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正片

主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娜塔莉·波特曼,汤姆·希德勒斯顿,安东尼·霍普金斯,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杰米·亚历山大,扎克瑞·莱维,雷·史蒂文森,浅野忠信,伊德里斯·艾尔巴,蕾妮·罗素,阿德沃尔·阿吉纽依-艾格拜吉,凯特·戴琳斯,斯特兰·斯卡斯加德,艾丽丝·克里奇,克里夫·罗素,乔纳森·霍华德,克里斯·奥多德,妲露拉·莱莉,奥菲利亚·拉维邦德,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斯坦·李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1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2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3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4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5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6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13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14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15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16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17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18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19雷神2:黑暗世界(原声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黑暗世界

纽约大战后,雷神索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Chris Hemsworth 饰)将弟弟洛基(汤姆·希德勒斯顿 Tom Hiddleston 饰)带回仙宫囚禁起来,此外帮助九大国度平定纷争,威名扶摇直上。虽然父王奥丁(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饰)劝其及早即位,但索尔念念不忘地球的美丽女孩简·福斯特(娜塔丽·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饰)。与此同时,简在和黛西及其助手伊安调查某个区域时意外被神秘物质入侵,却也因此重逢索尔,并随其返回仙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藏在简体内的物质来自远古的黑暗精灵玛勒基斯(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 Christopher Eccleston 饰)。在“天体汇聚”的时刻再次到来之际,玛勒基斯企图摧毁九大国度,缔造一个全然黑暗的宇宙。

 2 ) 除了洛基之外其他人的画风都变了(吐槽向,大量剧透,慎入)

  兴冲冲地跑去电影院,不知是否期望太高的缘故,有点小失望。感觉很多地方剪辑失误,本是该煽情的时候,突然跳到了喜剧场景,像反派大boss的天线宝宝脸一样违和。人物也。。。怎么说呢,主要角色中除了基神其他人画风都变了。无意中看到某位我喜欢的影评人从客观标准的角度给了这部电影4星,虽然我是基神的脑残粉,但也只能按我的第一感觉给三星。
  先说雷神,锤哥比第一部里更加有勇有谋,而且美貌值也直线飙升。尤其是在雨中出现的一幕,帅气地太凶残了!但是,他对弟弟的态度未免太冷漠了一些。基神出狱后,两兄弟在神殿中并践行走的那一段大虐,基神像以往一样活蹦乱跳地吐槽,但锤哥忍无可忍地捂住他的嘴,并给他戴上手铐,后来还把他从飞行器上扔了下去。遥想第一部时,兄弟俩打情骂俏,基神索吻,锤哥宠溺地摸摸他的脖颈说“别胡闹了”,多么亲密无间!基神后来背叛锤哥,在地球上大开杀戒,深深地伤了锤哥的心,但那时锤哥并未怨恨弟弟,而是抓着弟弟的肩膀,深情地看着他,用温柔而又哀伤的、近乎恳求的语气说:“Come home,brother。”虽然锤哥多了些历练,加之兄弟俩嫌隙日益加深,但决不至于冷漠至此。
  母后死后,兄弟俩同心协力联手对付大反派,这段本该渲染慷慨激昂气氛的,没想到蹭蹭蹭几分钟就完了。基神死后,锤哥一点表示都没有,就带着简头也不回的走了,然后在山洞里你侬我侬。锤哥啊,你弟弟刚刚才为了救你而曝尸荒野,这样做真的大丈夫吗?这一段应该着重煽情,表现兄弟情分啊,至少也应该来个锤哥悲伤表情的大特写啊!!!
  还有那个让人无语的大结局,锤哥和简在一起的动机明显没有说服力。父亲已老,母亲和弟弟都死了,神域正是需要人主持大局的时候,他怎么可以就这样一走了之?
  接下来是我最心水的基神。基神的戏份少得可怜,但丝毫不影响人物塑造。这一部里的基神似乎比第一部里还要活泼可爱,或许是因为他已经放弃治疗了。牢房大战那段有点看不懂,基神的脚到底是怎么受伤的?在柱子之间变换形象的那一段超级萌,美队出场的时候全场笑翻。还有那声“tada~”,萌死了~在飞行器上,基神看着昏睡的简,故意说“她是不是死了”,然后又问锤哥如果黑暗物质在我体内会怎样,全场哄笑,我却觉得有点悲情。基神的潜台词是,“如果我受了伤,你会像关心她一样关心我吗?”决战反派的时候,基神为了保护简差点被黑暗漩涡吸进去,锤哥及时出现,把他救了出来,这一段挺感动的。
  基神假死前的那一幕让人心碎,眼神有些失焦,水汪汪的眼睛里带着迷惘、忧伤。看的时候觉得这一幕有些眼熟,仔细想了一下发现抖森在《战马》中领便当之前就是这个表情。就知道基神不会死,《复联》里被抠森枪击都死不了,只有他戳死别人的份儿,他怎么可能被一把剑轻易戳死?
  大结局时,基神幻化成奥丁的样子放哥哥离去,看着他的背影露出了一个标志性的坏笑,说:“No,thank you.”我私心觉着基神已经完全黑化了,最疼爱他的妈妈死了,爸爸和哥哥都不爱他了,他已经了无牵挂了。奥丁可能已经被基神软禁了,基神随时可能取而代之。
  “哥哥,如果有一天我不小心离开了,请你一定自由的。”(这句划掉!)
  在我心目中,基神永远都是那个俊美迷人、敏感忧伤、聪慧中带着点邪气的小王子。
  众神之父奥丁在这部戏里像女主角一样不可理喻。至少第一部里他还会对基神说“爸爸妈妈和葛格都爱你,你收手吧”这样哪怕带着几分虚情假意的话,但这一部里面,他说的话句句诛心——“不要忘了,要不是我收养了你,你早在冰冷的岩石上死去了。”听到这一句时,基神已经心碎了吧。。。。。。
  如果说女主角简在第一部里仅仅是缺乏存在感的话,那么这一部里存在感强的让人讨厌她。(声明:只针对角色,没有针对波特曼女神的意思,我很喜欢《黑天鹅》。)
  简的出现是因为这部戏需要一个女主角,除此之外毫无意义。
  先是情不自禁地扇了锤哥两耳光,再是不知好歹地给了基神一巴掌,彰显她女汉子的本色。任何一个正常的女孩看到朝思暮想的恋人,第一反应都是迫不及待地扑上去拥吻而不是打人吧?此后的剧情里,简真是发挥了玛丽苏女主一贯的纯洁灿烂的本色——体内有随时可能爆炸的黑暗物质,她一点都不担心;她和锤哥之间随时可能被奥丁拆散,她也一点都不担心。还有,见到奥丁时,一点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无语了。锤哥的母后为了救她而死,她一点愧疚感都没有;洛基为她两次当肉盾,她也一点表示都没有。
  预告片里锤哥深情地说我会找到办法拯救你,拯救世界,让人好生感动。但看了剧情,只想说编剧到底是有多恨女主角啊!!!前面奥丁刚说到锤哥跟简不对等的寿命年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其实这里可以渲染这种无可奈何的纠结,来加深锤哥跟简的感情的啊!!!
  锤哥你到底为什么爱简?!!!她没你胸大,没你弟弟美貌,没有sif勇敢坚毅识大体,没有你母后温柔,你到底看上她哪一点了!!!
  反派长得就像个梳着辫子的天线宝宝,名字还叫什么“麻辣鸡丝”,你是反派啊严肃一点好伐!!!一般反派都是跟主角有世仇,本片也不例外。但本片对反派过往的刻画太少了,给人一种反派毁灭地球纯属“爷不高兴!爷就是要拆地球玩儿”的错乱感。有时间拍博士裸奔,就不能多表现点实质性的东西吗!!!
  一众配角大有喧宾夺主的气势,裸奔的博士,毒舌犀利Max,呆萌的实习生都太抢戏了。但是,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啊掀桌!!!我真的看不出来两次博士裸奔的镜头有什么意义啊掀桌!!!就不能空出几分钟来渲染神族与黑暗精灵之间史诗般的过往恩怨吗!!!就不能多花点时间塑造人物形象吗!!!
     虽然美到极致的神域和星空已经值回票价,但剧情多少还是有点窝心。不过,好歹看到了日思夜想的基神,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3 ) 编剧对Loki一定有偏爱

好久了,总算有一部电影让我想坐下来写长评。我写长评一直比较正直。

看完电影的第一感觉就是:漫威真的很喜欢基神,至少编剧喜欢。虽然我私心希望Loki的洗发越多越好,但是作为一部反派男主都不是他的电影选兵夺主总不是太好(前期宣传的时候我就不断咋吐槽)印象最深刻的剧情都和他有关。或许是因为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在漫威宇宙出现的原因?还是我的重点关系。

电影开头,Odin讲故事之后就是Loki是受审,听说是最后补拍加的戏。对Loki的各种大特写看得人比较忽略剧情,但还是多少展现了Frigga对Loki的重要性和Odin的偏见(整部电影Odin都在被黑)。Odin有这样的偏见,难怪Loki会反弹得这么厉害。Loki的牢房外面乱七八糟,他在里面看书的场景,编剧和同人作者都觉得Loki被关起来妈妈会送书给他看是这道理?Frigga说Loki把谁都看透了除了他自己,这句话实在太眼熟。编剧的脑洞和大家都一样。不得不说Frigga的法术和战斗力让我吃惊,王后你好强!Frigga去世,Loki的反应真的挺让人心疼,葬礼的场面美飘了,也就这段的Odin感觉比较可爱。后面Loki不断变坏自己和Thor的形象(美队出现笑抽风了),溜出Asgard的时候不断吐槽算是全片笑点最密集的一段。Ta-da什么的,Joker上身吗基神?Loki“叛变”那里我脑子里都在想不会吧,你不会吧,Loki你不会真这样吧。。。结果只是个计谋(还是有种同人成真感)。Loki冷兵器战斗力出乎意料的好,一对多妥妥干掉,还过来救Thor(兄弟互救戏码导演都拍了)。Loki临死的I'M SORRY听得心痛。锤哥那个悲痛,比妈妈死了还痛心疾首,外加天上云的飘动,那个场景渲染,在多几分钟估计我眼泪都要流下了了。但是就这么把Loki的尸体放在荒郊野外了其实我还是蛮诧异的。

电影后面就几乎接着格林威治大战(总算不是纽约了),但感觉时间留的不够。所有东西在九大世界穿啊穿比较好玩。Thor召唤个锤子可费劲,绕好多层。结局永远正义战神邪恶。编剧在反派上花的力气太少了,感觉反派根本没有被展开的味道。最后Thor回Asgard向Odin认罪(报告),Odin说两个儿子一个太想要权力一个不想登位我就心想这不刚刚好,Odin你早知道哪来这么多事(这段Thor对Loki的说辞好感人)。霍普金斯爷爷这段表演真神,你能感觉到这不是真的Odin,隐隐觉得不会是基神吧。结果,某人果然没那么容易死透。留下了巨大的疑问,Loki你到底把Odin怎么了,要是你把你养父杀了,漫威宇宙兄弟想杀的drama要继续上演了。。。

不得不吐槽一下Jane,编剧你是多不喜欢你的女主角。明明自己跟别人出来约会却心不在焉。刚刚见面不分青红皂白就扇巴掌,面对不知站在哪边的大反派照样巴掌伺候,就不担心这巴掌让那个神打小算盘啊。Frigga为救她而死,葬礼上脸上毫无表情。Loki救了她两次,Loki死的时候她还是毫无表情。不跟Thor讲明Richard的存在也不跟Richard说明白心中还有Thor是几个意思?我不怎么喜欢这个角色还真不是觉得Thor应该跟Loki在一起什么的(我真觉得Thor跟Sif是王道),实在是因为这角色本身就被写得不讨好。还好最后大战她还是有用的。就是我好奇黑暗精灵你们追两个不怎么运动的科学家怎么都追不上,包抄合围他们俩真的就无奈了,除非把自己也移走。

反派故意被抓在牢里进行突破这梗这两年真的太多太多了,Loki都用过一次了,怎么黑暗精灵还用,真没创意。什么巨型飞船登录地球要毁灭什么的戏码,今年在ST宇宙,DC宇宙和MARVEL宇宙各来一遍是几个意思?一方拿着热兵器,一方拿着冷兵器抵挡看得我总觉得怪怪的。

Stellan大家长一出场就是裸的,难以压制心中说果然是瑞典人的冲动。Kat演的Darcy就是科学家版的Max,就是负责吐槽。Malekith说exterminate的时候我又忍不住想说博士你抢Dalek台词了。Stan Lee这次的酱油亮爆了。

一刷感觉很痛快。细节分析留给后面去刷+蓝光好了。
=====================================================
昨天晚上微博上关于几个镜头的理解讨论疯了,打算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1.Frigga的幻影是谁变的。我更倾向于是Frigga变的,那段的对话神情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基神虐自己。而且这也算是Frigga在Loki心中重要性和后面Jane幻影的铺垫。(目前已经有先行读本和幕后花絮证实,只是最后没放进电影里。这个意思应该不会错了)

2.Thor看穿Loki的伪装原因。个人觉得并不是Thor能看穿Loki的幻术,而是他了解Loki的脾气,了解Frigga的死对Loki的影响会有多大。

3.基神故意装死还是没死透。这个问题我想了三天。他在第二次就Jane最后被哥哥救下来那里估计他没怎么想过死活(不懂他干嘛为Jane这么拼),这里有点像THOR1里最后的放手。Thor来救之后他的心境肯定是有变化的。他一把刀插进精灵身体却也用了炸弹这个overkill比较诡异,可能那把刀真的没什么伤害力?但他估计也不能预见这把刀会插进自己胸口。所以几分真假好难说,倾向于基神觉得自己既然被插了就演场戏以最后夺取王位(这个过程估计原本他没计算过只是顺势而为,但夺王位估计他一早就盘算了)。

4.最后Thor知不知道Odin是Loki变的。我觉得他不知道。虽然观众可以看出来那感觉不是原来的Odin,但我觉得Thor并不知道。Thor之前看穿Loki是基于对Loki的了解,在片尾,他已经以为Loki已死,那席话完全是说给Odin的。退一步说,他看出来Odin是Loki的幻象怎么会不问自己亲爹被邪神怎么着了?所以最后一个镜头导演给的信息量非常大。而我觉得只要Thor还要在漫威宇宙出现,那Odin去哪了这个问题一定得被回答,置于Loki还会不会出现,就看漫威觉得这个角色还有没有利用价值了。(凯文说了,这个角色死了就太浪费了,真是够商人)

 4 ) 《索尔-洛基秀》:论两个男人怎样拯救了一个系列

  
     如果您以为我要说《雷神2:黑暗世界》那就错了,因为这部片子根本没啥可说的:逻辑松散的故事线,乏善可陈的老梗,影帝影后儿戏般的表演,即便从好莱坞超级英雄片的类型叙事来说本片也只能算刚刚及格,即便北美版结尾双彩蛋、所有版本复联小伙伴爆笑乱入也不能抹杀本片在影像基本层面的弱势。但是本片就是可以在提前北美一个礼拜开画的海外市场狂卷1.9亿票房(还没算中国...)、烂番茄依旧维持70%新鲜度(截止到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刻),不能否认这个片子一定有它的神奇之处——两个男人,真该做个统计调查到底有多少票房比例是抖森/锤基粉丝贡献的。
 
类型:粉丝电影
     我去看的IMAX首映。前面一整排和后面大半排貌似是被组团来的妹纸们包下了。她们会在开场前大声交流讨论自己在网上看到了有关本片的信息,在洛基(抖森)第一次出场的时候会发出衷心的赞美,在锤哥裸上身的时候会发出配合的啧啧赞叹,在出现基神的面部特写时会齐刷刷地举起手机屏摄,在影片结束后会一直坐到最后一刻。我当然没有任何贬低这个群体的意思——毕竟,国外的超级英雄电影首映也几乎是由一批最狂热也最忠实的拥趸们构成(甚至会有人身着COSPLAY服装出现),漫画公司也乐得讨好这些衣食父母。本着这个原则,其实对于本片的大致走向就可以猜到八九分:平心而论,本片在洛基和索尔见面后才出现几个兴奋点,那前面的一个小时实在是让人觉得冗长而无聊。本片不如干脆改名叫《索尔-洛基秀》更贴切(因为标题中的反派军团“黑暗精灵”实在是史上智商最捉急外型最不美的精灵族...)。

     在“卖腐”已经成为电影公司心照不宣的行销手段的当下,“雷神”系列更是欣欣然地投其所好。近年大卖的商业大片中,已经有若干成功案例:从《社交网络》到《星际迷航》,从《X战警:第一课》到《霍比特人》......可以理解为什么DC急着开启“蝙蝠侠/超人”的双男主模式。
 
     《雷神2》实在该愧称自己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超级英雄电影的第一要义是探讨角色超能力和普世人性之间的矛盾(比如“抛弃战甲的钢铁侠还是不是钢铁侠”,“变种人到底是人类的威胁还是盟友”,“蝙蝠侠到底是救世主还是杀人犯”等等两难的命题)——这一矛盾在本片中显然毫无张力,因此可以说《雷神2》在深度上几乎为零。即便片名中有个“暗黑(Dark)”但暗黑程度还不及《星际迷航:暗黑无界》(Star Trek: Into the Darkness)。即便第二部更换导演班底,由Alan Taylor接手也无济于事——除了有些镜头仿佛重新渲染过的《权利的游戏》片段...一切只为展现这对兄弟的基情服务。
    因此,我觉得游戏规则已经完全改变:已然不能用衡量超级英雄电影的标准衡量它,因为“雷神”系列完全创造了一个新的电影类型:粉丝电影。这个类型的目标观众只想看男主角姣好的容颜、完美的身材和基情的互动,其他的一概忽略。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姑娘们,请坐好,show time!

造星:角色明星
     本片另外一个突出贡献是应该被写入好莱坞角色营销的教科书。电影史上没有几个可以凭借演反派而闻名全球、获得粉丝无数的明星/演员——抖森先生无疑是生在了一个好时代。从《雷神1》记者会上险些无人问津的尴尬,到《雷神2》只派他一人就足以在SDCC(圣地亚哥动漫展)上撑场,这个角色蹿红的速度简直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再加上当下作为漫画改编电影圈的大哥、深谙(女)粉丝心态的良心企业漫威公司,特意送抖森来东亚几个国家溜达一圈,面见本尊心花怒放的粉丝们更是用最热烈的尖叫和最强烈的期待来为《雷神2》预热,其实也可以算是“产品不好,宣传来补”的策略(同理可见休叔与挺烂的《金刚狼2》)。单就中国内地来说,几个媒体特稿访下来,现在无人不知这个英国演员是个毕业剑桥、能歌善舞、偏爱莎士比亚的古典范儿好好先生,无人不知他(洛基)在片中和哥哥索尔(演员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死与共”的神域第一好基友的关系。
     “雷神”系列的选角(casting)无疑是大获成功的。英国《帝国》(Empire)盛赞了这一点:“如果索尔这个角色交到别人手上可能会呈现出一种很荒谬的状态——一个仿佛在过间隔年(gap year)寻找自我、同时又操着一口鼻音浓重的古英语的神。但海姆斯沃斯很好地在戏剧性和漫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再加上八块腹肌的好身材,海姆斯沃斯先生践行了这个时代贩卖男色的行销策略,并迅速上位好莱坞A咖名单。
     九月份的一期《好莱坞报道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杂志曾经做过一个专题:“好莱坞的新A-List名单”。众所周知,好莱坞的“A-List名单”就是明星们的福布斯,是好莱坞最红人的排行榜和风向标。这个“A-List名单”要综合考量演员的性价比(包括外貌、演技、市场号召力等等)。报道中还给出一个案例分析:“十个新晋明星告诉你怎样塑造自我价值”,“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是其中之一。分析中给出一个表格,罗列出各种电影类型(包括系列电影、动作片、严肃剧情、浪漫爱情、喜剧、悬疑和国际合拍片),一个演员能够hold住越多种类的类型,当然身价就越高,这道理很简单。海姆斯沃斯先生从“雷神”系列电影发家,在《白雪公主和猎人》中证明了自己是块演动作片的料,去年他参演的小成本Cult片《林中小屋》是部口碑良好的惊悚恐怖片,最近卖座的新片《急速风流》是部有关赛车的剧情片,另外他正在拍摄的迈克尔·曼新片中和中国女演员汤唯合作也扩展了其合拍片的经验。由此可见,这个澳大利亚男星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爬上“A-List名单”并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以此来弥补演技方面的硬伤。
      而汤姆·希德尔斯顿,本来是为索尔试镜的这个演员,现在已经成为这个系列实际上的第一男主角。在《雷神1》的导演Kenneth Branagh奠定的做作的喜剧风格下,延续了《复仇者联盟》里华丽丽的蠢萌路线,大家都爱这个反派。《雷神1》后的几年里,希德尔斯顿先生又分别在斯皮尔伯格(《战马》)、伍迪·艾伦(《午夜巴黎》)、吉姆·贾木许(《唯爱永生》)、特伦斯·戴维斯(《蔚蓝深海》)的作品中露脸,游走于商业和文艺之间游刃有余。再加上他对粉丝来者不拒的绅士风度,诚然与老乡“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一道,成为英伦新性感明星的代表。这也许是抖森最后一次踏上超级英雄电影的红毯(如果漫威不把以基神为主人公的电影提上日程,但是谁知道呢),想想也是件令人伤心的事情。
     随着系列电影的蓬勃崛起,明星们靠角色走红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小罗伯特·唐尼就把所有角色(福尔摩斯和钢铁侠)都演成了自己(带点痞气的神经质花花公子);“霹雳火”没让克里斯·埃文斯红起来,倒是红蓝紧身衣包裹下的美国队长让这个演员赢得了事业第二春;“星际迷航”的两位主演更是凭借“宇宙第一夫夫”的名头红得发紫......演员再也不是变色龙,他们只要能把一个角色演得人见人爱就足矣。但是穿上超级英雄的紧身衣容易,脱下来却难。脱离了“索尔”和“洛基”的两位男演员究竟日后能在这条星光大道上走多远,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系列:好莱坞新保守主义
     即便《雷神2》本着一切向“卖腐”看齐的宗旨,但有些细节处理得还是太生硬太粗糙了。比如洛基最后怎样绝地生还的影片结尾丝毫没有交待一下的意思。比如母后弗利嘉的葬礼,虽然视觉效果在CG的作用下很美不过情感渲染实在是不够。比如推动影片发展的人物动机没有一次是恰如其分、逻辑充分的。就连从以搞笑为目标的配角(凯特·丹宁斯和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口中讲出的笑话也十分生硬和做作。如果一部叙事平淡无奇、主题毫无深度、更别提有任何艺术方面的造诣的影片能够赚钱的话(本片在北美相对专业的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评分目前59分,还未及格,最高的如《帝国》和《完全电影》给分80,《综艺》给分70,《好莱坞报道者》只给了50,情况可想而知),毫无疑问,在一切向钱看齐的好莱坞,诸如此类的产品会继续被生产。只要还有足够多的观众愿意看锤哥卖肉、抖森卖笑,那么这两名演员在接下来的漫威作品中被召回几乎是确凿无疑的。
     翻一翻未来三年的排片表,高达80%的影片都是系列电影(franchise)。如果一部电影赢得了巨大的利润,那么续集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从《雷神2》为洛基漂白的姿态来看,未来衍生出一部以抖森饰演的基神为主人公的独立角色电影是非常有可能的。
     资深好莱坞媒体人Lynda Obst在最近的一本专著《好莱坞夜未眠》(Sleepless In Hollywood: Tales from the New Abnormal in the Movies Business)中提出了一个概念“新反常”(new abnormal)。在“新反常”时代的好莱坞,市场反馈比电影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重要。自从“大片”(blockbuster)逐渐成为“好莱坞”的代名词,电影制作成本日益高昂,电影投资商和制作者也日趋保守。没人想冒险在一部没有观众基础的新作品上押宝。漫画电影有忠实的漫画读者做支撑,青春文学改编电影(“暮光之城”系列,“饥饿游戏”系列)有小说读者做后援,翻拍电影(“星际迷航”系列,“星战”系列)有老版粉丝做依托。选角也不再以演技和契合程度作为衡量演员的标准,而唯一考虑的就是国内和国际的市场号召力,然后变着花地做前期宣传推广。这种趋势只会让好莱坞管钱的大佬们越来越依赖票房回报率,而让很多有新想法、新创意的原创影片胎死腹中。本来,原创剧本就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再加上系列电影已经完全占领市场份额,好莱坞几乎已经走在了新保守主义的路上。
     当今的新新好莱坞已经与80年代具有欧洲气质的新好莱坞渐行渐远。不知未来的电影史学家回顾这个年代,会不会把超级英雄大片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标签。
     

PS:最后说一下彩蛋。经验证,国内无论IMAX还是非IMAX都没有片尾彩蛋,只有一句坑爹的话:“Thor will return.”而据报道,北美是双彩蛋,并有分析指出彩蛋中的角色收集者(The Collector)将出现在2014年漫威的《银河守护者》当中,并且预示着另一个角色Thanos很可能是《复仇者联盟3》里面的终极BOSS。Anyway,这些都不做准,但是可以作为漫迷们的消遣谈资。感兴趣的亲可以参见这个帖子:http://www.ipeen.com.tw/comment/559230
或者英文版本: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370112/
 
 

 5 ) 《雷神2》观后感 简单粗暴

在一片粉丝的赞扬声中,作为一个非美漫粉非锤哥粉非抖森粉的路人就来个客观(伪)的点评吧

漫威的电影真的是越来越成熟了,《雷神2》就像是工厂流水线上打造出的作品,简直像是拿尺子一分一毫度量拍出来的。哪里该有笑点,哪里该打架,哪里该文戏,哪里该卖腐,各部分安排的极其标准,不会出错,但是也太predictable了……

看得出《雷神2》非常讨巧粉丝,给loki和thor之间的化学反应加成了不止几倍啊。漫画没看过不清楚,但我相信应该也是很让漫画迷们满意的吧?在满足粉丝同时对于普通观众也做到了考虑,动作戏不少,节奏不拖沓,入之前所说的非常标准不出错,爱看大片的应该不会失望。而我即便觉得本片一般,你让我挑刺,我也挑不出什么,《雷神2》的确是部爆米花佳作,但就是没能让我留下什么特别深的印象。

和我一起看的妹子说,雷神系列就四个字,简单粗暴。想了想她说的挺对的,我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是特别喜欢《雷神2》了

《雷神2》在满足观感和粉丝心理方面做得已经足够好了,也因此,它放弃了在作为一部漫画英雄改编爆米花之外,更重要的,作为一部电影本来该具备的一些东西。

我这么说可能有些装逼,但是细想《雷神2》的制作,确实只能用“简单粗暴”来形容,用最简单最没铺垫的方式去推动故事发展,把电影精简到只留下爆米花的部分,什么心理刻画,剧情过渡等能丢则丢能弃则弃。看完既忘,留不下什么印象。

我并不是在要求《雷神2》要有什么深度,什么内涵,一部商业片要求那么高干嘛。

只是觉得即便作为一部商业片,也不要是纯粹的打打杀杀或者卖腐卖笑,某种程度上我觉得《雷神2》简直和《特种部队》差不多,虽然我也不喜欢今年的《金刚狼2》,但我至少看到了《金刚狼2》有在用心的去塑造人物,去铺垫背景。而漫威现在的电影,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匠气十足。今年迪士尼漫威本部的两部电影,《钢铁侠3》和《雷神2》,这两部片在我看来几乎没区别,看不到导演的个人风格,简直像一个人拍的。我想,这大概是在漫威日趋成熟的制作体系下的必然结果吧,这些电影,导演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主动权的。

其实也能理解,毕竟电影公司是商人,赚钱第一位,把漫画电影拍成如此最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毕竟你不能指望每个导演都像诺兰一样能拍出蝙蝠侠那样的电影,如此的制作方式,在商业方面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也最没风险。

只是作为一个影迷,我还是希望未来的北美影市能看到漫威不一样的,更有诚意的作品出现,而不是被这样的“电影流水线商品”所充斥。

-----------------
针对楼下一些回复,着重强调两点

①我特意强调了不要求雷神有深度有内涵,为的就是防止那些动不动就摆出“一个商业片你要什么深度,滚回家看你的文艺片去,装逼。”这种脑残言论的傻X进来。电影难道除了特效和深度两方面就没别的了?情绪渲染,心理刻画,情节过度等电影成分都与所谓“深度”无关。X战警,蜘蛛侠系列,甚至钢铁侠,没见得比雷神2有深度,一样比雷神2内容丰富的多。动不动就骂人装逼的才是真逼

②我只是说金刚狼2“有在用心的去塑造人物,去铺垫背景”,不代表说它比雷神2好,我说凤姐的眼睛比秦海璐的小眼睛好看,难道就代表我说凤姐比秦海璐好看了?

PS. 另外,我打分的话给雷神可以有7分。这不是个差评

 6 ) 细数《雷神2》的北欧神话原型及改编

【11.12 二刷后已补充更新】

和《魔戒》之后的无数流行文化一样,漫画和电影《雷神》也从北欧神话这个湮灭已久的古代神话宝库中寻找灵感。不同的是,托尔金为了“创造属于英国自己的神话”,对北欧神话的借鉴非常隐晦;而《雷神》则大模大样直接照搬北欧神话的世界观和大部分人设,完全可以视为北欧神话最原始典籍《埃达》在一千多年后的续写同人作品——不知当年的斯堪的纳维亚吟游诗人们会做何感想呢。

作为一个北欧神话迷,《雷神2》的观影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和北欧神话致敬点并享受其中的过程。总体来说,电影及漫画除了“神展开”的属性外,对北欧神话的细节典故还是把握的很好的。

(以下神话专有名词采用茅盾《北欧神话ABC》中的译法)

1. 九大世界(Nine Realms)

与第一部电影相比,《雷神2》强调了九大世界的世界观——北欧神话基本设定之一。但具体是哪九个世界,就没有统一说法了,就像中国的“三皇五帝”具体都是谁有多种说法一样。其中一种说法,九大世界分别是:

阿斯加德(Asgard):又称“仙宫”,公映电影中文字幕译为“神域”,以奥丁(Odin)为首的亚萨神族(Aesir)居住在此;
伐纳海姆(Vanaheim):伐纳神族(Vanas)在此居住;
亚尔夫海姆(Alfheim):光之精灵(Light Elves)在此居住;
米德加德(Midgard):又称“中庭”,人类居住在此,影片直接将其设定为地球;
尤腾海姆(Jotunheim):巨人国,巨人(Giants)在此居住,包括冰霜巨人和风暴巨人;
穆斯帕尔海姆(Muspellsheim): 火之国,以苏尔特尔(Surtur)为首的火焰巨人居住在此;
斯瓦塔尔法海姆(Svartalfaheim):黑暗精灵(Dark Elves)在此居住;
尼弗尔海姆(Niflheim):死之国,冥后赫尔(Hel)的宫殿就在这里;
尼萨维尼尔(Nithavellir):矮人居住在此。

世界之树伊格德拉修(Yggdrasill)贯通这九个世界。《雷神1》中,索尔给简解释神的世界结构,就在简的笔记本上画了一棵大树,将九个星球状的东东连起来,并提到了伊格德拉修。

《雷神2》则全面玩弄了“九大世界”的概念,九世界连成直线(Convergence)会打通世界的边界,暗精灵首领阴谋借机用以太武器将九界统统陷入黑暗,索尔和他的大战也在Midgard、Svartalfaheim和Jotunheim之间来回穿越。【个人认为,公映字幕把Convergence翻译为“天体汇聚”有一定的误导。因为神话中的九界并不是指九个星球,“九星连珠”只能是个类比。】

影片在会聚发生时展示了格林威治上空不断逼近直线的四个世界:
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156835213/
(影评不能贴图真捉急啊~)
最近的绿色世界是伐纳海姆(我开始以为是光之精灵的亚尔夫海姆,但影片前期伐纳海姆镜头中更符合,会聚时Hogun还留在那里);稍远些的蓝白色世界是巨人国尤腾海姆,冰霜巨人居住的冰雪世界;红色的世界是火之国穆斯帕尔海姆;最远处金色的世界似乎是阿斯加德。

影片像上一部一样着力刻画了阿斯加德的金碧辉煌,毕竟这里是索尔的老家;不太确定片中奥丁宝座所在的那座大宫殿就是著名的英灵殿瓦尔哈拉(Valhalla),但奥丁手下那群金盔金甲的神域士兵必然是恩赫里亚(Einheriar)。奥丁为了在诸神的黄昏中对抗巨人,拣选人间战死勇士的英灵收入英灵殿瓦尔哈拉,这些勇士的英灵就是恩赫里亚。神话中的恩赫里亚好像只负责在英灵殿里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间或比武角力,仅仅在末日之役倾巢出动帮奥丁打仗,影片中恩赫里亚却成了阿斯加德攘外安内的常规部队。

影片还展示了北欧神话典籍中着墨不多的伐纳海姆,开始时索尔在那个世界平定战乱,甩出雷锤一击将泥巨人打了粉碎。这个桥段有向神话中索尔杀死巨人赫朗格尼尔(Hrungnir)的故事致敬的意思,神话中赫朗格尼尔用泥土造了一个九里高,三里宽的巨人来对付索尔,却用母马的心脏做泥巨人的心脏,于是泥巨人一开战就吓摊了;

巨人国尤腾海姆在洛基的台词里提及,当洛基和索尔上演苦肉计的时候,洛基向暗精灵首领自我介绍:我是尤腾海姆的洛基;九界会聚发生时,索尔和玛勒基斯也穿越打斗到了尤腾海姆,上一部中霜巨人的怪兽也穿越到了地球。

暗精灵的国度Svartalfaheim在神话典籍中很少提及,事实上她是否能列入九大世界还有争议。而黑暗精灵这一种族,据我了解,就是巨怪(Troll)和矮人(Dwarf)之类的生物,一见阳光就会变成石头。如《霍比特人:意外之旅》里的troll,《埃达》中的矮人阿尔维思(Alvis),都属于暗精灵种族。但《雷神2》的暗精灵被塑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形象:整体看有点像《神秘博士》里的Cyberman......囧,但耳朵是尖的——明显受《魔戒》电影中精灵形象的影响,但神话原典对精灵的描述极少,似乎是类似仙子(Fairy)照料花草的小生物,并非魔戒中神灵一般的存在。

另外,神话中雷神索尔的主要敌人是巨人。大小《埃达》多次描写索尔远征尤腾海姆,击杀多位强悍的冰霜和风暴巨人。但巨人梗《雷神1》已经用过了,所以第二部反派势力,同人创作者只好隆重推出黑暗精灵,其实就是雷神的宿敌——巨人的替代者。

2. 奥丁(Odin)

奥丁是亚萨神族的首领,阿斯加德最高神。《雷神》抛弃了亚萨神族的概念,但奥丁的造型还是很符合神话原型的。首先,奥丁是个独眼龙——他用一只眼睛为代价和巨人Mimir交换智慧泉水;另外,奥丁的武器是长矛冈格尼尔(Gungnir)——是奥丁折取智慧泉上世界之树的树枝制成,另一说系矮人杜瓦林(Dvalin)制造,所以当你看到暗精灵入侵阿斯加德时,各个手执复古型冲锋枪,而众神之父奥丁却只有原始的冷兵器,也不要诧异吧。

影片有一个小细节:一只巨大的乌鸦飞到奥丁手臂上。奥丁的乌鸦也是有神话依据的。《埃达》记载,奥丁有两只乌鸦,一只叫胡基(Hugin),一只叫穆宁(Munin)。意思分别是“思想”和“记忆”。

《雷神2》还提到,奥丁的父亲勃尔(Borr)曾和黑暗精灵做过殊死斗争。神话中勃尔确实是奥丁的父亲,但包括勃尔和勃尔的父亲勃利(Buri)在内的神族殊死对抗的是巨人,最后,神族获胜,始祖巨人伊密尔(Ymir)被杀死,其血液像洪水一样把他的后代淹死了大半,剩下巨人勃尔格尔米尔(Bergelmir)逃到尤腾海姆定居。【这里,巨人的遭遇似乎被套用到暗精灵身上,再次表明暗精灵在本片中取代巨人而成为众神的主要对抗势力】

3. 芙莉嘉 (Frigga)

芙莉嘉是奥丁的正妻,地位相当于希腊神话里的天后赫拉。电影中的芙莉嘉是奥丁、索尔和洛基三位男神共同爱戴的贤妻良母,同时也是一个勇敢的女性。但我感觉,神话中的奥丁和芙莉嘉并没有非常恩爱。《埃达:Grimnismal》写到,芙莉嘉为报复奥丁的恶意炫耀,派侍女到人间散布谣言,设计让奥丁被人间的国王逮捕并施以火烤之刑。

索尔的亲生母亲是乔迪(Jord,大地),而非芙莉嘉,但电影中索尔已将芙莉嘉认作亲妈了。神话中奥丁和芙莉嘉的儿子是一对双胞胎:光明神巴尔德(balder)和黑暗神霍德尔(Hodur)。兄弟俩一个阳光帅气人见人爱,一个丑陋阴沉双目失明,最后霍德尔在洛基的蛊惑下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巴尔德。我感觉《雷神》中索尔和洛基的形象和相互关系,大致对应着神话里这两位对立统一的神祗,比如索尔穿红披风,洛基穿绿披风——红绿造型对比,索尔的善和洛基的恶的对立。从这个意义上说,设定芙莉嘉为索尔的生母,也无可厚非。

影片中的芙莉嘉为掩护儿子的女友,也为了保护以太武器,勇敢的面对黑暗精灵以至英勇献身。这个设定我觉得很符合北欧女性勇敢刚烈的特征,要知道北欧神话里的美神,上半身装束都是戎装。片中芙莉嘉的葬礼完全是北欧维京勇士的规格:死者手执长剑躺在远去船只的柴堆上——船的造型酷似维京长船,岸上由一名恩赫里亚射出火箭将柴堆点燃。载着尸体的小船行至阿斯加德边界,芙莉嘉的尸体化作天空中闪耀的星星。这里似乎也是对神话的致敬——北欧神话中,猎户座是仙后芙莉嘉的织轮。

此外,芙莉嘉有很多有名的侍女,影片中出现了埃尔(Eir,仁慈),就是那个给Jane Foster检查身体的女神。埃尔是北欧神话中的医神,因为古代北欧医术是女子的业务,传女不传子,所以医神也是位女神。Jane在阿斯加德享受的可是神级医疗待遇啊。

4. 索尔(Thor)

影片第一主角,雷神索尔。造型和神话设定非常接近:魁梧,强壮——影片不失时机的向观众秀锤哥的肌肉。神话中的索尔有一头爆炸式的红头发,但若放在电影里未免太雷了,所以红发改成了超人式的红披风。索尔的雷锤也和神话中一样能伸手即来。神话中的索尔是唯一一个不走彩虹桥(Bifrost)的神祗,因为他的脚步太沉重,会破坏轻盈的虹桥,所以索尔要涉过四条河才能下凡,但《雷神》明显对这一设定置若罔闻,《雷神1》里索尔和神友们骑着马从薄而坚硬的彩虹桥上飞驰而过;在地球上情况紧急时,索尔还会呼叫海姆达尔: Beam me up!!

影片中当索尔和洛基在暗精灵首领面前演苦肉计时,洛基假意砍下了索尔的右手。这里应该是在向阿斯加德另一位神祗——战神提尔(Tyr)致敬。提尔为了让诸神顺利束缚芬里尔狼(Fenrir),将自己的右手放在狼口中,结果手被咬掉,成了独手战神。【经回帖提醒,提尔在影片中作为酱油角色出现,片尾cast也有tyr,可惜我刷了两遍电影都没注意到谁是提尔.....】

神话中的索尔四肢发达,孔武有力,基本上是阿斯加德最勇敢的神祗。《埃达:Lokasenna》中,众神集会饮宴,索尔正好不在,洛基不请自到,把席间上至奥丁,下至弗雷(Frey)侍从能叫出名字的神祗都骂了一遍。直到索尔驾到,洛基才忌惮雷神之锤的威力逃跑了——但也可能是顾忌基情??据茅盾《北欧神话ABC》总结,索尔总是勤勤恳恳的打巨人,他是“工作”的象征,洛基总喜欢搞恶作剧,是“消遣”的象征,北欧神话中,索尔和洛基虽然没有兄弟关系,却经常一起出行,代表工作和消遣都是不可或缺的。

神话中,索尔正儿八经的原配妻子是希芙(Sif)——有一头金色长发的丰饶女神。《雷神》中也有希芙,不过为了让索尔和人类女子Jane Foster相互望断天涯路,希芙降级为索尔的普通朋友,虽有奥丁的撮合也不来电。

5. 洛基 (Loki)

神话中的火与恶之神洛基,是霜巨人法布提(Farbauti)和劳菲(Laufey)的儿子。劳菲应该是洛基的母亲,结果《雷神1》劳菲变性为洛基的父亲霜巨人国王。但最受北欧神话迷诟病的改编是,洛基本来是奥丁的结拜兄弟,影片中竟成了奥丁的义子,辈份都乱了。

但洛基亦正亦邪的特质电影和神话却很一致。北欧神话的幽默属性有很大一部分由洛基体现,那些小奸小恶无伤大雅的恶作剧,比如偷剪希芙的头发,比如变成牛虻叮矮人,都让人忍俊不禁,但洛基的诡诈和邪恶最终导致了诸神的黄昏——神的末日的来临,而洛基那时已投身反抗阿斯加德众神的阵营,在末日之役与海姆达尔对阵并同归于尽。

影片中的洛基对养母芙莉嘉的爱,以及芙莉嘉的死,驱使他和索尔再度联手对抗黑暗精灵,但他也杀害或囚禁了奥丁,自己变成奥丁的样子坐上Asgard的宝座。至于他在《复仇者联盟》里的行径更是恶的代表。【另外,电影复联最后洛基被索尔带走的时候,嘴上套了个铁罩。这个设定其实也是在向北欧神话致敬。神话中有一次洛基和矮人打赌输了,想逃跑却被索尔捉住交给矮人处置,矮人们就用铁线把洛基的嘴缝上,免得他再说坏话。】

神话中的洛基善于变形,是个杰出的Shape-shifter。变成牛虻叮咬矮人,变成鲑鱼以期逃过索尔的追捕,变成母马引诱巨人建筑师的公马,都是神话记载中洛基的光荣事迹。

影片中洛基的变形术得到了发扬光大,甚至发展成幻术魔法,而且剧情显示,这种魔法是仙后芙莉嘉教给洛基的。擅施魔法是伐纳神族,尤其是女性的特长。伐纳女神古尔薇格(Gullveig)来到阿斯加德施法,被包括奥丁在内的亚萨神族刺杀和焚烧了三次——可见女巫是不受欢迎滴。影片把魔法属性嫁接到亚萨神族的天后芙莉嘉身上,也难怪玛勒基斯被芙莉嘉的幻术欺骗后,会破口大骂Witch。

回到洛基的变形术。影片中洛基出狱与索尔并肩行走时,有一连串的变形,最后变身美国队长算是个广电剪刀手没法剪掉的小彩蛋。其中洛基第一个变身的形象就是一个恩赫里亚,之后在Svartalfaheim原地满血复活后,洛基同样变成了这个恩赫里亚。

随后,洛基把索尔变成了一个女人。这里很明显是在向北欧神话中知名度最高的喜剧小品“索尔假扮新娘夺雷锤”的故事致敬。索尔为了向风暴巨人索列姆(Thrym)要回雷锤,在海姆达尔的提议下扮成美神芙蕾雅(Freya),一身新娘打扮前往尤腾海姆假意和索列姆成亲,洛基则变成侍女陪同前往。要知道,北欧神话是非常阳刚的神话体系,雷神索尔又是整个体系中最具男子气的神祗,换句话说就是纯爷们儿中的纯爷们儿,为了拿回心爱的雷锤也只好忍气吞声换上女装。影片对这个故事的致敬就是让兴奋的洛基直接把索尔变成女儿身,同样博得影院里一片笑声。

6. 海姆达尔(Heimdall)

阿斯加德的守望者海姆达尔,影片选角是我最不能容忍的。北欧神祗怎么会有黑人呢?!因为第一部是黑人演,第二部就不能换了。海姆达尔的牙齿应该是金色的,但演员造型却把眼睛弄成金色,这是在突出他的千里眼么?穿一身黄金圣衣好歹能弥补一下黑色皮肤带来的缺憾,可惜第二部有一段,海姆达尔摘下了他的头盔——好黑的一颗头啊~~~~

另外,海姆达尔的招牌道具——加拉尔(Giallar)号角不见了,只剩一把剑。

7. 神的死亡

北欧神话与其他民族神话最大的区别,在于神的必死性。阿斯加德诸神必须定期食用青春女神绮瞳(Idun)的青春苹果,才能保证不会老去;而即使有青春苹果的保证,神的生命也注定会终结于诸神的黄昏(Ragnarok)。《诗体埃达》第一首便描述了包括奥丁和索尔在内诸神的死亡——这就是北欧神话的惨烈与现实。

《雷神2》也触及了这个话题。奥丁首次面对Jane Foster时,称她为必死的凡人(The Mortal);但他之前还对洛基说,我们神也是必死的,只不过我们的寿命更长一些。似乎是为了印证奥丁这句话,后来没过几分钟,仙后芙莉嘉就在暗精灵入侵中死去,再次应和了神话中诸神必死的设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北欧众神更接近人,他们必死,却也不畏惧死,死亡反而令生命更有价值,这也是我喜欢北欧神话的一个原因。


码字至此,突然感觉对这部漫画来源的爆米花电影是不是有点太较真儿了。流行文化中有越来越多的北欧元素,但真正去看原始神话的人却少之又少。一直抱着“原著最高”的心态鄙视同人作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看了魔戒后反而成了北欧神话迷的原因吧。

 短评

或者是对角色更熟悉了,整体观感强过上一部。神域大战不错,就是有点短。对雷神与洛基关系的把握也能够满足很多人,同时,娜塔丽-波特曼的戏份可以更少。上一部我给两星半,这一部能到三星。相信有些人会很喜欢。另外,原来反派叫麻辣鸡丝。

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又名【哥哥再爱我一次】!★★

1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场面上比第一部真是强太多了。一个嫁不出去的女博士苦等男友两年终于被男友带回家见父母,却间接害死了婆婆。女博士还是腐女,假装昏迷偷看男友和小叔子搞基。

14分钟前
  • 奶奶的熊
  • 推荐

貌美无双二公主,百变少女二公主。撒泼打滚二公主,病气天然二公主。腿长米八二公主,不足一握二公主。泪光莹莹二公主,娇喘声声二公主。满影院的傻逼麻瓜,只有寂寞地对着各种高能笑点self-five个不停。

18分钟前
  • 安藤快跑
  • 推荐

【B-】如一起去看的妹子所言,这片就是“简单粗暴”,情节过渡简略到不能再简。感觉漫威电影已经模式化了,像是拿说明书拍出来的,笑点,高潮,文戏动作戏安排都极其标准,不出错但是太匠气。当然作为爆米花来说还是蛮值得看的了。LOKI在这一部自带吐槽模式有些萌

20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前面神仙打架的烂俗戏看得我昏昏欲睡,直到洛基开始发力,他的自嘲、傲慢和调皮展现了片中最迷人的气质,抖森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整部电影的平庸,在他的光芒下,只有破产姐妹乱入的Max保留了自己的存在感。大boss叫麻辣鸡丝,好亲切。

25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Loki拯救了这个电影,讲真只有Loki出场的部分比较好看,BOSS太弱了,麻辣鸡丝酝酿了这么半天大招,就这么一下子就输了…最后重力场的部分搞笑有余,但是不够燃,锤哥这部里面没有第一部蠢萌可爱的感觉,Loki的个人魅力遮住了其他角色

26分钟前
  • 齐木楠雄
  • 还行

“你这个傻瓜,总是不听话”、“我做这一切不是为父王,而是为…”兄弟基情越来越浓,逐渐成为这个系列耐以维系的一大看点。娜塔丽的两句台词“上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你去了纽约却没来找我”和“这一拳是为纽约”成功串联《复联》,美国队长也爆笑完成穿越亮相。不过个人还是更喜欢第一部…

30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锤与基之歌。

31分钟前
  • 清久
  • 推荐

雷1的时候被抖森杀得惊为天人。钟灵毓秀唇红齿白,堪比基努里维斯巅峰重生。不知道为何换了复联和别的片子,那股子精灵劲一下没有了,还显得憨大呆萌,傻乎乎的。难道真的是人生只若如初见吗?难道我对抖森注定就是一时激情蒙蔽了双眼吗?后来我仔细研究了众多资料,终于得出结论——第一部丫修眉了。

32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女神娜塔莉波特曼在兄弟俩一块出现时,就可以忽略戏份!基神躺在雷神怀里,雷神说:傻瓜,我们就不能永远在一起么!萌虐死了~\(≧▽≦)/~胸神max实习生俩年终于得到了真爱!~尽管没有彩蛋但是美国队长的戏份还是好亮!~

35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过分消费基情可能的确迎合了粉丝的口味,铸就了票房的狂欢,但不能掩盖美国电影创造力越来越匮乏的现实。漫威这样的系列电影越来越盛行,不是什么好事。

40分钟前
  • 扭腰客
  • 较差

抖森风华绝代的谢幕演出 没有彩蛋 要打车的趁早

44分钟前
  • 金高银
  • 还行

锤哥走进人类公寓后很礼貌的把锤子挂在了门口的挂衣钩上;锤哥在伦敦地铁里被女乘客吃了豆腐……

48分钟前
  • Kangaroo
  • 推荐

我能体会到波特曼看到雷神和洛基生离死别时那种电灯泡的感觉

53分钟前
  • 雄一样霸天下
  • 推荐

哪有什么《雷神1》《妇联》《雷神2》,我眼里只有《基神1--反叛的洛基》《基神2-出逃的公主》《基神3-哥哥再爱我一次》

55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那些指望洛基变忠犬的人脑子是怎么长的!话说自从漫威电影里有了这个角色,我看谁都觉得他/她/它下一秒会阴笑变身~

5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我作为一个男人都觉得洛基同学过于俊美了。

58分钟前
  • 商夏
  • 推荐

智商都不在一条线上当然不是亲生的

59分钟前
  • momo
  • 还行

与洛基搞基,与麻辣鸡丝两界乱穿。

1小时前
  • 申酌长怀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