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点站

HD中字

主演:薛诗妍,裴莲羽,朴素贞,韩松熙,姜锡元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终点站 剧照 NO.1终点站 剧照 NO.2终点站 剧照 NO.3终点站 剧照 NO.4终点站 剧照 NO.5终点站 剧照 NO.6终点站 剧照 NO.13终点站 剧照 NO.14终点站 剧照 NO.15终点站 剧照 NO.16终点站 剧照 NO.17终点站 剧照 NO.18终点站 剧照 NO.19终点站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成功与失败也不过10cm的距离

文_谢长留

看这部影片之前,我刚刚大哭一场,我哭不是因为我害怕,是我觉得自己真的好失败!看完这部影片,我不哭了,不是因为我忘了自己的失败,而是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失败!

我有个姐姐,机缘巧合下认识的非血缘关系姐姐。出生于黑龙江大庆,生性豪爽,小时候看北京申奥成功,立下志向:2008年要在北京以记者的身份进入奥运第一线。7年后,她以“北青”优秀记者的身份成功跻身仅有两个名额的奥运记者行列中。当时她刚刚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毕业两年,加入北青报社一年,但是她的理想一直没有变过,她以一名职业记者的身份,完美实现了了7年前的誓言。
今天她加入北青三年多了,突然说要辞职,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遥远了。她立志做一名有良知有职业道德的记者,不管世道如何,人际关系如何,她从当初立志做记者的一刻起就发誓要做一名负责任的记者,不是为了赚取稿费,阅读量点击率或者广告单就可以出卖灵魂肆意编撰的记者,如果她不能再坚持这个理想了,那她宁可不做记者。这三年里,她带着这种执着和激情努力奋斗,更自学新闻摄影,不怕辛苦也不怕危险,她以自己是一名记者而自豪。这三年里,她无数次和同事争论,和主编抗衡,坚持己见,不为所动,坚持如实报道,绝不偷工减料剽窃摘抄。很多同事背地里对她嗤之以鼻,觉得她太过张扬,工资过高,甚至认为主编对她有偏袒之嫌……她也曾背地里向我哭诉甚至动摇过继续留下去的决心,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不是值得。但最终她都坚持下来,因为那是她的理想,不是什么为了赚钱随便的差事,她为这个理想一直坚持了十年。如今却要选择离开。
她的理想没有变过,但是却来了一个和她理想背道而驰的领导。新来的领导在第一次开大会的时候,对所有采编人员说:“记者是没有意义的,编辑也没有意义!如果你想继续留在这里,你就要出去赚钱!我不在乎赚钱的手段和过程,可能会有潜规则,没关系,只要你能为报社赚到钱,你就是功臣,因为没有钱,报社就无法经营,不能经营的报社,还要记者和编辑做什么!另外,所有编辑记者每天都要更新微博,不及时更新者罚款两百!”可能还有更多苛刻的条件,姐姐终于下了离开的决心,她办理了去美国游学的手续,提交了辞呈。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电视剧电影里才会有的剧情在她的身边逐一展开:报社16名记者编辑联名上书高层,执意挽留姐姐,更不间断的发送50多条短信,诚挚的劝留她,平日里的好姐妹更是哭起来。她完全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直到高层再次找她谈话,挽留她,并允诺她可以继续游学3个月,报社会为她保留职位直到回来的那一刻,她也都惊讶的目瞪口呆。
这不是什么信口捏造的心灵鸡汤,这是活生生原滋原味发生在我身边的通俗桥段。就在我和同事大吵一架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和她之间的差距原来有那么大那么无法逾越!我哭不是因为我害怕那位同事,甚至失去这个工作,我哭是因为我曾那么多次为了生计而放弃了理想。
成功和失败对于维克多来说只有那短短的10cm距离,一扇门,打开就通向纽约,关闭就回到家乡。但是他用9个月的时间来争取这一攻一守的10cm,电影说,生命就是一场等待,我觉得生命就是一场博弈,坚持到底的人才能赢得最后的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理想来到这个世上的,不管你的理想多卑微,都要坚持下去!可能我们会因为这些理想被别人耻笑,甚至厉声指责,可是对我们自己来说,却是活下去的理由和意义。
因为人越长大越有野心,生活不是单纯的美好,大家互相斗智斗勇,不是你踩在我头顶就是我推你入地狱,为了职位工资福利,尔虞我诈。为了过上不需要野心的日子,把自己变成一个被野心占领的人。理想在哪里?理想已经被我们抛弃。成功和失败,只有一念之差,但却需要我们为了这一念狠狠坚持。我们今天变得如此冷漠无情,难道不是因为我们正在失去的执着吗?没有了理想和自我,不再真心的关心别人,丧失了和恶势力抗争到底的信念。
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止一次食言,不管善意恶意的欺骗,甚至背叛他人,但我们怎么能连自己都欺骗背叛!
维克多坚持了理想,也赢得了尊重。这就是姐姐在我身边做出的最真实的表率,她为自己赢得了做一个有良知有道德的职业记者的尊重。

 2 ) 纯正的。。小资。。

    小资的真假,不是取决于血统,而是来源于下意识的生活习惯。北京胡同里的八旗子弟,流落西方的白俄贵族后裔,这些人,如果没有一个在逆境中还喋喋不休耳提面命着正统礼仪教育的好母亲,那么他或者她,跟街头市井小混混一般无二,窝囊,贪小,穷凶极恶。由此推之,家庭教育十分之重要。
     Keep the change。不用找零了。贫困的老男人拿三块钱买二块五的汉堡,姑娘找零钱给他,老男人慢慢推回去那枚黄色硬币。看到这里多少中国人会笑话他啊,真矫情这么潦倒了还要装小资。惟有我这有崇洋情结和媚外骨气的人,始终相信,这样的绅士是存在的。
     船往下沉的时候,穿黑色燕尾服的男人大开一脚,把老人踹下水里,这,也是习惯使然。
     《猫鼠游戏》的编剧,当然是有功力的,俗套归俗套,细节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就象豆瓣上一位朋友说的,“爆米花就爆米花,至少人家是认真炸的。”
      对这部电影弹的赞的都有人说,好话坏话都已言尽,资源影评人草根观影者通通举手发言,轮不到我来说话。在豆瓣上瞄了一眼,没有人提到这个给小费的细节,心下遗憾。
      上个礼拜在家看电视,中央十套的《第十放映室》,“城市.机场”特辑,剪了这部电影三分钟片段放出来,三分钟,导演心目中的精华章节,居然就是这个找小费的细节,我很欣慰!高山哇。。。流水哇。。。遇知音哇。。。
      趣味相投,何其难也。一部电影看下来,一堆没搔到痒处的评论看下来,让人恹恹地,只想扛着锄头去后花园葬花玩儿,忽然发现有人跟你一样,被其中一些细微的地方撩起了春心,就象黄蓉帮主身上花朵一样的小补丁,都被惹出了几分欢喜,几分快意,是否应该共同举箸,以之下酒。
      咳咳,这第十放映室的导演有人认识吗?找个有他在的饭局带我同去啊。。。。拜托了。。。

      我很喜欢小资,让人如沐春风的一类人,甚至有时候与“文化”“财富”可以脱节的。我很怕伪小资,害人不浅,尤其是网络上伪装小资资太容易了。冯唐对此有专述:
     “我见过几个以写青春美文出名的东北糙汉,经常在《希望》、《女友》之类的时尚杂志上发文章。听说冬天三个星期洗一次澡,夏天两个星期洗一次澡,腋臭扑鼻,鼻毛浓重。他们张口就是:“紫色的天空上下着玫瑰色的小雨,我从单杠上摔了下来,先看见了星星,然后就看见了你。” ”
      顺便说下题外话,我发现一现象,北京的同志们总拿东北人说事儿,王朔的剧本《梦想照进现实》里面,徐静蕾的台词:“我也很崩溃有一次,碰见一男的在嘉里中心非说我是东北人。”瞧瞧,怎么说话呢这是,我认识的几乎所有的东北人,都还蛮不错的呀。
      
     最后,还要说一下题内话。《幸福终点站》开篇,一堆中国旅客鸡飞狗跳地被美国人追赶,那个大反派chief正经八百地推理呢,他说,你见过中国人逛迪斯尼不带照相机的吗?这不是正经八百地扯淡吗?都用数码相机了,相机都揣包里了,谁还挂个大圆疙瘩在脖子上,下次我去美国如果不挂相机在脖子上,难道就是偷渡客了吗。扯淡扯淡,放P放P。。。太坏了。。。

 3 ) <幸福终点站>:有什么值得你等待?

汤姆·汉克斯的片,真的部部经典,《幸福终点站》其实以前已经看过了,刚好看到有人提供下载,就再看一次。 纳沃斯基为了圆父亲的梦想,希望获取一个爵士乐手的签名而来到纽约,不幸却因为本国政变而成为没有国家的公民,只能在机场内四处游荡。不过,纳沃斯基却很幸运,也很努力,在纽约机场的大厅里生存了9个月。在这九个月里,他几乎得到了一切,差点包括一个女朋友艾米利亚。 不过故事的结局却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完美,纳沃斯基似乎已经做到了一切艾米利亚能感动的事情,不过,艾米利亚还是选择了“命运(destiny)”,并没有跟纳沃斯基一起,而是与那个有老婆孩子的男人走了,他的印度清洁工朋友也被抓了,而跟他作对的机场官员却依然升职了。 每个人都在等待,每个人等待的事情都不一样,有人得到了,有人失去了,有人坚持了,有人放弃了。艾米利亚等了20年,最后获得了不知道是不是幸福的选择,纳沃斯基的父亲等待了40年,却没有等到心愿了却的那一天。等待不一定总是美丽的,等待是一门艺术。博弈的过程,就是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去等待你认为值多少的事情,有的人坚持等待,却没有结果,有的人放弃等待,获得了更好的结果,这些或许可以说上天注定。不过,等待却是一种牺牲的过程,人为什么等待?是因为对方让你觉得有了等待的机会与价值,而正是这种“觉得”,有时却可能害了一个人,等待,有时候也是一种上当的过程。反过来讲,当你都没有想让别人等待时,不妨斩钉截铁一些,而不是编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个人在机场大厅生活了9个月,总归还是有很好的学习的地方,我大概总结了下面几点: 1、生存的能力,不懂英文,甚至连最基本的交流都不会,没有钱甚至连免费餐券都丢了,还受到了各种白眼,但是纳沃斯基首先想到的是生存,而不是在机场吵闹。在九个月时间里,还要忍受那个BT的机场官员迪克逊的百般刁难。如果一个人,在美国这么一个地方,没有钱,也不懂英文,经过九个月还能生存下来真是奇迹,普通人可能都变成了乞丐了。 2、乐观的心态,什么人有乐观的心态?人品好的人,只有好人品的人才不会有那么多小肠子,做人才能大度,纳沃斯基人品是好的,没有想过害人,首先想到的是解决问题,人品好也为他赢得了很多机会,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在无聊的时候,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帮助别人,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在他被以朋友的工作来威胁必须走人时,他几乎好不忧郁选择了走人。 3、坚持,迪克逊通过各种手段“引诱”纳沃斯基走出机场大门,甚至已经出了最后的杀手锏,试图把纳沃斯基变成难民,不过,纳沃斯基却回了一句,我爱我的祖国,我怎么会讨厌自己的国家。甚至纳沃斯基在受到美女的引诱出去吃意大利餐也没有动摇。当然,你可以说纳沃斯基比较傻,不知道原来可以这样走,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是一个坚持的人。 4、学习的能力,不懂英文,怎么办?通过机场的多语言小册子,学习到英文,然后再进行一些沟通,进而提升自己的“眼睛”,在国外,看不懂就基本上属于瞎子,如果听不懂就属于聋子,而不会说,就属于哑巴,只能通过学习来摆脱其中的一种,才能有生存的空间。 5、人际关系处理。每个人,面对新的入侵者都会有戒心,所以当纳沃斯基面对扫地的、送货的等等对他的刁难时,并没有进行硬碰硬,因为这肯定没用,还会加重对方的不满,纳沃斯基至少人品是好的,他没有想通过特殊的手段来做到什么,而是通过一些事情,跟这些人交流,至少取消了“FBI”的帽子。在一个新的环境,处理人际关系还真是一门学问。 6、抓住机会,很多人都说,给我机会,我能怎么样,很多人也说,机会是自己争取的,其实,我倒觉得,机会需要争取,机会也需要别人给的,不过最重要的是能否抓住机会。为了吃饭,纳沃斯基发现了收行李车可以赚钱,为了吃饭,他日复一日跑签证,仅仅是为了帮那个西班牙人泡妞,不过,却换得了吃饭的机会,为了吃饭,他做了装修工人,不过,很明显,机会有些是自己争取的,有些是抓住了机会,因为他有能力。

 4 ) 高龄小三的爱恨情仇

故事的主角是凯瑟琳泽塔琼斯饰演的39岁高龄的小三。小凯同志傍上大款,却争不过大奶,过着凄凄惨惨艾艾怨怨的生活,每天以更新博客和读安妮宝贝的书度日。39岁,如果是当国家元首就很年轻,但是对于小三而言,就有点太大了。我认识的小三没有超过29的。

后来,她决定不能再这样了。她要离开大款,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然后他就遇到了小汤同志。小汤同志有一颗火热的心,但是没有钱。几经来回,小凯同志终于还是发现,爱情是个屁,穿高级西装的男人才是她想要追求的。

小凯同志在小汤同志的悲恸的眼神注视下离去,在纽约的漫天飞雪中回眸一笑,显然是在已婚成熟男人的滋润下又焕发出了光彩。这浓墨重彩的最终一笔烘托出了本片的崇高主题:

小三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5 ) 破晓前的幸福

凌晨五点半看完这部电影,窗外天已经蒙蒙亮。 《幸福终点站》,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等一下,这不是《拯救大兵瑞恩》的阵容吗…… 片名是有够口水的,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我一直忽略掉这部片的,另一个译名叫做是《爱你无国界》,靠,主演必须是twins、谢霆锋之流才配得起这片名吧 虽然每天都在给别人放电影,自己却是几乎快半年没静下心看过一部完整的片子了,每天就追着看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这种我只要负责傻笑就好的综艺节目逗自己玩。 今晚是康熙都来完了睡意还没来,就想随便在迅雷上找一部电影催催一下睡意,无聊沉闷无所谓正好当枕边片儿。 结果一看就看到了天亮…… 汤哥是来自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杜撰出来的小国家的旅美游客,趁着他躺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中打盹的时候,祖国遭遇军事叛变主权易手,小汤哥一下飞机就成了无国籍人士,在纽约飞机场被及时的拒签了。小汤哥当时的状况和他之前在《孤岛余生》里一样尴尬,出不了飞机场,也回不了国。 小汤哥使出他在《孤岛余生》中鲁宾逊般的创造力和小强般的生命力,在机场里用你十辈子也想不出来的办法存活了9个月(是9个月吧……赶快写完睡觉去了,就不去查证啦),非但如此,还成了机场里的雷锋、情圣和赌神,拥有一座废登机口改装成的豪宅,一份很有前途的装修工作,一座金碧辉煌的喷不了水的喷泉和一众死忠的fans团等,如果再给他半年的时间,我绝对相信他可以在纽约机场里为他的祖国复辟。 说实在的,这部片能让我一直看下去,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它和台湾的综艺节目很像,“梗”(大陆叫包袱)超多超好笑,而它没有成为经典的原因大概也正是因为落入这种了大众喜剧片的套路。 但套路是套路,好笑还是非常好笑的。不然综艺节目怎么那么多人看啊。 看完片子后我马上就上豆瓣找了影评来看,清一色都在说片子阐述的是“等待”,人生就是等待,一票人的等待之类的……好吧,我承认,我对这个主题并不感冒。 感动到我的是小汤哥成为机场地勤之王的阳光历程。 如果你突然间没了国籍被困在异国他乡的一个机场里,语言不通,进退两难,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被炒了鱿鱼,银行账户清零,手机卡里连个打电话叫家里支援的费用都没有,你会怎么办? 当你连一个新疆大饼都吃不起的时候,你如何设法邀请心仪的辣妹陪你一起共进意大利红酒晚餐? 如果你是一个每天为了能不能上班准时打卡而烦恼的白领,突然把你扔到了青藏高原那样的驴友圣地,你是会从容的跳舞哼歌还是玩命的在稀薄的空气中搜寻手机信号给老总打电话请假? …… 小汤哥的人生随着祖国主权的沦丧而得以开启另一块堪称诡异的舞台,你我的人生又得需要怎样的理由才能让它崭新如初? 是的,崭新如初,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疲惫与狼狈,逐渐老态又不见起色,日复一日千篇一律,无聊与无奈仿佛已成定局。 然而即便人生有多不如意,有多沉闷,也没有多少人有勇气去打破这个闷局——这样的麻木和弱小似乎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小汤哥让我看到了重新来过一遍的人生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你肯去为了一个汉堡包在机场里打杂赚钱,只要你肯为了与心爱的她共进晚餐而去做装修工人,只要你肯为了实现父亲的夙愿在机场里睡9个月的候机椅……只要你是为了你心底真正想要真正热爱的东西去生活,脱掉白领的西装银行家的领带,你过得会比现在更加快乐。 有多少人生,可以重来。 ——关于这个主题,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引子,看到这里的你,我们会让你看到更多的意想不到:)

 6 ) 伟大的同情

老头Gupta操着印度腔英语说,今天有个英雄挺身而出,“No one dies today!”,然后第二天,机场所有的地方都贴上了维克多右手的影印。这是影片最感人的情节。
“同情心,是这个国家之所以伟大的原因”,老机场负责人意味深长地对即将接班的Frank说出了影片的核心。
或许“同情”并不是最准确的翻译,“同情”有时候意味着怜悯、同病相怜,但是影片中的同情,指的应该是真正的关心、理解、阅读彼此的灵魂。
Gupta,一个讨厌的印度老头,没有人知道,他刺伤了一个坏警察,偷渡来到美国后,整整做了23年清洁工……
负责签证的黑人女孩,每天的工作只是机械地在不同的护照上打戳,红色的护照或绿色的护照;红色的戳或绿色的戳……没有人知道她也喜欢歌剧,只是买不起门票;
开餐车的Enrique,一个墨西哥后裔,没有人知道等着一个机会向暗恋的女孩靠近……
美女空姐Amelia,从18岁到39岁,等着男人的一个承诺;没有人知道她之所以总是住酒店,为的就是男人的BP响起时,能够随时打包起身……
维克多来到之前,没有人试着去了解他们。
他给予了他们所需要的“同情”,阅读着他们心底一个个的故事。
然后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Enrique收获了美妙的姻缘;
Amelia得到了真正的爱情,正视了属于她的命运;
Gupta找回了失去多年的勇气,唐吉坷德般冲向飞机,他发现自己在这个机场已经呆够了。

我不由得想起了“春园”中卖唱的歌女,年复一年表演水上芭蕾的女孩,也许一个过路人的淡淡的“同情”,就能改变他的一生。即便她们象Amelia那样继续着原来的人生,也会带着不一样的心情,走下去吧。
影片最后,收到拦截命令的机场警察们,一字排开,挡在维克多前面,当我以为警察将阻止维克多入境时,带头的警察脱下了他的外套,披在了维克多的肩上,“外面很冷,你用的着它”。
Frank下了愚蠢的命令,因为他忘了,机场的警察也是有色人种,薪水微薄,维克多的“同情”同样感染了他们。
他其实并不想从“美国”拿走太多东西,只要一张老爵士乐手的签名,他父亲生前收集了56张,还差一张,仅次而已。

 短评

观影心理历程:这是喜剧片!我错了...这是浪漫喜剧片!我又错了...这是鸡汤片!我还是错了。没有落俗。探讨了很多高于爱情的东西,甚属难得

6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力荐

我差点以为Tom Hanks是智障,但他其实是不抱怨,他踏实,他愿意等待。

11分钟前
  • A-sun*
  • 推荐

太好看了,欢笑过后大大的感动。

14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五星都不够的好电影。一个好的故事,就是这样,内核足够坚实,情绪逐渐爆发,人物的一举一动不唐突,有温度。而坏的故事,就是内核虚空,拿句子和旁白来凑。相较之下,高下立判。

18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Viktor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不是按他自己的方式前进的;身处其中,只有为自己挣个好生活。”

22分钟前
  • 张恩勾
  • 推荐

【A+】虽说本质上还是“点子优先”的斯皮堡式美国梦童话,仍然在艺术创作中过于讨好观众而脱离尘世生活。但即使在这种浓情于水的商业氛围之中我们依旧可以一睹斯皮尔伯格那高深莫测的导演功底:一比一的航空楼摄影棚搭建,内部影像空间利用最大化,背景“控制——无意识”的演员调度。对于导演而言,这就是一个从内部窥视的“后窗”式空间,或者说,在这个空间的背景下将其赋予“美国——纽约——世界”所集合而成的小型社会体系。从这个层次上来说,斯皮尔伯格终于算是重现了好莱坞的摄影棚黄金时代,也在空间的构建上终于达到前辈希区柯克、库布里克的水准。毫不夸张的说,斯皮尔伯格,就是当下好莱坞所有时期的精华所在。

23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汤姆汉克斯演这种大智若愚的角色真是天然有说服力

26分钟前
  • 北家
  • 力荐

人不是规则,有时候你需要学会同情。刻在盒子上的Destiny.古普塔冲向飞机的那一刻给我哭伤了…

27分钟前
  • Moonbird.
  • 力荐

温馨。有爱。有味道,值得人们手捧一杯热咖啡在雨天细细品味的电影佳片,讲述了一个男人在异国他乡的候机室成长学习的童话故事,影片所有的元素都恰到好处,一切都在不愠不火中达到电影的极致,然后观众的感情在最后得到最大的宣泄和舒张,大爱汉克斯!

28分钟前
  • 方枪枪
  • 力荐

能让你笑着感动的片儿。很励志。

32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力荐

亲爱的,有时候幸福需要等一等。

36分钟前
  • stranger17🎐
  • 力荐

hanks真棒。。。一個人在機場如何度過一年,還是爲了家人

38分钟前
  • 小鹿斑比
  • 力荐

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像汤叔扮演的维克多这样大智若愚,古道热肠之士。一部阿甘,一部幸福终点站,像是两碗再温润不过的心灵鸡汤,笑到流眼泪哭到喉咙疼的观影体验足够治疗一切疑难杂症。

42分钟前
  • 我是大皮哥
  • 力荐

有点过于戏剧化了,像童话故事。夸张了些。男主角明摆着是被塑造成一个聪明的人,可是影片中感觉就像阿甘啊。傻B又不傻。大智若愚的夸张。为了一个承诺,故事很美,很激励人。PS:男女主角最终没有挣脱世俗在一起啊。电影名可以改为幸福等待吧

44分钟前
  • 大魔王
  • 推荐

我在维克多身上看到了阿甘的影子~~

45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太好看了……五星都嫌少

49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据说本片有真人原型,那哥们困在巴黎机场,不过被催的是困了15年,而且没有凯瑟琳泽塔琼斯这样的美女赏识。

53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还行

等待让人生更加丰厚和充满期待,人生由无数等待组成,等待迟来的班车,等待一次机遇,等待成功,等待老去,等待死亡。幸福没有终点站,只要活着就总会有好事发生,在逆境中仍然活的如鱼得水才是一种境界。

54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这片子和阿甘正传一样经典 人性的美丽啊

56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力荐

人不可妄自菲薄,人应当勇敢、坚强、坚定、乐观、积极、向上的活着。

57分钟前
  • 我坏故我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