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爱放逐

HD

主演:亚历山大·巴鲁耶夫,玛丽亚·邦妮薇,康斯坦丁·拉夫罗年科,Dmitri,Ulyanov,Maksim,Shibayev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0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将爱放逐 剧照 NO.1将爱放逐 剧照 NO.2将爱放逐 剧照 NO.3将爱放逐 剧照 NO.4将爱放逐 剧照 NO.5将爱放逐 剧照 NO.6将爱放逐 剧照 NO.13将爱放逐 剧照 NO.14将爱放逐 剧照 NO.15将爱放逐 剧照 NO.16将爱放逐 剧照 NO.17将爱放逐 剧照 NO.18将爱放逐 剧照 NO.19将爱放逐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暇不掩瑜,常人勿读|关于爱,我有很多话想跟你说.

没有第一部电影好,却看出了安德烈的野心.
看来安德烈也是打算拍出一个系列.
第一部成长之初,父性之回归传承.
第二部成人世界的疏离,两性的障壁.爱的局限.

这部着实不够纯.有点落入形式主义圈套.
虽然如此,还是必须佩服他能把这样的故事讲成这样.
要学基本功,认真看看安德烈的电影就可以了.

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不知会以什么为题材.希望能够重新成为我心目中的巨牛巨牛电影.本片着实期待太高,相较第一部电影水准有所下降.因此只给个四星.

此片之艰涩是暇疵之一.奉劝常人勿要随意解读.以免误导观众.

------------------------------风格分割线-------------------------------------

关于爱.我有很多话想跟你说.

鉴于这点儿小情绪是今天因为天才安德烈同学的新片儿引发的.就像为在世界尽头相遇所写的那点小字儿一样.这些话就留在这里吧.

我知道没人想要孤独的生活,也知道没人不会不觉孤单.除非你我永世都是不谙世事的少年.或者你我就像从不曾步入过城镇的乡野屠夫.看起来那般平和的活在自然的暮色之中.然而,那个酷爱追根究底的我,总是在你不知的所在追问着:为什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在我身后.你只会温柔的注视着我.如果就这样我们留在这片土地上,我就在饭后酌一杯酒,隐忍沉默的把这一切作为了回馈你的爱情.

若不是如此,若有朝一日.你是我追逐的风霜雪雨.就算勉强着生活共渡过.在你自私,无知无觉的房间里.关于爱的印象.成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悱恻之声.

关于爱,我有这么多话想对你说.你如果永远在你的世界过你的生活,我就算说了也是无济于事.对这一点.我比你清楚,但是你永远连听也不会听我.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让你来懂我?语言没有用,那么流血是否有用.流血也无用,那么把生命都给你,行还是不行呢?

我也知道.爱是我流尽了自己的血.生命都给你们.也洗不清的尘俗的罪孽.在轮回中畅想痴妄的过活.不论是像人,像兽.在那处只有你们自己所在的国度里.救赎就像从不曾被你们企及过的爱一样.是天国的谎言.是对朱丝蒂娜的惩处.

生命在泥土中奔流不息.一个是孤独的罪.一个是孤傲的爱情.如果没有你.如果你根本不愿将我聆听.纵使我拥有天使的嗓音,也不过只是,空心的铜管乐器.

 2 ) 将爱放逐

《将爱放逐》是由安德烈·萨金塞夫导演,康斯坦丁·拉朗尼柯、亚历山大·巴鲁耶夫、玛利亚·邦妮微等主演的电影。 该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带着妻儿返乡定居的男主角,在展开新生活之际,却从妻子口中得知即将诞生的孩子不是他的骨肉。从树梢开展到水塘的超长镜头,俯瞰生命无常,呼唤着塔科夫斯基式的俄国灵魂;一个意外,就足以倾塌人伦的地基。康斯坦丁拉朗尼柯,荣膺本届坎城影帝。

阿莱克斯(康斯坦汀·拉夫洛南克饰)和妻子维拉(玛丽娅·波耐维饰)带着一对儿女,来到阿莱克斯父亲留下的位于乡间的祖屋,准备在这里过一段假期。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沸言,乡间的这座独居坐落在群山和草地之间。就在孩子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时,维拉却在屋内向丈夫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她怀孕了,但孩子却不是阿莱克斯的。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阿莱克斯几乎崩溃,他向自己信任的兄弟马克倾诉内心的痛苦。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阿莱克斯决定采取行动,他告诉维拉希望她打掉肚里的孩子。马克为找来了堕胎的医生,然而维拉却没有逃脱死亡的邀请。失去爱妻的阿莱克斯几乎疯掉,他决定回到市内,找到妻子的情人报仇。当隐藏的秘密大白后,观众面对的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孤独的爱情和交流的障碍是导演想要挖掘的主题,因为它们,才有了误解和悲剧的发生。

从树梢开展到水塘的超长镜头,俯瞰生命无常,呼唤着塔科夫斯基式的俄国灵魂;一个意外,就足以倾塌人伦的地基。

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画面。大自然的一笔一画,在镜头下,都美得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正是在这一片绿油油、充满生机的画面前,一场悲剧发生了,天空和草地突然变得枯黄。在人与自然的对抗中,导演用充满暗喻的手法讲述了人类的孤单。

真的生命更直接更丰富更真切的在女性体内,她们早应该变成比男人更纯净更人性的人们;男人没有身体的果实,只生活于生活的表面之下,傲慢而急躁,看轻他们要去爱的事物。”祖亚金采夫真的最好的俄罗斯新生代导演之一。

 3 ) 爱比死更冷

翻了几篇“评论”, 扯得云里雾里, 主义,理论,宗教, 什么名词看上去高深就扯什么。 好的作品都是建立在作者对生活深度的理解之上, 没经历过也至少见过。 对作品切中要点的看法, 也大抵如此, 否则, 就只能用高深语句来堆砌, 堆到几十层楼高, 那也是另外一栋楼, 不是在说同一回事。 《将爱放逐》故事本身很简单。 妻子薇拉跟丈夫艾利克斯说她怀孕了, 但孩子不是他的。 艾利克斯暴走, 略冷静后和薇拉坐下来“谈”怎么解决事情, 薇拉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甚至说她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艾利克斯对此更加搓火。 薇拉微笑着看着他, 这让艾利克斯更加搓火。 薇拉毫无内疚感, 这让艾利克斯搓火到爆。 片子有两处点题。 有生活经历的人或者懂得的人, 看了这两处点题就不会长篇大论云山雾罩也摸不到边了。 一处是薇拉告知艾利克斯自己怀孕了, 但孩子不是他的之后, 有一次对话, 薇拉非但没有羞耻之感, 反而和艾利克斯说,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再和我说话的, 我们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疏远的? 一处是薇拉和导演烟雾弹安排的“奸夫”罗伯特的对话, 薇拉说她怀孕了, 罗伯特看她的神色,提出疑问, 难道不是艾利克斯的? 薇拉说:是,当然是的,还会是谁的? 但某方面来说,又不是他的…… 我们的孩子却不是我们的,其实是不仅仅只是我们的, 好比我们不仅只是我们父母的孩子而已。 和一个深爱的人一起生活, 当他的视线不再在你身上, 连日常谈话都变得很稀缺, 多数人是选择得过且过, 女主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来提醒老公, 她对爱的渴望, 她对曾经的向往。 但是, 面对如此大的突然变故, 男人打着“我们沟通”下的幌子, 依然自己做决定, 不沟通。 薇拉在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来提醒老公, 希望唤回他的注意力, 唤回曾经的半点感觉。 都失败了。 艾利克斯再次冷静后, 只是冰冷的说, 我决定了, 打掉孩子, 我们继续过, 我继续做孩子们的父亲, 你继续做孩子们的母亲。 在如此重大的“变故”之下, 薇拉也没有换来渴望的对话和交谈, 只是得到了对方的决定。 艾利克斯冰冷的语言里透着“从此你不过是一堆行走的肉而已, 为了孩子们我才这样安排”。 对此薇拉不置可否, 之后,薇拉“死”于堕胎手术。 艾利克斯拿着枪去找“奸夫”, 得知真相。 导演看上去高深, 其实是在说人话。 这点很难得。 一句话总结, 一个试图用极端方式来挽回爱的女人, 最后发现再极端也挽回不了, 于是选择了死, 没有爱的生活, 对她来说, 比死亡更可怕。

 4 ) 放逐自己

■一句话点评:谜一般的人物,诗情洋溢的超长镜头,回味久远的摄影画面,一个带有宗教乃至哲理意义的抽象故事。 兹维亚金采夫的第一部长片《回归》(又译《爸不得爱你》)横空出世,在2003年的威尼斯电影节获得金狮奖,前苏联乃至俄罗斯电影的优良传统仿佛跟着他一同回归,一时间“塔可夫斯基灵魂附体”的呼声不断。时隔四年,新作《驱逐》看上去依然是传统的家庭题材,讲述重点却从生疏父子转移到陷入痛苦的中年夫妻。片名选择上,上一次是“回归”,这一次是“驱逐”。一来一往间,故事大不相同。 《驱逐》讲述一个男人得知妻子背叛后的情感疾苦,他满腹怒气,决心打掉她肚中不属于自己的孩子。剧情简单,刚过半段就暗涌不断。几个主要人物更是琢磨不透,只等观众去揭开那层面纱,消去疑云。如果说《回归》的主题已经令一部分人感到理解有障碍,那《驱逐》是再往高塔走上了一层。在缺乏西方宗教文本、信仰及其表述的东方国度,表述起来尤其困难。所以不能抱着解谜的心理去揣测人物动机,只会是纠缠不断,比如处于对立位置上的丈夫和妻子。常人看来浅显易懂的一个问题,只需要在“是”或“不是”间选择,结果他们搞得虚实不清。完全可以避免的误会被扩大化,一段能够修复的关系遭遇阻断,连带幸福的家庭一起毁灭。开玩笑说,还真是剧中人物自找的,但搪塞终归是搪塞,正经分析的话还是有很多东西可说。 故事里相似的意外突然,《回归》表现为突然归家的父亲,《驱逐》的平静则被一次意料之外的怀孕所打破(对于丈夫而言),冲突由此引发。事实上,《驱逐》里突然乍到、还未成形的孩子并非不可以解释,如果执著于孩子是不是偷情而得,那显然是非理性的进入方式。《回归》中导演借用了《圣经》和“七天创世纪”的素材章节,《驱逐》里的宗教色彩体现为东正教里对圣母的崇拜,换话说问题出在孩子的“归属”上。站在妻子的立场上,这个孩子不属于他们夫妻的任何一方(听上去不可理解,但影片要点正在于此),但也不是生搬玛丽亚和耶稣的关系。隐喻的不断组合只会让影片更加沉闷,为了避免问题被复杂化,不妨将《驱逐》看作通过寓言(神话乃至传说)来解读人生的处境,它不是随处可见的个人案例,也不是带有强烈暗示的社会题材。一旦道破这种影片与神圣的重要关系,《驱逐》就要失色不少。它的深层意义在于:唯有每个人自己去尝试理解,如同面对没有作出选择的开放式结局,找到一个合适的故事出口。 当死结出现,丈夫急于从妻子身上寻找原因,而从没有想到过需要拯救的是自身。放下这个问题的困扰,转而讲述兹维亚金采夫的影像风格,那实在轻松很多。主题晦涩并没有让摄影随之沉郁,说下印象深刻的几处地方。树林里有过两次谈话,一次两个小孩在交谈,摄像机一直在移动,人物走位自由变化。后来是丈夫与妻子,镜头跟随妻子前行,丈夫由左边出画,又由右边入画,很好地体现了他在是非问题上的咄咄相逼。后来的暴雨降至、水流穿过草地而下的长镜头,两分半钟一气呵成。绝妙的地方不在于由高及低、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而在于最后水面呈现出房子的倒影,继而被砸落的雨滴完全打破,安静不在。这只是影片里随便挑选而出的例子,片中臻于超然境界的美妙镜头俯拾皆是,山野羊群、雾中小屋……用质感逼真乃至油画效果都不足以形容和表达得尽。 雨和水是兹维亚金采夫喜欢的天气意象,《回归》中的几场雨微妙地改变了故事进程。《驱逐》中,开头结尾的两场雨,使得整体气氛更加凝重压抑。车子同样是个重要道具,在《回归》里始终伴随着旅行,后来两个孩子独自驾车离开。《驱逐》里车子贯穿了全片,从城里到乡下,跟着焦躁不安和濒于崩溃的丈夫,来回不停。拉夫罗年科在饰演丈夫角色上,喜形怒色收放有度。他将情绪起伏还有丧气的沉默表现得精彩不已,像极了现实生活中遭遇妻子偷情出轨的愤慨丈夫。一番求解后遭受更大打击,换得无法述说的痛苦。他被驱逐流放,走向不可预知的将来,这种来自内心的挫败又成功地传达给观众,获得影帝也是实至名归。【北青报】 一个导演的内容题材风格都会延续,《回归》里宗教就是个不可忽视的存在,采访里导演本人也指出了。 1.哥林多前书 13 refers to a single abstract chapter in the Bible on love: 1 Corinthians Chapter 13. http://www.bbintl.org/bible/gb/gb1Co13.html 2.伊甸园,圣母玛利亚。 the anti-hero’s tranquil family house, far from the inferred socio-political turbulence elsewhere. Soon after the wife’s proclamation we see her children playing with the jigsaw puzzle depicting an angel appearing to Virgin Mary, mother of Jesus, that she will bear a child. These clues indicate to the viewer that wife was innocent. 3.Vera身着蓝色(红色) 蓝色与圣母玛利亚 4.巴赫的圣母圣歌 the selection of classical music Bach’s Magnificat or the Song of Virgin Mary. 5.彼拉多的洗手 There is washing of the brother’s bullet hit arm, reminiscent of Pilate washing his hands in the Bible. 6.使徒保罗写给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 At the heart of his failure is a failure of love, indicated in a scene in which he reads to the children at bedtime from St Paul's First Letter to the Corinthians, one of a number of biblical allusions in the film: "Though I speak with the tongues of men and of angels, and have not charity, I am become as sounding brass..." In a film pervaded by death, it is Alex who seems deadest of all. ……

 5 ) 道理我都懂,结局用力过度了

画面美,情绪渲染得宜,故事讲述有悬念。

妻子得不到丈夫的关注和尊重,这个简单专横的黑社会丈夫,把妻子当作生儿育女的工具人,妻子在十几年如一日的婚姻生活中感觉孤寂落寞,与丈夫之间日益疏离,双方鸡同鸭讲,最终,妻子不愿好好说话,丈夫也不愿好好听话。

这种夫妻关系很难受,也很常见。但是,说到“生不如死”就夸张了。

现代社会,离开无爱的丈夫,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并非难以想象的事情,毕竟不是安娜卡列尼娜的时代了。

选择扔下一对年幼子女,杀死腹中属于丈夫的胎儿并自杀,以如此极端决绝的行为来控诉、惩罚、报复丈夫的冷漠与专制,我是不能理解的。

也是完全不必要的。

除非丈夫是个不肯离婚的黑社会,无论跑到天涯海角也无法逃脱他的魔爪。影片也没有表达出来这一点啊!

 6 ) 如果没有爱,就不会追寻

《将爱放逐》是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的第二部剧情长篇,整体的风格和节奏比第一部作品《回归》更加成熟、稳健和自信。电影讲述Alex和Vera这对夫妻,已经有了儿子纪儿和女儿伊娃后,Vera发现又怀孕了,她谎称怀上的不是Alex的孩子,Alex对她的说辞没有丝毫质疑,犹豫过后,要求她做手术堕胎,谁知Vera再也没有醒过来。 Vera对自我有清醒坚定的认识,希望夫妻恩爱,也希望孩子们在爱的氛围中长大。可现实让她忧心忡忡(甚至已经得了抑郁症?)。她担心纪儿长大后会步他父亲、伯父的后尘。她对Alex说:“我知道你和你兄弟是怎样的人,还有纪儿会成为怎么样的人。” Vera对Alex越来越陌生。火车上、回父亲老房子的路上,Alex的眼神,心思从未在Vera身上停留过。在老房子里两个形单影只的陌生人,干巴巴的,就如旁边没有雨水滋润的胡桃林。相较而言,他更关心他哥。兄弟两从停尸房开车回家,Mark从前门绕到屋后方病情发作倒地,Alex的眼睛可是一直跟随才使Mark及时得救。Vera觉得Alex并不爱她,内心的痛苦却无法与枕边人交流,尝试过自杀,在Alex执意要她堕胎后她最终选择自杀再没有醒过来。极端的做法是一种果断的决绝,她拒绝这种压迫式的两性关系、拒绝与Alex继续过无爱的生活。 印度哲学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说:只有在关系中,只有当人与人之间建立了正确的关系之时,爱与真理才会出现。对真实的追寻就是处于关系之中的爱。要爱你,我必须了解你,我必须接受你所有的情绪、改变,而不仅仅将你圈附在我的野心、追求和欲望当中。没有你,我就不能生存。如果我不理解这种关系,那么我怎么会心怀有爱呢?没有爱,就不会有追寻。当Vera告诉他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他的,他不仅没有追问,而是扔下她,山高路远要跑去找Mark。但凡问几个具体的问题(比如怀孕几个月了?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对方是谁?为何这样做?) Vera的谎言都会被戳破。 “一颗干枯的心灵怎么能够了解真理和爱呢?当然不能。 想要理解,就必须有通畅的交流,也就不能够出现任何孤立的过程,出现任何克制和保留。要领悟,就必须有爱,没有爱,就不可能有领悟。” 导演的一个个长镜头里,是Alex的一意孤行、和对问题的回避,少有的几次谈话不是一巴掌把Vera摔打在地,就是鸡同鸭讲,不欢而散。没有爱,没有坦诚的沟通与交流,他无法发现问题的真相。 这部分如果与罗马尼亚电影《铁轨边》一起比较着观看,能很好地理解关系中的爱与真理,Alex与阿迪塔对妻子声称“出轨”一事为何会有完全不同的处理。 Alex躲在兄长的羽翼之下迷失了自我。夫妻之间的问题,置当事人于事外,却找局外人商量。不是说不能找人商量,显然,Mark本身是一个彻底摒弃爱与真理的人,何以能指引Alex?火车站,两人在车里,Alex很迷茫:“我怕我会杀了她。” 而Mark的意见却是:看牌出牌,想杀就杀,想原谅就原谅,这是你的权利。Vera在他(们)面前的存在感接近于一个“物件”,任意被摆布。长兄如父,Mark的言传身教左右着Alex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第二天起床Alex暂时放弃了让她堕胎的想法,上楼把钱和抢都扔抽屉里了,下楼看着窗外的两个孩子,他通知她:“好了,Vera,去准备早餐,我们继续,你继续当他们的母亲,而我继续当他们的父亲。” 后来Robert的一通电话又唤起了他心里的恶念,强硬要求她立即把孩子处理掉。Vera被宣告死亡后,Mark只淡淡地一句:“可怜的姑娘!” 像是对一个陌生人发出的感叹。不仅没去追问“怎么会这样?她是怎么死的?” 而是强力干预催着Alex尽快把她埋了:“不要再说发生了什么,而是看看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生活里一个残酷的现实,即一个人不经历疾病或生死离别是不可能会有完全的领悟和彻底的改变。Alex也不例外。Vera死了,Alex才渐渐醒过来,自己不能没有Vera。他很愧疚:“我好抱歉,Vera,别让我更难过,我错了,我知道,帮助我Vera,帮助我。” 后来又自责地说:“我杀了她,我杀了我太太!” 看着冰冷的Vera他还想陪着她。Vera入土后,Alex带上枪开着Mark的车回城里去找Robert,在车里意外发现了Vera的验孕报告和写的信,加之Robert知道的内情,他应该是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以及Vera的痛苦了。Vera的用心良苦与决绝是否能让迷失的Alex找到自我,领悟爱与真理,成为家庭、关系强有力的“守卫者”呢?导演对角色人名的选取也是心思尽显。Vera来源于俄语和斯洛伐克语,它的意思是“信心”、“真理”。而Alex来源于希腊语,它是“防御者”、“守卫者”的意思。电影结尾,表情宁静的Alex与开头急匆匆一门心思赶路的哥哥形成了鲜明对比。“当你敞开心扉,当你完全没有任何阻碍,当头脑不再创造,真理便会自然而然地向你走来。当头脑安静时,真理才会出现,这种安静不是强制、重复或是集中意念的结果。” Vera死亡真相的模糊处理,是导演给的绝妙一笔,既符合逻辑又意味深长。Alex肯定没有留意到Vera状态的异常;Vera自己应该也没有找相关机构诊断过;突然的死亡又没做尸检。她的死与《圣经》里的圣母玛利亚的死亡很契合。最早的文字记载,只说圣母玛利亚“睡去”了,并未明确她是如何、为何死亡的。

安德烈•萨金塞夫电影里的宗教情结一如既往地明显。在Vera堕胎之前,山坡上的羊群三番两次出现,是否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牺牲”呢?在她手术的那晚,又借Victor女儿之口在孩子们临睡前念起了《圣经》里爱的定义: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对于电影里的宗教情结,他肯定认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观点:文化无法脱离宗教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宗教在文化中升华,文化在宗教中发展,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当人们有了精神方面的需求,便会开始创造艺术作品,艺术家便开始诞生。反之,艺术就会从社会中消失,人们便开始变得痛苦,找不到精神上的寄托,人们失去了目标,不明白活着是为了什么。当我们谈论宗教时,我认为那不单单是个人问题,它关乎我们的文化,乃至整个文明的命运。

 短评

俄罗斯导演怎么出一个是一个?

8分钟前
  • mongolialong
  • 力荐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深深被吸引...节奏令人不能自拔

13分钟前
  • 像一把刀子
  • 力荐

虽不如《回归》震撼,看完也是沉重绝望。疏离的夫妻,干涸的水渠,重复无尽的道路…镜头语言与故事情节相辅相成,配乐悬疑且有张力,太对胃口了。

16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一开场大雨一来,就被压抑到了,然后这种压抑感就持续了整部电影,节奏缓慢到我非常理解为什么片中的角色都想死了。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主席的片四部都看完了,深觉按时间顺序前三部是导演小心翼翼的试水、积累经验、致敬先辈,待到利维坦才厚积薄发自成一家。本片摄影帧帧都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画作,移动的羊群,辛勤劳作的农妇,几乎压到山脊的云彩,甚至连墙面剥落的泥墙陋室都自带格调。

21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SIFF@影城;从第一个场景的孤树屹立就奠定基调,每一帧都可入画,尤其喜欢室内静物描写、室外写意风景,风卷草原,木屋内的光线,湖蓝斑驳的墙壁,沉静的母亲,都极其符合我的审美,也保持了导演一贯的美学思想;究竟是放逐爱,还是被爱放逐?结构精妙。

2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4-4-2008 6:00pm science museum

27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孩子拼出圣母,农妇对起欢歌。婚姻是需要合作的表演,却只有一人得到掌声。女儿唤错名字,儿子目睹暴力,窗外一场骤雨,屋内一个耳光。男人的溪谷已经干涸,在手术台扼杀骨肉;女人的爱情走向末路,用药物治愈绝望。若不能像孩子般协作,如农妇配合,婚内二人就只能像漫天乱鸟,在雨水到来前被爱放逐。

3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呃,怎么说呢,喜欢这种影像风格,毕竟继承了塔可夫斯基的某种特质。比如开篇的树,很难不让人想起《牺牲》的开头,读《哥林多前书》想起《安德烈卢布廖夫》,景色表现也有他的风格。达芬奇《圣母领报》的拼图都有深意。但是,我对导演故弄玄虚遮遮掩掩的叙事风格挺反感的,特别是女主角说的那些话

34分钟前
  • 雅尼以西
  • 推荐

重复的生活使人厌倦,最亲近的家人使人倦怠。日复一日,平淡如水,褪去激情,爱情已死。交流阻碍,漠然丛生,心与心已经相距甚远,用离开来解决问题,是一场报复。镜头、配乐合我口味。

3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闷到中途溜出去找人聊了十几分钟天。

4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看了要睡着了

44分钟前
  • 我玩豆瓣无人知
  • 较差

很美的电影,喜欢俄罗斯电影

45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siff2015#第一部,也是第一次看萨金塞夫,俄氏隐喻冷酷但太沉闷了,好在油画般的影像悦目。标志性的摄影机运动和人物在画面中的走位调度构图无不大师风范,城市和村庄的色调反差,结尾和小溪的长镜头印象深刻,以及色调像极了塔科夫斯基。上海影城小厅真暗。

47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萨金塞夫的电影技术上真是没话说,好与闷就取决于故事和人物能否撑住了。的确有老塔的神韵,但在同一个长镜头里时空转换是学的安哲吧,可是安哲的长镜头情感力量多么强大,因为他的人物需要那样一个镜头去穿越时间见到自己的所爱,是有灵魂的。这里就显得有些滥用了。技术真的需要建立在情感之上呀

52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安德烈·薩金塞夫在《回歸》和《將愛放逐》里依舊探討如何男性如何成為真正的兒子,真正的兄弟,真正的丈夫,真正的父親。

55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妻子怀孕了,孩子不是丈夫的。困局即将解开之时,情节却急转直下。一部带有强烈现场感的俄罗斯电影!甚至能够感觉到彼时天气的冷暖和空气的凝滞。

57分钟前
  • 章鱼
  • 力荐

浓得化不开的俄罗斯情结。被斯堪地纳维亚半岛冲淡的阳光,以及照样浓烈的爱。当然,最后那个镜头,农妇在田地里劳作歌唱,在我看来代表了导演的一种现实倾向,以及适当的讽刺。

59分钟前
  • 宋阿慕
  • 力荐

想不开的作女把自己作死了,全世界这样的夫妻还少么,不会调节只能每天度日如年。剧情比《回归》闷,这样的文艺片太小众,注定没票房。但镜头太美了太棒了,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挪不开眼,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画,置景和运镜都是教科书。

1小时前
  • 地念儿
  • 推荐

剧情比《回归》差太多,文艺闷片最难嚼,勉强3星

1小时前
  • 兮称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