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2017

HD

主演:路易·加瑞尔,斯塔西·马汀,贝热尼丝·贝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缅甸语言: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敬畏2017 剧照 NO.1敬畏2017 剧照 NO.2敬畏2017 剧照 NO.3敬畏2017 剧照 NO.4敬畏2017 剧照 NO.5敬畏2017 剧照 NO.6敬畏2017 剧照 NO.13敬畏2017 剧照 NO.14敬畏2017 剧照 NO.15敬畏2017 剧照 NO.16敬畏2017 剧照 NO.17敬畏2017 剧照 NO.18敬畏2017 剧照 NO.19敬畏2017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敬畏》想要打倒电影之神,却没黑到点子上

(原载《虹膜》)

作为一个戈达尔影迷,当这位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与第二任妻子安妮·维亚泽姆斯基的情事,被法国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搬上银幕时,我不仅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我对这部去年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敬畏》之所以毫无期待,有两个原因。首先,所有对戈达尔的生平有所了解的影迷,都知道他的第一任妻子安娜·卡丽娜,才是他的一生挚爱和灵感来源。

两人的合作,催生了戈达尔最具影响力的几部杰作:《随心所欲》、《法外之徒》、《狂人皮埃罗》、《阿尔法城》;而两人之间疾风骤雨般的情感关系,也如同八点档肥皂剧一般既狗血,又精彩。所以如果一定要把戈达尔人生中的某段情感关系搬上银幕,那么最合适的选择,显然是他的第一段婚姻,而不是他与维亚泽姆斯基之间较为平淡的关系。

我对《敬畏》难以产生期待的第二个原因,源自它的导演人选。戈达尔这个同时引发着敬畏和蔑视情绪的文化人物,显然值得被人们讨论,但我不相信哈扎纳维希乌斯能为这种讨论提出什么有见地的观点,因为在我看来,他一直是个平庸的导演。

哈扎纳维希乌斯最擅长的电影次类型,大概是戏仿类电影。他的成名作《OSS-117之开罗谍影》,是对007系列电影的恶搞,而让他问鼎奥斯卡的作品《艺术家》,则是对无声电影的戏仿与“致敬”。

然而他对经典文本的戏仿,只是停留在过家家层面上的低龄游戏;他通过对影像的把玩与复刻消费了原文本,却对原文本的内在逻辑毫无反思。他的戏仿电影既不具有梅尔·布鲁克斯对文本进行解构的破坏力(《灼热的马鞍》、《新科学怪人》),也不具有戈达尔与斯科塞斯对文本进行重构时的独到见地(《筋疲力尽》、《纽约,纽约》),甚至不具备伍迪·艾伦忠于原文本精神内核的真诚态度(致敬《婚姻生活》的《丈夫、太太与情人》;致敬《野草莓》的《结构爱情狂》)。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他抛弃戏仿路线,拍摄气质严肃的“原创”电影《搜寻》时,他所面对的处境,竟然是无人问津。而《敬畏》的温吞表现,再次证明了他才能的平庸,和原创力的匮乏。

当《敬畏》的剧情进行到第五分钟时,我已经能理解哈扎纳维希乌斯为什么要把1967到1970年之间的戈达尔,作为自己影片的男主人公了。因为当时自视为政治激进分子的戈达尔,正在狂热地信仰毛泽东主义等左派思想,而哈扎纳维希乌斯想要通过《敬畏》,尽情地嘲笑他。

哈扎纳维希乌斯可以嘲笑戈达尔吗?当然可以。处于激进时期的戈达尔,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很荒唐。这位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导演,想让自己的电影接近“工农阶级”,但他想要接近的观众根本读不懂他精英化的电影语言,他们最喜欢的恰恰是他厌倦与蔑视的美式电影。于是他通过电影来闹革命的理想,就此成为了空中楼阁。

但《敬畏》的问题在于,它对戈达尔电影所处的语境,以及把他推向激进主义的时代精神与社会环境,完全缺乏关注。戴高乐执政时代无处不在、令人窒息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法国政府在处理阿尔及利亚问题时的殖民主义态度,都是让左派知识分子对现存体制充满失望,最终走向激进的原因。

不过在《敬畏》中,所有这些时代背景,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表现。哈扎纳维希乌斯眼中的戈达尔,仅仅是一个因为深陷中年危机,变得荷尔蒙分泌失调的中二病患者。这个角色为了寻回往昔的青春活力,娶了个比自己小了接近二十岁的年轻妻子,成天混在大学生的政治辩论会中,却因为完全抓不住辩论重点,被年轻人嫌弃。

至于原本也是位左派青年的维亚泽姆斯基,则在《敬畏》的镜头中变成了对戈达尔惟命是从,毫无个人意志的花瓶角色。然而在现实中,恰恰是这位少女的激进与勇敢,让戈达尔把自己对革命与青春的憧憬,倾注在她的身上。这是两人之间情感关系的真正基础,但它同样没有被《敬畏》所表现,因为哈扎纳维希乌斯太陶醉于自己对戈达尔的恶作剧式嘲弄了,以至于他完全没有看到男女主人公关系中的微妙之处。

而影片的选角,也称得上是败笔。两位主演路易·加莱尔和斯塔西·马汀,与戈达尔和维亚泽姆斯基都谈不上形似。在精神还原方面,他们就差得更远了:加莱尔表现出了戈达尔的坏脾气和粗鲁无礼,却没能表现出戈达尔的旺盛精力和他略带顽皮的机灵劲儿。而马汀在整部电影中只是安心地待在男主角身边,尽到了一个花瓶的职责。

在我看来,戈达尔在六十年代末的挣扎,显然不是缘自中年危机与内分泌失调,而是一个电影语言革新者所必然会面临的困境。当你在个人创作生涯的前几年里,一直在把电影媒介的可能性推向极限,如今却发现现实世界与政治生活所发生的变化,要远远胜过你所谓的艺术创新时,你该作何选择?是接受自己手中媒介的局限,安心地做一个守成者,还是彻底打破电影的边界,将它与抗议运动、教学行动、政治思潮和时代精神,通通融为一体呢?

戈达尔选择了后者,他迎接了挑战。虽然他在“革命时期”拍摄的电影过度理论化、艰涩无比,且带有说教气息,但它们对于电影语言的创造性运用,依然充满了想象力。而我们这个时代的犬儒主义代言者——哈扎纳维希乌斯先生,则用一个老祖父般包容的目光,嘲笑着戈达尔的反资本主义/反好莱坞理想;至于他自己的电影是不是空无一物,他倒是完全不在意。

其实戈达尔根本不是圣人与完人,哈扎纳维希乌斯哪怕对他的档案素材多下点功夫,也不至于会像现在这样,摸不准戈达尔的死穴。安妮·维亚泽姆斯基生前接受采访时,便讲述过如下的一段往事:

1968年6月,让-吕克在我面前和特吕弗吵了架。让-吕克想去中止亚维农戏剧节的举办;特吕弗则与帕索里尼站在同一立场上,因为后者曾说:‘我没法支持和工人阶级出身的卫兵们作对的中产阶级学生。’当时我们在特吕弗制片公司的办公室里。让-吕克生气地说:‘我本来以为你是我的兄弟,可你却是个叛徒。’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单单是这段一百多字的往事,就胜过浪费了观众一百分钟的一整部《敬畏》。

 2 ) 重要的是我们在敬畏号上,而不是结果

革命从来不是抽象的东西,但艺术却是高度概括性的存在。

艺术家真的能逃过政治化的命运吗?或者说政治化后的艺术是不是只能成为一种propaganda?看完Le Redoutable,我不禁想起这个话题。不是什么新颖的题目,但在这部影片里,则成了一切的始与终。

“不选择政治,也是一种政治化的态度,”电影中的戈达尔如是说,一语击中要害。要么选择政治,要么选择电影,要么用创作取代革命,要么用革命取代创作,这在如今是多么可笑的观点,在六十年代的巴黎,甚至世界,却是那么强有力的表达。无论合理与否,那是一种态势,一种急于改变一切的热忱。每个人都被卷入,没有局外人,要么左脚穿鞋,要么右脚穿鞋,可最终我们渴望的或许不过是赤脚。我喜欢这个关于革命的比喻,幽默,顽皮又不过分傲慢。

戈达尔个人艺术生命的转折点是以一种大多数艺术人难以理解的方式进行的,他想要使艺术成为真正革命性的东西,不为任何阶层说话,不代表任何一派,因此他才那么欣赏发动运动的学生身上的那股子年轻的热情。“值得赞美的是学生运动,是运动,不是学生,”这句话由戈达尔说出来,恰如其分。最终他自己杀死了那个从前的戈达尔,却忠于了自己,虽然这个站在“敬畏者”号上的自己显得尖酸、刻薄、冷漠而且愚蠢。但是深彻地了解自己的愚蠢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

然而,戈达尔绞尽脑汁想要摆脱的阶级身份却是他无法抗拒的,在那个凡事都需要划分阵营的年代,你不可能做一个旁观者,你的生活不是拍电影,没有人会为你念旁白,被误解似乎是正当的,也应该习以为常,电影中每次戈达尔眼镜摔碎都是他在革命中尴尬身份的暗示。他所热爱的学生们鄙视他,觉得他是敌人,而戈达尔自己既无法认同以前自己所属的那个肤浅愚昧傲慢无知的中产阶层,却也根本不理解工人阶级为何物,他成了被孤立的人,成了那个真正“赤脚”的人。他的革命注定不同寻常,因为他即背离了原先的群体,也无法适应新的集体。他终究还是一个浮浅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罢了。他把自己置于两者的夹缝之间,既不能往前,也不能后退。这样的身份尴尬性似乎是知识分子在革命中最容易形成的状态,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托马斯·曼《魔山》中的汉斯·卡斯托尔普多多少少都有与这部影片中塑造的戈达尔相似的地方。

而我们也都知道,戈达尔对自己艺术的改造注定是会失败的。这种改造是杜绝私欲的,要求人成为一个圣人,去关切那些苦难中的人民,人民不获救,所有人都没有资格享乐,更不容许逃避和自我麻痹。回想中国当时的现实,所谓权力斗争不过存在于权力内部,而那些无数被鼓动的人,则更多的是相信了、迷醉在了这个“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不愚昧肤浅、不自私自利的人”理想里。

戈达尔在寻求摆脱一种对主流政治的媚俗的同时,却被另一种激进的构想吸引了。当时谁也不知道革命会不会成功,有的人敢于以行动呼应他们内心真实信仰的更好的可能,有些人却也因此备受伤害,但更多的人对此嗤之以鼻。结果是这场革命忽视了人性的幽微之处,忽视了绝对民主带来的暴力和对知识的践踏,但它行进过程中的生命力和抗争精神,那种不满足于现状的的反叛者的勇气却值得敬畏。这也便是影片最后一幕戈达尔拍摄《东风》所表达的观点。

无论是艺术还是社会,在“敬畏者”号上,便意味着永远执着于改变和挑战现有的格局,为了更好。这是出于好的意图和正当的目的,无论事实证明它是对是错,是有效还是无效,都不能掩埋运动本身所揭示的东西。

而当我们回到艺术本身,或许摆脱政治性是可能的,因为惠特曼、T.S.艾略特、庞德,甚至艾伦·金斯堡都这样做了,用纯自由的文本,不让语境代替语境。但是他们本身却无可避免地卷入政治中,即使政治不认同他们,他们也无法回避,这同样也可以用来解读Le Redoutable中的戈达尔。

片中还有几个亮点值得提及。戈达尔、安妮一行人乘车从康城返回巴黎途中的争吵配上欢乐的背景音乐,讽刺效果一流,戈达尔在革命中身份的尴尬性再次凸显。而戈达尔回到巴黎后,突然的反色调的处理和背景中不断卡顿在最后几个音的肖邦夜曲,则像是一场冰冷的自我透视,使狂热瞬间冻结沉淀,效果类似于自我审视。

 3 ) 采访《艺术家》奥斯卡最佳导演——向戈达尔的致敬

《敬畏》是由戈达尔妻子安妮·维亚泽姆斯基的两本传记《勤学的一年》(Une Année Studieuse,2012)和《一年后》(Un An après,2015)改编而成,讲述的是两人从相识相知、到互相赏识、到政治理念上不和而关系崩裂的过程。

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曾凭借《艺术家》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我身处多伦多,在最大的北美观影盛会的多伦多电影节之地,有幸采访到了阿扎纳维西本人。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制作导演,擅长拍喜剧片和家庭片题材,拍摄技法上他很高的造诣对70年代电影改革时期致敬。

Michel Hazanavicius

《敬畏》是由戈达尔妻子安妮·维亚泽姆斯基的两本传记《勤学的一年》(Une Année Studieuse,2012)和《一年后》(Un An après,2015)改编而成,讲述的是两人从相识相知、到互相赏识、到政治理念上不和而关系崩裂的过程。新浪潮奠基人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在安妮眼中一定是又爱又恨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在世人眼里是神秘而令人向往:胡兰成与张爱玲、徐志摩与陆小曼,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尽管这一对对有情人都未能走向美满,但他们的结合是在过程中塑造了美好的果实了。19岁的维亚泽姆斯基凭借名导布列松的《驴子巴特萨》初登大银幕。第二年,她旋即在戈达尔的《中国女人》中出演,影片反映了196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出生的年轻人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践行革命,她还出演过戈达尔的《周末》和《一加一》。 而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两人戏外的关系。

(可惜的是,2017年10月5日,安妮·维亚泽姆斯基因癌症不治,在巴黎去世,终年70岁。)

用戈达尔的拍摄手法去拍摄戈达尔是本片很有趣的亮点了,唯一和戈达尔自演自导的影片不同的是真实性的剧情(出自其前妻女性视角的)和绚丽的彩色画面。从技巧旁白、对着镜头说话、到生存哲理和精神危机的主观探索、着重人的情绪和心理上都有着惟妙惟肖的致敬。

1968年五月风暴事件爆发,法国群众在政治理念上的盲目本能和冲动、以及人们对当时二战后物质富裕导致的精神空虚困惑,正好致使当年戛纳电影节暂停。17年《敬畏》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有种重返故地的意味,揶揄之下也是面向60年后的第70届戛纳电影节最好的献礼了,回顾这半个世纪的变化与发展,我们离那一批老新浪潮电影大师们并未走远。

《敬畏》五月风暴

问:影片标题《敬畏》的含义是什么?在电影预告中,您运用其他很多形容词去评价戈达尔这个人,比如:无法分类的、反传统的、有毒的、革命性的,为何选择敬畏的?

米歇尔:因为《敬畏》(Le Redoutable)在法语中的含义时而褒时而贬。这个标题和我小时候电影标题很相似,类似于让-保罗·贝尔蒙的电影,比如《夺命太阳下》(Le Magnifique)、《野岛真情》(le Sauvage)、《不巧得了一枚共和国勋章 》(Le guignolo)、《危情谍影》(le Professionnel)等。为了形成反讽效果,我取了这个标题。

问:为何选择戈达尔作为拍摄题材?他对你的电影有很大影响吗?

米歇尔 :我是对戈达尔第一任妻子安娜撰写的书着迷的,她是《中国女人》的主演。我受到书所动容,拍摄了《敬畏》讲述安娜与戈达尔的故事。我没太去了解戈达尔的生平,是书让我去叙述这部电影。 书展现了戈达尔左倾政治倾向、毛主义,和法国知识青年的生存状态。现在这个年代要信奉毛主义是很难的,成为毛主义也不现实的。我不可能做时代错误的过程,我更少去叙说其政治倾向,保持距离,也就是说更少地的在按照历史进行绝对参考。书是一部非常女性主义的作品,以一个恋人的视角,我怀疑所有这一切都带来了...她爱上了他的事实,找到一个电影、政治和爱情间的平衡。我们更少地用评判的眼光看待整个过程我们对他保持同情心 。

很多人在五月风暴中也革命,但他们没有变成毛主义,也比较谨慎;戈达尔却变得极其严肃,成为革命的崇拜者,认为以前的电影作品不值一提,对朋友极其恼怒,他完全改变了电影的作风,他摧毁了周围的一切。这也是安娜离开的原因。

现实中的二人

问: 让-吕克·戈达尔有欣赏过本片子吗?您是否有咨询让-吕克·戈达尔本人去拍摄本片?

米歇尔:完全没有。当然很多人问起这个问题。 现在让-吕克·戈达尔独居于瑞士,我告知了他并把电影副本发给了他。他以前想看电影剧本,我发给过他。然后我提议他看下剪辑,建议他等影片在瑞士放映的时候来看一下。

问:电影在除了传记式的记录戈达尔关键转型期之外,电影技巧上是有效仿的,是出于什么动机采用这样的手法?

米歇尔:因为这也是一种讲述戈达尔的方式。戈达尔创新了很多电影表现方式,他的电影展现很有自由度。我们对戈达尔电影的印象大部分是停留在60年代,我很喜欢那个时代,因此我创造的是我们记忆中戈达尔电影的样式:会有黑白画面电影、题词、拿摄像机的人、字幕从一幕中出来等等这些形式的表现,用同样形式的电影表现向他致敬。

《敬畏》中的戈达尔和维亚泽姆斯基

问:电影中的反讽意义是?

米歇尔:因为首先戈达尔本人就是个非常搞笑的人物,也是个一个不太守规矩的人。我觉得用遵守常规表现很奇怪,也该工不守陈规和复杂的方式表现。因此有讽刺意味,把它置于一些复杂的情况下等等。

问:能谈下演员的选择?

米歇尔:路易·加瑞尔(饰 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是很优秀的演员,他父亲导演菲利普·加莱尔是横跨法国“新浪潮”与“后新浪潮”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特殊人物。路易小时候就做了喜剧表演,因此他的魅力与戈达尔紧密连接, 人们很喜路易·加瑞尔在其他电影中小有疯狂的表演。

问:下部电影计划?

米歇尔:我计划做一个家庭喜剧电影, 很棒的,像Pixar。我喜欢做个人的电影,喜剧很受欢迎,不无聊,有趣。

 4 ) 人生就是两点之间的运动,停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运动的过程本身

去年戛纳,法国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敬畏》受到了两极分化严重的评价,说好的人喜欢他恶搞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的自由和幽默,说坏的人也讨厌他恶搞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的自由和幽默。

诚然,107分钟还原这样一位伟大而复杂的导演的一生是不可能的,影片截取了1968年这个对法国、对戈达尔来说的转折年。

1968年发生了什么呢?五月风暴,法左和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走上街头,他们抗议政府的新闻政策,抗议越战,带着一种全球化和无产阶级的口吻要求和平,要求平等,要求马克思和毛泽东。这场红色运动激起了戈达尔心底的激情,作为生于一个布尔乔亚新教家庭的叛逆子,他从小便有着一种自发的割裂倾向,他离家出走,跟富有的祖父断绝关系,自甘成为巴黎街头小流氓,与另外一些孤儿(特吕弗)和浪子(里维特)鬼混。

他的身上有着一种深深的不平衡,或者说无所适从:

他生来就是小资产阶级,却对此深恶痛绝;他渴望与穷人、学生和第三世界国家成为朋友,但他身上深深的精英气质却将他们天然隔离。

五月风暴一来,戈达尔燥起来了,要跟学生、工人们站在一起,砸了戛纳的场子,甚至要跟自己决裂,宣称自己过去拍的电影都是垃圾,所有过去的导演也都一文不值……

戈达尔的理念一直在游移,无法把握,提出“作者电影”,又反对它,拍出一部杰作,再痛恨它…… 就像他曾说的,“人生就是两点之间的运动,停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运动的过程本身。”

《敬畏》试图呈现戈达尔的分裂与矛盾,戏仿了他当年创造出来的许多电影技法:跳切、不知从何而来的画外音、不匹配的字幕、声画分离…… 若你熟悉戈达尔,甚至会从中窥出一幕幕致敬的场景。导演的幽默和他对大师的解构也在许多时候让人笑出声来:“哈哈!我就知道,戈达尔就是个情商为零的笨蛋!”

在这一点上,《敬畏》确实是一部令人兴奋的导演传记片,至于它的表现手法是否公允,那就无人可以评说了。

P.S 让-吕克·戈达尔89岁了,仍然在拍电影,很想知道他看完会有什么评价,但他可能压根不会去看吧。

 5 ) 哈扎纳维希乌斯还是回到迷影题材有意思。

这部电影可说的太多了,传记片有趣的点都有了,还原历史情境、人物正反勾勒、临摹戈达尔的电影风格和影像变异形式……而调侃戛纳电影节的部分对于70周年来说太应景,根本就是一部献礼片。看完好希望能看到一部在世中国导演的传记片。总是打趣一句话,人家的艺术家真是令人羡慕,无论想做什么都是自由的,而现在的我们连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两位beauty路易·加瑞尔和斯塔西·马汀都全裸了,马汀完全照着经典女神的路子去了,无可限量。

 6 ) 一部严肃但非典型的致敬电影

我对本片的理解是,导演想从戈达尔身边最亲近的人的角度,用略黑色喜剧的手法来表现一个天才在革命浪潮中寻求突破自我的挣扎以及对艺术的探索的传记故事。而种种看似滑稽的自相矛盾无所适从则是在这种探索中必然要经历的,毕竟他是在开拓而不是走别人走过的路。最后的孤立和性格的转变是在探索中迷失的悲剧性副产物。然而一个伟大艺术家的伟大之处其实不只在于他实现过什么完成过什么,更在于他敢于突破、敢于探索、敢于在众人的嘲讽中仍然坚持坚信自己的观点、敢于否定自己杀死自己,即使最后可能没有成功。电影里最后"杀死"戈达尔的并不是导演或者这部电影,而是戈达尔自己,这其实是最令人敬畏的地方。从这些角度来看,我觉得这部电影是一部严肃但非典型的致敬片,而不是一部哗众取宠只知吐槽挖苦的讽刺喜剧。

 短评

非常轻浮、浅薄、符号化,装B之作,摄影布景演员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3分钟前
  • 浅蓝大肥猫
  • 较差

本届戛纳个人最佳。手法复杂多样,花式间离让人目瞪口呆。戈达尔、伍迪艾伦都成为哈扎纳维希乌斯的食材,包裹在一个爱情的外壳里,简直外香里嫩。路易·加莱尔奉献了顶级表演,把戈达尔这个智商超高情商超低的怪咖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对电影制作探讨极深刻,也是一次历史回望。

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人有轻蔑你有敬畏。基本就是个恶搞喜剧,导演在迷影复古以及喜剧方面的才能尽情发挥,一方面完全复原戈达尔作品的形式,美术、剪辑,间离……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的恶搞和吐槽,比较嗨

1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有一点做得好,就是影片的自反性:将叙事嵌入了这次叙事本身所描绘和记录(或恶搞)的现实中,因此呈现的效果是超过了简单的布景模仿,而稍稍触及到了戈达尔本人。同时,如果观众能够看到最后能产生厌恶——戈达尔自相矛盾摇摆不定恰如我们每个人——电影其实就及格了。但整体还是有些肤浅。

17分钟前
  • Derridager
  • 还行

他需要一副不会碎的镜片、一双不会滑倒的皮鞋,以及一位知己般的女人。现实却是他粘了一手指胶水、废了一整卷胶片,带着一份注定破碎的爱情上了敬畏之船。潜艇下沉到艺术的深海,他的生活也置于密闭的真空。戈达尔的刚愎变成爱情中的毒药,自负成为创作里的独裁。他为爱情死过一次,又因电影重获新生。

1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形式玩儿出花样的小品喜剧,比起主竞赛更适合作为开幕片或者70周年献礼,斯塔西马汀比原型好看太多了,简直理想型。

19分钟前
  • 郭连凯
  • 还行

創作者當然可以「笑」當時的Godard,連他在80年代尾也要來一次重構自身,但抽空了各種問題,難道Godard 只是一個和戀愛、生活過不去,陷入中年危機的藝術家嗎?(這就是回到平凡人的方法?),正如我不明白電影為何要「戲仿」他的電影裡各種片段,一個以「主流」製作成功的電影導演,真的能去拍Godard嗎

21分钟前
  • 何阿嵐
  • 还行

庸俗化革命也是时代症候之一

25分钟前
  • 妖灵妖
  • 还行

馬汀的肉體,在我的眼裡真是完美~構圖、配色佳。加瑞爾真會‘毀’自己⋯

3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关于戈老头中年时期的纯爱故事:从“我一开始就知道她会离开我”,到最后“我那么努力让全世界其他人都不喜欢我,然而你居然也抛弃了我”。细节各种致敬,导演特别特别懂,夜车反光、唱片卡带、裸戏吐槽、潜台词字幕、与观众对话都是神一样的梗,太可爱了。作为被戈老头嫌弃的影迷的一员,表示满足。

34分钟前
  • Nouvelle
  • 力荐

黑的漂亮,仿的漂亮,Stacy Martin更漂亮。你问我资辞不资辞,批判1968我怎么能不资辞?(导演Q&A说戈达尔艺术上天才政治上he sucks简直太对了,Stacy Martin真人比银幕上还漂亮!

36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作为狗蛋儿黑慕名前来观影。其实各位看完愤而给低分的朋友的评价已经让我感到乐不可支了。我很少干这么狭隘的事,但今天必须快乐地狭隘一回(更新,在被戏仿手法恶心了数次后突然能接受并看下去了,看佢自黑太好笑了,满意(我对狗蛋儿的心理阴影实在是太深了

40分钟前
  • Virgil
  • 还行

满屏全是小聪明,却无任何可回味的智慧。愈发觉得Michel Hazanavicius是个饶有趣味的投机主义者。

44分钟前
  • Amelie
  • 还行

哈哈哈哈哈,实在太搞笑了。片子又可以叫做《戈达尔和他碎了无数次的眼镜》。用戏访戈达尔的风格,塑造了一个又丧又蠢、大男子主义、自我中心、还有点小可怜的戈达尔。听说导演拍完电影,第一时间寄给戈达尔,请他提提意见,但戈达尔没鸟他,还好戈达尔没看。。。。

48分钟前
  • 余小岛
  • 还行

本来困得不行,笑精神了,太搞了。从头到尾一脸丧的戈达尔,哈扎再次把形式玩出了新花样,用疙瘩的方式刻画出一个自私刻薄、大男子主义、可怜可爱的疙瘩形象。“政治就是左右脚,最终都会想光脚”、“我连疙瘩都不是,我只是扮演他的演员,而且是个烂演员!”、“谁TM会去戛纳这种电影节?”女主真美呀

5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开心就好

5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一个傻了吧唧的戈达尔。

56分钟前
  • Xao
  • 还行

导演用戈达尔风格的影像构建戈达尔的影像(新闻、漫画随意插贴,超长推轨横摄,音画非完全对位,红蓝黄色块铺张,打破第四面墙),影片展现的是一个走下神坛,醋意浓浓的戈达尔,这让那些用散落碎片捏塑起一个他们自己一厢情愿想让其成为那个戈达尔的影迷们感到了侮辱,但这可能就是真实的戈达尔。

1小时前
  • titwo
  • 还行

看好70周年纪念大奖。全场欢腾。阿扎维修斯真是戏仿吐槽高手,这片子模仿戈达尔的手法,比他「艺术家」模仿默片的完成度还好。黑戈达尔之余顺手黑了五月风暴,最后连带着把68年戛纳电影节黑了个透。看样子可以发个个人年度十佳了#2017个人观影十佳#

1小时前
  • 胤祥
  • 力荐

带领的人和跟随的人都洋洋得意;创造的人和重复的人都满心欢喜。

1小时前
  • 战将波舰金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