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侠

HD

主演:石燕子,林妹妹,黄鹤声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195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江湖奇侠 剧照 NO.1江湖奇侠 剧照 NO.2江湖奇侠 剧照 NO.3江湖奇侠 剧照 NO.4江湖奇侠 剧照 NO.5江湖奇侠 剧照 NO.6江湖奇侠 剧照 NO.13江湖奇侠 剧照 NO.14江湖奇侠 剧照 NO.15江湖奇侠 剧照 NO.16江湖奇侠 剧照 NO.17江湖奇侠 剧照 NO.18江湖奇侠 剧照 NO.19江湖奇侠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爱你,但你是自由的。

我很向往胤禛和吕丝丝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现代人无法拥有却渴望拥有的。

在我看来,分为几个层次。

第一层——处世之道大致相同。

男女相处,看脸的有,尝爱的有,奔着一个目标志同道合的,却少之又少。

这里说的,是指满汉关系,两位都主张满汉可融于一,有识之士不论满汉,皆可报效朝廷以滋百姓。这样看来,雍正皇帝主张天下归一不无道理,而堂堂汉人学士吕留良之女竟也主张满汉一统?难道不记得华夷之辩了吗?这正是吕丝丝的大智所在。她看清未来局势只能是大清天下,大清治下,当务之急不是主张什么满汉之分华夷之辩,而是在百姓之于昏庸县官治下无法享有的太平,既然自家汉人学子都是治世之才,那为何不放弃偏见出世做官以滋百姓呢?这样的话,岂不是从细微之处夺满人之势?

所以,很多汉人学子包括吕留良,没有看透“百姓与官”的关系,民为天民为天,既以民为天,什么朝代又有什么关系呢?腐朽的文人自诩清高风骨,终是苦了老百姓。这样看来,吕丝丝拥有统治者的眼界,所以自然能懂胤禛所想,能思胤禛所急,能慰胤禛所苦。

所以这一层,是拥有完美匹配的处世之道。

第二层——我爱你,但你是自由的。

爱之深,精神契合,即使万水千山,从不转移。

最让我反复玩味儿的,就是这一层关系。两人能做到几十年不亲近,不,连手也没拉过超过三次,却能连过六十集最终来个大团圆…

两人的身份让两人必须得克制隐忍。对于胤禛来说,他的爱,是让小四儿永远幸福,他替她培养夫君,他替她夫君找借口脱罪…今日对李才的重用,就是对小四儿的情深。对于小四儿来说,傅示真,是少女的初次心动,人生中第一个陌生男子的出现,照亮了她的一生。她的爱,是在一次次讨论中不经意的辩护,是“没有人能说他除了我”的偏向…两位对彼此的爱,都不是实质的,却最是让人动心的。长久下来,外人得多吃味啊,心疼李才,长久面对两人接受双重情感暴击。

两位都给了彼此充足的空间,不,是从没掌控过,他们爱的,是彼此的灵魂、是彼此的精神、是彼此初初相见的那个人。所以,我既爱你,你且去追求自己所爱的,只需记得,天上的星星,让我们重聚。

 2 ) 几时才能会当逢,几时才能终不隔

几年前因为在天涯看到评论,才下了此剧一看。谁知看完唏嘘感叹啊,不算是扼腕,但总有些凄伤!剧中雍正的刻画的立体而有层次感,实属不易。最让人叫绝的是此剧的古风!文辞对白精彩纷呈,为之一叹啊!字字锦绣,句句珠玑,江湖与庙堂之间风云际会叱咤交错,雍哥小四的情愫又藕断丝连,爱恨情仇,难清难辨啊
唉,一声“太”息啊

 3 ) 有自然相知之人

作者:莫愁
《江湖奇侠传》以庙堂与江湖相对应,把野史与正史相融合,中间夹杂着雍正与吕四娘近二十年的相知、对立与仇恨,其格调淡雅中带着几分苦涩和辛辣。
故事的一开始,康熙带着如今在电视屏幕上赫赫有名的阿哥们到木兰举行秋狝大典,传说中的江南侠客,如独臂神尼、曹仁文、甘凤池等准备刺杀皇帝,同时在浙江的东海书院里,前明遗臣吕留良之女吕四娘把御赐的牌匾劈成了戒尺。朝廷、侠客与仕林,三者之间的纠葛与恩怨,有条不紊的展开。
要把这三条线上的各色人等交待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江湖奇侠传》面对的不是观众,是知音。因为这部戏没有一开始就扣人心弦的情节,进入的过程非常缓慢,但又忽略不得,大部分电视剧不从开头看也不影响理解,此剧稍不留神漏掉一二,后面就能让人一头雾水。很难想象一部电视剧会这么不考虑观众的感受,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江湖奇侠传》的前二十集,编剧丁善玺以红楼梦的手法,在编织起严密的结构的同时,也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细致,为后面的情节埋下大量伏笔。
雍正,剧中一开始的四皇子胤禛,被康熙派往江南围剿暴客,于是成了庙堂与江湖之间的关键人物,也是此剧中性格最为复杂、塑造最为精彩的人物。他压抑,因为他有个过于强势的父亲和过于偏心的母亲;他风流,正经中带着几分戏谑,风度翩翩而又文采斐然;他倔强有气魄,他说“天不顺我,我便开天;地不从我,我便辟地;朝野不奉我为君,我便换一个朝变一个野,总叫它滴水穿石,铁树开花”;他重情,满目美色皆不见,唯愿一知心的“圆梦娘”;他心机深重,谋皇位,步步为营,不着痕迹,诛暴客,一网打尽,一石数鸟;他满手血腥,除兄弟,兴文字狱,残忍暴虐,同时,他又一身冤屈,围绕在他身上的重重历史谜团和种种民间演义,掩盖了他的治国才干和在康乾盛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丁善玺塑造雍正的手法非常独特,表面看来,这个雍正儒雅高贵、才智过人,似乎太完美了些,但仔细品味,这个雍正复杂的让人着迷。江南暴客刺杀康熙未果之后,雍王爷被圈禁,被不同的人问及原因时,胤禛给出不同的答案,而每个答案都契合着提问之人的身份和对自己最有利的回应,恰到好处,类似的手法不只一处,在剧里,感叹的是雍王爷的八面玲珑,在剧外,叹服的则是编剧细如牛毛的文本。至于除兄弟、诛暴客,抄吕留良之家,剧中总是给出一个雍正不得已的理由,同时却通过他身边的人事安排和种种蛛丝马迹,去暗示其实雍正洞悉并掌握着一切,坐在皇位上,他终究是个残忍的帝王。
明末清初,反清复明的侠客们,在许多影视剧里多有涉及,《江湖奇侠传》里,他们不算神武,但更真实。进无力与朝廷对抗,退不能逃过猜疑和打压,叛变的,自有人豢养,还想保持底线和理念的,只能进退维谷,他们脸上有无畏,更有无奈和无望。这比许多影视剧里的“神通广大兼大义凛然”要好看的多。仕林领袖吕留良亦是如此,他一生坚持“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义”,不惜出家以躲避皇帝的出仕之邀,临终诗云:“一事无成空手去,先人垂问对应难”,我在他的眼神里看到的只是无所归依的悲伤。
涉及明清交替这一段,总有个立场问题,许多影视剧是自动站队的,或全力讴歌侠客,他们是正统的正义的,或站在满清立场,称“皇帝如果能为民,是满是汉又有何分别”?《江湖奇侠传》在这一点上又有了红楼遗风,不预设立场,不臧否人物,雍正、独臂神尼、吕留良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欣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此,其矛盾、其悲剧才更让人神伤。
至于爱情,是《江湖奇侠传》的点睛之笔,怎样写感情,可以让不同的电视作品高下立判。中国的电视作品中,充斥着嘶喊、胡闹和洒狗血式的悲情。在我看来,穿上古装,就不要把情啊爱啊挂在嘴边,吻戏都显得多余,林黛玉与贾宝玉情深入骨,何曾有一句肉麻的表白和庸俗的亲热?记得韩剧《大长今》热播时,我为闵政浩与长今之间古典、含蓄的感情心动不已,他们之间的刻骨铭心全在不需渲染的关怀与目光接触中,这种东方式的情感悠远绵长,回味无穷。
好在有《江湖奇侠传》,我不再看轻中国的爱情。江湖中的这段情,传统到了骨子里,莫说吻戏,全剧连拥抱也没有一次,但其情之真、其情之苦,看得人内心隐隐作痛。雍正与吕四娘,一个是满清皇帝,一个是前明遗臣之女,立场相对然心心相印。“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剧中大部分的时间,雍正与吕四娘是不得相见的,二人不在同一个空间里,你却能感受到情意在双方心中的煎熬。“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寂寞无主的雍正最大的乐事居然是让与吕四娘有文定之礼的李才一遍遍讲述四娘歪解唐诗的故事,熟到能背下来,只为了在这小事中还能品品四娘的性格习性,以寄相思。
大部分电视剧只有在特意设置的高潮中,有一些经典片段。江湖剧中,经典场景的频繁与密集,则令人无从介绍。无法忽略的是此剧的对白,其语言之丰富、古风运用之娴熟与灵巧,在国产电视剧中,独一无二,各色人物交锋,往往语带禅机,三分意思在外,七分涵义待品,诗词歌赋、民间俗语、历史文献、野史传说,信手沾来,融会贯通,叹为观止!
偶而会拿起遥控器,翻翻家里80多个频道,雍正真得很火,从《雍正王朝》到《宫》到《步步惊心》,雍王爷之风流与威武,直逼当年的乾隆爷,在正剧里,雍正成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改革家,在姑娘们的穿越剧里,雍王爷忙着与现代女性恋爱。想起了《江湖奇侠传》中,康熙帝临终前读李白诗句“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喃喃念叨着“沙秽明珠草凌芳”。
《江湖奇侠传》在台湾被称为“神剧”,但迄今,所知者甚少。其最早的一批影迷,在台湾大学造船及海洋工程学系BBS上有过精彩的讨论,其中有一句概括的最简洁:无论君臣之义,骨肉之情,男女之爱,政见之争,都刻画得入骨三分,不见偏颇与袒护,让我看到的是人性。
此剧最初吸引我的,是剧中引用的一副对联: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典雅而韵味悠长。已在美剧中泡了两三年之久的我,迫切想领略些古风古韵,恰逢其时,也算自然相知了!

 4 ) 江湖奇侠传中的诗词(转)

宝剑双蛟龙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六:「宝剑双蛟龙」
这首诗应该可以算是胤禛跟吕丝丝的定情诗,在他们的感情前阶段,胤禛常引用这首诗
的末四句,包括胤禛在东海书院的庭园送丝丝玉带之时与吕丝丝文定于李才之典礼上(
胤禛所送之贺礼,木匣盒中之物)。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
风胡殁已久,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
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东海有勇妇
李白之「东海有勇妇」
这首乐府诗是吕丝丝和吕留良两人常常吟诵的,尤其自第五句起,吕留良常常将丝丝比
喻为李白笔下的「东海的勇妇」。

梁山感祀妻 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 都由激情深 
东海有勇妇 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 超然若流星 
捐躯报夫雠 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 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跳跃 三呼一交兵 斩首掉国门 蹴踏五藏行 
豁此伉俪深 粲然大义明 北海李使君 飞章奏天庭 
舍罪警风俗 流芳播沧瀛 名在烈女籍 竹帛已光荣 
淳于免诏狱 汉主为缇萦 津妾一棹歌 脱父于严刑 
十子若不肖 不若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 有心竟无成 
要离杀庆忌 壮夫素所轻 妻子亦何辜 焚之买虚声 
岂如东海妇 事立独扬名
 
 
剑客行
吕留良之「剑客行」
吕留良之「剑客行同念恭兄作」

幼子精灵碧鞘中  老妻粉黛红炉里 
利器有神人有术  两者无形炼成一 
关河往返只黄昏  都市报施仍白日 
肝胆粗豪心计深  唯诺迟疑功验疾 
仇雠曾为匹夫谋  生杀不由天子出 
从来喜听盲史迁  我亦求之二十年 
鸡偷狗盗颇不少  自云剑术终无传 
荆轲论刺彼何有  曾令秦王环柱走 
咸阳殿上今何如  却笑荆轲剑术疏
 
 
余姚黄晦木见赠诗次韵奉答
吕留良之「余姚黄晦木见赠诗次韵奉答」

吾头犹带已残身 子袖相携亦点尘
远抱砚山寻北固 偶随流水过西邻
井中史在终难灭 墅慧书传岂易名
今夜学堂占气象 星光剑气偬非伦
季臣辛卯便仙游 犹子成人二十周
为痛念恭心诹碎 更思子度涕常浮
生纔少壮成孤影 哭向乾坤剩两眸
莫谓哀言甘退舍 头颅三十已堪羞
 
偶耕诗
吕留良之「偶耕诗」

只有南阳好偶耕 休持妄想与天争
古人不死吾犹在 秋气无情物亦生
募乞买山真戏语 零丁誓墓即求名
身将隐矣文焉用 不得其平且莫鸣
谁教失脚下渔矶 心迹年年处处违
雅集图中衣冠改 党人碑里姓名非
苟全始信谈何易 饥死今知事最微
醒便行吟埋亦可 无惭尺布裹头归
 
 
祈死诗
吕留良之「祈死诗」
吕留良临终时给胤禛的诗,这首诗引发丝丝在吕留良的灵堂上一连串的激烈情绪反应。

悔来早不葬青山 浪窃浮名饱豆箪
做贼做僧何者是 卖文卖药汝乎安
便令百岁徒增憾 行及重泉稍自宽
一事无成空手去 先人垂问对应难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之「山中与幽人对酌」
这首诗是当初吕丝丝为了要前往杭州校诗时用来刁难李才的诗,李才后来在内阁处常在
雍正跟前复诵这首诗背后的一个故事,因为吕丝丝当年曾为了和胤禛游杭州而以这首诗
为题难倒了李才,胤禛爱听这故事的原因是可以琢磨吕四小姐的性情和脾气,并且自得
其乐(或许那并不是「乐」,而是「苦」吧)。
「江湖奇侠传」后半段几处经典的感情戏都是与本诗有关的。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长相思
李白之「长相思」
昨天在翻书时,看到这一首,记得是在江剧里,用来暗喻曹寅对康熙的尽忠,当初丝丝在面见康熙时,也用一首诗,讽刺康熙以当归红枣逼死一个忠臣。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冥冥之青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古,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燕臣昔痛哭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七:「燕臣昔恸哭」
这首「燕臣昔痛哭」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第三十七首,第七句至第十二句是康熙皇病
危时赠佛珠予皇四子胤禛时所吟诵之「沙秽明珠草凌芳」的出处。

燕臣昔恸哭 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 震风击斋堂
精诚有所感 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 远身金殿旁
浮云蔽紫闼 白日难回光
群沙秽明珠 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 流泪空沾裳
 
 
胤禛诗作 之「园居」
本诗是雍正皇帝在身份仍是雍王爷时所写,在本诗中胤禛刻意把自己装扮成无心角逐皇
储的闲人,旨在表达其隐世逍遥之志。
这首诗出现在江湖奇侠传是在胤禛刚刚下江南时,当时年妃想知道胤禛的情况如何,所
以也亲自去江南探视,年妃回京后,德妃〔胤禛的额娘〕问起胤禛,年妃便将这首胤禛
刚写好的诗面呈给德娘娘,德妃看了之后说它是一首歪诗,然后便把它烧了。

懒问沉浮事,间娱花柳朝
吴儿调凤曲,越女按鸾箫
道许山僧访,棋将野叟招
漆园非所慕,适志即逍遥
 
 
胤禛诗作 之「山居偶成」
这首诗同样是雍正皇帝在身份仍是雍王爷时所写,其意旨和「园居」诗无异,同样是胤
禛在对于自己的前程没有很大信心的情况下,为了模仿闲人情调所作。
本诗大约在江湖奇侠传最后一集,雍正召见中秋特赦而得以活命的李才时曾出现,不过
雍正只吟了两句,即第三第四句:

山居且喜远纷华,俯仰乾坤野兴赊
千载虚名身外影,百岁荣辱镜中花
金樽潦倒春将暮,蕙径葳蕤日又斜
闻道五湖烟景好,何缘蓑笠钓汀沙
 
 
李白之「生者为过客」
李白 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丝丝曾说这是李白写得最悲惨的一首诗。它同时是李才用来向吕家示警的诗。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万空歌
雍正曾与李金桂提及的一首歌诗。亦被雍正皇帝收录在「悦心集」里。
明朝悟空的作品。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
 
 
胤禛过龙泉关朝佛有感
本诗是胤禛于康熙四十一年,随康熙往佛教圣地五台山朝佛时所写;在「江湖奇侠传」
中,雍正凭着「三朝演义」中的一句「治平功效生无力」(原为「治平功效无生力」),认出作者楼明月实为李才。

隔断红尘另一天,慈云常护此山巅。
雄关不阻参鸾客,胜地偏多应迹贤。
兵象销时崇佛像,烽烟靖始扬炉烟。
治平功效无生力,赢得村翁自在眠。
 
 
五子构兵夺太和
「江湖奇侠传」最末了雍正特赦李才时,李才所吟之诗(应该是其所构思之「三朝演义
」下集六卷的回目标题),这几句对句可说是胤禛皇帝生涯的缩影,应该也是丁编剧的
创作吧。

五子构兵夺太和,十面埋伏险登基,
栋梁之材悬白绫,稀有大臣剥田鸡,
失魂落魄阿其那,人去楼空赛思黑,
红袖侍读流光去,释儒老庄合为一,
维民所止钢刀过,三朝演义无下集。
 
 
引头断思匕
这首诗是雍正最后在牡丹台引颈就戮时吟的,很不错,这首应该是丁编剧的创作吧。

脚踏牡丹台,引头断思匕
天地一刑场,苦尽皮囊弃
子孙思乃祖,勿以功业计
千古论闲人,唯有情与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
这首诗也是雍正最后在牡丹台引颈就戮时吟的,应该也是丁编剧的创作吧。

人生自古谁无死,
始皇求丹亦枉然,
与卿名园赏酒日,
便是泰陵长眠时。
 
重重寒气逼楼台
这首诗是在「江湖奇侠传」最后,李才劫后余生江湖老,山居抛土种桑麻时,在一草屋
里所吟颂的诗。此诗应是针对吕丝丝而发的。

重重寒气逼楼台,
深锁宫门唤不开,
宝剑草囊红线女,
禁城一啸御风来。
 
皓月清风做契交
这首诗是雍正皇帝在某年的端阳节所作,在「江湖奇侠传」中,雍正曾经在避暑山庄(
好象是,不太确定)在李金桂面前吟颂过这首诗,后来吕丝丝入宫担任侍读时,雍正背
着吕丝丝偷闲饮酒时,也念过这首诗,后来黄山上小屋所找到的那根木拐杖上所题的也
是这首诗。这首诗充分表现一个人君的寂寞感。

对酒吟诗花劝饮,
花前得句自推敲,
九重三殿谁为友,
皓月清风作契交。

 5 ) 丝丝为李才留血脉的情节似源自聊斋 侠女篇

看完剧翻了下手头的《清史演义》,里面写着聊斋侠女篇或说即吕四娘事。看了下这一篇,果然是写为报恩给穷书生留下血脉,但是生之不育之,送了孩子,自己去手刃仇人头颅。丁大编剧果然是文化人,处处用典。不知道还有哪部清代话本或者野史小说有写吕四娘的故事,想看。

问之,曰:“妾体孕已八月矣,恐旦晚临盆。‘妾身未分明’,能为君生之,不能为君育之。可密告母觅乳媪,伪为讨螟蛉者,勿言妾也。”生诺,以告母。母笑曰:“异哉此女!聘之不可,而顾私于我儿。”喜从其谋以待之。又月余,女数日不至,母疑之,往探其门,萧萧闭寂。叩良久,女始蓬头垢面自内出。启而入之,则复阖之。入其室,则呱呱者在床上矣。母惊问:“诞几时矣?”答云:“三日。”捉绷席而视之,则男也,且丰颐而广额。喜曰:“儿已为老身育孙子,伶仃一身,将焉所托?”女曰:“区区隐衷,不敢掬示老母。俟夜无人,可即抱儿去。”母归与子言,窃共异之。夜往抱子归。    更数夕,夜将半,女忽款门入,手提革囊,笑曰:“我大事已了,请从此别。”急询其故,曰:“养母之德,刻刻不去诸怀。向云‘可一而不可再’者,以相报不在床笫也。为君贫不能婚,将为君延一线之续。本期一索而得,不意信水复来,遂至破戒而再。今君德既酬,妾志亦遂,无憾矣。”问:“囊中何物?”曰:“仇人头耳。”检而窥之,须发交而血模糊。骇绝,复致研诘。曰:“向不与君言者,以机事不密,惧有宣泄。今事已成,不妨相告:妾浙人。父官司马,陷于仇,彼籍吾家。妾负老母出,隐姓名,埋头项,已三年矣。

 6 ) 明朝有意抱琴来— —《江湖奇侠传》有感(转载)

无不可过去之事
  
天知道我有多久没看台湾剧了,上一次看是什么时候?也许还是《流星花园》那个年头。台湾剧那些矫情的台词、做作的腔调、狗血的剧情,哪一样都不是我能够接受的。《江湖奇侠传》闻名已久,有雍正加成,郑少秋梁铮打底,其实早在我的待看名单之中,不过也就是待看而已,如果没有一个契机触发,大约还是会放在仓库里,想不起它的存在。所以还得格外感谢她向我全心推荐,絮絮说了一堆打动人的细节,遂下了看剧的决心。
没有看剧之前,我一直以为该剧走的是《戏说乾隆》风格——这不怪我,谁让《戏说乾隆》走红之后,戏说风靡大江南北呢。雍王爷鹿血私生子,吕四娘飞剑取酋首,刚看第一集,我觉得可能脱不了这套路,你看,狩猎,李金桂,鹿茸酒,吕家四小姐,什么狗血元素都齐活了,绝对是民间野史的升级版。很快我的脸就被打肿了,狗血是有,野史亦有,但狗血乃锦上添花,野史经提炼升华,纵有过分者,也是瑕不掩瑜,绝不是那些三流古偶可以相比的,或能与大陆优秀历史正剧一较短长。
本剧名为《江湖奇侠传》,实则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兼而有之,按说这两者本不该有交集,该剧却借一个情字,将其巧妙串联起来。照一般电视剧,总归是谈谈情破破案打打怪的模式,案子破了boss杀了,两人的感情突飞猛进,观众喜闻乐见,而江剧中男女主角的悲欢离合,却不仅仅是私人感情这么简单,历经几十年,跨越三代皇帝,大时代的激荡回响,兴衰荣辱,尽在其中了。涉及明末清初朝代更替,一般的影视剧不是站队表态,就是回避矛盾一笔带过,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基本都是民族融合势不可挡,反清复明螳臂当车,更衍生出了七品李剃头这样的奇葩剧。该剧却有写史的风格,并不站在绝对的立场上臧否人物,写江南群侠的正气凛然,令人由衷钦佩,写吕留良的铮铮傲骨,令人肃然起敬,写雍正的用心良苦,令人动容不已。对反清一方,敬其风骨,哀其短视,伤其迂腐。对雍正一方,敬其理念,疑其相悖,惜其为难,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理由与立场,从各自的角度看各有其合理性与正当性,各有悲喜感动,各有苦衷无奈,这也是令人慨叹之处。其实编剧的立场从剧中人物的对话即可管蠡窥测,“汇满汉之百川,而入华夏之大海”,但并没有影响他从全方位多角度淋漓尽致地展现各方的殚精积虑、竭智尽忠,观众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立场,进行价值判断。或许编剧着力于理中客地表现立场过猛了,抑或受制于历史,剧情发展到胶着时,一干人等的表现不免有前后矛盾之嫌,令人担心编剧有精分之虞。同时,编剧大人大概觉得雍正和四小姐的苦恋尚不足以增加戏剧冲突,改弦易辙的难度还不够高,又生生搞出一个佛抱格格,康熙爱女,长平养女,看这身份,搞不好又是一个清朝的女版萧峰,悲剧就在眼前。可惜最后这位格格除了为爱走天涯、嫁给革命党还生了个孩子,偶尔做做朝廷与江湖的润滑剂外,再无其他作为了。
在对待正史与野史的态度上,编剧也是不偏不倚,恪守历史基本事实是底线,但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发掘出不一样的美,更是编剧的本事。严格按正史事无巨细,这不是电视剧,是纪录片,一味猎奇按野史编排,这也不是电视剧该有的追求。丁老爷子采取了部分野史的说法,这倒不完全是迎合观众的审美趣味,显得更加接地气,某些时候,是为了推动情节,增加剧本的可看性,更多地,是想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历史。有趣的是,关于雍正身上的诸多谜团,弘历私生子的说法被坐实,雍正即位的谣言倒是借雍正之口对荒谬之处大加驳斥,但围绕着即位前后种种疑窦,其正统性又蒙上了重重疑云,于雍正之死,则设置了一个悬念,不论如何,雍正确实是死了,至于是相信“禁城一啸御风来”,被吕四娘飞剑取头,还是他以另一个身份与丝丝归隐江湖,抑或其他,自然是任君选择了。倒是平添一种“吾忘矣”的趣感。
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故宫的这幅对联在剧末被雍正援用劝导丝丝,我想,这大约也算全剧的核心所在了。本剧的戏剧冲突在于情义的两难,聚焦于两个基本点,一为史,一为情。对于史,编剧借丝丝之口说出了这样的观点,“明史是条巷子,华夏史才是一条大街。快一百年了,地上滚著明人的头,沾了明人的血,大家伙往死胡同里钻,钻到底,还是一道高墙。”不考虑当下百姓疾苦,一味地强调华夷之分,最终只能碰壁。世无不可过去之事,完全跳出明清两姓之替的小圈子,而着眼于华夏的大局,则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过去应该被记住,却不能执着,立足当下,放眼未来,这也许是编剧想让我们思考的。

有自然相知之人

对于情,互有自然相知之人,这便是情之极致了。这两个人,一个出身于被视为“夷狄”的满清皇室,一个出身于反清思想浓厚的江南吕家,从根本上就是对立的一方,与生俱来背负着悲剧的命运,一着不慎,便是莎翁笔下的罗朱。但两人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起,这乃是基于心灵的契合,志趣的相投,还有他们本质的相似。从开篇“东海凌波”的辩驳开始,两人虽未逢面,便已隔空过了招数,别人看不明白,但老四那点两点水三点水的小心思,倒是被丝丝一语点破,如此说来,缘分天定,东海凌波倒是一缕红线了——可惜它的下场是被丝丝劈作了戒尺。客栈初见,傅相公一张利嘴,官字两张口说得丝丝羞赧不已,体面之人不见体面之心,玩世不恭的样子还真不敢恭维,这是丝丝的第一反应,惹火了姑娘叫你趴着看,却教阅人无数的傅相公印象深刻,辗转不眠,进而夜探吕府。天禄寺妙语连珠,身手不凡,逼退岳钟琪,解了吕姑娘的围,“三千娑婆世界为之轻歌妙舞”,连胡诌起来都一本正经得可爱,身边的吕姑娘心里大概也是小鹿乱撞,情窦初开吧。桐山寻矿,两人独处,佳人相伴左右,筑牢的防线不知不觉卸了下来,多年的积郁一朝得诉,如果说最初只是懵懂的心动,那末如今的了解让两个人的心更近了一步。趣话一着,“要不然我爹也要变你爹了”,第一反应是傅相公要认吕山长做爹……同了甘苦共了患难,丝丝的心已经牢牢地系在了傅相公身上,而傅相公本人也难耐相思之苦,不顾曹寅的劝告再次去了吕家。欲速则不达,你看,藏不住行迹,过早露了马脚让山长窥出了奥妙,杭州之行转眼泡汤。曹寅老大人下的一手好断言啊:“情之为物,侵神夺魄,当断不断,害莫大焉。轻者蒙一时之忧,重者受一世之苦。”可惜热恋中的男女哪里听得进呢?
接下来这一幕可谓是为他们长达十多年的苦恋做了最好的注脚。这段情,用雍正的话说,二三十年不算长。他求的不是一时之欢,两个人发乎情,止乎礼,剧里连一个吻也欠奉,最接近的便是此刻。谁家玉笛暗飞声?信步循声而至,却只见玉人两行清泪随笛声滚滚而下,“远在天之涯,近在花之影……答应我,当我在梦中找你的时候,你再炖一锅腊肉炖萝卜”,傅相公一席话好不容易说得四小姐破涕为笑,雷声隆隆,月色撩人,他的声音更迷人,眼神勾魂摄魄,眼见着情之所至不能自已,即将来个亲密接触,姥姥却出来棒打鸳鸯,这一拐杖,搅得不仅仅是两人的鸳梦,更打醒了富贵闲人的迷梦,逍遥快活的江南行终究只是个插曲,前路茫茫不可期,这个善于隐藏自己的傅相公,大雨中第一次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大概也是最后一次尽情挥洒吧,借酒消愁,思之欲狂。
身份被揭,四阿哥现了原形,反而破了局,趁机顺便把丝丝也弄进了宫,妙极。宫外的他们可以谈笑自如,悠闲自在,宫内的他们却被规矩锁住了潇洒,锁住了自由。尼庵门口,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怒言以对,好让她无所牵挂地离去,然而一个不舍回望,含泪远去,一个凄然独立,暗自神伤,终于她屈从本心去而复返,缓缓伸出了自己的手,他喜出望外于两人的心有灵犀,那一瞬,老四脸上的神情变换真是虐到了极致。河边重逢,丝丝赠予他桐山之桐铸成的断思匕,老四明了她的意思,但世上最难断的,便是相思,这一见,春风一拂千山绿,才片刻,又分离,彼此眼中的缠绵不舍,情丝纤柔,又哪里是利刃断得了的呢。吕留良祈死诗一出,为两人划下不可逾越的鸿沟,丝丝在灵堂上悲恸欲绝,她意识到自己与胤禛的交往铸下了弥天大错,父亲的死自己难辞其咎,终其一生也无法原谅自己。强烈的负罪感让她与老四的感情冷了下来,自分别以来,两人聚少离多,缘铿一面,只能梦魂相依,但这份情一点儿也没有减少过,相思入骨,骨子里的煎熬旁人哪里得知?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雍正寄托于同李才的谈话,怀想卧看牵牛织女的点滴,欢乐又伤感的日常,以慰寂寥,丝丝却淡淡地看不出端倪,但只看她对李才忽冷忽热,被虞慧儿逼问下的流泪呓语,便知任岁月蹉跎,年华老去,只是她无法面对本心的逃避。
吕家灭门后,再次在宫中相逢,看似你死我活之势,但实则是两人情之又一转机。如果说之前的相知相许因满门血仇而不得结果,一百多条人命使得丝丝无法正视自己的内心,那再次使两人走在一起则是基于两人政治理想的相契,令丝丝找到了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雍正作为一个皇帝是孤独的,这不仅仅是称孤道寡的孤独,更是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无人能解的孤独,康熙对他只有严厉的训斥,德妃与隆科多对于他的诗一笑了之,做兄弟的只会跟他对着干,年妃和他平时也从不讨论这些,那次同李金桂念起了花下偶成,我直觉他脑袋搭错了筋,表错了情,只有丝丝能懂。一碗莲子汤,品出了十四的甜胤禛的苦,沙秽明珠草凌芳,她头头是道分析出三重境界,有知己若此,夫复何求?生在华夷之分重于君臣之义的吕家,丝丝的想法也无人可懂。明知难为而为之,两人都是同一种人,老四说,“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天下殊于途而归于一。”丝丝对李才说:“做贼做僧这两者,都不能汇满汉之百川而入华夏之大海,只有立下心、立下志,做民族和合的调人,才不会一辈子忙个空呀。”不做首阳山中的伯夷叔齐,不做抱石沉江的屈原,雍正治国,“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丝丝入世,“义之所在,民之所需,个人的风骨在所不计”,两人亦算殊途同归了。
近年来所看的神剧,或者说有口碑的现象级电视剧,俱是侧重庙堂之高的角力算计,很少看到它们写情,若有,也是男男之间的情谊(嫑想歪!想歪去面壁),或亲情,或友情,男女之情描写甚少,与之同步的是男性角色占主导,女性角色片面而单一,总令人有美中不足的感觉。中国的很多男性剧作家,都有此弊病,他们笔下的女性,温柔而无私,默默地站在男性背后,她们的价值是通过眼前的男人而实现。而此剧完全打破了我的固见,弥补了我的缺憾。四小姐,是东海的勇妇,出鞘的宝剑,上马擒得了贼,提笔赋得了诗,是可以站在雍正身边陪伴他、督促他、和他并肩战斗的同伴。她在人格、学识、能力上跟胤禛都是平等的,不是等待拯救的公主,自己都能提剑杀恶龙救王子。她身兼江湖侠义与儒学大道两家之长,却不拘泥于华夷之辨,既有侠义的慈悲心肠,又有自我牺牲的弘毅精神。面对当前朝局,反清人士想的是杀了皇帝便好了,东海书院则一味地独善其身,义不仕清,任胤禩了因狗二之流横行不法,这一点上,四小姐高瞻远瞩,实在是比他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光顾着穷则独善其身,但不去争夺话语权,又如何达呢?儒家讲求的入世精神,又怎么去贯彻?四小姐一贯主张士子应投身官场,以自我之力量,影响朝政,纾解民难。那番话端的是掷地有声:“无论天地如何闭,圣人必不能隐,还要继续从高山深海过,继续天风紫涛吹,这才是乾坤定向的人才,写出来的,才是起随年代卑的文章,这是何等的豁达,何等的气势。”我想,能说出这番话的四小姐,才是何等旷达、何等胸襟的奇女子。

两人对酌山花开

近年来看韩剧,总感慨其古典含蓄的情感,细腻乃至克制,只需一个眼神,一缕微笑,一个将顾未顾的背影,一幅衣袂翩飞的图画,便将其展示得淋漓尽致。我国历史正剧的大气磅礴固然胜韩剧良多,但传统文化与情感相互推进,乃至水乳交融,韩剧走在了我们先头,反观如今我们自己的部分古装剧,以露肉为卖点,以嘶吼叙剧情,以洒狗血推收视率,以胡编乱造搏观众眼球,罔顾历史,错漏百出,无视传统,人伦颠倒,实在教人失望又气愤。此等现状下,这部近二十年前的老剧便显得难能可贵,令我眼界为之一新,某种程度说是神剧也不为过。台词古奥雅驯,字字珠玑,意境深远,动辄引经据典,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毫无斧凿痕迹。剧中人物言辞大打机锋,暗藏玄机,往往意在言外,不仔细辨听,弦外之音是听不出来的。(然而间或夹杂着台湾俚语,令人大感意外,疑心不是编剧精分照顾本土观众,便是演员自我发挥了)。如果说江湖全剧是锦绣万里的尺幅,那一篇篇诗文是点缀其间的颗颗明珠,其中最为闪亮的则是李白的诗篇,自有丝线一一串起,你惊叹于它的一气呵成壮美无匹,却难窥背后绵密的针脚,匠心的独运。愈看到后面愈觉心惊,哪里是吟风弄月这么简单。烘托气氛只是附带,借诗喻志也只是寻常,细细琢磨才品出了草蛇灰线绵延千里的味道。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六,宝剑双蛟龙便是全剧感情线的定海神针,出现次数不多,却次次关键,第一次是老四引用此诗,安慰去不成杭州的丝丝,引发了两人的情不自禁,亦算以诗为媒,定情于此,在李才与丝丝的文定之礼上,老四送给丝丝的木匣里,层层包裹之下,只题了这四句,想必丝丝此刻的心情定然复杂无比,一颗真心如此滚烫,她又拿什么回报?纵然吴水万丈,楚山千重,却最终神物会当逢。如果看懂了此诗,我大约就不会早早开始替他们担心,横亘着国仇家恨血海尸山,两人又怎么迈得过去?原来从此诗出场伊始,编剧大人便埋下了引向结局的线索。
而最泪中带笑、最摧人肝肠的诗,还得算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此诗出场是四小姐为了去杭州与老四同游而考较李才的,其口舌官司便不表了,李才被考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这也是老四日后反复重温而喜闻乐见的。这等赌书泼茶的日常最是我心水,可惜初始发生在吕李二人之间,但随后便为老四时常拿出来品摩,剧中明示的有两次,但暗示的,也不知几多遍了。一首诗,牵扯了三个人,两人相隔山水万里,也只有通过他人之口,才能细细描绘出她的眉眼,琢磨她的秉性,想象她的一颦一笑,她的古灵精怪。李才怎么会懂?她是为了和自己把臂同游,才刁难得他六神无主。你虽然跟她有文定之礼,但她胡搅蛮缠的无赖娇嗔、心计得逞的狡黠浅笑,这一门心思为的,只有我。不愿在这片刻的欢愉中醒来,就像饥寒交迫的小女孩一样反复点燃火柴,只为让光照亮早已黯淡的心房,以至于记得比李才还清楚,要李才按部就班地讲,一点点错漏都不要有。直道相思无益,还只能一杯一杯地饮下这苦酒。与幽人对酌说了恁久,也便只在最后一集得偿所愿,与卿一杯复一杯。

九重三殿谁为友

自雍正王朝热播、清穿同人大火之后,如今雍正的影视形象也算不少了,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积劳成疾累死在皇位上,就是围着穿越女打转谈恋爱,其风流潇洒直逼下江南的乾隆,不由得令人感慨小四果然是亲生。一直以来,我心目中最经典的雍正是糖果叔塑造的,此剧一扭被传说歪曲的雍正形象,我瞬间就被老四圈了粉。但看完江剧后,秋官演绎的无疑更贴近我心目中的老四,与糖果叔那个兢兢业业夙兴夜寐的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比起来,秋官的老四,朝乾夕惕有之,富贵悠闲有之,风花雪月有之,阴狠暴虐更有之,立体、丰满,那个高大全的劳动模范轰然倒塌了。
丁老爷子笔下的雍正,看似名士风流,重情重义,但这只是在四小姐,或者说是观众人前留下的表面印象。人后便是李才所说的,换了一副皇帝的嘴脸,种种伏笔显示出他的深沉个性,阴鸷多疑,手腕狠辣。他的为难人尽皆知,连观众都能体谅他的两难境地。从石门吕家灭门便可窥得一斑,雍正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而不是石门吕家的傅相公,吕家妨害皇权,两方间矛盾不可调和,他早已动了杀机,欲除之而后快。李卫深体上意,为他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其实已经预见到了这一切,顶多用私心以律法漏洞救下吕丝丝一人(一种朕杀你全家但惟独保下你的精分既视感)。这种复杂多变的个性才是真正的魅力,谁耐烦看你动辄花前月下,抑或总是苦大仇深?
作为一个非典型四粉,《花下偶成》算是我特为有感情的一首诗。“为君难”的寂寞感一览无余,甚是期盼它在剧中有所出镜。然而第一次出镜,居然是老四对着李金桂吟了几句,瞬间充满了一种鸡同鸭讲的无力感,显然李金桂也不解其意。第二次便是同丝丝抱怨,果然她懂,“荡气回肠,传神之至”,他的苦无人可以明说,唯有清风明月可寄怀抱,一同对酌。第三次,那是在松风万壑、云海茫茫的黄山之巅了,九重三殿只能对着皓月清风,而在这云海苍松间,神器脱离了金匣,神魂蜕出了形役,龙泉寻着了太阿,干将重逢了莫邪,宝剑双蛟龙自此遨游天外,再不干皓月清风什么事儿了。(顺便吐槽下最后一集,饶是我先前被剧透过四小姐跟李才生了个孩子,看到这一幕仍然被雷得神魂颠倒。四小姐对李才,有同情,有愧疚,有钦佩,可唯独没有的,是情,编剧大概为了补偿李才,留个孩子做念想,只可怜了看了一夜紫藤缠松的老四以及我。处处皆虐笔。)
严格来说,虽然小时候被秋官的四爷香帅整得五迷三道,但也就看过一点他的经典剧集,时隔二十年再看他最近的TVB作品,已是花白头发寻找爱女的老父亲了。唏嘘一番时光荏苒,再看江剧,很难想象他彼时已是五十岁的大叔了(糖果叔比他还小五岁但看起来像他爹),别说演四十几岁的老四了,就说演个二三十岁的都毫无压力,依然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当他含笑挥扇时,别说小四儿了,我都要拜倒在他的天人之姿下。连他爹康熙陈鸿烈都只比他大几岁,他娘德妃陈莎莉居然还比他小,时光为何对有些人如此留情?江剧里的雍正被他演绎得魅力四射,老四含蓄内敛的性格不比跳脱外在的小四,但秋官以他精湛的演技,实实在在演出了老四心中的苦,眼里有戏,心中有情。
再说说梁铮妹子,最近一次看她演的剧还是十年前的《金枝欲孽》,她演的福雅人如其名,温柔雅致,人淡如菊,是个称职的好姐姐形象。万万没想到接近二十年前,她居然也演出了少女的钟灵毓秀,彼时的梁姑娘眉目如画,浅嗔薄怒,笑语盈盈,都自有一番风情,与秋官站在一起,实在是一对璧人。
何其遗憾十八年前与此剧错过,然而也未尝不是一种机缘。年幼的我那时尚不能完全品咂此剧的滋味,或许会错过更多呢。

明朝有意抱琴来

在眼疾复发与足疾加重的情况下,终于勉强完成了这篇观后感,鼓掌。昨天一夜兴奋得无法入眠,对于此剧的感情,大约也同老四一样,时不时回味种种,期冀明朝有意,抱琴而至吧。

一种回味:
全篇最美的场景,就在少林寺中。两个人许久未见,隔着烛火彼此凝望,红烛摇摇,虚影幢幢,梵呗庄严,两人对望的眼神却温柔缱绻,浓得化不开的情丝缠绕,直是要绕成一张网,网住了诸天神佛,娑婆世界。
还是最喜欢片尾曲的那一幕:傅相公熬夜亲手做好了牌匾送至吕府,高举着折扇,兴冲冲一路走来,小四儿掩在门后,略显意外地看向他,心中不知作何想,彼时的四小姐,眼波盈盈,眉宇间尚未让愁绪浸染,彼时的傅示真,亦是一副富贵闲人的做派,泼天的灾事消弭无形,两相对照,竟是莫名的喜感,和谐得如同一幅图画。

作者:瘦尽春光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4c97f0102vhp6.html

 短评

江湖传奇和庙堂历史结合得最完美的一部雍正甚至清朝电视剧。编剧的台词功力堪称一流,出类拔萃,非当今电视剧可比。演员无论是秋官、梁铮还是陈鸿烈都可圈可点。可惜生不逢时,观众只关心狗血剧情的歪史传奇,没有大红大紫。

6分钟前
  • Celia
  • 力荐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为雍正翻案的故事!这里面的四爷真是勤奋、正面、讨人喜的无敌了,最后还tm和吕四娘隐居去了……哎哟喂,瞬间把现在各种数字党的故事秒成渣呀!最后,编剧的古文功底还是很nb的。秋官的保养功夫也是很nb的。

8分钟前
  • celine1021
  • 推荐

无比纠结的一对高智商情侣,这段忘年恋萌得人肝肠寸断啊~

12分钟前
  • Qazwsx
  • 力荐

编剧很牛。台词有着浓厚的古文积淀

15分钟前
  • mmhh
  • 力荐

此剧台本雅致又生动,古意盎然而不失活泼。丁善玺编剧是老派文士。《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16分钟前
  • 荞麦花开
  • 力荐

一遍一遍复一遍,国学奇葩在台湾。值得反复咀嚼的神剧,两相对比才知《雍正王朝》逊色不少。

18分钟前
  • 某蚊
  • 力荐

神剧啊 一段一珠玑 莫说两位主演 配角也皆出彩 那就是电视剧里的红楼梦啊 每看一遍都会有新感受 值得反复咀嚼 终生珍藏的好剧啊。

22分钟前
  • xiaoyah
  • 力荐

打九星搞笑吗。这剧本除了掉书袋外逻辑前后矛盾,每个人都很脸谱化。康熙吹胡子瞪眼大喊大叫,老八跟个古惑仔似的。别和雍正王朝比了,没可比性

24分钟前
  • 苍耳
  • 还行

台湾人的国语功力确实不弱,台词虽然啰嗦了点,但听着舒服还长见识。

26分钟前
  • 月如无恨月常圆
  • 还行

秋哥演的皇帝里面这部戏演的最好。初登场时的风流倜傥,富贵闲人,到成为雍正后成为大苦之位的皇帝,兢兢业业的勤政,痴痴恋恋的苦爱,所有的神采都出来了。

29分钟前
  • fridayrain
  • 力荐

港台国学远超大陆,在影视编剧的应用上,有着天壤之别。

34分钟前
  • 至尊宝
  • 力荐

值得反复咀嚼的一部神剧,台词人物皆出彩。。向丁老致敬

39分钟前
  • 吃不饱的滚滚
  • 力荐

华语电视剧史上逼格最高的电视剧。

43分钟前
  • 布谷鸟
  • 力荐

传说的湾湾第一神剧。为清朝唯一称得上皇帝的雍正翻案了。

44分钟前
  • 清风分故旧
  • 力荐

看完等同于受教一番诸子百家经典,从来没有见过台词这么雅致的电视剧。让吕四娘和雍正有感情纠葛的框架本来就不好编剧,但是竟也能做到“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境界,丁善玺真是大神级人物!

45分钟前
  • 风鬟雾鬓
  • 力荐

不愧神剧之称,有自然相知之人。

50分钟前
  • tamk
  • 力荐

确实是一部神剧,武打的部分不重,历史的部分很扎实沉重,编剧不是一般功夫下不来。剧中的台词大量引经据典,非当时的读书人,文化人,不能成此也。因此后世亦再不复见此等精良考究大气恢弘之作,实在可惜可叹!

53分钟前
  • 賊賊Ben
  • 力荐

丁老师是戚其义的师叔祖了吧。神人丁善玺。导演: 周令刚 / 丁善玺 / 陈鸿烈 Hung Lieh Chen / 鞠觉亮编剧: 丁善玺

5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正在看步步惊心,实在太想念这一版了。很多历史都是从这一版里面知道的。另外步步里面全叫x阿哥x阿哥的真没品,人家这部剧里直接胤禛、胤礽的,一下子感觉就出来了。郑少秋演的雍正才真正风流倜傥啊。

1小时前
  • 铎奇
  • 力荐

看过最好的古装

1小时前
  • 射手之王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