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1981

HD

主演:严顺开,王苏娅,李纬,孙道临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8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Q正传1981 剧照 NO.1阿Q正传1981 剧照 NO.2阿Q正传1981 剧照 NO.3阿Q正传1981 剧照 NO.4阿Q正传1981 剧照 NO.5阿Q正传1981 剧照 NO.6阿Q正传1981 剧照 NO.13阿Q正传1981 剧照 NO.14阿Q正传1981 剧照 NO.15阿Q正传1981 剧照 NO.16阿Q正传1981 剧照 NO.17阿Q正传1981 剧照 NO.18阿Q正传1981 剧照 NO.19阿Q正传198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阿Q正传198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身形猥琐、其貌不扬的阿Q(严顺开 饰)是未庄一个靠打短工度日的小人物。他家徒四壁,穷得连姓都没有。虽然如此,阿Q却始终自我感觉良好,或瞧不起装模作样的假洋鬼子,或与地主赵太爷攀亲。当然换来的往往不是尊敬,而是鄙夷甚至一顿毒打。好在阿Q有着一套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所以肉体上吃亏的他最终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自从被赵太爷打和调戏吴妈受罚之后,阿Q的日子愈加难过。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进城谋求生路。阴差阳错的一些事,竟让阿Q在未庄人眼里成了手握重权的革命党,这个憋屈半辈子的小人物总算暂时抖了起来……  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并荣获瑞士第2届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史前狂鲨扯平第一季安娜·卡列尼娜天一生水今天的她们冲破死亡游戏涉谷怪谈4 真实都市传说孟祥斌侠女十三妹底线(2022)黄金庭院执法女先锋2柳生家族的阴谋美女与野兽2012沃土仁心赛勒斯沙漠风暴(下)惊天救援武当山之天履奇缘麻雀2015蚂蚁侠客剑心分瓶倾城宠妃挚爱枭雄录影带谋杀案特搜9第五季镖王传奇玩物男孩第二季热土如果有如果热线爱情维修站素还真小鱼儿与花无缺丹道至尊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动物急症室第二季从来没有开枪永别了,苏维埃

 长篇影评

 1 ) 拍成漫画应该更好

   CCTV6放《阿Q正传》。80年代的片子,虽然从画面和人物表演上怎么看怎么不爽,但我愣是像着了魔似的没有换台,完整地看了下来。
   当听到影片结尾时的旁白“阿桂(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时,我竟忍不住一个人鼓起掌来。
   终于明白,语文课上靠老师逐句分析是看不懂鲁迅的。但其实我们的身边到处都充斥着鲁迅小说中的各式人物。
   影片中的江南看起来很淳朴,我比较喜欢。
   虽然男主角的表演在当时已经很到位了,但我心目中的阿Q应该是一个漫画形象出现的(鲁智深也是),真人是无法完美展现的。
   不过鉴于目前还没有其他版本,所以还是推荐一下!

 2 ) 辞世的鲁迅与严顺开,不死的阿Q精神

原文发表于公众号“影书杂谈”(也不用关注了,已永封哈)

周树人写文章,不用原名,不敢,他那笔头,毒过隔壁家的三嫂和对门家的六婶,将来被骂的人醒悟过来,只怕是要掘了他的坟。

明明小尼姑已经咒下了,你这个阿Q,断子绝孙。

但是鲁迅不让,偏偏要在阿Q死后,说据考证,他并没有断后,他现在子孙繁多,至今不绝,仍然还活跃在各界。

严顺开更是一绝,把个阿Q演得跟书里一模一样,活灵活现。

凭此片,严顺开成为唯一获得过演艺界最高奖卓别林金拐杖奖的中国演员。这根拐杖,分分钟秒杀那些什么花什么鸡什么马的自娱自乐。

他演的阿Q,已臻化境,那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种符号,你居于上位,你是赵太爷,你居于下位,你才是阿Q。

上位并不是稳固的,上位上面还有上位,下位也不定就是最悲惨,下位下面还有下位;所以有时你是赵太爷,有时你是阿Q,这样的身份,随着你面对的对象不同,也不停的变换。

身份的快速切换,赵太爷阿Q阿Q赵太爷赵太爷阿Q赵太爷,按理换来换去,变得太快会错位,容易整出精神病,但结果恁是没有,因为,阿Q有一个法宝总能够拯救自己。

大多数时候,阿Q是失意的,这时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打不赢,君子动口不动手;

挨了打,儿子才打老子的;

想女人不成,我还嫌她脚大呢,假正经。

阿Q还喜欢看热闹:

庙会聚赌,酒馆帮闲,哪里热闹哪里凑;

调戏吴妈捅了大漏子,听到有女人闹着上吊,偏偏忍不住还跑过去问问在干什么呢;

进到城里,看见杀头革命党人,嚓嚓,好看,好看啊。

这习好最终要了他的命,赵太爷家被劫,他去凑热闹,合着惹上了劫匪的嫌疑。

阿Q当然也有得意时:

小尼姑的脸,别人摸得,我也摸得;

有钱时,酒馆里的闲客,每人一斤酒,见者有份,我请;

幻想参加革命了,我现在要什么有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阿Q最终没当成革命党,而是被当作劫匪杀头示众,他是既不知道所犯何事,也没有觉得司法不公:

他以为,游街坐监,本也是人命中注定的程序;

过堂受审,签字画押,他只是懊恼得狠竟把那圆圈画成了粒瓜子。

长轩亭口,阿Q终于知道了这是嚓嚓的地方,他想喊救命,但是他最终也没喊出来,直到死,他也没听到那好听的嚓嚓声音。

酒馆的人再谈起阿Q时,说究竟枪毙还是没杀头好看,阿Q竟然也没唱一句戏文,让人白跟了一路。

小D不同意,虽然和阿Q打过架,他觉得阿Q哥还是条汉子,毕竟他最终还是喊了一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阿Q死了,但是他留下的这个法宝,让我们凡事都能找到让自己转败为胜的路数,在精神上来取得胜利,调整自己随时可以接受现状。用一种想象的满足来麻痹自己,我们称之为精神胜利法,并把他发扬光大,和忘却这一祖传宝贝一起作为中国人的一种高贵品质。

这种高贵品质,就以阿Q的名字命名,称为阿Q精神,文治武功,竟无往不胜,尤其运用在外交领域,更是得心应手。

至于阿Q本Q,他是死了,然而他那人生,仍然在他生长的那片土地无尽地复制繁衍。

他只是在不停的变换名字和身份。

有时他是下岗工人,有时他是农民工,有时他是外企白领,有时他是学生,有时他是被踢出体制的赵家奴。

现今的长轩亭口也早已更名,大大的牌坊上书CCAV几个血红大字,小酒馆的帮闲换成了对着电视机的观众,游街示众也与时俱进地升级成了上一档节目,讲讲你的嫖娼3P, 有偿新闻,腐化堕落,挟冤报复…

唯一不变的,是县太爷还在,主事的八字胡与他一合计,要维持长治久安,就得拿住一个阿Q游街示众杀鸡儆猴,太爷红笔一勾,管你圈画得圆是不圆,叫你二十年后再变一条好汉。

 3 ) 1:48:22数字修复版和1:55:54版本的大概区别

关于时长,网上的长版本清晰度低,帧率高。

修复版好,但是短一点,其实大部分都是些无关紧要的镜头,有个1G和5.5G的文件。

至于豆瓣写的125分钟没找到。有没人提供下??

颜色差很多

多了纪念老鲁蛋辰。

屋子拉进镜头很长。

108分钟的6分18秒出片头。

115分钟的是老鲁又出来说话阿q名字由来。8分08出片头。

18分钟略疯魔状态。

36分30阿桂抽烟

45:32 回家发呆

54:49 进白举人家,进了又想出

58:19 ?家向赵老爷介绍阿贵的衣服

1:07:35 。。八卦。

1:13:15 梦中镜头久一点。

1:24:28 街上两人没答理他

1:30 :36 挑担的人上桥。

1:33:12 多了剪辫子对白

1:53:35 队伍镜头多了点。

那个年代的典型小农思想啊。当然,有些传统和社会环境还在。”据考察家们考证说,阿贵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4 ) 阿Q繁多的后代

文字带来的痛苦像针扎一样深入骨髓,电影给人的感受就像一记重拳打在心窝...小时候读完小说是一种朦胧的难过,今天看完电影说了好多可仿佛始终找不到意义的出口。

我还是不觉得鲁迅在讽刺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我希望他和我一样在为阿Q叹惋和难过。我哀阿Q不幸,可我不怒他不争,因为我根本无法对他发怒,无法对一个撞碎在高墙上的鸡蛋发怒。这样的一批人到死始终是混沌的,他们跌倒了原地躺下不是有意识有能力却不争,是无意识无能力的不争,无意识来自教育资源的短缺,无能力来自社会资源的短缺。“精神胜利法”是导致个人走向灭亡的缘由,却也是存活在这个畸形社会里的必要手段。所有受压迫者这样的惰性导致了整个群体的悲哀,也又让压迫者更加变本加厉。

这样的作品很难被超越,在于它带来是除了深度的思考,还有五味杂陈的感情。作为读者/观众,将自己代入角色,我感到庆幸、无奈又有些恐惧,我庆幸我现在至少过得还不错,我享受着资源和爱;我无奈阿Q的存在和选择有绝对的合理性和很强的必然性,而并非特定而巧合,继承了阿Q精神的我们也在走着相似的路;我恐惧,可不是恐惧自己会面临困境,而是恐惧无知,恐惧我的庆幸只是“精神胜利”,恐惧我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挨锤的牛。

跳脱出电影本身,又让我感到悲哀的,是我们现在的电影和作品,别说底层人物,以普通平民百姓为主角的已经基本不见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有话语权的人对这些角色的放弃,还是受众对这些话题的淡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缺乏了关怀,还是缺乏了注视。或许单纯就像我刚看完电影那样所说的,我觉得以后还是别再看这样的电影了,真的煎熬,平时已经够低沉,已经很难再接受这样盐一般的痛苦。

 5 ) 重新思考阿Q

最初看这部电影时,对闫老师的表演并不满意。在我的印象中,阿Q会更地痞无赖一些,脏一些。总觉得闫老师的阿Q正派了一些。

可是如今重新再看这部电影,才敬佩闫老师的表演真是经典。

阿Q这个角色不好处理,他是个小人物,没有家没有土地靠打短工为生。说话腔调油滑,和尚摸的我摸不得,是阿Q的经典台词。如果单纯从小人物的表象去处理,阿Q说话低俗又低三下四,这样一个形象极易让人讨厌。

但阿Q的价值不在于他的无聊,他的价值在于写出了人性的悲哀,精神胜利法。

所以闫老师的阿Q绝不是表面的痞,他有让人同情的地方。

在鲁老爷干活时,阿Q脱了外衣,手脚利索。这样的阿Q与无数那个时候的农民一样,只是低头干活,只是一个干活吃饭的人。佩服闫老师的表演,他不仅抓住了肢体语言的表现,连表情也抓住了,憨憨的又带一点讨好的意思。这样的阿Q是不会让人厌恶的。

在谈话中阿Q忽然意识到无后的大事,与女佣说了要睡觉的话。阿Q的举动是人之本能但他的行为确实不恰当。但还未及厌恶阿Q,就看到了他的可怜。先是吴妈的大哭大闹,阿Q一脸的茫然。接着鲁家对阿Q的追打,闫老师的处理得当,他躲闪害怕,身材的对比显示了阿Q的可怜。最终衣服被扣压工钱不给,阿Q缩头缩脑的被撵了出来。

这一段闫老师的面目表情精彩,演出了一个小人物的可怜。

重读经典,才发现演员的魅力。

 6 ) 纯粹的电影,展示纯粹的内核

我喜欢这部电影,不仅因为它的故事,它的深刻。也因为它的纯粹。没有多余的滤镜,没有特效,也没有镜头狂怼着一个人的脸上告诉你这就是主角。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每件物品都有它的位置,故事随着桥洞下的水蔓延开,而我一眼望到江南水乡的岸边来来往往的人,听着片头唢呐吹奏的声音,就好像回到了40年前,回到了鲁迅的文章里,回到了那年去西塘岸边走着的日子。可以用一个词形容这种感觉:踏实。

开头是引人发笑的,觉得阿贵不过是个乐天派的无赖,用他特有的“精神胜利法”在社会的最底层自由自在地游走。然后是感到愤怒,当阿贵被别人欺负,转而又欺负更弱的尼姑的时候,我看到了不只是阿贵,还有那些旁观的人丑陋的嘴脸。这个画面放到现在也不过时,受害者和施暴者之间,也就隔着一个念头的转变。后来又是无奈和揪心,在底层的阿贵被视作蝼蚁,连府上的佣人都看不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自私和势利,然而每个人都不觉得羞愧。底层的阿贵,到死之前所有的东西都被抢光,但他却不知道自己要死了,他只是还在想着怎么把纸上的圆画的更好一点。最后的审判来临,也没有反抗,只是用自己的“精神胜利法”再次安慰:大抵人可能是要有一死的。他没有想为什么自己就这么死了,只是说了一句“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阿贵死的不明不白,旁人却觉得明白,只是不太尽兴,因为和以前的方式不一样了。大家抽着烟喝着酒,没有一个人为阿贵惋惜。掌柜想着阿贵欠下的那几十文酒钱,其他人依旧感叹着死法扫兴。

桥下的水继续流着,世界上少一个阿贵,没有丝毫不同,没有人关心他姓什么。而阿贵的精神和后代,世代流传。是你,是我,是我们。

 短评

阿Q从书里活过来了,变成了阿贵,没书里那么令人厌恶,还带着点亲切感,不像是隔了一百年的人物。至于连阿Q都觉得自己是赵家人,可以理解为什么世上那么多精神“赵家人”。

7分钟前
  • Sputnik
  • 力荐

作为一个生活的弱者 阿Q无力抗拒黑暗和恶势力的迫害 丧失了普通人的思维规律 近乎精神失常 赵家遭抢 被人陷害 一步步走向刑场 他丝毫没有意识反抗 为自己辩白 最后要画押了 阿Q还担心自己画不圆 被人笑话而烦恼 这是多么的愚昧和悲哀 阿Q是鲁迅对病态国民深痛感受的结晶 是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的代理

10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内容形式和表演风格太话剧,台词感觉很鲁迅文学。如果说吴妈因为阿桂一句“我想跟你睡觉”就弄出这样的风雨,放在当时的背景还算可以理解;那阿桂做贼偷东西的事情可以在似醉又清醒的状态下跟地保“实话实说”而一分钟后便后悔不已,这样不合理的情节设计于我就说不过去了。阿桂-阿Q;妈妈的,王八蛋。

1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据史学家考证,阿桂(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电影还是由鲁迅的作品和演员表演撑起来的,其他都挺逊色的...

16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改变了吗?没有

18分钟前
  • 汉堡
  • 力荐

唯一获得国际喜剧类奖项“金拐杖奖”的演员,严顺开

22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小说是真好 电影是真囧 完全是一群基本功扎实的演员支撑的。ps:结尾 据史学家考证,阿桂(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25分钟前
  • 纪月航
  • 还行

人活着总是有太多不顺的事,特别是那个人吃人的社会,精神胜利法必不可少。阿Q的梦中翻身做主人就是变成剥削阶级。最后他死了,虽没有女人却有后代,子孙繁多至今不绝。鲁迅对阿Q是讽刺更是同情,是从阿Q的遭遇控诉剥削的社会。

26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原作带来的优秀基因,即便影像化改造,依旧让人拍案叫绝

28分钟前
  • 尘飞扬
  • 力荐

看此片仿佛见芸芸众生近在眼前,鲁迅笔下的国人至今遍地,从不过时。大师啊大师,这样的人性洞察真是深刻!文本改编很贴合原著,个人感觉略显得浅白的地方在于,表述为镜头语言的旁白消解了原著文字的讽刺意味,而且颇以评价的口气。原著的“我”贵乎以一个局外人的口吻阐述。各个演员的演技非常传神和到位,尤其是严顺开老先生,这演技也入教科书了,真是牛X。8.4

30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高中语文课

33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默哀。伟大的演员在作品中永垂不朽。

35分钟前
  • Vulpecula.h
  • 推荐

不看不知道啊,文革结束后就5-6年时间,多年压抑的创作才华就这样的迸发出来。看过一些中国电影百强片单,这些名著改编作品罕被提及。偶然间在哔哩哔哩上发现了这些宝贝。水准真高,色彩,空间、建筑,我们的美学实在比日本要丰富、大气、随意很多。这样的作品才能让人有民族自信啊!打算一点点看。

40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阿桂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45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阿Q正传可供深层阐释的东西太多了,国民性不过是中学语文教学层次的理解。这版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片末那句旁白,故作深沉之状,自以为清醒,实则画蛇添足,把鲁迅的层次瞬间拉低到了胡适的段位。

48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力荐

选修课看的高清版 很清楚 看电影特有的质感 有种特别的亲切感 至于它所表达的 课本上应该都学了吧 喜欢电影中和阿Q在一起的那个老头 淳朴老实

52分钟前
  • 🇦🇷🇦🇷
  • 力荐

编导本着“宁可拙笨不使滑稽”的严肃的创作思想,避免把阿Q塑造成一个仅供人一笑的滑稽形象,对于原着中的那些”滑稽和笑料”既不照搬无误,更不任意夸大,也不从生理上和外形上丑化阿Q,而是抓住阿Q国民劣根性的实质——精神胜利法,从阿Q的思想上和行动上表现他的可笑而又可悲、可气而又可怜的精神特质,更多地赋予这一人物以同情,主要笔力放在“哀其不幸”这一点,以“怒其不争”为辅,以求最大化地保持住原著的基调。影片在改编上另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十分巧妙地用鲁迅的画外音贯穿全片,既是写人状物的点睛之笔,又把原著中蕴涵的深邃思想表达了出来。——《中国电影史纲》

54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几十个机位,小小的制作成本,全靠编剧和导演,还有主演们揣摩人物的深度!佳作!

58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影片出品的1981年正是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6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严顺开真是为阿Q而生的,他完全让这个符号化的人物鲜活了起来……

1小时前
  • 心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