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2011

完结

主演:Bernard Hill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2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3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4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5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6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3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4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5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6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7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8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19美丽中国201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美丽中国201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从灯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从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到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从长年积雪的高海拨山区到一望无际的平原;从浩瀚大地到碧海蓝天……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种特质的地貌,哺育着各族儿女,也孕育着各类珍奇野兽,奇花异草。这次,通过镜头,我们去探访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美丽奇景。沿着长江流域,去看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去云南的热带雨林,寻找亚洲野象、滇金丝猴;来到青藏高原,奔赴内蒙草地,攀爬山脉,眺望西部边陲。这里,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丽中国。   本片是CCTV和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历时4年拍摄,使用了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一共六集,分别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和《喧闹海岸》。归途开心超人2:启源星之战嫌疑犯X的献身罗曼史Gossip #她想知道的真正的○○恶魔们REPLAYDESTROY唱歌的六个女人血战第二季喜欢你我也是第三季追随者流亡唐伯虎点秋香(粤语版)爵迹芝加哥烈焰 第十一季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奇思妙想喜羊羊长腿间谍爱在星空下[电影版]订婚记忆迷局2015梅林传奇 第三季铁路员工巴黎皇帝飞越比佛利圣朱迪沃尔特都知道富家子弟特警云豹零号病人第一季入侵 第二季磨坊与十字架芝加哥急救 第九季相隔五年旅行任意门古惑女之决战江湖制片人1968四十七人之刺客因为太怕痛就全点防御力了与鲨同游第一季痴情的接吻挪威的维京人第三季布朗神父第五季我们的时光印记

 长篇影评

 1 ) 邻家男孩的硬汉老爹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寓庄于谐、寓正于邪,用喜剧的形式讲悲剧。《美国美人》无疑具有典型的黑色幽默风格,全片充满了玩世不恭的戏谑精神,夸张、悖论、反讽的手法随处可见,而其底色却是“多么痛的领悟”。导演萨姆•门德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国中产阶级的浮世绘,用胶片制作了一桢美国社会问题的标本。


《美国美人》其实说到了三个男人的中年危机,莱斯特家庭不安宁、事业无成就,对生活早就丧失了热情,他在家里没有地位,被妻子轻视、被女儿憎恨,没有家长的权威。作为莱斯特的参照之一,邻居海军陆战队中校弗兰克则是铁腕人物,说一不二,有着严重的暴力倾向,是个厉害角色,家人对他很是畏惧,然而他的强势并不能让危机远离他,儿子和他唱反调,妻子和他不搭调,而他自己在傲慢强硬的外表下潜藏着无比的心虚,这个对同性恋深恶痛绝的硬汉其实一直在压抑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他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痛苦。作为莱斯特参照之二的不动产大王巴蒂,事业顺遂,颇有成就,却因一心扑在工作上,忽视了妻子,导致婚姻破裂,看来成功人士在中年危机这道坎上也没有免死金牌。有权威、有成就,在面临危机的时候,毕竟还有所依靠,而一无所有的莱斯特只有任凭生活戏弄、蹂躏。


莱斯特深陷在万般厌倦、百无聊赖的灰暗情绪里,忽视了和女儿简的交流,正值青春期的简正是问题多多的时候,需要家人的引导关心,但是妈妈对她只是冷嘲,爸爸对她无视,简是失落的、愤怒的,她的庞克妆正是心境狂躁的体现,她被邻家男孩偷窥,居然暗自欣喜,可见其缺乏关注关爱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对女儿长期的漠不关心,造成了女儿对他的深深隔阂,莱斯特想要享受天伦之乐,那是不可企及的奢望。莱斯特和妻子卡罗林在价值观方面南辕北辙,卡罗林有着深重的美国梦情结,被拜金主义俘虏,她总是给自己打气,听励志电台,猛灌心灵鸡汤,深深的成功焦虑鞭打着她,在她眼里,毫无野心、烂泥扶不上墙的丈夫自然一无是处了。莱斯特后院起火,前院也不容乐观,工作多年的公司打算把他裁掉。


女儿、妻子和他离心离德,是促使莱斯特改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来自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女儿的同学安吉拉,她激起了莱斯特的欲望,这欲望不仅仅是关于性的,而是包含了对生活的热情,莱斯特对她的幻想总是伴随着漫天玫瑰,不乏浪漫色彩,借助安吉拉的青春活力,莱斯特从哀莫大于心死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有了行动力和想象力。另一个则是向他兜售大麻的邻家男孩里奇,当着莱斯特的面,里奇轻松的辞去了侍者工作,这让莱斯特佩服之至,莱斯特从这个小伙子身上学到了勇气。当公司请他走人,莱斯特勒索高额遣散费,主管说:你真是一个他妈的变态,莱斯特说:我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好失去的普通人,意思是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人至贱则无敌,勒索成功。莱斯特的改变,可以用《阿飞正传》的英文名字来形容Days of Being Wild。莱斯特用勒索来的钱买了一辆老式轿车,并开始健身,到快餐店找了一份“不需要负责任”的工作,专注于自己的重塑,他彻底放弃了自己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身份,在本我、自我、超我中选择了最不费力的本我,秉承快乐原则,给自己彻底松绑。就连在快餐店工作时,无意撞破了妻子和别人的奸情,也能毫不在意、言笑如常。这种自了汉式的生活态度,其实并不能把他从中年危机中解救出来,该在意的还是很在意,该受伤的还是很受伤。


雨夜,中校和安吉拉相继在他面前掀开了底牌,海军陆战队中校弗兰克颤抖着吻莱斯特的嘴唇,是影片的神来之笔,生活的荒诞在此处集中爆发了。当强硬的军人露出同性恋的本性,当人尽可夫的安吉拉说她还是处女,莱斯特从他人的荒唐里看到了自己的荒唐,幡然悔悟,心境由乖戾暴躁一变而为宁静祥和,准备重新做回好丈夫、好父亲。陡然知晓了他人不能说的秘密,莱斯特受到巨大的冲击,让他明白被生活蹂躏的大有人在,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于是他反躬自省,掀开查看自己的底牌,发现这种“脱俗”的生活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只不过是他被生活拒绝后自造的避难所,于是他决定从这种伪装的自由快乐里抽身而退,回到正轨,正视自己真正珍爱的,简和卡罗林,女儿和妻子。莱斯特的生活态度经历了正反合三个阶段,回到了原点,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不过看山水的人却是悟道后的人了。而那位邻家男孩的硬汉老爹,在中年危机大爆发中做出出格(出柜)的事,不料遇人不淑,对莱斯特的想象原来是个天大的误会,羞愤之下开枪杀人。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而莱斯特刚刚醒悟,脑后的手枪就开火了,不过既然死前有了爱的觉醒、美的领悟,他心中的块垒纠结都已冰消,自然了无遗憾,于是邻家男孩在他死后的脸上看到了不可思议的美,感叹了一声:哇奥。


电影里呈现的经历中年危机的人物所在多有,如《杯酒人生》中婚姻失败、作品无人问津的迈尔斯,《克莱默夫妇》中的事业上升却家庭解体的广告精英克莱默,《迷失东京》那位进入事业停滞期、感情空窗期的过气明星,《失乐园》里遭遇了此生只有一次的纯美爱情的久木。不过,《美国美人》中的莱斯特面对的中年危机无疑更为复杂全面,他经历的精神炼狱和重生自然更具有典型意义,而他对生活的领悟无疑更深沉透彻。可以说,在涉及中年危机题材的电影里,莱斯特这个角色可以观止矣。

 2 ) 珍藏台词

You want to see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I've ever filmed?
It was one of those days where it a minute away from snowing and there's this electricity in the air. You almost hear it. Right? And this bag was just dancing with me. Like a little kid, begging me to play with it. For 15 minutes. That's the day I realized that there was this entire life behind things and this incredibly benevolent force that wanted me to know that there was no reason to be afraid, ever. Video's a poor excuse, I know. But it helps me remember. I need to remember. Sometimes there is so much beauty in the world. I feel like I can't take it. And my heart is just going to cave in.
你想看我拍过最美的事吗?
那一天很奇妙,再过几分钟就要下雪。空气中充满能量。几乎听得到,对吗?这个塑料胶袋就和我跳起舞来,像一个小孩求我陪他玩。整整十五分钟。那一天我突然发现事物的背后都有一种生命,一股慈悲的力量,让我知道其实我不必害怕,永远不必怕。影片比不上亲眼目睹,不过它让我牢记这事。我需要牢记,有时候这个世界拥有太多的美,我好像没法承受。我的心差一点就要崩溃。


I guess I could be pretty pissed off about what happened to me, but it is hard to stay mad when there is so much beauty in the world. Sometimes I feel like I'm seeing it all at once, and it's too much. My heart fills up like a balloon that's about to burst. And then I remember to relax and stop trying to hold on to it. And then it flows through me like rain and I can't feel anything but gratitude for every single moment of my stupied little life. You have no idea what I'm talking about, I'm sure. But don't worry. You will someday.
我猜我死了应该生气才对,但世界太美,很难一直生气。有时候一次看完会无法承受,我的心像涨满的气球随时会爆。后来我记得要放轻松,别一直想要紧抓着不放。所有的美就像雨水一样洗涤我,让我对我这卑微愚蠢的生命在每一刻都充满了感激。你一定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别担心,有一天你会明白。

 3 ) 我们都想错了,杀掉Lebster的不是上校

今晚大概是第四遍看这部电影了。终于搞清了之前的迷惑,那就是谁才是杀掉Lebster的人,是上校还是妻子Carolyn。

我就先不谈从这部电影里获得的感受了,因为每次看完都有太多感受交织在一起,很难说清楚。而且《美国丽人:遗失的美丽》这部影评也很好的替我表达了很多,尤其是我也跟作者一样,当Lebster看着窗外采摘的玫瑰的妻子Carolyn说到“SHE used to be happy”时,我也已经替Lebster说出了下一句“WE used to be happy” 。

好了,谁才是最后杀掉Lebster的人,好像大家都认为是上校,因为很明显,上校最后穿着一身血衣,而且有合理的杀人动机。但其实我们都错了,妻子Carolyn才是凶手。

看第一遍时,没有事先看过影评没有带着偏见去看,最后直观的就认为是Carolyn杀掉了丈夫Lebster,因为出轨败露。看完后去看影评,结果发现都认为是上校杀掉了Lebster,我就迷惑了。因为确实两个人都有杀人动机,都拥有手枪,而且最后Carolyn掏出了手枪下车,上校则是一身血衣。后来每次看,都还会想这个问题,今晚看的时候注意了下几个细节,终于搞清楚了,确实是Carolyn杀掉了自己的丈夫。

首先大家注意,电影里总共出现了三把有意义的手枪。第一把是上校枪柜里收藏的枪(Janie第一次去上校家时),第二把是Carolyn靶场射击后,放在车里带回家的枪,第三把就是在Lebster脑袋后面射出子弹的枪。搞清楚第三把枪是谁的,就搞清楚了谁是凶手。

那到底是谁的枪呢,首先这把枪是银色的,Carolyn的枪也是银色的(打完靶回家时放在副驾驶上的)。那上校的枪呢,上校一身血衣出现的时候,镜头晃过上校的枪柜,里面少了一把枪,然后参照Jaine第一次去上校家时看到的枪柜,少的那把枪也是银色的。看来通过枪的颜色判断不了,这时,我也失望了。

不过接着我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上校一身血衣出现的时候,两手是戴着胶皮手套的。切回到第三把枪出现在Lebster脑袋后的镜头,就发现扣动扳机的食指的指尖在镜头里也露了出来,是没有戴手套的(而且看指尖的话也不像是军人男人的手,额,是我观察太细了么)。终于真相大白了。这里除非是导演的失误,但这么注重细节的电影,不应该有这种失误,所以只能说明杀掉Lebster的不是上校,而是Carolyn。

另外几个细节
1.子弹从脑后射入前额射出,对面墙上溅血是应该的,可是开枪人也溅一身血似乎不太合理(除非脑袋炸开,个人推测而已)
2.上校一身是血的镜头里,浑身没有一点雨水(外面大雨,打着伞去杀人?)
当然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悬疑推理剧,但除非在开枪人是否戴手套的问题上是影片本身失误,否则只能说我理解的是对的,大家都误解了,Carolyn是才杀死Lebster的人,而不是上校。
但如果不是失误,而是导演故意为之。那么留下一点线索然后误导大家以为是上校杀的Lebster,理由又是什么。没有看过更多影评和讨论,有时间了再查找一下资料。


那么如果上校没杀Lebster,他一身是血,还有少的那把枪是怎么回事。其实上校杀掉了自己的妻子,而且这也是很合理的。Janie和瑞奇发现父亲被杀后,瑞奇蹲下来观察面带微笑死去的Lebster,自己也露出了微笑,接着他像是想到了什么收住了微笑,说了一句“mom”(?我不知道自己听得确切不确切,而且字幕没有翻译这句话),他是应该想到了自己母亲也处在危险中。

像有些网友说的那样,瑞奇可以说是唯一一个看穿所有事物的人。他不仅聪明有能力有胆量,还有一颗细腻敏感,能感受到美好事物的心。他虽然畏惧父亲,但同样可怜父亲。他被父亲误解殴打决定离家出走时,还嘱咐母亲好好照顾父亲。明明母亲的精神状态不好,但是他知道父亲才是一个内心极具受挫压抑,并一直在折磨自己生活在痛苦中的人。所以他看到Lebster被杀,然后想到父亲也有可能对母亲下手,这也是有可能的。

上校去车库找Lebster时,并不是为了儿子去的,也不是为了去试验Lebster是否是gay。而是他确实认为Lebster是gay,并且想向他坦露自己。尤其是听到Lebster说自己的婚姻只是掩护,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正常时,他甚至激动地认为找到了知己,并且吻了Lebster。结果Lebster说他误解了,他离开时也并不是带着愤怒,而主要是屈辱,羞愧。所以上校一旦揭露了真实的自己,就无法再过之前那种日子了。妻子对他只是工具,被用来掩护他的gay身份,他不仅不爱她,甚至对她没有任何感情,可能只有憎恨和厌恶,厌恶妻子,厌恶自己,厌恶这种虚伪生活。妻子那种精神恍惚的状态很可能就是被他折磨出来的。并不是Lebster欺骗了他,是他自己误解了,他没有理由憎恨Lebster并且杀掉他。另外他误以为儿子是gay,但是儿子与Lebster只是交易关系,不存在为了儿子杀人的理由。但他几十年来过得虚假生活,在他坦露自己那一刻,已经达到极限了,他无法再忍受了,所以杀掉了自己的妻子,结束这种生活。

Carolyn和地产商的奸情败露,对她是极为不利的。最后杀死丈夫后,她抱着衣橱里丈夫的衣服哭了起来,或许心里充满了悔恨和歉意。Lebster说她曾经快乐过,是的,那是因为她曾经纯真过,照片里和回忆的片段里,Carolyn的样子很纯真笑得很开心。与其说她对丈夫和女儿没有感情了,不如说她是迷失了自己。Lebster也迷失过,但他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些什么,并且后来醒悟了。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仅揭露中产阶级的堕落和迷失,也不仅是讨论中年危机,更重要是揭露我们所有人在这个商业关系社会中是不是迷失了自我。归根结底,讨论的还是那句话,对我们来说,什么才是最本质和最重要的,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在这个重视物质的商业社会里,我们是不是都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人的真性。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影里描写了三个家庭,或者说三对关系。Lebster和Carolyn,上校和妻子,还有那一对gay。分别是正常的异性恋结合,掩饰自己的gay和异性的结合还有开放的gay的结合。讽刺的是,只有那对gay是真正快乐和和谐的。这就揭示了一个社会危机,我们是不是快乐,是不是敢于直面自我,追求快乐。这里说的“快乐”不是Carolyn那种及时行乐的表面的”快乐“,而是一种内在的真正的满足,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直接感受。迷失自我掩饰自我的结果就是两个人各自毁掉了自己的家庭。

其实电影里还是给了希望和安慰的,那就是Janie和瑞奇。尤其是瑞奇可以说是引导着Janie去感受美好的事物。虽然说两个人一个叛逆一个倒卖大麻,但是他们没有屈服于父母的冷漠和淫威,他们的内心仍然是真诚,善良和美丽的。如果说“美国丽人”是一种“美国玫瑰”,那这种“美国玫瑰”则代表了一种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虽然说得俗套了,但是无论是我们还是美国,不都是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社会里失掉了真性,越走越远了吗。

PS:个人看法和感受而已,不同意见可以一起讨论。

 4 ) Dance On the Fingertip of Beauty

“我肯定你一定不明白我在说什么,但不用担心,你有一天会明白。”
当听到电影中这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我心头一颤,那是因为我害怕像主人公那样,当意识到生活原来可以变得更美时,竟要付出之前无法想像的代价。

好的电影就如同一面镜子,我们无法直接看清完整的自己,可那面光洁平整的镜子把所有可能的我们都照得如此清晰。对于影片中的人呢,生活何尝不是一面亮镜,把他们所欲隐藏的一一暴露。我的害怕绝非莫名其妙,这电影里的人至多不过把生活中的我们稍加夸张一点而已。

我想哪怕只是审视过一丁点儿自己生活的人,看完这部《American Beauty》都会心情难以平静。

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快乐在影片里是矛盾的。
向往成功的妻子卡若琳,已经在长年为获得稳固生活的打拼中成为强颜欢笑的物质囚徒。连我都要以为她在惬意的偷情之中获得了些许真正的快乐时,她悲剧的源头又开始悄悄生长了。
“要成功,就得保持住成功的形象。”房地产商的这句经典名言就像载着她从天堂掉到地狱的过山车。当体面的物质生活磕磕碰碰地来到身边时,那个曾经困窘而只能与几个人合租一间房,看到直升机飞过会高兴得跑上天台敞开胸部的女孩到哪里去了呢?
或许充裕的物质与充分的快乐根本就难以共存罢!我在实习的时候目睹了那些以分钟赚钱的高端律师是怎样废寝忘食工作,是怎样赚了钱也无暇消遣的。职业上的知识和技能也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精神上的信仰。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莱斯特在选择做个快餐店小工时会说:“对,就这样,越少责任越好。”
我们可能梦想着辛苦几年多赚点钱,来为以后的快乐享受打下基础,可这会不会只在幻想将来的我们还能有如此的快乐心境呢?谁能保证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在与物质的你追我赶中由主动变为被动,一旦投入就无法拔出呢?为快乐而找乐子算不算快乐呢?我们难道从不会担心疲惫的身心已无力承受曾经梦想的美丽么?莱斯特的话不禁让我想起《搏击俱乐部》里皮特甚嚣尘上的言论:“要想自由,就得放弃一切。”多么可怕的一句话,不想相信,却又那么容易就相信。

追求美乃人的本能使之。到底怎样的才是美丽的? 是如蔷薇般动人的女孩,是辉煌的过往与赖其生存的巨人形象,是稳妥舒适的住房和几千美元的沙发,还是摄影镜头下慑人心魂的画面?
其实,一切触摸得到的东西,一切强撑或强压之下的东西,一切过于在乎的东西,都不会真正美丽得动人。美丽总是存在于某种精神状态之中,某种潜意识的心理状态之中。这也是为什么人的审美观总是那样的不同。审美观本来就是主观的。
莱斯特对于女孩的着迷实际上已经幻化成对一种宛如玫瑰之美的希望的追求,因为这个美的希望,他开始变得有勇气,开始不甘于上级压迫,开始斗志勃发地塑形,开始学会惬意地生活。当他就要触碰到女孩的身体时,也正是那个关于美的希望阻止了他。放开了那实实在在的美丽躯体的同时,一种关于美的新体验在精神中升华。肉体,所有触摸得到的物质,或许能够给予暂时的满足和安全感,却摧枯拉朽;承载于物质之上的生活之神采,虽无形,却能屈能伸,永垂不朽。莱斯特捧起了一家人的合照,笑的如此恬淡。此时银幕前的你是否也会心一笑了呢?
 
影片的结局是出人意料的,尽管如此,却能让人安静地接受它:
“我想,对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可以愤怒,但世界那么美,我难以一直生气。有时我觉得自己一次见到太多美丽的东西,几乎承受不了,我的心就像膨胀的气球,快要炸开……然后我记得要放松,不要抓紧不放。于是它们像雨水一样从我的身体中穿流而过,我再没有感觉,只有感激,感激我愚蠢的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
美不在多,而在深。我们无须奢求一生一世倾泻而出的美丽,没有永恒存在的美丽,只有永恒存在的平庸。我们要做的不过是从来都不要忘记心中对于美的憧憬,绽放出属于我们的美丽,在这个奇妙的世界留下我们的精神。

影片中里奇为珍妮播放的那个塑料袋的片断无疑是极为动人的。在寒风中由瑟瑟发抖到迎风起舞的塑料袋,看上去是那么的令人怜惜却又显得那么的倔强。这是一种在指尖起舞的顽强姿态。既然无法安定,何不跳得更美?

珍妮问里奇,你为什么要拍这些画面?里奇说:“因为我觉得它们很美,每当看到它们的时候,我就觉得上帝在上方注视着我们。”
是的,尽管痛苦与挣扎是世上永恒的主题,但我宁愿相信上天无时无刻不在眷顾着我们,赐给我们无数美丽的机会。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之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段台词都能让我想到很多很多,我无法抑制想记下自己的感受,却总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不知所云。只是不写憋着难受。我想当自己年纪再大一些,回头看这部电影,一定又会有更多感慨吧。

 5 ) 那哪是纳粹标志,那分明是菊花

之前不明白为什么儿子偷偷进上校书房里,上校会那么生气。看到后来上校是同性恋才恍然大悟。原来书房里摆满了“枪”是暗示着上校崇拜阳具。而那个“大盘”后面的纳粹标志则分明是“大盘儿”后面的菊花。满屋子的“枪”,就一朵菊花,可见上校的强烈的性渴望,及压抑程度。上校的儿子也说这是父亲最珍爱的宝贝,自己的“大盘儿”被摸了,菊花被看了,还被拿给厌恶的异性看了,秘密差点被发现了,也难怪会出离愤怒的把儿子打得流血了:“妈的,你当老子是蜡笔小新啊!”

 6 ) 世上本无正常人,装的人多了,也就分出了怪胎

“我们的婚姻只是个幌子,为的是表示我们正常。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主人公莱斯特的这句话,可能道出了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为了寻求与别人正常,为了不被排斥,可能连生活最幸福的人,都免不了借个幌子给自己避避嫌。人是社会的动物,直觉就是去寻找认同感,害怕与别人不同,为了合群,牺牲自我也在所不辞。只不过,如果放弃自己,如果认同感是通过与他人共性,而不是自己的个性来寻求的话,最终导致的可能不仅仅是迷途,甚至是癫狂。 然而,事情哪有这么简单。生活在共性的洪流中,寻求个性的道路难上加难。那个上校父亲听到莱斯特的这句话,在那么几秒钟的时间内,他心中某种东西发生了改变,他决定放弃做“正常人”了,因为这太苦太累。之前,他不时会看到小区里那两个恩爱的同性恋在快乐地锻炼,他在搜寻自己儿子房间的时候曾一饱眼福过莱斯特的裸身肌肉,他一口咬定自己儿子就是同性恋,在这些时候,他都不得不以一种极强的自尊心和暴力心态面对眼前,同时面对自己的内在本质。他高度分裂,军人的身份让他没办法像一个人类一样接受和解决它们,他仅仅采用着否定的方式。然而每一次的分裂,都是对他自己编造的谎言的一次严重的摧毁,最后,摧毁地差不多了,他豁出去了,宁愿做个怪胎(freak)。这是他脱离共性,走向个性的第一步。不幸的是,他马上受挫。他想寻求他在个性道路中的“同盟”,但他没有成功,怪胎不能结盟,他突然变成世界上最孤独的一个人,只是他不知道,个性道路永远都是悲壮的。 于是,这同样让他走向了癫狂,甚至比他装“正常”的时候导致的结果更加荒谬。 山姆•门德斯是这种“危机电影”的高手。《美国丽人》的延伸就是《革命之路》。如果《美国丽人》暗示的是共性使人病变,那么《革命之路》则道出了个性之路的崎岖坎坷。危机,简单来说就是幌子不保,真实面目不讨好的一个阶段。尽管通过电影,我们时而能窥到危机的出口,但是导演毕竟不负责解决危机,危机问题搬到银幕上来,印证的只是“一千个家庭就有一千种危机方式”而已。 不过,影片中的危机,其实已经远非婚姻危机,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个性危机了。与上校父亲相映成趣的,是那个叫安吉拉的女孩。他们在影片中的关系虽然生疏,但他们恰恰是最配的一对。两人扮演的都是与自己相反的角色,都是以一种夸张去掩盖自己,都认为“正常”才是高贵的一类人。最后,他们都在柔情面前受到感化,撕扯下自己的层层面具,对同一个人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只不过,他们都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安吉拉曾经大声指责自己的朋友“性观念太保守”,“居然跟一个疯子在一起”。但这最真实最美好的一对情侣并不把这种指责当作一种焦虑,换句话来说,他们已经看透了这种共性的装模作样,也决意奋不顾身地追求他们心灵中最真诚的东西了。 简的男朋友里奇对安吉尔说:“她不是你的朋友,你只是用她来感觉自我优越而已。” 安吉拉对简说:“天啊,你居然能跟这种怪胎在一起。” “因为我也是怪胎!”简说。 这段对话堪称本片借着幌子的正常人与敞开心扉的怪胎之间的精彩搏斗。尽管这对情侣面临着生活种种压力——女孩家中,父亲总是色迷迷的看着跟自己一样大的同学,母亲又跟别的男人鬼混得正欢,两夫妻一聚,神经质般的大吵大闹必然爆发。男孩那边,父亲是强调“纪律”、“规矩”,动不动就暴打儿子一顿的刻板军人。母亲则神志不清,犹如行尸走肉。但这一对情侣恰恰是最不易被摧毁的,虽然心怀恐惧,但他们还是牢牢地控制住了自己的内心,懂得了美好的真谛。因此,危机问题在他们身上也是最浅的。 莱斯特最终算是了却了自己半个心愿,心已坦然。莱斯特的老婆最终也在“拒绝成为受害者”的呼喊声中隐隐约约找到了蜕变的门路。只不过,在危机的门口,有人弯了弯腰,走出去了,有人卡在了门中央,有人看见此路不通,更加悲愤地走了回去。而这一切必然关联。卡在门中央的人死了,走出去的人,在里面的人此刻都聚焦在这种死亡中。什么是个性?什么是共性?到底怎样才叫脱离了危机?当个正常人究竟有多糟?勇敢成为怪胎的日子将会如何?突然,谁也不知道该如何解答。莱斯特死的时候,似乎露出了将要涅槃的喜悦表情。死亡可以是一种黑色幽默吗?毕竟死亡无法凝固生活。

 短评

那些崩溃的人生。当你的生活被清楚的界定为狭隘的和低级的,如此巨大的羞辱之下,我没有看到慈悲。但这个世界确实太多美好的事物,如果你听到她们的召唤,就会从中得到慰藉,并被引导向真正的生活。即使到最后那只是不凡的梦想,甚或飞蛾扑火,也会有如秋叶般静美。

9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美国电影最接近悲剧的处理,可惜还差那么一点点,因为好莱坞不知道什么叫做悲剧

14分钟前
  • le frisson™
  • 还行

Kevin Spacey的称帝之作!片中展示的美国人的生活状态,大大不同于以往好莱坞影片给我们的印象,几乎所有角色都有点不正常,生计、工作和儿女,压得他们透不过气。当安吉拉说出她是第一次时,我目瞪口呆~~

19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永远不要觉得只有自己的生活像一团狗屎

24分钟前
  • 红豆♥
  • 还行

如果美丽也有罪,我愿犯上千百回。

2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2000年看这部片就像做贼一样。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美丽且扭曲的性幻想大狂欢,每个人都在压抑与绝望中慢慢灭亡,只有死亡是唯一出路。似乎中产阶级中年危机自此就被定型了,如此冷感和厌世,但你就是看不到他们是如何失去彼此的。

3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06.12.31观影:啊哈哈,生活已经成圈成套,开始逃不过如来的手掌心。这就是中年危机,那么来找点刺激吧,《一一》说另外又怎样呢?《美国丽人》中则丢了命,最恨同性恋的家伙其实是同性恋,没了感觉卡罗琳在和竞争对手中的虐恋中达到高潮,女儿有杀父亲的念头,整天嚷嚷着和谁做爱的小女孩其实还是处女。呵呵,生活到底该是怎样的呢?人又是怎样的呢?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深不可测的大海。

34分钟前
  • 暖鱼
  • 推荐

关于中年危机里同类题材的翘楚。把绝望写得妙趣横生,把黑色幽默玩的炉火纯青!

35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推荐

那段塑料袋的独舞很喜欢

38分钟前
  • 大力花
  • 力荐

中产阶级是最适合谎言的人群,他们总是可以表面上冠冕堂皇,真实的内心早就被假象掩盖了,即使旁观者都看清了,他们也不会承认,真相也许永远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讲故事点到即止最高明,总有有心人会懂得,还可以肆意联想,更添回味。人啊,总得为真实的自己活那么一回,没什么好可耻的!★★★★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每个人都压抑,为不同的事,这才是生活.

43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玫瑰花啊玫瑰花,为什么不再稀疏一些……

46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推荐

史派西笑起来,可邪可善可淫荡可浪漫,连嘴角都在演戏。几个家庭的邂逅交织和几条生命的共同低潮,关乎中年、青春甚至恐同的危机。病态的群像。从好色出轨切入,由误解杀戮结束,既没有一干二净的人,也不存在万恶集一身。亦荒诞的悲剧,亦凄异的喜剧,丽人不丽,美于无形。

48分钟前
  • Ocap
  • 推荐

我看过很多遍,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喜欢

49分钟前
  • 黛西
  • 力荐

直男癌自己就是个同性恋,绿茶婊其实是处女。叛逆女喜欢变态狂,变态狂其实是文艺青年。编剧脑洞太大了。2014.11.21成都

5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看起来奇怪的故事, 展示的却是真实的人性

53分钟前
  • Davies
  • 推荐

很有趣,无聊的美国中产

57分钟前
  • 毛利
  • 还行

这糟糕的译名,误导得我之前一直不想看这部片。Y见到beauty就只知道翻译成美人! 电影出乎意料的好,而且特别美国,凯文的笑总是让我想到,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而动了情的人眼神那么无辜,即便是“怪胎”如他们,凯文被美触动那段迷死人了。。侧线上校又印证了那句话——恐同即深柜

59分钟前
  • shu
  • 力荐

年轻人迫不及待想进入成人世界,以为那里有些什么。而成年人都不快乐,生活空洞而且幼稚、冲动、脆弱,想退回少年时期。以前或许看过但已经完全记不得,现在再看年龄刚好。电影出乎意料的好,恨不得给十颗星。

1小时前
  • 荞麦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