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1990

HD国语

主演:许冠杰,叶童,张学友,张敏,袁洁莹,刘兆铭,元华,刘洵,林正英,午马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国语年份:199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1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2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3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4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5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6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13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14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15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16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17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18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19笑傲江湖199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笑傲江湖199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大内库藏武功秘笈《葵花宝典》失窃。东厂主管太监古今福(刘洵 饰)率千户欧阳全(张学友 饰)等,南下调查辞官锦衣卫林镇南,同时收用“五岳盟主”左冷禅(元华 饰)外围策应。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许冠杰 饰)与师妹岳灵珊(叶童 饰)奉师命增援林镇南,无奈两人实力不济,领得林镇南遗嘱后遁走,二人于路先后巧遇顺风堂堂主刘正风(午马 饰)、日月神教长老曲洋(林正英 饰)、华山派风清扬,获传《笑傲江湖》曲谱和独孤九剑。文化站长荣誉谋杀侠探杰克 第一季最后的尖叫万有引力爱的使命星际迷航:皮卡德撒坝味道如果我是有钱人毕业之前说再见再见 成人杂志可以全力去爱吗土匪婚姻诊断六弄咖啡馆出租家人 粤语精装追女仔之2沙漠疯狂:巴黎-达喀尔拉力赛电力之战恣意佳人第一季爱在大饭店电子烟揭秘:Juul的崛起与崩坏火枪手第一季全10集追忆往事最美逆行一四三叛徒第一季大恋爱:与将我忘记的你拳霸2橙子和阳光宝劈龙你好星期六刑警ZERO特别篇2019104号房间 第四季山乡宁静蔑视草莓金发团圆热恋中的他2024但是还有书籍

 长篇影评

 1 ) 《笑傲江湖》——由创作背后的往事看香港武侠电影的流变

二十世纪70年代,港台武侠片开始走下坡路,这段时间,老派武侠电影几无创新,题材囿于门派斗争、学艺报仇之间,渐渐落于俗套,票房与产量都大幅下降。而大洋彼岸,以《星球大战》、《佐罗》为首的西方侠客电影正引领一个新的纪元。在市场与技术的时代变局中,武侠电影的求新求变,正成为一项亟需探讨的话题。

正在美国求学的徐克对此感触颇深,1977年,徐克来到香港,决意把西方电影业先进的拍摄流程与新奇的视听效果融入到传统武侠电影之中。《蝶变》中希区柯克式的惊悚悬疑、《蜀山:新蜀山剑侠》里大量的好莱坞特效(2000万港币制作,工业光魔特效团队)、融入了恐怖,悬疑,奇情等多种元素的武侠题材电视剧《金刀情侠》也大受好评,极富电影感。徐克的“新武侠”实验不拘一格,大胆新奇,让香港电影界为之赞叹,并对徐克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 “邪典”,“离经叛道”,徐克的武侠电影处女作《蝶变》(1979)一经上市,便吹响了武侠电影变革的号角。 ©香港思远影业公司

随着徐克式新武侠电影异军突起,各界的批评也随之而来。越南出生,美国求学的徐克,几乎未受过传统的中式教育,对武侠电影的文学底蕴与历史脉络研究尚浅,被金庸称“不懂武侠”。而想要拍出承前启后,兼具武侠气蕴与时代需求的武侠电影,徐克决定要请一位高手出山,这位高手便是“邵氏四大导演”之一的胡金铨。

徐克是胡金铨的粉丝,在美国念大学的时候,其毕业论文便以胡金铨的电影为题,可见他在徐克心中的地位。胡金铨的影片充满了诗化浪漫的侠义情怀,对服饰、灯光都非常考究,不容有一点差错,为了一个镜头等上许多天都是常有的事情。胡金铨的祖父曾是满清翰林,从小受到古文熏陶的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高的造诣,拍摄影片时对历史细节的把握也是达到近乎洁癖的程度。但因对电影美学的苛求,工时预算屡屡超限,胡金铨深受电影公司的怠慢轻视,在日渐商业化的电影市场中频频失利。而1975年,这位在本土受窘的“艺术家导演”却靠自己筹资送选戛纳的《侠女》在西方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 《侠女》的制作公司认为获奖无望,不肯花钱把片子送去戛纳。沉戟数年后,胡金铨自费参展,戛纳电影人回赠他的是未曾有的热情和第一座颁给华人的戛纳技术大奖 © Union Film Company

徐克力邀胡金铨加入《笑傲江湖》的拍摄,金庸也很早就想把《笑傲江湖》交给胡金铨来拍,这一次也算是得偿所愿。1987年秋天,两位武侠电影的代表人物终于见面,那个时候两人就在讨论《笑傲江湖》,后来徐克拉到投资,便商定由胡金铨导演,徐克监制,1990年,两位高手准备共同打造一部武侠传奇。

▲ 《笑傲江湖》截帧 © Fortune Star Media

然而,事情的发展令人始料未及。在制作过程中,胡徐二人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胡金铨要求将《笑傲江湖》定位成古朴的浪漫风格,徐克则更偏向在片中加入他正在实验的新派武侠美学。胡金铨的习惯是先定好剧本再开拍,而徐克习惯在片场中修改剧本,在拍摄过程中把剧本修改了十四次。两个人的艺术语言与创作习惯截然不同,在彼此都最看重的电影创作面前,二人谁也不肯让步,最终胡金铨退出剧组,只有导演的名字留在影片开头。 二人的分道扬镳让人颇为遗憾,后世对此也众说纷纭。如今回溯这一事件,与其说它是个人之间的矛盾,毋宁说这只是时代裹挟之下各自对武侠电影所做的坚持。二人合作的破灭让90版《笑傲江湖》成为一个武侠电影的分水岭,它的制作过程中,以胡金铨为代表的老派武侠电影持续走向没落,而徐克接手的《笑傲江湖》成为九十年代后武侠电影新的航标。 时代剧变下,武侠电影的更新换代只是时间问题。徐克为日渐式微的武侠片注入了崭新的理念和技术,逐渐奠定了自己在香港新浪潮电影中的地位。但随着徐克式新武侠电影巨大的成功,其他电影创作者也都争相仿效,这种表达新观念,使用新科技的审美偏向愈演愈烈,越用越滥。剥离了武侠内核,剔去了人文关照,追求感官视觉,一味讨好观众,产生了大量投机之作。这类“走火入魔”的视效大片给时代转折期的武侠电影带来了漫长的精神真空,无可避免地持续衰落。

▲ 《笑傲江湖》截帧 © Fortune Star Media

胡金铨后来拍摄的几部影片,皆因票房不佳,成本耗资巨大而被拖垮。在商业片的大潮来临之时,胡金铨仍然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持续雕琢着那个风采难挡,神髓悠远的古意江湖。而他全然不顾市场的态度显然将自己的创作置于更加艰难的境地,片期无限拖延,成本巨额增加,胡金铨成就了自己的艺术,却无法给这个原就不成熟的产业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至今,仍然有人争执艺术与资本的不容,然而回过头来那些创造辉煌艺术的时代何时脱离过资本的繁荣。可见矛盾不在资本与艺术本身,而是资本与文化越发分离的现代社会中二者的关系应如何重塑。

▲ 《笑傲江湖》截帧 © Fortune Star Media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诸多遗憾与挫折已随那个武侠片的辉煌时代而去,《笑傲江湖》仍旧是新武侠电影的典范之作,影片以胡金铨的浪漫侠情作骨,徐克的机巧幽默为肉,鲜活灵动的人物,辛辣的政治讽喻… 二人都各自在电影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电影研究者也仍在围绕《笑傲江湖》讨论武侠电影的历史轨迹及发展方向。

 2 ) 【爱恨徐克】 黄霑 (节选)

  和徐克合作,始于《上海之夜》,他喜欢我写的《旧梦不须记》。到了开拍《上海之夜》,便来找我。他找对了人,我是时代曲养大的,即使记不起名字的时代曲,我都懂,所以很晓得当年的味道我一写边写了十二个主题旋律,叫徐克来挑。可以挑,最合徐克脾胃。我跟他说“你要好的”,这样吧,一开始便奏出《秋的怀念》,返回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味道。我们就这样偷了那曲做序,改了一点儿。还有《夜来香》,两曲加在一起,即使没去过上海,都懂得是那儿的味道。
 
    徐克和三四个人深夜一时来到我家,边喝酒边做,四时完工,我致电找经常通宵录音的拍档待乐民来弹奏,边弹边继续喝酒。 到早上五时半,徐克说倒不如找个人来唱。六时我们抵达喜来登酒店用早餐,把住在那儿的叶倩文接来我家。她才刚放工,咕咕叫,但还是来了,给我们唱了《晚风》,当时还没有歌词,她又不懂看谱,只懂“啦”出来,真好玩。
 
    我们就这样开始合作,但苦难跟着来了。徐克是个很有创意的人,但他真的日日新,“以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又以明日的我打倒今日的我”。他会抱住你说”OK,VERY GOOD。等回家后再想,又来跟你说:昨天喝醉了,今天觉得这样这样一来才是。 那便把你昨天做的全盘推翻。我曾问他:可否拍一个新戏,花很多时间写剧本后,像圣经一样,像莎士比亚一样,照拍,不改的?”他没做声,我想他 是不可以。

    我必须要讲,自己是很多谢徐克的。我最好最流行的作品,几乎都是和他吵闹、给他迫、给他蹂躏才跑出来的,但过程非常痛苦。 我觉得他蛮不讲理,更糟糕的是,他是必须要有“徐克Touch”的。我请来全香港最好的音乐家黄安源用二胡拉《将军令》,还要等他有空。普通人索价一小时二百五十元,他是七百元。 谁知徐克一进录音室,拿过我的音乐,却说不够低音,找拉爱一千多块的烂臭音乐合成器,自己加个音进去。我给他气死,真的想捏死他。 当时香港的后期制作差到不得了,非常不够水准,戏院不好,过声带的光学声带转换也不好,已经很惨,很气人,他还喜欢加个低音或加两下进去。我明白你是个艺术家,我钦佩你,也甘心情愿给你蹂躏。我明白那是你的戏,但也是我的作品,请你也尊重我。

    写《将军令》不容易,普通的三个小时我定可以给你写成,《将军令》我写了两个多月,逐处取舍,才将流行了这么多年的旧作,由五百个Bar小节撮成百多个,是很辛苦的,真的不计酬劳。他二十万包给我做,我花了二十五万八千多元,亏本给他打工,他却跟我家个低音进去,有无搞错? 他就是这样子,但留个余地,给你出唱片。唱片我就可以自己来搞,没有他那个音,人家才晓得没有了徐克那点痣的美人是怎个样子。后来唱片卖钱,我拿过四十几万,也分给他,他却不要。对他真的又爱又恨。但过后,我又想如果不是个“衰仔”我又没法子做得出来。

    《笑傲江湖》的“沧海一声笑”,他六次打回头,我又甘心情愿给他蹂躏,又看书又思索:究竟怎样写一首讲三个高手一起,其中老的两个金盆洗手的曲子。我觉得那有两个可能。一个是难到全世界没人懂得弹奏的,只他们三个高手懂得;一个是简单得象儿歌那样,但没有那技术就弹得不好。难与易之间如何取舍?想了很长时间。那夜,看了黄友棣教授的《中国音乐史》,看到他引述《宋书.乐志》的四个字,说“大乐必易” ——伟大的音乐必定是容易的。最容易的就是中国音乐的音阶,即“宫商角徵羽”,那我便反其道而行,“羽徵角商宫”,用钢琴一弹“哇,好好听。 那音阶存在了千百般年,从没有人想过这样子可以做旋律。我写了三句,填了词,告诉徐,那是最后一次,第七次。然后在谱上画了个亢奋的男性生殖器,传真给他:要便要 XXX XXX,你不要,请另聘高明”他喜欢。他若不要,便翻脸的了。

 3 ) 新武侠电影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

新武侠电影的一座高山,之前的武侠片可完全不是这么拍的。
一部能将武打动作拍得这么唯美而豪气干云,增加了原著里没有的明代背景,包括后来的林青霞版的东方不败,以及那首《沧海一声笑》,这都是武侠电影的神奇之笔。
叙事流畅清晰、节奏明快、急推急拉的运动镜头、演员个个性格鲜明。胡金铨的“端”和徐克的“邪”结合得十分完美。
我想象不出哪部武侠电影能超过他,包括后来的《卧虎藏龙》。

 4 ) 光影江湖

最近复习中国电影史,看那些早年的片名看到吐血的地步,于是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八卦性质浓厚的书,书名就引人暇思——江湖外史之港片残卷.

看多了放在台面上冠冕堂皇的东西,偶尔来点尔东升与王晶的恩怨,徐克和吴宇森的决裂之类的花边新闻倒也颇有趣,玉树临风乘以二的年轻时的狄龙和姜大卫行同陌路倒真是可惜了,从圈外看过去,娱乐界里的是非永远是一片平静下波谲云诡的样子。

从网上买了《笑傲江湖》,便宜的不行,不是有让人惊为天人的林青霞登场,东方不败成为主角的那部,而是许冠杰尽显老态,叶童演岳灵珊的那部,犹豫了好久,却终于没有看,想到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总觉得有某种不祥的意味,牵涉到六个名导,最令人唏嘘的部分却一定是胡金铨的退出,江湖从此消失了这名老人的传闻,后来只留下

“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的歌声,然而那歌声也不是属于他的,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也不过成了时光里的一道落寞背影而已,今天,多么希望能够看到他当年写意的作品,还有热血的张彻,奇丽的楚原,可是当真的拥有那些光影时,似乎又会在第一时间丧失去证明的勇气。

唯回忆里,鲜衣怒马,琴剑江湖,英雄不老。

 

又及,喜欢过的就是喜欢过的,多大的雨水都无法洗去痕迹。

呵呵,其实有点可怜。

 5 ) 只能算半部经典的《笑傲江湖》

话说1990年,拍了一大堆成功商业片的青年导演小徐(39岁)、和他尿一壶的好基友动作指导东仔(37岁)请来了他们的偶像,邵氏电影时代的武侠片宗师级导演胡金铨(58岁)和过气歌神老许(42岁),决定拍一部空前绝后的牛片——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笑傲江湖》。 可是电影拍了一半,小徐和老胡就闹掰了。其中原因大概是创作上的分歧,小徐是监制,又拿着投资方的钱,从一开始便对胡金铨的导演工作横加干预,不断将自己对《笑傲江湖》的创意注入到影片中去。老胡家族属於汉八旗的蓝旗,祖父胡景桂是翰林,曾出任清朝监察院御史,自幼在家习古文,深爱绘画,喜看国剧中的武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是有很深的造诣。我目为中国武侠片第一的李安作品《卧虎藏龙》据说就是深受他的风格影响。胡金铨本来对这部电影的定位是:“用古朴的浪漫风格,以诗意的影像展现中国的儒学和道学。”本人作为读过小说原著的文学爱好者,对这一定位深以为是。然而出生在越南、学习在美国的小徐却希望在这部电影里加入更多喜剧、讽刺甚至艳情等商业原素,并且拍出超牛逼的动作效果,这样才更能吸引观众眼球。两人互不相让,最终胡导憾然告退,由小徐、东仔接棒拍完。这两个小孩儿把原来的设定推倒了自以为是地重拍,结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既有叶童洗澡、张敏舌吻喂药、袁洁莹和叶童搞蕾丝边儿、张学友玩阴险玩的很搞笑这些垃圾段落又有程小东毫无节制的大段武戏。独孤九剑的设计固然经典,但是除此之外的东西在今天看来大多是无聊,尤其最后连他妈的枪战都出来了!这些也就算了,最关键故事被讲得乱七八糟;情节的架构让人摸不着头脑;人物塑造极其失败,大多脸谱化。多亏许冠杰等一批好演员在细节上的用心(例如刚去世的午马先生),否则就真成烂片了。小徐自以为是的文戏大多成了下脚料,东仔的武戏又总在关键时候冒出来破坏情绪。据说最终上映时胡金铨的镜头剩余不到十个——也恰恰是整部电影最精髓的几个镜头。譬如刚开始大队人马在山涧中行走、曲刘二人的小舟从此逝、苗家的竹林深处等,这些景都是老胡在台湾精心挑选的。对此,老胡的义兄李翰祥公开宣告:“宁可饿死,也不跟徐克合作!” 从此可以看得出这部电影是拧巴的,而且我们有理由推测胡金铨的版本会是一部经典。当然这个态度也与我对《笑傲江湖》这本书的理解有关,大概七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笑傲江湖》的读后感,其实“江湖”一词就出自《庄子》,而所谓“笑傲”就是道家洒脱超然、自在无为的人生态度,书中的风清扬、曲洋、刘正风等人就是此间的代表。对于这些东西是需用静的、超然、大气的态度来表现,所以我完全理解胡金铨那几个镜头所传达出的意境。老徐的风格显然太浮躁,躁而且糙,这些东西用在黄飞鸿、或者怪力乱神的电影上边或许不会影响,甚至还能出彩。但是在《笑傲江湖》这个故事上就不合适。说白了,徐克并不擅长处理这样的题材,至少当时还不懂这样深层的中国文化。同样是致偶像,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福特科波拉砸大价钱给没片拍的老头儿黑泽明拍出了《影武者》、《乱》这样的经典。当年的小徐为什么就不能有这样的胸怀呢? 一年之后,小徐拍出了《黄飞鸿》和翻拍自胡金铨原作的《新龙门客栈》;东仔拍出了《倩女幽魂》。几年之后老胡在一次手术中离世,那时候小徐已经被称为徐老怪了。可以清晰地看出徐克后期的作品已经摒弃了自己早期追求浮夸、新奇的念头,例如《刀》、《顺流逆流》、《散打》、《七剑》等片,平实、真切又不失大气,是真正的经典作品。武术指导也换成了刘家良、袁八爷、洪金宝这样硬桥硬马的风格。程小东那种飞来飞去、动不动就把人撕两半的东西大家早已看厌,见怪不怪,目前多见于抗日神剧。可叹小徐当初怎么就那么年轻!不禁想起了片中的一句对白:“年轻人,小心风头出得多,连头都没了。”这句小徐自己写的话真成了最好的讽刺。所以我说,这部电影只能算半部的经典,而这半部也多亏了胡金铨最初对电影的定位,当然还有黄霑那首空前绝后的《笑傲江湖》,整部电影最经典最点题的也是放歌舟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一段。 来到2014年2月初,连续下了三天的雪,蜗居室中的大龄单身伪文艺男青年小许(27岁差俩月)在一个冰冷的雪夜,下了盘速冻水饺、就着榨菜喝着小酒,看着下载的2G多高清dvd版本,重温这部十几年前看过的印象模糊的电影,于是就有了以上的吐槽。

 6 ) 笑傲江湖

       小时候,看所有金庸小说,最喜欢的人物就是令狐冲。外在风流潇洒不羁,可内在又正直善良有责任感,该站出来的时候总能站出来。但当时徐克版《笑傲江湖》没敢看完,那种夸张变形的影调和大肆渲染的血腥场面超过了我的承受力。

    最近,看到胡金铨的《笑傲江湖》一张手绘分镜头图,突然想回味这部电影,再加上有许冠杰,就津津有味的看下去了。《笑傲江湖》是胡金铨的晚年代表作,也是徐克的巅峰。妖魔化的东厂太监,片头如古画刻章的字幕,浸润道家色彩的看破红尘俗世归隐自然的主旨,片中人时不时的哲言,都是胡金铨的一贯的主题和风格。但是浓墨重彩的凌厉的剪辑,变形的摄影角度,夸张的场面想象力,符合当代青年人口味的视听刺激,又是徐克的特色。胡金铨厚重的文化底蕴加上徐克凌厉的形式美学,怪不得使之成为改变金庸小说最成功的武侠电影。

    片中动作元素和喜剧元素融合的丝丝入扣,丝毫不见生硬。几个场面令人拍案叫绝:一、令狐冲初到林家,耍了一套华山剑法,吟诗作对好不畅快,却让周围人捏了一把冷汗。继承了80年代香港动作喜剧的动作场面无厘头的传统,并成功使之武侠化,意趣盎然。李安《卧虎藏龙》中章子怡那段能明显看出其影响。二、曲洋和刘正风的死处理得有些仓促,但是他俩和令狐冲在船舱弹琴高唱《沧海一声笑》以及最后汪洋中熊熊燃烧的一条船,使整个场面具有震撼人心的美。三、岳不群想从令狐冲口中套出林镇南的口讯,两人用华山派的教规斗法,以子之矛还子之盾,搞笑轻轻松松不落窠臼,却从内部解构了貌似森严的教规,显示出其荒谬性。四、欧阳全在令狐冲的酒里下毒,正好碰上岳灵珊来为人生大事求助,有毒的酒杯被令狐冲、岳灵珊、小师弟三人夺来夺去,巧妙利用小道具搞笑,搞笑之余又把悬念做到了极致,到底谁会喝到这杯酒?在东方武侠片里面竟然出现了希区柯克式悬念。五、任盈盈为令狐冲逼出毒盅,正好碰上左冷蝉来追杀。在草丛中她一边飞着为令狐冲逼毒,一边痛骂还击左冷蝉。飞天遁地的写意做到极点,酣畅淋漓,这一桥断被日后武侠片百般模仿。

    但是,不得不说,《笑傲江湖》里对苗区苗人作了太过夸张的妖魔化处理,固然是徐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致,但却带有了另一种意义的“后殖民主义”色彩。特写的毒盅,蓝凤凰浑身上下藏着的毒蛇,苗人模仿毒蛇的奇怪武功招式,蓝凤凰口哨招来的漫天毒蜂,更夸张的是,他们说的竟然是略带四川和云贵腔的国语。我不想把这种导演构思作过度阐释,硬去和“九七”背景相联系;暂时,理解为徐克的一贯想象力和商业考量,但是,太过头了。这种奇观展示使苗人群落的潇洒尽兴和顺乎自然的天性消失殆尽,真的愈发像一个邪教了。

    许冠杰在此片中的表演可圈可点。以前看他和许冠文合作的电影,他的风头被大哥许冠文完全压过,只剩一幅皮囊;后来他去演《最佳拍档》,仍是单一扁平的类型人物,花花公子加拳脚英雄;包括他其他的一些电影如《全家福》《打工皇帝》,都是丝毫不见演技,只有类型人物的符号。令得我还一直以为他只是一个帅气的老好人,并无多少艺术天赋在,和张国荣颠倒众生的异秉天赋相比,他成功完全是因为曲折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加上时势造英雄。可是,在《笑傲江湖》里面,他的演技得到突破,成功把豪迈的江湖之气和玩世不恭的市井之气融为一体,也许他就是为这个角色而生的,他原本公式化的搞笑表情和表演方式竟然如此贴和令狐冲。他坐在蓝凤凰头上弹琴高唱“窗前明月光”那一段,以及他学风清扬抓住师弟们的裤腰带救人,一边口中兴奋得呜哇乱叫的那一段,都让人感觉“这才是令狐冲”,孩子气和责任感并重,潇洒和稳重并存的令狐冲。

   《沧海一声笑》,这部电影助力了此片的成功,并一举成千古绝唱。果然,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返璞归真。回归到最简单的“宫商角徵羽”,配上意境贴合杨慎《临江仙》的歌词,全中乐合奏,配乐填词无一不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最初版本是黄沾、罗大佑和许冠杰合唱,三人音域上甚是配合,黄沾一泻千里的豪气,罗大佑洞悉世事的沧桑,许冠杰“二十锒铛岁”的潇洒(虽说他本人早已不是二十锒铛岁),成功把这首歌演绎的既雄浑壮阔又意气风发,就算脱离电影仍熠熠生辉。这首歌是香港的江湖梦,又何尝不是全部华人的江湖梦?在此,又要怀念一下黄沾了。我个人总感觉“香江四大才子”时代的香港才有真正的、理想中的香港味道,那种脱离一切政治窠臼和命运束缚的畅快淋漓,面对南海的潮起潮落、云蒸霞蔚,在这偏安一隅的小岛上,领悟到世界不过如此,人生也不过如此,何不尽兴而来,兴尽而去?

 短评

怎抵得过沧海一笑,醉里狂歌

2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5分钟前
  • 花簪
  • 力荐

蓝凤凰好看呐

6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风清扬(鲍方饰演):我在外面被人赶,到了这你又让我走,我该到哪里去呀!武功高,没有用。英雄也不过是血肉之躯,只要江湖上那些伪君子或者小人,控制了你的亲人,你也不过是个不堪一击的弱者。其实人的感情比所有的武功都厉害。

7分钟前
  • Daneestone
  • 推荐

整个片子的调度精华都在染坊 场景 形式光线 镜头安排都顺溜 特别是岳不群一行拜祭林震南的镜头安排连贯合理 但其他场景稍欠 低角度镜头太多 近距特写也过于频繁 比较影响观影感受 演技略微夸张 布光在某些地方欠合理 配乐当然是亮点 影片将金庸的剧本拍出了古龙的气质 动作场面也相当顺溜

8分钟前
  • ripple
  • 推荐

本片创造了两个足以彪炳武侠影史的声画成就:谱唱笑傲江湖;影现独孤九剑。前者词曲黄沾,大名鼎鼎;后者对于荡剑破剑各种剑式的动作设计,既贴合原作精髓又极尽视觉酷炫,当年还被台湾智冠用作同名单机游戏的过场画面……但对于由许冠杰领衔出演令狐冲一事个人至今仍持保留看法。看过摩登保镖和最佳拍档等片的都知,许冠杰是属于那种有一定身手的喜剧演员,而非有一定喜剧轻触的功夫演员。可本片刚好属于传统武侠电影范畴,对功夫素质与架势气派的偏重要明显高过喜剧气场。所以类似八零年代最佳拍档那种自然随性的现代派演法,就显得与整体风格诉求存在着落差。这也是为什么续集东方不败改由李连杰替代出演令狐冲之后反而大放异彩影响力堪比其代表作黄飞鸿系列的原因所在。www.bilibili.com/video/av7429351

13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此片虽短小精悍,篇幅不及原著十分之一,然深得原著精髓。人物塑造个个出彩,有血有肉。情节改编之处相当精妙。部分段落堪称经典。尤其刘正风和曲洋小舟上合奏《笑傲江湖》一段,感慨人生,挥洒自如,大有俞伯牙钟子期风范,其遗世独立之洒脱,相忘江湖之豪迈,令人神往。或许这就是武侠世界的魅力吧。

17分钟前
  • 楚先生
  • 力荐

感觉第一部更好。教主~你的琴声比他的真气还乱~~噗

21分钟前
  • 青丝
  • 推荐

风清扬教令狐冲独孤九剑后说:“江湖,就是权力的游戏。”再看笑傲江湖,开始有点认识胡导演了,雄浑大气,政治武侠,不谈儿女私情。境界之大,没有小儿态。令狐冲快意恩仇,胜过原著,胜过谢逊。刘正风在船上把笑傲江湖琴送给了令狐冲,跟他说:将来遇知音再送给她。下集令狐冲登船时会把琴送给盈盈。

26分钟前
  • 楊從周
  • 力荐

满足一下当年的录像厅情结,现在看这部电影竟然竟然也不过如此,就剩下一首歌了。★★★

3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沧海一声笑,这已经成为了不灭的经典,笑傲江湖,人生的境界,徐克程小东他们当年那一批作品,不但从电影艺术上开创了一个时代,同时也从新诠释了武侠的魅力。另外赞一下几位演员,名气就不说了,实力都是超级的,歌神同样有着完美的表演,堪称黄金时代。

34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许冠杰很棒,我是先看的电影再看的小说,也正因为如此,小说让我失望了。

39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有佳句无佳章,整体故事实在散乱。

43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共唱那一曲<笑傲江湖>啊!我有!000222..其实是最潇洒的一部电影 真要感谢胡金铨!没有他就没有之后 徐老怪 那么多的武侠经典之作!:)。。

47分钟前
  • virgin
  • 力荐

最豪爽不羈的令狐沖,各有特色的三位女角:小師妹、聖姑、藍鳳凰。劉正風(午馬)&曲洋(林正英)的合奏是一大經典!太監專業戶劉洵、千年樹妖劉兆銘飾演的岳不群、包租公元華演的左冷禪、因此片抱走了金鐘獎最佳男配角的張學友,不可不聽的主題曲!

52分钟前
  • mingjoyce
  • 推荐

元武侠!之后的武侠片都走不出老胡的影子,吕颂贤的太美,李亚鹏的太呆,江湖大侠就该是许冠杰这样灵气可爱,内里藏乾坤但相貌平平(保护色)的人。

56分钟前
  • 力荐

可怜的胡金铨,硬生生被一个晚辈给篡位了。武侠宗师凄苦不得志的遗作,同时也开启了徐氏的新武侠世界,一部电影,新老交替,沧海一笑间。

57分钟前
  • 37°2
  • 推荐

沧海一声笑~这个令狐冲几洒脱,蓝凤凰好萌><

58分钟前
  • 小锡兵
  • 推荐

调皮令狐冲弹弹琴打打架,玩坏小师妹,调戏苗家妇女(教规可以宽松一点了~),教师父怎么做人。为夺宝典计中计,江湖气度,黑色幽默,爆头权势真痛快。看到牺牲掉的林正英和午马何其伤心,即便电影节奏内容一堆问题,在江湖义气下都可原谅

1小时前
  • kylegun
  • 力荐

终于在大屏幕上看到这片了,还是粤语的!学友叔果然雪白粉嫩!许冠杰的令狐冲太潇洒,都已经跟原著木关系了。同风清扬遇袭,迎敌之前捏了一下叶童的脸,太泥妹有爱了,嗷嗷嗷。一叶孤舟,《沧海笑》响起的时候,姐那个眼泪婆娑,感慨万千啊。在座的老外,你们不会懂的

1小时前
  • 小斑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