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第12集

主演:何炅,汪涵,于朦胧,赖雨濛,周涛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中国 剧照 NO.1中国 剧照 NO.2中国 剧照 NO.3中国 剧照 NO.4中国 剧照 NO.5中国 剧照 NO.6中国 剧照 NO.13中国 剧照 NO.14中国 剧照 NO.15中国 剧照 NO.16中国 剧照 NO.17中国 剧照 NO.18中国 剧照 NO.19中国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中国》,外交家班超一生太值了,年轻时吹的牛63岁全部实现

纪录片《中国》实在太好哭了,从开始看到现在没几天,我好几回没忍住。

纪录片能看哭,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大美,从音乐到画面,美得让你心动至极,甚至想哭。

还有一种,是纪录片讲述真实人物的命运,看似波澜不惊,却内有惊涛骇浪,让人动容。

《中国》既有艺术的美轮美奂,又有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

怡儿想在这里为你讲述的是,最近正在看的一集,东汉外交家班超年过不惑,找到自己一生的使命,花了31年平定西域五十多个国家。

出身文人世家的班超,如何找到自己从“武”的人生使命?

41岁的班超,面临东汉时期西域复杂形势,如何一次次化解危机,带领将士建功立业?

1 史学世家,却想从戎,班超难道投错胎

班超的出身不可谓不显赫,却活在自己父亲和哥哥的影子中。

他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修撰人班固是班超的哥哥,就连帮大哥修书的班昭都比班超更像班家才学传承人。

班超在这个家,有点格格不入。

虽然也跟随父兄读书,却总想着自己的未来不在书桌前。

他发过宏愿,“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他渴望在异域,像张骞一样万里封侯,建功立业。

在纪录片《中国》中,我们也看到班超不像一个书生,更像个武将。

年轻时不得志,先是抄书养家,好不容易做了兰台太史令,又很快被撤下。

四十一岁,如果有思维定式,这是一个再也改变不了命运的年纪。

班超,距离他发下封侯宏愿,已经很多年过去了,眼看还要继续父兄的事业,笔砚中度过一天天。

谁知,命运发生转机,他有一个机会,和窦固一起出使西域。

在西域,他遭遇一次危及生命的事情,居然找到人生使命。

班超投笔从戎的夙愿,有了可能。

2 绝境是勇者的机会,41岁的班超找到一生所愿

班超已经41岁了,今天,这个年纪就是中年,需要安稳度日了。

在古代,这个岁数更是奔着安稳的老年生活走了。

可是,他怎能放弃自己渴望在异域大战宏图的愿望?

这个有点沧桑一直找不到人生方向的中年人,在绝境中迸发出极大的生命力。

为了对抗北方的匈奴,他带着30多人的使团来到西域,准备收服诸国。

在鄯善国,班超带领的东汉使团先是受到很大的礼遇,后来却被怠慢。

经调查,班超发现匈奴使团也来了,共有一百多人。鄯善国王的态度发生变化。

在当时,这几乎就是绝境,如果不立即做出决定,很有可能东汉使团会被匈奴所灭。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班超在绝境中,果决行动,带着使团,夜色中点燃匈奴帐篷,团灭匈奴使团。

班超一战成名,带领将士以少胜多,一举拿下匈奴使团。鄯善国归附汉朝。

绝境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意味着绝望,对班超却是难得的机会。

他表现出超凡的决断力和行动力,再使西域,他又表现出胆识过人的一面。

从于阗到疏勒国,他都当断则断,有勇有谋。

他知道疏勒国的国王并不名正言顺,于是帮疏勒国另立国王,从而收服他们。

班超不爱案头工作,但史学的底蕴还是帮他了解西域各国国情。

已过中年的他,有胆识,有超越年轻人的见识和决断力,他意识到突围绝境就是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从此,他成了东汉收服西域各国二人选,中年班超朝着他一生使命的征途,狂奔而去。

3 从41岁到71岁,班超把年轻时吹的牛变成现实

中年才找到人生志向的班超,从此走向开挂的人生。

他带着仅仅30多人的外交使团,收服了西域很多国家。

后来在老皇帝驾崩,新帝刚立时,匈奴乘乱滋事,班超硬是和疏勒王一起硬撑了一年多。

后来,班超更是以夷制夷,率领一万多人的属国兵马,征战四方威震西域。

他向准备放弃西域统治的汉朝新帝建议,彻底收服西域诸国,可以断掉匈奴右臂,对东汉王朝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其中详实讲了西域的情势和历史地理现状,就像现在的大数据,有理有据。

如此,皇帝折服,派强兵和班超一起彻底收服西域五十多个国家。

班超投笔从戎,从来用的不是蛮力,他以夷制夷,以小博大,用史料数据说话的都是自己的谋略和胆识。

有人说,他治理西域不过如此,因为他说在西域最重要的,就是水至清则无鱼,不能太过严厉苛刻,要抓大放小。

后来,班超的继任者因为太过苛刻,没有处理好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关系,而影响到后来的治理。

可见他不仅舒适西域的历史地理,更懂得和他们的相处之道。这就好比,用理论和人交流,还是用智慧和情商和人打交道一样。

班超用胸中的外交韬略和实干的军事才能,终于把年轻时吹下的牛变成现实。

永元95年,班超因军功被封为定远侯,他在远离都城的西域,实现了万里封侯的志向。

这一年,班超已经63岁了,距离他初建军功有整整22年了。

写在后面

班超用行动告诉我们,中年为大志出发一点都不晚。

因为你可以把中年以前积累的经验,学识和谋略,都用到未来的事业中。重要的你不能失去年轻人的勇敢,面临绝境依然可以挑战自我。

万里封侯的班超,用他的后半生,践行了他的一生志业。

有人说,班超是幸运的,因为他活到了完成大业的那一天。他身边跟随他一起的将士们,很多已经不在人世了。

也有人说,他是不幸的,大业虽成,却几乎半生都在远离故土的西域生活。

人各有志,在于他是否满足了自己的人生心愿。

我想,一个人能找到自己此生志向,并一路走下去,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也是幸运。

班超完成的是他的志业,同时也是东汉王朝的大业,这更是一种幸福。

虽然他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年才回到故土,叶落归根,但他的内心是坦然的,他还培养了后来继续大破匈奴留下书籍《西域记》的儿子班勇。

当我看着苍老的班超,一身朴素,渐渐消失在归国的马车上。

忍不住想说,班超,这一生,他真是值了!

今日话题

你会因为年龄、环境等客观原因,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么?你认为班超的人生到底值不值?留言互动,写你所想!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侵删!

@怡儿话书影,用故事力,给生活加点能量

 2 ) 冯小刚指定摄影、王家卫御用配乐师,《中国》将纪录片质感推到了极致

《中国》的开篇,就用了《春秋》给观众展示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世纪会面、一次飞扬激昂的思想碰撞、一场奔走疾驰的为民呼告。虽然孔子直至行到水穷处也未能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然而他的思想却穿越了千年,直至现在还给予当代人以滋养、以启迪。

在视觉表现方面,《中国》大胆启用“假定性美学”,融汇戏剧舞台的假定性和象征性手法,建立起鲜明、自成一系的美学风格。同时,本片应用了6K超高清拍摄等前沿视听技术,力求呈现给观众一场极致纯粹的历史文化视听盛宴。

 3 ) 学者们的评价,写出了我心中所想

学,然后知不足。看纪录片也好,看别人的评价也好,都会不禁感叹,我真是胸无点墨。许多的感觉只能透过别人的语言窥见一二了。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李军的评价——这是一部以“人”为核心的历史纪录片。宏大叙事的历史场景,条文繁密的政治制度,波澜壮阔的社会演进,均被隐藏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背后。 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沙武田对于《中国》的价值内涵如此评价。——“《中国》是讲历史内在规律和大历史逻辑纪录片——关注历史发展的大脉络,点亮引导中国历史大方向的灯塔式的人物,勾勒历史平凡中的不平凡,一部大纲式影像版的中国历史呼之欲出。”

 4 ) 一盘散沙

画面很美,看似高深,实着一盘散沙,看的过程中好厉害,看完不知所云,人物之间也出现的莫名其妙,各种臆想先人思想为其行为做上解释,看似有道理,不能细究,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不咋地就是不咋地,你比电视剧好,不能代表是个好的纪录片,纯属芒果台自娱自乐,还忽悠了一堆自认为高深的皇帝穿这新衣!

 5 ) 吹爆

这种质感很难想象是纪录片,电影级的画面,专业的演技,不同于以往纪录片的缓慢节奏让人容易看不下去,这部纪录片让我一下就进去情节,让我这种不喜欢看历史的人都一下入迷,看得出来确实是精心打造,难怪要花5年时间去做,现在这种赚快钱的时代,做出这种纪录片十分难得,湖南卫视虽然经常放些狗血剧,但是总会时不时做出精品给人惊喜

 6 ) 逆天阵容,国产精品,一集堪比一部电影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
然而,身为中国人,我们真的了解中国吗?
我们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多少传奇的人和事沉浮其中。
正是他们,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宝藏纪录片,讲述的就是中国文明。
它的名字很简洁,也很有分量,就叫《中国》。

敢给自己起这么“大”的名字,颇有胆量和雄心。
《中国》是由湖南卫视、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联合出品的人文历史纪录片。
再现了古代中华文明中,对今日中国社会最具深远影响的人与故事,是历史爱好者绝对不能错过的佳作。
一流的视听体验超越电影,历时五年制作,幕后班底堪称梦幻。
感受下这个堪称顶级的幕后团队——
《中国》的摄影是冯小刚的御用摄影师罗攀(代表作《芳华》《老炮儿》《我不是潘金莲》),
天工异彩(代表作《我和我的祖国》《鬼吹灯之寻龙诀》)负责视觉特效等后期制作。
还有王家卫御用配乐大师梅林茂(代表作《一代宗师》《花样年华》)的加持。
有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保障,使得这部纪录片有了电影的质感,考究唯美的色彩,沉静的光影,以及山水画中的留白。
每一帧,都是纯粹的中国传统美学,赏心悦目。
它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拍摄手法,重现历史情境的画面,不再是文本的辅助,而是趋于主导。
用电影般精致的视觉,再现中国各朝代的重要历史故事。
但纪录片《中国》不同于影视剧,没有聒噪的演绎,只有旁白缓慢深沉的叙述。
导演李东坤的目标很高,他想做的是超越电影:“其实纪录片的美学要求是高于电视剧的,甚至要高于绝大多数的电影,现在需要一套全新的美学支撑。”
导演李东坤的团队曾经拍过两部口碑极高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和《重生》。
李东珅是这两部作品的制片人,这一次他联合《大国崛起》的撰稿人周艳一起担任导演。
此外,还有于朦胧、汪涵、何炅等明星在片中演绎历史人物。
汪涵扮演接舆
《中国》有别于传统纪录片的还有一点:大胆采用象征手法。
摒弃复杂的置景,用简练的镜头传递古朴厚重的历史信息。
中国式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空间。
实景搭景相结合,实景表现山林野趣,搭景则借鉴舞台剧。
让观众与历史之间,有了一种亦真亦幻,若即若离的浪漫。
全片以50格拍摄,所有镜头全部放慢一倍速度。
置景道具遵循象征主义极简风格,一座高墙就是一座城池,一扇大门象征一座宫殿。
在第4集中,秦始皇面前的LED屏上甚至出现了惊涛骇浪。
李东珅表示:
“历史类纪录片用再现表达,全世界都在这么干,但我认为依然没有解决一个问题,你要拍到什么程度?
可能99%电视纪录片的再现追求,就是一个三流电视剧的审美。
我始终认为,纪录片的再现美学要求是高于电视剧的,甚至要高于绝大多数的电影。你现在看西方人的历史类纪录片,不管是BBC还是Discovery做,或是国家历史频道做,它的美学风格还是像电视剧,无非技术更好一点,钱花得更多一点,特效场景做得更壮观一点。我们讲的是‘中国’,那么用象征的手法来讲述一个更真实的状态,我觉得我们是做到了,它是高于电视剧的。”
每集开头,随着印有“中国”二字的木门缓缓开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中国穿越时间长河,呈现在我们眼前。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第一季共12集,每集主题分别是:
第1集:双星闪耀,儒道思想的开创。
第2集:朝气勃发的百家争鸣时代
第3集:统一的中国蓄势待发
第4集:大一统国家的诞生
第5集:汉帝国奏响千古强音
第6集:班超出使西域
第7集:南北方文明深度融合
第8集:拓跋宏开启民族融合大幕
第9集:佛教的本土化改造
第10集:“关陇集团”的形成
第11集:隋朝再次统一中国
第12集:大唐盛世下的繁荣气象
内容横跨千年,从春秋战国到大唐盛世。
为观众提供了一次了解中国历史渊源的绝佳体验。
第一集的第一幕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具象征意味的一次思想碰撞:老子(李耳)与孔子(孔丘)的会面。
无论是置景还是演员表现,都十分克制,自然得就像一个随意的午后闲谈。
两位的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价值观。
然而,在树荫下的这场对谈,却如此平常。
历史往往如此,发生的那一刻看似平常。
却悄然载入史册,千年后依然被人们铭记。
纪录片《中国》所传递的正是“历史的平常”,没有夸张的煽情和演绎,在无声中震撼每一个中国人。
关于孔子的开篇十分动人,《中国》让人们看到,一代圣贤孔子,其实也是一个刚毅的理想主义者。
在那个礼乐崩坏、世风日下的时代,孔子想要教化大众,恢复周礼。
孔子打破周王朝多年沿袭的官学传统,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知识不再是贵族独享的特权。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无论出身贵贱、禀赋高下,都应该获得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只要交少许学费,哪怕只有一条干肉,就可以到他这里读书、学习。
孔子要把庙堂之上正在衰落的“礼”传播到村野民间,“礼”是他所教授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代表着秩序、规范、伦理。
孔子认为“礼”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行事的标准;“仁”则是个人的行事准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
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56岁的孔子与弟子们周游列国,四处宣扬行仁爱、复周礼、施仁政。
然而诸侯国群起纷争,征战不断,个个都想称霸一方。
各国君主关心的只有如何成为霸主,孔子的思想并不被接纳。
一行人狼狈落魄,四处碰壁。
然而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并没有被现实击垮。
而是用一种近乎于偏执的方式,日拱一卒,去改变黑暗的世界。
他思想的不被理解、不被接受,恰恰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光荣。
摄影师罗攀在构图、光影上都十分用心,描写孔子的这一集,随着他人生境遇的变迁,光影色调也呈现出不同的情绪。
与老子对谈时,孔子对恢复周礼坚定不疑,对未来充满希望。
此时的山林背景明亮开阔。
而之后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时,光影颜色都转暗、转冷,烘托出他窘迫黯淡的处境。
在旁白深沉的娓娓道来中,观众的心境也随光影忽明忽暗。
不同历史时代也有相应的色彩色调。
例如先秦时期的画面,以厚重压抑的黑色褐色为主。
人物时常隐匿在逆光的暗影中,烘托历史的厚重和庄严。
而到了盛唐时期,为了体现气象万千,欣欣向荣。
色彩和光影也随之变得丰富明朗。
整个画面更加明亮、鲜艳。
在第一季的第12集,为了表现大唐盛世,从色彩到声音都变得华丽。
随着安倍仲麻吕的漫步,一幅唐朝闹市长卷图缓缓展开,背景用画布般的浅色,烘托姿态各异的唐朝人。
声音团队则还原了大唐西市的声景:驼铃、马车、霍特商人的吆喝、国外使者的交谈、女文人豪放的笑声……
值得一提的是,描写大唐的这一集,并没有挑政治人物与文化名人,而是聚焦在大唐帝国境内三个普通人:
长安鸿胪寺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敦煌翟氏夫妇(放妻书)、长安西市粟特商人夫妇,勾勒出唐朝开元十四年的普通一天。
《中国》力图呈现的是“历史的平常感”,不再戏说历史,引导观众用更客观的视角去解读历史。
而本集的最后还有彩蛋:一场穿越时空的时装秀。
前十一集中出现的演员齐聚一堂,分别扮演一位唐朝人,出现在一场热闹的夜宴上。
令人赞叹之余,会心一笑。
忍不住要为第一季的收尾鼓掌。
钱穆先生曾在《国史大纲》的序言写道:
“当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浮躁时代,很多人已不再关心历史。能完整背诵“中国历史朝代”就已经很难得。
纪录片《中国》对于今天国人的意义,不亚于《国史大纲》。
身为中国人,我们只有理解了自己的文化源头。
才能反观自身,在眼花缭乱的时代洪流中不迷失,真正理解“中国人”这三个字的含义。
*本文作者:RAMA

 短评

芒果这次真的可以,演员、摄影和服装质感都不错,比黄金档播的什么震撼大剧史诗大剧良心多了

4分钟前
  • F
  • 力荐

导演:周艳,撰稿:邓建永,顾问:沙武田,摄影:罗攀,旁白:周涛,配乐:梅林茂、徐鲤,实地取景,名角客串…………芒果高层大概是看了《河西走廊》觉得太好,这次干脆无限钞能力,这配置堪称纪录片顶配。就是吧,这主题太宏大了,单讲思想史恐怕不太够。

7分钟前
  • 老泰瑞
  • 推荐

娱乐至死玩不过湖南台,严肃文学也玩不过湖南台

12分钟前
  • 九个王
  • 力荐

1.看过第一版ppt,看过最后一版成片。2.成片是在电影屏幕,8K电视,苹果电脑三个屏幕上同时观看的,体验差别极大。3.树很漂亮,景很大气,6.5K和全画幅很震撼,值得换个电视。

17分钟前
  • 沛沛
  • 力荐

太吃升格这一套了,画面好美好仙,喜欢

18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孔子 孟子 墨子 荀子生不逢时还偏偏一腔热血在我看来都是理想主义者(没有贬义)相反老子 庄子就洒脱些 过得也自在话说我万万没想到 秦国篇竟然提到喜国家宝藏第一季的时候我太爱"云梦睡虎地秦简"了班超一家子都好厉害👏🏻司马睿还是不够睿智与其在意眼前的这点无权无势困境不如养精蓄锐 等待实机王导是个好知己好臣子我一直以为佛教与生俱来的戒律就是荤酒不食结果是引入我国后被萧衍用皇权强制执行的😦苏绰发明的"朱出墨入"记录方式沿用至今👏🏻杨坚推创的"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杨坚独孤伽罗是不是史上最恩爱的帝后如果要穿越 必选大唐盛世

19分钟前
  • 漫漫云端
  • 推荐

热评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我国的大一统王朝无一例外采用外儒内法的策略,没有这个外儒,还早结束封建王朝?你现在估么着和欧洲一样,小国邦联好吗,你所说的所谓思想固化之类的东西那都是朱熹的东西了,而强调思想解放天理即人欲的王阳明,恰恰也一样是儒家的圣贤,真就一点哲学不读就开始装杯呗?也是豆瓣饭圈母🐶化了,也不能指望母🐶们能耐心读读书

23分钟前
  • zafg
  • 推荐

估计这纪录片是准备从春秋讲到大唐,不错,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纪录片出现,文化自信就是大国自信。解说词、情景化表演、摄影等,都很好。不愧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芒果台,很棒!

24分钟前
  • 钱自由
  • 力荐

现在湖南卫视是走精品路线了吗?这个纪录片,好听的配音,好看的风景,最让我惊讶的是,还有意象的表达。印象最深刻的是,通过竹简的掉落,表述当时孔丘的震惊。看了第一集,有张有弛,值得推荐

29分钟前
  • 无恙&好眠
  • 力荐

摄影是罗攀,按电影来拍的,画面极其考究。全程搬演,感觉叫专题片更合适。从思想文化切入,细数风流人物,讲述中国何以为中国,挺好。

32分钟前
  • 蚊子凌
  • 推荐

不好看,历史是要有观点的,如果仅仅是“美”,观众看了以后不能引发思考和共鸣,而是沉醉在“大国自信”中无法自拔的话,和市面上的恋爱脑国产剧比也不能高出许多

33分钟前
  • 马尔克莱尔·安
  • 还行

纪录片《中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质感也很不错,静下心来观看,仿佛自己就是处于那个环境之中!

34分钟前
  • 吃个桃桃好凉凉
  • 力荐

画面很好看,有美感有质感。配音有些意外,之前没看过女声配音的纪录片,周涛的这种配音风格意料之外的喜欢,有讲述者的感情和旁观者的冷静,期待下一集。

36分钟前
  • 西北孤狼
  • 力荐

看了第一集,蛮不错的。制作精美,有电影的质感。扣一星给内容,作为一个普及的纪录片,门槛蛮低的。很多地方没有深入,导致我边看看,就边去搜搜资料。而且虽然叫春秋战国,但其实只讲了孔子而已。不如叫人物志,估计就边也差不多吧。本来以为起码也会讲讲春秋各国啥的。对于真的想学到什么一些东西的人而言,内容有些空洞啦。就只是大致上的介绍,也没有对孔子思想上的一些理解层面的东西。

39分钟前
  • 维洛烈嘉
  • 推荐

画面和配音都很喜欢,但是为什么演员表的人就几个比较有名的,其他演技好的戏骨演员不配有名字吗??周涛主配音还是放在最后……

44分钟前
  • xw
  • 推荐

从屏幕上看就能感觉到满满的制作诚意,每一处都能截图当背景的画质、周涛老师深邃而又有力的旁白等等,可以让人更深处的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46分钟前
  • 黑糖乔一
  • 力荐

拍的像《三字经》,有点低幼。。但无法不爱中华文明。。或许是为了面向广一些吧,文案用的是文艺体,不是学术体。(另作为娱乐界的翘楚,卫视里的先锋,芒果似乎也总是在娱乐里藏了些情怀。比较厉害的是时代情绪踩点大都快而准)

47分钟前
  • 狐狐_狸狸
  • 还行

看了一集,孔子是很伟大,但如何能代表整个春秋?单一的儒家,如何撑得起“中国”二字?

52分钟前
  • 杨大侠
  • 还行

我觉得文本挺好的,适合休闲娱乐听一下。

55分钟前
  • Ada
  • 推荐

意象美得空洞,文本膚淺得可怕

56分钟前
  • matsuo-m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