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的游戏

HD中字版

主演:乔吉斯·伯乔利,布丽吉特·佛西,阿梅代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5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1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2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3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4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5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6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13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14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15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16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17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18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19禁忌的游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禁忌的游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炮火摧毁了平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无奈之下,他们只得踏上了逃亡的旅程。在一次敌方轰炸中,五岁的女孩保莱(布丽吉特·佛西 Brigitte Fossey 饰)目睹了父母和爱犬被炸死的场面。在恐惧和震惊之中,保莱找到了小狗的尸体,正当她伤心欲绝的时候,名叫麦克(乔吉斯·伯乔利 Georges Poujouly 饰)的男孩出现在了她的眼前。海上惊鱼--惊天行动双凤奇案假期保姆封神榜传奇犯罪现场调查 第三季我是路人甲少奇同志少女不毕业玛雅帮第二季莫斯科保卫战绝望主妇第二季与你一起绽放 新选组青春录没完没了怪笑少女优酷短剧:一千零一夜魔法师第四季新源氏物语与彩云相遇李清照红月亮狂风压境猎犬切尔西侦探第二季小镇异国情偷说我爱你惊天核网(粤语版)我家的故事地狱少女2019天堂镇警局第一季三目封神传负重前行(短片)人斩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女人的天空来自未来的你人类瑕疵大学换脸·恶梦方醒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地狱通话小轿车清网行动女继承人怪物高中2

 长篇影评

 1 ) 战争中的儿童,如何通过幻想与拒斥来理解死亡:《禁忌的游戏》

我们只有将目光转向往昔,才能找到一部如《禁忌的游戏》这般纯真无邪的电影来。这是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过于犬儒主义,缺乏拍摄这种电影的土壤。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战争年代儿童如何通过他们的幻想与拒斥来理解死亡的。这种题材如果放在现在来拍,可能要对这种可怕的经历躲得远远的,将其变得柔和而又感伤,变成所谓“儿童片”。

但是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有小孩儿经历过没有任何小孩儿能够忍受的艰辛岁月,有时他们会通过发明游戏来经历苦难,保持纯真。

成年人对《禁忌的游戏》褒贬不一,但原因是一样的:因为它展现了一个小孩儿们无中生有、自得其乐的世界。

这部电影以1940年纳粹入侵法国开场。我们见到一位名为波莱特的五岁小女孩,她和父母待在一起。

出巴黎城的道路拥堵不堪,纳粹战斗机低空扫射着这座城市。波莱特的小狗跑到一座桥上,她追着它,她的父母绝望地跟在她身后。

最终两位家长饮弹而亡,小狗也遭受致命伤,波莱特趴在地上,伸出一只手去触摸亡母的脸,然后又摸了摸她自己的脸。

她没有哭,她懵懵懂懂,她抱着她的幼犬,它的双腿抽搐了很长时间,随后死去。

陌生人们带地上车,一位妇人将她的狗扔进河里,她从他们的二轮码车,跳下,顺流而下去捞狗。

一位名为米歇尔的当地男孩看见了她,男孩是附近农场农民多利家的幼子,她被多利家收留,很快就成为了米歇尔的挚友。他将他的毯子给她用,要求家人收养她,他有了一个小伙伴。

这两个小孩子之间的爱意近乎纯粹,令人难以置信——除非你还能记起,你也曾是一个小孩儿。不知为何,总是那些我们讨厌或者讨厌我们的小孩儿让我们印象最为深刻。

但是我们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建造一个趣味盎然的世界,我们绞尽脑汁,创造与呵护着这个世界。

我还记得和邻家女孩在一起玩的时候,我花了好几天时间,在自家院子里的地上建设了一个玩具村,,一套用木块儿拼成的小火车环绕其间。村子精美绝伦,我们赋予每座房子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故事。当它被“清扫”的时候,我们受到了一种成年人难以想象的“伤害”。

波莱特(布丽吉特·佛西饰)决定埋了她的小狗。米歇尔(乔吉斯·伯乔利饰)帮了她,因为她太小,无法驾驭偷来的长柄锄。

坟墓深藏在一座废弃的工厂里,他们需要一个十字架,米歇尔用木条做了一个。

波莱特从未细想过父母的死亡意味着什么。她明白他们走了,但是他们只是从理论上说走了,对于幼小的她而言并非实际上走了。她似乎不能理解他们真的永远走了这件事。

然而她却开始迷恋死亡,米歇尔也加入其中,他们埋了一只猫头鹰所捕获的鼹鼠。很快的,他们开始掩埋所有他们能找到的死去的东,西,甚至包括昆虫和破盘子。

片中有一个场景:他们并排着趴在地板上,他做着家庭作业,用钢笔刺死一只蟑螂。她哭喊道,“别杀它!别杀它!”然后他说,“我没有。杀死它的是一枚炸弹。”

深入研究这个场景,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细节。她在哭喊时,身体紧紧贴地面,因此我们是看不见她的脸的。

如果我们正好看到波莱特的脸的话,我们会注意到她的嘴唇在动,却没有声音出来。显然,这个场景在剪辑室里经过了处理,画面上强加上了她的声音。

这很可能暗示着导演雷内·克莱芒在一个如此忧伤的故事中拍摄如此幼小的孩子时所遇到的困难。

但是在电影大部分时间里,小孩儿的表演出奇的自然,令人信服。很久以后,佛西在采访中还笑着回忆起了克莱芒要她再“多哭一些”或“少哭一点”的往事,而且她也很好地克制了自己的泪水。

成年后的佛西

他们的墓地变得越来越大,他们开始偷十字架,将它们插在坟头。波莱特不会念祷文,也不知道十字架的用途是什么,对耶稣受难祈祷仪式更是一无所知,我想她家人一定是信犹太教的。

米歇尔真诚地教着她,而这些知识最后救了她一命。

电影中有一个滑稽的支线故事,讲述多利一家和他们的邻居古阿尔家的乡村世仇。两家都指控对方偷了十字架,后来还在墓地里打起架来,两位老哥扭打在一起,跌入一个墓穴中。

而随着故事的发展,老工厂中的秘密墓地也变得越来越精美。

《禁忌的游戏》是雷内·克莱芒拍的第一部剧情片。他之前拍过一部同名短片,雅克·塔蒂在看过之后,告诉他一定要把它拍成长片。

电影出自法国电影体制之外(和塔蒂自己的电影一样),制片人罗伯特·多夫曼可以说阻力重重,四面受敌。

这部电影最初被戛纳电影节所拒绝,但在一桩丑闻之后又被接受。虽然它又因在戛纳放映过,而被威尼斯电影节所拒绝,但在另一波喧嚣之后又被接受,然后拿到了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另外佛西还拿到了最佳女主角(她长大后,又拍了更多好片)。

电影在1953年奥斯卡奖上也载誉而归。不过当时一位影评人说应该禁映这影片。同时,人们还谴责克莱芒对战争过于轻描淡写,而且还无情地将其可怕之处强加给演员。

左派影评人指责他攻击劳工阶级,尽管,他那可怜的农民是电影中最暖心和慷慨的一群人。,

无疑,佛西在五岁之时便能承受这种经历,真是令人惊讶。而与她联袂主演的伯乔利,当时大约是九到十岁。

她回忆说自己在试镜时要比其他年长的小演员更出彩,是因为她对出演这部影片要冒的风险毫无概念,那些女孩她们都很紧张,但是她只管去演,照导演说的去做。

克莱芒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拍了”她这个角色,还拍了她面部表情的特写,将其用在那些她并不真的需要亲历的拍摄中。

她回想起自己参加戛纳电影节首映式时,才第一次看到飞机轰炸大桥的场景,她当时吓坏了。

这部电影之所以如此有力,是因为它并未对如下两点做出妥协:战争的恐怖和童年的纯真。

佛西的脸是一面拒绝反映她所见所感的镜子。她将这些全都 转换为埋葬死尸和安插十字架的游戏。

摄影师罗伯特·朱利亚尔总会打一点辅助光在她的金发与脸庞上,暗示着——而不强调——一种天使的形象。

我们只有随着影片的进展,才能明白那种笼罩于孩子们的幻想之上的绝对力量,以及他们的应对策略。

波莱特凝视着她所见到的每一个十字架,而米歇尔最后供出自己偷取十字架之事,然后在从告解室出来之后又踯躅了一会儿,仍跑去偷了圣餐台上的另一个十字架,这些画面都令人笑中带泪。

像克莱芒的《禁忌的游戏》这样的电影,只有在其以一种极简、无邪与透明的方式进行拍摄时,才是最能击中人心的。

尽管我上面所描述的场景好像很抒情,但它绝不是一部催泪弹。它并不试图抒发情感,而是去观察情感。

波莱特无法自我辩护,这部电影也不试图替她说话。这就是为什么它如此有力的原因:她的悲伤从未被表达出来过。

在那位深爱着她的男孩的帮助之下,她以游戏来包裹悲伤,而这种情感可能是成人无法理解或洞察的。

后来标准公司新发行的修复版DVD精美绝伦,还给故事加上了过去拍了但从未用上的开头与结尾,电影剧情被设定为米歇尔为波莱特读的一本书中的“故事”。

 2 ) 孩子有心,上帝无情

这是一部儿童片,这是一部反战片,这是一部反宗教片,这还是一部带有黑色幽默的电影。

出自法国导演雷内·克莱芒之手的《禁忌的游戏》虽只有短短86分钟,却让观者心生波澜,驻足流连。

流连之一在于小女孩那纯净无邪的脸庞,眼里闪着泪光,充满期待地凝望着你,渴盼着从你的神情里读出哪怕一丝的默许,虽然她并不懂何为孤苦无依,何为战争,何为死亡,她只是害怕黑夜。为了追回溜走的小狗乔克,波莱特不顾纳粹的飞机在头顶盘旋,父母双亡,她没有一丝悲伤,她只是抱着同样死去的乔克,在战争的血盆大口里流浪,乔克的尸体被扔进了河里,她追赶着河流,她只想有个伴,哪怕只是一具僵硬的尸体。

天真的波莱特遇到了同样天真的米歇尔,米歇尔决定帮她,这是善良的本能驱使,遇到波莱特这样可爱可怜像天使一样的小女孩,相信观者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愿意为她付出,愿意用温暖去包裹她,让她免受战争的伤害。米歇尔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他是家里最小的那个,波莱特的出现,正好填补了他做一个大哥哥的愿望,他可以尽他所能去照顾波莱特,或者说,波莱特成为了他存在的一种意义,于是才有后来听命波莱特去偷十字架的忤逆举动,他知道那是错的,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做了。

这是一部儿童片,是因为它以孩子的视角反映这个社会,但它绝不仅是儿童片,它让人流连的重心在于它是一部大胆的反宗教片。

宗教在西方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当人们永久沉睡了,牧师会说,万能的上帝会送他们到天堂,以圣父、圣子、圣灵之名。而十字架,作为基督教的象征,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十字架原本是一种处死犯人的刑具,自从耶稣在上面被钉死之后,它被赋予了爱与救赎的圣洁含义,有人生病,他的床前要挂上十字架,有人死去,他的坟头要插上十字架。在本片里,米歇尔的哥哥乔治让战乱中失去理智的马踩了一脚,从此卧床不起,他卧病的床的上方便有十字架以及耶稣本人的护佑,当他大势已去的时候,米歇尔为他很卖力地祷告,可惜这些都无济于事,乔治归了天,就像那些在敌机驱赶下慌乱逃亡不幸中弹的无辜百姓一样,死得不知所以,而万能的上帝,只懂送人到天堂,不懂消除疾病、扼制死亡,此“万能”想必有假。

孩子是不懂这些的,祷告也只是流于形式,他们擅长的,是模仿。波莱特听说桥上死去的人,包括她的父母,被挖了个坑埋了,她便想为她的小狗也挖一个坑,她并不知道挖坑埋葬代表了什么,她只是觉得小狗也是生命,也应该跟人一样。米歇尔提到墓地,并解释墓地是把很多人埋在一起,这样才不会孤单,波莱特便想着为小狗寻找其它陪伴,于是周围多出了鼹鼠、蟑螂等七七八八的合葬者,比较有意思的是那只蟑螂出现的时候,米歇尔模仿敌机用铅笔戳死了它,说,只有杀了它们,才能埋葬它们。当波莱特得知乔治头顶上那个十字架代表万能的上帝时,她便发了疯似的对十字架产生了收集的欲望,就像一般的孩子喜欢收集弹珠、卡片之类的一样,只是她收集的对象扯上了宗教,变得非同小可。米歇尔为了讨好她,偷走了灵车上的十字架,并企图偷走祭坛上的十字架,最终用手推车盗走了墓地上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十字架,犯下了滔天大罪,他却浑然不觉,他只是觉得这是付出,波莱特一定会因此高兴的。

十字架被当成了玩具,它被赋予的神圣含义也便荡然无存。

而战争,让这个世界满布十字架,十字架,又成为了不幸的象征。

不论是人,还是大千生灵,都应该被珍视,插上十字架,写上牌子,立一个墓碑。

米歇尔完成了他的杰作,在废弃的屋子里,他用石头、死去的动物、花朵、摔坏的盘子、蜗牛壳,还有最重要的十字架,建了一座墓园,本该充满悲伤的墓园,看起来却有些美丽。

本该是一部讨论严肃主题的片子,却因为邻居之间的猜忌与纷争变得饶有趣味,杰尔一家认为是格尔一家偷走了十字架,于是两位当家人在墓地大打出手,滚入墓坑里照样打得不亦乐乎,两家的儿子也发生了口角,大人之间的不信任与诋毁一目了然,而米歇尔,他是忠于波莱特的,没有二心,父亲答应他若是讲出十字架所在便不送走波莱特成为了谎言之后,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出来。

幽默归幽默,波莱特还是被送走了,谁都知道红十字会、孤儿院这些名词代表了什么,就算米歇尔的家境提供不了波莱特在巴黎的生活,至少有米歇尔这样的哥哥和玩伴,她是开心的,而孩子的世界,开心是第一位的。

失去了波莱特的米歇尔毁掉了那些他精心插上的十字架,把它们扔进了河里,让它们随河水冲走,就像冲走无能的上帝一样。

影片最后,在人潮里等候的波莱特听到米歇尔这个名字时,内心一下子涌起了思念之情,她像是一下子知道了失去的滋味,她一边哭喊着米歇尔,一边跑入人群,她知道她可能再也见不到米歇尔了。

 3 ) 无情战火有情天,一部伟大的儿童题材电影

导演:荷内·克莱蒙
主要演员:乔治·波朱里(Georges Poujouly)
布里吉特·福斯(Brigitte Fossey)

1952年,它获得了嘎纳电影节Grand Prix Indépendant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53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54年英国电影学院奖.
木吉他《爱的罗曼史》像流水般湿润着我们的心灵……

二战期间,德国轰炸机布满天空。小姑娘帕蒂的父母在逃难的人群中,死于飞机的机枪扫射。她追随着心爱的小狗的尸体,顺河而下。被战火惊跑的一匹马,拉着残破的一辆马车,也一直在走着。帕蒂跟着这匹马,来到了远离城市的一个小乡村。
米歇尔,一个乡村小男孩,为了追赶这匹马惊跑了的自家的牛,他在河边遇到了孤零零的帕蒂。于是,帕蒂来到了米歇尔的家,和他们的生活在了一起……

米歇尔成了帕蒂生活的全部。他是她生活的依靠。
他们埋藏了小狗,为了不使小狗孤单,他们又找来了其他小动物,陪伴在这里。他们把河边的磨坊,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墓。小帕蒂在这里找到了幻想,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找到了不孤单的理由……她是如此纯真,战争真不应该毁了她的生活。她脆弱美丽,她梦幻般地远离战争,她只能虚拟一个死去的天堂世界,她只能在祷告和埋葬中,填充她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抽空的生活空洞……只有如此,她才感到一点温暖。

米歇尔为她偷来14个十字架。他被父亲打得跳来跳去。他们犯了大的禁忌。可是,与整个世界的被毁灭相比,与全部漂白一个孩子的彩色记忆相比,这个禁忌,对他们来说,只是游戏。他们沉醉其中。

米歇尔喜欢帕蒂,他为她做一切事。他的妈妈挖苦他说,他留下帕蒂是要嫁给她。这是动人的花火,这是揪心的一刻。两个天真孩童的情感,真是无可比拟。
可是帕蒂被收容人员带走了。她哭着,他喊着,可是他们不能左右。马歇尔的童年结束了。他们的要求是那么小,又那么强烈,却那么惨痛,却不能如愿。

帕蒂在人潮涌动的收容大厅中,她得到一个标签,她的生活茫然无边。
她听到有人喊“米歇尔”,她要去找他,她的兄长,玩伴,亲人。她无力承受失去代表一切的米歇尔。于是这个小小的姑娘,喃喃哭着,没入人流中,追随一个马歇尔的名字……
这是让人心碎的一刻。

 4 ) 《禁忌的游戏》——给你一双蓝蓝的眼睛

  一、生命的中心

  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诺亚的子孙们在示拿地的平原上妄图建立一座城和一座通天的塔,借此来传扬他们的名,并免于分散在各地。人类高傲的举动惹怒了上帝,他不耐烦地挥一挥手,便“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人们立刻无法协作,散落在各地。自从巴别塔的建立失败后,人类常常陷入误解与争端中,随着矛盾冲突越来越多,战争便在所难免。

  1940年6月,二战的炮火蔓延到了法国巴黎,大批的市民逃往南部的乡村。德国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天空中发出凄厉地尖叫声,向逃亡的法国平民投下一颗颗炸弹。电影“禁忌的游戏”(Jeux Interdits)就在这种枪林弹雨下弥漫着的死亡硝烟中拉开了序幕。面对死亡,求生的欲望让人们变成了极其简单的动物——为了生存什么都可以做。于是他们纷纷把挡路的车推下坡路,恨不得踩着别人的身体长出一对翅膀向前飞奔。没有人再对倒下的尸体大惊小怪,也很难听到人群的哭叫,死亡甚至让人们超越了恐惧,或者说他们已经来不及做过多的争论,来不及恐惧,一切都归于躲避死亡的本能。

  在成群结队的水平轰炸机、战斗机的轮番轰炸过后,四处堆积的尸体无人问津,最后顶多被当地人扔进一个大坑里掩埋,就像以前埋葬牲畜一样简单。

  石桥上刚刚躲过一番机枪扫射的小女孩波莱特,安静地看着死去的父母,没有哭闹,只是摸了摸母亲仍旧温热的脸颊,不解地叹了口气,仿佛在等待什么。然后抱起了奄奄一息的小狗佐克。以波莱特的年龄还不能理解战争的涵义,在她的世界里,宠物小狗是最重要的,是唯一一个需要她照顾保护的生命。她对小狗的依赖和爱甚至多过父母,这种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似乎偏执地让人难以理解。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除非我们把语言减少到七个字,我们将永不会互相了解。”虽然纪伯伦从未公开谈论过那七个字都包括什么,不过我想一定有爱、美和真。人越长大,知识的积累也愈加丰富,也由于这些所谓经验、历练的影响,人们反而看不到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爱的真谛。而在孩子眼中的世界,我们常常能看到什么才是对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们总是能无所畏惧,直达生命的中心。

  于是,我们看到了《小公主》中萨拉的坚强与无私:富有时她从不骄傲,孤苦无依时她也从不屈服,不卑不亢。任何时候她都是公主,哪怕穿着破旧的衣服,没有尽头地打扫房间,每天忍饥挨饿,她仍旧乐于助人,善解人意,礼貌待人,具备常人没有的忍耐力和想象力。在她想象的王国里,从来不缺乏美,她能看到云朵温柔的幻变,琥珀色的湖泊,麻雀落日般的叫声;我们还会惊叹于《海蒂》中小海蒂的纯朴与天真,平淡穷苦的日子都会在她的眼中变得充满欢声笑语。她有一颗纯洁无瑕的心,岩蔷薇都会为她闪烁金光,她让固执寡言的爷爷喜笑颜开,让体弱多病的克莱拉充满了生命力。她是春天的绿色,夏天的南风,吹拂着每个人的心;如果每个人都像《波莉安娜》一样,世间将充满了天使。不幸的生活并未让她变得满腹惆怅,她总是能“从任何事中找到可以高兴的事”,不幸变成了快乐,惩罚变成了奖励,哪怕在她因为事故差点瘫痪的时刻,她还为着姨妈对她的爱而欣喜不已。她用自己的爱,融化了无数人的铁石心肠,从一个没人要的孤儿变成了牵动所有人心弦的天使,她让人们再次看到生命中那些单纯无私的爱。

  也许正如那句话所说:“当你达到生命的中心的时候,你将在万物中甚至于在看不见美的人的眼睛里,也会找到美。”通过孩子的眼睛,我们看到了美。

  二、 禁忌的游戏,一百年珍藏

     “当一个男孩的手接触到一个女孩的手,他俩都接触到了永在的心。”——纪伯伦《沙与沫》


  “禁忌的游戏”直接描述战争的场面并不多,战争更多的是环境背景,电影的重点放在波莱特和米歇尔之间的感情上。看他们如何在乱世中建造一座爱的天堂。

  失去双亲的波莱特伤心地抱着小狗的尸体漫无边际的走着,在河边遇见了追赶牛犊的米歇尔。米歇尔很自然地就把这个小女孩顺手“捡”回了家,仿佛保护她是他的天性。虽然多利先生一家并不富裕,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但是大家仍旧欣然接受了波莱特,每个人都用同情、喜爱的眼神看着她,好似家中突然有了一个美妙绝伦的奢侈品,姐姐和妈妈不停赞叹她整洁干净的衣服和香喷喷的头发。

  这是乐观的一家人,每个人都有着迥异的性格:严厉的父亲、精打细算的母亲、拥有各自心思的姐姐,乐观的两位哥哥,其中就有被马车撞断了肋骨仍能大笑不止的佐治,他们俩还拿着死后到底用什么样子的棺材说笑。还得说的就是,天空中有德国和法国的大战,地上也有多利先生一家和邻居哥德先生一家的“战争”。谁都说不好是怎么结下粱子的,反正就是互看不顺眼,你打我一拳我踹你一脚的,这个“战争”对他们来说可是更重要得多。也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世仇成为了米歇尔多次用来骗过父亲的杀手锏。

  陌生的环境和深夜里响起的轰炸声都是波莱特害怕的东西,但是有了米歇尔在身边她就什么都不怕了,因为只要大声地叫“米歇尔——米歇尔——”,他就会一溜烟似的出现,给她讲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在波莱特小小的心灵中米歇尔就是很了不起的那种人,不仅懂得祈祷,还认识很多字,会做木匠活。窗外炮火的光亮到了米歇尔的嘴里就是然人兴奋的烟火,他什么都不怕,还能给她介绍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那只号称有一百岁的猫头鹰“市长”,没人见过它动,总是眯缝着眼睛对人爱搭不理的(大概我们的小米歇尔不知道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别管什么时候,只要一提到米歇尔的名字,波莱特紧绷的小脸就会马上绽放出笑容。

  米歇尔说过死去的人都会埋在一起,这样就不会寂寞了。于是波莱特打算给自己死去的爱犬建个墓穴,但是又怕它寂寞,就希望有很多其他的动物来陪它,比如老鼠、小鸡、蜥蜴、牛、马、狮子、老虎什么的。她的眼光可挑剔了,一般的十字架基本都看不上,偏偏一眼看中了教堂正中央的那个闪闪发光的十字架。面对波莱特没完没了的“苛刻”要求,米歇尔总是会假装生气地抱怨一句“你可真难伺候”,然后乖乖的想尽办法去给她十字架,偷邻居的鸡,满足她每一个愿望。

  一开始,明明很怕挨父亲揍的米歇尔到后来反而和父亲玩起了智力对抗游戏,他甚至不会去想为什么可以为了波莱特铤而走险,被神父一顿臭揍后还不改初衷。只要看见波莱特因为高兴而雀跃不已的眼神,他就把那些危险一股脑全望啦,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如何让波莱特开心这件重要的任务上。当他对着暴怒的父亲仍旧不顾一切时,这就已经超越了小孩子冒险、调皮的天性,完全就是爱了。这种爱纯粹得不掺加任何杂念、欲望,这是人类最初最纯洁的爱。正如每个婴儿一出生便会游泳一样,孩子们很小便懂得爱,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会忘记如何游泳,正如他们忘记如何纯粹地爱一个人。他们开始予取予求,变得贪婪、不知足,占有的心和不灭的欲望逐渐占据了上风。就像姐姐帕西和邻居儿子法兰西斯的爱情,他们之间更多的是欲望的驱使。

  在哥哥佐治的葬礼上,所有人都被悲伤笼罩,只有波莱特和米歇尔两个人幸福地对望着,仿佛这是他们的婚礼。两个小孩好奇的东张西望,数着墙上的十字架。波莱特还根据十字架不同的形状给它们搭配了不同的动物。连米歇尔都不得不感叹她都为了这些十字架发狂了,不过他还是为了波莱特这些发狂的想法而不懈努力。

  当十四个十字架被精心码放在磨房,四周点缀着蜗牛和小石子,阳光斜斜的照进来,波莱特的项链亮闪闪地晃动着,流过的潺潺河水好像不知从何处唱起的一首甜蜜的歌。不会有人感受到墓地般的死亡气息,反而是温暖的一种美,被爱净化的空气。

  不过,波莱特还没有机会看一看这个专为她建造的“十字架花园”便被警察带走了。他们会送她去孤儿院,再也不回来了。米歇尔发疯一样地把这个刚建好的“花园”毁灭了,把辛辛苦苦偷来的十字架都扔进了河里,包括那个他专门为了波莱特编织的十字架一起。没有了波莱特,这一切的美都不复存在,毫无用处!

  米歇尔还没来得及和波莱特告别,只看到了汽车远去留下的一路灰尘。他默默地掏出波莱特留下的项链,伤心地放在猫头鹰的身边,轻声说了一句:“保存一百年”。

  爱情。爱情便在这一百年的愿望中永世长存了。

  任你听过多少感人肺腑的爱情箴言和告白,都会在米歇尔这直指人心的话语中潸然泪下。他们的爱是一种希望,残存在战火中,等待着春暖花开。

  三、给你一双蓝蓝的眼睛

  “我的心,除了把它敲碎以外,怎能把它打开呢?”

  西班牙演奏家叶佩斯的吉他独奏“爱的罗曼斯”从头至尾贯穿了电影。叶佩斯用他独有的十弦吉他将“爱的主题”不断变奏,穿插了柯斯特、拉莫等人的作品,用清澈简单的音符将孩子之间纯洁、美好却又悲伤结尾的爱情娓娓道来。

  早在《苔丝》之前,托马斯•哈代写过一部小说《一双蓝蓝的眼睛》,女主人公艾尔弗丽德•斯旺考特很美,最有特点的是她那双蓝蓝的眼睛,“蓝得就像一望无垠的秋色——蓝得就像阳光明媚的九月早晨,我们看到介于连绵不断、岗峦起伏的群山,和树木丛生的坡地之间的那种蓝色。这是一种莽莽苍苍,朦朦胧胧的蓝色,它既没有起点,也没有表面,你看得到它的里边,却看不见它的外面。”这双蓝眼睛迷倒了她生命中的三个男人,却也最终毁灭掉了她自己的爱情。那双蓝眼睛从始至终都是一种美的象征,摄人心魄。

  德国作曲家马勒为了哀悼自己远去的爱情,也曾写过一首歌,叫做“我的爱人有一双蓝眼睛”(“旅人之歌”第四首):

  “我的爱人有一双蓝眼睛
  她们送我来到这宽广世界
  我却要向这双蓝眼睛道别:
  哦,美丽的眼睛,你为何望向我?
  现在只留给我永恒的悲伤”

  最后他发出了“爱与伤痛,世界和梦”的哀叹。那些爱的伤痛都凝结在了那双蓝蓝的眼睛中。就算她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我们还是一再的希望看到那双带来爱情的双眼。那宛如泪水的海蓝色。

  虽然“禁忌的游戏”是一部黑白电影,但是波莱特的双眼一直都是最美最纯净的地方,也是最让人悲伤的所在。当她最后被带到孤儿院时,忽然听到有人喊米歇尔的名字,便满怀希望的跑过去,结果却发现只是重名。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不停地大声喊着“米歇尔——米歇尔——米歇尔——”,可是米歇尔并未像他承诺过的那样再次出现在她眼前。波莱特小小的身影消失在了人群中,留给镜头永恒的哀伤。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829532/#

 5 ) 被流放的伊甸园

禁忌的游戏大概已经成为艺术青年们追捧的对象了吧,为男孩对着猫头鹰提出的为他保留女孩项链一百年的情节,如果还没有

,我为她们感到惋惜。
在豆瓣上看到一些艺术青年们的日志,看到我寒毛竖起,真是.......
咳咳,不提,继续说电影。
集结了众多在今天一定会受追捧的要素,王家卫的一些暧昧桥段在这样的故事前也只能败下阵来。
父母在空袭中身亡的城市女孩被乡下男孩捡回家。
男孩为女孩偷来了十多个十字架,两人用它们装饰给动物建造的墓园。
事发,女孩也被福利部门带走,被问到姓氏的时候,女孩回答了男孩的。
最后女孩高呼着男孩的名字冲进了车站陌生的人流。
这是一个会被多么雷的语言叙述出来的关于未出口初恋的故事,我几乎能够想象。
可是竟然很喜欢这部电影,当它与爱情之类被强调的因素无关。
当男孩在爱(至少是好感)驱使下杀死小动物偷窃坟墓上十字架的时候,这已经不是一个美好的两小无猜单纯的儿童故事。
我所看到的,是在“实现女孩心愿”这一旗帜下进行的“恶”。
一如伊甸园,夏娃的无知催生出的罪恶,终让亚当夏娃被驱逐,重回有诸多烦恼的现实。
女孩毫无恶意的埋葬小动物的建议也把观众的视线从乡间的乐园拉回战争的背景。
而孩子对在这个大的杀戮背景下从事的小的杀戮,无法产生罪恶感。
人性的温情与欺凌的冷酷,在这里互为前提互为补充。

 6 ) From an interview with Brigitte Fossey

When children are plunged into war, it's very powerful.
War wins out, and children are corrupted.
They are no longer children, but monsters.
Death is a game for them.
The term is "introjection".
When we're shocked by something as children, the only way to get over it is to reenact what initially shocked us.
So they kill animals, because they’d seen people killed in the war.
They create a cemetery.
It’s horrible.
It’s monstrous and macabre.
...
To me, lighting creates an emotional space.
Robert Suillard created light tinged with emotion, Like Rembrandt.
He used chiaroscuro to express the soul.


       - from an interview with Brigitte Fossey, 2001

 短评

看到最后小女孩被送走,就像当年读到大观园被抄检,心都碎了。所有美好注定要被撕碎,大人们永远心如铁石。

4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在叙事的细节上,这片子太虐了。

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不要乱跑了,好吗

9分钟前
  • blb
  • 推荐

【B-】没见过比女主角更傻逼的小孩,为了追小狗把爹妈害死不说,小狗死了大哭,老鼠死了大哭,就连看到蟑螂死了都哭,偏偏自己爹妈死了没有一点反应,这是人类?

14分钟前
  • 掉线
  • 较差

我那一把老泪啊!

16分钟前
  • Vini_Kazma
  • 力荐

爱,才是地上的天堂。

19分钟前
  • 空羽
  • 推荐

鲍世利·克罗佘认为,“此片兼具了《大幻影》的讽刺和《鸳梦重温》的真实,堪称法国电影鼎盛时期代表作,一部展示悲剧性人类缺陷的优美而动人的情节剧,对生活的观察如此之率真,从未被滥情或教条所侵染。”

22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24分钟前
  • 啸如
  • 推荐

和蜂巢幽灵连看,所以各种特点都得到充分的放大。用儿童的故事拍战争片确实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最后结局尤其催泪,但同时也不小心就会落入用孩子展示成人视角的圈套。不过这个电影的两个主角实在是太有魅力了,尤其Fossey,不看演员表都不知道是她!真是从小到大都是实力派

2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7。女人从小是魔鬼,男人傻傻助魔鬼

29分钟前
  • Mannialanck
  • 推荐

两小演员比那些大人们演的出彩,看过最好的儿童片之一!

34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至今觉得把小孩把控最到位的一部电影

36分钟前
  • 37°2
  • 力荐

“把它保存一百年”,那是爱情的期限吗?战火下,喜欢上十字架的小孩们,你们是悲伤的,却也是纯真无暇,你们为小动物建造起的小小陵园,那是你们为自己建立的美好天堂。波莱特最后还是没有看见完成后的“十字架陵园”,多么的令人遗憾。米歇尔的小英雄梦,终于无法得到实现。

4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为你去偷十字架

44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黑白片

47分钟前
  • 吃 硬
  • 推荐

导演是否也有一个小女儿呢?对孩子的动作、神态、心理捕捉得如此传神。孩子是很难理解的谜,以一种既直接又难解的方式,反映出成人的世界镜像。很多评说偏于沉重,说是意在讽刺,我倒觉得片子相当轻盈,无需过度解读。刚读过《第三共和国的崩溃》,此片堪为注脚。唯一意见是稍有自怜感伤之态,五星减。

50分钟前
  • novich
  • 力荐

我觉得内个小姑娘简直有病..

53分钟前
  • mmm
  • 推荐

克莱芒是模拟大师范儿里的高手!

57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孩子们把十字架来送给动物,“蟑螂死了才能给它下葬,送它十字架啊”,讽刺了战争。孩子们在十字架的世界里游戏,不畏惧死亡、不在乎道德,因为他们是纯真的无意识的;而成人世界信奉十字架有道德意识却互相掐架,真是鲜明的不得了,现在终于能看懂这种对比很含蓄的片子了。

59分钟前
  • 徐达多
  • 力荐

死是一瞬间 伤害却是持久的 Michel Michel Michel

60分钟前
  • 豆腐脑敢死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