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1951

HD

主演:原节子,森雅之,三船敏郎,久我美子,志村乔,东山千荣子,柳永二郎,千秋实,千石规子,高堂国典,左卜全,三好荣子,文谷千代子,明石光代,井上大助,爆弾小僧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5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白痴1951 剧照 NO.1白痴1951 剧照 NO.2白痴1951 剧照 NO.3白痴1951 剧照 NO.4白痴1951 剧照 NO.5白痴1951 剧照 NO.6白痴1951 剧照 NO.13白痴1951 剧照 NO.14白痴1951 剧照 NO.15白痴1951 剧照 NO.16白痴1951 剧照 NO.17白痴1951 剧照 NO.18白痴1951 剧照 NO.19白痴195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白痴195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战后的某个冬夜,在北海道的渡轮上,性格张扬的复员兵赤间(三船敏郎 Toshiro Mifune 饰)遇到了宅心仁厚的龟田(森雅之 Masayuki Mori 饰)。赤间被龟田的简单真挚打动,于是二人成了朋友,赤间对龟田讲述了自己的一段旧日恋情,博得了龟田的同情。在某商店的橱窗口,两人驻足停留,只为一幅女明星的画像。赤间觉得女人笑得灿烂而阳光,龟田却说从中看到了她的苦闷。龟田来到大野家寄宿,得知大野即将成婚。事实上,他真正爱的是新娘的妹妹绫子,但为了60万日元甘愿违心接受婚姻。绫子的性格直爽,爱憎分明,她通过大野托龟田传来的书信认清了对方的本质,转而对善良的龟田产生了好感。在大野夫妇上门认亲的时候,赤间意外邂逅了旧日恋人妙子(原节子 Setsuko Hara 饰),一场没有硝烟的情感战争从此打响……贝蒂布事件簿风骚女子第一季新洗冤录粤语版致命点击第一季少年陈浩南一代财富敢死队2两栖人故乡异客泰版母亲小公寓浪漫是一册副刊迎春的故事2023年安徽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名侦探柯南:世纪末的魔术师古宅老友记:2023圣诞特别集暗后无脸暗黑破坏神:竞逐一切平安夜花满楼之绝世花魁黑狱断肠歌之砌生猪肉粤语黄金女保镖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国语版)日暮2018人生第二春福琼·费姆斯特:甜甜咸咸命运与愤怒连城诀(1980)我的灿烂人生牧羊人:一只犹太狗的故事喵不可言浮生六相歼十出击电子情书(粤语版)女孩我最帅之前的女孩第一季危险试验秋菊打官司病毒劫持活死人黎明2004天命英雄北平无战事

 长篇影评

 1 ) 一刀剪下了一半。

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在黑泽明电影中争议十分巨大,看过的人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情节过于拖沓,戏剧感不够强烈。又是改编自世界名著的作品,原版是266分钟的超长之作,已经遗失。可能对于没看过小说本身的人不太好理解故事要反映表达的东西,裁剪了一半内容的电影也的确有些晦涩,但原节子和三船等演员的超强演技还是很有韵味,至少从那位白痴身上看到了纯粹、简单、爱,对于社会和人之间的思考也有所触动,可能还是看了原著后才有更深入的理解吧,此片比较文艺,266分钟的原版可能更加文艺。

 2 ) 随便吧

黑:我在试图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你们却在理解我,解读我。(ps:那束康乃馨已经读懂他了,看到后心潮澎湃!这才是最伟大的致敬!)

……………………………………为啥字数还不够!那我再凑一些!那些说电影被剪辑的支离破碎,看不懂的说啥的,真心怀疑是一字一句看了电影了吗。

……………………………………为啥还不够字数啊!

 3 ) 忧郁的崇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影”----高居榜首一年有余,终于掏到了,花了三个晚上看完,期间睡过去好几次。。。另外,“来自友邻推荐”我很好奇是哪位友邻推荐过这个的,我一直特想问你哪里看的。。。

“同一件事物可以使一批人高兴的跳舞,也可使另一批人伤心的流泪,这全要看我们记忆中的那种观念受到了刺激。”------笛卡尔

如果一直回忆着原著细节来看本片,确实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很多,感觉就像一部很拙劣的仿作,故事相似,但精髓的地方全变了味道,仿佛你渴望吃西餐,结果端上来一盘寿司,虽然和期望的不一样,但细细品品,其实也有些意思。

最大的争议自然是龟田(及原著的梅诗金公爵),动不动就泪流满面,一副伤不起的林妹妹范儿。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难接受,但越看越觉得感动,我觉得他比俄版的公爵还表达出了公爵本质上的那种东西。

按康德的说法,人的道德有三种,相应的气质及崇高也有三种。

第一种是真正的道德,对应的是拥有最崇高感情的抑郁质的人。真正的道德该对应的普遍原则,原则越普遍,道德也越崇高。“正义”“善良”“义务”“权利”都是普遍原则,为全人类的“正义”“善良”“义务”“权利”出发的道德,就是崇高的道德。当然,这种道德对于某人来说,只是一种意识,而不是一个教条。他行动出发的动力是自己内心的良知和情感,而不是分析权衡后迫使自己遵从某种道德法则。

拥有真正道德的人,多是抑郁质的,他们对美有敏感的触觉,内心平静温和,但遇事却坚定勇敢。这种人,无论是放在快乐的人群中还是悲伤的人群中都不合适,他们总是孤立而难以改变的。这或许都源自他们对美对崇高的敏感,他们无法快乐无法悲伤,不是因为迟钝,恰是因为他们感情的强烈程度超出常人。他们的行事和感情都不为外物所动,完全遵循自己的内心,及崇高善良的普遍原则。

好吧,龟田绝对符合这些描述,那种细腻的感觉,无法承受的感伤,以及在人群中自说自话的坚定,以至我越看越被他的表情所带动,感到一种无力凄美的崇高的光彩。

第二种是“名义上的道德”,对应的是偶尔有崇高感的多血质的人。“名义上的道德”是一种似是而非的道德,根本问题就在于它的前提不是普遍原则,而是一种虚弱的感情。这种道德多表现为“同情”和“殷勤”:比如说,看到一只流浪猫感到神伤,但却对身边的乞讨者避而远之,就只是一种盲目的同情。为了某个小团体而歌唱,却对小集体之外的存在熟视无睹,就只是有目的的殷勤。这些行为都因为缺乏普遍原则而只能是“名义上的道德”,虽然这种行为缺乏崇高性,但却有一种美感,康德解释为,这种行为固然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但确实满足了一些人的情感需要,所以不失为美。

这种“名义上的道德”者,多是气血质的,易喜易怒,因为道德缺乏原则而经常陷入矛盾纠结中,他们容易被人群改变,但在人群中却是显得最善良最道德的,他们会被崇高打动,在崇高的投射下显现出自己的美。所以康德称其为“黄铜的德行”。不是金子,但有类似金子般的美。

三船敏郎和原节子也演得相当好,完全就是两个多血质的好人在那咆哮,你知道他们也是好人,但他们的缺点也一目了然,你不讨厌他们,但有时确实觉得应该敬而远之。

第三种,是“道德的假象”,是荣誉感以及羞耻心。在荣誉感或羞耻心推动下做的,为了给他人评价或为了满足自己某些需求的行为,都是伪道德,既不美也不崇高。

胆汁质的人就是“假装的道德”,最多最常见,一直很礼貌,一直很谦虚,虽然他永远只关心自己,但却不时装出关心的样子来嘘寒问暖。在真正出现问题时,他冷漠的仿佛是极地的寒冰。任何美和崇高都不能打动他们,他们只是漠然的活在自己的世界,对势力者献媚,对落魄者冷酷,还或许批起宗教的外皮或家族的伪装,但真正从不曾有过一丝一毫对他人的关心。

一大堆配角,我就不点名了,大家都不容易啊。

扯这么多,我就是想说,黑泽明的这部片不错,虽然不能当原著看,但也绝对不是一豆腐剧,既然你都能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了,不如也从哲学或复调的理论上出发,欣赏下这部片把。

 4 ) 被误解以及被伤害的:另类的真诚

加微信:jkjkfwb,邀你进群交流,一起聊电影

文|三千岁

影片改编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白痴》,我只读过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善用艰难甚至矛盾的处境来掏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许太顺了,人物会变得扁平,没有性格底色,失了承载一种文学寄托的骨骼。

放在影片中,黑泽明将近40万字的小说具体的浓缩为龟田、赤间、香山、那须妙子、凌子五个人的感情纠结。

该剧不像《梦》《乱》那样具有浓郁的视觉图像,黑白的人物对照形成了独有的对比镜像,一种非此即彼的论证,较有说服力。

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的处理方式,黑泽明也将一个真诚的标签压在了龟田这个人物身上,他是矛盾的核心,冲突的最大受害者。而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不能再纯粹的男人,在拜金、欺骗等罪恶的包裹下,让人觉得就是个“白痴”。起初是生理学的概念,到后来就变成了彻彻底底的人性嘲弄,再到后来周围人的醒悟。

接下来有一个困惑:

龟田和赤间在一个摄影棚外面看见了大明星那须妙子,两个人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赤间说女人的面容阳光灿烂,龟田则认为他看得出女子的忧郁,为影片奠定了悲伤的基调。这是外面摆的机位,下面再看一张相连的电影截图:

显然这一张是在屋子里面将镜头对准外面的两个人,借助玻璃将两个男人进行模糊处理,着重凸显那须妙子的画像,这样处理显然是想交代后来出场的那须妙子冷艳、高贵以及刚烈的性格。

那么,问题出来了。同样的一副海报,在里外竟然呈现出相同的画面。

按照常识,海报肯定是单面印刷。在这里有一个向外的宣传方向,不存在内部认同的问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画面,我以为是直接在外面将海报翻转贴上或者直接贴在屋子里再取镜头。

二流导演会直接留下一个白色方格造成视觉阻隔,营造想象空间,或者干脆想不到进屋子取镜头。黑泽明的大胆造就了视觉上的刻骨铭心,一般人绝对是不敢这么玩的,放在别的导演哪里这就是一个不严谨的镜头。

影片的外部环境始终是北海道寒风呼啸的暴风雪天气,一如既往的借助外部环境映衬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战后日本人的隐痛,伤口在复合阶段的难耐。

那须妙子第一次拒绝龟田的示爱显得纠结,到后来的真诚让两个人分道扬镳,各自生活在矛盾的两个世界。这其中与那须妙子结婚的赤间莫名的伤感充斥在心里,逐渐对龟田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绪,在道德的辟护下,难以启齿。

妙子纠结于这样的男人不应该因真诚被嘲弄被误解,用自己的不幸保全了龟田的美德。此举造成了赤间、龟田、还有凌子的不幸,让更多的人为误解埋单,为真诚付出着代价,忍受着内心的磨难。

作为同样是大家闺秀的大小姐凌子,面对龟田的示爱毫不掩饰,摒弃世俗的偏见,还美德一个起码的尊严,这是折中的诠释,我以为影片到此为止了。

那须妙子显然是扭不过感情的折磨,想要收回当初的决定,将难题抛给龟田,让他在自己和凌子中间选择一个人。龟田哪能选择,双手托着颈部,泪流满面,开始怀疑自己的感情。

赤间终于不能忍受那须妙子的心灵背叛,将她杀了。赤间、龟田两个什么都没有得到的男人,在漆黑的屋子里为那须妙子守着亡灵。

龟田颤抖的身体,似哆嗦的北海道的冬季。

2014.10.26

黑泽明的全部31部电影本人都写了观后感,个人豆瓣标记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梦》。如果说港片培养了自己在电影方面的兴趣,那么,黑泽明无疑开阔了视野,有了纵深。

黑泽明31部电影分评超级链接:

天国与地狱 电车狂 影舞者 七武士 姿三四郎 蜘蛛巢城 罗生门 袅袅夕阳情 泥醉天使

静静之决斗 用心棒 白痴 红胡子 美好的星期天 踩虎尾的男人 战国英豪 德尔苏·乌扎拉 八月狂想曲

丑闻 恶汉甜梦 我对青春无悔 活人的记录 野良犬 最美 马之诗 生之欲 姿三四郎续集 低下层

加微信:jkjkfwb,邀您进群交流,一起聊电影

 5 ) 看你们的评论真不知道你们体验过什么是爱情没有。没有体验过爱情的就不要瞎扯淡。

一开始看的时候确实有点拖沓的感觉,但是看到后面会感觉很揪心。

这电影我是分为两天看完的。两个小时确实有点拖沓,但是后面看的的也很揪心。我们能够看到人物表情那个刻画啊那个表情啊那个眼神啊。真的是刻画到心里面了的那种感觉。

你们看凌子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不高兴,很有意思,就像真的一样。所以抛开什么专有名词来说你们自己的感觉吧。我感觉你们的评论就是扯淡。

 6 ) 一死一疯一白痴

陀翁的名著我读过,还好能斗胆评论一下黑泽明的这部改编。 《白痴》的小说是一贯的絮絮叨叨的风格,再加上俄罗斯人民特有的长姓名、我当时读的时候费了不少力气(我读的是英文版,就怕国内的翻译砖家翻译的变味了)。具体的故事核心影片基本上忠于原著、就是把背景放到了战后日本的北海道。其实这也没太大必要、低温暴雪的恶劣环境衬托的作用不大。黑泽明没有把握陀翁要表达的精髓,所谓的白痴被导演塑造成了一个优柔寡断、娘里娘气的窝囊废,我特别受不了龟田(所谓的白痴)动辄蜷着两只手在胸口、搞得娇滴滴、捏着嗓子说话。原著中的梅诗金是践行理想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悲剧人物,但并没有让他表现的像本片中的形象,看到最后30分钟几乎要说粗话了。 剧中其他人物的塑造明显也有隔阂感,感觉大家都拿着架势、端着腔调、有点做作了。 比较故事的思维背景是欧洲人,黑泽明改编的不是很成功。如果是伯格曼的话,估计十拿九稳吧。

 短评

一刀剪下一半,也是杰作!日俄混血气息,也是经典!很喜欢两幕末尾借助旧宅阴暗底色,利用光线明暗变化投射人物心理的手法。另外,绫子与龟田的约会蒙太奇也是超赞的。【★★★★】

5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黑泽明试图借助陀氏文本讲述一个战争阴影下的荒诞寓言,《白痴》确有很多巧妙之处,有时甚至好到令人震惊,森雅之最后对“疯癫”的呈现也很到位,但就现存166分钟版而言,它没有呈现陀氏应有的疯狂与纠结。过分利用深焦镜头取代镜头运动和蒙太奇的它仿佛一部过度符合“三一律”的家庭伦理舞台剧。

10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还行

原片4个半小时,硬生生砍成了3个小时,电影后半段砍的几乎惨不忍睹,每隔20几秒一个镜头切换,剧情几乎要靠观影者自己猜测,这部改装自同名小说的电影是我看过的黑泽明电影中最水土不服的一部。

13分钟前
  • 乔大路
  • 还行

很不错的片子,并不像说的那么糟,但还是希望能有完整版,黑泽明非常用心的作品

16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2019年4月21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致敬-摆渡西东:黑泽明」-中国电影资料馆-166分钟版】善人多磨难,好人不长命。从整体剧作角度来说,节奏缓慢且情节点设计平庸,人物情绪的发展完全是刻意而为之,剧情推动没有起到帮助。作为黑泽明这样一位名导,基本的导演思维水准依旧保持清醒,调度依旧精准,但实在是太平庸了,没有任何一个镜头有着《罗生门》、《七武士》、《乱》叹为观止的调度。

17分钟前
  •  
  • 还行

让日本人演陀剧,实在是忒牙碜了。好在黑泽明还是从骨子里把握了原作的精髓。

18分钟前
  • 枫露茶
  • 还行

嗷,这个怎么办。我还是去找俄罗斯人拍的吧。

23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还行

整体不太完整流畅,戏剧式的场景和表演可能让人不太习惯,不过影片中还是有大量让人赞叹的场景/构图/镜头设计。黑泽明努力营造原著中的情感和氛围,将俄罗斯的贵族式崇高创造为日本式日常化生活中的情境,让人想到法国电影《天堂的孩子》及费穆的《小城之春》。虽然不如它们完美,但内核相通。

27分钟前
  • xīn
  • 力荐

黑泽明究竟是抽了什么风非要整出这么个畸形儿来?且不说故事改得支离破碎,场景氛围完全不对头,人物还原度也太低了,梅诗金公爵居然就被拍成了一个傻子(相比之下两个女性角色还算靠谱)......这么乱来的翻拍让我这种原著党怎么忍!!!

31分钟前
  • 卡列寧吃着🥐
  • 较差

赤间-张扬-三船,龟田-仁厚=森,大野-妹-绫子,妙子,香山,东烟。纯真,诚实,和善。于奇正白痴比你还那个,即使是残花败柳我也会照顾你,我不在乎全世界笑我我认为你冰清玉洁,为何为了100万臭钱出卖自己给一个男人,把报的壹佰万日圆扔进火炉里了,冰上嘉年华那段跟鬼片似的,从没见过那么亲切心又纯洁的人,原节子被杀三船疯了森雅之推倒。

32分钟前
  • 小哒1
  • 较差

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在黑泽明电影中争议十分巨大,看过的人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情节过于拖沓,戏剧感不够强烈。又是改编自世界名著的作品,原版是266分钟的超长之作,已经遗失。可能对于没看过小说本身的人不太好理解故事要反映表达的东西,裁剪了一半内容的电影也的确有些晦涩,但原节子和三船等演员的超强演技还是很有韵味,至少从那位白痴身上看到了纯粹、简单、爱,对于社会和人之间的思考也有所触动,可能还是看了原著后才有更深入的理解吧,此片比较文艺,266分钟的原版可能更加文艺。

35分钟前
  • 润物
  • 还行

【北京电影节展映】黑泽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著嫁接到战后的日本,再加上舞台化的表演调度。使得部分角色性格转变、情节推进有所突兀。但仍有生日会等几场戏在出色的表演下爆发出动人的张力。可惜4小时原版已彻底遗失。男主角犹如一张白纸,任由世间污秽浸染。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丑恶与善良。还是第一次看到原节子几乎整部电影都维持在面如死灰的阴郁状态

40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剪得支离破碎,估计没看过原著的很难理解

42分钟前
  • 天地心任徜徉@做无知的有识之士
  • 还行

没耐心一点点看完。像是在天龙看地戏,戴上脸谱,摆好姿势,情节和台词都是可有可无的,只是发出随便什么声音的借口。最后一段梅什金和罗戈任的夜谈处理得还不错。

44分钟前
  • 失忆名侦探
  • 还行

黑泽明的改编电影是改编片中一种独特的类型,不管是《乱》《蜘蛛巢城》对莎士比亚的改编,《白痴》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改编,还是《罗生门》对芥川龙之介的改编,他都提供了把异质性资源进行本土化、当代化阐释的能力。陀思妥耶夫斯基原著中堂吉诃德和耶稣合体的人物,成为日本传统中带有一定伦理规约的“好人”(龟田)。水墨画般的色彩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冷色调有一种极强的还原和对应能力。《白痴》实际上还算陀氏抒情色彩比较浓重、格调较为徘徊沉郁、愁肠百结的作品。其实从《生之欲》《罗生门》等带有存在主义视角的作品,可以看出黑泽明和陀氏天然的近亲性,因为陀氏也被认为是文学中早期的存在主义作者。

46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推荐

估计大家看的都是166分钟版本,电影被剪切得太明显。名著改编风险极大,黑泽明也承认失败。整部电影神神叨叨,一股怪异之感,与黑泽明气场不合,原节子、三船等人表演也有别于他们在其他电影的感觉,看下来真的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47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2008-10-15 20:46:20 哪天有兴趣看原著了再继续

49分钟前
  • 德拉库拉拉
  • 还行

有点像《雷雨》,一种舞台剧感...黑泽明的镜头下,原节子美得像妖精,她果然还是适合在黑白画面中啊...

51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好长好长好长好长好长,但我想看更长更长更长更长的那个版本。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56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黑泽明的现代都市电影,当核心角色遭遇事件的矛盾属性达不到足够力道,只在面临诸如婚变造谣等民事纠纷而非自杀复仇或绑架等刑事重案,那么其古装武士片里特别出彩的演员情绪化表演与导演风格化运镜(比如配合演员走位的重新取景动推镜头)就会显出一种“大材小用,施力过度”。这在本片和丑闻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60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