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1952

HD

主演:加里·库珀,格蕾丝·凯利,托马斯·米切尔,劳埃德·布里吉斯,凯蒂·乔拉杜,奥托·克鲁格,小朗·钱尼,李·范·克里夫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5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正午1952 剧照 NO.1正午1952 剧照 NO.2正午1952 剧照 NO.3正午1952 剧照 NO.4正午1952 剧照 NO.5正午1952 剧照 NO.6正午1952 剧照 NO.13正午1952 剧照 NO.14正午1952 剧照 NO.15正午1952 剧照 NO.16正午1952 剧照 NO.17正午1952 剧照 NO.18正午1952 剧照 NO.19正午195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正午195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小镇执法官威尔·凯恩(加里·库柏 Gary Cooper 饰)在卸任的当天,同未婚妻艾米(Grace Kelly 饰)举行了婚礼,两人预备开始蜜月旅行的当口,小镇迎来了三位不速之客,他们是皮尔斯、科比和本,三人在火车站等候五年前被威尔抓获的恶棍弗兰克·米勒。预感小镇将被卷入一场血腥仇杀的人们纷纷躲避,或者力劝威尔离开,但前任执法官执意留下,并开始在镇上寻找帮手,岂料不得升迁的员警哈维、当年审判弗兰克的法官等人全部与此事撇清了关系,新婚妻子亦不支持威尔的坚守,孤立无援的威尔只得拿起自己的枪战斗……  这部影片中的时间与真实世界中的时间步调一致。本片获1953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等十余项专业褒奖。被害人铠甲勇士猎铠之神脑危机养母璀璨的珍珠最后的受害者四天王珍贵的宝石工作1961丝路花雨1982魔法老师国语待到梦醒时分第14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恶搞之家第九季返来呷饭轰天皇家将少林与武当猪猪侠第九部:百变联盟替天行道哈克回来了乔纳斯兄弟:家庭吐槽大会纹身大改造第一季把我送到你身边闪灵凶猛追爱自由行迷失第六季花满佟家峪AR物语大楼里只有谋杀第三季妲己后传绝壁逢生国语神雕侠侣动画版731恐怖女体试验幕后激情关于在短时间内的某几个人的经过玛丽和乔治第一季选中之人戏剧世界35岁堕入爱河成长不容易第二季神的偏心

 长篇影评

 1 ) 无愧于经典的称号

纯粹得一塌糊涂,没有色彩,没有音乐,没有特技,只有一个男人为了声张心中的正义而奔走呼号,只有所有人对他的冷眼相待,只有枪声和他的妻子,只有那个荒漠中的西部小镇。
短短1个小时,人性被剥离了外壳。在各种借口下的人性的显露,对明哲保身的坚持。仅仅一个小时,却充满着张力。枪战仅有10分钟,而导演的处理让气氛绷得越发紧。不同人的不同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刻画出一副活生生的众生相……

 2 ) 社会终于将正义推向孤独,不符合“美国价值”的美国经典之作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影迷羊坨坨

欢迎关注哦!👏👏么么哒━(*`∀´*)ノ亻!👏👏

  • 这是一部极具争议性又具屡获殊荣的影片
  • 美国西部片著名导演约翰·韦恩认为这部影片非常懦弱,并且“不符合美国价值”
  • 这部影片的编剧在影片上映前就因共产党员的身份被迫逃亡英国
  • 此片荣获多项奥斯卡大奖,是第一部同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创音乐奖的电影(当时还没有非歌舞片拿到最佳音乐奖)
  • 在美国电影协会评选出的“十部最伟大西部”排行榜中,该片位列第二

弗雷德·金尼曼的《正午》(1952),这部将人性放在显微镜下的西部片是对约翰·福特的一次颠覆(约翰·福特于1939年拍摄的西部片,为好莱坞西部类型片建立特有模式),更是对传统好莱坞西部片的一次挑战。

50年代前的好莱坞西部片

图片来自《篷车队》 (导演 詹姆斯·克鲁兹,1923)

西部片是美国最经典持久的一种影片类型,事实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叙事电影《火车大劫案》(1903)就是西部片。西部类型电影跟美国电影同时成长、演化,为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运作框架。在美国1910-1920年代,西部片已经在人物、情节及叙事上搭建了固定模式,这种包含拓荒者、牛仔、印第安人、只有一条街道的镇子、铁路与驿站等固定内容,以孤胆英雄的形象为西部世界带来新秩序;最后一个镜头是枪战摊牌之后孤独地“奔向夕阳”的影片,带给观众最强烈的文明与野蛮的抗衡;直面东部与西部、教师与舞女、庭院对沙漠的冲突,缔造美国独有的“骑士精神”。

当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好莱坞进入有声片时代后,曾经在10-20年代主导美国影坛的西部片逐渐退出主流影片类型行列,现代化城市成为新的制作课题。

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1939)再次将西部类型推向好莱坞之巅。他的重新改良使西部片行程了全新模式,如第一次出现了亚利桑那州的纪念碑谷(这是日后西部片无限沿用的场景),在逃犯人林哥承担起纠正社会不公待遇的责任,妓女达拉斯拥有家庭驯化属性,最后这两个人一起去向西部新世界,预示了对旧西部的一种抛弃。约翰·福特成功的将西部类型中原有的骑兵营救、街道枪战的简单模式升华为被驱逐者在社会中如何成就自己的社会话题,并以在逃犯和妓女的结合方式探讨了婚姻的价值。

《关山飞渡》(1939)约翰·福特经典的开场设置,两个牛仔从纪念碑谷进入文明社会。

西部片人物、故事结构、价值观和内部驱动力的演化,是基于美国社会观念和意识变化的。二战后,当人们再将视野投向西部之时,主人公的心态、社会环境再次发生了变化,西部片不仅需要给主人公带来新的使命感和任务,更向社区内部秩序及外部压力发出更多新的问题。

《正午》正是在二战结束后诞生的西部片,它通过西部片描绘了战后人们心中越来越深的不知如何与文明社会相处的心理困境(这其中包括编剧自身对非美反共势力的心理斗争)与困境以及来自于社会不合理期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正义的困境 新婚与复仇

《正午》讲述了西部小镇Hadley Ville的警长威尔·凯恩(加里·库珀 饰)在自己婚礼当天也是自己任期内最后一天,他在婚礼后交出警徽准备带着新娘艾米(格蕾丝·凯利 饰)离开小镇。此时,他收到了一个毁灭性的消息:曾经被他逮捕的本应被绞死的罪犯弗兰克·米勒(伊恩·麦克唐纳饰)被赦免了,这名罪犯正搭乘前往小镇的火车,而米勒的三个兄弟正全副武装的在火车站等待着他,准备与他一起找威尔复仇。

米勒乘坐的火车将在正午到达,留给凯恩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他要么带着妻子逃命,要么准备战斗。威尔和艾米本打算逃离,但没走多远,威尔就又回到了镇上。新警长明天才到岗,他放不下自己对小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当他回到镇上后,他得到了一个相当大的打击:没有可以战斗的人支持他。他的妻子选择离他而去、他的副警官也卸下装备不参与战斗;镇上酒吧里,原本好战的地痞们都缩着不出来,教堂里的乡绅们展开争论,最终也无人支持他。

随着时间不可阻挡地流逝到中午,凯恩逐渐意识到,他只能独自战斗,他要孤身阻止米勒和他兄弟们的报复。

对好莱坞西部类型经典的挑战:颠覆式的结构

文明-野蛮的反转,在经典好莱坞西部片中,开场模式基本为:

1. 盗贼抢劫,以犯罪的方式开场;

2. 英雄的集结,从荒蛮之地走向文明;

3. 以现代文明的视角看向西部辽阔的犯罪之地。

《搜索者》(1956),约翰·福特以自己创造的经典画面开场,在纪念碑谷中,以女性驯化者视角切入,观众与人物共同望向西部无边的沙漠

《正午》以三个在荒漠中聚集,要到镇上复仇的牛仔开场,他们在完成集结后招摇过市,在街头望着教堂的方向,将人们的视角转向文明。这是不同于常规中“野蛮与文明相互适应以求平衡”的表现,而是直接的闯入,以野蛮的眼光蔑视文明社会的姿态。而后续的发展告诉我们,面对野蛮进攻之时,绝大多数人选择的是缩在阴暗的角落躲避冲突,并非影片主人公为责任和使命感而孤军奋战。

你以为远方来的是勇敢的“伊斯特伍德”,但其实是赶来复仇的喽啰,他们要去火车站接即将出狱的大哥

野蛮对文明的一瞥

躲在阴暗角落的文明社会:承诺的沦陷·正义的背叛

法官摘下国旗、收起公平之称,预示着正义的背叛

威尔的困境首先来自于婚姻承诺的沦陷,刚刚与他完婚,决定不论困难与否都将和他共度一生的妻子,在得知他选择留在镇上面对复仇团伙时,选择了离开他离开小镇。

第二重打击来自司法系统的崩塌,法官和警察副手都决定离开,法官不断地提醒威尔,当年判决米勒时的场景,镜头给向米勒审判的椅子,虽然现在没人坐在这张椅子上,但这个镜头仍然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米勒当年受审时的画外音伴随着椅子被推进的画面响起“我发誓我要杀了你”,这不仅让人们意识到当年审判的惨烈,还能联想到如今米勒回来报复的行动会是多么凶猛。警察副手因为本次未能升值,心中气愤,他选择明哲保身(换句话说,就是看着不提拔自己的威尔丧命)。

第三重打击来自底层人民,他们汇聚在酒吧里作乐整日不休,这是威尔一直在保护的人群,他的使命感、责任感就是让人们在无忧无虑中生活。但此时,当他寻求帮助的时候,换来的是人们的冷嘲热讽与逃避。

第四重打击来自教堂的中产阶级们,教堂不是凯恩信仰之所在,但他必须寻找到帮助自己的力量。然而,宗教无法唤醒中层市民们怯懦的心。在教堂之中,人们展开了经典的辩论。这场辩论在1974年的影片《灼热的马鞍》中被导演梅尔·布鲁克斯直接模仿。

影片中的这场辩论激发起人们对于以警察为代表的正义职业所延展出的责任感、使命感产生心底的质疑。正如影片中所展开的情节一般,凯恩到底为什么不逃走,为什么选择留下来在小镇中与罪犯米勒展开正面交火?讨论围绕着以下问题展开:

  • 个人与职责:凯恩已经不是警长了,凯恩选择留在镇上与米勒对抗,是不是为了解决他们的个人恩怨?
  • 政治性:是西部的小镇给米勒判刑并赶走了他,而北方的政客给米勒缓刑放了他。(政治的:这是政治体制内对公正不同的态度,政治问题平民不应该参与)
  • 公民义务与权力:司法员工的工资是依靠市民纳税解决的,市民付了钱,在碰到法制问题之时,理应由法制系统内部解决,而不是再次向市民寻求的帮助。(公民在面对城市危机之时,要不要挺身而出?)
  • 执法权力:米勒的三个犯罪团伙在早上悠闲地穿行小镇,为何警长不在发现他们时不进行逮捕?(对已知的未犯罪的匪徒,是不是要行使执法权力?)
  • 宗教局限性:神父说戒律中“不能杀人”,但平民却雇佣警察去杀人,虽然对错已分,但如果你让我去杀人,或者让我教育大家去杀人,我不能这么做。
  • 经济问题:北方人考虑投资西部小镇,如果他们得知当地有命案发生,那一切经济幻想都将破灭。从经济上考虑,乡绅认为凯恩应该离开,而不是用武力解决遗留问题。

这些问题从未在西部类型中如此直白的被提出,在西部片代表人物约翰·韦恩看来,这些问题和威尔碰到的危机都是懦弱的,毫无秩序和正义感的,这些内容是他“这辈子看过的最不像美国人的”。韦恩说,“我不认为一个优秀的镇上警长会像个马上要被砍掉脑袋的小鸡一样在镇上跑来跑去,要求大家帮忙。谁来救他呢?他的贵格会妻子吗?这不是我所想的好西部片。”

在影片中,威尔·凯恩终于承受不住层层打击之,被困境折磨地低下了头,深深地陷入孤独、无奈与恐惧之中。

演员加里·库珀通过手(攥拳)、身体(强硬的支撑)、面部表情(焦虑及痛苦)经典演绎了警长内心里的狂风暴雨。

忠贞的誓言·英雄的成功与背叛

图片来自Mathew Brady,《正午》摄影师在西部布景及人物拍摄视觉上大量借鉴了他在南北战争时期拍摄的照片。

威尔·凯恩在毫无帮手、妻子离开的情况下,独自面临罪犯的威胁。在处理内心焦虑的问题上,导演安排凯恩看着时钟逐渐摇摆向正午,而三名歹徒欣喜眺望着米勒乘坐的即将到来的火车。歹徒们准备好枪支和子弹,而凯恩走出警察局,街上空无一人。时钟离午时越来越近,我们看到凯恩在空荡荡的小镇唯一的土路上踱步,大汗淋漓又沮丧万分,为了增加观众的共情和对凯恩现状的认同,摄影师弗洛伊德·克罗斯特意从鸟瞰的角度缓缓俯视凯恩,增大他的心理压力,黑白镜头将画面拍得很美。

此刻,社会的正义彻底陷落了。

世界只留警长一人

警长的对立面:三名复仇歹徒欣喜的望向米勒的列车

最终,威尔贵格会的妻子回到他的身边,拿起了抢,违背了自己和平主义的信仰,亲手杀死一名歹徒,并不畏惧胁迫、帮助威尔解决掉最后一名罪犯。此刻,婚姻的誓言(家庭的意义)战胜了恐惧、战胜了社会的不公、战胜了宗教,也战胜了野蛮世界。家庭的光辉,成为社会的新正义。

而影片最后一幕更是对西部类型电影造成重磅打击,影史上第一次,正义的警长带着一丝仇视与轻蔑凝视着他之前所保护的人群,将警徽扔到了沙地上。正义抛弃了正义的象征,卸下了人民的名义。

当时美国正值冷战的高峰期,约瑟夫·R·麦卡锡参议院积极煽动反共主义红色恐怖情绪。《正午》最后这个镜头也被称作“麦卡锡主义的寓言”,即好莱坞未能站在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面前,这成为日后在美国好莱坞遭受迫害的共产党员们的一次自我警告(讽刺的是,影片编剧卡尔·福尔曼后来因为拒绝与非美合作而被列入好莱坞黑名单),但是导演并不这么看,他一再重申, 自己并没有考虑任何政治因素,他拍摄这部影片是因为“故事和人物的趣味性”。

在批评这部影片后,约翰·韦恩和导演霍华德·霍克斯拍摄了《赤胆龙威》(1959年),以勇敢而又尽职的市民对《正午》做出回应。

独 特 的 思 考 :种 族 与 性 别

威尔的妻子艾米(左)与前情人海伦(右)

在传统好莱坞西部类型片中,印第安人是必备元素,但并不会得到细致的描写。在一些影片中,对非白人的刻画,是通过白人的同情心或主观视角完成的。

而在《正午》中,威尔的前情人海伦是一个特殊的拉丁裔女人,影片给予这个女人自主的精神、拼搏的果敢以及坚实的内心。彻底颠覆了西部片中非白人女性的形象。她在发现威尔并不真心相爱后主动抛弃了威尔,在威尔四下无援、没人理解的情况下坚定地相信威尔的人品、支持威尔的做法,她更参与到小镇的开发建设之中,她的名字出现在几家帮助小镇繁荣发展的企业上,她是当地白人商人的默默伙伴。当她离开镇子时,她又一次充分认识到,威尔不是也永远不会是她的男人,她作为一个寡妇和墨西哥女人,身处西部荒野白人之中的有色人种女性,她必须自食其力。

女性在西部片中一直是家庭的驯化者,她们的出现使西部人最终有了社会的归宿。而影片中的两个女性是完全对立的,海伦的对立面是威尔的妻子艾米,这两个女人一黑一白,一个成熟一个稚嫩,一个坚定一个忧郁,一个相信暴力一个拥护和平。

在艾米要独自逃离小镇之时,海伦建议她站在威尔身边,坚定的拥护自己的家庭,尽管艾米无数次提到自己父兄的惨案以及平主义者的身份。这在50年代乎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带来了女权主义的信息,这段并非友情、非势均力敌的女强人背景下的劝说,是如此的真诚而又力量。

两个女性的角色和行为引发了观众的思考:不仅关于性别、关于种族、关于西部片,这种思考扩展到整个社会生存模式的层面。

真 实 时 间

10:40,威尔第一次看时钟,此时他得知米勒的火车正午进站,他还有1小时20分钟的时间来解决这个突如其来的难题

影片的编剧福尔曼写道,他感兴趣的是 "在讲一个电影故事时,要在故事本身事件所需的确切时间内讲出一个电影故事。" 今天我们称其为 "实时",这种处理手法仿佛让观众身临其金,与影片中人物一起感受真实的刺激感,产生更多生理的紧张、焦虑、喜悦等情绪,影片中的人们在等待米勒的火车进站,看影片的我们也在等待这个时刻。顺便说一下,在这部84分钟的电影中,涵盖了大约100分钟的内容时间。我们在墙上看到的许多时钟的移动速度一定比看定影的时间稍微快了一点。

为了达到实时拍摄的效果,《正午》的导演非常强调时钟,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在整部影片中突出多个钟表,并将镜头拉近或在它们身上多停留几秒。就像影片中令人魂牵梦绕的曲调一样,精确的时间安排也占据了主导地位。在85分钟的时间里,人们不停的在凝视着时钟,判断着暴力的强度以及危险与自己的距离。

在米勒要来到城镇的最后几秒,导演通过空旷的铁路、人物面部特写、钟摆与米勒审判的椅子交替出现的形式,将紧迫感和威胁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威尔求助过的地方,人们屏住呼吸

威尔的妻子-钟摆-歹徒-钟摆-在写遗书的威尔

15秒内6个左右镜头的切换极大丰富了影片容量,也最大化的调动了观众的紧张和焦虑,将主人公面临的困境推向了极致。

正如几乎所有伟大的电影一样,典型的人物与经典的表演、严谨的结构与优秀的叙事、跌宕的戏剧冲突与深刻的社会思考,这些优秀元素在《正午》中都融合在一起。黑白相间、对比明确的画面很好地衬托出了影片黑暗的气氛,主题曲悠扬的穿插其中,剪辑上也几乎完美(很好的烘托了气氛、制造情绪,控制整体节奏)。这部自降身价的影片使加里·库珀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男主角(他为了支持导演拍摄,加里·库珀降价到1/5的薪水拍摄)。西部片,之所以称为真正始于美国本土的一种艺术形式,得力于如《正午》这样不断在原有题材上创新形式、与时代共同思考的影片,它再次印证了西部类型是美国神话的传说。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影迷羊坨坨

欢迎关注哦!👏👏么么哒━(*`∀´*)ノ亻!👏👏

 3 ) 英雄,你总是孤独前行

  警长will kan和金发美女Amy结婚了,小镇上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祝贺他们的结合.(从此可以看出will kan不是一个应该众叛亲离的家伙.).但忽然可怕的消息传来,本来应该被绞死的恶棍Frank miller回来向will寻仇,这时的镇民们没有丝毫的犹豫,要will kan离开小镇避祸.其一因为will kan本就应该在明天卸下小镇警长的职务,其二因为镇民们认为Frank miller回来是向will kan寻仇的,和他们无关,will kan不在的话,当然就能让自己的小镇避免这场血雨腥风.
 但kan决定留下来,留下来是为了保护一群本不值得他保护的镇民(尽最后一天的工作职责),为了能从此无忧无虑的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为了不做永远的胆小鬼,为了坚持自己胸中不变的正义感.
  "已己之心,度人之心"这句话是对的吗?至少 kan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在小镇的人群里寻求帮助,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几乎没有人愿意帮助他.有的人比他更应该留下来,却逃跑了.(法官)有的人只是因为同他曾经是情敌,(虽然他后来决定打晕kan,强行把对方送出镇的主意,在自己看来是英勇的行为).有人决定在小镇的酒吧品一杯美酒,看一场好戏,有的人更像是赌徒,既然will kan注定要失败,为什么还要帮助他?正义感?比起自己的小命来还是后者更重要.只有两个实际上没有能力的人决定帮助他.(一个未成年的小孩,一个独眼龙).用鲁迅的话说,从他们的高大,更能看出其他人的小来.但善良的will kan拒绝了他们,因为他知道,如果让他们去的话,结果只能是去送死.
  will kan并不是不害怕,从他蹒跚的步伐和总是挂在脸上的汗水就能看出来,但他没有退缩过,不论是面对一群劝说他离开的镇民,没有人愿意帮助他的现实,法律体制的本身的无能(你冒着生命危险逮捕那些杀手,陪审团却放了他们,所以他们又可以回来杀你)抑或是深爱的她的女人的眼泪.
  最后will kan已自己已智慧的头脑和深爱他的女人的帮助战胜了敌人,(我认为Amy并不是因为害怕才想will kan这个小镇,她只是厌恶这个暴力横行的世界.她只想和自己的男人过幸福美满的和平日子.但为了自己深爱的男人她在最后一刻留了下来.英雄也需要爱情的帮助,不是吗?)结局:will kan丢下警徽,毅然决然的和自己的妻子一起离开了小镇,离开了这些背信弃义的懦夫们.
  我知道许多人认为这部电影是好莱坞模式下俗套的美式英雄理想主义电影,但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悲哀的社会现实往往使我们美好的理想破灭,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多拥有一部伟大的理想主义电影?
        

 4 ) 转折时期的作品

经典西部片的环境和影象都是高度图解式的。广袤的荒原、纪念碑式高耸的山岩、荒凉的小镇、沉寂的街道、简陋的酒馆,甚至服装和道具都具有特定的符码意义。《正午》中的环境和其它经典西部片并无二致。不过在导演弗莱德。齐纳曼细致的处理下,空旷的原野,整洁而富有活力的小镇,教堂、铁路,法院、警察局作为蛮荒、文明、法律秩序,以及连接蛮荒与文明的媒介的象征符号,从视觉上有力地形成了一种两元对立。这种视觉上的对立关系恰是影片所折射的社会矛盾。也就是说,《正午》的环境和影象不仅是类型化的背景,而且有效地参与了叙事。
      《正午》表现的是一个法律秩序已经建立的小镇,当正义和法制面临强横有力的邪恶的威胁时,正义和法律能否得以生存。它所关涉的是40年代末期美国社会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具体地说,《正午》是对美国40年代末出现的麦卡锡主义的隐喻,表达了编导的批判和揭露。1947年,好莱坞爆发了一场持续10年之久的反共的非美活动调查丑剧和随之而来的黑名单活动。好莱坞各大公司为自保,纷纷响应。在前后两次的传讯中,大批艺术家被列入黑名单,有的失去了工作,有的被迫远离美国。卓别林就是在这场政治恐怖中的牺牲品,1952年,为了避难,他永远地离开了美国。而且,随着1951年朝鲜战争的爆发,冷战气氛的日趋严重,许多过去的自由主义者都放弃了斗争,有的甚至成为告密者,造成了人人自危的白色恐怖。
       这场历时10年的政治运动几乎彻底扫荡了在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好莱坞有所增强的社会进步和民主倾向,迫使好莱坞最优秀的艺术家全部停止了工作。《正午》在美国社会政治的黑暗时期塑造了威尔。凯恩这样一个正义凛然的悲剧英雄。这个悲剧英雄在遭遇小镇集体背叛的情境下,凭借着正义、道德和勇气,最终战胜了邪恶。本片的编剧卡尔福尔曼正是名列黑名单上的艺术家,因此,本片的寓意不言而明。

 5 ) 男儿有担当

2022.01.18

大丈夫可以儿女情长,但岂可英雄气短。已经逃离了是非之地的威尔·凯恩越想越不对劲,于是不顾新婚妻子艾米·福勒的阻拦又折返了回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用这句中国的谚语来形容此刻的凯恩夫妇最为贴切。但是危机时刻的凯恩又何止遇到这点麻烦,皮尔斯法官临阵脱逃,心高气傲搭档哈威·佩尔临阵撂挑子。在酒馆里招募自愿者竟然无一人应聘,当凯恩走出酒馆时里面传出一阵哄笑声,让人沮丧。凯恩来到好友森姆·福勒家,竟然吃了个闭门羹。不过也有正义勇敢之士主动报名参战,瞎了一只眼又瘸了一条腿的酒鬼吉米就是一员,还有好友哈伯。

“好男儿要有担当,岂可逃避”,正像凯恩的红颜知己海伦·雷米莱兹对哈维说的“你是个帅小伙,你有着宽厚的肩膀,但凯恩是个男人,你需要有一个更宽厚的肩膀造就一个男人,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凯恩来到教堂里招募自愿者也不如意,小镇居民起了争执,有人质疑凯恩的执法权,更指责他和米勒是个人恩怨,最终众人达成一致意见,请凯恩离开小镇,避免麻烦和冲突的发生。满怀悲愤之心的凯恩失望的离开了教堂。在马丁家,对法律极度失望的恩师冷静的从人性的自私、众人的漠不关心和墙倒众人推的局势,指出凯恩的种种劣势和没有多少胜算的结局,提议凯恩快走,远远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凯恩沮丧的离开了马丁家。好友哈伯看到凯恩孤身一人回来,也临阵退缩了。

还有三分钟火车就要到小镇了,教堂里的居民们,酒馆里的酒鬼们,都默默无言的沉静下来,整个小镇死一般的寂静,而绝望的凯恩在奋笔疾书。看着自己心爱的两个女人从身边走过凯恩心里无比酸楚,更凄凉的是空无一人的小镇上他孤身一人应对四个穷凶极恶、步步逼近的歹徒。一声枪响,已经坐上即将开走的火车的妻子艾米起身下来车,飞奔回小镇,看到躺在地上的人不是凯恩,松了一口气。

歹徒接连犯错,让敌众我寡的凯恩有惊无险,贪欲使歹徒过早暴露目标,被凯恩抢了先机;点燃马棚引起的烟雾,反而掩护凯恩逃脱;凯恩妻子始料未及的背后一枪;挟持一个为了救夫连命都可以不要的女人做人质,四个致命的错误导致四个歹徒送了命。劫后余生的凯恩夫妇在众人的注视下乘马车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给小镇留下的是羞愧和耻辱。

 6 ) 牛仔离开以后

影片中所有的人都在为他们不去帮警长找出种种理由,来辩解他们的害怕承担后果,软弱,为了自己的目的,比如杀了人影响经济,自私,或者他们不喜欢警长,概括一句话,就是心里不愿意去。
干嘛找各种理由,他们为什么不能直说哪,我去因为我想去,我不去因为我不想去。

教堂那场辩论,映射了基督教里的大审判,还有现代法庭
似乎怎么判决都不够公平,争论能一直继续下去

其实我很喜欢聊斋里城隍庙的一副对联,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这比人世间所有的审判都公平,它直指人心,人从各个角度看一件事,得到结果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标准很简单,就是,你干那件事的时候,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教义告诉我们不能杀人,所以我们雇佣别人去杀人,因为我们害怕下地狱,这样我们就没有责任了。
责任。
影片里很多人都在说责任这个词。
你是警长,我是老百姓,我为什么要去,这是你的责任,不是我的。

可是如果不去,镇子将变得无法无天,而他们也是镇子上的人。

你是她妻子,我不是。
可是他们结婚只有几天,你们可能好了几年。

人们为了掩饰自己软弱,发明了责任这个词,推给别人,让自己安全,这样就可以受益,而不用承担后果了。

人们希望得到利益,又害怕承担后果,所以他们不懂得反抗,于是他们在心里编造了一个能救他们的人,牛仔

警长像一个体制内的牛仔
他拯救了小镇,只后他要策马离开了,他离开以后哪?
坏人还是会来,好人还是忍耐

他曾经是个英雄,但当他有可能影响到小镇的未来时,人们坚定的抛弃了他
英雄走了,人们还得继续生活,还要考虑到以后。也许英雄和老百姓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考虑以后,活一天尽兴一天,而其他人总想到以后,那漫长的以后。

英雄走了,小镇依然,人们又会幻想下一个英雄,比如带领他们致富的大亨。

问题不是靠牛仔解决的,真正的问题牛仔解决不了,解决的方法,是把自己变成牛仔。
一切的根源,都在人心里。
牛仔帮不了你,上帝也帮不了你。

牛仔走了,小镇还在枪口之下

 短评

麦卡锡主义是冷战开启后对美式民主最大的考验。约翰韦恩吐槽这片娘炮是没有看懂,这是反西部片也就是反美国梦神话最严重最彻底的一部西部片,孤胆英雄、浪漫情愫、正义平等都被消解了,大反派形象几乎没有完整出现,男主要对抗的不是具体的个人。

7分钟前
  • LOOK
  • 推荐

重点不是最后的决战,而是在决战前一步步迈向孤独深渊的过程,是众叛亲离时坚守自我的底线,是明知智凶多吉少却依旧只身赴战的勇气;结尾治安官将徽章扔到地上和开场他重新带上徽章形成的强烈对比;一部纯粹的反西部的西部片,一部前瞻性十足的反英雄的英雄片。

1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时间有时走的很快,仿佛等不及一段快意恩仇的开战。时间有时走的很慢,仿佛细细品一份孤立无援的坚守。时间有时如同静止,好似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泥沼。时间最终不快不慢,正午的它见证了又一个孤胆英雄的传奇。

15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火车汽笛响了,凯恩一个人在街道上行动,镜头飘起来。这里,电影就结束,就超级牛逼了。当然,它现在这个样子也没什么大问题。这个电影最牛的地方是探讨一个任何时代都会发生的比对殴暴力更暴力的冷漠暴力和懦弱常态。今日天朝,犹在镜中,正气不存,谁人来做正确之事?

16分钟前
  • 仁直
  • 推荐

经典经典,而且异常好看。就是格蕾丝·凯莉演技实在太僵硬了。。

2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那个年代的简单纯粹

2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他送我的片子。

25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可以的啊,老硬汉空城大斗四悍匪,一个小时酝酿情绪很成功,就是格蕾丝凯利醒悟得太晚了哈哈。。里面那个墨西哥美女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印度人(扶额

2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正午的火车将带着复仇而来,五年前带来小镇安宁的执法官四处奔走,但却孤立无缘。黑白西部片,少见地以执法官(Marshal)为主角,而从配乐上看,也是那种不那么西部片味儿的西部片。

34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上海电影节#好莱坞类型片的圆熟,寥寥几个人物与场景,就可以玩转。而五十年代,就可以有反类型的景象了。西部片正邪对立的刺激抹去了,取而代之是昔日英雄孤立无援的失望与疲惫,特别耐人寻味。正午之时,所有审判都将来临。就是稍嫌打斗与枪战,都太敷衍了点,前面明明暗示得很牛叉呢!

3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对于社会民众来说,英雄是用来消费的玩意。虽然你的功绩帮助建立了秩序,个性存在本身又是对秩序同化的对抗。所以该走的时候就离开吧,众叛亲离命悬一线去干掉罪犯社会意义何在?小镇居民对投资的渴求远远高于对罪犯的厌恶!唯一的意义是在打怪升级以后,你和夫人都扬弃了过往陈腐的价值观【8】

44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1.影片时长与叙事时长一致,片中人物不断的看钟的动作、神情外加配乐,强烈的现场感,气氛紧张十足。2.反西部片。不是英雄救美,而是美人就英雄。负责任不再受人尊重爱戴,而是冷眼相待,袖手旁观。弱懦与自私是人类的本性,强权恶势力面前,人人低下了头。3.遗书是写给那个逝去的时代,警徽是垃圾。

4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这哪里是“英雄主义”?明明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正午阳光下挥汗奔走,求告无援的落寞身影。影片中的“坏人”在小镇上比“正义者”貌似人缘要好、朋友更多——这恰恰是理想主义者现实中“众叛亲离”处境的写照。所有人都希望他尽速离开,免给大家惹茶煲,但he can't go. He simply,just can't go。

52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人性,暴露于正午的灼人光线下

54分钟前
  • 堅定de錫兵
  • 推荐

作为一部反西部片,却将西部电影所有的内在矛盾全部都揭示了出来。西部英雄与文明社区的矛盾、社区中要么就是憎恨他的所为的人、要么就是虽然感激他但嫌他现在的存在已经碍事的人。社区最大的理想就像所有西部片结局那样,英雄杀了坏人,然后英雄本人也骑马走得远远的。妻子作为家庭要求英雄放下手中枪

56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不断出现的时钟一直在提醒:电影时间与真实世界时间步调一致 这需要尼玛多强大的编剧和剪辑功夫啊!镜头的烘托和讽刺 运用很成功 切换和配乐那是相当的好!好吧 金尼曼我终于要佩服你一回了

1小时前
  • 周鱼
  • 力荐

影史首部反西部片(修正)、心理西部片。1.孤立无援的老警长,袖手旁观的民众,炎炎烈日下的世态炎凉(上升镜头)。2.首部故事时间与真实时间等同的影片,14次钟表画面。3.贵格会与暴力,骑马逃命,简略枪战与偷袭,美女救夫。4.剪辑与配乐极佳,Do Not Forsake Me。5.弃置于地的警徽及讽喻麦卡锡主义。(9.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乐视上看的,字幕奇渣,有些影响观感。现在看起来,这个经典西部片的故事略微有些简单,前面气氛铺垫很足,最后决战又有些简单,对庸众的批判到时还可一观。

1小时前
  • 牛油果豆
  • 还行

一部过誉的西部片。前期铺垫让人觉得反派一方多么厉害凶狠,最后却轻轻松松被干掉。相比情节类似的决战犹马镇和赤胆屠龙,不仅男主的动机无法完全站住脚,到处求人帮忙的行为也完全不该是这样一个主角会做的事情。女主言行转变也比较突兀。时间同步、Dimitri Tiomkin的音乐、最后决战放马算是全片的亮

1小时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无可挑剔的电影,一种“得道者寡助”困境的极致。不是众人不识“道”,即使大家都知道你在做正确的事,你在正确地做事,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帮你,甚至还百般奚落,千般阻挠。弱者只看利弊,只有强者能坚持对错。

1小时前
  • Bla©ki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