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

正片

主演:张曼玉,尼克·诺特,碧翠斯·黛尔,让娜·巴利巴尔,唐·麦凯勒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 / 英国 / 加拿大语言:法语 / 英语 / 年份:200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清洁 剧照 NO.1清洁 剧照 NO.2清洁 剧照 NO.3清洁 剧照 NO.4清洁 剧照 NO.5清洁 剧照 NO.6清洁 剧照 NO.13清洁 剧照 NO.14清洁 剧照 NO.15清洁 剧照 NO.16清洁 剧照 NO.17清洁 剧照 NO.18清洁 剧照 NO.19清洁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她的名字叫美丽

美丽是个定义很宽泛的词语,每个人眼中的美丽呈现出万千不同的风情,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对美丽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Maggie”很容易让人音译为“美丽”,而这个名字的主人也的确随着岁月的流逝把时光都雕刻成了一种美丽。

在港产片鼎盛的九十年代几乎无人不晓张曼玉这个名字,选美冠军涉足影视圈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多半会被定位于花瓶角色,尽管每个女艺人在站稳了脚步之后都想努力摆脱图尤其表的角色定位,所以有人刻意扮丑、有人尝试年龄上的跨度,更多的人都是以转型失败告终,陷入不伦不类的定位误区,渐渐淡出直至被人淡忘。由此想来张曼玉算是运气上呈的幸运儿了,年纪轻轻就能有幸与多位知名导演和演员合作,不仅摆脱了花瓶的形象,还在很多影迷的心里树立起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运气是捉摸不定的东西,当然很多人都说只有有准备的人才会抓得住机遇,而她的聪颖与美丽是先天赋予她的另一种准备。

说实话读书的时候我爱看港片可是并不是张曼玉的什么粉丝,我总觉得这个女孩长得一双狐狸一样两头尖尖的眼睛,实在不是我当年心目中美女的典型形象。后来读大学那会周末没处去就到录像厅打发时间,有一晚放映一部片子叫《爱在娱乐圈》,剧中周海媚饰演的那个人物据说就是以张曼玉为故事原型的。《爱在娱乐圈》拍的很滥,充斥着各类假以吸引人眼球的潜规则爆料(张钰是不是也受了它的启蒙呢?),可是它却让我有了好奇心去关注这个名叫“Maggie”的女演员身后的故事。

1985年,她与发型师拍拖多年,离离合合终告分手;1986年,她在美国拍片期间认识HANK,双方以书信传情,分手后对方公开他们的情信;1987年,她公开与尔冬升拍拖,感情维持三年;1993年,她与商人宋学祺恋情曝光,一年后曾传出婚事,1995年感情破裂,Maggie为这个男人差点倾家荡产;1996年,她主演了法国名导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的电影《迷离劫》,两人在拍片间隙互生情愫,1998年12月26日,她和阿萨亚斯低调结婚,没想到,2002年5月10日托好友王家卫的泽东公司向媒体传出她与结婚三年半的阿萨亚斯离婚的消息,她又成了一个独身的女人。她自言自己是个浪漫的人,可以为爱情放弃一切……

她的魅力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电影于她不再是挣钱的手段,而是生命和事业。只要是好电影,她可以减低片酬来演出。更为难得的是,她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对待别人,以一个普通人自居,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去感受、去寻找快乐。她带着东方的素静神韵和西方的明艳光彩,不虚饰,不矫情,自然流露着清澈而深沉的内在美感。那份气定神闲、那份雍荣华贵、那份平淡自然都在显示着: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

我见由怜的阮玲玉、我行我素的金镶玉、妩媚妖娆的青蛇、平凡真实的李翘、端庄大气的宋庆龄、婉约隐忍的周淑珍……她曾经说过:“所谓美女,都是时光雕刻成的。”时光荏苒,光阴这把利可能会剑磨去青春的娇艳,但是也会给聪明的女人披上光彩照人的霞衣。

《Clean》在戛纳大放异彩的时候我没去赶热闹,三年之后才一睹影后风采。很多人说在这部电影中张曼玉一点也不高贵,瘾君子的形象多少有些污糟糟的,张曼玉也在扮丑吗?很多事情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是勇者,第二个就成了跟风, Maggie没有为了搭这趟末班车而随便糟蹋自己的形象的必要。看过影片我隐约体会到她之所以饰演这个角色的原因,人物的身份也许是次要的,但是她们必须要具备某种灵魂,与演员本人有共鸣的某些共同之处。艾米丽在跟儿子解释她为什么要吸毒时说:“毒品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复杂,有些人很痛苦,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以另一种种生活方式生活,我也是……毒品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快乐过后要支付代价,非常昂贵的代价……”我想这远比我们对毒品的理解更贴切真实,但当儿子问她为什么现在又会去戒毒时,她回答说:“因为不这样的话,我就再也见不到你。”艾米丽艰难地把毒瘾戒了。当影片结尾她在录音棚里缓缓唱出那首歌时,我在她的眼神里看到了坚定与希望所带来的美丽。

一个好演员不需要刻意去扮演与自己性格悬殊很大的角色来博得观众或者影评人的喝彩,那样的方式犹如走钢索掉下去就万劫不复,聪明的演员永远会挑选自己理解得懂的角色去尽心诠释,犹如张曼玉,所有的角色背后都是时光雕刻出的美丽。

 2 ) 生来便是清洁

《清洁》,77分,2004年法国英国出品。

那年张曼玉40岁,今年她五十了。好久没见到她了,近年只有本《全城热恋》里一个语焉不详的角色,挺想念她。十年前她依然肌肤晶莹,看着片中她那张执拗的猫脸,觉得对她来讲,什么事情什么角色都有可能~另一个我爱的女演员梅里尔斯特丽普今年六十五了,出演1985年《走出非洲》那年她36,演2002年《时时刻刻》的时候她53,岁月对她们这样奇妙的女人没有杀伤力,即使老了,一样令人难忘。

说回电影,纪实风格,Maggie演活了一位瘾君子妈妈,行走如风,挣扎在沉沦与生存之间,不懂那个摇滚歌手圈子乱七八糟的生活,但懂得一个妈妈的心。似乎她搞砸了所有的一切,过气歌手丈夫毒发身亡,自己吸毒锒铛入狱,居无定所,没有工作,无力抚养儿子,是真实生活的一段截屏。没有理性的行事方式,包括最后让儿子去偷拿护照,险些又不管不顾地做错事,不计后果不考虑生病的婆婆,幸而公公是个豁达睿智的人,能够包容她把她拉回轨道。每个人心里都有黑暗,而自私莽撞的个性最容易伤人害己于无形之间。尽管如此,但我却挺喜欢这个倔强角色,付出沉重的代价,也没怨天怨地;从毒瘾中一点点抽身的过程,独立不失尊严,她承认自己的不堪,却从未破罐子破摔。

Maggie见儿子那一刹那演得动人,那种愧疚思念欲言又止分分真切。电影本身更像纪录片,每个人好真实,Maggie一个人撑起戏份,觉得故事可以更好看,她出演这本电影也是那个时候自己生活的一个印记吧?法国导演阿萨亚斯是她当时的丈夫,《清洁》为她量身定做,但显然不如《巴黎,我爱你》来得出色。

话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瘾,秘而不宣,沉醉不休,只是不要伤害,只要能拿得起放得下,那便是瘾的主人,而不是受困的野兽。可惜生而为人,几多脆弱,没有谁能保持一世清明,因此了解,接受,原谅,坚强。

 3 ) 清洁

当时看这部的时候很喜欢,但现在根本想不起来电影到底讲了什么。

借这个题目拍一下小林的一天。

起始镜头是躺在家里床上的小林在早上醒过来。这个镜头像是白纸上的第一笔,要把影片的调子定下来。肯定不能是低机位远景,或者俯拍远景,这两种比较像恐怖片或犯罪片。可能还得是近景特写,能听清楚呼吸声的距离,给一个清晰侧面,窗外是夏季的天光,所以已经有点亮,照得清汗毛,但色温又传递出太阳还没热起来的样子。早上这场的光其实不好拍。所有看过日出的人们都有这个觉悟,正常起床的人们,已经醒在事情无可回转地发生过以后,升起的太阳带着近乎冷酷的表情高悬在那里。最终的效果可能还得选角的时候再结合演员商量呈现方式。我们这次联系的几位都是四十岁上下的有经验的男演员,可以拿这场戏试着去讨论一下,看谁更能理解我们这部片子的预期。表现一个中年人日常的自然醒是不太容易的。具体到小林身上,他本身就不是一个睡觉很熟的人,据说很累的时候会轻微有一些打呼噜,但咱们这个镜头拍的这天早上就是比较安静的一个卧室里一个没有那么熟睡的中年人带着没有充满电的状态醒过来。青春片里经常能看到一些很浮夸的起床时刻表演,戏剧学院刚毕业的孩子们带着妆演高中生赖床,浮夸里带着一些能让人原谅的东西。青春片的主题就是酣睡,然后鲤鱼打挺地爬起来。小林这部肯定不能这么演。到了他这个年纪,睡眠的恢复功能已经像手机电池一样衰减了。我们的镜头语言要呈现出这种衰减。耗电营业,又部分充满,这就是人生的清洁要传递的主题。疲惫里透着韧劲,丧失里长出新生,损耗中得到点修补,第一场小林起床的戏就是要传递出这种感觉。

第二场是清晨起床后。布景部门要花点心思,因为从这一部分起,环绕小林的这个室内环境就要大范围呈现了。起床那场里可能只能看到枕头,凉席,小毯子,这些都往素色日常里走,不要弄得太悬浮,最好是从凉席里就能看出咱们的戏里要表达的倦怠和弹性(笑)。不要有压力啊,道具组回头找几个色系咱们一起看看。从床上起来的小林裸身在房间里进行各种活动,这一场基本就是这个思路。当然,裸身拍可能不太现实,到时候可能得让男演员穿个内裤。但我现在想不到穿个什么样的内裤,而且款式和花色不一样,呈现出的小林状况很不一样。到时候看谈成了哪位吧,可以一起聊聊。比较理想的情况下还是裸身拍。清洁嘛,就是要拍出一种自在感。就是他不急于去依照惯性生活,不急着要遮挡或者行动,就是像静物一样有点发呆,没有罪感或者愤怒。裸身的小林拿起桌子上的半杯隔夜的凉水一口气喝完。特写可以给到握着杯子的手,或者吞咽冷水的喉咙。有些国外的电影经常演人物灌咖啡或者打开冰箱喝冰水。小林不会这么喝。小林是一个喝凉白开的人物。他不需要额外的添加或者处理,不需要额外的功能、气味、温度、内容。凉白开就是传递清洁的一个很好的道具。隔夜的凉白开还能被称为夜的溶剂(笑)。小林扫了一眼墙上的静音钟表,可以给钟表一个特写,六点二十几。不要那种床头闹钟,也不要数字显示的挂钟。选那种圆盘的,把秒针去掉。圆盘的时钟就是清洁本身,周而复始。下一段是小林去冲澡。这一段没有办法有任何交代,但从扫一眼时钟,到开始冲澡,要让观众通过我们的镜头和演员的表演,感受到时间还很充裕的这么一个印象。理想情况下,对,我又要说理想情况下,淋浴这场戏也要给大特写。不是那种最常见的拍个上半身裸露,洗发水打打泡沫,一转场洗完了那种。那种没意思。淋浴是现代城市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清洁方式,是我们这部电影的重要桥段。要拍小林把淋浴关掉,指腹插进头发里揉搓泡沫。这个要拍出AMSR的气氛。可以考虑跟拍一滴水珠的下滑路径,比如从肩膀到腰再到屁股,或者从大腿到小腿。剧本作者说,在理想世界里,一定要拍把包皮翻开清洗这个特写。你们可以去问问他为什么对中年uncut男性清洗包皮这件事这么在意(笑)。可能是为了冒犯吧。有效的清洁就是一种冒犯行为,要把隐身的结构翻出来,把结构性污垢清洗掉(笑)。上次讨论还有人说这部戏这么多场淋浴戏,怎么能拍得不色情。这也是咱们要讨论的清洁的一部分。能拍得健康又不色情,就是拍成了。因为有很多淋浴戏的原因,好几个身材特别好的男演员咱都没去联系。当然,也没有说联系的老师们身材不好的意思(笑)。希望拍出来,大家一看,小林就是很普通的运动也没那么勤快,但也不胖的普通身材。洗完,用毛巾擦干,就进下一场挑衣服的场景。

电影嘛,哪怕故事性单薄,戏剧张力肯定要充分。咱们这部清洁虽然故事寡淡,张力上还是要下功夫。选衣服这场,黑衬衣,黑裤子,黑皮鞋,都提前挑出来放沙发上,有经验的观众一看就大概能猜到小林可能要去参加葬礼,这个张力就起来了。小林换好衣服,背起一个小黑包,把桌上一个白信封放包里。信封给个近景,封面上印着花束和“沉痛悼念”字样,给还没意识到小林要去干什么的观众一个明确的指引。夏季的一天,小林起床洗澡换衣服,要去参加葬礼,这么一个故事。

下一场是打车戏。小林拿手机软件约了个车,站小区门口等车来,注意到离自己不远的电线杆处有一只猫。流浪狗可能更常见,但总觉得猫比较符合清洁的调性(笑)。找个有花色的猫,比如白色波斯猫有一只黑耳朵。小林和猫不需要有交流。车来了,小林坐上去,师傅说,“手机尾号是***”,小林说,“对”。这是小林在这部片子里的第一次发声。洗澡的时候可以在中途或者洗完以后叹口气。那种干完了一件事松一口气,以及该干下一件事了叹一口气,兼而有之的叹气。洗澡的时候是一天中最能理直气壮叹气的时候。淋浴房里还有回声,叹气完成就感十足(笑)。小林核对乘客信息,观众也终于确信主人公小林在这部电影里不是个哑巴(笑)。接下来一路上,司机和小林没有任何一句对话。车上镜头可以多拍点。主干道红绿灯。逐渐走到市郊更冷清的街道。然后殡仪馆到了。

小林下车,看到熟人,大家简单打招呼,有工作人员过来组织大家排队,拿出一大托盘的小白花给大家佩戴。小林把奠仪白信封交出去。有哭着的被搀扶的家属们从小林和熟人们身边路过,带着小白花的大家都看着这些沉浸在眼泪里的人们。时间差不多了,小林跟着大家进到灵堂,有工作人员主持告别仪式。小林站在比较靠后的位置,看不太清水晶棺,但能清楚地看到遗像和背后大屏幕上的投影。为了节省成本,咱们这次用了道具组小赵的照片(笑)。感谢小赵(笑)!照片拍得很好,一看就是好人缘,会被记得的长相(笑)。用了几张小赵上学的照片,还有精修以后显得还不如本人帅的婚纱照单人像(笑),还让小赵和波斯猫合拍了几张。对,就是上一场小区门口那只有黑耳朵的波斯猫同一窝的另一只猫,也还是白色黑耳朵,不过这两只猫黑的耳朵不一样。老练的观众应该能从照片里看出来里面的猫和小林早上遇见那只猫的相似。更老练一些的能看出来是两只差不多的猫,其实没啥关联。几张照片一直滚动,猫也不时出现在屏幕上。剧本里有一段是说,“小林心想,今天的人们痛哭,是因为觉得年轻的朋友辞世,分外令人惋惜。但不管有多年轻,这些岁月,换算成一只猫,也已经是令人满意的陪伴的时间长度。不如就把这个辞世的朋友想象成一只来报恩的猫,完成了它的使命,已经轻盈柔软地带着九条命回去了吧”。但这一段左想右想没办法拍出来,目前觉得就先不拍了吧(笑)。

仪式开始,先是领导致辞,然后是朋友致辞,然后是家长致辞。如果这部电影有泪点,那肯定就是这一场。但也不用特意往煽情方向拍。看着小赵年轻可爱的脸(笑),听三个人讲这个角色生前的事,即便观众对遗像里这个角色不了解,也能感受到一种告别的悲伤情绪。小林也开始掉眼泪,一个特写。三个讲述人的情绪浓烈肯定是不一样的。领导官方一些。朋友就更私人一些。家长的悲痛更有烈度。我们请到了郭老师来客串这个角色。郭老师说他给这个五十多岁的父亲设计的底层性格是决不让人搀扶。致辞过程中数次讲不下去,如雷轰顶,摇摇欲坠,但就是双手摆着拒绝旁边的人搀扶。郭老师还是很有生活阅历的。当然,我们最后请郭老师来客串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矮矮的(笑),试戏的时候,在体积和烈度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反差(笑)。烈度本身就是一种清洁。爆裂催生流转,暂时打破边界,将崇高引入美,将美归还于崇高。期待小赵和郭老师的爆裂演出(笑)。致辞完毕,所有人围绕水晶棺行走一周,与家人握手,仪式结束。围绕水晶棺这个过程中,镜头特写小林。观众肯定想要看水晶棺里的样子。但镜头此时的作用就是死亡的作用。能在水晶棺里看到的也已经不是小林所认识的那个被告别的人了。所以镜头特写只给到掉眼泪的小林,绝不给到水晶棺里。道具组说捏了一个变了形的小赵的脸,到时候放在水晶棺里,方便老师表演(笑)。代表还没敲定的老师谢谢道具组(笑)。

走出告别大厅的小林和熟人简短打招呼。很多作品里这个部分的男性都要抽烟。咱们这部里小林不抽烟。就像早上喝凉白开不喝咖啡一样。这一点作者很坚持,认为抽烟就是不清洁(笑)。充分尊重作者的想法。背景里是告别厅家人的哭声,跟随小林背影的镜头要拍出一种哭红了眼睛的天光的感觉(笑)。就是,不论多大的哭声,不带感情的太阳已经全面升起来了,拍出这种感觉。从六点就爬起来沐浴更衣(还可以加一个刮胡子的场景,特写剃刀刮下胡茬,是成年男性的日常自我阉割),像是无可挽回地发生了很多事,实际上也才不过九点多,一种个体时间和抽象时间脱节后的轻微眩晕感,拍出这种感觉(笑)。别害怕,这是我们导演组和后期剪辑师要琢磨的事情(笑)。熟人在殡仪馆门前递给小林一个面包。

下一个镜头是小林回到家里。小林把衣服脱下来,闻了闻上衣,脱到只剩内裤的地步,把脱下来的衣服丢去洗衣机。这一场建议留一条内裤(笑)。作者说,这里的逻辑是,小林此时的清洁,要表达的是以勤勉的生的姿态,将死的领域拦在家门外。如果连内裤都脱下来一起丢进洗衣机,一是内外衣物不分离并不卫生(笑),二是这种更彻底的姿态太过厌世。一个穿了一条内裤呆坐的成年男子还可能是悲伤和忧郁的,一个裸坐发呆的男人就过于让人警惕(笑)。穿着内裤发了一会儿呆的小林在洗衣机的声音中去冲了淋浴,冲完发现下巴上有早上刮胡子划破的红印,已经肿起来了,对着镜子看了半天。然后拍头发半干的小林半裸着开始吃同事给的面包。这次可以配一杯热茶。面包就是那种装在塑料袋里的配料表很复杂的面包,便利店里常见的那种。剧本里还写,“小林在拆开面包前读了一下面包的配料表:红小豆,麦芽糖醇液,山梨糖醇,山梨酸钾,果葡糖浆,单双甘油脂肪酸脂,硬脂酰乳酸钠,丙酸钙,脱氢乙酸钠。小林想了想这些东西被吃下去以后,会有多少随着火化被留在骨灰盒里”。这一段也没办法拍,目前决定不拍了(笑)。吃也是清洁的常见形式,全靠老师自由发挥演技。

然后是小林午睡的场景。洗衣机里的衣服已经晾出来了。要拍出午睡的小林和晾在绳上的衣服气质统一的效果。睡醒以后的下午戏份准备安排小林接电话,裸身分享上午场景;套了件上衣接工作视频电话,裸下体办公;视频完打飞机;等天光全暗下来出门吃晚饭,在人来人往的拉面店里。结尾的时候就拍吃饱了的小林在淡紫色的晚霞里往家走。

高楼显示出剪影。无数盏小小的灯亮起。愿疲惫的人们在夜里总是安眠,在宁静的休息中获得一些清洁的喘息。

 4 ) 《清洁》——孤独是一种可贵的勇气

今天下午看了《清洁》,感觉很好。虽然法国人拍的片子有很多情节看不太懂,人物之间的关系有些比较模糊,字幕也有很多的错误,但是还是被张曼玉完全吸引了。

吸毒、丧夫、入狱、奔波、挣扎、困顿,这是个很富有挑战性的角色,她演来如此自然真切,完全没有不似一些老戏骨的油滑用力。

令人安慰的是对儿子的爱给了她重新振作的力量和勇气,公公的宽容信任、朋友的支持鼓励让她最终有了开始新生活的机会。

有些情节是满感人的,比如母子两人自然而然地谈到毒品,艾米莉居然没有闪烁其词,也没有为自己找一个顾左右而言他的借口,也许正是她的坦诚,她得到了儿子的谅解。还有老阿贝尔实对艾米莉的鼓励:一切顺利的时候,勇敢是容易的,艰难的时候,勇敢是非常可贵的。这些话对一个在困顿中努力挣扎的人是多么可贵啊。

总觉得张曼玉身上有股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这种气质让她有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时常听到关于她和梁朝伟的绯闻,私心里也觉得两人是绝配,可是这两人太像了,竟是不要在一起的比较好。孤独的梁朝伟需要有点俗气的刘嘉玲来陪伴,她的烟火气息也许正是疗治孤独颓废的良药。就像《新龙门客栈》里的周淮安、邱莫言,两个人都是那么矜持骄傲,在一起却不一定能给对方需要的温暖。那么俗气那么妖艳的金镶玉与他们完全不是一路人,但是金镶玉却是最能让周淮安感觉轻松幸福的。

谁还能给张曼玉突破自己的机会?是王家卫?是徐克?还是奥利维尔•阿萨亚斯?

 5 ) 错过又如何

错过又如何只是因为名字而下载
在机子里躺了很久没有看
今天很混乱 逼自己静下来 so...
是看了开始就能猜到结局的老结构
我居然耐心的看完,没有任何的惊喜
混乱的开始颓废,然后是全世界的困难 
挣扎 努力 坦诚 升华 然后是一个好的结局
向上 凤凰蘖旁
Emily wang

也许只是因为在今天 自己这个状态下
觉得不错
同样的混论 喜欢的红围巾
还有里42岁的荒凉
然后是那个前女友助理的话
和关于勇气


简单而困难的事实
错过又如何 喜欢这个翻译

 6 ) 清洁

那些浑浑噩噩,那些污垢,那些尘土,等你来抱紧我,或许也并没有人。
我拍去那些尘土,洗净那些污垢,换上了干净明亮的眼神,唱起了梦幻的歌谣。
我是你命中的那个女孩,可我只是在时间里虚度,
在生命里选择了错误的绽放方式,
你仍旧是我的最爱,最爱于那些甜蜜丰盛如幻觉的日子里,
但现在,你已经离开了我,
我跨过羁绊于我脚下的腐枝,切断了左耳魔鬼的诱惑,
我只看预备给我的眼前道路,不彷徨,不在心系岔路。
焕然一新的姿态,我活在没有你的世界,
孤独却真实

 短评

冲着张曼玉,看了这部戏~

5分钟前
  • 梁威是条狗
  • 还行

导演阿萨亚斯是张曼玉前夫,虽然离异但是两人仍然保持欣赏,这部片是他为她拍的.

6分钟前
  • jessiestone
  • 还行

张曼玉 (到目前为止) 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仍是教科书级别的演技:在现实中她没做过母亲,但片中第一次见到儿子的时候两眼整个充满了温柔的神采

10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推荐

这是一个母亲的故事,内敛平实。华人演员里也只有张曼玉可以用三种语言自如的表演了吧~

12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04法國坎城電影節(康城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16分钟前
  • Song³
  • 推荐

阿萨亚斯在叙事上永远留于不自信及不自觉的平庸。

20分钟前
  • 黑狗成
  • 还行

6/10。张曼玉完全将表演肢解成最细微的肢体语言,在吵闹的地下摇滚演出舞台,卷发、红唇、烟不离手地嚼着口香糖,因为合约问题对丈夫的朋友咄咄逼人,当穿着蓝色囚服、面色苍白地会见丈夫的朋友,乖张叛逆的神色消退,见到公公后单腿抖动、语音低沉、飘向窗外的眼神充满躲闪意味,迫不及待拿到餐点就吃上几口,准确表演了变故后的内疚、慌张和拮据,戒毒后在酒店车库,不顾员工的指责用轻蔑的眼神吐出最后一口烟,曼玉在巴黎车站狂奔的高潮戏,祖父慢慢走进焦急等待的她,卷发被头帽遮掩,不断咬着唇边的手指掩饰内心的期待,终于祖父同意把孩子交给她抚养,母子见面戏把孩子紧紧抱住抑制了想哭的冲动。开头破晓时分河岸的工业气息略带压抑,与结尾录完歌后满怀希望地眺望金门大桥形成呼应。导演对细碎日常的非叙事性片段,经常分散冲突、节奏难以入戏。

25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影片的调调我狠喜欢~

29分钟前
  • taki zhang
  • 推荐

阿萨耶斯被很多人说“闷”但于我很受用啊,张曼玉说着好几种语言真是太有大家风范了(而且东方演员的特点就是内敛,有时候其实确实不需要那么多面部表情的)。坚强勇敢的女人是最美丽的。

3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这样的片子自己居然没睡着……居然还挺喜欢……还有片尾张曼玉唱得那首歌一直没找到……

3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张曼玉没施展什么演技,剧情比较白水。我发现她嗓音也没那么难听,只要不说国语。英语有英音,法语也不错,这点很意外

36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张曼玉唱Mazzy Star

38分钟前
  • 奇比特
  • 推荐

05年第一次看是看不懂的 17年再看才体会Maggie的不易 当年的阮玲玉摘得柏林金熊还是传统的香港电影 Clean以英语法语为主的欧洲文艺电影并在戛纳封后 不是可以说而是真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But从剧本影片叙事到Maggie的表演方式处处都是迎合得奖目标去的 有些刻意了

42分钟前
  • EthanWine
  • 力荐

三星半。真是完全为了张曼玉拍的嘛,几场压抑情感的爆发和麻木都很不错,外加秀各种语言。虽然觉得戛纳影后不是很值=。=

43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张曼玉的表演还是值得推荐的

46分钟前
  • x-Frida-x
  • 推荐

三星半。饶有兴致,“毒品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复杂,有些人很痛苦,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以另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我也是……毒品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快乐过后要支付代价,非常昂贵的代价……”

4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实至名归的影后啊,整体也不差,竟然选择如此平凡的故事,很有勇气,最后让人忘了本身的平凡。

54分钟前
  • 黄小米
  • 力荐

影评人转行又师承大师的导演果然功力深厚

57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张曼玉的演出算不上伟大。但所塑造的这个母亲的形象却也难忘~ 阿萨亚斯的摇滚影像真是魅力十足

60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推荐

孤独的高贵。

1小时前
  • 深毒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