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

正片

主演:李·佩斯,杰森·苏戴奇斯,朱迪·格雷尔,寇瑞·斯托尔,艾琳·莫里亚蒂,贾斯汀·巴萨,迈克尔·库立兹,塔拉·萨莫斯,伊多·戈德堡,冈本玉二,阿瑟·迈尔斯·法里卡,艾梅柏·里维拉,布赖恩·泰斯特,杰弗里·霍尔斯曼,奥马尔·克鲁兹·索托,Isabel,Arraiza,Tyler,Crumley,路易斯·O·罗萨多

类型:电影地区:波多黎各 / 英国 / 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失控 剧照 NO.1失控 剧照 NO.2失控 剧照 NO.3失控 剧照 NO.4失控 剧照 NO.5失控 剧照 NO.6失控 剧照 NO.13失控 剧照 NO.14失控 剧照 NO.15失控 剧照 NO.16失控 剧照 NO.17失控 剧照 NO.18失控 剧照 NO.19失控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缝合怪,永生叙事和真爱之吻

巨型缝合怪。楚门的世界+西部世界+黑客帝国+头号玩家……样样都要学,偏偏都只学了个皮毛。细想下来,除了塔导、小贱贱、钱老板成功地把个人的独特气质融入表演,三人共同组成了电影的怪咖风格外,整部电影的背景、主题、剧情、彩蛋乃至特效,都像是前人的拼贴。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and good night”远不止是楚门的一句口头禅。除了突显人物的乐观开朗,或是围绕这句话制造些喜剧效果,它真正发挥作用,对我们造成暴击的时刻,是楚门离开这个为他而造的囚笼世界时。 他曾以这句话开启每天的生活,现在也将用它来结束;他和早晨遇见的第一个邻居打招呼,现在也用它和屏幕前的每一位观众告别。这句简单的台词里倾注了他对上午、下午和晚上,对一天又一天重复生活的无限热爱,也将成为他打开那扇门寻找新世界的动力。而坐在另一批屏幕前共同与他道别的观众,我们,既在这场落幕的仪式中被他宽恕,也将从中汲取一些活力。 相较而言,“Don’t have a good day,have a great day”实在是再拙劣不过的模仿,本就只有口号式最基础的作用,没有任何内涵可言,甚至还在影片进入高潮部分后销声匿迹,再没有出现过…… 失控玩家以人工智能npc作为核心进行的主题表达,也只是西部世界和黑客帝国的拼接,即他们究竟是不是人,我们又是否应该认清虚拟世界的真相。显然本片也完全没有走到这两位的深度。 然而即便只是拍拍ai与人类相爱这样的老套剧情,瑞恩雷诺兹和朱迪科默也真的毫无化学反应可言……其实朱迪科默其实在本片中也没什么发挥空间,我甚至觉得很久没见到这么纯粹的花瓶式女主了,她存在的意义就是发布主线任务,但boss都是男主打的……他们之间的爱情火花都建立在朱迪科默的火爆身材、泡泡糖冰淇淋和天后金曲上,是以纯粹物质而非氛围构建起的连接。 可能正是因为两个人的爱情本就毫不可信,即便第一次接吻都是作为笑点出现,穿插朱迪坐在电脑前的懵逼表情,片尾的转折才那么顺滑。但即便顺滑,也不能洗白“情书”两个字对Guy的物化。全片都在尝试说服观众他们也是人,把它们变回程序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罢了。 至于头号玩家,应该说本片和它的可比性其实反而不高,除了背景设定都是游戏。 头号玩家的价值在于,其中埋藏的彩蛋横跨影视番剧游,纵穿上下几十年,真正成为了几代人情怀与记忆的凝结,也可视作ACG和彩蛋文化的集大成者。 本片彩蛋的数量质量跨度都完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而且头号玩家最动人的时刻是,那些过时的,或者是我们以为过时,而根本没想到会出现的元素,突然蹦出在眼前。失控玩家中最出乎意料的彩蛋也就是美队。 所以我们提到头号玩家会说“情怀”,会说“致敬”,而本片只是在讨好流行文化和当下消费能力最强的观众罢了。 应该说观众比我想象的要更容易讨好……

片中有一个桥段,借反派之口呈现了好莱坞和游戏公司们的丑恶嘴脸,讽刺了它们专注于IP续集圈钱的现象。只想说,缝合怪真的也没比续集好多少……最终还是应该以质量作为唯一标准吧。 看别的长短评,还有人提到了片中的“数字罢工”,甚至和现实进行对比。 我只想说,要是我死了也能第二天在家里无损复活,连银行卡里存款都不带变动,我也敢。 这可能就是我对这部电影感到膈应的症结所在。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将“死亡”的存在感消湮到这个地步。 头号玩家中的死亡是要删号重开的。所以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主角一次也不能死。 死侍中虽然没有死亡,但是有肉眼可见的血浆和剧烈疼痛。本片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貌似也不存在痛感。在第二部中,也封锁了死侍的超能力。 西部世界中host死亡会被重置记忆。而且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这点,被反过来利用以打造强烈的张力。剧中,梅芙知道真相也知道如何保留自己的记忆之后,和爱人狂乱地接吻,然后对着彼此开枪,等待被回收重启。在那一刻,轮回的诅咒和爱恨的缠绵交织着死去。 即便是那些循环式的恐怖片,恐怖游轮以死亡的堆砌制造出强烈的精神恐怖,而忌日快乐正是围绕主角的每次死亡进行布局创造jump scare。 吸血鬼电影中则常以永生与死亡构成二元论,进行着“生命即诅咒”这样的表达。 在以往我看过的任何一部电影中,即便主角有着永生、不死之类的设定,死亡也一定是在场的,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发挥着作用。而且通常有类似设定的电影,其主题表达恰恰与死亡密不可分。 因为,没有死亡作为威胁,时间也失去意义,人物的一切行为、努力和抗争都没有任何代价,所有的价值取向也都站不住脚。 数字罢工怎么了?又没人来抓我,抓了我也杀不了我。 杀杀npc怎么了?他们不还能复活吗。他们连痛都没有,都不带怕的。 意识到这点之后,在观看全片的过程中,我内心毫无波澜。 其实电影可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在本片高潮部分,反派也曾命令手下关闭游戏中重生的设置,但说完之后也没了下文。死亡在全片中仅有的两次接近显身的时刻,一次是服务器被重置,一次是斧头对服务器的破坏。 先说后者。其实是一个很妙的桥段,关机重启思路的极端应用方式,软件解决不了就解决硬件,也说明了数字世界对现实世界的终级无力。但这个时候是意识不到那些AI人类在死去的,甚至Buddy消失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我们都已经知道,只要Guy跨过那道光,一切问题都将解决。 虽然重置就是数字世界的死亡,但片中这一桥段还是变成了爱情片中最庸常的失忆梗。 我最不能忍受的,正是,朱迪最终是用一个吻唤回Guy的记忆。 迪士尼在动画里都好久没拍过这种“真爱之吻”了,我还以为他们知道错了,结果来这么一出。 真爱之吻是人类创造来自我欺骗的懒惰陷阱。既不想付出更多代价来换取爱或者解决问题,也想要一种最简单的验证真爱的方式,才有了这种一个吻可以拯救一切的魔法设定。 现今常被吐槽的古久玛丽苏设定,什么童年帮助一个小男孩摆脱校园霸凌,长大后和已是霸总的他相认,其实内部逻辑和真爱之吻都是一样的。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确证爱的方式,因为明知不会有霸总来爱如此平凡的女主甚至是投射在女主身上的自己,才希望在童年就以最低的代价,和一支潜力股签订最严苛的爱情契约,然后坐等二十年后的相认。 一个时代越容易被真爱之吻感动,越说明真爱的稀缺。 这也是我反对所谓“爽就够了”的原因。爽和空洞又不是同义词。文艺作品理应去发现,乃至填补时代和人们心中各式各样的虚无和空洞。的确,短暂的麻醉让我们忘却也未尝不可。但是总不能说只打麻醉就够了,那和吸毒也没区别。而且很多爽片都是“腐蚀性麻醉药物”,像是以类似“真爱之吻”的肤浅又虚伪的逻辑替换人们对爱情的认知,只会让我们的空洞渐渐扩大。 最后想说说本片的特效。 不觉得好像都在哪里看过吗?拆楼建桥像是X战警天启里万磁王那手;城市挤压本质上还是盗墓电影里两边墙往中间挤那套,也有点盗梦空间的影子;朱迪科默在摩托上边转圈边打枪应该是生化危机,或者说也是很常见的打戏场面了…… 仔细想想的话,貌似这些打戏和特效的设计也都是乏善可陈。不只是说本片,最近的能想到的,在电影院看见最惊喜的视效镜头(不是说技术,是说设计和想象力),可能还是信条里正反两条时间线上动作的并列。 虽然信条很烂,但诺兰的意义可见一斑了。

还是想强调一下,我并非反对那些从本片中收获了快乐并因此喜欢它的观众们,只是希望我们能对爽片也提高要求。哪怕不和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些电影比,和雷神3、死侍、王牌特工比(对应塔导、小贱贱和钱老板),也能意识到本片是多么缺乏想象力和独创性。这种空洞是会消耗观众的,当我们对已有的那些彩蛋、笑点纷纷失去兴趣(即便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爽片还会剩下什么呢?

大家喜欢看爽片,喜欢无脑商业电影的原因,可能正是,严肃的电影一部可以吃好久,爽片却怎么都吃不饱不够吃。至少我是这样吧……

 2 ) GTA5玩家在哪里!!! (无剧透)

电影就是GTA5线上的游戏里日常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感觉就是量身为GTA5打造的电影,

唉 天天锤NPC,

电影主角也神似Gta里的探员!

希望玩GTA的玩家都可以去看一下会感觉到莫名的亲切。

说到智能的NPC

R星最新的作品,《荒野大镖客:救赎2》的NPC已经做到了拥有记忆功能,还会根据你的外表形象,做过事情等等,对你有不同的表现就像一个真实的人一样可以说是现在游戏里最智能的NPC,

比如长时间盯着别人老婆看别人老公会打你,太久没洗澡会被NPC嫌弃,在商店外打过架下次进商店老板会警告你不要惹事。

离电影里的不远了,影迷也可以去玩一下,一个活了的西部世界!

R星永远的神 下面是几张gta游戏截图

发现赞挺多了在发点《荒野大镖客:救赎2》的游戏截图嘿嘿

不用怀疑你的眼睛,这不是现实拍照,这是3000人花8年时间50多亿人民币打造的游戏。

 3 ) 《失控玩家》中的文字游戏,你都看懂了嘛?无剧透,先补补知识再看电影也不迟!

《失控玩家》今天在国内院线上映啦!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NPC眼中的世界。而这个NPC有一天居然拥有了自己的意识,当真实世界的人们看着他在游戏里大闹天宫的同时,他却萌生了想要拯救这个“不真实的”世界的想法。

这部电影的视角非常有趣,类似的设定在电影和文学作品中一直都有所探索,著名的有《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甚至我自己也经常想,我会不会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里,我的本质不过是一堆数字0和1?归根结底,人还是喜欢探索“我是谁”这个问题。

这部电影的调性没有那么深沉,是轻松幽默的动作科幻喜剧。我看电影的时候留意到其中几个有趣的英文文字游戏,还有几个非常实用的知识点,一起分享给你~

1 游戏给角色起名字真是偷了个大懒!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 Guy,如果把它翻译成“盖”,那就全无味道了。Guy在英文里本身就表示一个(男)人。有趣的是,当玩家们看到一个不按套路来的NPC时,发出了“Who is this Guy?”的感慨,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这个名叫Guy的家伙是谁啊?”,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这哪儿冒出来的龟孙子?”

男主的好朋友名叫 Buddy,如果音译成了“巴迪”,那又错过了一层文化梗。Buddy英文里表示伙计、哥们、兄弟,本身也有好朋友的意思(不是好基友)。所以当男主Guy和好友Buddy谈心的时候,叫他Buddy,既是叫名字,也是在叫哥们儿。这个词也经常被省略成bud。

相当于男主名叫“人”,男主好朋友名叫“哥们”。不得不吐槽一句,这款游戏设计者给角色起名字……也太偷懒了吧?

2 God is a troll. 上帝是个人渣

troll这个词在奇幻作品里经常出现,比如指环王里打算把霍比特人烤着吃了的troll长这样:

指环王里的troll

再比如哈利波特里三小只大战的那只troll长这样:

哈利波特里的troll

troll在奇幻作品里通常是指长相丑陋的巨怪,所以当Milly说God is an absolute troll.的时候,Guy很惊奇,Trolls exist? 真的有巨怪这种生物嘛??

其实此troll非彼troll。Milly口中的troll其实是internet troll,或者forum troll。指的是故意网上破坏论坛,发布不良信息,惹恼别人的人。Milly是想说:创造这个世界的那个人,真的是个烦人精。但被Guy理解成了巨兽😂

3 You said it! 说的对!

"you said it" 意思可不是: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你说的。这句话其实是表达赞同对方说的话。可以理解为: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比如:- I think Free Guy is a great movie. (《失控玩家》真好看!)- You said it! 同意!

4 There is no easy way to say this. 这话真不好说出口。

你认出《杀死伊芙》里的小变态了嘛?

当你要告诉某人一个不好的消息,又想显得自己很有同理心的时候,这句话直接拿来就能用。

There is no easy way to say this, but you failed your final exam. 这话说起来我也难受,你期末考试挂了。

5 今天阳光灿烂,枪林弹雨

Anchorman 就是主播的意思,anchor本意是锚,做动词可以表示主持节目,就是像锚一样定在那儿了。anchorman就是新闻主播。

游戏里的新闻主播播报“天气”是说:今天天气温暖灿烂,with just a scattering of drive-bys.

scattering表示零零星星的,少量的。drive-by和开车关系不大,它指的是a shooting carried out from a passing vehicle,从移动的车上射击。就是动作片里经常看到的开着车的枪战场面。

6 游戏皮肤 skin

“兔子”指着Guy说,Nice skin! 你这套皮肤很不错啊。

Guy 以为他在说自己的“皮肤”,于是回答:我可能就是比较幸运吧,我天生水润肌肤,吹弹可破(bushi)。dewy skin就是指水润的皮肤。dew是露水,dewy就是露水般的,用于描述皮肤就是说皮肤很水润光滑有光泽。

但其实,兔子说的“skin”是指游戏里的“皮肤”,就是一套扮相,一套服饰。这里也是一个双关。兔子作为游戏管理员不允许玩家使用NPC同款皮肤,所以要求他换掉(多谢豆友XGuaiMon指正),于是对他说:Lose the skin! Ditch it! 赶紧把那套装扮脱下来扔给我,不然我就要用抢的了!

7 light him up! 兄弟们,上!

你可能听过“you really light me up”的情话——你把我整个人都照亮了,让我变得快乐有活力了。不过这里的"light him up" 是一个美式俚语,和情话没半点关系,反倒是一句引战神句。“light him up”表示发起进攻,类似于中文里“兄弟们,上!”

好啦,这就是想跟大家分享的《失控玩家》中几个文字双关,如果你觉得有意思,就点个赞告诉我呗!

|创作:Juliet |审校:Juliet |排版:Juliet |总编:大风哥Wind

本文作者

如果你想获取《失控玩家》英文剧本,想和我们一起看电影学英语,想加入我们一起创作,请关注公众号:Wind教口语

 4 ) 像《失控玩家》中那样虐待“NPC”,会有道德风险吗?

电影《失控玩家》在国内上映一周以来,紧凑欢快的电影风格引发了热议。截至昨日,这部由“死侍”扮演者瑞安·雷诺兹主演的电影已经突破3亿票房。电影延伸出了一个讨论:虐待虚拟世界中的“NPC”(指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是一件不道德的行为吗?如果有一天,“NPC”也拥有了人工智能的人格,你还忍心对他们开枪吗?

本期“读刊”栏目,书评君带领大家速览近期几则有趣且重要的思想文化动态。讨论的几件事,都与“技术与伦理”这个话题相关。

另一则技术新闻跟我们中学时期的记忆有所联系。化学家拉瓦锡的名字,我们都在中学课堂上有所耳闻。那张入选中学教科书的名画《拉瓦锡夫妇》描绘了他深情凝望着夫人的画面,被很多人称为“知识分子秀恩爱”的典例。不过最近研究发现,这张名画并不是最初的版本,作者曾有意做过修改。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堕胎伦理与技术的纷争持续已久。就在前几天,美国最高法院投票决定,拒绝阻止得克萨斯州最新实行的反堕胎法。该法案规定,禁止怀孕6周以上的妇女堕胎,鼓励检举行为,并且不对强奸或乱伦案件进行例外处理。美国“最严”反堕胎法案的生效是一场针对女性的战争吗?

撰文 | 刘亚光

01

《失控玩家》热映:虐待游戏中的“NPC”也有道德风险?

想象你是一个电子游戏中的NPC,每天的生活轨迹就是一觉醒来,穿上职场特供的蓝衬衫,一路小跑来到上班的银行,上午固定会有一名玩家扮演的匪徒过来抢银行,你用固定的姿势趴下卧倒。结果某一天,你在街上惊鸿一瞥,一名玩家角色的脸庞让你过目不忘——你爱上了她,随后你慢慢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活在一部游戏里,并对这个世界的存在产生了越来越深的质疑。

这是最近国内外大火的电影《失控玩家》讲述的故事。瑞安·雷诺兹饰演的主人公并不是一个简单的NPC,而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完全意识的人工智能,他也是两位有着游戏情怀的程序员的智慧结晶。在故事的结尾,他突破了这个游戏世界的封锁,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新世界。而在现实世界中,妄图抄袭游戏灵感的反派的阴谋也被挫败。《失控玩家》俨然是《楚门的世界》和《西部世界》的结合体,用欢快的风格讲述了一个反资本、反规训的现代寓言。

电影《失控玩家》剧照。

高自由度、随意飞驰的汽车、五花八门的武器,这部电影在许多方面都会让观众联想到一款风靡全球的游戏《侠盗猎车手》。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几乎可以“做任何事”,其中自然也包括毫不怜悯地虐待NPC路人——这也正是《失控玩家》批判的一个游戏元素。这款游戏也曾因为涉及包含过多血腥暴力元素以及可能引导玩家暴力行为而饱受争议。2017年在线互动提问平台Quora上就出现过“在侠盗猎车手中随意射杀NPC是否不道德”的问题。而在《失控玩家》热映的近些天,类似的讨论同样出现。Screen rant上一篇最近的文章更是报道了一名玩家试图通过“杀戮”的方式通关《侠盗猎车手》,以表示对游戏暴力元素的反对。

在游戏里虐待、杀害虚拟人物也存在道德风险?这一问题乍一看似乎很令人惊讶。不过,却有学者专门撰文讨论过,并将其视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伦理问题。前微软工程师Brian Tomasik也是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他不仅曾专门撰写学术文章探讨过NPC的道德地位,还曾在VOX2014年的一次采访中系统表达过他的观点。在他看来,虐杀NPC的风险并不仅源于容易促成现实中的暴力行为——这种对媒介的过度恐慌曾经不断上演——而源于随着游戏中的虚拟人物越来越智能,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也将越来越与我们对待真实社会中的人的态度相关。

Brian认为,如今的游戏对虚拟人物的塑造总体上并不十分精细,这降低了我们“虐杀”它们的道德负担。Game Studies2003年就发表过一篇论文,同样指出过类似的观点,认为《侠盗猎车手》游戏“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创造了一个几乎独立的自由游戏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主角可以几乎在没有任何“实质口头交流”的情况下完成游戏。玩家不会与虚拟人物建立足够的情感连接,“玩家可以专注于动作,也包括拿起枪射击”。

电影《失控玩家》剧照。

不过,Brian提醒,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电子游戏的道德问题”。就像《失控玩家》中的人物一样,随着算法的智能化和设计的精细化,游戏NPC会变得栩栩如生,“个体的道德分量会相应增加,50年后的电子游戏角色至少可能拥有像如今的动物一样的道德权利”。

此外,Brian在Found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2014年的一篇论文中,还给出了一些另外的理由。例如,他援引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的观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人脑和计算机的运作十分相似。同样,游戏中的角色的行动由二进制代码驱动运行,“我们可以说这种行动不是‘真实’的,只是一组愚蠢的物理操作,但我们自己也有可能是受一些‘愚蠢’的操作驱动的”。在深度学习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这个区分也会越来越模糊。此外,很多人常常认为NPC“低人一等”的原因是他们不具备重要的“反思”能力。然而Brian也认为,“反思并不一定是界定一个人道德感受和意识唯一的标准”。他将反思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与人类意识的其他能力看作是监工和工人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性质的不同而非重要性的不同。

这样的观点当然也存在着道德泛化的风险。2014年发表的一份研究就指出,电子游戏提供了一种在道德上“相对安全”的方式处理一些令人生畏的困境。同时,玩家们在《侠盗猎车手》等游戏中体验反道德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吸收了现实生活中的反道德冲动。不过,类似Brian等人的这种看似有些道德洁癖的观点依然值得我们留意。因为在不远的未来,不仅是游戏中的虚拟人物可能越来越智能,游戏本身与现实生活的交融也将进一步深入。

《战争游戏:电子游戏与武装冲突的未来》,作者: [美] 科里·米德,版本: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后浪2020年6月。

去年出版中译本的《战争游戏:电子游戏与武装冲突的未来》一书就大体上勾勒了这一趋势。作者认为,尤其是在“9·11”事件后,电子游戏已与军事行动深度绑定。不仅士兵们的日常训练常常借助电子游戏进行,美国军方还致力于通过电子游戏进行军事教育。《战争游戏》记录了多个类似的案例,例如,美国陆军准备为军队配备“虚拟化身”,它们将陪同军人模拟各类情况下的险情。一款名为《伊拉克人战术》的游戏则通过对伊拉克地区文化背景的全真模拟,训练士兵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而游戏《美国陆军》则被军方引进了校园。军方还曾利用游戏项目“众筹”军事行动方案,美国海军曾利用一个“大型多人在线战争游戏接力”项目寻找打败索马里海盗的众包式创新方案。

随着在实验中枪杀虚拟人物的频率越来越高,可以想象,在战争这类涉及严酷道德选择的场景中,游戏给人在真实情境中如何抉择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毕竟,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正在不同被技术所消弭。

电影《失控玩家》剧照。

02

名画掩藏的秘密:拉瓦锡为何只看着夫人?

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的《化学基础论》的出版被认为是化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拉瓦锡让化学研究从定性走向了定量,给出了氢元素、氧元素的命名,预测了硅元素的存在,还给出了化学学科中“元素”的定义。根据此定义,现代化学元素列表的制定成为可能。

与拉瓦锡本人可能差不多有名的是法国艺术家雅克·路易·大卫创作的双人肖像油画《拉瓦锡夫妇》(Portrait of Antoine-Laurent Lavoisier and his Wife)。大卫在1788年创作了它。画面中,拉瓦锡在铺上红色天鹅绒的桌子上写作,但一直目不转睛地深情凝望着夫人玛丽·安妮·皮埃尔特·保罗泽,他写作的桌上也放满了一堆化学器具。

油画《拉瓦锡夫妇》(Portrait of Antoine-Laurent Lavoisier and his Wife)

这幅画的实物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但是它的复制图像却是各类你我熟识的出版物上的常客。它不仅出现在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科书中,司汤达的《红与黑》、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莫泊桑的《羊脂球》,这些文学名著某些版本的中译本封面图都是这张《拉瓦锡夫妇》。如果说曾有人将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弗雷德里希的《海上漫游者》称为“封面之王”——因为它在唱片、书籍封面的出镜率实在是太高了,那么这张《拉瓦锡夫妇》,可能就是《海上漫游者》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一。

《红与黑》与《大卫·科波菲尔》书封。

网络上某中学化学课本上的拉瓦锡画像。画像上拉瓦锡面向的左侧,实为原画作中被裁减的拉瓦锡夫人。

不过,这幅名画在1977年由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接手前曾几经辗转。在它刚刚被创作出来的年代,则一直没能在巴黎公开展览。原因很简单:当时恰逢法国大革命时期,作者担心这幅画与皇家宫廷、旧制度之间紧密的联系,会激发起围观者的众怒。大都会博物馆表示,大卫曾打算在1789年首次展出这幅画,但最终临时撤回。

然而当年的故事却不仅是撤展这么简单。8月30日,学术期刊Heritage Science刊发了一篇研究,博物馆研究科学家西尔维娅·森特诺和大都会博物馆文物修复员多萝西·马洪等通过无创红外反射和宏观 X 射线荧光测绘技术(infrared reflectography and macro X-ray fluorescence mapping)对这幅名画进行了分析,发现这幅画曾经被创作者大卫修改过,其最初的底稿中桌上并没有满桌的化学仪器,同时,桌子比现在更加华丽,上面镶嵌着镀金黄铜,而拉瓦锡的夫人还戴着一顶时髦的羽毛帽子。The Art Newspaper的最新报道表示,这一切“反映出拉瓦锡身为税收官的特权地位”——而这也是拉瓦锡除了化学家之外,不为许多人所知的另一重身份。

资料显示,税收官的身份为拉瓦锡的化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却也为他在1794年被执行断头台处决埋下了隐患。研究者认为,大卫的修改突出了拉瓦锡的科学家身份,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避祸之举。大都会博物馆欧洲绘画副策展人大卫·普林斯接受采访时则表示:“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艺术史的新的角度,即更多从政治环境的角度来审视画作”。不过,普林斯也认为,大卫选择对画作进行修改也可能是“受到一种本能的启发”,即“脱离已经泛滥且为公众过于熟悉的肖像画类型而创造一种新的形象”,通过这种描绘,拉瓦锡与夫人之间的爱情,与人们对现代科学的憧憬连接在了一起。

这份新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一个法国大革命时期“躲避舆论审查”的艺术。许多人曾调侃,画中的拉瓦锡对化学器具不管不顾,却只深情凝望着夫人,这是知识分子的浪漫。在现代科技的介入下,这似乎也只是一个浪漫的误读。现代技术对名画的解密在近些年的文化动态中其实也并不罕见。

例如,2019年由伦敦大学学院(UCL)开展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就利用AI技术解码了比利时名画《根特祭坛画》的秘密,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UCL官方网站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过去在解码艺术作品潜藏的秘密时通常会借助X光照射,然而,X射线图像难以“将艺术品表面下的各个层彼此分开”,为还原某些真迹造成了困难。这份研究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则旨在突破这一局限,更精确地还原画作的面貌。

图源:news.artnet.com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始终是许多思想争锋的母题。在艺术的领域,人们常常抱持一种怀旧式的乡愁,认为象征工具理性的技术可能肢解艺术品的灵韵。当微软小冰也能出版诗集,这类话语在近些年作为对人工智能技术崛起之焦虑的一部分,尤其受到关注。不过,这一系列有关名画的“解密”同样也揭示出技术为艺术带来的全新可能——它激活了艺术品所承载的多层次历史,并能够与不断流动的社会情境产生呼应。正如此次揭秘《拉瓦锡夫妇》的几位学者的倡议,不同专业知识的各界人士应通过跨界的合作,让“博物馆中的艺术品保持活力”,使得一幅画进入博物馆后,不再“如同被锁在坟墓中一样僵死不动”。

03

美国最严“心跳法案”生效:超声技术助推了反堕胎运动?

今年5月,美国得州州长签署“心跳法案”,旨在禁止怀孕女性在侦测到胎儿心跳后进行堕胎。时间上,从胎儿形成6周后即被认为不可禁止堕胎。同时,法案允许私人公民起诉任何被认为帮助患者堕胎的人,并且不会对涉及强奸或乱伦的案件进行例外处理。8月30日,美国多个组织团体向最高法院递出了紧急请求,希望能阻止得州“心跳法”生效。9月1日,因最高法院未对暂停该法案的紧急请求采取行动,该法案生效,被称为“最严”禁止堕胎法案。

该法案的生效引发多方争议,美国总统拜登称该法案“违宪”。《卫报》近日的一篇评论也指出,该法案限制的允许堕胎时间为怀孕后6周,而这个时间“甚至大多数女性都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怀孕”,该州超过9成的堕胎请求都在这个时间段后才执行,此法案严重限制了女性的生育权利。PBS的一篇最新评论则指出,这一法案将加剧社会不平等,因其大大增加了希望堕胎的女性的成本,而真正富有的女性则不会在意这些。

有关堕胎合法性的争论旷日持久,支持者认为人们应当拥有生育的自由,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意味着对胎儿生命权的侵犯。另一篇PBS的评论指出,此次得州通过的法案在堕胎合法性争议中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它承认了一种新的起诉方式,即法案的实施并不依靠公权力机构,而是鼓励普通民众私人起诉,还附有相应的奖金。拜登在9月2日的声明中就对此表示谴责:“这激励无数的陌生人能够介入女性最私密的决定中”。亚利桑那州生殖权利律师朱莉·冈尼格(Julie Gunnigle)也表示,这意味着“刑法渗透进入生殖行为中”。

1973年,美国最高法院就”罗伊诉韦德案”(Roe vs Wade)做出判决,自此40多年来,堕胎在美国大多数州成为合法。近年来的“心跳法案”争议对此构成了严峻挑战。

评论称,此次“最严堕胎法”的通过与最高法院内部的分裂同样有关。在来自最高法院的反对意见中,首席大法官索尼娅·索托马约尔 (Sonia Sotomayor) 写道,得克萨斯州立法机构通过招募普通公民来执行该法律规避宪法,并且法院的大多数人“选择将他们的头埋在沙子里让这种事情发生”,“绕过州官员、依靠公民赏金猎人的做法,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密歇根大学宪法学教授Leah Litman 则在采访中担忧,这一决定为其他州的立法机构提供了一个新方案的设计图。同时,此类立法方法有扩散到其他领域的危险——比如枪支。

与堕胎有关的争议同样与医学技术息息相关。关于此次“心跳法案”,PBS采访的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医学中心的医学专家迈克尔·卡科维奇博士表示,6周并不是心跳形成的标准。其他医学专家也表示,心跳大概在9周左右开始形成,他们对利用不准确的医学知识推行法案的行为表示谴责。卡科维奇表示:“我们正在使用更先进的超声技术来检测早期胎儿的心脏运动,但现在人们正在不当利用这项技术来推进他们的政治议程。”

参考资料:

1.//www.pbs.org/newshour/politics/texas-abortion-law-and-what-it-means-for-the-future-of-abortion-rights-in-the-u-s

2.//www.pbs.org/newshour/politics/ap-explainer-the-language-reach-of-new-texas-abortion-law

3.//www.npr.org/2021/09/02/1033541289/texas-abortion-law-may-force-women-to-seek-an-abortion-elsewhere

4.//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1/sep/02/the-guardian-view-on-the-texas-abortion-ban-this-is-not-the-end

5.https://link.springer.com/content/pdf/10.1186/s40494-021-00551-y.pdf

6.https://www.ucl.ac.uk/iccs/news/2019/sep/ai-uncovers-new-details-about-old-master-paintings

7.//news.artnet.com/art-world/hidden-composition-jacques-louis-david-portrait-chemist-lavoisier-2004720

8.//www.theartnewspaper.com/news/progressive-scientists-or-high-flying-elitists-the-met-unlocks-a-secret-within-a-renowned-jacques-louis-david-portrait

9.//www.vox.com/2014/4/23/5643418/this-guy-thinks-killing-video-game-characters-is-immoral

10.https://screenrant.com/gta-5-minimum-kill-count-726/

11.//reducing-suffering.org/do-video-game-characters-matter-morally/#How_important_are_NPCs

12.//www.quora.com/Is-it-morally-wrong-to-kill-innocent-npcs-in-a-video-game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刘亚光;编辑:李永博;校对:王心。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5 ) 笑中戳泪,又怂又上,我才是《失控玩家》

《失控玩家》让我一个菠萝头泪洒影院,殊不知保安小胖除了会解裤腰带,还会煽情悟道理,没有男人能抵抗得了大只佬温柔又热情,这个超高自由度的世界,让我感受到了身为人类的平凡也让你体会到了身为英雄的炫酷,而在这虚拟与现实交织的视听盛宴当中,我不得不强调那么几点。

1、看点

我也是奔着瑞恩·雷诺兹来的,想看看他不演疯子的时候能否柔情寡言,看完电影我的脑子里只剩下淡蓝色衬衫下的一对胸脯。朱迪·科默真的又酷又美,在两个世界里来回穿梭让人觉得高不可攀又唾手可得真的是吊足了粉丝的胃口。最最让我惊讶的是还能看见“美国队长”惊喜又上头。而整个故事的叙事结构也让我觉得俗套但是不乏精彩,总是让你能猜到结果但是猜不到过程。最后还要为这段虚实结合的爱情捏一把汗,到底是精彩的打斗,酷炫的特效,哲学的感悟都不够了,还是那泡泡糖味的冰淇淋,荡起的秋千,双奶单糖的咖啡让故事甜蜜了。反正我不管,我就是觉得可看的点好多,花钱看就完了。

2、燃点

不管是炫酷的飙车特技,愤怒的火箭筒炸公路还是一排排的跑车和武器都让这个虚拟世界非常地精彩。什么花哨的道具一飞冲天,简洁的系统操作流畅,都掩盖不了我们大众对游戏的追求—“皮肤”。程序员老哥的一身粉红兔子装简直燃爆了,谁不在游戏里有一套粉色装备,别说是兔兔套装了,连男主的车库里都有一辆玫粉色牧马人。而火箭炮轰出来的火花之后接上一个强吻,简直看得我上了头,全场最燃没有之一。当时我就想还好是火箭筒,只有一发,要是烟花或者鞭炮的话可能这深情一吻就变成小鸡啄米了。

3、泪点

“保安不胖,公司不旺”

小胖巴迪无疑是所有小人物的一个真实写照,身为银行的保安他的任务就是趴下。在GUY为友谊献出“眼镜”的时候,他怂了,他拒绝改变不想跟这个疯了的NPC胡闹。但是在陪伴GUY的这件事上,竟然英勇无比,也就是断桥上的那场戏让我绷不住了,懦弱只属于这琐碎的生活,而每个小人物都有伟大的一面只要他相信光,他就是光。此刻我想为所有的保安鼓掌,他们有妻有子只是在面对危险的时候选择成为一个普通人,但是面对朋友的忧愁,领导的责备,家庭的负担,总有一个时刻他们可以成为英雄,但是你们忘了他们其实就是非常普通的普通人。

“泡泡糖味冰淇淋,荡起的秋千,两份奶一份糖的咖啡”

从始至终,我们都把目光放在了GUY的自我成长上和与“燃烧瓶女孩”的风流爱情故事。我们却没有关注到为什么海边会有泡泡糖口味的冰淇淋,荡起的双人秋千,甚至每天早起的咖啡是两份奶一份糖。这些细枝末节的小情趣正好打动了女孩儿让这爱情的温度慢慢上升。殊不知这是一个IT男的浪漫,在最后的最后解释了为什么GUY能从千万个NPC中觉醒,就是因为直男的浪漫,是爱情让人迷失也是爱情让人失去理智,就在我还在担心这段网线下的爱情会怎样收场的时候,一场蓄谋已久的表白突然出现,确实让我眼眶一湿。

4、悟点

这电影讲的道理太深了,直击内心,让我一个佛系玩家突然感受到了浓浓的哲学奥义。

当GUY第一次知道自己是个虚拟人物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但是他并没有借酒消愁也没有放纵自己,而是第一时间找到了哲学大师“小胖保安”,巴迪就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告诉了GUY,我们是不是真实的不重要,我们应该活在当下,当下安慰朋友的我是快乐的,而这个快乐是真实的,那我为什么要考虑那些虚幻的东西,我要抓住现在的感受。短短的几句话让我们的人生醍醐灌顶,连虚拟人物都知道要活在当下,而你是不是总是忘不掉过去又憧憬未来,那泛滥的情感不就波涛汹涌的来了嘛。

有人说这就是《楚门的世界》,不,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每个人都循规蹈矩但是每个人都羡慕那些“戴墨镜的”,都觉得自己自命不凡却逃不出生活的牢笼。而你与那些人的距离有可能只是一副眼镜。请你摘掉你的有色眼镜,带上这副眼镜你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主角”。智慧与思考让每个人变得不同,咖啡师除了意式咖啡也开始做卡布奇诺了,舞女不再围绕大哥开始写打击犯罪的自传了。总有某个时刻让你突然顿悟,让你的人生开始五彩斑斓,而主角GUY的大门就是爱情。米莉走过他的一瞬间,那股音乐就是他的信号弹。

说了这么多点,为什么偏偏没有提笑点呢,因为笑点太多了而且很高级,千万不要看中文配音版,我发现翻译出来的意思真的只是贴合,而纯正的英文字幕版才能让你体会到导演和演员给你的无奈,心酸,失落,得意和欢呼雀跃。在这个包含了爱情,友情,金钱,动作等诸多元素的电影中,我能看到的是身为底层小人物的平庸,也看到了所谓的英雄皆小丑的滑稽。不管你是游戏狂热爱好者,还是恋爱脑甚至是工作狂你都能在电影找到些启发。不敢说电影有多么地好,不过值得花钱看,这应该算是对钱最高的评价了。

 6 ) 把我幻想了接近二十年的游戏情景,在电影里跑了一遍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下面会反复说起的两个系列游戏。

//www.douban.com/game/25985755/

模拟人生

表面和平友爱的开放世界--众所周知,官方绝对禁止任何攻击模组,再多的玩家自建Mod都不可能在游戏里直接把人给突突突了。很少绝对意义上的NPC,绝大部分游戏人物都可切换至玩家控制模式。

第二人生

贯彻模拟人生系列精神的纯线上网游版本,曾达到极致辉煌,最顶点时曾有国家官方大使馆进驻游戏,各大现实中的公司在游戏里做起房地产开发生意。诞生了史上第一位靠网游获利超百万美元的玩家。游戏币直接与美元挂钩,游戏中曾短暂开放过股票交易系统。后毁于经济系统崩盘,以及弥漫于游戏各处的凰赌毒。

GTA5

表面就绝对不和平友爱的开放世界--从联机合作任务到单机任务都充满了各种突突突。玩家可控角色极少,直到5代时,才有了3位玩家可控角色。线上版本里玩家只能控制自己的角色。游戏里有大量真正意义上的NPC。

--插播一下开放世界游戏的概念,在我这里,开放世界是指:地图可探索,任务非线性。模拟人生系列最初的母游戏模拟城市是标准意义上的沙盒游戏。而模拟人生系列则不太相同,实际上它并不严格符合后来的沙盒/开放世界的概念。严格符合后来的所谓开放世界概念的游戏是像GTA系列、刺客信条系列这样的游戏。

我作为一名游戏消费者,算是亲身经历了这两个系列游戏的各代。模拟人生从初代开始玩,而GTA是从三代最初版开玩,到Vice city,再到包含线上模式的第五代。前后都有十几年的时间。

据我观察,这两个系列游戏,虽然在各自的领域都达到了标杆水平,但总体而言,玩家的重合度并不算太高。以至于我翻了翻影评,就没啥人真正从这俩游戏对比角度来说说这部电影的。于是我就来说说呗(想哪写哪,写得不好罗嗦,我也懒得多调整了,凑合看吧)

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晰的表明了背景。以至于玩家群体们真的就是一眼就能看明白,好比这张帖里提到的大家看《失控玩家》了吗~(无剧透)

就像我在游戏简介里写的那样,这两个系列游戏有非常多的不同。而NPC系统又算是特别显眼的一处不同。模拟人生系列里的绝大部分人物角色其实并不能简单的称其为NPC(non-player character)因为纵观整个模拟人生系列外加浩如烟海的资料片,真正意义上玩家完全不可能操控的NPC占比是很少的。我猛地想过去,也就基础包里的保姆、管家,后来加入的死神,公寓生活资料片里的房东、还有魔法资料片里的白魔法大师(光明女巫)、黑魔法大师(黑暗女巫)会来地球访问的外星人,等等诸如这些人物是玩家不可以切换到由自己操控的模式。其他的各个社区公民(包括玩家自建上传到社区供开放下载的,游戏官方配备的)都是可以切换到玩家可操控模式下的。什么种族都可能有,植物市民、吸血鬼市民、狼人市民等等等等吧,就像电影里最后的口号一般: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

植物市民,靠光合作用就可存活

正因为这些角色时刻准备着由玩家操控接手,因此在玩家不控制的时间段,只要存在于社区内,他们就会自行“生活”。从初代起,这个感受就非常明显。我不控制他们,他们自己也会过日子,也会产生自己的剧情。

我曾经在2代时做过一个令我印象很深的实验。我创建了一个社区,把当时我身边玩的好的朋友,比照现实中的长相星座这些个人信息,一个个放进社区内。当然也建了一个我自己。然后我只控制我自己,过了一段时间我再观察,非常惊讶,这些角色的剧情走向就开始像他们在现实中一样了。现实中的夫妻在游戏里也逐渐互相喜欢成为情侣,现实中互相关系不好的两个人,在游戏中也开始见面就吵架。这样的“智能”情况,到了3代4代就更加突出了。所依模拟人生相关的社区,不管哪里的,总会有一个板块叫“剧情”。大家会在里面分享各种自己角色跟NPC发生的故事,甚至纯粹观察NPC的故事。

然后,再看GTA系列。虽然每一代都有足够经得起推敲的主线剧情,以及与时俱进的过场动画加精妙的台词。但,除去任务期间,你所操控的主角几乎不可能跟NPC发生有意义的对话。与NPC的互动选项也少得可怜,要么就是互殴互突突,要么就是带着某特定类型NPC开车去兜风,开到个僻静的角落做一点奇怪的事情。GTA里的NPC是货真价实的NPC,除了有限的几个动作,剩下的啥也不会。

NPC与NPC才可以聊天

完全就像是电影开头几分钟处,保安拉着男主说的那句话:我们跟那种戴眼镜的人没法聊天,他们不跟我们聊天,我们不跟他们聊天!

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简直想去跟编剧拥抱了,原来你也希望洛圣都的NPC会像模拟人生里的"NPC“那样冲上来跟自己打个招呼,产生个剧情啊?还指望能刷个友好值什么的。

因为一上来,男主就显然生活在GTA线上版本的那个世界里,虽然他早起穿衣服的模样,是那么那么像在模拟人生里。但是,他每天在银行里等待着玩家来抢银行...我TM抢了那么多次银行,我会不知道那银行是哪里吗?那必然不在柳溪啊!那必然在洛圣都啊!

GTA5洛圣都北部坐标 玩家可进入银行
门口这样
里面这样
电影里男主工作的银行-每天等人来打劫的地方长这样

我在玩GTA系列的时候,经常幻想那里面的NPC如果可以像模拟人生里的"NPC“那样”智能“,那圣洛都该有多美好(多可怕)~往刺激了想,最最起码我的死法就变得很多样了--会被人骗到什么房子里,再砌上墙,把我活活闷死饿死,骗到游泳池里淹死,骗我去做饭然后被火烧死。骗我结婚,再把我弄死继承遗产。骗我成为吸血鬼,再把我拖到大太阳下面烤死....

往温馨了想嘛,那就像电影里后来的剧情一样,大家原地放下屠刀,直接拥抱一个和平友爱的洛圣都...估计推到这一层编剧也觉得过于不合理不可能,于是只能彻底弃掉邪恶的洛圣都,转而直接拥抱模拟人生的世界...

圣洛都空气墙...GTA历代里其实都有这种海上空气墙

于是才有了电影最后的一幕,洛圣都空气墙背后藏着一座模拟人生岛屿资料片里的海岛--索拉尼群岛。

模拟人生岛屿生活 索拉尼群岛
索拉尼群岛

到最后,所有人去了新地方开始交朋友的新生活。那个新地方就是柳溪镇。

模拟人生里以新奥尔良为原型的柳溪镇社区

再说说电影整个的剧情。跟这俩系列游戏的发展也可以讲是深刻呼应。

首先,模拟人生之父will wright长这样:

稍微年轻时
年纪大一点时
will给自己在初代模拟人生里设计的形象
Guy一定得戴上眼镜才成为玩家
guy的设计者之一key长这样

我也没仔细查电影制作相关新闻,我只能说我的直观感受。我不好说这俩角色就是比照着Will来定妆的,但最起码我能看出点那个意思来。

然后回顾整个GTA系列,最居功至伟的Leslie Benzies长这样。

Leslie Benzies之于GTA系列有点儿类似于宫本茂之于马里奥系列

电影里自由城游戏的老板antonie长这样

混沌邪恶的antonie

电影整个剧情走向吧,怎么说呢?虽然有趣开心,但连我这个模拟人生资深粉都jio得,Leslie被黑得有点过分搞笑疯逼了~~大家明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嘛,咋搞着搞着就成了自由城(GTA)抄模拟人生智能NPC代码了嘛!

本来Leslie在GTA5上市后,被R星一脚蹬出公司,不能再主持GTA系列后续开发工作已经很可怜了。要不要再捅上这么一刀啊?然后GTA5线上模式不要脸的赚钱,包括6迟迟出不来的锅,其实也甩不到他头上。

然后呢,will就被塑造成傻白痴的老实程序员Key...好可怜啊,被antonie又压榨又欺负,还壮志未酬。

而在现实中,will很早就退出了整个模拟人生系列(包括模拟城市系列)的开发工作,在工作室被电子艺界整体收购后不久就退了。后来又拉了个小团队搞了个叫Sim you的项目,但并没有下文,确实也算某种程度上的壮志未酬。但是!will壮志未酬,当然得怪万恶的收购狂魔EA 啊,是EA这个资方在搞事儿。无论如何怪不到R星头上去滴。

写到这里,叨一句电影里反复响起的BGM,Fantasy,这是在我高中时候发售的大热金曲(1995年),直到大学时我还经常听。

模拟人生初代发售于2000年。GTA3(GTA真正开始成功的一代)发售于2001年。

这部电影能把这首歌拉进来,做这么两个系列游戏的crush之歌--那我盲猜主创人员当中必然有跟我差不多岁数的人。我今年39周岁。

最后,我很喜欢这电影,因为这是“自己人”拍出的游戏电影。快乐。

------------

补充:如果非要拉踩一下的话,那我觉得这部电影比《头号玩家》要好很多。

我只能说,头号玩家并不是一部拍给游戏玩家看的“游戏电影”。那电影里的开放世界并不存在于现实的开放游戏世界里,并且也算不上什么游戏开放世界的“发展方向”。有点儿像那种平时并不真的玩游戏的人,臆想出来的“开放世界”游戏。首先,VR设备的体验并不好,甚至可以说相当不好。游戏内动作如果要靠玩家真人动作捕捉去实现...科科...任何一个稍有游戏常识的人都会微微一笑,真滴是太高看玩家们的运动水平了。

其次...任何开放世界类型的联网游戏,怎么说呢?经济系统都是特别严肃重要的东西。头号玩家游戏里的那个经济系统,就是肉眼可见的一塌糊涂乱七八糟,我看得时候非常出戏,心说,敢这么耍大刀,那这网游还搞毛线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还允许玩家自建功能性Mod(就那改装车),居然还能不搞隔离不封号,那不就相当于挂逼满天飞吗?你今天能改装个高性能车出来瞎跑,那我明天就能造个外星人大炮出来轰了你们。不就是挂嘛?谁不会弄啊?那这游戏就彻底没有平衡性了啊!大家还玩个屁啊!像主角那样的开挂玩家,是现实中正常游戏玩家最痛恨的一类玩家。随你什么悲苦的身世背景--你TM居然自建挂还开挂,那你能是什么好东西??就你这样的玩家,还成英雄了???!!呸!

到了最后,一帮玩家冲过去砍大怪,我简直想扭过脸去:啥啊?前面大家弄挂不是弄得挺神气的吗?到最后怎么就开始肉搏拼刺刀了呢?调挂呗!!!就这前言不搭后语的剧情,也就只有不玩游戏很多年的观众才可能觉得说得通了。

相比之下,失控玩家就好多了,两个游戏运维发现不对劲的玩家,直接冲进游戏里想不声不响搞掉个玩家,也只是小小的调了一点点儿挂而已。主角从头到尾也没自建个啥道具,车啦武器啦防具啦都是游戏商店里堂堂正正花钱买的。直到整个游戏临近崩塌,所有玩家都被迫下线以后,游戏开发者直接下场去跟主角单挑,才算调了几个并不夸张的挂出来。主角与心上人都是游戏世界里的守序正义玩家,一级级自己老老实实打上来,装备都是从系统商店里买来的。这样的玩家,才符合正常玩家们心中的正义。我们才会觉得他们可以做英雄。

---归根到底,在联网游戏里做一个守序的玩家是基本道德,这很重要,可以消极怠工,但绝不可以通过作弊来打击他人或完成任务。任何看着像作弊开挂的联网玩家,那都不叫有反抗精神的玩家,而是该下地狱的玩家!!

依照头号玩家的结局,任何一个玩过联机游戏的人都会明白,他们绝不可能迎来一个美好新世界,而是无边的地狱。一款没有大规模运维团队管理的网游,一个允许玩家自建各式各样带功能属性的Mod开放世界/沙盒网游,那只可能是一座地狱。没有任何其他的可能性。

大家可以随手查一下,我的世界2B2T服务器,看看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跟美好一点儿边都不沾。

———再补充一句———

如果当真要去类比,那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美好版本的《西部世界》。都是在讲NPC觉醒,开始拥有自我意识的故事。

那部剧里的开放游戏世界虽说不是电子游戏开放世界,而是真人直接进入的开放游戏世界,但确实严格遵循了电子游戏开放世界的规则与逻辑。第一季极度震撼,但由于是暗黑走向,到后面也非常容易崩。因为这类开放世界一旦往暗黑向走,那么整个剧情崩坏就是注定的了。运营一个开放世界游戏,游戏平衡性的掌握永远是终极难题。随着游戏规模的扩大与玩家人数的增多,开发运维需要时刻走好钢丝,不停解决各类问题,不停微调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削强扶弱,保证上升通道不至令普通/新玩家感到绝望,近乎疯狂的打击外挂,才能保证整个世界不堕入暗黑森林式样的无边地狱。因为开放世界一旦放任不管,天然的走向就是暗黑森林,强者霸凌弱者,弱者一旦翻成强者,则必然血洗复仇屠戮一片,没有任何悬念与其他走向。

所以基于开放游戏世界概念的故事剧情,如果往暗黑方向走,难度系数很高,因为当一个开放世界游戏走向暗黑的时候,基本就是战力系统经济系统开始崩的时候,这俩系统一旦开崩,癌变速度是光速的。那整个世界烂掉,失去活性,被玩家们抛弃变成废土的速度也是很快的。讲白了,就是没谁会停留在一个烂掉的暗黑世界里死磕,去争取什么公平与正义。还有人玩这游戏的时候,游戏的开发运维方就是上帝,而高水平玩家就是大佬。当大家弃游的时候,开发运维方/高水平玩家统统屁都不是。斗争个毛线啊!

那故事剧情怎么延长啊?很快就“全剧终”了。

 短评

Channing Tatum和某漫威男星客串是惊喜。其他内容感觉很无感,甚至爱情戏份很俗套。创意基本上来自《乐高大电影》(Lego Movie)、《楚门的世界》(Truman Show)和《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的综合,角色略卡通化,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

6分钟前
  • Maggie_in_LA
  • 还行

程序设定让我爱你,但接吻时我无师自通。

9分钟前
  • 买椟还珠冠军
  • 推荐

精彩,所以我们的世界又是谁写的呢

11分钟前
  • Alvin- tiger
  • 力荐

那些NPC,其實就是我們啊……福報996笑著笑著便落淚了……😭

16分钟前
  • 高大华Austin
  • 力荐

很遗憾最后没出来一辆车把男女主角撞S,然后跳转到更加现实的世界观众愕然,接着跳到更更加现实的世界导演和编剧冲着对方大吼「meta结局才是观众最喜欢的!」「meta都被玩腻了!」

20分钟前
  • Nein
  • 还行

做梦没想到美队把盾牌给了死侍。

21分钟前
  • 陳顏
  • 推荐

拉倒吧,拍到日本人的片段就是西装革履在干净的街道上,拍到中国人就是在拥挤阴暗的中餐厅,下一个镜头切到印度也是一堆人在脏乱差的环境。问号脸,美式的永远看不起人的刻板印象式幽默

26分钟前
  • 水水涛江
  • 较差

美国npc想干啥事也得靠演讲啊

28分钟前
  • 已汪销
  • 还行

Channing Tatum 太好笑了;不是說沒有kiss的按鈕嗎,怎麼後來要喚醒記憶的時候Millie主動親上去了哈哈

33分钟前
  • Jazzysmt
  • 力荐

叙事脉络挺清晰的,比我预想中完整、有条理,最后还是个甜蜜蜜结尾。该死的,让我想起卡萨布兰卡来。

34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浪漫戏都拍得很好,打怪升级的部分也不错,后半段略显仓促了而且最后的结尾我不能接受hmmmmmm人类为什么不能和AI谈恋爱?!!?!?你给AI就留了一个GAY!!!

37分钟前
  • 绀色咖啡
  • 推荐

救命 谁能告诉我Milly怎么在游戏里学会操纵角色亲嘴的

38分钟前
  • sweet_boy
  • 推荐

电影的中心思想:脱离被洗脑的生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43分钟前
  • 张翔森
  • 推荐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版楚门的世界,有些梗还不错,但整个剧情框架比较老套。看着女主喊Get up Guy的时候,我就光想起那句Run Gump Run了……

46分钟前
  • 爱蜜莉雅
  • 还行

人类与AI区别或许在于情感,当AI学会爱,他和人类有什么区别?和前辈一样,《失控玩家》依旧在讨论自由意志,里面有一点挺有趣的,NPC们的觉醒掀起了数字罢工,这一点人类还不如NPC们。当《黑客帝国》遇上《楚门的世界》,不管是红药丸还是蓝药丸,都要活出great day,活成真的free guy。

51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好欢乐的片子,虽然套路,但足够娱乐。贱贱这次完全是驾轻就熟,诠释了另一版本的死侍。

56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7分。已经很久没在电影院这么开心大笑了。是那种没什么负担的纯娱乐片,所以也没必要试图在这样的片子里寻找意义和深度,只要享受这两小时就好。尤其对于游戏迷,这种GTA式的世界,以及各种针对NPC和游戏玩家的玩梗,还是很欢乐的。另外,我竟然忘记福斯已经归迪士尼了,所以后面各种跨世界的彩蛋,竟然那谁也客串一小脸,真的是一个爆笑。还有,钱老板果然一直无节操小配角。

5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迪士尼:我,有,版,权。🙂

60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有趣,比预期的要有趣很多,可以感受到很多此前同类科幻片的梗和设定,但融合和借鉴得挺顺滑,最难把握的中段戏份反而成为节奏最稳的环节。稍显遗憾的是没有足够时间去沉淀虚拟与真实情感的探讨,在创意脑洞上也少了些许惊喜。瑞恩·雷诺斯的演出大大增加了主角魅力,估计很多台词都是他演死侍时那样即兴发挥的,甚至有些时候还以为是死侍上身,在影片恶搞自己也是没谁了PS:21世纪福斯被迪士尼收购的痕迹,居然在影片里也给玩了出来。

1小时前
  • 大聪
  • 推荐

当“头号玩家”遇见“西部世界”,建立在NPC自主意识上的VR爆米花。可惜精神内核没能上升到楚门秀的高度,男女程序员谈恋爱最是要命。嗯,我承认我就是馋瑞恩·雷诺兹的身子...(不要Dude,给我Guy!)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