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世界

HD

主演:米卡埃尔·佩斯布兰特,崔娜·蒂虹,马库斯·瑞格德,威廉·约翰·奈尔森,乌尔里奇·汤姆森,卡米拉·戈特利布

类型:电影地区:丹麦语言:丹麦语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2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3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4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5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6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3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4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5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6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7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8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9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叩问美好的世界

《更好的世界》是导演苏珊娜比尔的新作,这位丹麦著名的女导演一向以细腻温婉著称,她擅长将女性最敏感的触角伸向一个男人的情感世界中。她的《婚礼之后》就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在她的电影里,男主角往往是最饱满也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她并不像某些作者导演一样,强势的在每一帧的影像中印上独属于个人的记号,而是利用令人赞叹的对细节的控制能力,让每一个观影者深深记住这个了不起的情绪挖掘者。 《更好的世界》获得了第8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看完影片之后你会发现,它确实是标准的最佳外语片配置。宏大又能够细微的深入人心的主题,导演出色的控制能力,演员集体的出色表演,了不起的剧本以及完美的摄影和配乐。通过极具质感的影像表达出导演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和人文情怀,这正是奥斯卡外语片评委最喜爱的。 由于评委必须看过五部提名影片才有资格投最佳外语片这个奖项,所以在评委会内部知名度最高的《美错》其实并没有捞到多少的好处。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常常出乎大家的意料。

影片具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医生为主的成人世界的主线,另一条是以两个孩子的世界为主线。而这两条主线不断反复分离交叉,最终的重叠让每一个在生命中彷徨疲惫的人寻找到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可以说导演在这部影片中探讨了很多的主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文明与暴力的冲突以及生命中爱的失去与获得。

一位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文关怀的医生前往非洲大地治疗那些遭受暴力虐待的人们。无论是对于他的孩子来说还是对于非洲贫苦的人民而言,他都是文明社会的代表。他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 然而,每一天他都必须面对受到疾病折磨以及暴力摧残的贫苦非洲百姓,生与死就像是一层薄纱一般,仿佛一阵风便可以将一个人鲜活的生命带离这个充满了暴力的世界。他坚守的文明在这片生命转瞬即使的疯狂大地上被暴力放肆的践踏。与此同时,他和妻子的婚姻岌岌可危,生命让他必须接受爱的遗失,这是生命的赠与或者说考验。 影片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当非洲某暴力分子的头领向医生求助时,此时职业道德和个人良心之间出现了矛盾,连文明与文明之间都存在着的冲突,心中完美的世界我们何处去寻找。然而当头领出言不逊,侮辱生命时,医生愤怒的将他赶出营地任其被人砍杀,他再一次陷入了迷惑,我们心里完美的准则一次一次被摧毁,这个世界我们究竟要以怎样的面目去面对?因为自身是学医的,对这一段的冲突以及男主人公的困惑和挣扎很有感触。

 2 ) 更好的以及不好的

《更好的世界》讲述了无法消解的暴力与复仇,人要宽恕对方,对得住自己,有时候真的很难。影片借助两个全然不同的时空,连接起了北欧和非洲。北欧那边生活富足,精神的创伤却难免。非洲那边难民成堆,每天都会发生惨剧。而同样的暴力因子和复仇手段,却在两地滋生上演,逐步卷入黑暗边缘。不仅如此,片中还出现了两个小孩、两对父子和两个家庭,导演不断放大个人体验,扩充至世界局势,开展了一场危险的试验。选择忍让还是报复,是继续生活还是走向毁灭,这是个体麻烦也是世界问题。许多人指出,女导演苏珊娜·比尔野心不小,答案正是在此,影片包含了一种宏大的世界观,有如大爱。

如果没有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更好的世界》可能不大会受到关注。因为这种类型的片子,简直就是奔着奥斯卡而去。尽管有大气且漂亮的摄影,人物情感也很丰富,但难民、动乱、医疗援助、直接指涉,说起来真是太露骨了。对戛纳那样的电影节来说,他们可能更希望你老老实实说中产阶级的破事儿,再不然就玩得隐晦点,不用说得太明白。所以像《更好的世界》的结尾,关于生死和白纱的跨年龄谈话,那简直是不大可能发生的。这种话应该是让评论者和观众发挥联想,自己去说。更不好听的讲,这分明就是自我粉饰,追求和谐。毕竟以奥斯卡的做法,它很少会选择问题没解决的“低落电影”,而会倾向于《入殓师》和《更好的世界》这般。大家彼此伤害,误会难免,但结局一定要追求融合团圆,看似积极。

电影前半段很抓人,帐篷里的景象总是触目惊心。赤裸裸的伤口,即便黑色肌肤和凝固的血液会让人分不清,可是一旦回到那种环境,面对那些麻木绝望的眼神,观众都会不舒服,医生也总是疲惫不堪地拖着身躯回去。如果非洲世界的拍法还是标准流程,显得过于遥远,那讲述个人家庭经验的北欧段落好像非常真实。这分明是在重复许多人的成长体验,如果有人打你、欺负你了,父母会怎么做。我所认识的人里面,许多父母也就是跑去告状,于事无补。再不然就是片中克里斯蒂安做的,打回去,而且要打得狠,打到他血淋淋,永远记住那教训。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后者的做法是对的,一味的忍耐不是办法。你可以不作恶,但你首先要让自己强大。或许这是所谓的人性悲观,可就好比眼前的社会现实和世界大局,不是人与人的瓜葛,就是国与国的战争,麻烦从来没有一天会终止。

说到这该死的暴力,北野武曾被记者追问,为什么痴迷于表现夸张的暴力。北野武自不相让,反唇相讥了一把。拍了那么多美好爱情动人电影,这个世界有变好吗?因此,这也是面对《更好的世界》结局,许多人会心生出的一种幻灭。这边是解决了,可在那边呢。医生忍无可忍,发飙了一把,但他也只能交给难民去解决,任其发泄。他自己,还是保住了双手的纯洁。医生一直坚守个人准则,被打不还手,可是他的人生准则在非洲行不通。面对人性戕害,面对那些亲人被残杀的难民,他在情理道义上,根本说服不了对方。谁敢保证,如果他当时手里有枪,就不会朝地上的黑老大打上一通。毕竟他也要疏导自己的愤怒,不可能无限量吸收下去,好似无底黑洞。

人无非痛恨自己或者痛恨别人,一旦放任这种情绪,结果便会不可收拾。李沧东的《薄荷糖》曾讲述了一个被暴力所毁灭的男子,他本是暴力的受害者,最终却陷入施加暴力的恶性循环,难以自救。他问一个被自己拷打过的人说:人生是美好的?对吧?对方听了,战战兢兢。几乎可以说,美好也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尤其是教会成长期的孩子,这并不容易。

克里斯蒂安的所作所为不是单独存在的,如果跟《大象》等影片里的孩子相比,他的暴力倾向简直有理得很,谁希望痛恨自己。《更好的世界》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孩子的不对,总是来自于家庭之失、父母之过。克里斯蒂安把对父亲的恨转移到了其他事情上,从他埋头打CS一幕,便不难猜出导演在想什么。当然,正因为这样的想当然,太多的倾向和想当然,这也是我觉得《更好的世界》难以再往前一步的原因。孩子问题在家长,世界问题在报复。如果每个问题都能找出规律和原因,为什么这个世界依然这么糟?《更好的世界》把问题说得太明白,倒不如留点思考的余地。

《更好的世界》的点可能在这里,医生的作为优先,他可能只是教会了孩子什么,可能只是救了一些人。然而他让世界变得好一点了——比你刚刚见到的,要好上了一些。只是话说回来,不知道这是一种盲目乐观还是自我安慰。比如放到两次世界大战以前,人类好像迎来了崭新局面,结果还是让自己陷入一种更加糟糕的境地。人在一个环境生活久了,那么他们的看法便会根深蒂固,难以改观。对北欧国家来说,他们好像已经进入了无欲无求的境地,然而这些人一样活得很累,一样摆脱不了做人的难题。

这部电影努力在告诉观众,什么是对的,但反过来,这种力量有时候很有限,就好似精心设置的说教,编得太圆。它还不如更尖锐一点,直接告诉观众什么是错,让主人公发现一个置身其中却又无法收拾的痛苦局面。这种体验,恐怕要黑暗出许多。如果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具体生存环境,在伴随着动荡和动乱、饥饿与死亡的许多地区,暴力经常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这才是另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且,一点都不美好。【国际先驱导报】

 3 ) 困境与矛盾

 电影《更好的世界》开始于漫漫黄沙,结束在丛林原野蓝天白云,好像荒芜的生命淋过雨滴,于是郁郁葱葱起来。

空灵的音乐、精确的表演、含而不露的结构伏笔,以及那宏大又细微的关于生命的主题。

影片具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医生为主的成人世界的主线,另一条是以两个孩子的世界为主线。而这两条主线不断反复分离交叉,最终的重叠让每一个在生命中彷徨疲惫的人寻找到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可以说导演在这部影片中探讨了很多的主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文明与暴力的冲突以及生命中爱的失去与获得。 一位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文关怀的医生前往非洲大地治疗那些遭受暴力虐待的人们。无论是对于他的孩子来说还是对于非洲贫苦的人民而言,他都是文明社会的代表。他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

 4 ) 现实的童话世界

整个片子很流畅,虽然是从1\3处才开始看,却有让人想一直看下去的欲望。刚开始看的时候还以为是个记录片,慢慢才发现这个故事更像个童话,一个关于人性、成长的童话。

无论是暖调的原野和晨光,还是冰冷的海岸与黑夜,画面一直让人感觉很舒服。同时,影片中还描绘了很多双眼睛,湛蓝的、深邃的、纯真的、困惑的、渴望的、绝望的、愤怒的、丑恶的…都让人印象深刻。

故事的最后,小感动适时的涌了出来,就着流动的车窗、和着悠扬的乐曲,童话完美谢幕,带着希望,人类的生活还将继续。

 5 ) 崔卫平:琐碎之恶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给了丹麦女导演苏珊娜·比尔的影片《更好的世界》。这部影片被认为“在每一个方面都不落俗套”。它所处理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暴力,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却可能会造成重大后果。两个人为一点琐事吵架,结果却闹出人命。诸如此类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每个角落都在发生。


影片有一个国际化的生活背景,安东是一名外科医生,身为瑞典人在丹麦定居,工作却在千里之外的非洲某难民营。他穿梭在荒凉干燥的沙漠与如景如画的丹麦海滨城市之间,一再令观众陷入时空倒错。他的手术台上,不时地躺着被切开肚子的孕妇,这只是因为当地一个叫做“大个儿”的人,与其他人打赌,看看年轻孕妇肚子里怀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人们对此敢怒不敢言。作为医生,安东的工作限于将这些女性开膛的肚子再次缝上。


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恶,情节恶劣却没有根基:作恶者仿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丝毫没有考虑到这样去做的结果,给他人造成的严重伤害。他像是一个盲者,完全缺乏某种能力及某些器官,来想象他人的遭罪,体验他人所遭受的痛苦。他在这个世界上“独来独往”,逞一时之兴,想要怎样便怎样。他表达自己不可侵犯的方式,就是去侵犯别人,以此为乐。在那个时刻任何人不要阻拦他,否则就是“不识时务”。


这种恶不管在非洲还是在丹麦同样存在。不仅在成年人当中存在,在孩子之间也经常发生。安东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伊莱亚斯12岁,在学校里经常受人欺负。他自行车的气门芯经常被人拔掉,在路上走会被人无端拦住,在班上提及他的名字甚至都是一片哄笑。人们嘲笑他的理由有:瑞典人的身份,他的长相,他的牙齿。他的朋友克里斯蒂安帮他出了气,两人陷入被警察调查的麻烦之中。


学校孩童们之间的这种恃强凌弱,令人想起那部德国影片《浪潮》(2008)。其中那个绰号叫做“软脚虾”的男孩,也被他的同学们欺负得抬不起头来,后来在极权主义试验中找到了归宿。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苏联影片《丑八怪》(又译《稻草人》,1986),也将孩子之间的勃险恶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她)并非人们想象得那样纯洁无瑕。成年人力图加以掩饰的恶行恶习,在孩童那里暴露得一览无余。


安东的小儿子大约两三岁,在儿童游乐场与一起玩的孩子发生争执,这本来是常事。但是那孩子壮硕的家长走过来,不由分说在安东的脸上连扇几次:“不要碰我的孩子。”这之后他也没有心满意足地离去,接着将气撒到自己的小家伙头上。他暴躁的身体中埋藏着太多的戾气,恨不得将整个世界都当做他的出气筒。


这就是我所说的“琐碎之恶”。它是一种没有根基、没有必要的恶,以一种琐琐碎碎的方式,遍布和侵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他不能将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是联系在一起的,也不知道眼前的状况与未来的状况是不可分割的。伤及他人便是伤及自己,伤及眼前也是伤及未来。某种情况像那个寓言里所说的,洪水中青蛙驮蝎子过河,蝎子也认为不能将青蛙蜇死,那样它自己也就活不成了。但是到了湍湍激流的中途,蝎子还是蜇了青蛙,双双沉入水中。青蛙临死前发问:“为什么要蜇我?”蝎子回答:“因为我控制不住。”


在这样一种攻击行为的底部,蹲伏着虚无主义的种子。这个人自己从来没有被恰当地对待过,没有生命被尊重被珍视的体验,他因此也不知道尊重别人,感受不到他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一样,是同等重要的,不可抹杀的。当他觉得自己一文不名的时候,他也会觉得别人一钱不值。他被忽视得太久,他的怨气不知不觉地在生长,直到将自己长为一根尖锐的刺。只有在刺痛别人时,他才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价值”。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便建立在这种不停地互相攻击和某种“战争”状态之中。他习惯生活在一种密不透风的状态,既没有感受力也没有透视力,无暇顾及自己行为的后果。


非洲的那位“大个”其实也是如此。他的行为轻浮随意、满不在乎,这让我想起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所说,“不仅仅是暴行的残忍,同时还有暴行被实施时的轻率。”捷克诗人赫鲁伯有一首关于阿基米德的诗,也道出了某种真相。那位伟大的数学家死于误闯进来的入侵士兵之手,诗人这样形容这位士兵:“他轻轻一捋/杀死了圆,正切/和横切之点/以至无穷”(《杀死阿基米德的下士》)。


愚蠢的家长还没有结束他的蠢行。当时不还手的安东,事后带着三个孩子(加上克里斯蒂安)前往他工作的汽车修理站,这位修理工居然还要发威,吼叫着“你这个瑞典人滚回地狱去”,接着又扇了安东的嘴巴,声音清晰响亮,所有的人都听到了。这时安东的态度,成为整个影片的核心。也许因为此,这部影片被称为“在每一个方面不落俗套”。其实只要在某个重要的方面“不落俗套”就行了:它构成对于这个世界上流行做法的矫正。


安东对儿子解释说:“他是个白痴。如果我去打他,我一样是个大白痴。我会去坐牢,你将没有父亲。他赢了。”儿子问:“你怕他吗?”答曰“这不是问题所在”。哦,一个人做某件事情,应该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而不是为了其他什么理由,尤其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有时候,事情的不同方面就是这样含混不清地搅在一起。实际上太多事情也不可能仅仅归结为怕与不怕的问题。在这个“怕”的问题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考虑。一个人行为的理由,在某种意义上,比他的行为本身更值得看重。


面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安东一字一句地说:“我带孩子们来,就是要告诉他们——我不怕你。”“你是如此一个大白痴,当我带孩子们来的时候,你却不道歉,却继续好斗。”“这不能够伤害我,我没事。”最后这句话真正将那位粗鲁的家伙激怒了,安东的做法让他感到自己彻底失败。他提高嗓门在喊:“我不能伤害你?那正是我想要做到的。”面对男孩们的愤愤不平,安东开导说:“他迷失了。他是个白痴,不值得我们花时间。”让一个白痴占据甚至为此付出自身生命,这真是一个划不来的主意。也许,一个人不仅要选择好他的朋友,也要选择好他的敌人。


当然这可能值得讨论,同时也要设定主题的严格限制——针对什么样的恶,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更为恰当的。至少这部影片提供了某个参照,不能掉进“琐碎之恶”的陷阱,不能拿自己的生命与这种没有根基、没有来由的恶下赌注或互相交换。对于少年克里斯蒂安来说,他还需要经过一段历练之后才能明白——因为咽不下这口气,他用家里储存的火药去炸那个修理工的汽车,差点搭上了好友伊莱亚斯与自己的两条命。安东让他明白,原来“生命与死亡只有一层面纱之隔”。“我也是个白痴”,克里斯蒂安在影片结束时说道。


比较起来,同样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日本电影《告白》(2010)其处理方式则完全不同。两名少年杀死了女老师年幼的女儿爱美,残忍的做法中透露出同样的轻率无知。


其中A(受害老师这么称呼他)与上部影片里的克里斯蒂安有点相似,因为失去母爱有些心理失衡。不同于克里斯蒂安母亲患病去世,A认为自己要强的母亲抛弃了他。他因而要做出一桩惊天动地的事情,让母亲瞧瞧。这中间还有一些琐琐碎碎的因素。最终将无辜女孩置于死地的是B,这个少年生性怕事,在家被过度溺爱,也因此他有强烈的失败感,需要证明自己并不是个“残破品”。A同学在接受老师盘问时,竟掉头给了一个灿烂的微笑,并说了声“开玩笑的”,仿佛全然不知道自己做下什么。B同学的母亲在听整个事情过程时,不停为自己的儿子叹息,完全忽视了被害小女孩。


老师本身也认为,“A有杀意,可是没有杀人;B没有杀意,却害死爱美。”两少年在一种几乎懵懂无知的状态中犯下了难以饶恕的罪行。显然,学校与家庭对于生命教育的缺席,在其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影片中的女教师怨恨法律不能具体地惩戒这些少年罪犯,他们实际上与成年人一样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她给自己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有步骤的复仇计划,并付诸实施。她声称已经让这两个学生喝下了含有艾滋病毒的牛奶,从而在精神上折磨他们,让他们接受苦果。B同学因此发疯而不能上学。受困的A则在“野心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用自制的炸药炸死了他一心想要见到的母亲。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变态的故事。你可以说,痛失爱女的女教师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影片最大的缺点是少了一种价值观的透视,对女教师的行为缺少一种评价。与少年们一样,这位女性后来只有从伤害他人的报复行为中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只有疯狂地折磨他人,她才得以获得一点平衡,她的做法在精神上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陷入“恶—恶”循环当中。尤其是我们如果将这两部影片对比起来看更显出《告白》之缺憾,也更加能够体会到《更好的世界》中有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对于价值观的关心及一种自我反省的立场,而不只是如《告白》那样制造人性的奇观。

 (《财经》杂志 2011年第08期 作者:崔卫平)

 6 ) 名不副实

这是我看的第一场上海电影节展映电影,小孩冒失的叫声和某些人时不时的评论和预测使得观看的过程有点小小不足,但我的失望还是来自于影片本身,也许是奥斯卡和金球奖的双料最佳外语片头衔使我对此片的期望过高吧。
总的来说,演员的表演优于剧情,尤其是饰演Christine的小演员和饰演Elise母亲的女演员,前者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成熟感,深邃、坚定而怀有敌意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后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位努力保护孩子的母亲,其中怒斥Christine害死Elise的那场戏表现出了强有力的爆发力,稍加冷静后望着Christine的眼神中又细腻的表现出了复杂的情绪。本片的摄影也不错,美丽大气的景色令人向往,人与景相融合的角度和色彩也相当用心,但有很多镜头不知用意何为,感觉很多余,比如Elise的父亲盯着蜘蛛网看若有所思,比如Christine自杀前镜头拉到了湖上,一度令我以为他是要跳湖而不是跳楼。
而对于导演,开始的几分钟镜头晃动的厉害暂且不说,我对她驾驭此类题材的能力有所怀疑。导演好像过分追求一种大团圆的效果,将基调定格为希望与美好,于是在情节设计上便有几处比较突兀,比如Christine与欺负他的男孩冰释前嫌、Elise父母的重归于好、Christine被救下后扑向父亲的怀抱等。片名是“更好的世界”,那么导演所认为的更好的世界究竟指的是什么,我并没有看到一个清晰的答案。丹麦和非洲哪个是更好的世界吗?完全没有可比性。还是探讨如何面对内心的愤怒、仇恨以及体内的暴力因子吧。Christine选择以暴制暴,却难免伤及无辜,差点铸成大错,Elise的父亲则是坚持原则,并不是一定要以德服人,化戾气为祥和,而是放开怨念,不与暴力之人一般见识,这多少有点精神胜利的味道。
看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宽恕的时候,等于释放了一个囚徒,然后你会发现,那个囚徒就是你自己”。如果导演的用意是如此,那么“大人物”的所作所为与作为医生救死扶伤的矛盾极大的挑战了Elise父亲的原则和容忍度,最终使他爆发,这又该如何解释?而对于Christine,经过爆炸事件,他眼中的世界就变美好了吗?对于这个敏感、极端、凡事总往坏处想的孩子,下次再遇到有人欺负他或是一些让他愤愤不平的事情,他会一改暴力倾向选择不予理睬、若无其事的走开吗?暴力分子和暴力事件不会因为你的忍让和沉默而消失,反而会变本加厉,让更多的人受害,如此还能相信这是正确的做法吗?所谓更好的世界,个人认为,如果指的是通过提升小我而改善大环境,才能体现人的社会性和道德性,也更有说服力,否则就有自欺欺人、自我中心之嫌。

 短评

很典型的北欧式剧情文艺片,很人文,很认真,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仇恨与包容什么的,一度让我想起了《告白》。总体来说没什么新意,前半程铺垫不错,后面发力不足,中规中矩之作,值得一看但不值得抱过高期待。看来今年奥斯卡外语参赛片整体比较疲软。

6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四点五星,虽然故事讲述和镜头拍摄相对粗粝,却无法掩盖导演那颗悲悯的心:我们总试图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勾勒自己内心的美好世界,却无奈世界的运转永远不会按照我们的思维轻易践行。于是两个世界都有着罪恶之花的耀武扬威,也会有良善之人的不倦悲悯。一部非常有人文关怀的电影。

1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有张力

15分钟前
  • Tezikitomoco
  • 力荐

苦逼的正太最具杀伤力,行动力强破坏力大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17分钟前
  • 阿朽
  • 还行

成人黑暗投射到孩童心灵的倒影

2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1.走不出的悲伤情绪,两个破碎的家庭仿佛这个斑驳离痕的世界,关爱是磨合剂,让世界更美好;2.摄影真心喜欢,美丽的画面与苏丹的残破乃至这个世界的不美好行程鲜明的反衬;3.克里斯蒂安的扮演者很帅,瑞典医生安东对3个小孩的亲身说教很给力。

2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那些云唱着歌,我坐在车上,望着孩子们追逐着的笑脸,还会感觉到累吗?(人生会有终点,但不是现在。朝着前方前进吧,亲情爱情友谊伴我成长。这是最好的世界!)

28分钟前
  • 老顽固 老思想
  • 力荐

孩子们的故事更像一个模型,而非洲则是真实的战场。用双线对比去暗示无处不在的暴力与仇恨。无论广度与深意都颇用心,斗争与仇恨无处不在,没有哪里是乐土。最精彩的显然是那个饰演克里斯蒂安的小孩,太帅了

3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34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这个写剧情简介的朋友在梦游吗。。。

36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怕了北欧人,他们过得太好了。

38分钟前
  • 卫西谛
  • 推荐

这个写剧情简介的朋友在梦游吗。。。

43分钟前
  • 恩来居士
  • 推荐

充满了深厚的人文精神的电影。Anton的形象充满了人文情怀、悲悯、能让整个世界都温柔下来的光辉,如果我们能持续矫正面对琐碎之恶”以牙还牙的流行做法,这个世界确实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世界。

44分钟前
  • 一湄
  • 力荐

《告白》和这片能比吗。。。。不知日本人咋就拍的那么阴暗呢。

46分钟前
  • 醒夢一如
  • 力荐

明天 估计就会出现许多 牛x人士的评价 来弥补过往的遗失

51分钟前
  • Roman的空想
  • 推荐

“有时候你感觉你和死亡之间有那么一层白纱,当你失去亲人或者熟人时,那层白纱就会慢慢消失,而你看待死亡也就更加通透了,可那也是短短的一瞬,之后白纱又会偷偷回来,你也会重拾生活。”游走于两个世界,人所处的环境造就了时代的罪恶与善良。(一群小孩在追车大喊着 how are you!)

56分钟前
  • yøulanda
  • 推荐

人在面对暴力时所处的困境,是宽容,任其为止还是以暴制暴?暴力本身的根源和施暴者的反思让这困难的选择归属到了面对暴力的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之中。电影的双线叙事非常精彩,但个人觉得在某几个情节上的处理还是稍显刻意。苦逼正太其实很萌。

60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命题很大,也属于标准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类型,但结尾太过和谐,非洲那条线也不够展开,相对而言摄影似乎更胜剧情。不过影片整体属于四平八稳很难有失水准的高质片。当我们面对世间各种矛盾与冲突之时,是该以暴制暴还是应该选择宽恕?★★★★

1小时前
  • Q。
  • 推荐

两个破碎的家庭,两个崇尚暴力的男孩,非洲和丹麦两条叙事线,故事的核心就是两个孩子的复仇,内容没什么争议性,一切只与道德有关,旨在探讨人自身的价值观。整部影片很工整,一切都是那样的严谨规矩,重要的是影片彰显的人文关怀直击人心。无论人所处的世界如何,关键在于一颗悲悯之心。★★★★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果然拿了奥斯卡,没办法,谁让评委喜欢这一类的呢?

1小时前
  • 会飞的猪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