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年代

已完结

主演:刘烨,赵子琪,沙溢,李光洁,李倩,陈佳妍,刘园媛,张少华,樊志起,杨子骅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2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3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4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5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6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3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4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5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6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7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8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9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们生活的年代》观感


70后出生人的青春时光似乎都离我们不远,但是已经没有了20出头岁月的冲动与鲁莽。留下的更多是对人生的许许领悟。虽然以《我们生活的年代》命题,并不适合我这样的观众,但是,透过镜头的叙述,我可以回忆起一些儿时的光景,也许那个岁月,没有着科技的泛滥。平淡朴实的生活是人们彼此交流的最佳环境。然后,这个命题又吸引着走过这段岁月的年轻人,回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坎坷。如何从年少轻狂变的唯唯诺诺,最后看清眼前,明白生命中重要的,舍弃次要的。

这部连续剧采取了少见的编年体拍摄,时间是整个剧贯穿的主题,我想也许时间点的变化可以更真实的突出人情冷暖的变化与残酷。时间是从1996年夏开始的,地点北京,三个大学时期的要好朋友为了追逐梦想,回到曾经一起读书的城市。我想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然后辞掉工作,不止是现今,我想在那个时候也是需要下很大的决心。也许仅仅工作2,3年的人社会经历依旧匮乏,又或者少年的冲动把现实看的太过简单。三个人在幻想着挣到一百万,一千万,一个亿,构想着有钱的日子该是怎样的快乐。虽然看似幼稚,但是我喜欢他们的白日梦,因为我也有过,也许人最美的时候是在无边的幻想中,那我们为什么要打破这样美好的憧憬。之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然而,在温饱成为问题的时候,有人放弃是必然的,然后第一次的人性描出出现了,两个人一同从济南来北京,可是,积极性最高的人办了停薪留职,而被鼓动来的则是辞职而来。原来,在这样的年纪,有人就会给自己留后路,而有人则不。当然之后的点点故事与创业是剧中值得观赏的部分。这里我就不做评价。我很喜欢这样开头,在第一集中就放入和很多很多的素材,大量的剧情穿插,而不是简单的介绍背景。这样上来就可以吸引眼球。

我想这部戏最主要的是突出三个部分,创业,友情,爱情。可能有人会说,《奋斗》不也是吗?说实话我很讨厌奋斗,我总觉得是编剧与导演天真的想象在我们80后生人应该有的思想,然而我们其实比他们想的现实,沉稳。大部分的80后人似乎与《奋斗》中那几个角色相差甚远。总体剧情与主题并不相符。很失败。而《我们生活的年代》虽然是上一代人的事情,然后,这三点突出的淋漓尽致。看完总觉得有共鸣。

创业的主题可能是很多大学生的梦想,而在1996年的时候,我想敢于闯荡的年轻人没有60年代与80年代强。可能60年后人多是生活所迫,而80后则是衣食无忧的实现梦想。然而70后的人可能很多都安于一份工作。平平淡淡为多数,也可能是我的不了解。但是,在这部剧中,我很欣赏这样白手起家的创业方法,虽说借钱的渠道有关系的成分,然而借来的钱总是有压力。虽然第一次的失败惨重,但是第二次的投资确实是成功的。也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甚是合理的剧情。每个人的梦在最后都得到了实现。可惜的是少了一人,这样的死亡有点离谱,但是毕竟是连续剧。

友情这个主题中加入了太多的附属感情,我看到了当食不果腹的时候,有人能够放下尊严去干社会底层的劳动,甘愿做着被很多人鄙夷的工作只为挣到房租和一份口粮。我也看到了,同样是朋友,在这样落魄的条件下还是放不下架子,而只能拿家里东西出来变卖,虽然部分情节是为了朋友,但是义气并不能掩饰他的适才自傲。或者说死要面子活受罪。但是,过分的放下尊严,有时并不只是放弃了梦想,跟多的会践踏自己的梦,那个时刻我想心里碎片的声音一定不好听。但是为了生活,有时候却成了钱的奴隶,将钱看的过重,到最后的出卖朋友,就是不适度的体现。所以,我们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追逐金钱的同时不能忘了有比这些都重要的情感。在后来,朋友反目,妻子离散,死亡,都是因为一个人的钻钱眼,这样的友情变质,真是看得让人心痛,但是这都是现实中存在的,也可能会发生在我身上的。所以,有时候应该想想怎么才能将现实照进梦想。其实眼前有些事情就让我有很多的共鸣,我不愿说出来,不愿抱怨,因为我已经学会了平静的接受。因为这些都是你再也无法改变的,这个东西叫做现实。

爱情这个主题,在这里温温的,没有偶像剧里那些离奇胡闹般的假浪漫,也没有《奋斗》里无聊消遣似的三角恋。这里介绍了每对人的相识,相知,相爱,有的相离。三种爱情都是现实中可以见到的,平平淡淡也不缺少火花。也许这才是真正爱情主题能够正确体现的方式。

最后呢,我想推荐这部剧给大家,希望大家也会有所共鸣。这样那样的连续剧好多都是在夸张的扭曲现实,而这部剧确实蛮现实,蛮真实。发生的年代离我们不是很远。结束的时间离我们很近。也许在看过之后,你们都会想起那个戴着随身听,骑着自行车的年代。那是是美好的。

 2 ) 十年,足够改变一切

如果你觉得身边的人以及事正在一点点朝自己不期望的方向变化,如果你因此担心最熟悉的人有一天与你无话可说,那么看《我们生活的年代》,会让你的感触更深一层,或者是为你的预感做一道证明公式。
袁浩东、赵家乐、郭洋港,三个大学时代的好朋友,毕业后打算一起开公司。1996年冬,当三个人找不到工作,整日一起吃方便面的时候,单纯的他们认为美好的生活一定会来到,三个人的友谊会永远牢不可破。但十年后,家乐从监狱的大门里走出来,门口看不到迎接他的伙伴。郭洋港守在为死去的妻子开的咖啡馆里,胡子拉碴,眉头深锁在四年前的决裂之日;袁浩东回到了三个人曾经苦心经营的杂志社,当家乐推开办公室大门的时候,只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神情恍惚的中年男人。
1996-2006,10年的40个季节,浓缩了三对男女的人生故事。
每一年的春节,几个人总是聚在一张桌子上,举杯祝福,用录音机录下这一年的心情。从袁浩东与林紫云决定相守北京,到赵家乐和郭洋港各自找到人生的另一半,几人间彼此用友谊和信任为朋友排忧解难。在故事的前半段,差点就要以为这是个为大家讲述哥们道义与朋友之重的剧;但故事的后5年,却直截了当地告诉每个人,生活不是童话,更不是靠愿望支撑。
每个人都在开始一点点改变,但这种改变不是猝不及防,让人一下清晰可辨魔鬼与天使,正因为改变的无奈和不自愿,让观者的心也跟着刺痛。
袁浩东终于没能抵住钱的压力,出卖了赵家乐的父亲,最终间接导致赵父发病身亡。一直单纯爽直的家乐第一次认识到生活的残酷,他无法接受那个曾拿全部家当换自己不蹲监狱的朋友,会因钱出卖友情。
从此,三个人的生活走上不归路。
夹在朋友与丈夫间左右为难的林紫云选择了离婚,却在离婚前发现自己怀了孕。如果说赵家乐三人的友谊是在印证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林紫云与袁浩东的感情就更像说明偶像剧与生活剧的区别。当两个人的感情一次次出现问题,紫云用女人的直觉在不安里预感着未来。离别时的飞机场,只是简单的告别,没有一方忽然用大喊来宣告我还爱你,没有飞机启程后发现另一方还提着行李箱留在原地,只是镜头快速的一切,从北京到济南,分手的过程就完结,丝毫不给观众潸然泪下、惋惜、甚至期许的短暂片刻。而两人在离婚后的一次次错过,也不是偶像剧那般天衣无缝地擦肩而过,只是两个相对固执和疏于表达情感的人不断折磨对方也折磨自己。紫云选择将孩子的事永远隐瞒,浩东则是在支票被寄回电话被挂断后,理所当然地选择不再打扰对方的生活。一年后,一边是抱着孩子慰藉难灭的思念,一边是在时间的趋势下选择再婚,两个曾经最熟悉的人渐渐成了向两个方向延伸的平行线。

直到再一次的巨变让所有人回到同一节点。
在仇恨中有些迷失自己的家乐最终做了不可挽回的事,本想借工程问题恶整一下浩东,却不想间接害死刚为郭洋港生下儿子的叶玉芬。浩东再次牵连入狱,让家乐发现自己和那时出卖父亲的浩东站在了同一位置,意料之中,他还是那个愿为朋友两肋插刀、敢做敢当的赵家乐,选择自首,让浩东自由。
如果编剧更残酷一点,可以把江小荷的梦诠释成悲剧结尾:6个人乘坐的船忽然裂开了,叶玉芬沉了下去,郭洋港在一边急得直哭,江小荷被水冲到一边,离赵家乐越来越远……
但故事用了个所有人都能想到的老套结局来温暖每个看过受伤的人。又一个除夕夜,几个人在最初生活的那个四合院里包着饺子,林紫云带着5岁的女儿突然出现,雪地里,所有人好像回到十年前那般年轻……
这是第一次完整地看完刘烨演的电视剧,印象里的刘烨就是《无极》的阴柔鬼魅的样子,这次看完他演的袁浩东算是很大的改观。不过,整部剧里最喜欢的仍然是赵家乐,不知道演员名字。从他一开始不停地从家里偷东西变卖来养活朋友,就开始喜欢。一个为朋友可以不去理会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可以毫无私心地只看到朋友幸福自己就开心的人,虽然有些痞气,但真遇到无赖却反能映衬出正直与坦诚,这样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担心最终吃亏和受伤的人是他。
整部剧虽然偶尔觉得冗长和拖沓,但始终有想坚持看完的念头。而看完后,想得最多的是,现在和我每天一起吃饭的那些人,可以一起这样开心多久,如果有一天,有人离开,或者新加入其他人,感觉是否会变,是不是会不习惯到开始无言发呆。。。。

 3 ) 生活残酷 珍惜当下

电视剧谁都能看,但有谁真的经历过么?真的给人装孙子,当孙子使。
——题记

不久前,mike在每思侬上丢来一个链接。该兄虽然人在米国,但是心系大陆。心系到连大陆最近放什么电视剧都比我清楚,惭愧惭愧。该电视剧《我们生活的年代》被称为70后版的《奋斗》。看了前3集后,我觉得这部剧比《奋斗》好多了,不纠结,很奋斗。但是,昨天,我发现我错了。这个年代,人人都在纠结,人人都有纠结的事情,只不过是纠结的原因和内容不同罢了。

总体来说,《我们生活的年代》更残酷,色彩更灰暗。三个情同手足的大学同学同甘共苦,希望能打下一份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的家业。可是,电视剧是不可能轻易地放过得到幸福的人,今天,三兄弟被人骗;明天三兄弟被流氓欺负;后天,三兄弟好不容易干出的家业被人抢走,一无所有,再从头来过。我们常常感慨,人生无常,其实最无常的是电视剧。故事的结局是中国式的团圆式结局,毕竟一个支离破碎的结局虽然更发人深省,但是也有可能因为过于残忍而遭到电视台封杀。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一毕业就失业,不给点希望,大家都要消沉了。这部剧结局还不错,但是过程太坎坷。具体如何,我就不做剧透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今天写这篇博文只是想分析剧里的三个人物:浩东、家乐和洋港。世界真的很奇妙,素数不断地主宰着人的想法。7位编码最容易让人记住事务,上帝用了7天创造世界,世界有7大洲5大洋,全是素数;而故事里但凡多个人物的,必定也是素数,小红帽里的主角是3个,白雪公主是和7个小矮人在一起,灰姑娘面对的是后母和2个继姐姐(也是3);三国演义讲的是三兄弟结义,投名状是三兄弟结义到反目的故事,我们生活的年代同上,也是三个兄弟的故事。这个素数偏执不是今天文章的重点,就写到此。

老子说:道法自然。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道在支配,想摆脱也摆脱不了。世上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这就是道。用到人的身上,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做事和面对世界的方法,很难改变,或者至少在本质上是无法改变的。这部剧里的人物也是这样。浩东从一开始就显示出过人的胆识和智商。他能忍,为了成功,为了出头,他能扛大包、端盘子,做一些看似和名牌大学生身份不符的工作;他收过破烂儿,但也有胆识垄断北京的破烂儿行业,每个月坐收万元股利;他办过杂志,有胆识把大地产商的背后情妇写出来,使杂志销量从3000翻到15万册。浩东有着现代中国人需要成功的要素:胆识和才能。无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往往一个人的优点又是一个人的缺点。浩东的死磕和一股劲都与他对自己的胆识和才能的认定有关。再加上他对金钱的渴望,便犯下了不可逆转不能回头的大错。

家乐,官商子弟。从他在电视剧里的表现看,他从小就调皮,但是生活里不愁吃不愁穿,捅了篓子有老爸兜着,没了钞票有老爸供着。一副火爆脾气,但是却是个非常义气的人。也许是生活环境的原因,他比较单纯,愿意相信别人,更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最后,也是他的兄弟伤他最重, 也因此摧毁了他的世界观,让他走上了另一种生活的道路:以复仇为目标活着。说到这里,我觉得家乐的父亲临去世前的一句话说得很好:活在仇恨里等于是在惩罚自己。凡事反而看开一些好。对于小事恐怕得过且过尚能执行;对于大事,恐怕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人一直说“忍”是心头一把刀。宽容、容忍的滋味对于当事人来说都不容易,往谁的肉上割把刀都挺疼的。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是当事人的选择,选择宽容,选择仇恨,都是自己的心境。

洋港是三兄弟中的老好人,类似于《投名状》里金城武的角色。温温吞吞,有着文人的酸气和理想主义。在我看来,是一个标准的中文系毕业生。单纯、痴情、文气、爱情至上都是他的特点。但是,对他的描写太少,我也评价不出太多。再加上,演员是武林外传里的白展堂,我看到他的脸+东北口音就觉得严肃不起来。

这三个人的故事告诉了我以下几个道理:
1、 人不能太狂妄,不能太看重钱。
2、 人不能太执拗,要宽容、忍让。
3、 不要随便做谐星,不然观众很难严肃地对待你的转型。

Life is short Play hard

 4 ) 文学和电影之后

文学和电影之后
筑思\文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中,袁浩东是个事业心和责任心的男人,但是却不让还生活在理想世界里的朋友和妻子理解——朋友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如爱情亦然,但是生活却是交易、异宜和权衡,所以朋友难能成同志,兴趣难以为职业——这样他们矛盾了,最后为了不折磨双方,袁浩东和妻子林紫云离婚,然后娶了爱他的理解他的杨依蕾。
但是故事不能这样结束,不然还爱着他的林紫云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已经猜到杨依蕾——“必死无疑”,这是故事文本叙述的必然逻辑。果然,杨依蕾得病,浩东竭尽所能,没有把她看好,依蕾也满意了他的这份心,但死去。这个时候有了这样的对话:
紫云:浩东,我知道你对依蕾已经尽心了。
浩东: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两个都离开我!
这个时候已经接近电视剧的落幕了,我们也能理所应当的猜测到浩东和紫云,二人和好。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和曹雪芹《红楼梦》对比:林紫云==林黛玉,杨依蕾=薛宝钗。袁浩东即拥有了理想(林紫云),又得到了现实(杨依蕾),虽然有点遗憾!但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林紫云的变化,类比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倍蕾的变化,我们便知道,她们都从理想最后变成了现实,从少女变成了拖地的老妇女,无论是曹雪芹、歌德,还是贾宝玉、维特,他们都是悲剧的,依旧活在理想中和文学里。
可当作消遣的快餐即时性的电影或电视剧,就无法那样做,他们给观众无论中间何等的惊心动魄和百转千回,最后都要“大圆满”来安慰大家。于是必然导致叙述的反常理性,使得逻辑成了矫揉造作,所以失之艺术性!但又如何?
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这样的叙事?文学理想了生活,电影篡改了生活,虽说“艺术高于生活”,但是我们不一定需要被欺骗或自己欺骗自己,我们需要活在当下,同时认识人生。所以或许文学和电影,永远不能承载学术和思考的分量。——让我们多思考吧!思考在艺术的生活之后,也是艺术的真正目的和归宿。

但是《我们生活的时代》——这个很好的探讨关于爱情和事业、理想与现实的故事——还是特别值得推荐的,从浩东泄密标底,导致家乐父亲的死和林紫云的离开,到家乐纵容底标钢筋导致三哥们之一的郭洋港的妻子,叶玉芬之死。如此,故事以浩东一个朋友的父亲死引出矛盾,从另一个朋友的妻子死化解矛盾,这就是悲剧的过程。故事三十集,看的我哭过三四次,尤其是结尾。所以我推荐!
但是“两个死”又是作品叙事的不完美,赵家乐的父亲不死,家乐就永远无出头之日,没有表现的机会;玉芬不死,郭洋港就无法平衡自己喜欢开杂志社,而妻子喜欢咖啡馆的矛盾——故事的最后,郭洋港也将咖啡馆的现实主义作为墓志铭的来祭奠,小店只供应咖啡就是这个意思,而他还是回到了杂志社,晚上看看咖啡馆。三兄弟又都到了一起,共同做中文系毕业的他们的文学梦!
故事走了一圈,回到了原点。原来是要说:生活啊!平平淡淡才是真。

2009年5月15日星期五,暮色重庆,苦茶一杯。

 5 ) 生活的真实

时间往回走十年,那时我还在接受义务教育,还因为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哭鼻子而且把桌布撕成一条一条的来释放压力。我没有预见过我十年后的今天会是现在的模样。
那么十年后我会是什么样呢?所有的想象和猜测都不管用,谁也无法知道。还在上学的小雪对我说:只要努力,没什么不可以的。我说过,她还在上学。
我想,看这部电视剧的人不是因为它情节多么紧凑动人,也不是什么偶像剧、间谍剧,没有多少牛逼闪闪的台词,也不涉及各种主义和国家大义。
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喜欢。如果喜欢,应该是在这其中,看到了自己。
恋爱了,工作了,毕业了,辞职了,创业了,失败了,重来了,又失败了,怀疑了,固执了,放弃了,改变了,越走越远了。
刚开始特不喜欢家乐,虽然这个名字很喜庆,但一看就是个不着调的主儿。做什么都做不成,干什么都闲累。但是就是这个小子,他单纯,他真诚。他偷家里的东西给哥们买东西吃,他帮哥们的女友拜托变态男,他跟哥们去打仗,他想法儿帮哥们借钱开咖啡馆,而且他不图回报。太真诚的人,对于别人来说的小伤害可能就是他的颠覆。可以说这是单纯的代价吗?
袁浩东这个男人似曾相识。他稳重,他努力,他对女友好,他想改变自己的处境,他想让周围的人因为他而幸福。他真的曾经想。但是如果我说这些其实都是他自己的虚荣心都是为了他自己你信吗?他不要200万他要500万你知道为什么吗?他很干脆就离了婚不回头望你知道为什么吗?他以为自己不会后悔,也不让自己后悔。但是他忘记了:生活给谁都不会太多。
至于洋港,我觉得结婚应该找这样的人,鉴定完毕。貌似这个角色很不讨好,演的很辛苦,最后也没谁记得他。像是生活中的每一个自己,每一个小兵。
紫云这个有点琼瑶的名字,让人物性格都那么琼瑶。这个漂亮的善良的懂事的又不物质的姑娘本该天上有~这个姑娘知书达理,温柔洒脱,有大爱,后来也有了大悲。一个爱情能让一个女人记着一辈子,一辈子的所有事情都和这场爱情脱不了干系,但是男人不同。所以虽然她等了,但是没用。
起码有5年没看电视剧了,虽然这部制作的真的有点粗糙,台词有点做作,情节设置有的地方真不太像21世纪的电视剧,按照一百分的标准来看也就能打50分。但如果你沉沉浮浮过,或者你在沉沉浮浮着,就会被他们吸引。你想看看你的同学张三最后怎么了,你的同事李四最后怎么了,最关键的是最后你自己怎么了。
最近总看到类似这样的话:我们一直以为前方是无限美好的一直往前奔,其实最后发现最好的日子都过去了,都留在后面了。不管多大,这句话都适用。
不过我想这部电视剧给我们最大的教育就在于:如果你实在家境优越又有能力不为钱女人权利犯愁的话,你可以尽情享受各种娱乐。
但如果你不是,就少看点电视剧(尤其这么长的)。生活那么现实,看看里面他们哪个人工作没用到人际关系?所以大家还是该在哪方面努力在哪方面努力,别等到后半辈子说每一句话都用“如果什么什么就好了”开头。

 6 ) 电影散场了------写在《我们生活的年代》之后

陆陆续续看了几天的电视剧终于看完了,笑过也哭过,但最终留给我的是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我不是一个总是喜欢浪费时间看电视剧的人,但这部电视剧确实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思考。
“录音机停了,电影散场了…”三个亲如兄弟的大学生从大学毕业后一起为理想打拼,这期间他们一起开过公司,端过盘子,收过废品,一直到自己当老板经营杂志社,社会的压力和创业的艰难最终让他们其中的一个人做出改变,然后每一个人都开始变化,他们中有人开始被钱迷惑了双眼,有人被仇恨蒙蔽了心智,多年的好朋友不欢而散,然而最后“电影散场了”,他们才发现原来真正的幸福就是跟自己喜欢的人过着简单的生活,有空和好朋友聚聚,然而这也是他们最初没钱时候的生活。金钱确实让他们每个人的生活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但它永远无法改变发自内心的真情。电视剧中有一条暗线就是“500万”,从袁浩东突破底线拿了这500万,他们的生活就开始出现了大的转折,但最终家乐因为单纯的报复而进监狱的罚金也刚好是500万,一切就像是冥冥中的安排,这些钱最终也是相当于归还原主。我一直在推测,如果换了是其他人呢,家乐是绝对不会做对不起朋友的事,而郭洋港则很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原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底线,一旦突破这个底线,说不定他们做出来的事情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看来做哥们还是赵家乐最好,而袁浩东则可能会是我们的好领导。
从刚毕业开公司失败到去火车站扛大包再到饭店端盘子,他们一步步的摸索着自己的成长道路,而袁浩东就是第一个成长起来的人,也就是在朋友眼中第一个有变化的人。袁浩东从废品收购开始去一步步积累自己的原始资金,也是从那时他开始变得不再理想化,他对生活有了太清醒的认识,他甚至开始执着的以为金钱可以改变一切,这也造就了后来的一系列悲剧。但我还是个很佩服他,他敢拼敢闯,在监狱里可以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他可以对一大群人说,你们等着吧,这本杂志我们三个人一天就可以完成。袁浩东最先从青春的稚嫩摆脱出来,他让自己变得更加社会,更加物质,然而他的独断专行往往又让人很受不了。镜头转到最后,我们看到,时间改变了一切,十几年后的袁浩东再也不是那么风风火火,头发花白,一个人在孤零零的吃着泡面,这是心酸的一幕,也是导演故意安排让他和赵家乐重逢的铺垫,历经喧嚣与争斗,他们都平静了下来,袁浩东也终于勇敢的说出自己心里的秘密,这时我们又看到了仿佛他们十几年前的过命交情又回来了,或许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也或许只是被仇恨所蒙蔽。
文中有太多的话让我记忆犹新,比如韩中原对真正朋友的解释“真正的朋友就是:当他快掉下山崖的时候,你一把拉住了他,可是再坚持的话你们俩都会掉下去,这个时候朋友说‘放开吧,你还得活!’”。这部电视剧也让我对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坚定的友情的基础是信任和宽容。
袁浩东还说过一句话“我就想做一条狼,一条一岁的狼,你给我块骨头试试,我绝不撒手”,这句话也就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才有胆量说来的,也是大学生在社会上面对强大的压力产生的偏激想法,也是这种想法让我们迷失自我,以至于把人生交给了别人掌控。

 短评

同名小说改编,剧情上还是有保障的

3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还行

我们生活的年代。。。。

6分钟前
  • 赵鹏
  • 很差

袁浩东拿了500万后的心理煎熬

11分钟前
  • pipboy
  • 推荐

为家乐和小荷的爱情而唏嘘!这剧看得我很伤感,也很心酸,一切的一切源于友情,也终结于此,带着希望开始新的一年,又带着绝望走进下一年,十年的轮回,一切又都开始于结束之后。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轰轰烈烈的青春岁月,无论有过什么, 失去过什么,我们都曾经过炼狱,我们都期盼飞向天堂。

12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力荐

我们还有希望么?希望??哈哈,你说我们还有希望么?

17分钟前
  • 阅微草堂
  • 力荐

我们生活的年代再没人能听懂的对白那些过往的幸福与悲哀还有多少值得忘怀我们生活的年代也许多了些梦想的无奈我们学着怎样去快乐因为这是属于我们的年代...

18分钟前
  • 萧邦
  • 力荐

编剧不了解实际情况 为啥北京台都放一些脱离实际的剧本的片子

21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较差

事业,爱情,兄弟,家庭,让尚是大学生的我动容,思考。

24分钟前
  • 生命不熄
  • 力荐

好偏执的片子

25分钟前
  • RR
  • 推荐

唉...

26分钟前
  • 走马
  • 还行

小成本

28分钟前
  • CobraCB
  • 还行

虽然冗长却值得看完

33分钟前
  • 树上的男爵
  • 推荐

人生

34分钟前
  • silly
  • 推荐

赵子琪居然跟谁都没有cp感,刘烨以前有一种犹豫的气质,很适合那个年代的人的

38分钟前
  • 茸雀雀爱吃糖
  • 还行

我们生活的年代,也许多了些……

42分钟前
  • 闲豆瓣儿
  • 力荐

家乐和小荷的爱情, 啧.

44分钟前
  • 萨丽
  • 力荐

无比纠结。

47分钟前
  • 蛙兄
  • 推荐

注定的总会在一起。

51分钟前
  • Da美丽的忽忽妞
  • 力荐

感谢生活。

55分钟前
  • 海 盗 砰 恰 恰
  • 推荐

来自济南的洋港说话东北味重了点,浩东这角色有点矫情,不过人物性格铺垫的挺好。所有人物都太爱笔挺挺地作评论抒情和总结性发言了,过犹不及。另外男主身边的女人真是一个赛着一个地目光呆滞无神

56分钟前
  • yanagi是只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