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十三年

全4集

主演:樱庭奈奈美,青柳翔,游井亮子,板谷由夏,神保悟志 ,石川瑠华,井上祐贵,藤森慎吾,高月彩良

类型:日剧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1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2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3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4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5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6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13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14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15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16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17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18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19失落十三年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关于被囚禁的,关于被解放的,关于被误解的

这部迷你剧一共五个小时,我花了一个月才看完。最初是看到毒舌电影的推荐,又正好刚刚看完《房间》,就兴致勃勃找来看了。总体来说,及格分吧,对绑架案受害者Ivy的刻画绝对要比《房间》真实得多,但这种真实也主要是来自电视剧的更为宽裕的时间,至于“神作,”我觉得还远远算不上。

导演的野心很明显,绝对不是要讲一个勇敢少女逃出魔窟,有爱家人帮助她重建信心面对生活的故事。第一幕就是主角Ivy逃出一栋房子,然后打电话报警。这个看似惊慌失措的少女带出了一件十三年都没有破获的绑架案,下一幕就是她与亲人激动地相拥的情景。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Ivy身上的疑点却越来越多,一直到另一个十岁女孩Phobe的绑架,让她与她的家人,帮助她的警官,她昔日的恋人都陷入了一场信任危机。

导演想通过一个被关在地下室十三年又归来的女孩的故事,折射出各种人性。例如父母之间的裂痕,母亲隐秘的情人,自己与初恋男友之间的美好……我最喜欢的部分仍然是对主角Ivy的设定,她满身伤痕,脸色苍白,显然是受了很多折磨。但是当警察的调查越来越深入的时候,竟然发现她曾经与嫌疑犯去过商场,在明明有机会逃跑的情况下又回到嫌疑犯身边。其实这不是什么让人大跌眼镜的情节,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悬疑剧快要玩儿烂了的梗。但是这部电视剧高明的地方在于从来没有直接提出过Ivy回到嫌犯身边的真正原因,就当所有的观众都和剧里的警察一样认为Ivy一直在骗人,甚至还有可能是帮凶的时候,Ivy的第二次绑架发生了。同样的嫌疑犯,同样的手段,但这之后的情节完整地再现了Ivy这十三年来所过的生活。嫌疑犯把她当成一只小狗那样训练,乖乖被绑在那里不动,就是“good girl;” 他们应该是一家人,她应该为他生个孩子,甚至还强迫她相信“她爱他。”比起粗暴地展示受害人对嫌疑犯的感情,观众被放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我们是旁观者,只能通过想象来揣测Ivy对嫌疑犯的真实感情。

所以,真实细腻,就是这部剧对这样一起长达十三年的囚禁的受害者的尊重。Ivy重新回到社会后处处格格不入,有时甚至有点儿绿茶婊,在最后两集嫌疑犯出场后都变得可以理解。导演没有一味煽情来博取观众的同情或者眼泪,而是真实地表现了一个受害人被洗脑十三年,回到社会后重新开始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这非常艰难,十三年,早就足矣摧毁一个人,但Ivy的第二次逃跑象征着她的胜利,她终于摆脱了恶魔的控制,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比起奥斯卡电影《房间》,这部剧才是真正地在讲一部关于囚禁与解放的故事。我一直认为《房间》这部电影如果要靠表演获奖,那应该是给那个小男孩最佳男主角,而并非最佳女主角。片中有一个片段,是母子二人获救后躺在医院的床上,电话铃响起,母亲很自然地就接起来。这一幕当时甚至刺痛了我,我觉得这非但不真实,甚至还体现了导演的一种傲慢。一个在地下室与世隔绝七年的人,怎么会如此自然地面对电话铃声。导演或许只是太着急地去呈现走出房间这个主题,却没有在细节上下足功夫。

如果说起Thirteen的缺点,我觉得也是细节的物极必反。导演设置的人物关系有点儿复杂过头,到最后有点儿覆水难收的感觉,例如Ivy母亲和Ivy以前就读的中学校长之间的暧昧,没有对情节起到任何帮助,无非就是说明了“每个人都有罪”,实在有点儿多余。这样一来,整部剧每个人的形象都过于立体,反倒削减了戏剧张力。或许,现实就是很无趣吧。

 2 ) 房间和外面的世界

这不是BBC版《房间》,乍看剧情简介易让人误解,其实这是一部犯罪惊悚剧,探讨的不仅是受害者逃离后如何融入外面的世界,更多的是如何寻找罪犯揭露真相,以及受害者与绑匪之间耐人寻味的关系,愈接近真相却愈发扑朔迷离。

【以下满满剧透,没看慎入,后果自负。】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在世界各地,毫无人性的连环杀手却有大批拥趸追捧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是一种名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心理疾病,患者与绑匪共同生活,对其产生某种程度的认同感,亦称为“人质情结”,得名于1973年发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起震惊世界的银行劫案,获救后被劫持者不仅为绑匪辩护,其中一名女人质甚至爱上劫匪,而这一切仅仅发生在六天之中。

同本剧更接近的一起案件是:1998年十岁的奥地利女孩娜塔莎•坎普希上学途中神秘失踪,直到2006年侥幸逃脱,由此揭开了长达八年多的地窖囚禁生活。坎普希逃出后绑匪随之自杀,然而,当她听到绑匪去世的消息时却失声痛哭,随后为躺在停尸间的他点燃一支蜡烛,她不认为自己因为被囚禁失去很多常人的快乐,她说:“我的童年是和别人的不一样,可是我觉得我没有错过任何东西。我已经原谅了他所做的一切。我想,他小时候曾经受过很深的伤害,扭曲了他的心,这让我可怜他并同情他,他曾是我生活的中心,所以我会为他的死而感到难过。”后来她甚至搬回那所房子居住,“不管怎么样,这里曾经是我的家。”

【疑团重重】
上面提及的那套理论与案件有助于解开萦绕在Ivy身上的几大疑团。

一、Ivy为什么没有逃走?
2013年7月5日,Ivy曾被绑匪带到商场,有充分的时间逃走,可她没有选择那么做。长期的囚禁生活令她恐惧人群,对绑匪产生依赖,这点在剧中有多处表现,然而还有一点剧中并无明确指出,只在最后一集中两句话带过(P.S.最后一集的信息量极大),“我们的孩子现在都该3岁半了,你哭了好久”“把一个孩子带到那种地方”,时间往前推算,恰好是13年她被带到商场那段时间,由此推测,很可能是那一天绑匪带着她将他俩的孩子遗弃到某个地方,可能是收容所。在环境简陋的地下室抚养一个婴儿非常不切实际,她自身已艰难存活,何况婴儿,营养无法满足,患病无法医治。之所以带她到商场,可能是绑匪需要购买东西。

二、Ivy为什么逃走?
她对绑匪处理孩子的方式极不认同,“把一个孩子带到那种地方,有你这样的爸爸”,孩子被带出房间对她来说是种解脱,同时也对“那种地方”表示愤怒,这令她觉得绑匪根本没有打算“组建家庭”,不过是一个谎言。此外,2009年绑匪弟弟因帮她逃跑而死已令她清醒许多,绑匪身上“唯一的优点”由此消灭。一如坎普希究竟还是逃了出来,对外面世界的模糊记忆,对家人的渴求,千载难逢的逃生机遇,诸多因素促使Ivy选择逃离。

这是Ivy第一集逃离的原因,在成功之前有过多少次失败的逃离不得而知,最后一集她选择回到绑匪身边,是想取代Phoebe重新夺回自己的位置,亦是对父母挚友的种种谎言的失望与逃离,可是两人的关系已不复从前。在外面的世界,她叫Ivy,她被重新训练用刀叉吃饭,躺在床上睡觉,学习使用触屏手机,她的亲人好友以及这个社会要求她重拾正常人的生活模式,一如十三年前她被训练习惯房间里的生活,如今新的习惯再次改变了她,这个世界不会因她而停止改变。当她再次穿上旧衣服,看到柜子里的过往,她知道,再也回不去了。

三、Ivy为什么不道出真相?
寻找绑匪的过程中,面对警方询问,Ivy始终有所保留,即便发生Phoebe被绑的突发事件,她仍然隐瞒她与绑匪之间的过去,她对Phoebe有着矛盾的情感,一面希望找回小女孩,一面又为绑匪担忧,同时疑虑小女孩是否就是自己的替代品,自己是否已被绑匪抛弃。Ivy多年来都恨自己,担心家人知道真相后不会原谅她,她以为是外面的世界变了。

Ivy不是绑匪的性奴。绑匪说过“完美需要时间”,等到Ivy成年,才与其发生性关系,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性,还有对家的渴求,对爱的憧憬,在十三年中,他如父母一般照顾她,记录她的成长,活在一个只有他们两个人的世界,与《狗牙》里的父母圈养孩子有所相似,只是后者的世界呈现出乌托邦景象,满是对现实的反叛,而前者更切合现实,满溢扭曲的悲情与剧痛的绝望。在房间的世界里,她叫Alison,就像《千与千寻》一样,她被剥夺了原本的名字,封存了十三岁之前的记忆,可这不是童话故事。直到最后Ivy举起枪,可并不想伤害绑匪,他也是她的家人。

四、绑匪为什么绑架Ivy?
由果逐因,回溯绑匪的童年经历,剧中并未交代,只借曾经的邻居之口说他母亲曾再婚,生下一个和他同母异父有智力缺陷的弟弟,并在他16岁(1986年)时将其赶出家门,后来可能是母亲02年死后弟弟找到他与其一同生活(06年弟弟曾到学校找他)。而绑匪是03年绑架Ivy,不应只是巧合,Ivy极可能是他母亲的替身,成长过程中女性角色的残缺造成了他的人格缺陷,以致于他要亲自塑造培养一名女性家属,将恋母情结移植到她身上。可以说,Ivy集母亲、女友、孩子三位一体。

他母亲说过弟弟是“一瓶杜松子酒喝出来的”,可见母亲酗酒,毫无责任感,生活在社会底层,推测其有暴力倾向,因为弟弟有智力缺陷,照看起来比常人更繁琐,也更容易惹麻烦,这种家庭在英国电影和英剧中常有展现。Ivy说他永远得不到他母亲的原谅,他一直假装母亲活着,大胆推测母亲的死与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母亲住养老院期间,他应当一直保持联系。由于绑匪是Ivy学校里的员工,警方怀疑Ivy早已认识绑匪,倒不见得,一来,若已认识何不找个理由诱拐,何必半路绑架,他应当早已密切关注Ivy一举一动,找准机会下手;二来,应当是母亲死后他才开始物色目标人选,时间上不会超过一年。

五、Ivy与绑匪之间发生过爱情嚒?
在2010年《卫报》采访中,坎普希拒绝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标签。她解释说这病没有顾忌到人们在特殊情形下会做出的理性选择。“我觉得你调整自己去认同绑匪是很自然的事,尤其是你花了很长时间和那个人待在一起的话。这事关移情和交流。身处一桩罪行里,寻求常态可不是一种综合症。这是一种生存策略。”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存在一个生理学上的条件反射原则,即面对外部强大的压力,尤其是死亡威胁,所有生物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服从。这造成的结果是,每一种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有被驯养的可能。基本需求是一个底线,有吃有喝,生命得以延续,面临暴力的强权,只有低头才能获得延续生命的可能,这或许是源于本能反应。

Ivy与绑匪之间的关系不能称之为爱情,她如同新生婴儿一样与最靠近的成人形成一种情绪依附,以最大化周边成人让她至少能生存的可能,甚至令其成为理想父母。经过绑匪数年的驯养,或者说洗脑,Ivy逐渐形成了角色认同的防卫机制,绑匪取代了原来父母的角色,他训练她劳动,使她服从,用奖赏与惩罚机制塑造她的行为模式,一如父母教导孩子。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施以驯养,另一方形成依赖,由此达成互相交流的平衡状态,一旦平衡被打破,必将两败俱伤,根本不存在出路。Ivy出逃后,对男警产生莫名信赖,就是将其视为绑匪的替身,以此修复之前被打破的平衡。所以她不会信赖女警,甚至视女警为维持平衡的障碍。

【悬念留到最后一刻】
绑匪一如《蝴蝶梦》中的幽灵,前四集中从未现身(除却照片和监控视频),却时时刻刻如影随形牵动每一个人,甚至连对十三年生活的闪回都没有出现,即便最后一集绑匪终露真容,却始终以当下的时间线展开剧情,至多是Ivy重回绑匪身边时对过往的重现与二者对峙时只言片语的提及。这十三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就是不告诉观众,让观众猜。其实,幻想比实践更刺激,你害怕的并不是鬼魂狰狞的面孔,而是你根本不晓得鬼究竟长什么样。所谓无声胜有声亦是这个原理。

Ivy的身份在受害者与施害者之间多次反转,甚至被逮捕,极大地增添了剧情的复杂性,将悬念保留到最后一刻,给予观众极大的预留空间,并没有照顾观者智商讲得一清二楚,留下细节让观众自己思考。

最后一次逃离成功,别以为就此尘埃落定,Ivy脸上的表情,是笑,是解脱,是茫然,还是什么,一切在家人的拥抱中戛然而止,仿佛又回到了原点,根本不存在出路。想想坎普希在绑匪死后的言行抉择,看上去还有戏可讲。然而,没有第二季。


外面的世界就意味着自由嚒?外面的世界是个相对概念,自由亦然,你眼中外面的世界也许就是别人的房间。

【未经作者本人允许,请勿转载,谢谢。】

 3 ) 难得的心理剧,足够细腻而不乏悬疑

      我一直尽量避免看这一类题材的电视剧,因为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影片所要传达出来的沉重和悲伤。但是这部剧却让我欲罢不能。它不仅仅是对绑架和心理题材的呈现,更融入了惊悚和悬疑的元素,每一秒你都想知道女主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过去的十三年里她到底经历了什么,犯人逃走后究竟在做什么,最后Ivy是否能够走出自己心理的围墙。
       最后一集,真相,仅仅是一部分真相被揭晓,就足够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让人万分心疼女主。
1. 女主的心理
      然而,依然没有人知道,过去的十三年里她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一切都是观众的推测。
当然,作为一部绑架题材相关的作品,心理动因是不可缺少的。绑架犯是一个做事缜密,行为反复无常,控制欲强,自以为是且缺乏母爱的人。对于他来说,Alison既是他的猎物,又是他的精神支柱,他想要以此来构建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精神避难所,绑架Alison并进行控制是他自我补偿的方式,补偿他为从母亲那里获得的安全感和认同感。
      也许一开始Ivy是反抗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她慢慢对犯人产生了亲近、认同、依赖的心理,她内心的一部分认同着Alison这个角色。她一直害怕自己只是一个人,而犯人对她来说是她唯一的依靠,是她在地下室中与世界产生的唯一的联系。即使在超市去卫生间的路上,她也没有真的逃走,因为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犯人变成了她唯一熟悉的人,回到犯人身边是再自然不过的。
      感情的变化从犯人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开始,她痛恨自己,这个懦弱的毫无办法的自己。但她必须继续做一个good girl,亦真亦假不自知。犯人对他们死去的孩子到底做了什么我们依旧不得而知,但是那给了Ivy充分的心理动机伺机逃出了房间。也许是犯人对亲情的决绝让她感到了绝望,她内心对原生家庭的渴望终于战胜了对犯人的依赖和对外界的恐惧。她内心属于Ivy的部分终于见到了阳光,努力地向着那个会在商场里握住犯人的手的Alison说着再见。

(未完)

 4 ) 解读女主角的心态流程

这是一部非常精致的英剧。
我在B站开着弹幕看完了五集,有点后悔。

因为弹幕从头到尾都在骂人。
最开始骂女警,然后骂男警,后来骂妹妹,妈妈,爸爸。配角们也没有幸免于难,女主角那摇摆不定的初恋情人,初恋情人的老婆,女主角的初中校长,爸爸的小三...当然被骂得最惨的还是女主角。她为什么不逃跑?她也太自私了吧?她肯定心理有病。

在灾难的漩涡里,每一个人似乎都不可信赖。这也是导演和编剧刻意为之,引导观众的立场摇摆不定。

单从Ivy的角度来梳理一下。

Ivy被绑架的时候只有十三岁。被绑走十三年。在从童年向青少年以及向青年过渡的阶段里,她一直被囚禁在地下室里,唯一接触的只有White和White的弟弟。这十三年里White对她实行的洗脑教育里有两条核心:

第一,White是爱她的。她也应该爱White。
第二,White永远是对的。

第一条可以从White和她的相处模式里看出端倪。White并不凶狠,他轻声细语,在电话里说想她,问你想我吗。只要Ivy当个乖女孩,她就可以得到奖励,他们就可以像情人一样相处。“我做过爱。”Ivy对妈妈说。

第二条是在第五集里Ivy和他的对话中体现出来的。White杀了弟弟,却从心底里认为,也让Ivy一度深信这是她的错。这也是Ivy心理创伤中最重的一道伤口。她认为没有人会在知道这个事实以后还愿意接收她。她在第一次逃离后对外界的抵触防备和自我保护都源自这道伤口。只有White知道这件事,他让她认为这是她的错,而他在袒护她。

White是关系里绝对的控制者,也是一个成熟的操纵者。他让弟弟认为“White saves me”,他让Ivy认为杀死弟弟是她的错。他有引导和操纵人心的能力,这样的一个绑匪要让一个十三岁的女孩斯德哥尔摩并不难。她尝试过逃跑,但都失败了。十三年的时间足以让她的心态从反抗逃离转化到依赖归顺。Ivy也一度认为自己离不开White,她对White形成强烈的依赖感,因为只有通过White她才能吃上罐头或者鱼,因为“时间只分两种,他在的时候和他不在的时候”。甚至逃离以后在面对新生活不知所措的时候她会觉得“我希望自己从没离开他”。这也是她无法在商场里逃跑的原因,她相信了White制造出的他们之间扭曲的相爱:White是唯一一个能理解,接受和爱她的人。她只能依赖White。

第一次逃离后,Ivy尝试移情。把她对White的依赖情感转嫁到初恋情人身上,或者男警身上,然而都失败了,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个人。

她对女性的抵触是显而易见的,她不信任在一开始问询时咄咄逼人的女警,不愿意接受妈妈过于频繁的控制和关心,甚至在对妹妹的态度也是防备和疏离的。十三年里Ivy没有接触过任何女性,和女性建构关系对她来说太陌生和冒险了。妹妹是第一个打破她的心理防线的女人,然后是妈妈,在问询室里两个人终于打破佯装一切都能回归原轨的假象,承认了十三年的伤痛,互相正视和接受了对方。

Ivy的两次逃离。一次是生理上的,逃离出地下室牢笼。第二次则是和White彻底的心理隔离。在她举着枪对White说 “一切都变了。我以为是他们的错,但不是,是你,是你的错” 的时候。

 5 ) 《失落十三年》

       《房间》的出现确实是打开了这类型电影的窗户。越来越多的电影将事实摆在银幕,以旁观者的姿态看人性,让观众做出了裁判。
     《失落十三年》借着房间的光,再次闯入。
     5个小时看的漫不经心,一度想在女孩身上找到阴暗的疑点,可能是第一季为之后的故事铺垫,总感觉有点凌乱。
    我更加希望看到其中有关于男性为什么要囚禁女性的心理刻画。在《房间》和《失落》中都没有提及。

 6 ) 清醒一点,别加戏了

[编剧似乎缺乏心理学常识]

对经囚禁13年后逃生的人没有立刻提供心理支持,心理医生的戏份不足且完全不被尊重。在审讯Ivy时没有心理学专业人士在旁边提供支持,而两位警察显然是缺乏心理学常识的。

虽然他们在第一集就说出“斯德哥尔摩”这个名词,但在随后却像完全忘掉一样怀疑Ivy隐瞒线索是因她想帮助White,而忘记了Ivy有得斯德哥尔摩症的可能。两位警官应该了解Ivy的思维方式不可能再与普通人相同,应对Ivy可能帮助White这一情况有所准备,而不是将这看作Ivy蓄意隐瞒事实甚至……生气,居然生气了?您的专业素养呢?

这部剧几乎完全不尊重心理医生,不跟医生合作,甚至将其看作破案的妨碍。

男警察直接闯入医生办公室看他们的访谈记录,看到这一幕我满脑子问号。保密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准则,警察此举既不尊重医生也不尊重Ivy,您跟随意拿人东西的没素质大学生及随便翻孩子日记的妈妈有啥区别,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去问医生,从医生那里了解Ivy的状况,合着医生是帮Ivy一起瞒秘密的好闺蜜吗?还有菲比那里,一副你们心理治疗就是浪费时间不如直接让我闯进去问的样子,为什么不能跟医生合作在把伤害降到最低的情况下问话?

男警察在五集里全程给自己加戏,从Ivy被救出来的第一刻就先同情,盲目相信Ivy,发现Ivy“骗”了他之后再生气冰山脸,知道缘由后再懊悔,最后一场尤为愚蠢,显然White停下来的可能性极低,能撞得过一辆货车的可能性也低,可他还是打算拿自己和同事的命去赌,两位警察是全警局最了解这个案子的人,在最终的大结局里却因此失去战斗力躺医院了。这是一种不分轻重缓急的严重浪费行为,满足的只是那一刻的情怀,却不真正对现实有利。

[保持清醒]

说起来我其实是跟男警察很像的人,写影评的过程中不知道是在骂他还是在骂自己。人生有一些时刻像是shining hour,加了聚光走起路来仿佛老天都默默给你加bgm,警惕这些时刻,冷静的头脑和脚踏实地的行动才是真正对现实有用的事。现实总是复杂多变,撒着热泪默念口号咬紧牙关坚持非人十秒钟就能让礼花炸出来的故事在现实中很少,现实更多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关键的十秒钟其实并不关键,因为那关键其实早已散落在日复一日当中。愿我这辈子能有更多的静水流深,而不必力挽狂澜。

 短评

一段时间之前看的了竟然忘了收 一直以为女主才是大boss我真是一个阴暗的人啊

8分钟前
  • Neko酱
  • 推荐

事实上,直到最后,她才逃了出来。

11分钟前
  • 通叔
  • 推荐

虽然女主心理变化细节不够到位,但是最后一分钟真的让感受到了力量。

13分钟前
  • mini pocket
  • 力荐

为了显示男警也可以共情安排了个很容易移情的男警,但是有同理心不代表没脑子不专业啊!还害了女警,简直就是个不合格警察!当然女警也有问题,反复质问女主为何不逃,13年啊,几天就可以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别说13年了……想想真的很可怕,不知道她的13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还有,她的回归其实也改变了身边的所有人,让大家都陷于回忆和愧疚感中走不出来。小变态演技真棒啊。

16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可能只有我一个喜欢女警察,理性有头脑,那男警察简直就是任性无脑又偏执。女主好可怜,还好结局逃出来了。

21分钟前
  • 更擅长摆烂
  • 推荐

第一集女主逃出来之后就感觉一块石头从始至终一直压迫在你的心口无法呼吸,直到最后结尾才真正的搬开。朱迪演技真是厉害!

24分钟前
  • 萌发奇想
  • 推荐

神剧。配色看得出是英剧,例如黑镜;摄影和配乐、音效都是完美。全是女性的编剧导演制作团队让剧里的台词的设计、和情感主线副线的冲突格外细节与人性。剧里最喜欢的角色是女警察

27分钟前
  • 里拉
  • 力荐

故事的结局告诉我们:关键时刻靠父母没用,靠朋友没用,靠姐妹没用,靠爱人没用,靠警察叔叔那是害你没商量,你只能靠你自己。

32分钟前
  • kitty62888
  • 还行

冯远征老师又中枪了。

33分钟前
  • 午睡
  • 推荐

英剧版房间,被救者还有漫长的心理建设,需要爱来拯救。

37分钟前
  • 七色光
  • 推荐

水准之上,剧版《房间》,这些没什么可说的,但是b站看弹幕太可气了,这部剧里面查案也是男女搭档,但女警是冷静刻薄聪明的那个,反而男警感情用事没脑子,结果一堆人骂女警cold bitch,我在想这要换个男人来演估计很多人又会觉得高智商毒舌傲娇萌了吧,改善女性偏见,真的任重道远

42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比电影房间节奏更舒缓因此故事讲得更细腻的被绑架人的故事,看多了这题材整个人都不好了。女主角朱迪·科默!从肥瑞一路看过来的演技大增,成长很快的姑娘,相貌也有点特殊,看好你~

46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推荐

又压抑又丰富

47分钟前
  • 简里里
  • 力荐

storytelling烂到家。

50分钟前
  • Echookaku
  • 很差

失望

54分钟前
  • futurejoy
  • 较差

纯粹因为killing eve没看够,才来看另一个剧里的villanelle的。

57分钟前
  • Emanuelle
  • 还行

女主美美哒,越来越喜欢英剧了。短小精悍。罪犯看起来还挺高智商。欲罢不能。

1小时前
  • 剑气凌厉的江南
  • 推荐

小变态的粉丝可以选择性观看…主要villanelle太酷了而这部剧里没什么性格…另外jodie comer好惨总是被监禁😂

1小时前
  • 豆瓣认证江湖骗子
  • 还行

三集过后节奏成问题啊。

1小时前
  • 鸟倦知还
  • 还行

英剧很好,没有那种美式天真。最后一集编剧左右摇摆,终于给了人一条活路。受害者的拯救之途,要靠他人的爱,也要靠自救。

1小时前
  • 荞麦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