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之子

HD中字

主演:奥利维埃·古尔梅,摩根·马林,Isabella,Soupart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法语年份:200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他人之子 剧照 NO.1他人之子 剧照 NO.2他人之子 剧照 NO.3他人之子 剧照 NO.4他人之子 剧照 NO.5他人之子 剧照 NO.6他人之子 剧照 NO.13他人之子 剧照 NO.14他人之子 剧照 NO.15他人之子 剧照 NO.16他人之子 剧照 NO.17他人之子 剧照 NO.18他人之子 剧照 NO.19他人之子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他人之子》永远的缺失与不可挽留的伦理道德

人类自觉应该继续上帝未完成的任务:把人类从如黑夜般的颓丧中拯救出来。任务没能完成。当帕斯卡尔写下“无边的宇宙中的永恒的寂静使我害怕”时,他是没有信仰的。因为如果上帝存在,就不应该是寂静的,不该是各个星球和谐一片。但如果上帝不存在,那就对了,寂静使人不寒而栗,因为睁眼看不到死亡,也看不到存在。帕斯卡尔对于人类重新走入充满希望的世界而满怀激情。由此,人类也走出了颓丧。【让-保罗-萨特《伦理学笔记》】

事实上我并不是很赞同这段话里的部分意思。设身此时想想,如果是身处在“永恒的宇宙中”的寂静,我应该是跟帕斯卡尔一样,带着巨大的害怕而看不到存在,而想象到即将要发生或者是未来要发生的事,那就是死亡。正是因为是“人”才会这样,带有生物特征和精神脆弱性。

人,英语为Mankind。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2号染色体和猩猩甲条染色体着丝粒融合(平衡易位)缔合模式接近度超过16N,并臂间多次倒位,其余染色体都有很强的同源性,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中国古代对人的定义是:有历史典籍,能把历史典籍当作镜子以自省的动物。【百度百科】

看得出来,作为人是多维度的丰富,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可以概括。其中涉及到文化,宗教,教育背景(含家庭),经济等。我们定性一个人的时候,确实以一个最大特性来圈定,比如这个人不好,这个人很坏,这个人很亲和友善......这样非黑即白的定调来自现今人与人之间的普遍相处结果。

前面的让-保罗-萨特《伦理学笔记》提到的人类其实和人还不是同一个概念。人是作为一个总体单位,而人类是一种智力群体著称。人类是人的一个下属子集,也是唯一一个现存物种。比如植物人(脑死亡)例如归为大单位里,只能作为一个道德存在的人,是一个大种类群体。

这样定义辩证看待人和人类之后,社会群体中的人和以单位出现在每一个层面的人带有背后(如种族,地域,肤色,文化,宗教,道德)色彩更具有浓烈撞击感。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正是让令人惊奇之处。我们不可能脱离自身的独一性,而这种“不可能”便是存在的明证,正是这种“不可能”让存在成为真实。电影捕捉到的也是关于一个手势,一个身体的运动,一个声音,一个沉默,一个步态的独一性......很显然,在身体和独一性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吕克-达内《影像背后》】

如果,是要做到一部电影的艺术达到人共情的,那是不是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完成一次人类的洗礼?!!!为什么要说是洗礼?主要是源于对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以及互相伤害。这就是有时候为什么有些人看不得(或者听不得)对人或者生物种群上太悲惨的事件。比如南昌红谷滩割喉事件,上海幼儿园校门砍人事件,南京新街口砍人事件,大连闹市开车撞人事件。

如果要解释这些当下时代里对人的恶的解释,其实是无解的。在达尔文进化论来说,人的进化是时间上超前了许多,在创造和智力上是空前的。或许也正是这样,人总是有种错觉:“在统治”!在解构人社会里粗浅的说强者对弱者瞬间性决定。这个瞬间性决定是在人这个复杂的结构里是有优选冲动选项。

人的生命总是趋于死亡,这便无可避免的导致了各种毁灭和破坏,所谓人性的举动,不过是有能力干涉这一进程,并重新开始,这种能力蕴于人的内在,仿佛在不断提醒人类,尽管人不免一生,但他们不是为了死亡而生,而是为了革新而生【......】拯救人类的奇迹,人类的一系列问题,正常且自然的灭亡,这归根到底是一个出生率的问题,而行动的效能从本体上就植根于它。换句话说:是人类的再生,重新开始,即通过出生的权利而具有行动能力。【汉娜-阿伦特《人类的境况》】

所以当我们要做一个载体发出一个频率或者是一个声音画面东西来的时候,部分人对待人性上的看法各不一样。比如早期在中国第五代,第六代的导演里,他们大部分电影里的人是那个时代里的“人”,带有“不堪”底层和道德,现今看起来会有一些道德上的“不适”。这样的“不适”其实已经翻过了一个时代,而是从经济发展角度上,人对从前都会有些“难以理解或不可思议”。以前贾科长被国内媒体臭骂说揭露国人的伤疤给资本主义世界的人看,以获得在文艺界(或行业里)自我身份认知。即使知识分子之间口诛笔伐的激烈骂战,那也是相当体面。每一个领域的话事人都在捍卫彼此的领地,彼此的尊严,只是大家出发视角不一样而已。例如,2000年,在丹麦的一家博物馆艺术家马克-艾瓦利斯蒂展示了一样艺术作品:在一个带有搅拌机的装置罐子里装着游动的金鱼。马克-艾瓦利斯蒂把这个艺术展出称为“Helena”,他在博物馆现场邀请游客启动搅拌机。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人敢这么做,最后有一个游客按下启动搅拌机按钮,金鱼被搅拌得粉碎,最后惊动警察,而停止这个艺术装置。但对于马克-艾瓦利斯蒂来说,这个艺术装置是成功的,他把在现场参加的游客分为三类人。一类是在现场按下搅拌机开关的是施暴者;如果你在现场看到这个场景感到不安的,那你是道德者;如果你在现场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观看其他人的反应,那你是窥视者。

那么,当立场和视角同时不在现场的时候,这些被审问的臭骂是有效么?

回到艺术与人的层面来,到底是我们喜欢黑暗的东西还是说当我们对待人的时候,千差万别的之中总会有一个样“东西”是令我们感到恐惧的,而这个恐惧正是我们要体现的。吕克-达内是这样说:“为什么要刻画这样一些深受折磨又折磨别人的人物呢?有时,我会自问是否我们的眼光有施虐狂的倾向。有时,我想,我们希望塑造栩栩如生的,真实的形象,而痛苦正是鲜活存在的证明,是血肉之躯的特质。有时,我又觉得,或许我们以为那些痛苦的人可以成全一个故事,或者说任何故事都必须有痛苦,有变化,有过程,所以,痛苦是必须(当然,不是唯一)。有时,我觉得是内心深处(可能我哥哥也是)有种对人的恐惧,害怕生而为人的我们所携带的恶,我自己所隐藏的恶,也许是对这种恶的恐惧,令我们总是以为恶为主题来工作。”人性的恶是在一个人完全里的一面。比如俩个小孩在抢玩具的时候把另外一个小孩推倒并打了他/她,使这个小孩完全占有了这个玩具,那么这个小孩会对宠物动手残忍么?其实这个还不一定;救猫咪这个故事也是如此,一个恶贯满盈的人救下了一个弱势的美好愿望。善和美是人长期并永久存在的,而恶则是关键因素和和突发或者冲动得来,并在瞬间爆发造成破坏性的伤害。

诚然,恶的美感带有极大的戏剧性。把人如同感冒一般,挣扎细微的气息,娇嗔和力量的愤怒结合在一起。

回顾比利时导演吕克-达内和让-皮埃尔-达内两兄弟在经历自己认为噩梦的“烂片”《我想你》之后,他们发出这样的感慨:“怎么办?是否需要继续拍摄?拍电影?有什么用?刚刚完成一部烂片,永远无法消弭这种幻觉,这种自负的企图。”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在想,做电影算是一件这么“痛苦的事情”,这样算不算按下搅拌机开动的施暴者,只不过对象是自己而已。每做完一部片子,都要把自己放进搅拌机里粉碎,然后再一点点把自己重建起来。

“竭力抵抗艺术品的命运,抵抗那种令其僵硬,堵塞,禁锢,窒息抑或散发香气的无声力量。与这一命运抵抗才能锻造真的艺术品”从《一诺千金》到《罗塞塔》过渡到《他人之子》的时候,真正看到的是“我们的作品和“道格玛”有相同的意愿:自由。我们这两个来自小国的电影人,由于资金短缺,必须找到自己的影片风格。”

“下一个剧本:复仇/宽恕。直视宽恕的瞬间,而非怀揣人性的感伤或过多的人情味。直视这一瞬间,并不意味着真的到了宽恕的地步。”

【儿子的意外被杀让奥利维(奥利弗·古尔迈 Olivier Gourmet 饰)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一生都会记住这个混蛋,即便他也只是一个少年,即便他即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时间匆匆流走,五年后,奥利维与一个名叫弗朗西斯(摩甘·马林纳 Morgan Ma rinne 饰)的男孩相遇了,而这位弗朗西斯不是别人,正是曾经杀害他儿子的凶手。弗朗西斯并没有认出奥利维,但这重逢却触痛了奥利维的心,也勾起了他心中压抑已久的感情,在一番波折和纠结之后,弗朗西斯成为了奥利维的“学生”,跟随着他学习木工。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直以来形单影只的弗朗西斯在奥利维的身上看见了父亲的影子,而内心充满了痛苦的奥利维则选择说出了那个充满了毁灭性的秘密。 ©豆瓣】

我小的时候养过一条大黑狗,很壮实,那是一个九十年代,物资匮乏时代,加上这个狗偶有几次咬过人,所以我爸就有了想卖掉的想法,好几次阻拦我都成功了,但是有一次由于卖方价钱实在是有点高,终于卖成功了。买狗的人目的很单纯,就是杀来吃。那天杀狗的时候围着很多人,狗被绑在一个树下。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心里很难过,所以跑过去想看看这只狗,这只狗被吓得躲在树根下,旁边的人一棍子下去,打中狗的脑袋,狗叫的很大声,我听得很难受,不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失声痛哭,便很狼狈的往家里跑。

那是我第一次有种失去的感觉,很莫名的感觉。这样的失去令人感到窒息和心里的愤怒,但是同时也倍感无力。在电影《他人之子》里,失去其实已经在淡化,但是会一直在牵绊着丧子之痛的年轻父母,奥利维和他的前妻。电影并没有交代说是两人因为丧子而分开,反而是在正视关于失独家庭带来的伤害。前妻对奥利维有感情么?有的!奥利维对前妻有感情么?也是有的。这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在于:“情节发展,主要在于人物的神秘性。可能并不只是剧中人物,也在于演员本身,比如奥利维耶-古尔麦的身体,颈背,脸庞,藏在眼睛背后的迷离的双眼。”奥利维情感是偏失的,试想一下,如果把一个人的生活失去平衡在为一个人是否正常来判定的话,那奥利维是一个“生病的人”。

严谨的来说,不能把【失去】等同于【生病人】,但是为了佐证这个是趋于约等,那么奥利维做了什么?影片刚开始的时候,青年犯罪培训中心的校长来找奥利维说有一个刚从监狱出来的到中心学习技能再就业的人青年,这个青年就是弗兰西斯。弗朗西斯的一举一动奥利维都想要知道,甚至想时刻观察这个杀害自己儿子的人。校长想让他来带这个青年,但是他拒绝了校长的请求,说人太多了,自己带不过来。“在开始创作《他人之子》的时候,我认为以宽恕的形式和解是有可能的,但是在之后的写作中,我越深入的刻画奥利维耶这个人物,越觉得宽恕是不可能的。但仍能从其中找到一些东西。”奥利维让我相信他是受害人,能理解他的行为,但是他令我感到一种难以述说的背后掀不起的“恶”。

但是,在构建一个很重要的戏剧因素的时候,前妻再婚并再次怀孕。而这个怀孕的消息却是在奥利维刚接触到弗兰西斯(杀子之人)之时。达内兄弟用一个长镜头(大概5min)来告诉观影的人,这个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可以结束和迎来新的生活。

奥利维从中心回来后,一直在忙碌自己的事情,记录电话录音信息,开汤罐头,煮咖啡。这里只是时长99min电影里的第8min左右。也就是说,在这个画面里奥利维不断画左画右,来回走位,摄影机(手持)给镜头都是这个人物的身体,很多身体部位,特别是奥利维的手。

“手,将是电影主角之一,要体现手的质感。”

“在近处的镜头要使人炙热,达到自燃程度,才能让人颤抖起来。我们没有拍摄过性爱镜头,但我们的摄像机是性感的。他拍到了身体上的冲动,或利用道具传达出来,它努力寻找能够表达这分冲动和重压的合适机位。”

可以大胆猜想,这位父亲是否将用自己的双手把“恶”逼出来,为自己孩子复仇,怎么去行使在奥利维觉得自己才可以践行的权利。随后前妻的到来推进了整个剧情,这是一场最精彩同时也是如何在“尴尬”中看到爱已经开始消失了。

而这5min左右的长镜头正好阐述了:“一个镜头,首先是一股能量的洪流,流淌于演员的身体和道具之间,它不仅仅为了把这一切融入其中或构成一个镜头框架,而最主要的是为了把它们包围起来,使它们处于一个压力和频率下,使整个电影成为颤动的躯体,吸引住观众的目光,使观众的身体随之颤抖。【......】而一个极其快速的移位,则是为了产生一种距离感。”

关键因素:在奥利维家里,家庭是缺失,爱也是缺失,作为一个孤独的人,以及情感偏失的人。他看到前妻开始重新生活(以前他们是相爱的,一个细节点是奥利维看到前妻到来其实是开心的,甚至前妻也是开心的。),准备结婚,甚至怀孕了。也就是说,在孩子死后,五年内,两人经历了离婚,各自生活,有一道墙阻隔了他们。奥利维还是那个不肯放过自己的人。他是正常人么?在电影里,别人眼里的奥利维是正常人,但是在观影人眼里,其实他并不是一个普世的正常人。

还有一个点从剧作上来说,达内兄弟只是用了一场戏并把人物及生活很快速交代清楚。而且这个摄影机的机位其实会有一种“不在现场”的感觉。因为两人一直在交换位置,左右,前后,甚至遮挡画面大部分的画幅,两人的表演完全在沉浸式进行。

“摄像方面还是锁定镜头处理。眼神凝滞,聚焦,迷失,窒息,沉溺于镜头的走位中。”

我昨晚看了《浊水漂流》,我突然明白到吕克-达内说的那句话:“我们得拒绝给予身陷厄运中的人物同情,舍得让他们孤身作战,对他们的求救声充耳不闻,绝不像母爱泛滥的妈妈那样着急着急奔向他们,将其揽入怀中,任其在胸前哭泣而倍感满足。我们得懂得充当父亲的角色,不能任其为所欲为,不能轻易地原谅他们过分的行为或是不足之处;得懂得对他们严厉,对他们说:够了!别再哭了!和别人玩去!”在《浊水漂流》中,眼泪最不值钱,导演在展现每一个人的时候,都是被他们很悲惨的设定,眼泪,无尽的眼泪,到处都是眼泪。特别是吴镇宇和谢君豪,他们的眼泪就像珠江水一样,源源不绝。其中一场是阿木被警察带走回到家里,何姑娘和吴镇宇去看自己的儿子墓碑,眼泪不停;谢君豪视频看到儿子不停得眼泪。

我就想问问导演:边缘人情感这么丰富,眼泪说出就出,共情能力这么强,是训练班出来的么?

保持了克制,是《他人之子》的一个最大亮点,谁也不想怜悯谁,再说彼此之间也没资格。

奥利维跑出来强行质问前妻“为什么你要来这里?”,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弗朗西斯今天也是刚来报道,你跑过来跟我讲这些,你考虑过我的感受么?而导演的意图也很明显:奥利维失去了他的所有,他没有什么可以在拥有了,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人就是你,弗朗西斯。

奥利维杀人的动机有了,他内心的恶瞬间爆发出来。

“我刚刚读完玛丽-巴尔玛丽的《禁忌的圣祭》,她的结论是:人类的意识不是在拥有和被控制中产生,而是在放弃与自由中生成。”

罪恶不在神学范围内,不是用一个宗教仪式就可以抹去的,这是人对人的侵犯。没有人,即使上帝也不能使罹难者复生。那个无所不宽恕的过度,必将是非人性的国度。【伊曼纽尔-列维纳斯《自由的困难》】

“父亲只有在复仇没有成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父亲,在某种意义上,即年轻罪人的父亲。这种情况下只有在杀人犯是未成年人时成立。”

奥利维在用餐时借一把厨具刀,想在必要时刻杀死弗兰西斯。

弗朗西斯正在午休的时候,那是一个毫无可以防备奥利维的情况下,只要奥利维随随便便走上去捅一刀在要害,基本可以复仇了。然而奥利维观察弗兰西斯许久后,迟迟不下手,敲响旁边的铁片,叫醒了弗朗西斯。

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为什么奥利维选择不杀?或者是不去伤害一个人?或者是这个复仇的伏笔要留在后面?从人物的观察来看,奥利维进去弗朗西斯的休息地的时候,他一直在胆怯,以及害怕,害怕的是面对弗朗西斯这个人。奥利维有能力作为一个父亲,去爱,去社交,和组织家庭。但是,他没有杀人,或者伤害人这个能力。

注意:是杀人能力。

“在奥利维耶和弗朗西斯之间,宽恕不是万能的。重点不是宽恕,而是奥利维耶无法下手杀人。”

奥利维不杀弗朗西斯代表原谅弗朗西斯了么?

从情感完全失去到寻求复仇失败,最大阻力是什么?

是父亲这个称职。

“电影质疑的是父亲,而不是宽恕。”

达内兄弟有意识的把奥利维这个人物推向一个自我救赎的情景之中。电影里奥利维没有成功复仇,陷入一种暂时性的迷茫之中,导致他要去面对杀害亲人罪犯这个事实,以及帮助奥利维成为一名父亲。换句话说,矫正人物心理情绪,从一个正常人视角和心态去做一个父亲。

“【......】在日常语言中,我们接近同类,而不想在雄辩的热情里忘却对方。【......正是在与同类的接近中超越了修饰的距离,诞生了可以从一个到另外一个的超越的指向,而正反映出一种可以指代“无限”的暗喻。】”

“奥利维耶很自大。【你以为你是谁?】马加丽(前妻)问他。他是狂妄自大的,以为自己有能力去宽恕别人,去与杀死亲生儿子的凶手交好;他以为自己可以凌驾于人性之上;认为自己就是上帝。”

有“上帝”这个错觉也正是奥利维自己在中心带了四个有问题少年培训,加弗朗西斯一共五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帝就是宽恕有罪的人,阻止减少恶的发生。进入到一个新的讨论范围里,达内兄弟把前妻剧作人设加强,前面有自己过上了新的生活,然而当奥利维准备也尝试宽恕弗朗斯西。前妻把奥利维拉回现实,让他知道他这个父亲位置是失败的,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甚至还想宽恕杀人犯。

马加丽(前妻)和奥利维永远都不可能是在同一阵营。

“当我们给奥利维耶说戏的时候,我们曾开玩笑地说,他根本不用去演,因为在片子里不是他在说话,而是另外一个人,一个附在他身上的人。拍奥利维耶的背影,脖颈。无疑就是想凭这个“人”去听,去说,他自然流露的情感会一点点去接近弗朗西斯。”

“要设计一些人物间的关系,令其成为现实激化后的一种状态。我们得把对唯美主义论的抗拒推行到极致。不采用著名的演员将首先是一种避免观众轻视的首要方式。不能因为布景,演员,光线等等令人感觉到一种矫揉造作。”

在达内兄弟眼里,奥利维和弗朗西斯两个人被绑定在一起,虽说在创造故事情节上,奥利维这个买晚餐碰到弗朗西斯实在是“太巧妙以及别有用心”,造成两人有一种宿命感,谁也别想逃掉谁。只有彼此之间才能把彼此拉回到生活里。

“年轻的凶手怎么样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罪行?这位父亲又怎么样才能克服心中的恶念?复仇的意义在哪里?什么能使我们跳出宿命?两个同样孤独的人,两个躯体的对峙。奥利维耶的职业是木工,有准确测量的技能,能测量长度,宽度,厚度,角度,还有他和杀死儿子凶手之间的距离。”

在这个场景里,完全营造了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出来吃晚饭并临走前玩一点私人游戏。奥利维有他自己的独特天赋,赋予他在对待专业上令人佩服。当弗朗斯西问到他到奥利维距离的时候,深深被这个桥段折服,同时表露了弗朗西斯的内心对当下现实里父亲的渴望,又希望与奥利维关系更进一步。

那,弗朗西斯的道德责任如何?

影片几乎没有触及到关于这个人物深入的地方,关于他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社会背景唯一坐了五年的少年牢房。也就是说,在导演眼里,他还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士以及背后的神秘感,然而在观影人群的概念里,弗朗西斯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的不完整直接导致了对他的人格缺失。所以大家的观影情愫会更直接把所有的感情放到奥利维身上,因为他失去一切。这应该是《他人之子》最遗憾的地方,如果再多给一点空间深入,就会把这两个人紧紧的绑在一起。

实际上弗朗西斯的背景在奥利维周末带他去远行的时候,其实有带到一点,不过更集中在为了解释弗朗西斯为什么要杀奥利维的儿子。达内兄弟把弗朗西斯成为杀人凶手的源头推给社会和家庭教育,并且没有责备关于弗朗西斯的内心的恶,直视社会的不堪和大人世界自顾不暇的肮脏。

“我和我父亲斗争了很久,每一刻安宁。我不是孤军作战,我兄弟一直站在我这边,我们俩一起对付父亲。我们之间从来不用高声喊话,但我们知道这场战争无休无止。也许这为我们双剑合璧的电影早早打下了基础。有一点我清楚的知道,那是我们的电影很多次映射到父亲和父亲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希腊神话自古以来,宙斯的孩子每一个都是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与父亲之间的道德责任成为一个隐晦的地带:永远的缺失与不可挽留的道德。

启动奥利维要真的宽恕他的时候,应该是从奥利维偷了弗朗斯西的房间钥匙,看到他的房间,并躺在出来床上。

这个元素符合其实相当可以,在异空间的如父如子。房间在电影语言里是一个完全私密,特别个人化的空间。而在这里奥利维看到弗朗西斯的内心,感同身受了弗朗西斯的物件,并与它重合,两个孤独的人完全走在一起。

“当我们原谅某人时,就再也不需要提防此人。这是原谅的本质。【罗素-班克斯《痛苦》】”

奥利维对弗朗西斯敞开内心,邀请他去与哥哥经营的木头厂。在摒弃精子进化论和血缘的生物性。“人类总是陷入各种陷阱中,必须极力挣脱,找到出路。”即使在木头厂奥利维告诉弗朗西斯,说他杀死的小孩正是奥利维的孩子。弗朗西斯误以为是奥利维找他复仇,其实并不是。

奥利维知道,他不能成为一个凶手,而是一个父亲。“听到一个对现实的评价:人越发缺乏人性了。人性的泯灭本来可以用上帝不存在来解释,钻进浑浑噩噩的斗争中却不承认人类是孤独的。”

写在最后,吕克-达内:我们孤独地呆在自己创作出的影像前,时刻准备着防守、进攻。两人不停地彼此通风报信,好像为了近在眼前的死亡而恐慌不安。死亡也许五十年之后降临,但我们却活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喘不过气。不能在人前表现出来,甚至无法面对自己。有时,经常是夜晚,当我们独自蜷缩在床上或浴室里会嚎啕大哭。

 2 ) 【他人之子】

如果单拎出故事来看,达内兄弟的电影故事通常比较drama,【儿子】中,男主人公在工作场所遇到了曾经杀害自己儿子的少年,他是否能接纳少年成为学徒,让其有一技之长得以生存。而达内的价值在于去掉尽可能的drama(巧合感),同时又不断建立悬念。对比去年看俄罗斯的【小家伙】,虽然乍看两部影片有相似之处,但其实技法还是有相当的差距。【他人之子】开场已经为观众建立了悬念,木匠为何打开信封后,又不愿接受少年成为学徒;拒绝之后,他抽了根 烟,又特意去办公室偷看在填表的少年;回去工作时,木匠无心工作,再度去电焊部偷看少年···至此,关于人物间的悬念已经开始建立,这个少年是谁?主人公认识他吗?为何如此关注又如此躲闪。回到家之后,前妻第一次出现,前妻来告诉木匠自己准备再婚了,木匠不置可否,前妻又迟疑地告诉他,自己怀孕了,木匠正在刷空空的饭盒;木匠追下楼,拦住前妻的车,问她今天到底来干什么,为什么是今天···至此,另一个悬念开始建立,他们经历过什么以至于婚姻破裂,导演也适度通过联想给予之前的悬念部分答案,他们应该是认识那个少年的,少年有可能是他们婚姻破裂的原因,其中可能与孩子有关(前妻又怀孕了)。在影片进行到一半过后,前史与人物关系得以明确,少年曾经杀害了他们的孩子(前妻发现木匠和少年在一起);第三幕,答案更加清晰,少年偷窃中误杀了木匠的儿子,那时的少年只有11岁,缺少父母管教与家庭温暖。【小家伙】却缺少这种层层递进地揭秘,太拘泥于人物当下的外部行动,于是抛弃刚出生的婴儿好像只是因为人物的冷漠,直至影片最后一场才几乎一次性交代了人物的前史问题和当下困境。

这次通看达内,发现【儿子】非常适合讲视听,尤其是调度。“后脑勺影帝“”和镜头运动,不断切换着我们观察人物以及随同人物一起观察和体验,类似镜头内部蒙太奇的视听手段被达内兄弟玩得炉火纯青。海报非常精确地体现了镜头设计的基本逻辑,我们看见的是木匠,但又随他看着脸在画外的少年;我们无法洞悉他们的全部,因为焦点是在少年身上而非景深处的木匠。工作场景大量职业细节的呈现营造着“世界”以及人物之间关系的建立:少年对木匠的目测距离之精准开始佩服;少年学着搬木头爬梯子,骑在木匠肩头到跌落;少年开始穿着同款背带裤,像木匠一般喷气冲掉身上的木屑···职业也带来情绪上的渲染,动效与环境声替代了音乐,烦乱、克制、隐忍直至结尾的宽恕。 前妻一共出现过三次,每次出现的scene位置都恰到好处,精准地暗示木匠当下的心理以及负责揭秘。 达内非常擅长处理细节,两个家的对比,木匠的家和少年的住所,这是两个没有娱乐没有明天的人,只能苟延残喘地生活下去。木匠偷偷走进少年的临时住所,窗边的凳子上放着闹钟、录音机,餐桌上是一个蓝色的烟缸、半瓶牛奶和一个空玻璃杯,木匠在少年的床上躺下,他一直带着的木匠专用的皮腰带好像一直勒着他,让他无法喘息。木匠在少年的家,好像和自己的家没什么区别,而其实他们的伤痛终究是不同的。 两人驱车去郊区的木材厂,一路上,少年从副驾驶座位到后座去睡觉,好像也是回避着木匠的问题,他刻意把自己五年入狱描摹成盗窃,试图努力隐去自己误杀的行为。二人在路边快餐店买苹果馅饼,木匠刻意不给少年付账,两人的关系在逐步疏离,但这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彻底爆发前的角力。爆发中,他们都感受到对方的绝望与恐惧,尤其少年在被扼住的刹那间,一定是感受到五年前被自己扼杀的孩子的恐惧。木匠松开了手,离开树林,走回到木材旁,开始搬运并整理着木材,男孩在静静望着,稍后,走到最后一根木材旁,二人对望着,少年试探着搬起最后一根木材,放上拖车。他们合力用巨大的遮雨布裹紧木材,木匠从车后备箱拿出绳子,少年压紧遮雨布,木匠如同捆缚尸体般开始捆绳子,那位置如同扼喉···影片戛然而止。

 3 ) Olivier的旧皮腰带

刚刚看完,我真的很喜欢,有点太喜欢,一定要在现在头脑清醒的时候写下来。

剧作和情感流动是如此细腻,一分也不多,紧绷到最后一刻也不松懈。完全能体会到创作者对于故事强悍的把控力。

影片开始创造了一个充满噪音和粉尘的密闭空间,导演很有耐心,要创造这样一个绝对的环境,主人公Olivier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绝对的、有些令人窒息的环境里。

他已经知道那个杀死他儿子的少年就在活动中心里,但他面无表情,过去的生活经验没有教会他如何面对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他只能面无表情。

Olivier接纳少年的缘由多么微妙,又是百分之百绝对的:前妻来告诉他她怀孕了。

这场戏实质上在说,前妻已经努力地走出了过去的生活,但他没有,他留在原地,而他现在真的只有一个人了。他自己也许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现在真正和他死去的儿子有关系的只有那个杀死儿子的少年了。

尽管他还是面无表情。

Olivier接纳了少年,他们之间的相处是微妙的。Olivier对少年有着复杂的情感,他当然憎恨他,但他又对这个凶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充满好奇,他也许会期待那个少年是个可恨顽劣的男孩,那样他的恨意可以更有力,更绝对,也许他可以借此机会复仇。

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这个少年并不可恨。他坚韧,沉默,诚恳,甚至对自己充满了信任。

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外化也最绝佳的一场戏正是两个人在马路边站着,少年得知Olivier能够准确目测出距离以后问Olivier,“那你看我们两个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Olivier的心情更加复杂了。他还是面无表情,张嘴咬了一大口面包。

两个演员都是在太好了,他们只要站在那里角色就已经成立了,他们就像成立的角色本身。

当Oliver的前妻发现丈夫和杀死儿子的凶手走在一起时情绪崩溃地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Olivier说的是,我不知道。

他当然不知道。他还没有走出来。

Olivier试图探索这个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他甚至悄悄潜进他的房间。这个动作的象征意味实在太强,房间是最藏不住一个人真实样子的地方。

我注意到导演Olivier反复调节他那块破旧的皮腰带,反复地在地板上练习仰卧起坐。他臃肿笨拙的身体摊在地上,眼神无力到几乎穿不透镜片。他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想他是试图控制自己的生活。从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身材开始,他太想要想要控制住这一切了。这个设定乍一看是多么游离于故事之外,但是发生在Olivier身上,一切都是统一的。一个被丧子之痛永远钉在过去的中年男人。他是木匠,懂得怎样把一颗钉子钉在木板上,但他没办法把被钉在过去的自己拉扯出来。

他是矛盾的。一开始拒绝叫少年的名字,再到面包店要求他们分开付面包钱。他没有想到少年会请求他做自己的监护人,也许是那一刻起他意识到了这个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也是个无力的、孤独而单纯的他人之子。一场桌上足球搅得观众和Olivier都心乱如麻。

最后木材厂那一段的处理是最打动我的。这个时候敏感的观众都应该紧张了起来:这似乎是Olivier复仇的最佳时机。几次他站在少年身后,似乎不费吹灰就可以扼住他的脖子,像他掐死自己的儿子一样掐死他。然而导演只是不厌其烦地跟拍两个人认木材、搬木材,平静到几乎有种和谐之意,他们的呼吸声都要涌出屏幕了。这种看似和谐的时刻实际上暗流涌动,Olivier心中是复杂的恨意,但他也知道在少年心中的也许是一种扭曲的、几乎接近于对父亲的感情的依恋。

达内一定不会让Olivier杀死少年的,他们不是那样的作者。

他们要凹一个更加绝对,更加刺痛、更具人文精神的造型。他们要让Olivier和少年在泥地里打滚,让Olivier骑在杀死自己儿子的少年身上,如他杀死时儿子那样扼住他的脖子,只要用力一点点就可以完成复仇。他们要这样一个造型,然后再让Olivier松开手,撑在地上大口地喘气。

一句话也不需要说,一切都交代清楚了。复仇与和解都发生了。

达内是最会作结尾的作者。少年被放开后,满身是泥地回到Olivier身边,两个人一起扛着木材走远了。

一句话也不需要说。如此生猛、如此有生命力的两个孤单的人。我甚至不想去讨论更高一层的主旨,只想深深地记住这样两个人。对我来说,这样的电影是最好的电影。

他们的生活不会变得更好,或许都仍然将沉默地背负着沉重的过去继续生活下去。

但是,Olivier也许可以摘下他紧紧勒在腰间、几乎要崩断的旧皮腰带了。

 4 ) 陈卫评《儿子/Fils, Le》

用“简单”、“朴素”来赞赏它不够,用“悉心体察真实”切中它的特点也不够。实际上,它就是最优秀的作品,它拥有最优秀作品的几乎全部品质:简单、朴素、真实、自然、安静、不夸张、不刻意、不扭曲、不荒诞,有爱但不是为了爱,有恨但不是为了恨,演员毫不夺目却无比耐看,情节微小但感受深重,有意义但不是为了象征,不象征却又象征广大(想多一点,甚至“木匠”、“儿子”都能与耶稣和宗教相连,尽管影片本身可以说毫无此意),最重要的,它使观众完全投入完全参与影片与导演共体察与演员同感受。它的结尾是多么漂亮,因为它几乎没有结尾,唰地一下就无声地没了影像,一片黑暗和随即的字幕顿时让你心境开阔眼目明亮。

 5 ) 只是。没有宽恕,暴戾肆掠

这部电影,成功的地方就是对人内心的情绪的把握。宽恕是一种很难触及到的高尚品格。很多时候,真正的难,就难在人的心绪上。因为,有爱,更因为爱得太深。 用很平凡的工厂作为拍摄场地,这样的平易贴切,中国影视作品反而经常做很多无谓的拔高 花里胡哨…… 不得不提到,电影中摄影机的位置基本不固定,给人全程跟拍的感觉。正是这种跟拍,这种镜头在对话双方之间来回摇,以及抵着大脸盘子拍……造成的情绪渲染十分浓烈,可以说主角的情绪一丝一毫都被我们看在眼中。但是,这样的话让人觉得无聊,也是很有可能的哦。比如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眼睛晕乎乎的,还晕到脑子里了。 不得不说,欧洲一些国家的价值观,真的很有善的味道,无所谓强势与弱势,很导人向善。而我们的影视作品确实是在无故放大生活中细小的摩擦,徒增暴戾。唉,要么就是一片欢灯结彩乐乐呵呵。唉。 个人非常喜欢这类细微情感 道德纠葛 画面真实的电影。

 6 ) Fils, Le

镜头是如此的自我,以至于起初令人找不到故事的方向,只有不停的晃动,像是日本的AV,镜头直贴到脸上,随着呼吸而呼吸,主观的像是不曾存在,只有奥利弗那旋而急躁,又旋而停滞的感情,像走廊一样逼仄,又像房间一样空荡。而这时玛格丽说,我怀孕了,自然还有些不经意的谈话,两个人如此之近,又那么遥远,终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到奥利弗急跑下去的质问,一脸的迷惑,让人迷惑的还有弗朗西斯。

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却诧异于奥利弗的平静,诧异于奥利弗同样平静的躺在弗朗西斯的床上,时光的剥离,似乎没有了仇恨,那种波涛汹涌的惯性让所有微妙的情感化作缓慢的情绪表现的略感迟钝。平静成为剧情的更大张力,等待着它必然爆发的时刻。那种爆发,在奥利弗车里对弗朗西斯的质问间,却又被弗朗西斯的疲惫所压抑,回答是还是不是,突然竟显得有些残忍。

奥利弗问,“你后悔了吗?”

“显而易见。”

“为什么显而易见?”

“我被关了五年牢,这值得后悔。”

让人不能抑制的遗憾。终于,奥利弗说,“你杀死的是我的儿子。”

影片的最后,奥利弗静静的把木料装上车,斜眼看到弗朗西斯站在那里,迟疑间给予的鼓励,弗朗西斯同样静静的过来,拿起木料从奥利弗侧立的身边走过,放到车里。内心中所有澎湃的情感在缓慢中平静的释放,奥利弗看着弗兰西斯,平常人间最伟大的情感在那一刻化作永恒。

 短评

完全自足的影像。达内兄弟为观众提供的“观看”具有很明显的强制性,他们打造了新现实主义最具强度的表达——对人物反应毫无遗漏地进行捕捉、对感知范围最小范围地施加限制——使得观众无需任何来自于影像之外的意指系统介入,就已经抵达“心理现实”。其中,情绪强度的控制依靠于作者的“强制”程度,我们被迫接受收缩的视角,被迫承担和人物同等的秘密,能看到的越少,困惑和痛苦的印象就越深。在他们的电影观里,观众所眼见的表面,就具有作者想诉说的一切意义。

5分钟前
  • Accattone
  • 推荐

反高潮。达内兄弟如何用手持长镜营造一个复仇的假象(锻炼,跟踪,以及最后的镜头处理),在最后一刻释放出人性的复杂:他到底要不要杀他,对这位父亲自己来说也是不可解的。

10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达内兄弟的[儿子]把一个社会伦理故事降到如此小的格局里,但角色的情感心理又那么真实和细腻的得以展现,的确当得起大巧若拙四个字。男主角的表演功力要给超五星好评!但这绝非舒服的观影感受:一来这片属于一丁点剧透就死星人;二来全程大景别无剪辑手摇摄影的确是催吐神技——其实这明明是优点来着。

11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手持摄影的极致,全片一气呵成,冷静的外表下都是暗流涌动并逐渐加深的情感(到了后半段会觉得非常紧张),达内兄弟御用男主啊,演得真好!很多都是背面、侧面、或者厚厚的眼镜镜片盖住了眼睛,把一个隐忍的父亲刻画得太好

1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要挺过前三十分钟的铺垫,后面就会一路坦途,应该是手持拍摄的极致了,相似的题材,李沧东拍成了「密阳」,这部却显示了达内兄弟极其内敛近乎于冰冷的风格,所谓沉默才煽情。

20分钟前
  • 阿树
  • 力荐

讲一个父亲在仇恨面前的克制与痛苦,整部片子的镜头70%集中在男主的后脑勺和侧脸,去刻画他的挣扎与矛盾,道理我真的懂,闷也是真的闷,镜头晃我头晕,闭上眼睛尝试让这种晕的感觉消失,结果一闭上就被困意压的睁不开眼......

25分钟前
  • 迷失东京
  • 还行

70纪录片的感觉。影片无比的沉闷,不知观众要如何忍受。手提摄影抖动的头晕,好像是长焦镜头,看不到景深,看不到全景,看不到人与人的真实距离,大部分近景、特写加跟拍。始终围绕父亲,见他所见,闻他所闻,每个镜头都会有他,所以没有正反打,没有主观视点。剧情没吸引力,细节琐碎,这就是艺术片

29分钟前
  • 飞刀员外
  • 还行

后脑勺影帝名不虚传啊

33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剧作较前两部变得更简约,将最戏剧化的矛盾处理得静如止水却又时刻紧绷,这与前两部不断爆发的激烈矛盾是不同的。情感刻画更深入更细腻了。

3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还是那句话太精准了,教学时唯独不叫他的名字、买派时单独付款、量尺、说出真相的那个时间点,就只是太对了,细节太完美了。有意思的是手持摄影加上这样完美的编排,本该是非常强烈的纪实风格,然而完全没有,实在是太对我的喜好了。感觉一半的时长都是很近的过肩镜头,这种背影几乎占据整个画面的拍法太低气压了,很对味。ps.豆瓣简介坑死人,你写这么全我还看啥,我要是没看到剧情简介观感一定好一倍

37分钟前
  • Persona
  • 推荐

身高能够目测,白线到轮胎的距离能够目测,那男主和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少年之间的距离呢?男主最后的选择可称他为拿撒勒的奥利维。当然,宽恕本身并不可能。能做的只有放弃复仇。而放弃复仇,不是宽恕。最后一场戏堆叠如山的木料既是动作电影里杀人的好场所,也是男主沉重内心的外显。但他最终选择了挑几根木料带走,再和男孩一起把它们包起来。达内电影最有力的结尾,却是现实中达内展最无奈的收尾。在家补了这最后一部,看完仍然有点生气。

38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镜头好像不止是镜头,是另一个隐形的观察者,跟随他隐忍和观察、试探又惧怕那个真相、狠狠抱住那个与他一起丧子之痛的母亲,「你以为你是谁」前妻怒指他,他什么也没说,你却知道他也在心里问自己。贯穿始终的腰疾、与疾痛抗争的日常恰是他内在本来就有的挣扎。终究在放开扼住他喉咙的双手时,给了所有人答案,你以为你是谁,不必答。全片对白精炼到极致,又散散分布在看似不痛不痒的琐碎生活里,都是功力啊~不愧是纪录片出身,完全贴地飞行,棒的。

42分钟前
  • 小年左
  • 推荐

手持+特写=催眠利器…虽然没有错过几处爆发点,父亲最后按在少年脖子上的手和先前少年提出让其做监护人的对比分外强烈,但是,少年对于五年的牢狱之灾没有任何悔恨的“冷血”给人带来的观感,和情感爆发以外的“昏昏欲睡”之感是不相上下的,待重看

45分钟前
  • mr.left
  • 还行

眼到,心到,手到,人镜合一,镜随呼吸,瞬息倏变,暗潮汹涌,戛然而猝,黑屏,字幕起

46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3.5 情节更少 大部分镜头接近于“描写” 更走内心 结尾的“无言和解”触到了生活的真谛

49分钟前
  • 河原宏
  • 还行

这个电影简直是绝了!!两个细节:奥利弗在训练学院的时候拒绝叫小杀手的名字;还有在买单苹果派的时候拒绝给小杀手买单。达内兄弟最牛的就是将整部电影塑造在巨大的矛盾之中,最牛逼最淳朴的表演逼格。手持不是装逼,而是烘托气氛。每一场两人见面的戏都让人感到深深的尴尬,不需要太多言语。太牛逼了

50分钟前
  • 阿勒曼尼亚酋长
  • 力荐

达内作品最简约的一部。所有的旁枝末节让位于人物关系的角力,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耐力赛,被拉满的一张弓,在即将放出去的刹那,一切戛然而止。

5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结局的多样性是最让人期待的,比如给后脑勺一记闷棍,比如永远不说出真相,比如给个掐死的假想,达内手起刀落,给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那个,几乎就是最好的那种。

56分钟前
  • 狄飞惊
  • 力荐

近乎全程的手持近景/特写跟拍,节奏情绪甚至名字都相像的《索尔之子》应偷师不少?信息完全局限在主角视野内,不安感伴随其呼吸起伏贯穿全片(后脑勺影帝名副其实)。一个巨大的伦理难题被如此紧张又(看似)如此轻巧地化解,实在是难以更完满的答案,精准正如最后一镜的剪辑点,也如目测所得「我的右脚到你的左脚的距离」——一个并非看上去那么难以跨越的距离。

58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达内兄弟是我的神!首先声音做得太棒了,不仅没有音乐音效,连大的环境声也很少,集中展现了锯木、敲击、脚步、关门、呼吸等等这些细节的声音,每个声音都直逼内心。其次手持跟拍锁定了主观视点,让我们随着父亲的情绪进展,随后插入一定的男孩视点,调度做到完美无痕迹。丛林一幕达到情绪高潮时,是父亲体会了凶手,男孩体会了被害者,两个视点同时达到高潮。三十分钟左右的谈话,及之后一些重复式的调度,为我们不断揭开并翻新人物心理。一些省略处理,比如对儿子几乎没有介绍,太高明了啊,这就让观众把自身生命体验中的儿子形象填入了这空白。Dogma95的视听和冷静隐忍的故事处理,将来就要做这样的电影。

59分钟前
  • Kkka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