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第4集

主演:昭和天皇,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本尼托·墨索里尼,Benito,Mussolini,约瑟夫·斯大林,温斯顿·丘吉尔,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威廉二世皇帝,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保罗·冯·兴登堡,海尔·塞拉西一世,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赫尔曼·戈林,安瑟维·内维尔·张伯伦,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Paul,Reynaud,亨利·菲利浦·贝当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1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2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3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4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5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6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13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14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15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16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17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18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19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二次大战全彩实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對年輕的新世代而言,二次世界大戰可能只在是學校課堂上聽老師唸經的討厭玩意,畢竟那已經是將近七十年前的歷史,我們所能接觸到的也只有一些黑白斑駁的照片與長輩閒話當年勇的回憶而已,雖然經歷過這場浩劫的那一代已經逐漸走下人生的舞台,但這場有六十一個國家與十九億人口捲入的恐怖戰爭,除了奪走七千兩百萬人的生命以及造成一萬三千八百五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以外,留下的種種後遺症到現在還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骑弹飞行军情五处 第六季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普通话版)辽远的乡村昨日与明日之间又见逍遥我心里危险的东西第二季七秒蓝色大海誓不遗忘警探红白黑破墓少女四大名捕钦天异闻录军情五处第八季不义之财 3笨贼兄弟闯伦敦决战中途岛 (国语版)噬谎者假面真情第一季终极特工起舞的蝴蝶迟开的向日葵昭和歌谣音乐剧直到重逢之日莓之破片雪儿(国语版)你好星期六疯狂妖计划飘雪六月天心悦宝石故乡面·参花情坚强的心我的男男男男朋友反毒风暴罪恶黑名单 第七季古代战场第二季树熊症病患者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 第四季

 长篇影评

 1 ) 第三帝国灭亡

2021.08.08

一九四五年初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已经处于垂死挣扎的阶段,西线盟军已经推进到莱茵河附近,东线苏联红军穿过波兰向德国本土逼近,纳粹一路徒劳的抵抗。希特勒下令炸毁莱茵河上所有桥梁,以此阻止盟军通过,盟军向南搜索,最后在小镇雷马根附近发现了一座残存桥,正当美军准备过桥,德军引爆了炸弹,但桥奇迹般挺立着,美军迅速过了桥,至此,盟军终于攻入德国腹地。雷马根桥失手令希特勒勃然大怒,五名军官被送上军事法庭,其中四人被枪毙,一名元帅被撤职。德军不顾一切发动空袭,企图摧毁雷马根桥均没能得偿,可是当美军工兵抢修大桥的时候,大桥却戏剧般的突然倒塌。其实希特勒仅凭一条莱茵河就想阻止盟军进攻,未免太天真了,那个时期的架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水陆两用坦克更是可以轻松渡河。

盟军一万多空降兵从天而降,德军措手不及,来不及抵抗。巴顿将军出人意料的抢先渡过了莱茵河,抢了争强好胜的蒙哥马利将军的风头。德军在莱茵河畔的防线崩溃了,盟军包围德国城市法兰克福,绕道继续前进。东线德军的装备落后,竟配备一战时的步枪,希特勒的战略储备已经在西线耗尽了。经验丰富的苏军指挥官朱可夫战绩辉煌,他带领苏军十四天行进五百公里,是军事史上速度最快距离最长的奇袭之一。

希特勒下令既无军事知识又无实战经验的海德里希·希姆莱指挥柏林附近的德军,这表明他已经完全对军中将领失去信心。当希姆莱指挥的部队被苏军分割包围时,希特勒又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他没有派兵增援,希特勒仍然执意奉行他的生存空间理论,致被困官兵的死活而不顾,他的错误决定导致二十万官兵在二战的最后几个月里坐以待毙。

苏军已经兵临柏林城下,做好了进攻柏林的准备,战事一触即发。希特勒调回西线德军第六装甲部队,但是没有把部队派往保卫柏林,而是派往了匈牙利,想保护德国最后的石油来源,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德军已成强弩之末,根本阻止不了苏军的强大攻势。这场战争的悬念只剩下一个,谁第一个攻进柏林,这不仅是军事问题,还关系到日后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但雅尔塔会议盟军领导人把德国划分成几个区域,柏林划给了苏联,因此盟军只能绕过柏林去攻占其他地区。盟军攻下鲁尔工业区,共有三十二万五千多名德军被俘,这是德军被俘人数最多的一场战斗。美军打通了连接捷克边境的走廊,将德国一分为二。

盟军在德国推进的过程中,沿途又发现了许多纳粹所谓最终方案的新证据,在德国中部的魏玛附近发现了奥尔德鲁夫集中营,艾森豪威尔将军亲自前来视察,亲眼目睹了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不久英军又发现了另一座集中营。在南方的意大利战场上,盟军的强大攻势迫使德军开始投降,这是欧洲,战场上德军第一次正式投降,这场战争正在迅速接近尾声啊,德国境内的美军和苏军在莱比锡附近的易北河畔胜利会师。

一切就绪,对柏林的总攻即将打响,希特勒希特勒已经陷入绝境,只能依靠城里的老人和孩子抵抗盟军,他梦想中的千年帝国正土崩瓦解,一步步走向毁灭。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突然去世,让希特勒仿佛看到了希望,但是他的幻想很快破灭,罗斯福去世三天后,苏联朱可夫元帅对柏林发起了进攻,德军顽强抵抗,三天后朱可夫的部队进入了柏林东郊,另一只苏军部队也从南方逼近柏林,两只苏军在柏林胜利会师后总攻开始了,苏军势如破竹,德军大势已去。苏军向纳粹权利的象征国会大厦发起进攻,大炮不停的轰击国会大厦,终于苏联红军把红旗插在了国会大厦楼顶上。第二天,也就是一九四五年五月一日,苏军重现了战斗经过,希特勒再也看不到胜利那一天了,因为就在苏军占领国会大厦那一天,希特勒在掩体中自杀了。

但是希特勒的继任者明知败局已定,还是决定拼死一搏,柏林的战斗仍在继续。第二天上午柏林宣告投降,下午柏林所有地区都挺火了,整个德国境内的德军也都相继宣告投降。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德军签订了无条件投降协议,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了。斯大林对于德国的投降不满意,他坚持在柏林受降,于是为了让斯大林满意,第二天在柏林,希特勒的前参谋长又签了一份投降书。这次是朱可夫元帅代表苏联签字,盟军空军元帅代表西线签字。在欧洲和美国各地民众都在庆祝胜利,人们把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称为欧洲胜利日,

但是,在东方,日本还没有停止战斗,欧洲的重建工作摆在了面前,必须在数百万被俘德军中严格清查甄别战争罪犯,党卫军尤其不能放过,格林等一批德国纳粹头目将因反人类罪在德国纽伦堡接受审判。德国投降两个月后,盟军在柏林附近的波斯坦召开会议,一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斯坦公告》就此诞生。

 2 ) 折沉东方的闪电战

2021.07.31

一九四一年,一直孤军奋战的英国意外得到一个盟友—苏联,这是希特勒送给英国的。德国对亲英的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入侵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扫平了一切障碍后,希特勒开始把矛头对准了德国的死对头苏联,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三点十五分,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正式开始启动,德军德以五六千辆坦克对战苏军的两万辆老旧坦克,四百多万德军步兵对阵苏联二百多万步兵,三千多架飞机支援,兵分三路进攻苏联,德军装甲部队长驱直入,苏军军官面对闪电战却不知所措,斯大林也沉默了一个星期,丘吉尔及时伸出援手,但是鞭长莫及。

纳粹铁蹄视乎势不可挡。但是希特勒犯了一个战略错误,为溃败的苏军提供了一线声机。德军中央集团军距离莫斯科三百二十公里时,他突然命令停止进攻,南下增援在基辅进展缓慢的南方集团军,后来的事实证明希特勒终于为他的推迟进攻莫斯科付出致命的代价。苏军一直在节节败退,天气再一次帮助苏军,延缓德军前进速度。德军先头部队距离莫斯科只有三十点五公里,冬季的严寒挽救了莫斯科,德军停止了对莫斯科的最后进攻。东方日本一直没有轻举妄动,让斯大林松了一口气,调集远东部队增援莫斯科,开始绝地反攻,德军仓皇撤退让希特勒大怒,临阵换帅,犯了兵家大忌,苏军寸步不让使纳粹机器深陷苏联这个泥潭。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德国的盟友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出于盟约希特勒不得不对美宣战,这意味着德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为自己树立了一大劲敌。这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全线进攻苏联的计划已经行不通,希特勒必须另辟蹊径,可是祸不单行,偏偏这个时候德国出现了原油紧张的状况,希特勒不得不先安排德军去苏联南方抢油,转而又命令抢油的德军去进攻毫无实际意义的城市斯大林格勒,此时的希特勒一连串的朝令夕改,让德军在抢油和进攻斯大林格勒之间疲于奔命,延误了战机。二战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了,随着苏军增援部队终于赶到,双方势力的天平陡然开始向苏军倾斜,经过反复厮杀,最终,原本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投降,这是德国自二战以来遭受的最大失败。但是却并非最后一次。库尔斯克会战,尽管希特勒投入了德国最新型的虎式和豹式坦克,但是苏军准备更加充分,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德军明显处于劣势,而且苏军先发制人,抢先大规模炮击德军,结局是德军付出高昂代价,双方在这场二战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装甲战中投入了近两千辆坦克,最终苏军完胜,德军败退,空中较量苏联空军击败德国空军占据主动。苏军绰号坦克杀手的强击机更是让德军坦克陷入恶梦。德军的陆军也损失了精锐力量,德国失去了占领的所有苏联领土。库尔斯克会战希特勒损失了五万士兵和七百多辆坦克。苏联红军在东线的浴血奋战让希特勒的部队最终尝到了惨败的滋味。

德军闪电战果然厉害,打了苏联一个措手不及,但是纵观整个东线战场,它只能是逞一时之快,因为战争最终拼的是国力,在幅员辽阔,兵员雄厚,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的苏联面前,德国人根本耗不起,尽管战争初期,德军俘虏苏军动辄几十万,总计几百万,但是相比较苏联最终动员了一千六百万兵源来说根本不伤筋骨,再加上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强大的钢铁制造和军工生产能力,是德国无法比拟的。所以熬过来致命一击的闪电战,接下来比实力拼国力的对攻战,德国必败。

 3 ) 东西方合力夹击纳粹

2021.08.06

一九四四年夏,盟军部队快速向巴黎挺进,准备反戈一击,欧洲战场的最后一番生死对决即将拉开序幕,西方盟军部队将借道法国直抵柏林城下。苏军红军遥相呼应,快速从东方逼近。在盟军的两线夹击下,焦头烂额的希特勒决定发动最后一波攻势,突破盟军的封锁。而同仇敌忾的盟军准备直捣黄龙,迎接最后的胜利。此时,苏军在敌占区的推进中,看到了现代历史上最令人发指的一幕,纳粹集中营里的暴行,让人不禁对人类的良知心生质疑,现在,全世界的人将见证纳粹恐怖政权的倒塌。

巴黎德军缴械投降,巴黎市民欢呼雀跃,高歌马赛曲穿街而过。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不久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抵达巴黎,宣布巴黎解放,整个巴黎人声鼎沸一片欢腾。这和德国进占巴黎时判若鸿沟,对比鲜明。当巴黎沉浸在解放的喜悦当中时,盟军却在继续战斗,他们穿越塞纳河,一路向东,挺进德国。面对盟军的逼人气势,德军溃不成军,仓皇撤退。

但是盟军很快就遇到了后勤补给问题,溃逃的德军趁机破坏了法国的港口,这意味着盟军的物资只能跨越英吉利海峡,运抵诺曼底海滩,再经过被称为“红球快递”的卡车星夜兼程,长途运输数百公里,把物资运抵前线。但即使这样,仍然无法满足快速推进的盟军需要,尤其是燃料供应,一个美军装甲师一天就要消耗掉九万五千公升燃料。

当盟军因为补给问题而减缓推进脚步时,希特勒开始谋划新的反击,他希望通过袭击民用目标,尤其是英国的城市来打击盟军士气。因此他要借助于一种新型武器,也就是飞弹,德国人称之V1导弹。它装备有九百公斤弹头,可能够从二百公里外发射,飞行时速达到六百四十公里。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每天有上百枚导弹从德国占领的英吉利海峡东岸发射,轰击英国城市。德国的新型攻势造成了英国民众的极大恐慌,伤亡人数高达两万。英军在伦敦周围布置密集的防空火力,许多飞弹被击落,英国还派出战斗机拦截,但是导弹仍旧接踵而至,防不胜防,直到盟军发现法国北部的导弹发射场才得以根本解决。

但是紧随V1导弹之后,德国人又造出了V2导弹,它的射程三百二十公里,能在更隐蔽的机动发射车上发射,飞行时速五千六百公里,能够携带一顿重的弹头。在随后的半年里有一千一百多枚V2导弹落入英国城市里,直到德军从欧洲阵线被迫撤退,英国超出V2导弹射程,这种威胁才得以解除。V2导弹虽然给英国民众带来恐慌和破坏,但是英国人的士气并未消沉。

盟军顺利夺取比利时最大城市布鲁塞尔,第二天盟军攻克了比利时最大的港口,它仍旧完好无损,盟军的补给问题视乎迎刃而解。但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德军控制了通往港口的河道,沿着水道构筑工事,河里布满水雷,彻底切断了船只进入港口的通道,西欧战场的盟军陷入物资短缺的困境,他们必须另想辙。盟军形势岌岌可危,

按照蒙哥马利大胆甚至冒险的计划建议,一支精锐部队绕过德国庞大的防御阵线,直插希特勒第三帝国的纵深腹地。但是计划实施难度很大,他必须有空降兵的配合,率先空降到德国的后方,占领和控制四座关键桥梁,最后穿越莱茵河,时机把握至为关键,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这次代号“市场花园”的行动最终以最坏的结局收场,三万多英美伞兵悉数战死或被俘。蒙哥马利的计划宣告失败。

盟军的重点又回到了港口的河道,盟军清扫河道的德军,但是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岛屿一直拿不下来。英军突击队员登陆岛屿,清理德军,德军寡不敌众被迫投降,盟军的扫雷舰清理河道,第一艘补给舰终于出现在港口,盟军又可以大举进攻了。却又天公不作美,瓢泼大雨使战场变成一片沼泽,西线的攻击再次停顿了下来,要想迫使德国投降看来只能等待第二年春天了。

希特勒没有闲着,他又在谋划大规模反攻。此时德国兵力匮乏,缺乏空军支援,燃料也极度短缺。尽管如此,希特勒不顾高级将领们的反对,执意要发动这场进攻,从阿登高地突破盟军前线,目标还是比利时那个港口,如果能够夺回这个港口,那么盟军补给线将会再次被切断,这无异于一场好赌,一旦成功,将会改变德国的命运。二十万德军部队和九百五十辆坦克以及坦克歼击车在无线电静默中迅速集结,至此希特勒已经将他手中最后的战略预备队全部投入了战场,对此盟军一无所知。著名的阿登战役打响了,部署在这一地区的美军本来就非常薄弱,对德军的突然攻击始料未及,猝不及防,没用多久德军的坦克和步兵就越过了美军防线。此时纳粹在突出部北侧,犯下了二战历史上在欧洲西北部最残酷的暴行之一,枪杀美军战俘,战争变得极为残酷。

美国炸毁桥梁,在重要交通要道设置路障来阻止和延缓德军前进,德军不得不消耗宝贵的燃料另辟蹊径。燃料补给短缺使德军坦克慢了下来,最终双方在严寒中陷入僵持局面,谁也无法占上风,德国空军发动孤注一掷的猛烈反击,超过三百架盟国飞机被击落,德国也损失了数百架飞机,这远远超过了德国的承受能力。随着天气的渐渐好转,盟军的空中优势开始发挥作用,对德军战线展开狂轰滥炸,美军地面部队分别由蒙哥马利和巴顿将军率领对南北夹击,德军的突出部被压缩回去,希特勒的好赌一失败告终,德军被迫撤回原来的阵地,超过十二万德军士兵阵亡、受伤或者被俘,更使本就捉襟见肘的德军战略资源雪上加霜。与此同时斯大林挥师东进,希特勒两面受敌,形势岌岌可危。

现在苏军已经将德军赶出了苏联领土,并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战争的形势已经发生彻底改变。当前斯大林的头等大事是在德国和苏联直接建立一个缓冲地带,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波兰,长期以来,苏联和波兰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一九三九年苏联红军曾经入兵波兰解放部分地区。但是一九四三年春德军士兵却声称在苏联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发现四千多名波兰军官的尸体,凶手直指苏联,斯大林对此矢口否认,并指责德国人栽赃陷害,但是波兰人并不相信苏联。

波兰国民军在华沙起义,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没有事先照会苏军。最初几天波兰国民军占领了华沙三分之二的地区,四万多波兰国民军用缴获的德军武器武装起来,他们还有二十万支持者,但是他们手里没有任何能够摧毁德军重型装甲的武器。无奈之下,波兰人才向驻守在华沙以南的苏军求助,此时苏军正深陷欧洲战场,增援波兰力不从心。德军镇压游击队方面的行家里手带领增援部队进入华沙,残酷的巷战持续了两个月时间,德军推进途中烧杀抢掠,前来救援的苏军又与德军狭路相逢,推进举步维艰。华沙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波兰国民军及同情者被残酷镇压,一万五千多波兰士兵战死沙场,二十万无辜平民被牵扯其中,另有一万五千名波兰士兵投降,希特勒下令彻底摧毁这座城市,华沙变成了一片废墟。

不久苏军解放了波兰,但是波兰和苏联的矛盾未减,现在又成了苏联西方的缓冲地带,英国首相丘吉尔也开始表现出对东方盟友的担心,但他又是个实用主义者,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他同意了斯大林有关建立欧洲新格局的意见,两国瓜分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或许是有意为之,双方而对波兰都没有表态,斯大林预感到他将成为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丘吉尔向美国人隐瞒了英苏两国瓜分欧洲的文件,怕引起美国的不安。

正当西方盟军和苏军开始争夺柏林的时候,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从东线传来,苏军攻占了波兰东部一个小村子,村庄附近有座监狱,他们很快发现这不是普通的监狱,里面有毒气室和焚化炉,不远处是成堆的尸体,这是个专门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纳粹共建立了六个这种专门屠杀犹太人的死亡集中营,地点全部在波兰。在一九四四年七月之前,死亡集中营的情况,还不为人知,当苏联人公布于众时许多人都难以置信,但是一些西方领导人,如丘吉尔对其内幕显然早已知道。盟军直到战争结束时仍然不清楚纳粹的种族灭绝究竟发展到何种地步,让他们更加无法不理解的是,纳粹在土崩瓦解之前仍在投入资源,丧心病狂的强化这些杀人机器。

 4 ) 东线战场的实力大比拼

2021.08.04

一九四三年夏,在遭遇到一连串失败之后,东线战场上的德军开始撤退,苏联大规模的炮击和坦克进攻,摧毁了纳粹一道道防线,此时的希特勒已经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腹背受敌。在西欧,英美联军正从意大利快速北上,直逼德军南线,德军被迫从东线战场上撤回一部分军队增援南线,这使本来就兵力不足的东线更加捉襟见肘疲惫不堪,斯大林抓住机会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开始了一城一池的争夺。希特勒为防内部分化而参与所有的重大决策(这一点有点像中国的蒋总统,打仗“微操”到旅级,真是累啊!)希特勒不接受任何可能导致他所谓的生存空间变小的可能,他认为土地是德国强大之根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希特勒骨子里有农民浓浓的土地情结,这一点跟毛主席对争夺和守卫土地的观念和理解背道而驰,与之相比较,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初,解放军华东部队在苏北七战七捷后,执行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进行战略性转移,也就是战略大撤退。引用电影《南征北战》里面我军师长的话“不要怕跑路,不要怕家里的坛坛罐罐被打烂,不要去计较那一城一地的得失,今天我们放弃这些地方,那就是为了长久的保持住这些地方……。”两者对比,高下立判。据说西方人不知道中国饺子里的馅是咋包进去的,他们咋又能领会运动战的精髓之处,在运动中捕捉战机,采用包饺子的方法消灭敌人。当然西方的地形地貌和中国不尽相同,武器差异很大,不可完全类比,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希特勒一直坚信德国必将赢得这场战争,即使兵力不足,仅凭意志也能取胜。在双方实力旗鼓相当的时候,确实拼的是意志,但是当敌强我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很大的时候,仅仅靠意志就远远不够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意志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全部,仅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就还有人的聪明智慧,掌控大局的意识和把握机遇的能力等等。二战后期,希特勒的这些短板都充分暴露出来,以至于,他的高级将领中的有识之士试图发动政变推翻他,以拯救德国,可惜失败了。逆境中方显英雄本色,希特勒显然算不上英雄,更和伟人不沾边了,就是一个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恶魔般的疯子。

后撤的德军对平民展开疯狂的报复,他们也仿效日军采取了三光政策,工厂、发电厂、铁路、桥梁,没有一个地方得以幸存,甚至为乌克兰地区提供电力的水电站也被炸掉了,到一九四三年末,苏联红军已将德军从苏联的国土上彻底赶了出去,希特勒的军队已经开始全线撤退,看来德军善于进攻不善于防守,也就是说善于打顺风仗不善于打逆风仗,这不是一个真正强大的军队应该具有的品质。这个时期,苏军坦克是德军的两倍以上,而且还在以每月两千辆的速度生产,六百万苏军杀过来时,迎战的德军还不到三百万,此时斯大林已毫无后顾之忧,希特勒却要兼顾两线,胜负已成定局。德军没有意识到这个时期的苏军已经强大到开火就等于毁灭的地步。困兽之斗的德军也让苏军付出的惨痛的代价,希特勒孤注一掷,不惜任何代价守住乌克兰,解除前线指挥官职务。

列宁格勒已经被围困两年半,第一个冬季就有五十万市民活活被饿死,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一九四三年整整一年中,每个月都有两万人死于疾病饥饿或寒冷。一九四四年一月,随着德军的整个溃退,斯大林意识到拯救列宁格勒的时间到了,德军苦撑三天,开始后撤,列宁格勒得以解放,据统计近百万平民在围困的两年半中死亡。列宁格勒解放后,芬兰恐慌不已,怕苏联对其报复,于是主动登门求和,一个代表团秘密抵达莫斯科,希望签订和平协议,谈判桌上斯大林狮子大开口,首先提出收回被割让的领土,还提出必须支付战争赔款,芬兰拒绝了这些要求,并开始备战。不过苏联并不急于攻打芬兰。在南线战场上苏联有着更加急迫的任务。

苏联在克里米亚半岛困住了十二万德军,虽然败局已定,但是希特勒还是不准许撤退半步。于是克里米亚半岛战役打响,不到一天德军的防线就出现了松动,不到两周四万德军从海上撤退,剩余三万德军投降。而白俄罗斯防线的德军战线拉得过长,达到两千三百多公里,从军事逻辑上看,此时德军应该撤退到更为易守难攻的地方,但是希特勒固执的不愿放弃已经到手的地方,不允许德军继续后撤,德国这只疲惫之师必定为希特勒的犹豫不决和不现实的野心付出高昂代价。

一九四四年夏初,苏联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轴心国的合作国芬兰,两天激战,芬兰军队被迫撤退,接下来一个月里苏军向芬兰纵深推进,芬兰无力再战,开始寻求停战和解,斯大林以战胜国的身份接受了芬兰的和解请求,他再次提出了战前提出的要求。

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五点在希特勒三年前入侵苏联的同一天,苏军火炮对在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展开了猛烈的炮击,受攻击地点恰恰在几个月前遭希特勒否定。这是希特勒的又一个失误。德军在六百公里战线上遭到猛烈打击,此时德军最糟糕的是没有空军支援,苏联空军没有受到任何阻挠。仅仅三十六个小时德军装甲部队就被歼灭了。希特勒再次拒绝被围部队撤退,第二天当他想允许后撤时为时已晚。同样的事情不断上演,这让希特勒暴跳如雷,再次临阵换帅,可无济于事,一座座城市相继失守。苏军包围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十万德军被困城内,被苏军炮轰后投降。接着苏军杀向波罗的海三国,德军败退时实施了大屠杀和焦土政策。苏军推进到波兰附近发现了一个希特勒罪恶滔天的证据,一个集中营,这是一个用于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秘密营地,苏军的发现西方普遍选择不相信。

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波兰国民军在波兰首都华沙起义,想借苏军之势打击德军,可是苏军隔岸观火。斯大林认为波兰国民军是亲流亡伦敦的波兰政府的,是敌对势力,所以对华沙起义的国民军冷眼旁观,见死不救。本来可以西进杀向德国本土的苏军却突然快速南下,将目光对准了巴尔干地区,一千五百辆坦克,一百万苏军,推进到了罗马尼亚境内,而此时驻守罗马尼亚的轴心国军队只有八十万兵力和不到四百辆坦克,三天后大批德军被包围,希特勒下达了一贯的命令,不得撤退,激烈战斗持续九天,十八万德军士兵或者阵亡或者被俘,其余德军不得不撤退,罗马尼亚随后投降,苏军红军进驻布加勒斯特,占领了极具战略意义的罗马尼亚油田,这意味着德国失去了石油来源。接着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很快清除了保加利亚的德军,与此同时苏军挺进南斯拉夫,南线希腊的德军面临被围困的境地,于是他们从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南部快速撤退,在撤退途中他们遭到了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游击队的袭击,苏军终于抵达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直到这时苏军才挥师北上,经匈牙利进攻德国本土。八周后苏军包围了布达佩斯,攻城战持续了六个多星期,最后匈牙利傀儡政府倒台了。

从苏军进攻波罗的海三国开始,斯大林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政治考量就远远大于军事考量,为战后的东西方阵营布局。到一九四四年末斯大林清扫完东欧国家的大部分德军,苏军已经控制了波罗的海、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地区,不久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新政府成立,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也脱离了轴心国,斯大林为未来的共产主义阵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他终于可以进军德国了。此时西线的英美联军也开始向德国边境快速挺进,抢先夺取柏林的比赛开始了。

 5 ) memo

整体感想:
在时间顺序上确实让人觉得混乱。美日开战后都临近原子弹投下了后一集又突然冒出意大利...
虽然也有片段的重复,但已经足够珍贵的史料,很不容易了。

终极战争中重要的是:TECHNOLOGY & TACTIC

(笔记都是一边看一边写的,比较混乱,供以后自己翻看所用)

Ep1-2
英国和法国在一战后经济并没恢复,不愿参与到纳粹的扩张战争中。因此,英法同德国签与和平条约,德国承诺不对波兰进攻。德国后与意大利结盟并进击并夺下波兰,而后击败法国(原来纳粹的旗帜也曾飘扬在艾菲尔塔)。此时一战后由美国建立的(联合国组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德国的扩张而无半点办法。在亚洲战场上,虽然日本因对中国的侵略也受到了国际的经济制裁却没起到丁点作用。

Ep3.
德国已占据大部分西欧,因想与英国签订和平条件,但英国退回它最擅长的海洋作战,发援那时拥有的众多殖民地兵士向德国开战。当时英国的prime minister称,“我们永不投降“。英国担心投降后法国的舰艇落入德国手中而让他们停靠在与战事无关的港口,法国拒绝,英国向曾经的同盟开炮,死伤一千多法国海兵。

英国:雷达

battle of Britain: 英国 vs. 德国 (英国胜)
当时英国仍是世界最大的海上力量,而德国在空军上占优势,拥有相当多的战斗机数量。但英国把雷达技术运用在飞行战斗系统中,并且战机的技术也比德国的要高更敏捷。德国派军机轰炸了英国沿岸的雷达,但德国的将军不觉得雷达在作战中那么重要,因此只轰炸了一次。*这是德国的一个致命错误!

两败俱伤,双方精疲累尽后的一个晚上,德国竟然轰炸了伦敦市内。这是第一次非军队目标的攻击。惹恼英国的下场就是第二天晚上用81架军机轰炸柏林。之后德国继续轰炸伦敦市内,但雷达拦截攻落海上。德国几乎用尽了所有空军力量-Sea Lion。*这是德国的另一个致命错误!

英国取得battle of Britain的胜利后,德国转战东欧,给了英国恢复的时间,英国此时还是软弱的。德国仍然坚持晚上轰炸伦敦。英国向美国求救。1940年时,美国已经走出了大萧条,经济繁盛(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帝国大厦”,但大部分美国人反对再次参与到欧洲的战争中。英国首相为美国的大众与论准备许久。经过重重,美国“渐渐”加入了欧洲国间的战争,以“自由民主”的名义(原来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擅长用这一套了。まぁ、この段階なら悪くない),许多美国人民仍然反对战争。其中一个非常反对战争的人是美国在伦敦的大使,Joseph Kennedy,之后被刺杀的肯尼迪总统John F. Kennedy的爸爸(他爸不仅讨厌英国人,还说英国不久就会投降)。

此时美国总统:Roosevelt,英国首相:Churchill

改变公众与论的电视节目(政治/权力/金钱永远与媒体脱离不了关系)
<图片1>
在这个节目上,播放了许多伦敦夜晚被轰炸的画面,配上指责批判Hitler的残忍,赢取美国人民的同情,使其同意美国政府加入战争。1941, Lend Lease Bill, Roosevelt
(此时,美国同时向中国和英国供给武器)

德国不希望美国参与他们的战争,因此不敢攻打美国海舰。

mid-1930, 德国把作战信息编成密码(本来用于商业目的),英国解码 Ultra in Bletchley Park,得到法国知识人和在德国间谍的帮助。(好酷)

BBC was also enlisted to raise the hope of those living under German rule.
It broadcast the news in all the languages of the occupied countries. (此时英国还招集已被德国占领国家中的反抗人士)
The BBC also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ransmitting coded messages to resistance groups.
英国得到了大量的盟友,从已被德国占领的国家,美国,还有苏联。

Ep4.
Hitler讨厌共产主义,也瞄上了前苏联的大面积土地和资源,决定进攻苏联。
苏联的部队人数很强大,上百万上前线,上百万在准备。坦克拥有数量超过2万,而德国只有6千。
最开始德军胜,攻进乌克兰,受到欢迎,因为乌克兰人anti-Russian...(那时就anti了啊)
得到苏联败战的消息,英国首相称所有纳粹的敌人都是英国的盟友,无论过去有过什么政治冲突。
在一部分德军离莫斯科很近的时候(Smolensk), 另一部分德军在离莫斯科很远的地方苦战(Kiev),某将军提议应及时攻击莫斯科,但Hitler决定延迟攻击莫斯科,派前部分德军去支援后部分德军,汇合后再攻占莫斯科。
苏联人民往东逃,冬天饥荒饿死了许多人。
1941, 德军攻击莫斯科,最大的阻碍:天气 (所以延迟进攻是致命的决定)。暴风雨导致全是烂泥,坦克和车队无法快速前进,紧接着冬天的大雪,德军根本没准备冬天的衣服。
就在进攻莫斯科的前一天(已经离得很近了),气温骤然下降,坦克被冻住,车了开不了。
同时斯大林(挺帅的)有另一个担忧--日本人从西伯利亚的攻击(因为日本和德国那时是同盟国)。之后他得到间谍的情报称日本军队根本就没那个意图(应该是在中国太忙了)。
苏联反倒开始进攻不远的德军,德军的失败致使Hitler解雇了许多有能的将军,开始自己指挥作战。
Hilter擅长快战快结果,但苏联军源源不断。
就在德军和苏联军的僵持中,日本攻击了美国珍珠港(日本可以更蠢一点),因此Hitler也向美国宣战了尽管他完全没想到...完全没计划地...得到了一个更大的敌人...
此时德国的Oil也将断绝,Hitler决定停止进攻北部,开始进攻南部的苏联,因为那里有个oilfield
(感觉片子里解述德军和苏联军的战斗时,苏联军每次都会几十万地被俘虏,但继续有几百万的苏联军被派上战场,你们究竟有多少人口啊...毛泽东是不是盯上了这一点,所以那时候要中国人民多生多育啊)

(那些在苏联战场上作战的德军真的不容易,很可怜)苏联赢了之后Hitler拉不下面子撤军...战死他国的士兵们...苏联还是有用不完的士兵,加上美国和英国支援的武器和坦克还有火箭。尽管此时,Hitler仍然不放弃,还想着夏天再进攻。结果德军的再次进攻完全就是一次送死之旅。一直死伤惨重却一直向前进攻,坚决拒绝投降(这点跟最后的日军很像)。

Ep5.
1941.12.07 日本偷袭珍珠港
直接导致美国真正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好吧,日本你做到了),与日本宣战.
日本此时用的是法国在印度洋的基地与美国作战的,一开始法国拒绝,后来被日本进攻了...(法国你有什么用?)
美国冻结在国外的资产,阻止日本购买原油
日本原本想的是,因为美国不想参与到世界大战中,所以如果日本一攻击他们,美国会立即求和。
日本当时有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然而美国大兵们周日在夏威夷度假...
(美国人气疯了)“The Japs started the war, we are going to finish it." (Jap都用上了)

之后日本开始攻击东南亚,重点是新加坡(英国在亚洲的主要政治据点)。但英国根本就没把日本军放在眼里,觉得东南亚自己能搞定。英国派了军艇但日本军从空中轰炸,两艘在几小时内就沉没,上千英国海军牺牲。(原来这一战挺重要的,因为英国海军很厉害,却被日本在空中很解决了,片中称为disaster)。1942,吉隆坡被日军占领。

10万英军 vs. 3万日军 在新加坡开战,最后英国的将军都被日军逮捕了。
"The commander, General Arthur Percival, surrendered with over 90,000 men.
Never in th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Army had a commander in charge of such a large force had to surrender, and to an enemy general whose force was outnumbered more than three to one.
Britainʻs 200-year-old power and prestige in the Far East had been wiped out in just 10 weeks." (片中原话,足以表达英国有多受打击,以及这战场役的重要性)

菲律宾由美国守着,也被日本击破了。美国投降!此时英国在亚洲只剩一个殖民地了:缅甸
英国还是很轻视日本,只有1万5的士兵对抗日军。结果理所应当,日本又赢了。英国完全从缅甸逃走了。
日本只用6个月的时候,就把太平洋东部那一边缘给拿下了(快战快绝很像一开始的德国)
美国开始轰炸东京,皇居周边。还轰炸了横滨(重要港口),神户和名古屋(武器制造工厂吧)
日本人是很吃惊的,因为他们从未想过会受到本土攻击。(一直觉得战场在远方)
日军决定扩张他们的防御,日本人想的是,如果他们能够控制太平洋,就可以阻止任何想要接近日本岛的船只或飞行机。
<图片3>
此时的日本版图

日本也被美国解码了...战术暴露 solomon island--> pupua-new guinea
torpedo: 鱼雷
为了papua-new guinea这一战(coral sea),美国和日本势军力敌不相上下。(但片里说)战略上,美国大胜...
日本的飞行机这时候的技术也更强大更敏捷
Midway island这一战,(美日其实也是不分上下的,虽然最后日本没有攻下这个岛)
之后,美国控制了太平洋。
虽然日本在海上这几战输了,但仍然在陆地上以及空中是很厉害的,所以日本决定从陆地(papua-new guinea)进攻。澳军也开始参与战斗了...岛上环境太恶劣,热带下雨。最终澳军撤退了。就在日本马上要攻占的时候,美军到了。日军最终选择自杀性攻击,而不是投降。(我觉得美国人当时要恨死日本人了,斗起来虽说赢了但损失也惨重,日本人不投降偏跟你磕到底。日本人作为军人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甚至可怕,虽然目的和手段是错的)15000日本军亡命,只有3千活了下来。
海上和陆地都输了,只剩下空军了。日本人又开始在岛上建供飞机降落的地方(他们真的是打不死的小强啊)美日之后又打,还是僵持没个胜负,双方都在岛上进入防御状态。此时,美国来了一批新兵救援。打了好久,1943年的时候,美国才战胜完全占领了那个岛。
(原来国会议事堂前面的马路上曾有坦克经过...)

Ep6.
意大利总统想要重建罗马帝国!地中海,非洲
战争开始时,意大利已经统治了Libya, Abyssinia(现在的Ethiopia),而英国统治着Egypt和Sudan.
这四个加起来是一个很大的领土 <-- 意大利的目标
意大利的军队比英国的多出10倍。但一打进来,意大利马上就败了,暴露了他们根本就不能打的本质(传说中意大利人在二战中不是懒得不像话吗?真是可惜意大利男人长得那么美了)然后英国开始攻击意大利统治的Abyssinia。
1939年,意大利占领Albania, 第二年,意大利要求旁边的Greece也成为它的殖民地,人家不从,意大利进攻。最终,意大利不仅输了Greece,还撤出了Albania。此时英军也去Albania对抗意大利了(意大利在二战中是负责搞笑吗?)Hitler还在犹豫要不要支援意大利,最终决定帮助。
<图片4>
此时意大利所占领的地盘
Greece最终被德国拿下,一些人逃到了英领属的岛(Crete),德国继续进攻,最终意大利控制了地中海和通往北非的重要海上供给线路。德国打到北非的英属地,英军也是损失惨重。(我发现英国跟美国一样,德国和日本一样,英国遇到德国也总是打不赢或不分上下,或干脆就是输的)
后来英军击败意大利,Hitler开始觉得意大利在控制地中海局势上是靠不住的,也意味着到北非的海上路线有风险。因此德国开始进攻,轰炸Greece附近的一个岛Malta. 英国几乎派了最大规模的战舰,最终击败德军。(为什么通往北非的海上路线那么重要?原油?)
后来德国又和英国打,英国得到美国运来的许多先进武器,德国败,这也是德国第一次大败。
之后美国和英国一起在Tunisia与德军开战,德军又输,撤出了北非与地中海地带。德国这将军回去后跟Hitler说放弃北非,但Hitler拒绝。(这个跟日本的戏码一样一样的)"This is a misjudgment."
派去那么多的德军和意军,几乎都被俘虏了。(英国这意志力也是强)(我知道了,英国控制了北非海上路线,地中海,也就是控制了原油向德国的供给,也就是大大减弱了德国的武器装备能力/战斗力)
之后英美开始一起对抗德国在欧洲的势力,明显的目标就是意大利。
他们假装要攻击西西里,但真正的目标却是Sardinia.(英美也是奸啊)
1944年意大利首都才被英美拿下,德国继续往后退,退了所有的战线,也武器短缺。

美英开始联合轰炸德国,目标集中于德国的生产力及战争斗志。
结果竟然没有削弱德国的战争斗志,美国轰炸机被大量击没反而失败了。
之后美国使出p-51 mustang,炸德国的原油供应路线,所以德国那些战机没有原油无法抵抗。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继续炸,简直是快要炸平了德国所有的军事力量所在地,接着,又开始朝很多难民所在地进行轰炸,那里根本没有军事力量!近5万人死去。(惨剧)尽管如此,还是没有完全削弱德国人的战斗意志!(1945年2月)

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德军在陆地上的交战敌不过苏联,几个将军接连要求Hitler投降被拒绝。
这时德国和英国在海上也有交战,也没有把德国打输,在英国接近弹尽粮绝时德国占领了法国。。。
英国用radio detector探测德国的U-boat(技术),德输。
英国后来又得到德国海军的译码书解码。

1941年12月,德国向美国宣战。拦截美国的商船。 英国提议美国迂回路线被美国拒绝,400多艘被沉。英美继续高科技术对抗,胜。

芬兰向苏联讲和,苏联要求600million美元以及一个拥有制造金属原材料的芬兰领地,被拒绝。苏联进攻芬兰,仅两天,芬兰投降。
斯大林眼光投入中欧。下一步攻击了Belarus,Hitler不同意所以德军没有好好守卫。
之后德军一路输。但是斯大林没有因此停止进攻,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spread of communism. 所以东欧后来大部分是共产主义国家。苏联胜德,战领罗马尼亚,以及它的oil field,意味着德国失去了主要的原油供应。

美国与德国的战斗,美国驻在英国,德国占领法国。美国一路登到法国海岸线,也被德国打得挺惨。(剧中称这是二战中最惨的一战)德国的那个将军一开始觉得天气不好美联军不会来所以回家团聚了,没想到美国人会在坏天气打过来而且占据了法国的海岸。另一个将军需要Hitler的许可调动部队和武器,没想到Hitler在睡觉。之后Hitler也没把这次美国的偷袭当回事。








 




 6 ) 德军闪电战让英法联军惨败

2021.07.29

德军闪电战把海陆空都捉襟见肘的波兰打得溃不成军,波兰骑兵勇敢挑战德国坦克,他们就如同炮口下的羔羊。就在德国军队抵进华沙之际,苏联军队按照苏德协定也开始从波兰东部发起进攻,九月二十七日华沙陷落,次日德国和苏联根据苏德协定瓜分了波兰,希特勒在不到四个月就占领了整个波兰。至此德国陆军和空军开始了休整,德国海军和英国开始了海战,英国皇家海军比德国海军大的多,但是英国护卫舰不足且低估了德国海军的潜艇,大批英国商船被击沉,甚至英国航母和战列舰也不能幸免。德国小型水面舰队也频频得手。

希特勒选择英国首相丘吉尔就职这一天对英法联军发动了闪电战,英法联军重兵防守法国马奇诺防线,不想德军坦克却穿越了马奇诺防线末端的阿登森林地区,把马奇诺防线的英法联军甩在了后面,同时德军进攻荷兰,迫使荷兰投降。德军在英法联军背后挺进,让英法联军意识到有被包围的危险而开始后撤。但是德国的闪电战并非完美无缺,随着装甲部队的快速推进,他们和步兵的距离越拉越大,德军的运输线非常脆弱。德军不断推进,一步步踏入法国纵深,午夜德军先头装甲部队抵达英吉利海峡,把英法联军的前锋线一分为二。很快德军又攻下了更多的法国港口,英法联军只剩下了敦刻尔克港,德军攻下它也就是一天时间。就在这时,希特勒和他的最高统帅部做出了一个决定,装甲部队停止进攻,等候步兵赶上来,再消灭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这让英法联军偷得一线生机,天气似乎也助英法联军一臂之力,大雨阻滞了德军的进攻速度。不到十天的营救行动,有超过三十万士兵获救,其中百分之三十是法国人。英法联军逃脱,争取到再战机会。

 短评

影像很珍贵,可惜完全没有中国人。

7分钟前
  • 边の津
  • 力荐

武汉汉口成了空袭日本的试验品,燃烧弹空袭。优酷的彩色二战原来是这个,优酷给它分拆为3季,每期50分钟。2022年4月6日重看了一遍,意大利是战场上的小丑,法国也不光彩。① 山雨欲来 ② 闪击战 ③ 英国告急 ④ 希特勒东进 ⑤ 太阳旗高升 ⑥ 地中海与北非 ⑦ 力挽狂澜 ⑧ 苏联的推进 ⑨ 全面登陆 ⑩ 东西夹击11)太平洋岛屿战争 12)欧战的胜利 13)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10分钟前
  • 陶子冬
  • 力荐

没有想到当年留下的视频资料居然这么多。尤其是到二战后期,重大战役都有影像记录。比如B-29去广岛投弹,和GAY同时出动的还有两架飞机专门负责记录。

14分钟前
  • tangmm
  • 力荐

珍爱生命,尤其在疫情期间。GOD SHOW MERCY.

18分钟前
  • ✟卡淡
  • 力荐

配合二次大战启示录观看更佳

23分钟前
  • hhTron
  • 力荐

全面了解二战始末,算是对二战重新科普了一番。这对我看二战电影有很大的帮助。

26分钟前
  • 捕快
  • 力荐

惊喜的不仅仅是彩色修复 而是真实的原声音效

29分钟前
  • 湛海澄
  • 力荐

精彩 不要说中国战场,就亚洲战场也从来不是主战场,不知道一堆评论在酸什么 明明讲的挺好的也符合史实

31分钟前
  • 力荐

时间线有点乱,不像《二战启示录》那样线性叙事。优点在于比《启示录》多了些历史背景介绍,已经揭露了一些《启示录》上略过的政治黑点,总之,战争受苦的永远是普通老百姓,为了个别野心家的目的,死伤几千万,历史教训啊~

35分钟前
  • 喵与刀
  • 力荐

西方人视角的二战纪录片,中国的抗战仿佛并不是二战的一部分。

40分钟前
  • 星农
  • 推荐

希特勒这个一意孤行的暴徒

45分钟前
  • 益暄
  • 力荐

彩色真的看的很带劲,有的血腥画面有点触目惊心,二战基本重要事件都讲了,特别是欧洲战场和北非以及大西洋的海战。只是中国战场也太没存在感了吧,也就中国远征军一闪而过。但彩色还有原始资料真的赞赞赞赞

46分钟前
  • 。。
  • 力荐

开电视唯一几个台 九台,天气预报,新英体育。因为是美国人做的私货较少,值得一看。

47分钟前
  • 西西弗假面
  • 推荐

说的有点笼统,没有中国战场,大体来说还挺好看的

52分钟前
  • 曼纽埃尔
  • 力荐

还不错,就是对中国战场是不是也太忽略了。你们大英帝国扔了中国远征军跑路的事,是不是也说说?仁安羌被谁救了?

57分钟前
  • 长白山小胖
  • 推荐

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二战全过程

1小时前
  • 竞阿州
  • 力荐

这纪录片每集是个相对独立的二战片段,多线表达,合起来就是当时世界的全貌。里面故事很多,但讲得有条理,好懂。我最喜欢的一点,里面对很多当时的事件能给出符合逻辑的解释,这个和很多单纯渲染故事的 "纪录片" 是不同的。

1小时前
  • _
  • 力荐

看起来讲了方方面面实际上等于什么都没讲...纯粹在浪费时间纯粹的素材拼接...边吃边听到11集末不看了

1小时前
  • 无涯子抵制修音
  • 较差

我算是看明白这节目的价值观了!!德国打遍欧洲无敌手,日本打遍亚洲无敌手,然后美国来了,打的德国日本满地找牙!接着又顺便揶揄下斯大林搞政治阴谋。总之,美国最牛逼,在被日海军三面包围指挥官犯错误的情况下仍能击沉人家四艘航母,直接封神得了,还打什么战争游戏!!

1小时前
  • ME!
  • 还行

二次大战全彩记录:断断续续两个月终于看完啦,总共是13集,山雨欲来,败战深渊,英国告急,希特勒冬季,太阳旗高升,地中海与北非,力挽狂澜。最后一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及英国首相宣布日本投降。无数的平民走上街头庆祝。战争终于结束!

1小时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