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囧案第二季

全8集

主演:泰勒·阿尔瓦雷兹,格里芬·格鲁克,特拉维斯·托普,梅尔文·格雷格,卢·威尔逊,泰勒·克兰斯顿,德龙·霍顿,莎拉·伯恩斯,贝利纳·洛根,亚当·雷,巴尔巴拉·迪林,奥利维亚·诺尔曼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2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3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4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5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6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3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4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5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6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7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8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9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好久没有一口气看完的剧了

American Vandal | 美国囧案

原创: Rainbow REactionS 今天

忘记是哪里看的推荐了

反正就是极其无聊的两天一口气刷完了两季

Can't remember where I found the show but I just finished it at an incredible speed. Okay I know, cuz I have nothing to do that time…

这个剧还蛮神奇的,看到第一季第一集的时候我以为一集就是一个案子,结果是一整季是一个案子,就想说那该有多拖拉估计看不下去。结果,就一集接着一集停不下来了。。。

While watching the first episode I thought it was one of those shows which present a single case in each episode. But it wasn’t. And I was like, wouldn’t that be super boring if the whole season is only about one single dumb case?? But again I was wrong. I was super addicted to it…

美国囧案这个名字吧。。。um…一言难尽,美国蠢案,奇葩案可能更合适??

案子是啥我都不好意思描述,反正大家不要把它当下饭剧就对了

Um…I was even too embarrassed to brief you through the case, just a heads up that DO NOT watch it with meals!!!

看完两点感触吧

Okay, some reviews

第一 无关剧情

老美年轻演员演技真是太在线了,群演实在太敬业了(尤其第二季)

First, the actors are just amazing! Esp. those in the second season.

(两季里拍纪录片的小哥哥真好看)

第二 有关剧情(终于讲到剧情了。。)

可以拿13 Reasons Why做一个比较吧,虽然不是那么地像,但是都是关于美国高中霸凌抓马的。

先简单说说13吧,只看了第一季,关于这个剧的评论两极分化还挺严重的,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这个剧的女主角中心地位太强了一些,关于隐形霸凌评判不是很公平,女主其实自己也做了很多很恶心的事情但是就因为自己自杀了(不是剧透)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受害者。我就????

这也是个人认为American Vandal赢了的地方,以一种伪纪录片的形式比较客观立体地呈现了每个人的状态和想法(而13基本只有女主一个人的观点)

Second

I wanna make a little comparison between it and 13 Reasons Why (13), since they are all about bullying in American High school.

I only watched the first season of 13, the review and opinions on this one go to two extremes. I myself don’t like it very much. The statements only from the heroine are too one-sided to be convincing. The heroine herself did something pretty nasty but everyone seems to ignore them just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she is the one who committed suicide. And I was like wtf????

And that’s where American Vandal(AV????) stands out. The way it presents the research of the case is a like a documentary which can let you see and judge a person from a more objective perspective.

Spoiler Alert

好了以下要剧透了(其实也就一丢丢)

第一季的结尾很压抑,但是我很喜欢(????)

Dylan这个角色真的塑造的很好。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作为被冤枉,被指责,最后还被绿的对象,看着蛮可怜的。特别是最后他想要变好,却还是被公认很友善的老师针对,还是最后落入自我放弃。

但是这个人实在是个d*ck啊!!!撒谎,不要脸,没有上进心。

这样的人应该被尊重吗?值得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予机会吗?

但是再想想对于这样的人给予冷漠对待甚至是谩骂放弃算是一种霸凌吗?

The ending of the first season is super depressing, but I like it.

Dylan is such a successful character created in the show. He is contradictory and controversial. He is super pathetic and at the same time a total dick.

Should he be respected? Or is he deserved to be criticized and cursed? Does that count as bullying if the receiver is a total jerk?

一个真实的人物就是应该无法评判

It’s a true character when you can’t put a tag on him.

男主只是一条主线,随着调查的推进还有好多小八卦。

Btw the story about Dylan is just a mainline, and 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gossips coming outta the water through the whole investigation.

第二季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关于IOS系统的小错误那点(跟第一季那个什么毛还有那个hey有点像,很可笑但是有很神奇地有道理)

What impressed me the most about the second season is the finding of that little glitch of IOS system. Super ridiculous and super irrefutable.

第二季的评分更高(豆瓣9.2),原因是除了校园霸凌更多讲了一种现在年轻人在社交网络发达的情况下一种虚伪和孤独,看似现代黑镜,可能引起的共鸣更多一些。看到结尾会觉得有点暖。一开始我超级讨厌Demarcus的,结果看完好想抱抱这个小哥嘤嘤嘤。

The second season got a even higher score of 9.2, which is because it involve theme more than high school bullying. It’s like a modern Black Mirror that shows the loneliness and hypocrisy of youngsters in today’s information era, which arouse more sympathy.

所以除了案件本身,这个剧一个更大的买点就是这个拍摄手法。伪纪录片可笑又认真,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而且还很有道理那种)的方式让人特别有那种跟着真探一般的狗仔揭开明星绯闻的感觉。

Except for the case itself, another highlight of the show is its cinematography. This mockumentary is weirdly interesting and addictive. It’s like following a detective-like paparazzi to reveal some gossips.

好啦我知道这一篇写的特别糙,但是这部剧真的蛮好看的!!!

Okay I know this recommendation is super messy and in disorder, but I just wanna let you know that it’s a great show and just watch it!

不知道下一篇什么时候了。。。

拜!

Don’t know when will come back.

Seeya~

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s/zdT5OSQpo7310en2Xd6Bow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REactionS

 2 ) 无可挑剔的满分美剧!!!

堪称完美!一天刷完!!这个剧绝了真的!!全世界的人都给我去看!!Netflix最棒的一部!比第一部好!看似滑稽甚至有些无厘头的事件之下居然揭露出了这么多问题,包括校园霸凌和网络霸凌导致人走向极端,包括网络诈骗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孤独,而那些表面看上去最光鲜的人其实最孤独……而且这部剧里的演员都绝了,简直就是纪录片即视感,这部剧的剪辑和细节吊打许多悬疑纪录片!剧情不断反转反转再反转,剧中的细节不断被利用再利用直到看到结尾我只想说一句卧槽因为实在太惊讶了!!做这部剧的人就是nmd天才!而且结尾真的升华,许多悬疑片或者纪录片都缺了这样的结尾。这部剧看似利用一个网络诈骗和网络霸凌的事件来讽刺人们在网络时代伪装自己,但是它最后说:我们不是最差的一代,我们只是被曝光最多的一代。我们每天都因为网络被人评价,因此我们偶尔戴上一层“面具”只是我们自身的一层薄薄的防护膜罢了。我们通过“面具”来保护自己,但是最重要的是只要有人懂你“面具”下真实的模样就够了。我看到最后真的泪目,太绝了。出生即降临到网络时代的我们真的不是最差的一代!!只要我们与这个世界和时代和解,我们就是最好的时代!!这部剧居然不火真的天理难容,所有生活在21世纪的人都应该看看这部剧!!尤其是出生在网络时代的我们,会从这部剧里找到很多答案!勇敢做自己吧,戴上面具也无妨,因为人活着不需要也不可能让全世界懂你,只需要有一两个就够了,剩下的就让“面具”给你带来快乐吧!还有就是一定要学会和世界和解,走极端带来的永远不可能是释怀,只可能伤害别人与自己。

 3 ) 小心,你也有可能是这起“翔”案的凶手!

最近的一档名为《创造营2019》的选秀节目上了热搜,据说其中一位名叫王晨艺的成员因为其七年前点赞的一条微博,被黑粉拿出来大做文章。明明只是在升国旗放国歌的时候,可能因为播放人员操作不当在国歌播放前出现了hello kugou的声音,却被有心人上价值到了不爱国,侮辱国旗的程度。

其结果,是这位成员在舆论的讨伐和辱骂之下不堪重压选择退赛,黑粉们成功清理了自己爱豆夺冠路上的绊脚石,但也毁了一个年轻人追梦的道路。

网络审判究竟多么可怕?就拿最近刚刚重见天日的《纽约的一个雨夜》的导演伍迪.艾伦自己的遭遇来说,一个三十年前连法庭都宣判无罪的亵童案件,居然在声势浩大的me too运动中被重新翻了出来,不由伍迪自己辩解就被网友们视为有罪,其结果就是长达两年的对于他的全面封杀。

互联网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了表达自己的权利,也有了宣泄情绪的出口。生活的压力,感情的坎坷,一切现实中的不满,人们都倾向于用网络去释放。网络本就是工具,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在这个人人佩戴着面具的时代,没有人知道假面之下的真身是何人,大家借着一副虚拟的皮囊在网络的世界里肆意妄为,网络暴力,人肉搜索,舆论抨击,任何人都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网红,也可能瞬间被贬低的一文不值。

对于网生一代的年轻人则更是如此,他们打出生就伴随着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和升级,每个人在社交网络中都可能都有着多个身份。修着图,点着赞,刷着朋友圈,这已经成为了这一代年轻人的日常。

某种程度上,网络中的身份其实就是我们现实当中的投射,虽说我们都带着假面,但其实面具之下都隐藏着精神空虚,迷茫和不知所措的个体。网络确实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人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不被时代抛弃。

但同时,网络又把我们每个人分裂成了一个一个孤岛,看似拉近的人与人的距离,其实之间都有着一层不可见的铁幕,我们的电脑荧幕,就是那层铁幕的实体。即使表情包发的再怎么娴熟,那终究不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或许你会说现实生活中也充斥着欺骗和背叛,但是那总好过自己在电脑屏幕前的意淫和被迫害妄想症,当面对峙,说出你的想法,远好过逃避和自以为是的真相。

2017年,Netflix出品了一部名为《美国囧案》的剧集,该剧以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通过sam和peter两位热爱纪录片的高中生的视点,讲述了他们如何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调查一起发生在高中的JJ喷漆的恶作剧事件的故事。剧中,导演通过调查采访和搬演等方式去还原案件发生的每个细节,并通过围绕着被冤枉为犯人的高中生Dylan的讲述来逐步拼凑起案件的真相。

该剧播出后广受观众和评论界的赞誉,制作方于是决定在隔年的九月推出续篇《美国囧案 第二季》。本剧依旧采用“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并通过sam和peter这对纪录片拍档来揭露一起发生在高中的“Turd Burglar”恶作剧事件。

相比于第一季,本季无论在制作亦或是主题深度都更进一步,其中所讨论的网生一代如何处理自身虚拟与真实身份的关系问题,以及对于学校存在的腐败,网络和校园暴力,青春成长的迷茫与孤独等话题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可谓精彩十分。

剧集的开始,导演为我们呈现了一起天主教精英高中发生的午餐柠檬水下药事件,该事件直接导致当天在食堂用餐的同学大量出现腹泻的情况,场面一度失控。

随着柠檬水事件的发生,学校又先后发生了另外两起类似的恶作剧事件,一次是发生在篮球赛开场前,本该发射出T恤的发射枪中射出了猫屎,弄得观众席上的观众被喷了一身。另一次则是在某位老师的课堂上,同学在蒙眼打玩偶的时候,从玩偶中喷出了粪便。三次恶性事件搞得学生们惶惶不安,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社交软件ins上居然有一个自称为Turd Burglar的人承认了一切都是他做的。

导演没有在剧集的开始就切入到sam和peter的调查者视点,而是先从校方和警方的负责人来陈述案件的发生和侦破过程。经由两位警探和学校负责人的引导和权威发布,观众似乎相信了这一切都是一位名叫Kevin的学生所为,他因为被校园霸凌而对同学们怀恨在心,所以决定加以报复。

但是随着sam和peter接到一封求助邮件,发信人请求二人介入调查Turd Burglar恶作剧事件之后,我们以为的案件真相开始发生反转。Kevin虽然认罪,但他强调自己是被迫的,一切都是由于教导主任的威逼利诱,而当Sam想要联系教导主任时,却遭到了严词拒绝。

导演有意通过不同人物视点对于事件的回顾来制造一种戏剧冲突和矛盾,人们对于同一事件的看法,往往会因为个人的利益出发点不用而产生分歧。校方想要息事宁人,随便找个学生当替罪羊,警方为了快速结案也倾向于对于案件草草了事,但是这一切都是以牺牲一位无辜学生为代价的。

被扭曲的真相,正如这个时代被封锁的那些消息一样,我们只能看到被允许看到的,而不是全部应该看到的。Kevin幸运的遇到了愿意为他翻案的sam和peter,但是现实中,有多少的冤假错案都最终酿成了悲剧。

太多的刻板印象让人们急于给一件事情下定义,或是做决定。因为Kevin被欺负了,所以他就必然有犯案的动机,因为你曾经点的一个赞,就是辱国,就必须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因为你展现了一些“真”的影像,就必须被技术审查不通过。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要被标准和统一化了,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被限制了自由,逃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刻板的态度也只会让我们的时代止步不前,不是么?

当peter和sam慢慢深入到涉案高中的复杂关系网后,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其中,在学校广受追捧的篮球明星DeMarcus以及他的好友Lou,举报Kevin的Tanner和试图帮助Kevin的Chloe,在社交网络上活跃的富家女Jenna等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和真相,导演并没有执迷于Peter和Sam的解谜过程,而是在每一集里都试图呈现网络时代下每个人更多的面向,以及在诸多假面之下可能隐藏的真相。

DeMarcus在学校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学校领导把着他这颗摇钱树挣钱而给了Demarcus一般人不能享有的特权,学校的男孩女孩们崇拜他,球场上的他更是英姿飒爽,屡获佳绩。当Peter和Sam将犯案的嫌疑转移到Demarcus身上时,几乎所有人都快要相信他就是真正的Turd Burglar,无论从其可能实施的条件还是没有说服力的不在场证明,Demarcus都是最有嫌疑的。

但是事实却不是如此,导演一次一次的引导观众走入陷阱,又通过诸多的反转让案件的走向突变。这个过程像极了我们日常对一些事情的判断过程,遇到突发事件时会不自觉的找那个自己感性上不喜欢的人作为怀疑对象,如果三个嫌疑人中有一个凶神恶煞或是有前科,他总会是最早被人们怀疑的。我们往往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不能看到很多被偏见遮掩的真实,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我们要谨防的。

同时,Demarcus的狂妄自大,以及令人生厌的优越感,其实很大程度上源于原生家庭和生长环境给他的不安全和自卑感,这一切使得他开始扮演一个成功者,人们迷恋他的身份,却未曾了解过他这个人本身,而这也是一切悲剧发生的诱因。互联网的问题正在于此,人们都忙于猎奇他们想要看到的,却根本不在乎面具下每个人真实的本我。时间久了,你也会对自己的身份变得模糊,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哪一个才是分身,身份认知带来的错位感在未来的网络世界可能会是一种常态。

与Demarcus同样受着自我身份认同上的危机的Jenna,她总会在社交网络上po一些自己的美照以及和名人的合影,其中有一张她自称是与好友女星的合影,但实际上不过是她自己排了五个小时队换来的一张粉丝照。当自己扯谎的真相被曝光在网络上后,她开始被孤立和嘲笑。Jenna的遭遇就像每一个在网上过度粉饰自己的网红一样,表面上光鲜亮丽,拥抱着点赞和礼物,但实际上私下的自己却一点不会从中感受到快乐,甚至一度十分挣扎。

导演借由Demarcus和Jenna讨论的,其实就是网络时代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真身与面具关系的问题,他们之所以会被利用和选择,都源于他们藏在面具之下的本我被发现了,原来可以有人这么懂我,原来我不是一座孤岛,原来他看中的不单单是我的面具。

每个人都渴望遇到一个能够理解和懂自己的人,但现实是,我们不可能遇到100%契合的人,人和人之间只有相互理解,接纳,包容,才可能真正达到契合,如果只是一味地向自己和身边人发难和埋怨,只会让自己愈发的成为一座孤岛。

当事件的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Sam和Peter发现原来所谓的Turd Burglar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某个被退学的学生通过盗用另一个女生个人信息和照片,网络欺骗学校里的师生,并在要到对方的私照之后以此威胁来让他们在学校里搞破坏。

为什么大家会上钩,因为他们都太脆弱和孤独了,无论是上面提过的Demarcus和Jenna,还是那个我们以为被冤枉的Kevin。在最后一集之前,我们几乎相信了Kevin就是被冤枉的,但实则他确实亲手犯下了柠檬水投药事件。

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网络时代以后,我们又拥有了在虚拟世界重新活一次的机会。但是当我们在不同的身份之间切换时,往往会忘了我们最初的那个自己是谁,或者说,明明我们知道,但是不愿承认的那个自己是谁。

因为面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所以我们变得不愿意承认自己真实的那一面,久而久之你就会变成那种所谓的坚强的人,没人关心你,因为大家觉得你强大到不需要被关心。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还是会有需要被关心的时候,因为没有人是绝对强大的,谁都需要有个肩膀靠一靠,即使是那个人们口中的英雄。

最后,请允许我用剧集最后一集中的台词作为结束。愿每个人都被善良对待,愿人们之间少一些伤害,多一些相互的理解和接纳。有时候,我们本可以过得更开心,更真实一点不是么?

 4 ) 一场荒诞讽刺的“便便袭击”案——《美国囧案》

2017年,网飞公司(Netflix)推出的真实犯罪纪录片风格的《美国囧案》开了一个“丁丁”的玩笑,这部剧集严肃又荒诞的提出了一个疑问:到底是谁涂鸦了27个丁丁?

而今年9月《美国囧案》第二季正式回归,这次的事件是更加重口味的“便便袭击”,案件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天主教私立学校“圣伯纳丁”,这一天,学生们像往常一样在食堂享受这自己的午餐。

突然一股神秘的力量作用在他们肚子里,每个人都急忙想赶到厕所“一泻千里”。可是中招的人实在太多了,厕所的位置又有限,于是……他们悲剧了

第一时间没有抢到位置的同学只能“随机应变”,书包、垃圾桶、水池、小板凳,甚至站着……学校里顿时恶臭冲天。

你懂的,没有人能控制自己的生理本能

事后查明,一些学生是食物中毒,问题就出在日常喝的柠檬水里(喝白开水还是有益处的),没等警察查出凶手是谁。社交平台ins上就出现了一个自称“粪便怪盗”的人,他做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那就是把这次“屎尿横飞”的视频上传后,@了每一个出现在画面中的学生。

这下子可炸开了锅,不仅拍了小视频,居然@本人,简直是太嚣张了。更过分的是,他在短短几天内,接连作案,手段之卑鄙前所未见。

这时候一名嫌疑人出现在了警方的视线,与此同时,其好友也指证其曾买过大量泻药,他就是一直受到欺凌的“凯文”,甚至凯文自己也承认了其罪行。

案件似乎可以结案了,可是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凯文自己也中招了,这一系列案件究竟和他有没有关系呢?

◆◆◆ ◆◆

第一季中因为破解27个“丁丁”涂鸦的奇案,而名声大噪的的高中生山姆和彼得加入到了这个案件的调查当中。但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调查结果和警方的完全不同,似乎这个案件隐藏了更黑暗的秘密。

《美国囧案》走的是真实犯罪风格的路线。

其严肃的纪录形式,多层的叙事方法给观众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案件回溯和人物访谈几乎让所有人以为是真实案件。

这也是它厉害的地方,难怪曾获得过艾美奖剧情类特别节目最佳编剧的提名。不过,大家要注意,这是一部伪纪录片,片中的案件并都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不要再惊讶美国真实的“丁丁”涂鸦事件了好么)

◆◆◆ ◆◆

这部披着“屎尿横飞”的剧集不只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在重口味的剧情下,导演想要挖掘的是更加深层次的东西。校园霸凌、刻板印象、官僚制度、网络隐私、钓鱼诈骗等一直存在社会上的种种问题。

比如,第一嫌疑人凯文,小时候还是受欢迎的活泼男孩。就因为裤子上粘上污迹,被一位同学拍下来传到网站上,这个举动直接毁掉了他的自信心

你瞧,孩子们固然有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有残忍可怕的一面。他们坏的直接,无需考虑后果,无需压抑想要别人出丑的本性。

又比如,学校的上层管理者,明明知道案件有疑点,却故意隐瞒。本该为公民伸张正义的警察竟然为了尽快结案,诱导凯文的口供,丝毫不在意是否会造成冤案。

而学校的体育明星享有各种特权,即使“不小心”违背了学校纪律,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处罚,永远都是老师心目中的宠儿,更不需要接受审查。

更可怕的是网络世界并不是安全的,就像电影《解除好友2:暗网》中表现的那样,你根本无法确定与自己聊天的是人还是“魔鬼”。或者当你为了取悦对方,发了“大尺度”的个人照片出去,那就意味着走上了1条不归路,终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而一段视频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可悲的是,群众有时候需要的并不是真相,只是情绪的发泄。所以,这部影片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不要轻易下结论。每当你觉得证据确凿的时候,却与事实的真相差之千里,剧情也一再反转,啪啪的打的脸疼。

不过在如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年代,人们都已经迷失在网络平台之中。年轻的一代迷茫、空虚,沉溺在虚拟的世界里,渴望别人的赞美和认同。PS、风景盗图、虚拟定位等手段层出不穷,什么才是真

与其被网络对面准备好“话术”的人欺骗,不如睁大眼睛,认真的与身边的人相处,去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

其他推荐:

佳人再难得,回顾武侠剧中的5大古装美女

革命先烈永不忘,5部扣人心弦的谍战剧

生离死别、催人泪下的地狱审判之旅——《与神同行》系列

 5 ) 源引剧中旁白,自我感受良好(✪▽✪)

我们是第一代可以过两种生活的人,你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看到的你的生活。 我们在生活的同时,也体验被观看,被展示,被包装,被修饰。 Data,无论是文字还是影像,让我们创造不同版本的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人生的创造者和管理者。 Imagination,这才是我们和机器的区别,让我们知道我们最适合成为哪个版本的自己。 不断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修复和自我修复,创新自己,才是自己的生活。

 6 ) 为Peter和Sam上升的制作力扣一星

没有第一季的伪纪录片魂了,形式还在。

第一季给我非常高的代入感可能主要是因为所有的footage真的是都存在得很合理,听证会的录制啊社交网络上的小视频啊,猜测的部分和理论上拿不到的footage的部分就做做3D模型啥的,成片效果就非常符合高中生做犯罪纪录片这件事,拿不到的素材就是拿不到。这一季就明显更走悬疑卦,烘托悬疑气氛,大量猜测的部分都有原演员真人演绎……就……少了第一季的真实感吧,给我的代入感大打折扣。

第一季被人说节奏慢是因为大背景和线索以及嫌疑人锁定基本都在头两集完成了,后面只是抽丝剥茧地推理部分。而这一季观众基本没办法自己思考案件本身去推理,剧本是不断甩前文没有的新讯息出来的,只能跟着走。推理部分的逻辑被弱化了(第四个事件直接一带而过了),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在完善逻辑上。最后解谜部分感觉是有bug的(也可能是我看剧不认真?)- 比如不是说只有运动员可以去休息室塞T shirt吗……Jenna最后为什么可以随便进去啊- -b

推理这部分弱化了导致这一季好笑程度直线下降。第一季好笑不是因为案子本身屎尿屁,是他们用一本正经地方式讨论屎尿屁内容的反差感。笔迹不同这种刑侦案常见套路他们用来讨论dick画法有没有ball hair和mushroom head差异,而且真的很!严!肃!自己都没有笑!还很认真地和老师说,最后自己都嘲听起来哪里怪怪的。还有从不同的ins小视频里找线索啊之类的,一本正经地找非常沙雕的线索,反差萌总让人忍俊不禁。

这一季这部分的搞笑随着推理弱化直接没了……全集我唯一笑了的部分就是警察问Kevin你是怎么把poop放进纸人头和发射器里的时候,Kevin和日和动画里的人物一样把东西放屁股下面……

不过这样确实是能腾出余力来说更大的人性问题,开始以为说校园霸凌,结果其实每集都有细节引发思考,最后居然上升到社交网络掩盖的人性。

两个主嫌疑人Kevin和DeMarcus还是塑造得很饱满的,很典型又很真实,有可爱的部分有可怜的部分也有可恨的部分,会让人感觉学校里这样类型的孩子可能真的是这么想的吧。里面没有完全好的角色或者坏的角色,看似在做好事的人也有shaddy的部分,看似“坏蛋”的家伙也会说出很厉害的话。哪怕是Chloe自己也在说自己当了snitch,最早帮忙的原因也是内疚感。

细节还是挺可爱的,片头还有Ming Zhang小朋友和Mr. Baxter哈哈哈。能理解为什么砍了,这个系列没有好剧本确实撑不下去。为这一季Peter和Sam上去了的制作力和大量吃饭时不宜观看的大便镜头扣一星。

 短评

十三个原因 之后校园欺凌类的就难做了

7分钟前
  • 佐唐家的小炎
  • 还行

又来了 反校园暴力巨制 条理清晰悬念十足 比13Reasons好看一百倍

9分钟前
  • t0psh1t
  • 力荐

不如第一季。虽然铺局更大、节奏更快、反转更是多到不能更多,但喜剧效果却大打折扣。核心主题的设计、更高的投资,都导致了风格的扭转,第一季那种对黑色喜剧+伪纪录的戏仿中的微妙感消失了。全剧在气质上偏于严肃,乃至和各种屎事件本身产生间离感。但仍能吸引人一口气看完吧。另,最大bug就是撞脸多兰的Kevin都这长相了还会被霸凌。。

12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这个系列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期待下一个奇葩囧案!

14分钟前
  • WilliamOsborne
  • 力荐

出来第一天熬夜一口气全看完了!保持了第一季的水准!

19分钟前
  • Squirrel
  • 推荐

不要被屎尿骗了你,没几部剧能有这样的深度讨论,We all full of shit.

24分钟前
  • Shu
  • 力荐

第二季也超好看呢!选角满分!已经被Fruit Ninja洗脑了!Peter和Sam的拍摄手法以及侦查和采访能力又有了提升,这次很少会触及大家十分隐私的问题了呢。(😂笑。其实看到一半就猜出来第一次Brownout的犯人了,但是后面的犯人和作案动机真的意想不到。这一季主题看似很低俗,但是背后依旧有很多社会问题存在。结局还是蛮皆大欢喜的...我们都活在社交网络的面具之下,We are all 💩.(希望有第三季!我看看你们还能一本正经地编个什么案子出来)

27分钟前
  • Combeferre
  • 力荐

“It’s poop, but it goes a lot deeper than that!” 有屎以来,一次迂回曲折的深查。在屎尿屁中挖掘出网络时代的人性。

29分钟前
  • nakedgun
  • 推荐

最后看得我想哭

32分钟前
  • Redux
  • 推荐

相信我,你想象不到这部剧在表象之下埋了多少层次的真相:加上牛逼至极(比上季要紧凑多了)的叙事方法,如果2018你非看一部美剧,我推荐他。(草你能想到最后这是黑镜?)

34分钟前
  • 鸡毛山人
  • 力荐

寂寞的人都一样。剧本基本类同于黑镜暗网恋童那个故事,只是立意高得多,虽然前六集有很多小瑕疵,但最后两集杀伤力太大了。

38分钟前
  • 赵无乱
  • 力荐

#2,the next level!权力阶级掩饰迫害,草根韭菜随风摇摆,最后却是无差别恐怖袭击,寂寞网络世代的犯罪宣言。比第一季重口味,但反转和笑点其实略有退步。结局有点感动,一部适合下饭的美剧

41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相比第一季,本季多了悬疑和反转,故事也更加完整了。但是,因为换了一个陌生的学校,之前轻松的校园喜剧感丢失了。最后罪犯是谁一锤定音,一下子成为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度和解读明显不足以抗衡第一季。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高分数,大家都没看过第一季?

46分钟前
  • TZ_Runner
  • 还行

https://www.instagram.com/theturdburglar/ 人家真的有 Instagram 哦

49分钟前
  • GAbLvXBuoZG3
  • 力荐

制作力上来之后有点失去伪记录魂了,还有就是最后一集的说教不太喜欢。别的都还是很好的

51分钟前
  • さらばエリカ
  • 推荐

人物关系不如第一部复杂,调查推进全靠臆想,人物塑造也大多刻板印象,上一部两个“主创”站位还摇摆不定,这次除了对明星学生和边缘学生二人之间的站队外几乎没什么有趣猜想,整个调查过程进展十分无趣最后忽然来个恍然大悟。。。。杀猪盘引出受害者脆弱论也就凑合。不如上季,有点失望。另,水果忍者蛮可爱的。

54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这一季当下饭剧(我也在想合适吗)看完有一段时间了,主角被邀请去到了其他学校调查,案件依然是屎尿屁主题。上一季画屌,这一季喷粪,吼吼。还好这一季最终是找到了明确的凶手,只是很多人也被怀疑和冤枉,而且往往就是平时喜欢恶作剧的,比如水果忍者。也触及到学生中的一些佼佼者和精英,我只能说案件背后往往比事件本身精彩。。。

55分钟前
  • 秀才Bui出门
  • 推荐

比首季更上一阶,仍然用严肃的视角与苛刻的推论去分析荒唐可笑的事件,到最后又成了一场事无巨细均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残酷解剖实录;短短八集里竟然可以包含如此多的内容、讨论如此多的话题,在我看来,这就是属于这个时代最好的喜剧。

5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抽丝剥茧。不过还是第一部更棒,因为拍摄者介入更深并且反思了他们的介入对整个事件的影响推动,而这部更像是纯粹旁观者的视角。

60分钟前
  • 巳注销
  • 力荐

这种形式两季刚刚好,再拍下去应该就太重复了。Kevin 这一型的,放在美国高中可能是loser,在中国高中完全是青春小说男主角嘛!DeMarcus 应该不管放哪儿都是校草

1小时前
  • 王大根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