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长歌

完结

主演:唐国强,张澜澜,聂远,白庆琳,张铁林,杜志国,王绘春,曹培昌,刘毓滨,唐嫣,万弘杰,孙飞虎,饶敏莉,马浴柯,张丹峰,宗峰岩,张喜前,朱宏嘉,席与立,武强,牟凤彬,徐少华,李庆祥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贞观长歌 剧照 NO.1贞观长歌 剧照 NO.2贞观长歌 剧照 NO.3贞观长歌 剧照 NO.4贞观长歌 剧照 NO.5贞观长歌 剧照 NO.6贞观长歌 剧照 NO.13贞观长歌 剧照 NO.14贞观长歌 剧照 NO.15贞观长歌 剧照 NO.16贞观长歌 剧照 NO.17贞观长歌 剧照 NO.18贞观长歌 剧照 NO.19贞观长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贞观长歌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秦王李世民(唐国强 饰)在武德九年登上大唐最高统治地位。登基后,他励精图治,统帅唐军一举征服称雄北方多年的颉利部,实现了江山统一。之后,深谋远虑的唐太宗决意使长年战乱的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他力促各民族团结,将处于饥荒中的数十万颉利部灾民迀徙內地,分发予良田,他博大的胸怀深受各民族人民爱戴。但是,几个儿子争夺储位的明争暗斗也让他心绪难平,其中,庶出皇子李恪(聂远 饰)、李佑(温浩 饰)等人与三个嫡出皇子的夺权斗争尤为惊心动魄。唐太宗与郑姓女子的婚姻风波,以及安康公主(张澜澜 饰)与两位杰出男人之间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亊,充分反映了那一段盛世大唐跌宕起伏的历史......萌道猎妖记杀戮疑云谜巢(国语版)仪式杀手浪漫鼠德佩罗九(粤语版)小姑居处代价文化站长泰版流星花园丑闻第四季我的亲密敌人黑钱胜地第四季妻子的诱惑2008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 剧版大喜盈门廉价航班南国医恋第一季我钟情的人亚特兰蒂斯之心青鸟钢之炼金术师2017金陵往事之后2019荣誉团队万春逗笑社迷情机密我的灯塔就是你三关排宴草原歌王暗黑中央公园揭秘 耶利哥埋藏的秘密大侠沈胜衣 大俠沈勝衣情牵一线弹孔戏里戏外第四季电车男智龙迷城今天衡瞎蜜人偶新娘王室第三季超狗任务陶宝萍的幸福生活

 长篇影评

 1 ) 同一枚硬币上的两面——李恪与郑丽婉

闲来又读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讲义,叶先生说,当很多话不能名言,便转而以一种幽回婉曲的方式表达。儒家“五常”之中,君臣关系恰如夫妻,于是古人常常描写女子用以自喻,写女子的娴静美好,便是写自己的才华德行;写离妾思妇其实是写自己对君主国家的满腔情怀;写蛾眉曾有人妒,红颜独自老去,便是写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由此我忽然产生一个有趣的联想,表面上各自一体的人物,往深里看有时便如同一枚硬币上的两面。譬如说,《贞观长歌》里郑丽婉这个人物,其实也可算作是李恪的另一种表述。他和她的性格际遇,确有几分雌雄双生的味道。

先看天资。李恪和丽婉都不啻为天资卓越之人,一个是诸皇子里顶拔尖的,一个是众女子中极玲珑的。李恪独斗颉利,修渠挖井,有胆识,亦有智慧,还有一股王者的决断与霸道。丽婉参透皇上于饥民中剥离乱党之策,协助李勣在军营中化险为夷,体悟岑文本13年隐忍不宣的深谋远虑,点点滴滴无不表露这女子的慧黠心智。

有个词叫持才傲物,李恪和丽婉就是其最好的注解。当一个人有了过人的禀赋,自然就会对自身有更高的期许,而决不甘心与其他人一道度过庸碌的岁月。李恪对储君之位如此热望,旁观者自然心明眼亮,叹息他这是何苦,但站在当局者的立场,怎能不渴望登上最辉煌的顶峰,又如何能服气伏倒在一个不如自己的兄弟身下?丽婉亦如此。很多人不喜欢郑丽婉,说她心机太重,功利心太强。其实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她只是敢于明目张胆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罢了。她“容色绝姝”,心智胜过须眉,自然目空一切,觉得天底下唯有最强最大最了不起的男人才配得上她,那个男人,就是天子。在丽婉心中,她当然胜过后宫那许多绣花枕头,她或许甚至想过,假以时日,自己母仪天下,未必不如长孙皇后。

照理说,出类拔萃之人自然会有出类拔萃的境遇,然而命运往往悖逆。李恪当不上太子,丽婉进不了皇宫,一切都源于他们改变不了的缘由。李恪不是长孙皇后嫡出,且身上流淌有隋炀帝的血脉,这注定了他纵能博父皇一次次激赏,在储位的斗争中却只能被人踩在脚下。丽婉能打通各个关节,让天子遇见她,甚至爱上她,可她唯独抹不去自小许了人家这个事实。

他与储位咫尺成天涯,恰如她与后宫擦肩而错过。说到底,这都是一种怀才不遇的终身恨事。

倘若他们心胸豁达,一切或许将会不同。但最深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李恪和丽婉都是好弈之人,这样的人往往埋藏有一颗渴望赢的心。棋盘如战场,只教分生死胜负,不许中途拱手离场。李恪时时刻刻盯住父皇的眼睛倾诉,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证明给你看我会做到最好。他要的是一个公平的机会,给他,他便成龙凤,不给,他便成疯魔。而丽婉则始终不肯放弃对皇帝恩宠的想象与争取,愈是得不到,愈是奋力争。到最后,对太宗那份情窦初开的少女爱慕早已磨灭,只剩下不甘和欲望。嫁不了皇帝,还可以嫁他的继承者。说这话时,她漠然里带着狠劲,眼底里是如何地悲哀!

红颜寂寞终老去,英雄不许见白头。

他和她都聪明,聪明到太张扬外露,看得准眼前却看不清未来,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和她都执著,执著到近乎偏执,太知道自己要什么,却不知其实早已失去更宝贵的东西。这样两个人,说他们相互利用,其实更不如说他们相互理解。因这相似与理解,他们可以是盟友,可以成莫逆,只是不能够相爱。

有人诟病李恪争夺储位是为一己私欲而非胸怀天下。有时候李恪的确不识大体,意气用事,一股横劲上来就分不出轻重缓急。我无意为他辩白,只是觉得痛惜,他有大志向大能耐,只是心中憋屈着许多不平,无处宣泄无法化解,就耍小伎俩争啊抢啊,终不免落了下乘。更多人诟病丽婉一心嫁入皇家是出于对权力的热衷。这话本也不错,但说得不够不透。她有意无意地扎进权力斗争的漩涡,实在是因为她太聪明,聪明到难以自弃。聪明人是不能忍受与蠢人为伍的,他们渴望棋逢对手,斗智斗勇。权术角力对于郑丽婉来说,便是一场最最有趣新鲜的棋局,她在其中施展才华,自娱自乐。

常常觉得李恪不如丽婉精明,不如丽婉有政治家的手腕与眼界,于是带了些急功近利的青涩毛躁。这或是李恪的弱点,但也正是他本真之处。因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满腔少年热血,使坏亦简单执拗,用情便深澈无尽。

这样说来,丽婉便又不如李恪诚挚,不如李恪有贴心贴肺的真性情,于是看官们往往只欣赏她而难喜爱她。没有予哪有取,这句话阿史那云和郑丽婉都讲过,她们都是冰雪聪慧、见识超群的极品女子。不过这道理阿史那云只用在了民族家园生死存亡的关头,她自己却是只有予没有取,这也正是云妹比丽婉可爱动人之处。但若说丽婉只有私心而无真情,却又不免武断。她对太宗是有爱的,不然不会远远地站在廊下望着大殿上的他悄然落泪。只是这爱里头夹杂了好胜心和怨尤心,便比不上云妹的纯粹完全。她对岑文本是有情的,这是无依无靠的孤女与无人理解的老人相依为命的情义。只是这情里头掺杂着有所求和有共谋,便比不上李恪的浓烈深刻。

有意思的是,李恪和丽婉都是岑文本的高足,智慧上丽婉更接近义父,感情上李恪更贴近恩师。这个精锐的三角形关系,可惜始终未能结成一个强劲完整的联盟,让人为之不尽怅惋。

李恪和丽婉,他们那么不同,又那样相似,殊途同归,空负了一身才华天赋。


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a6ab301000am0.html

 2 ) 来比较下长歌和之治里承乾谋反那段

第一次看这剧的时候,真是很勉强地看了一小段:华丽怪诞的布景,呆板的镜头处理,弱智的剧情。。。打两星纯粹是看在演员演了82集烂剧太辛苦的份儿上。前几天因为看了太多沉重的片子,想找个乐子,再加上看着演员表里的杜志国、曹培昌和刘毓滨这几个有质量保证的大臣专业户,决定再仔细看看这片,没想到真是越看越欢乐(因为可吐槽的点太多啦)~不过有一个场景真是看的我又好气又好笑,那就是承乾谋反那段,在这里比较下贞观长歌和贞观之治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从承乾举事到侯君集被杀,贞观之治用了一集来表现,而贞观长歌用了将近三集。看上去似乎贞观长歌更详尽,可事实却不尽然。贞观之治里承乾谋反的过程是按历史来的,即“承乾谓承基等:“我宫西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棘耳,岂与齐州等?”会承基连齐王事系狱当死,即上变。”,之后加上太宗审问与处置两人的剧情,正好一集。而贞观长歌则设计了侯君集围住宫殿,李承乾骂爹爹,安康的戏份,侯君集部下反水这一系列历史上没有的情节,之后又有李恪的戏份穿插其中。太宗审了一回侯君集,又召集众大臣,又问安康公主这个虚构出来的女诸葛,又问房玄龄,最后才下定决心杀侯君集,不由得让人赞叹一代明君拖拖拉拉优柔寡断的风范。

首先来比较下两位承乾对父亲的不满吧。贞观长歌里的承乾面部表情扭曲,情绪激动,一会儿骂爹,一会儿骂几个弟弟,最后提到了玄武门的事情来诅咒,虽然较为合理,但演员并没有表现出承乾心中那种隐藏多年的刻骨恨意,而更接近于小孩胡闹,最后明着拿玄武门说事,太宗也接着拿玄武门说事,虽然是为了提点观众这两件事间的关系与轮回,但未免做作。而且前面感情铺垫的欠缺让这些话显得苍白。

反观贞观之治,承乾瘸着腿慢慢进殿(长歌里太子根本没瘸腿),眼神绝望而凌厉,先连连诘问父亲自己做错了什么,再问为什么偏袒魏王,太宗无言以对,承乾最后执着于太子之位的归属(须知这才是他的心病与谋反的原因啊),瘸着腿慢慢地走出了大殿。太宗没提玄武门,而是心痛地向后倒去。镜头一转,到了承乾监狱里回忆小时候自己看到的玄武门之变的前后,隐晦地表达这件事对承乾的影响,令人久久回味。

再来看看处理侯君集的场面吧。好玩的是两部戏里都有太宗对侯君集解释为什么亲自审他的原因。长歌里是“朕不忍心刑具落在你的刀伤上”,而之治里是“我不想让玩弄辞令的官员来羞辱你”。

贞观之治较为忠实地遵循了历史,只是把“不再上凌烟阁”这话改了下,太宗在连连处置了多人后终于经不住涕下,显出感情的累积。最后侯君集行刑时求保留香火的场面也有,令人唏嘘。

贞观长歌并没有像贞观之治一样较为忠实地按照历史拍,即没有“论罪当斩+不再上凌烟阁+行刑前求保留香火”的场景,那是什么呢?太宗不忍杀侯君集,表达悲伤的方法就是拍桌子瞪眼睛,然后安康公主(神一样的角色)和房玄龄说为了保全太子必须得杀,然后太宗闭了下眼表示悲伤,让房!玄!龄!去!劝!侯!君!集!自!尽!房玄龄可真是忙啊,辛苦了,我严重怀疑是导演觉得糖果强的演技不行,没法表达见侯君集最后一面时复杂的情感,于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刘毓滨叔去完成。刘毓滨叔那段演得真的很好,和贞观之治里的马跃叔不相上下,很好地表达了“不忍心杀你但不得不杀”的感情,也都让我热泪盈眶,可惜这段监狱里的戏实在太长,还提到了侯君集那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女儿,看到最后感动没了,只有不耐烦。最后侯君集撞墙而死,艹,编剧你知道什么叫杀鸡儆猴么?你觉得让侯君集自尽就能起到震慑众人的作用了?

最后来总结下。论忠于史实,贞观之治完胜。论对父子之情的表达,贞观之治高一筹。论对君臣之情的表达,两剧算是各有特点。论拖沓,贞观长歌当仁不让。

贞观长歌是一部让我很无语的剧。戏骨云集,却依旧那么烂,可见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愤青一般出身高门却高举支持寒士大旗的长孙无忌,唯唯诺诺低着头虽有计策却无名臣风范的房玄龄,怨妇一样纠结宠爱的长孙皇后。。。你是不能指望这剧还能正常的。

 3 ) 戏说也罢何忍糟蹋

早已对国产历史剧不报希望了,不过近来可能观众、导演都对满屏幕的辫子有些审美疲劳,汉、唐、明也频频出现在电视上,甚至陈道明、胡军这样的大腕也来演绎了一把《卧薪尝胆》,至少让人知道中国的历史不是只有三四百年。晚上看了几分钟的《贞观长歌》,那满朝跪着请罪的大臣,就像《英雄》里头叫着“杀杀杀”的那群黑色蚂蚁。那可怜无助的深宫怨妇就是贤德无双的长孙皇后?那个对太子妃一直失态的“大帅”就是灭亡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与李卫公齐名的徐世勣?戏说历史也罢了,就权当娱乐,怎么忍心糟蹋大唐贞观这中国为数不多的黄金时代。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开篇中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如果连大唐贞观都有如雍正王朝,那对于这样一个冷酷、卑劣的历史,又何来温情与敬意,而中国也就只能在开明专制中走向一个接一个的“盛世”。

 4 ) 聂远的李恪

2018-04-02 16:15:12

因为聂远的李恪而怀念这部《贞观长歌》。

剧里李世民没有少年夺权的算计,或许他的少年时代需要一个人来展现,这个人就是李恪。

李恪因为有前朝血脉而不能入主东宫,这个原因有些站不住脚。杨妃有二子:三子李恪、六子李愔,长孙皇后有三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李世民对嫡子的期许,而“恭敬、谨慎” 是为“恪”,“安静、寡言”是为“愔”。杨妃二子名中都含有退让之意,李世民对三位嫡子的重视显而易见。这或许从侧面说明,后代流传的李世民与隋朝公主的爱情故事,更多是附会或演绎。杨妃或许曾受宠,但是联系李世民夸赞长孙皇后为“嘉偶”、“良佐”,其书写的《女则》这一为妇的智慧结晶,显然,长孙皇后是一位懂得把握丈夫心意的妻子。其他女人没有一个曾打败她,从她手里成功争宠。为嫡,为恩,为爱,李世民就未曾打算过从其他皇子中立太子。

从出生,李恪就被他父王认定为应该做一位谦恭的臣子,可是他偏偏才华横溢、文武双全。我无法用语言形容聂远饰演的李恪的英勇不凡,这部剧因他而有光彩。剧情前期,是李恪雄姿英发的时期,他出使讲和,却寸步不让。昂然远眺之际,拉弓射箭,飞鹰随之坠落。好箭法!面对岑先生的指教,他能自述抱负,也能虚心听教。正是热血奔涌的少年,恰是壮志凌云的少年。之后他邂逅了这世间最纯粹的爱情,遇上了智谋过人又至情至性的阿史那云。他们可以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认定彼此是可以相伴一生的意中人。

李恪

李恪

多美好啊,聂远的相貌,他的演技,都赋予了李恪这个半真半假的角色灵动热烈的吸引力。他果敢机敏,他英勇有谋,他胸有凌云,他刚烈倔强,他孤高自许。所有的优点都灼灼耀眼。

剧中先为我们展现如此天纵英才的李恪,又想把他毁灭给我们看。为了说明他为什么没有夺得太子之位,为了给李世民的选择一个合理的解释,电视剧又给李恪安排了许许多多的缺点。他沉不住气,急于打倒李承乾,反而锋芒太盛。他眼界太浅,争夺一时封赏高低,不曾想失去父皇的信重。他没有大局意识,他鲁莽冲动,可是这些也都让他热血执着的少年模样更立体。

细想之,这些又和最初那个出使北境的英武少年,在智商上形成云泥之别。与其说观众在等着李恪智商上线,不如说观众心里也知道,李恪没有剧本里写的那么傻。他不会冒冒失失闯进侯君集家搜查赃款,他也不会在听了安康公主几句话之后,帮太子抵制魏王。 剧中对安康公主的谋略夸赞得太虚太假,为了烘托她,李恪几次智商下线,走出臭棋。又故意让李恪一意孤行,违逆圣意去杀颉利。简直让人无语问天,这哪里是那个压制住颉利的李恪啊!?

至于奸污太子妃海棠,则有待商榷。相比之下,剧中侯君集的设计不龌龊?史书中长孙无忌拒绝太宗立储李恪的目的不龌龊?李恪对海棠的不轨行为,或许是对李世民当年霸占巢刺王妃的一些影射。

剧中最爱的女子,无疑是阿史那云。她的男装有时比女装还好看。

阿史那云

阿史那云

《贞观长歌》中古色古香的女子不少,高贵恬淡的杨妃,机敏聪颖的郑丽婉,腰肢纤软的绿袖,眉目娇艳的海棠,她们都是那个年代该有的模样,足以表达人们对大唐气象的怀望与敬仰。


对李世民立储的选择,之前的分析流于片面。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观剧感受:

李恪非嫡非长,立他为太子与祖宗规矩不符。李恪得到观众认可的原因是,他有能力有才华。出使颉利和征粮打井两件事证明了他的能力。可是嫡长子继承制也有可取之处。如果立贤不立长,有能力的儿子不断壮大势力,结党营私,铲除异己。这样将助长皇子争斗,默许权利掠夺,激发种种矛盾。李世民夺权就是一例。李世民是皇子夺权的成功者,但当皇子的想的是夺权,当皇帝的想的却是守权。

除了祖宗规矩这一难以逾越的关卡外,李恪成为太子还有一个障碍。剧中多次提到两个反面帝王,隋炀帝和汉武帝。当时从皇帝到臣子,无不在反思隋二世而亡的原因,李世民因隋炀帝 喜出游而不敢出行,恐劳民伤财。魏征曾修录《隋书》,更是多次叨念着要为废太子杨勇写一篇序。帝国初建都要总结前朝灭亡的教训。当时君臣上下都认为,隋炀帝杨广是导致隋亡的根本原因。他好大喜功,连兴战事,巡游四方,劳民伤财。这些使得隋朝从一个疆域辽阔的王朝迅速被难民充斥。李世民在与李泰的对话中提到的汉武帝,也与隋炀帝一样,连年征战,将国力打衰。李世民说,他绝不做汉武帝。并不是隋炀帝、汉武帝无才无德,而是他们好战不屈的个性,并不利于国家长久昌盛。而李恪恰恰是这种性格。李世民希望国家大治,希望贞观之治的功业可以延续,他更倾向于敦厚宽和、能屈能伸的守成之士。被他评为“英果类我”的李恪,在这些方面,缺乏上下信服的宽厚之气。

之前提到,长孙皇后于李世民有恩。多年的辅助之恩之外,还有玄武门事变中长孙兄妹对李世民的拥戴与支持。李世民是个怎样的人?他弑兄篡位,但对有功的武将十分保护。他逼父退位,同时自己励精图治以开创贞观之治。他并非无德之人,相反十分顾念旧情。想来确实是迫于无奈,加上秦王府诸将的怂恿,才促成玄武门事变。其中长孙无忌在事变中的功劳最大,同时史载长孙皇后于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李世民对头号功臣长孙无忌的意见,是不能不听的。

李世民对众多和他出生入死的武将,有着深厚的情谊。这些武将的未来,也是他考虑立储问题时需要顾及的。秦王府旧臣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倾向于支持共事多年的长孙无忌。立长孙无忌的外甥,则开国元勋可以保全。立李恪,难保他对长孙家没有怨言,对这些人不赶尽杀绝。而一旦这些人的安全受到威胁,武将被逼造反,局势必然动荡。长孙无忌的外甥未必是最适合的太子,却是最稳妥的选择。


剧中点出,李恪输就输在一个争字上,似乎他不争才是上策。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他的才能让他不甘人后。他若想不枉此生,一展抱负,只有争这一条路。他是庶子,李世民嫡子就有三个,他若不冒头,就意味着不为人知,没人会在立储时想到他。像李世民那般,功高震主,依然要受制于长幼有序,不能被立为太子,何况是稍有能力的庶子。李恪想走的是一条孤险的道路,他想不断立功,功德盖世,在皇子中一枝独秀,让他父皇不得不选择他。

这条路终究被他父皇和老谋深算的臣子堵死了,他们看着他犯错,而且巴望着他铩羽而归。

若是他生在隋末,想来凭着一腔孤勇和抱负,也会和李世民一般礼贤下士,勇于担当,扫荡天下。只可惜年幼的他遇上的是李世民这样的父亲,和历练成精的长孙无忌之类的老臣,终究是臣子一生。

 5 ) 那倔强孤独的雄鹰——李恪

    今天我只想说《贞观长歌》中的李恪。他或许与历史上的李恪相距甚远,但这个复杂、立体、充满生命力的人物,像一记重拳冷不防直击中我心口。
    《贞观长歌》是标准的历史正剧,为领袖歌功颂德,李世民被刻画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私无畏、近乎完美,虽令人钦服,可已非人而近乎神。这样的人物是不足信的,因而苍白乏力。李恪这人却刚好站在了李世民的反面,他的好与坏一般多,他的长处和缺陷一样明显,他的喜怒悲欢都那样凶猛激烈,让人简直喘不过气来。这样的人物无比鲜活有力,或是编剧导演无心插柳,却如剧中李靖所说,真是一支奇兵,突如其来,霎时喧宾夺主,占据我心中大片疆土。

   “我不怕死,我只怕生下来做一个陪衬。”
    看起来李恪是个十分骄傲自大的人,其实他骨子里却埋着许多自卑与委屈。他的父亲是当今圣上,母亲是前朝隋炀帝的女儿,按岑文本的话说,身份是何等的尊贵。可正是这双重的皇室血统阻挡了他靠近帝位的梦想,让他受父亲冷落重臣压制,把他推到了一个被孤立被忌惮被排斥的死角。他就像一粒落进夹缝中的种子,必须咬紧了牙关拼命向上生长,方能求一线光亮。他那句“我不怕死,我只怕生下来做一个陪衬”,含着冤屈夹着怨愤,听了让人心惶惶地疼。
    作为李世民第三子,贯穿全剧李恪都在百折不挠为争夺太子储位而战。在这场持久战中,他聪明可又常常自作聪明,才能和胆气让他出过一些风头,孤傲与冲动也让他受过许多委屈。他的心很大,可以破釜沉舟为国家赢得荣誉为黎民干出实事,他的心却也很小,可以为了一己私利横冲直撞置天下安危于不顾。他的命运和他这执拗勇烈的性子紧紧捆在一起,大起大落,大开大合,让人时刻为之揪心动容。
    我多么欣赏他那立马扬弓、破空射雕的气概,和在草原霸主颉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智谋与自信;我多么忧心他无法领悟岑文本的苦心教诲,一次次拂逆父皇意思,与李世民心目中接班人的距离愈行愈远;我甚至多么气恼他如此不顾大局缺乏头脑,在最应该安抚飞虎军之时非与侯君集较劲,在最需要稳定草原人心之时非要杀颉利,在最应该展现不党不私风度之时非四处奔走拉拢废太子旧部。
    诸皇子中数他最像李世民,可惜他永远达不到父亲的高度。他有幸遇到睿智过人的岑文本,可惜永远学不会恩师的真本事更达不到他的境界。朋友敌人都承认他资质甚高,可惜他没有太子李承乾身后的雄厚根基,不够魏王李泰深藏不露的阴险,亦缺乏晋王李治的平和心态。有时眼瞧着他做蠢事我气得牙痒痒,看他和他那一伙手下谋着私利我怨他狭隘,可细想想他若真学成了岑文本的韬光养晦就不是他李恪了。其实他并不是做大政治家的材料,不要说跟英明神武的父皇李世民相提并论,也不必跟岑文本、长孙无忌、房玄龄一班谋臣相较,论心机谋略他甚至比不上安康公主,论心胸眼界他亦不如母亲杨妃。然而,这就是活生生的李恪啊,正因为他浑身奔涌着遮掩不住的血性和真情,正因为他不是真正的政客,所以才可爱,才如此让人心中有疼痛之感。

    “我有鹰一样的雄心,也和鹰一样孤寂落寞。”
    史书上说李恪“甚为物情所向”,他是性情中人,爱也罢恨也罢,都轰轰烈烈激荡人心。他与阿史那云的故事虽属虚构,但真是清澈纯粹,令人怅惋。马市初见,她女扮男装,俊美少年,他披风佩玉,风流王子。他们之间,是一见钟情的惊艳,亦是惺惺相惜的知己,真是相爱,亦真是懂得。阿史那云说李恪是她心目中的一只雄鹰,假如李恪真是志在蓝天的那只鹰,阿史那云就是草原晴朗长空上那片洁白透亮的云朵,是他唯一也是最好的伴侣。
    这段感情的处理干净流畅,他们彼此相爱,相互无猜忌。为了凸现李恪久被压抑的怨恨与偏执暴烈的个性,剧中安插了他强占太子妃海棠这一情节,我觉得并不很必要,不过紧接着的那一场却因此格外好。李恪从杏园回来,循着阿史那云苍凉的鹰笛声走向她,她刚一察觉他却又赶紧掉过身去,怕给她瞧见他满眼的愧疚悲伤。这一个转身,真是好,让人霎那间原谅了李恪所做的坏事。没有前一场的沉沦,就没有这一场的升华,穿过他布满恶念的身躯,这一刻我触到了他颤抖着的一颗真心。
    李恪可以为了云妹放弃天下,可他的云妹知道,得到幸福的男人将在平凡庸碌的岁月里抑郁终生。即使失败,她亦希望他不受羁绊,竭尽全力向自己的梦想飞去。就在距离幸福最近的时刻,阿史那云却为了不阻碍李恪的夺嫡志向悄然离去,这真够决绝亮烈,我扪心自问恐怕是做不到。就好像蔡琴歌里唱道,“简单的是天涯都追随,为难的是诀别着成全”,能做到这一点,对恋人可要够了解,对自己可要够残忍。阿史那云偏偏就是这样的女子,这是李恪的幸运,还是不幸?
    李恪出使草原为突利祝寿,阿史那云跑上山颠一遍一遍呼唤着李恪的名字,这一幕相信没有人能够无动于衷。草原彪悍的风呜咽着刮过,穿过阿史那云单薄的身体,把爱人的名字吹遍天宇大地。我多希望李恪能够听到,能够看到,我多希望此后的那几十集里他们还有机会再遇到,可是阿史那云再也没有出现过,十三年里只有李恪独自吹着鹰笛,吹不断扎根在心底的怀念。我有点儿怪编剧狠心,可是又感谢这狠心,阿史那云的惊鸿一瞥,为李恪这个人物画上了最深挚热烈的点睛一笔。他是一只雄鹰,骄傲,勇武,然而注定了形单影只。

    李恪的形象是极其丰富真实的,刻画在屏幕上聂远亦功不可没。他浑身上下有一种硬朗朗的气息,紧锁的眉头间有戾气和孤傲,眼神里又深嵌着无限的悲哀与辛酸,让人心仪,有时想数落怨怪他,可又忍不住心疼。
有时候我想,为什么我如此偏爱李恪?他并不完美,应该说他远远够不上完美。可是,他那只身与全世界搏斗的骄傲与狂妄,还有那骄傲狂妄之下深深埋藏的孤独的自我意识,深深打动了我,让我为之痛惜,更与之共鸣。就好像为何我如此偏爱杨过?他也远远不够完美,可是他坚持要做他自己,不惜与全世界为敌,深深打动了少年时代孤独而封闭于自我内心的我。

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a6ab3010009mv.html

 6 ) 又是一部批皮剧罢了

唐国强再次饰演李世民,在这部剧有进步了,不再是猥琐强奸犯了!开篇一出场就想营造一个王者归来的氛围,可出现的却是老态龙钟,老气横秋,老寒腿!这剧上到老下到小,年纪就对不上!杜撰出来的人物,编造的假剧情,还有加入花边情感等等,都跟正剧沾不上边!你能想象大唐贞观愣是拍出清朝风格来吗?立储风波,加入李恪,移花接木想来一套贞观的九龙夺嫡呗?把岑文本归到李恪一脉经过他老人家同意了嘛?还有那个朝堂一堆站着奏对是怎么回事?贞观大臣都不给坐的嘛?历史上马周不出彩吗?都能被另一个抢戏?李世绩都能对太子妃留情,太子妃竟然是侯君集女儿?侯君集是太子岳父?编剧,你把真实太子妃苏氏弄哪去了?贞观元年,长孙无忌对太子说,你娘嫁到李家20几年流了多少泪?流没流泪我不知道,我知道,他娘13岁嫁入李家,36岁身故,所以编剧你脑子不正常,数学也不好?李世民不愿意杀谋反的李承乾,竟然是房玄龄感谢李世民?不知道还以为,这孩子是他房玄龄的呢?值得吐槽太多,每一集都有槽点,说不完!唐国强老师对李世民理解不到位,还如此自信的拍第二次,佩服!就说到这里了!

 短评

披著歷史劇外衣的自編言情劇,錯漏百出,遠不如同時期出的"貞觀之治"

6分钟前
  • 裘笛
  • 较差

或许历史上的唐太宗并不比剧中那样神话。但是巧妙是导演把李世民作为正面人物,而把李烙作为反面人物,两者形成对比来刻画贞观之世。

7分钟前
  • 晏紫
  • 还行

很好看的古装剧。服装剧情都很考究,演员演得也很符合人物,大气恢弘!

12分钟前
  • 西贝
  • 推荐

我知道这部剧被无数人瞧不起,我也知道在历史方面它被各种诟病,然而我有最坚硬的童年滤镜,为了聂远的李恪,我也要多加一颗星

16分钟前
  • F
  • 推荐

恪儿,你当年骗了我多少眼泪

17分钟前
  • 末末青
  • 力荐

很好的一部剧

22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年登上大唐最高统治地位。登基后,他励精图治,统帅唐军一举征服称雄北方多年的颉利部,实现了江山统一。之后,深谋远虑的唐太宗决意使长年战乱的

24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李恪这位神人呢,翻遍上下五年前的华夏史,他这种出身的人都少,极少。似乎,也就他跟他弟弟两个人?他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曾曾祖父是西魏开国功勋、八大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他外曾祖父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祖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亲爹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以李恪与其胞弟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的帝族,真的可以算是史上最牛逼血统了。当然,他的血统也决定了他在这场夺嫡之战中没有任何的机会,无论长孙一脉有没有死光。一个有着前朝血统的皇子是不可能成为储君的,不管他优秀不优秀。只是,对于他自己而言,越优秀就越痛苦。

26分钟前
  • 今天看好戏
  • 推荐

场景好华丽恢宏

30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非常好看

32分钟前
  • 黑糖珍珠
  • 力荐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37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推荐

花了我整整一个星期,连梦里都是李世民的豪言壮语……额滴娘啊!!!

39分钟前
  • 細細陳
  • 还行

儿女情长什么的总是对味……聂远帅哭了

40分钟前
  • 富嶽百景
  • 力荐

全部都给吴王恪。

44分钟前
  • 说了我是黑无常
  • 推荐

喜欢吴王李恪,绿袖姑娘跳了三回西洲曲,身世飘零的愁苦,坠入爱河的甜蜜,含冤无诉的悲凄。

46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推荐

以前看的,抛开什么一般人不会去查的史实还有一些明显的BUG,总体还是好看的,就是太过主旋律~~臣子贤是正常,皇帝太圣明……简直要上神台那么圣明了~~~感觉和臣下之间互相都快成知已了~(这条不要点我有用了,他们历史上真的很朋友的~李世民还很会哭的OTL~)

49分钟前
  • 胡桃园咔嚓女王代表老柴咔了你
  • 推荐

挺不错的,就是有点长

50分钟前
  • 美美哒Cindy
  • 推荐

李恪

53分钟前
  • 爱尔兰精灵
  • 力荐

緊張刺激的明爭暗鬥、宮廷靚女以及扣人心弦、高潮迭起的情節,值得推薦。

58分钟前
  • mingjoyce
  • 推荐

虽然我完全不记得都说了些啥 少女心的第一次萌动 就是当年来自聂远的眼神 他的眼里有星星

1小时前
  • .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