后动荡、混乱的各阶层、各党派的纷争中,赋有智慧、才能、野心的出身于下层阶级的拿破仑.波拿巴的脱颖而出,整合了混乱的法国政局,不仅创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也改变和影响了整个欧洲世界的政治格局。与此同时这股新势力也犹如一股思想的时代春风,感召、影响了许许多多像主人公于连一样的身处于底层受压迫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人,使他们看到了如果接受高等教育、有才能、不论出身也能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机会。然而伟大的野心即是造就拿破仑成功的助手,也是迫使这位一代英杰最终于1815年被英国人囚禁在圣赫勒拿孤岛度过生命中最后6 年光阴的帮凶。不久之后波旁王朝随之复辟,重掌政权的贵族阶级们生怕灾难的再度降临而变本加厉,他们从骨子里排斥、畏惧、厌恶下层阶级的孩子像特权阶层的人一样接受高等教育,残酷的政治和虚伪的宗教像连体婴般密不可分的法国统治者,不惜一切力量排挤、打压有思想、有反叛精神的青年一代。这部不朽的经典著作《红与黑》也正是在这个黑暗、腐败的时代背景中孕育而生的。
    在十九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影响下的法国,企图通过宗教或者军政(红与黑)转变自身命运是混迹于底层阶级的青年人最有效的两种途径,而主人公于连恰恰是其中的一份子,心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才华横溢的男主角于连不甘心永远活在卑贱、贫穷的底层社会,进入神学院深造成为一个优秀、体面、受人尊敬的上等人是于连既定好的人生目标。而到小城维利埃的市长家里作拉丁语家教,意外的使他陷入了与女主人公市长太太---德瑞纳夫人炙热纯真的爱情里辗转逗留、矛盾纠结;然而对名利、荣誉、地位的野心和欲望促使他在神学院学会了虚伪、庸俗的依附权贵,令他在巴黎迅速地飞黄腾达,自尊心达到了空前的膨胀和满足,并俘虏了侯爵千金玛蒂尔特小姐的芳心和新欢,却迷失了纯真、善良的本真,并且加上自卑、猜疑的性格弱点也扼杀了自己内心深处那份纯洁、高尚的爱情。直至即将结束的生命尽头,他在得知了自己并未将德瑞纳夫人打死的消息之后,他喜极而泣,并不是为了可能免于死刑庆幸的哭泣,而是为真正心爱的人还活着由衷的忏悔。他终于领悟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谛,找回了自己人性的本色和真爱,也获得了灵魂的救赎和平静。他坦然的选择被处死即是对内心翻然悔悟的自我惩罚和自我解脱,对自身以及两位女性尊严、名誉的维护和尊重,也是对腐朽、残酷的现实社会的呐喊,对糜烂、肮脏的贵族阶级的反抗。
    尽管电影没能把小说中司汤达关于主人公于连很多内心的矛盾刻画的更生动、形象,特别是在影片前半部描写他由起先对德瑞纳夫人的占有仅仅是从作为一个卑贱的底层阶级向贵族阶层的仇视、报复以达到自尊心的满足的快感,逐步在享受着来自女主人公那仁慈、无私的爱的给予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情感转变,他纯真、狂热的深爱着这个他唯一真心爱过的人。但120分钟的胶片限制只能匆匆一笔带过也是情有可原的,因此该片在有关男女主人公超越一切精神、物质障碍之上情感升华的诠释上,并未能够给予观众完全的理解和吸收,感觉更像是违背道德、情欲激烈、稚嫩浮浅的偷情算是影片的一个瑕疵。
    但这并不影响电影的整体观赏效果,尤其是两位主演的出色表演,无论从形象上,还是从举止、神态、语言的表达上都符合我对于原著的想象(除了央视版的配音)。特别是男演员吉姆•罗斯•斯图尔特(Kim Rossi Stuart)不仅长相极其贴合小说中对于连外形的描写------一副比女孩儿还羞怯、柔美的天使面孔,并且在他那充满欲望、叛逆、忧郁等丰富情感的眼神里传递着主人公内心矛盾挣扎的所有信息,孤傲、超凡的气质和举手投足的肢体表达都完美体现了小说中于连品格的高贵,他没有一个高贵的出身但拥有一颗比任何贵族都要高贵的心。而女演员卡洛尔•布盖(Carole Bouquet)尽管从外貌上与原著中描写的这位美貌绝伦的30来岁少妇存在一定的想象差距,但其优雅、端庄的仪态,极具古典主义质感的外形,以及情感收放的张力表演都生动塑造出女主人公高尚、母性、宽和、仁爱等性格特点,也深刻地演绎出其内心在虔诚信仰、道德贞操与无私给予、无畏的享受爱情之间矛盾、挣扎的纠结情感。两位主演的出色演绎,促使我毫无杂念、全情投入的看完。
    在这里我所谓的杂念是指对于一些完全不忠于原著改编的面目全非的电影所产生的极度反感、深恶痛绝之情。例如我曾经看过一部意大利版电影的《呼啸山庄》,电影刚看了20分钟我就有心用吐沫儿把那个导演给淹死了,原著里天性叛逆、狂野、自私但依然惹人迷恋的凯瑟琳摇身变成了一位温柔、娴雅、博爱的竖立在希腊神庙里的阿芙洛狄特【爱与美之神‘维纳斯’】,而外表孤冷自闭、倔强隐忍,内心狂热燃烧着炼狱之火的希斯克利夫却演成了靠琼瑶剧出名的那位每部戏里都在嗷嗷喊的马氏风格大情圣,整个拍成了一部腻腻歪歪、哭哭嚷嚷的琼式爱情电影。最可气的是豆单上还跟帖一群捧臭脚的孩儿们,围攻凤毛麟角的几个直言不讳辱骂篡改原著的导演的影迷,我并不是因那些无知的孩子愤慨,也不怪演得完全走形的演员,导演的思维决定了整部片子的走向,高举着‘创新、突破’的羊头,卖着‘被关注、成为焦点’的狗肉,这种不负责任、亵渎艺术的影片简直就是一种毒害90后青少年的精神鸦片。
    至少在这方面电影还是比较忠于原著的,只是省略了不少展现主人公之间矛盾冲突的故事情节。有的观众认为电影看着虎头蛇尾,我想也许是发表评论的影迷没有看过原著或者至少是没有认真详细地阅读过的缘故吧。因为凡是看过的读者都知道,司汤达在上半部关于男女主人公爱情纠葛的和男主角于连随后进入神学院进修的故事描写上一共才用了三分之一的笔墨,而在下半部叙述关于他顺风顺水渐入佳境的上流社会生涯和与玛格丽特小姐激情、反复地爱情追逐竟然用了几百页的纸张,但从他向德.瑞纳夫人开枪之后包括审判、悔恨、赴死的尾声部分只占了全文薄薄的十来页,而其中让那场精彩绝伦的法庭自我辩护的内容占去了两页之外,剩余纸张几乎全是有关于连的心理描写:他在狱中所有时光脑子都用在对于射杀德.瑞纳夫人的悔恨和对于残酷社会抵制、扼杀小人物努力爬升企图转变命运的不公平的强烈愤恨之中;而在得知女主人公并没有死的消息之后,他的全部精力又转移到对韦尔吉幸福生活的回忆和对德.瑞纳夫人疯狂的思念、爱恋、从容赴死的遐想之中,甚至是在接待身怀六甲的妻子玛格丽特、律师、好友、以及神父等每日的造访时也不例外地陶醉于自我想象的意识里;而这些心理描写的确很难用电影方式表达出来,无非是运用一些重复镜头或者幻想的镜头画面来展现尾声的精华,但这似乎又过于缛肠、繁琐的画蛇添足了,故此导演只能拍出这样的效果是可以理解的。
   整部影片在节奏控制上时而舒缓也不拖沓,时而轻快不失明朗;在情节处理上部分细腻并不繁缛,有的简练却不仓促;在拍摄手段上前半部运用大量复古、唯美的长镜头、独立镜头娓娓讲述着男主人公在韦尔吉乡下拥有的幸福时光,而下半部大量的采用了分割镜头、快节凑的短镜头更替,栩栩刻画着于连游弋在巴黎越来越功利、世故的浮华生活和越发膨胀的野心、占有欲驱使下的爱情角逐游戏。因此我个人认为这部法国版的《红与黑》应该算得上是一部可以打四分的经典影片,值得欣赏!

 4 ) 人是人的对立面

——评《红与黑》

富人的傲慢和穷人的刻薄同等可恶。

——司汤达《红与黑》

人是人的对立物,是说人是自己的对立物,所以他们是自由的。

这部小说在上中学时就读过,可是那时候并读不懂,只是因为是名著,因为老师让读,或者是因为别的同学读了,为了不落后自己也读。到底了,还是没读懂。只是模模糊糊地记住了故事。最近结合着看电影,又读了一遍这本小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是一个法国故事,用这国的话说,这是一个“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风流故事”——我在想,如果司汤达生在今日的这国,或许有人会用这句话为这本书做广告,如果这样做广告了,肯定会卖得不错。

于连是木匠索黑尔的儿子。他约十八九岁,长得文弱清秀,生着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在宁静时,眼中射出火一般的光辉,又像是深思和探寻的样子,但一瞬间,又流露出可怕的仇恨,由于他整天抱着书本不放,不愿做力气活,因而遭到全家的嫌弃与怨恨,经常被父亲和两个哥哥虐打。他小时疯狂地崇拜拿破仑,渴望像拿破仑那样身佩长剑,做世界的主人。认为拿破仑“由一个既卑微又穷困的下级军官,只靠他身佩的长剑,便做了世界上的主人”。但后来他又想当神父,因为“如今我们眼见四十岁左右的神父能拿到十万法郎的薪俸。这就是说他们能拿到十万法郎,三倍于拿破仑当时手下的著名的大将的收入。”于是,他投拜在神父西朗的门下,钻研起神学来。他仗着惊人的好记性把一本拉丁文《圣经》全背下来,这事轰动了全城。

在十九世纪的法国,企图通过宗教或者军政(从军或则投身政治)改变自身命运是底层阶级的青年人最有效的两种途径。也就是说,我们的主人公于连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心怀远大理想和抱负,才华横溢的于连不甘心永远活在卑贱、贫穷的底层社会,进入神学院深造成为一个优秀、体面、受人尊敬的上等人是于连既定的人生目标。他究竟能不能成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他是否能“逆袭”呢!可以把答案告诉大家,虽然于连最后没能成为主教和神父,但是从世俗的角度上,他成功了,不但成功了,而且还掀起了一圈圈涟漪。这涟漪,至今还流传着。这个故事并不是作者杜撰,是司汤达在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闻》上登载的一个死刑犯故事的基础上改编的。也就是说,现实里的确存在过一个于连。

不过,要想准确理解于连,必须要了解于连生长的土壤、气候——也就是时代背景。只有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才有讨论的意义。那么,当时的法国是怎样的一种时代氛围呢。十八世纪末,公元1789年被压迫的城市贫民攻占巴士底狱为标志的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愤怒的人民处死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以及他惊世美貌的王后玛丽(奥地利皇室公主),随之波旁王朝的覆灭,所有贵族阶级的权利、财富、地位等一切特权都变得岌岌可危。而在此后动荡、混乱的各阶层、各党派的纷争中,赋有智慧、才能、野心的出身于下层阶级的拿破仑.波拿巴的脱颖而出,整合了混乱的法国政局,不仅创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也改变和影响了整个欧洲世界的政治格局。与此同时这股新势力也犹如一股思想的时代春风,感召、影响了许许多多像主人公于连一样的身处于底层受压迫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人,使他们看到了如果接受高等教育、有才能、不论出身也能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机会。然而,伟大的野心——或者你说“雄心”也无不可,既是造就拿破仑成功的助手,也是毁灭他的元凶。滑铁卢失败后,拿破仑于1815年被英国人囚禁于圣赫勒拿,在这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6 年的光阴。不久,波旁王朝复辟,重掌政权的贵族阶级们生怕灾难的再度降临而变本加厉,他们从骨子里排斥、畏惧、厌恶下层阶级,他们害怕下层阶级的孩子也像特权阶层的孩子那样接受高等教育,不惜一切力量排挤、打压有思想、有反叛精神的青年一代。司汤达的所谓“红”与“黑”,“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据说,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是为了拿自己的笔去完成拿破仑未竟的事业。他要通过《红与黑》再现拿破仑的伟大,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此处删除50字。)在当下这国的语境下,就是说司汤达是一位“革命作家”,或者叫“红色作家”。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时代的氛围不仅影响着“屌丝”——于连这样身处社会底层的热血青年,而且也影响了贵族社会里的年轻人,不然就无法解释于连跟德瑞纳夫人和侯爵千金玛蒂尔特小姐的所谓“爱情”了。正是因为德尔纳夫人和马蒂尔特小姐背叛了她自己的出身、阶层,将眼睛向下看的时候,才跟于连这样的屌丝产生了“爱情”。(此处删除30字。)不过,有时候我想,如果于连是一位女子——貌美如花的女子,依靠自己的容貌先是跟一位贵族老爷勾搭成奸,然后又俘获了贵族公子的爱情,又会怎么样呢?社会评价、影响、口碑,还会像于连这样吗?君不见,如于连这样的女性——在一个等级森严、阶层壁垒异常严苛的社会里,还少吗?即使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女性凭美貌、男性凭才华跻身上层社会,不是大量存在着么?还有,即使在今天这个时代里,不是每年都要有什么“环球小姐”、“亚洲小姐”、“香港小姐”比赛么?不是经常听到某某明星跟某某大人物的绯闻么?什么意思?就是说,这几乎是人类的本性,这几乎就是人类的真相。这样的故事不管放在那个时代,都可以俯拾皆是。问题是,司汤达的故事为什么如此吸引人。

话归正传,于连的机会来了。法国与瑞士接壤的维立叶尔城坐落在山坡上,美丽的杜伯河绕城而过,河岸上矗立着许多锯木厂。 市长德瑞那是位五十岁左右的绅士,他出身贵族,扣子上挂满了勋章。他家的花园是全城最漂亮的花园,他的妻子是最有钱而又最漂亮的妻子,但他才智不足——至少在他多金又美貌的夫人眼里是这样子的;当然,在于连眼里,他不过是一个守财奴——除了钱,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只能办到严格地收讨他人的欠债,当他自己欠人家的债时,他愈迟还愈好”。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所谓“市长”,相当于这国的县长,在法国县比市大,县相当于这国的市——也就是说,在一个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法国,县长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官,但那是一方水土上的头面人物。在这座城市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贫民寄养所所长——哇列诺先生。他花了一万到一万两千法郎才弄到这个职位,他体格强壮棕红色的脸,黑而精粗的小胡子,在别人眼中他是个美男子,连市长都惧他三分。市长有个八九岁的儿子,聪明快乐。就是学业不怎么长进。市长为了跟“帅哥”哇列诺比富,显示自己高人一等,也为了儿子的学业,决心请一个家庭教师。于连正愁着没钱上神学院呢,正好在神父的介绍下——并讲好了条件,市长答应负担于连读神学院的学费,于是于连来到了是市长家,给市长八九岁的儿子当起了拉丁文教师。在于连的教育、影响下,市长儿子的学业不但有明显进步,而且人也变成他们希望变成的那样子了。所以市长和市长夫人都很高兴。

市长夫人三十岁左右,不但漂亮贤惠而且聪明智慧。德尔纳夫人是在修道院长大的,十六岁带着不菲的嫁妆,就嫁给了他。像她丈夫那样庸俗粗鲁的男人,她打心底里感到厌恶。由于没有爱情,她把心思全放在教养3个孩子身上。她认为男人“除了金钱、权势、勋章的贪欲以外,对于一切都是麻木不仁。”当然,如果没有外界干扰的话,她会这样终其一生,因为这就是那个时代法国上流社会女人的命运。如果她愿意,她可以像别人一样可以在同阶层里找个情夫。可是,她似乎并不会这样做。最初,她把于连想象为一个满面污垢的乡下佬,谁知见面时却大出她的意料:面前这个年轻人竟是这样白皙,眼睛又这样温柔动人。以为他“实际上是一个少女”故意假扮男装。她不但对于连产生了好感,甚至从他身上——焕发出了她将要泯灭、死去的关于少女时代的记忆,她觉得“只有在这个少年教士的心里,才有慷慨、高尚、仁爱”。德尔纳夫人的女仆爱丽沙爱上了于连,爱丽沙得到了一笔遗产,女仆要西郎神父转达她对于连的爱慕。爱丽莎哪里知道于连的理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于连拒绝了女仆爱丽沙的爱情。德尔纳夫人得知此事心里异常高兴,一股幸福的暖流泻落在她的心田,她发觉自己对他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一种感情。

夏天的时候,市长一家搬到梵尼镇乡下花园别墅居住,晚上乘凉的时候,全家聚在一株菩提树下,于连无意间触到了德尔纳夫人的手,她一下子缩回去了,于连以为瑞那夫人看不起他,便决心必须握住这只手。第二天晚上他果然做了,瑞那夫人的手被于连偷偷地紧握着,满足了他的自尊心。为什么于连非要抓住德尔纳夫人的手?为什么当他终于抓住了德尔纳夫人的手之后,感觉“满足”?很简单,因为他内心深处是自卑的,是看不起以德尔纳夫人为代表的上层阶级的——他要“抓住”她的手,就能证明他跟他们没有区别,他不比他们更低贱。也就是说,此时的于连,此时此刻——在梵尼镇乡下市长家的乡间别墅里捉住德尔纳夫人的手,并不代表于连爱上了她,并且此时的于连也远未意识到自己的感情。因为他正被满脑子向上爬的理想占满了,没有任何空间给爱情——青春期的爱情留下落脚的空间。可是,当他回到自己的房间,他的心却砰砰直跳——这对于他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老实说,他对德尔纳夫人没有任何不好的印象,她是如此漂亮、如此平易近人,对他如此好。就像后来,他对她说的那句话:“你是第一个让我知道,世界上不光有敌人。”什么意思?就是说,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于连,在德尔纳夫人这里得到了平等对待——不但不敌视他,而且把他当成“朋友”,即使他是木匠的儿子。于连当然知道,这在上层社会——在市长和德尔纳夫人的阶层里,是不可能的。不说别人,即使在这个家庭里,市长和夫人就有云壤之别。市长骨子里看不上他,而且还处处对他颐指气使,时不时敲打敲打他——别忘了你是木匠的儿子。所以,德尔纳夫人给他的感觉越来越复杂了。

对于德尔纳夫人来说,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简直就是一束光——将她将要熄灭的心灵之黑洞照亮了。她认为这就是爱情。被爱情与道德责任折腾得她一夜未合眼。但是,毕竟她是聪明的上流社会的女人,她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决定用冷淡的态度去对待于连。她觉得过不了几天,等这股子劲儿过去了,就没事了。可是当于连不在家时,她又忍不住对他的思念。

而于连也变得更大胆,只是他这“大胆”并不全是爱情,更多的是利用——就这样,矛盾的于连慢慢形成了。于连在心里为自己找借口:“我应该再进一步,务必要在这个女人身上达到目的才好。如果我以后发了财,有人耻笑我当家庭教师低贱,我就让大家了解,是爱情使我接受这位置的。”于是,一场不道德的所谓“爱情”要上演了。

可是,于连和德尔纳夫人好了没多久,就出岔子了。原来,因为被于连拒绝的爱丽丝从市长家走了之后,去教堂神父那里告白,将于连和德尔纳之间的事情说出来了,不幸的是这消息不胫而走——因为现在的神父不是对于连好的那个神父,西朗神父退休了,换了了一个年轻的神父——竟然有人给市长大人写了匿名信,将这一切告诉了他。德尔纳夫人毕竟是一个聪明、道德、智慧的女人,平时里显现不出来她的美德和智慧,只有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才显现出了她的伟大。她一边压抑着自己对于连的爱情,一边为于连和市长着想。她觉得她不能这样子跟于连下去了,因为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出大事儿的。因为毕竟人心不古,毕竟人言可畏。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第一对她老公不好,第二对于连也不好。所以,她只能牺牲自己的爱情——将于连赶走。所谓“赶走”当然不是真的将于连赶出家门,从此之后井水不犯河水,而是给于连安排好了——为他的前途。于是,在德尔纳夫人的操作下,在老西朗神父的推荐下,市长承担了全部费用——于连去县里读神学院去了。

于连走了,似乎这故事也要结束了。不,还远没有。

贝尚松是法国一座古城,城墙高大。初到神学院,那门上的铁十字架,修士的黑色道袍,和他们麻木不仁的面孔都使于连感到恐怖。院长彼拉神父是西郎神父的老相识,因此对于连特别关照。他对于连说:“嘻笑就是虚伪的舞台”。但是,于连却并不以为然。他有他对世界的看法,他觉得不管神学院还是神父、社会,人都不应该虚伪。并且他一直保持着这种性格。他把这种保持、坚守,当成对自己的考验,就像中国孔子要求的那样,他“每日三省吾身”。除了他的性格,他的坚守、克制,还有他的自信之外,他的才华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神学院321个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平庸的青年,于连脱颖而出。他悄悄对自己说:“在拿破仑统治下,我会是个军曹,在未来的神父当中,我将是个主教。”由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院长竟让他当新旧约全书课程的辅导教师。但神学院是个伪善的地方,在任何一个秩序的社会里,他这种性格、处事作风都会被排挤,被挤兑。于连很快就堕入了忧郁之中。当彼拉院长受到排挤辞职之后,他在神学院也待不下去了。在彼拉院长的介绍下,他来到了巴黎,给木尔侯爵当秘书。

如果相信命运的话,或者说如果用这国人的话说,于连之所以走到了最后——接近了成功,那是因为他遇上了“贵人”。于连的第一个贵人是老西朗神父,没有他的鼓励、引导,他不会在神学方向上如此精进;如果没有他的介绍,他也不可能去市长家当家庭教师,就不可能与德尔纳夫人相遇;没有老西朗神父的推荐他也去不成神学院读书;第二个贵人,或者说是最终的贵人是德尔纳夫人,一直到最后——尤其是到最后那一刻支撑他生命的也是德尔纳夫人的“爱情”;第三个贵人就是彼拉院长。没有彼拉院长的介绍,他去不了巴黎,也不会给木尔侯爵做秘书,更不会跟侯爵千金马蒂尔特小姐相遇;也就是说,没有彼拉院长的推荐、介绍他最多从神学院出来去一个边远山区当个神父罢了,不可能真正进入巴黎上流社会的圈子。第三个贵人当然是马蒂尔特小姐。马蒂尔特小姐马上要登场了。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一个底层屌丝逆袭的必然道路。所有的相遇、相交都是必然的——如果一个社会足够健康文明的话,底层跨越自己的阶层流动到上层,这条道路应该是畅通的。只有在野蛮、闭塞、愚昧的社会里,才堵塞了这样的通道。当我们说“时代背景”的时候,其实说的就是这意思:于连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拿破仑之后再次倒退封闭——再次开始堵塞这条通道的时候。于连之所以遇到了如此多的“贵人”,那是因为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狂飙的余韵还在,虽然复辟了。正是所在“革命狂飙”的余韵影响了于连和德尔纳夫人、马蒂尔特小姐,还有老西朗神父和彼拉院长。在他们眼中,于连并没有那么可怕,甚至还有点可爱——他们都知道他的才华,都相信他是一个好青年。可是,毕竟他们还是错估了他们的时代——或者说正是因为他们的相遇,才将于连最终推上了断头台。

马蒂尔特小姐该上场了。木尔侯爵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贵族,他的祖辈是十字军东征的战士,跟古老法国的皇族有血缘关系。彼拉神父专门给于连强调说:“你要十分注意,一个像我们这种行业的人,只有靠这些大人先生们才有前途……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如果你得不到人家的尊敬,你的不幸是注定的了”。可见,木耳侯爵在当时的法国的地位。侯爵瘦削而矮小,有一对十分灵活的眼睛,头上带有金色假发。他是个极端保皇党人,法国大革命时,他逃亡国外,王朝复辟后,他在朝中取得了显赫的地位。于连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他抄写稿件和公文,侯爵对于连十分满意,派他去管理自己两个省的田庄,还负责自己与贝尚松代理主教福力列之间的诉讼通讯,后又派他到伦敦去搞外交,赠给他一枚十字勋章,这使于连感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尽管如此,在人家的圈子里,于连还是显得个格格不入;至少他无法汇入跟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的圈子。其实这也是可以想象的,他跟人家吃的想的、关注的都不一样嘛,人家见识过的东西,他连听都还没听说过呢。所以,他除了工作之外,并不能真正融入家的圈子。只有在因为太高贵、太富有、整天无所事事——寂寞孤独无聊的贵妇人或者豪门里的小姐们,才能给他一点“理解”。同时,这些贵妇人和豪门千金,大多数时候也不过是拿他开开心,一不小心就会奚落他,嘲笑他。毕竟他是从乡下来的木匠的儿子。

马蒂尔特小姐,是一个有金栗色头发,体态匀称,非常秀丽的姑娘,但“这双眼睛透露出一种内心可怕的冷酷”。她读过许多浪漫主义爱情小说,并被3 世纪前一段家史所激动:她的祖先木尔是皇后玛嘉瑞特的情夫,被国王处死后,皇后向刽子手买下了他的头,在深夜里亲自把它埋葬在蒙马特山脚下。她十分崇拜皇后的这种为爱情而敢冒大不韪的精神,她的名字玛特尔就是皇后的爱称。起初,于连并不喜欢玛特尔那清高傲慢的性格,但想到“她却能够把社会上的好地位带给她丈夫”时,便热烈地追求起她来。也就是说,直到现在于连的所谓“爱情”都不是真的爱情——他的所谓“爱情”不过是一种借口,一种虚伪;在这一点上,他跟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虚伪没有任何两样,甚至他还超过了他们。因为毕竟他靠的是自己的肉体——男色,来诱惑、吸引豪门女人的。玛特尔当然也知道于连出身低微,当然明白她跟他不但门不当户不对,而且她还得容忍“穷人的刻薄”。可是,正值叛逆期的少女马蒂尔特小姐却任性惯了——因为很多时候在贵族父亲眼里,她越是任性他们越爱她嘛!于是,她怀着一种“我敢于恋爱一个社会地位离我那样遥远的人,已算是伟大和勇敢了的浪漫主义爱情了!因此,她在花园里主动挽着于连的胳膊,还主动给他写信宣布爱情。”这不但很刺激,而且还很有成就感。于是,她为了考验于连的胆量,要他在明亮的月光下用梯子爬到她的房间去。于连照她说的做了,当晚她就委身于他了。当然,当第二天太阳重新出来的时候,她马上就后悔了。其实,也不能说是“后悔”,不过是是马蒂尔特小姐根据自己的家庭出身耳闻目睹的上流社会的规则——她觉得这不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而且很可能无比愚蠢。

在她家的图书室,她边哭边对于连说:“我恨我委身于第一个来到的人。”于连感到痛苦,他摘下挂在墙上的一把古剑要杀死她,马蒂尔特一点都不害怕反而骄傲地走到于连面前,她认为于连爱她已经爱到要杀了她的程度——这该是怎样的爱啊!这该是怎样伟大的爱情啊!于是,马蒂尔特小姐的叛逆、任性又冒出来了——于是,她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半是半推半就,半是“看看后面还有什么更刺激的”的心情下,重新开启了跟屌丝于连的“爱情”。夜里于连再次爬进她的房间,她请求于连做她的“主人”,自己将永远做他的奴隶,表示要永远服从他。

于连也不是傻子,他当然感觉出来了马蒂尔特小姐跟他的“游戏”。他可没时间跟一个小姐玩游戏!当他被侯爵派去伦敦出差的时候,遇到俄国柯哈莎夫王子。俄国王子是个情场老手,当于连把自己的爱情苦恼讲给他之后,他建议于连假装去追求另一个女性,以达到降伏马蒂尔特小姐的目的,并把自己的五十三封情书交给她,“把这些信转抄一份寄给你所选定的女性,这个女性必须是瞧你不起的对方的熟人。” 这正应了这国的一句古话,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于连回到巴黎后,将这些情书一封封寄给元帅夫人——元帅夫人是一位贵圈出了名的交际名人,而且名声在外。于连的信寄到三十三封的时候,终于感动了元帅夫人,给他回信了。于是,元帅夫人做了侯爵秘书木匠儿子的情妇的传闻在巴黎的贵圈像风一样传开了。马蒂尔特小姐再也忍耐不住了,跪倒在于连的脚下,求他爱她,于连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他在心里说:“看呀!这个骄傲的女人,居然跪在了我的脚下!”。不久,马蒂尔特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写信告诉父亲,要他原谅于连,并成全他们的婚事。侯爵在爱女坚持下,一再让步。先是给了他们一份田产,准备让他们结婚后搬到田庄去住。随后,又给于连寄去一张骠骑兵中尉的委任状,授予他贵族称号。

于连带着马蒂尔特小姐——不,现在是于连于夫人了,来到了边关某地任骑兵中尉。要知道,在法国的历史上,军队都是由贵族子弟组成的,军队本身就是贵圈。于连似乎成功了。不仅成功了,而且完胜。可是好景不长。木尔侯爵当然不会甘心,当于连带着马蒂尔特去上任的时候,他便展开了对于连的调查。很快,一封德尔纳夫人谴责于连的信传到了马蒂尔特小姐手上。当马蒂尔特小姐了解了于连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位专门诱惑豪门女性,以此作为自己进身上流的无耻的男人的时候,当然又后悔了——原本她就是迷迷糊糊,靠了青春期的叛逆才“爱”上他的嘛。被揭了老底儿的于连恼羞成怒——或者说原形毕露,这就是他原本的性情、禀赋么;这就是他的出身、家教、全部的人性么!除此之外,他的一切——他帅气、灵秀的外表,不过是披着的一身虚伪的皮罢了。他正是靠了这层虚伪的皮——才走到今天的。于是,于连拿着手枪冲进了教堂,对着德尔纳夫人就是两枪——万幸的是,德尔纳夫人并没有当场被他打死。

于是,于连被捉进了监狱。尽管马蒂尔特小姐和德尔纳夫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拯救他,他都不答应,他只想速死。当然,这也是他的出身、性格决定的。相比在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中,谁还把人命当回事?如果怜惜人命,如果懂得“人是一切的尺度”,就不会滥杀无辜了。也就是说,当底层跃升到了权力的顶层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一波杀戮的,因为这是底层的性格、出身使然,这简直就是他们的“原罪”。正想司汤达说的:“富人的傲慢和穷人的刻薄同等可恶。”在我看来,穷人的“刻薄”很多时候比富人的“傲慢”要可怕得多。(此处删除100字。)

当于连站在被告席上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其实他也没有什么可辩护的,他就是预谋杀人,按照当时的法国法律,就应该判死刑——上断头台。如果他是真诚的,他就不该为自己“辩护”,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可辩护的。的确,于连没有辜负司汤达——他坚守了他的真诚。要知道,真诚——此刻的真诚是他唯一的盔甲,他只有披起来这件盔甲,他才能在法庭上站立。不然,他是无脸站在这上面的——因为毕竟,这地方是象征着人间正义。所以,他除了发表他那一套所谓的“阶级学说”之外,再也没有任何语言了。于连说:“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农民,没有看见一个干活的人,而只是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

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为何于连拒绝辩护上诉,主动赴死。实际上,当时于连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向他所仇视的那个阶级和他所抱定决心加以反抗的社会屈膝投降,乞求和接受它的恩赦。这样他在肉体上虽然能够得生,但在精神上却将宣告死亡。另一条路,就是忠实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把对人生的挑战坚持到底。他早就领略了他所憎恨他所羡慕的上流社会,他更加憎恨这个“上流社会”了;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向他们屈膝下跪;这也是作为屌丝于连的品性。另外一方面,只有他死了,只有他求死了——他觉得他在德尔纳夫人面前,在马蒂尔特小姐面前才像一个人——这也是他的性格决定的。所以,他只选择死亡。

这里的悖论在于,正是由于于连选择了死了,显得他跟德尔纳夫人、马蒂尔特小姐的“爱情”是真的了,高贵了。于是,在冰冷牢房里,他忏悔了自己对德尔纳夫人犯下的罪——千不该万不该,他也不该向她开枪,毕竟她是他在这世界上遇上的第一个女人、第一个拿他当人看的人,第一个为了他的前途牺牲自己的爱情的人;毕竟,德尔纳夫人是他的第一女人——是她让他成为了男人。也就是说,在此刻,在监狱里的于连——死到临头的于连,回光返照一般表现出来了一丝温暖的怜悯。如果他没有坐监狱,如果他真的融入了上流社会——他还会这样吗?当然不会。那样的话,他就变成了他们——几乎毫无疑义:他比他们更下流,更无耻。那时候,他会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穿凿周纳——也会为自己辩护的。也就是说,在这一刻他又回到了自己的阶级——回到了社会最底层的屌丝的感情上来了。可是,他原本就不属于这个阶层的啊!他生得就不像是干粗活的人,他的两个哥哥和父亲也认为他跟他们不一样——不然,他何以比他们聪明、英俊?而且还会拉丁文,还会用拉丁文背诵《圣经》?这在底层社会是不可能的——简直是天方夜谭,简直是神话!可是,他也不是上流社会——尽管他一路走来,一直都混迹于“上流社会”,可是他终于还是融不进去啊!不然,他何以要死呢!他的激情,他的感情,全凭了他自己:他一边看不起金钱,他一边为了金钱儿奋斗;他一边看不上上流,又一边削尖了脑袋——甚至不惜用肉体当诱饵诱惑豪门女性为跳板——往上流钻营;他一边将自己归类为父兄的阶层,可是他在骨子里又看不起他们……也就是说,他的所有激情、生命的动力,全靠了他自己的想象——靠了所谓的“理想”而才有了。至于这理想是不是能实现,实现了又是怎么一回事儿,他一点都不知道。他是一个双面人物:既是对上流的反动,又是对下流的背叛,更是对自己理想的反叛。到最后,只不过是只求速死。

有人说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体裁的文学家,他最擅长的就是刻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的内心描写揭示作者想要阐述的深刻主题和深远意义。在我看来,这些话太溢美了。什么是是作家?作家是干什么的?不就是塑造人物,描写人物的吗?不过,正是于连选择了死亡,正是对于死的自主选择,充分体现了司汤达所塑造的这个叛逆性格的完整性——这样的话才不过分。但是,有一个问题横在我们面前,如果于连成为了上层阶级的一员,成了像拿破仑一样的人物——那又会怎样养呢?答案是明显的,那就是说:于连会成为他反对、憎恶的人,他会沾染他一贯深恶痛绝的上层阶级的虚伪、无耻、傲慢,甚至他比他们还进一步。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为了所谓“性格的圆满”作者才让这个人物最后选择了死了。因为除了让他死,司汤达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此处删除50字。)

对于德尔纳夫人、玛蒂尔特小姐来说,这是她们一生的事业——拯救自己的爱情。也只有于连选择了死,才显出她们没有错——她们看错于连。在这寂寥孤独的人世间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要知道,这才是她们的内在动力。司汤达说,玛蒂尔特小姐收到的那封揭发于连的信,是德尔纳夫人抄的别人写好的稿子——我觉得这纯属德尔纳夫人为自己辩护的借口。本质上,不管她多么仁慈、美德、智慧,不管她当初如何化解了危机,保住了于连的前程;但是归根结底,这是为了保住她自己的名声,和她丈夫的地位。当于连被捉进监狱以后,只是她们的生活比之前更有味道了——她们又像个人一样活过来了。不过,客观地说,德尔纳夫人、马蒂尔特小姐小姐算得上所谓聪明人,因为他们是对自己阶层的反抗者,并且他们还成功了。当然,在这意义上于连也算是幸运的——求仁得仁!虽然他混迹于上流了那么多年,但最后还是被打败了——至少从感情上他有回归到了底层,即使底层不一定接受他。其实,这三人是同一类人:他们都是自己阶级的挑战着,反抗者。可是他们至少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还保留着他们的“初心”——至少没有背叛自己。人是什么?人是自己的对立面,也只有这样子的时候,他们才是自由的,才是有激情的,也才是大写的人。除此之外,人什么都不是,就像牲畜,就像草木。至于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那只有交给哲学家门吧,因为司汤达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上军校的时候,同学之间有一次争论。争论的问题是:如果人可以千年万年的活下去,比如人可以活到一万岁吧。那么,这个世界会比现在更好呢,还是更坏?那个时候,我认为会更好,可是今天如果再让我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会否定那时候的答案的。

 5 ) 《红与黑》

唯美的电影

doudoufrances:好美的电影,翻译和配音堪称天花板!!!影片的人物塑造和原著非常吻合 贴切,演员很好的演绎了人物内心活动和心理刻画。和原版对照,配音演员完全领悟到了原著的精华,就像是原声。饰演主人公的演员很美丽,男主人公扮演者更是被称之为球草的意大利演员吉姆.罗斯.斯图尔特

 6 ) 永远的于连先生

边看原著,边看电影。
三个小时之后,电影结束。看到于连与德瑞纳夫人吻别后,毅然决然的走向断头台。当于连抬头目视断头台的时候,眸子里一片纯真、无惧无悔。当时我的心有种不能自持的疼痛。隔过历史的烟尘,我在想,为什么一百多年的世事沧桑之后,我们,还是爱着于连先生?
可以从最显而易见的原因谈起,Kim Rossi Stuart满足了我对于连的YY。明眸善睐,温文尔雅,特别是在他身上独具的优雅和忧郁的双重气质,即便是在《云上的日子》里仅仅十分钟的出场,也足以给人深刻的印象。那种朦胧神秘的感觉,是超脱于现在这个速食的时代的。
但是,一旦进入了小说中遥远的那个时代的视觉呈现时,于连的爱情、于连的纠结、于连的呐喊和kim的气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时,我知道,爱于连,是因为这个人物的永恒性。

1 被边缘的于连
一百多年以后,法国大革命尘埃涕荡。或许,这个时代已经很少有人再次提到启蒙思想,再次提到卢梭、狄德罗或者是孟德斯鸠。但是,有一句话是人们经常听到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或者,我们甚至可以做这样的揣度,在度过了中世纪沉闷和压抑的日子之后,人们更渴望看到“人性”的萌动。而所谓“人性”,就是多样化,不在因为不一样而受到责备,这是一种对自由的呼唤。
于连的纠结代表了几代知识分子的纠结。他崇拜拿破仑,是因为在拿破仑的时代,人人都可以为“自我”而战斗。只是于连还并不清楚,为自我战斗的目的是为何。尽管于连厌恶上层社会,仇视富人,但他并不能很清楚从战场上走下来之后是为了什么,其实,他所有未来的向往不过就是在这群他所厌恶人中分得一杯羹,他可以不计较金钱不计较名利,但是心中深深的自卑随时都要喷薄而出,大战一场——于连·索雷尔想要的不过是平等,是自尊!
这个爱自己的尊严胜过爱任何所谓物质上的享受的年轻人,是不是在任何时代都有呢?是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藏着一个这样的于连。于是,爱他,就是爱内心那个小小的,不想被伤害,倔强的鼓足一切勇气保护自己的自我呢?
心疼于连,恰恰是与内心脆弱的自己惺惺相惜。
只是,他的时代对于他来说,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是悲哀的。于连因为受过教育,他的思想境界高过他做木匠的父亲和乡野村夫的哥哥。加之,他们厌恶他的清高和格格不入以及他无法胜任粗活羸弱的身体,于连已经被他出生的阶级所边缘了。那么,他是否就能在上层社会获得一席之位,赢的他所期许的地位和尊重呢?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处细节描写,于连在接受市长offer之前,反复和他的父亲确认他是和谁一起吃饭,在得到是和市长一家一起吃饭后,才安心的收拾东西,启程去做家庭教师。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一个穷人的孩子能够有吃有喝就已经那个很不错了。为什么这个于连还要有那么多的顾虑?这恰恰就是知识分子的清高——固然是服务与人,以自己的劳动换饭吃,但是,不尊重,毋宁死。我们的古语不就有“廉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吗?如果于连不是一个拉丁文的学者,他没有这样那样的机会,他无须考虑谁会瞧他不起,然而,如果一个人的知识不仅仅是知识,已经是进入了他思想体系的一部分,他的确要在自尊和自负的反复啃噬中吃点苦头。那是知识给予他的苦痛。对于一个穷孩子来说,知识和贫穷本来就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在野心勃勃的于连身上,这一切就是他时而热情时而冷漠,时而真情流露时而刻意冷酷真实表现。
于连来自于下层社会,人民的疾苦他最懂。如果他能泯灭良知,首先卧薪尝胆,之后再跻身上流社会之后翻脸不认历史,用盘剥曾经他隶属的阶级来报复自己早年的遭遇也可。(很多人不都这么做了吗?)但是于连善良,对于下层人民还是有感同深受的同情。这让他畏手畏脚,让他痛恨上层社会。让他无法接受这个阶级。而上次社会的门也从始至终未为这个年轻人开哪怕一个门缝。对于生来富贵的人来讲,他们本身就痛恨努力的人,更何况这个努力的人也许要抢占他们的地盘啊。
于连既不属于他出生的阶级也无法进入他想同痛恨的阶级。当他彻底顿悟,自己已经完全被边缘化后,他很坦然的接受了死亡。甚至拒绝活下来的机会——对于他来说,活在一个身边全是人,但是自己却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团体的孤单的世界里,死去是永生,活着是煎熬。

在这个时候,我不合时宜的想起了柳芭。
我在讲一本自从共出版就风靡全球并经久不衰的书和一部美轮美奂的电影。因为这是人类亘古的通病——孤独,但是害怕无所归属的孤独。群体感是隶属于人类安全感中的一种。没有伙伴,作为一个异类,差异会产生仇恨(出自原著),他身边就全是敌人。那么他活下去也是困难重重,更何况,这种孤独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比死亡更可怕。
很多人说柳芭是意外。每当我看到这样在茫茫尘世中踽踽独行高傲而自尊的孩子的文字或者是描写,我总能想到柳芭。这就是名著的魅力,岁月流逝,而人类内心的缺失和寻找总是不期而合。
于连开枪是意外吗?柳芭溺水是意外吗?
书里有一句话回答了我的提问:孩子,千万不要说命运,要说天意。

2 爱情
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爱情永远是我涉猎的范围和重点。
原著用文字诠释,爱情精彩在心理描写上。电影么,精彩在几个演员的选择上。除了前面提到的于连饰演者外,德瑞纳夫人演员的选择也是极其成功的。Carole Bouquet是以冷艳闻名的法国名演员。在这部片子之前,我并不知道我印象深刻的香奈儿五号的代言人就是她。
夫人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在客厅摆弄薰衣草。我不知道导演为什么安排她在那里做插花,而且还是薰衣草。或许那个时候的大户人家都比较喜欢这种花,但是她的动作加以紫色花的映衬,更能显示出她的优雅和高贵来。
当木匠的小儿子怯生生的站在她面前时,这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女子满腔的母爱几乎都要泛滥了——我不否认就我的理解,于连和市长夫人的爱情有恋母情结的成分。于连从小就缺失母爱,在父亲和哥哥的世界里又得不到一点关爱。德瑞纳夫人大于连十岁,又恰巧是他爱情的导师。不过,起初的德瑞纳夫人几乎是把他当孩子看的。他们的爱情并不是一见钟情。于连带着对富人的不相信去当家庭教师,起初对市长夫人也很抵触。而德瑞纳夫人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儿子。这段爱情开始时,并不是有着某种炙热的激情的预兆。这是我喜欢的爱情,这也是金牛座的人对爱情的固有理解,日久生情,细水长流是我们所相信的爱情理念。这也是我真的被感动的原因所在。
爱情的萌芽来源于于连一次对自己的挑战,就是那一次的经典的握手。于连的本心是向上层阶级的挑战,他为了驳回第一次不小心碰到德瑞纳夫人手时却被抽回的尴尬。时常觉得于连有些庸人自扰,一件小事便在他内心斗争许久,方方面面的结果都设想到。但是转念一想,好像这也就是我们个人的体验,在爱情刚来的时候,我们是不死都曾经猜测辗转过?在于连的踌躇下他给自己设定了个时间,那天十点的钟声一响,于连真的就握住了德瑞纳夫人的手,而这一次,他大获全胜。
而德瑞纳夫人,在她十几年的婚姻生活中,第一次有人听她说话。我认为这是她爱情迸发如此强烈的根源。那个时代,男人是女人的主人,小说中作者就写到。而妻子不过是附属品,哪怕是一个能带来丰厚嫁妆的女人。不对称,不平等,是爱情的大忌。当没有一个肯听自己说话的人出现时,女人可以不用想何为爱情。当有一个人对你满脑子的古怪想法都予以接受和宽容时……德瑞纳夫人就爆发了。
我想,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爱情。可是,这爱情来的是不是时候,对不对地方,那就全是天意了。
对于两个人的互相猜测和假意冷漠,电影表现的很完美。而在于连登了个梯子爬到夫人的卧房里那段,让人感到那似乎不是一百年前的场景。
爱情,总是新鲜的,只是人在变老而已。任何时代,人们遭遇爱情的表情和反映都是如出一辙。我更喜欢司汤达的描写——德瑞纳夫人把于连藏在房中,一天魂不守舍。深更半夜的一个优雅的贵妇居然溜到厨房去偷面包,而于连看到她时,问她衣兜里是什么时,这个傻女人才突然莞尔一笑——她的衣兜里装满了在饭桌上悄悄的藏下的面包。经典的描写,真的把一个恋爱中的傻女人写的活灵活现,甚至连于连也在暗中感慨——女人一旦爱上什么人,真是何至于此啊!
最完美的爱情总是在伤感中凋落。
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幕是发生在于连枪杀德瑞纳夫人。当于连收到了夫人的诋毁信之后,火速赶往教堂,一枪打在了夫人的胸膛上。这一段kim演的特别好,就能感觉的到于连在枪杀旧爱的时候是根本没思考的。德瑞纳夫人看到于连,眼里流露出的居然不是吃惊不是愤恨而是……或者,她眼中是某种叫做宿命的东西。原著没有看到最后,但是电影中的一幕,足以令我震撼。
其实,于连重伤了德瑞纳夫人。但是这个因爱生妒的女人,在于连的生死关头却伪装成轻伤。在听到于连问到了自己之后,这个一直自诩虔诚的信徒居然喜极而泣。
我想,我脑海中完美的爱情非此不属。日久生情,心心相属,超越了一切的爱,爱的过程是真实的,而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疼痛和惋惜的。当然,还有,男女主人公都是美丽的。
侯爵小姐和于连的爱表现的比较单薄,在电影中对于于连利用爱情也表现不足。我想,连导演都不忍心在给于连设置一些不够光彩的戏份了。现实中,固然人是复杂的,但是在电影中,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至纯的美感。
我很同情她。最后在德瑞纳夫人面前说,我理解了他。实际上她还是没明白,这个被全世界所抛弃的人终其一生在追求什么。
可怜的女孩,只好在于连上断头台之前自欺欺人:我们的是伟大的爱情,只不过这爱情是和人分享的。
我想说,poor girl,与人分享的不叫爱情。就像德瑞纳夫人的爱情从来没让她的丈夫分享过。
爱与痛并存,难过的是,有的人只能在痛中欺骗自己有爱情。

永远的于连先生,我为之深深迷醉。

 短评

这个版的于连。。。。萌

6分钟前
  • 中分怪人
  • 推荐

男主角好帅

10分钟前
  • 收尸中心阿姨
  • 推荐

本来以为先看过书才看电影会忍不住对角色的挑选有所不满,可是当于连一出现在镜头中,神啊,于连就该是这个样子滴~~~甚至好长一段时间都让我认为这才是帅哥的标准~~~卡罗尔演的市长夫人很有气质,典型的法国女人,确实够优雅

13分钟前
  • cat0811
  • 力荐

神还原的选角,对白和情节尽力忠实原著。这一版的于连俊美惊人,不笑的时候带着忧郁和阴沉,眼中却有野心的灼灼烈焰,完全就是我心目中的于连。不过,我并不是拜倒在他的颜值下,才为于连写那篇6000多字的辩白文,而是先看的原著,快写好的时候才找这部电影来配图。(咦,仿佛越描越黑……

14分钟前
  • 临素光
  • 力荐

97版电影还原度真高,也没有糟蹋原著的细节!(不过相比Tim Rossi这种艳惊四座的美貌,我感觉于连是不是应该更接近于科米那种人畜无害天使娃娃脸?两位女主气质非常还原了啊啊啊啊)我还是这个观点:于连的悲剧主要不是阶级问题,而是性格问题。他,一个本质清高的底层知识分子,却要逼着自己用低劣的手段达成目的,早晚会把自己逼疯。就算是生在贵族家庭,他也会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不幸者。反而是如此(在年轻美貌的时候,在两个情人的爱中)死去,才称得上真正的幸福啊!

16分钟前
  • Esther L
  • 还行

我自从看到你以后 什么苦恼都没有了 我只有爱情 我甚至于超过爱情 我对待你跟对待上帝一样 只有尊敬 爱戴和服从 如果你对我说 露易莎 你把这个哨兵杀死 哦我会毫不犹豫的把他杀死

19分钟前
  • 了花
  • 推荐

想当年我还把这个都录下来了。那个时候的Kim Rossi Stuart真是美貌惊人啊

24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力荐

男女主角的脸实在太完美了,像从神话中走出来的一样,可惜他的肮脏内心完全不像他的脸般美好,而她的纯洁善良却比她的美丽还要动人。

28分钟前
  • bayer04
  • 还行

大概童话中的王子就是长这样子的

32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其实我是为了看这部电影才去看原著的,巴黎的贵族小姐一点也不讨人喜欢。电影里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在狱中于连向德·雷纳尔夫人最后的告白,断头台前于连抬头不经意的一瞥。Kim Rossi Stuart真的好美。

36分钟前
  • Tingalein
  • 推荐

身处乱世,于连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虽然出生卑微,但他仍怀有着挤进上流社会的幻想,并为此不断的做着努力

39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小时候觉得他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帅的男人。

44分钟前
  • 賴床不起。
  • 推荐

男主角狂帅!女主角极高贵!

49分钟前
  • 美味苏苏
  • 力荐

史上最帅于连

53分钟前
  • 蛋宰一昇
  • 力荐

于连作为一个世所公认的美少年,司汤达没舍得把他写gay掉,就只剩下自我毁灭一条路可走了。

57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明天我就要上断头台、今晚你敢不敢做我的情人?拿走我的头颅、你要亲手埋葬。什么是爱和恨、得到和割舍、名誉和尊严?死之前的这一切比死更悲哀。】

1小时前
  • 小灰烬
  • 推荐

“没人告诉你我那天为什么穿校服吗?我是为了爱情,一种不复存在的爱情,我的先祖拉莫尔和玛戈王后敢于冲破世俗约束真情相爱,玛戈情愿冒着名誉扫地的风险,当众宣布她自己有多么爱他,最后拉莫尔被送上了断头台。当时她才二十岁,他们一见钟情。”

1小时前
  • 眠去
  • 力荐

kim你好帅~~~~~~~~~~~~~~~~~~~~~~~~~~~·

1小时前
  • 我是阿稣
  • 力荐

小时候不懂事的时候看的,都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不是这一版。但是记得男主非常帅,所以看得很开心,尽管这个东西很悲剧。

1小时前
  • 普赖尔蒂斯
  • 推荐

出身卑微天资过人、心高气傲仇富蔑穷、愤世嫉俗野心勃勃(崇拜拿破仑、要名不要钱)、头昏脑热冲动自毁、前途无望只求速死、虚伪肮脏世容不下洁净真诚生……这孩子真是好傻好天真(喂,又自顾自怜说你自己了)

1小时前
  • ζωήι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