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

HD中字版

主演:约翰·库萨克,Julian Schaffner,Jeannine Wacker,Eileen Grubba,David Chrisman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奇点 剧照 NO.1奇点 剧照 NO.2奇点 剧照 NO.3奇点 剧照 NO.4奇点 剧照 NO.5奇点 剧照 NO.6奇点 剧照 NO.13奇点 剧照 NO.14奇点 剧照 NO.15奇点 剧照 NO.16奇点 剧照 NO.17奇点 剧照 NO.18奇点 剧照 NO.19奇点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硬核过头反而不好看的例子

哥斯拉除了在电影里大战金刚整了个国际化的怪兽宇宙,动画里也和其他日本的老特摄片在一起整了个日本的怪兽宇宙。当然,我只认识哥斯拉,估计大部分人也是如此,但这不妨碍看这片(我倒是认出来了银翼杀手梗的独角兽折纸)。因为,这版哥斯拉,虽然用了很多无伤大雅的特摄梗,但整体特摄风不算浓,所以非特摄爱好者也可以无障碍观看。或许一开始还有点特摄那味,但在已完结的现在,整部片子从头到尾都保持着特摄风的地方只有昭和感满满的bgm了。

这版哥斯拉根本就是个硬核科幻剧,各种专业物理知识不断啪啪地甩你脸上,很多台词连字面意思都看不懂,有的时候台词与画面中的论文或聊天记录还会同时蔑视你智商两遍。不过啊,这部就是硬核过头了反而变难看了的例子。

对于前半部分,全球各地莫名其妙出现的巨大怪兽、绘着怪兽的古代浮世绘、伴随着怪兽出现的神秘红尘、红尘又似乎有折射时间的奇妙功效、地下的哥斯拉骸骨、跟骸骨有什么关系的印度民谣、角色不仅全员高智商平时的小动作也很写实很可爱,既有悬疑感又能涨知识怪兽还很帅,真正的科幻番,骨头社2D与orange3Dyyds。

但是越看越觉得无聊,剧情看着在前进,但又感觉没怎么前进,就一直边打怪兽边解谜。角色全员都是莫得感情的科研机器,反倒是ai负责卖萌与思考人生,我发誓我看这片比起人类更喜欢那两ai绝对不是因为我xp奇怪。

最后的结局,我最准确的感觉就是:仿佛看到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看呢。怪兽打得不尽兴,解密摸不着头脑,角色全员还是那个莫得感情的科研机器,彼此间有着纯洁的科学友谊(虽然友谊也挺好,但连友谊都不怎么强烈),倒是两个ai在未来有了一个孩子……越想越觉得这番不对劲,怕不是未来的ai特意拍出来洗脑现代人的吧。“结局在开始之前就已被注定”,听起来挺震撼,但只要平时科幻看得多,类似的概念想必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所以说,虽然我认为注重科学点子,与注重人物剧情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但一丁点角色都没有怎么说也不合适。例如以晦涩闻名的《玲音》,好歹也讲了她的家庭与朋友,给故事一点感情基础。

我对这部哥斯拉的观感曲线刚好和《电光机王》相反:

哥斯拉开头:老硬核了yyds!

电光机王开头:又是世界系那一套。

哥斯拉结尾:哦,结束了,但似乎也是开始,我看完了,但似乎啥也没看。

电光机王结尾:jk!dk!大哥!合体!嗑糖!板机社真懂啊!

例如,《哥斯拉》里,代码破译出来的时间点刚好能对应男主女的聊天记录,而把他们的聊天纪录按代码所示顺序排序,就能得出关于破局的答案。这个场景确实有把我震到起鸡皮疙瘩,但这是纯粹的求知的快乐。要是把这个点子用到隔壁《电光机王》的jkdk上,在求知欲之上还能甜死一批阿伟。

总之,对于主创们有心跳出套路,做一个以硬核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怪兽故事,这个决心我是特别佩服的。就是,除了科学,其他的东西也很重要嘛。像男主这种高智商白毛,这两个属性简直是长在我的xp上,而我竟然都没有一丝一毫想冲的感觉,却只想撸ai狗,这很奇怪耶。ps. 其实同期更喜欢《巴克亚罗》,角色可萌,剧情可燃,世界观揭秘也大呼过瘾,就是感觉特摄番和萝卜番多少还是有些不同,就没拿来一起比(周毕可冲!)

 2 ) 遗憾的作品,本可以更好,制作组太求稳了

看看蛮多人吹它科幻,其实作为个老科幻迷来说,这部作品科幻角度不算出彩,不过感觉还是到位的,至少吊打99%”科幻“皮动画 我觉得主要问题,这部作品做得太收着了。。。 论人设制作演出脚本,都是ok的,至少是我今年看到里面仅次于奇蛋的(ssss之类几部画面更精细,但论演出之类差距明显)。故事设定的底子也很好,是可以深挖的,而且差不多就是适合一个季度+一部电影这个篇幅。 但是,作品完全没有深挖。按理说这部作品在第四集左右就可以开始飞翔了,设定里的很多细节都可以一边抛一边接,再藏一半,配合更奔放一点的演出完全可以一层层堆上天的,到最后来个逻辑闭环,爽爆。但是,制作组最后的选择是仅仅把这些设定通过密集的短信与交谈平铺出来,去佐证每个情节的合理性和单纯的推动。 固然通过优秀的演出和脚本,节奏控制得很好,可以保证大部分观众都能看得下去,作品整体也不会嗨了收不了场,但是太可惜了。它本来是可能成为魔圆那样,十年二十年后还被人津津乐道的作品,而不是现在这样,多半只能在十年后的某个杂谈某个回忆里被草草带过

 3 ) 观剧记录,如果有的话期待第二季(更新至第十三集,完结)

第一集 悬疑风开端 诡异的台词在耳边轰炸 尤其开头看的我一头雾水 女主和AI很可爱 经典的BGM出现了 第二集 起飞了 居然还有《原子怪兽》的海报致敬 ED里有不少怪兽啊 第三集 类似第一集开头的台词轰炸再次来袭(听上去像是佩罗那几个人工智能说的) 但是配上战斗机起飞拉顿大军压境的氛围直接爽爆 第14分钟居然还出现了王大伯之歌 老爹开的车很像科特队的但是又不太像 射箭引开拉顿很硬核又相当有趣 ///最后那潜艇碰上的感觉像曼达 所以海底军舰轰天号安排一波?(看到现在第三集有个猜想:会不会现在的拉顿跟第三集结尾出现的类似曼达的怪兽都不是完全体,而且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飞行或游的时候身后都拖着红烟,看身体外观和配色都不像ED中本尊应该有的模样)(完全说错)/// 4月14日更改 尴尬了,最后水里那个好像是本剧的哥斯拉,这样配合第一集和第三集结尾的哥斯拉进行曲就说通了 再见曼达,再见括号里的猜想。。。

第四集 悬念继续展开 各种神奇的科幻概念 女主和AI的互动很有趣 怪兽拖着的红色粉尘有所提及,看来后续会有点作用 这集结尾出来的四肢行走的类似恐龙的怪兽应该是是安吉拉斯吧,作为在东宝怪兽系列中资历仅次于哥斯拉的怪兽这不得支愣起来,所以你大哥哥斯拉啥时候登陆啊

送上可爱的佩罗2号

///四集看下来感觉这部现代感挺强的

第五集 曼达终于登场了 从红尘开采处爬上来的怪兽没看出来是啥,从两个大耳朵和头顶的一根长角来看,应该是巴拉刚?可能是巴拉刚? 这版安吉拉斯展现出的能力和我之前看过的初代安吉拉斯的设定好像 反弹子弹很酷炫 能判断弹道反弹会不会就是因为以前的设定中安吉拉斯身上的刺里都有脑髓的缘故 下一集和喷射杰格会是一场恶战吗

第六集 算是一个剧情高潮回了 安吉拉斯和喷射杰格的大战,海军和曼达的作战(虽然最后哥斯拉抢戏了)女主认真研究科学理论真的很讨喜啊,不愧是宝多六花 这集哥总终于出现在了人类面前,期待后续进化完全登陆

第七集 剧情继续升温 哥斯拉登陆 喷射杰格终于有了大长腿站起来了 看微博才知道原来从上集开始佩罗2号(流 星 臭 狗)呆的小箱车造型上致敬了流星人间zone 我就知道那个头顶是在致敬什么东西,看上集本来我以为是轰天号不过并没有觉得很像,这个如果不熟悉流星人间的造型是看不出来的 这集打巴拉刚被BB踹下去的毒素炸弹造型上致敬的氧气破坏者,这个从打开箱子那一瞬间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且红尘炸裂超意外超帅啊

第八集 一上来哥斯拉碳化,那感觉就跟真酱最后一样只不过是自己搞的 现在佩罗2号跟喷射杰格这两个超级AI已经非常强了,快跟怪兽一样了 最后几只不知道是不是本剧的蜘蛛怪兽古莫加砍成两半身上一摊的蓝色液体动起来怎么看着那么像黑多拉

第九集 太像真酱了,哥斯拉快点再进化的帅点,或者会不会像奈克瑟斯剧场版里THE ONE吸收乌鸦一样把其它怪兽全吸收了 离开伦敦时佩罗臭狗叨念的“不快点的话,不快点的话…”听上去就跟OP里两句歌词一样 马上就要完结了不知道接下来这些伪科学天坑会怎么收场

第十集 这集二人组去解谜发现聊天记录就是穿越时间的预言这个脑洞真大,男女主和哥斯拉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这集哥斯拉进行曲一响可太帅了哥总牛批 佩罗臭狗还欧拉欧拉了一下

第十一集 快结局了没有太多感想 哥总太帅了 氛围太好了 人工智能属实厉害 应该还有两集,这种神秘风格的结局会是怎样真想不到

第十二集 没有什么感想 主要就是看解谜了 虽然这部动漫看了这么久,但是还是不知道奇点和破局还有什么对角化到底是啥 想想最开始就想是好好看怪兽,结果每集都在努力理解这些概念😂 不知道这集里的黄蝴蝶(老头说是天蚕,飞蛾)群飞舞是不是代表的是魔斯拉

第十三集 最后一集节奏挺快的,戴上机翼的喷射杰格还挺帅,佩罗2号和喷射杰格两个人工智能真是全场最佳了 原来喷射杰格PP是他俩未来的孩子,不知道这算穿越回来吗还是直接进化,和哥斯拉打了场巨大战就世界痊愈万事大吉了,哥斯拉身上好多细节不错 最后男主在楼顶背景音响起第一集开头的说话声,女主和男主他们见面穿的那个蛇咬自己尾巴组成无穷标志的T恤应该是对这些事情最好的总结了,这个故事的结构差不多就是女主T恤上的标志那样 这集结尾有彩蛋,拿走的头骨做了机龙,剧里长的像坏人的那俩黄头发男的在下边看着,阴影中坏笑着走出一个老人家———失踪多年的苇原?!

 4 ) 哥斯拉:奇异点 【円城塔的顶级科幻设计】

无论在何时,高智商人群的一大问题,就是当他们的想法会在触及人类的思考极限之后,会变的扭曲而怪异。

奇异点就是这么部番。

如果要理解这部番剧,得从头开始:

开头AI的话

首先,这部番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叙述结构了,而理解也该于此开始。

奇异点这部番的逻辑顺序:在我把面包放进烤面包机之前,它就已经烤好,并且出现在我的手上了。

拿剧里面的烤面包机来解释的话,正常人的理解顺序应该是:普通面包 > 放进面包机里,按下按钮 > 之后出来的就是烤面包。

而倒叙角度则是:我现在手里拿着的是烤面包 > 我之前把它放进面包机里,按下了按钮 > 再之前,它只是块普通面包。

如果这部分你们觉得很复杂,那么我简化一下:

答案先于过程。

第一集是信息,或者说是暗示,是从未来发回过去的答案,你已经知道的结果。

信息暗示

你所不知道的,是过程,以及它为什么会这样发生。

接下来的剧集,全都是解答过程。

这也是男主所说的,最厉害的JJ(喷射杰格).exe 版本

什么是最强?无限的能量吗?无敌的火力?无懈可击的格斗技术?不死之身?

不是。

有一种名为超级计算机的设计,能让你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得到答案,那才是最强的结构。

在拥有无限能量的敌人出现之前,你就知道如何确实的击败他,并且这件事一定会发生。

红尘是原型(胚盘型)的基础原料,能让怪兽看到未来,不管是拉顿还是安吉拉斯还是哥斯拉都遵循这一行动原理,在环境变化之前,就预先进行适应,并且直接到顶(指超越常识的身体器官,和从嘴里发射原子吐息)

超级计算机湿婆,基本上就是人类方的怪兽。

相当于双方基于奇异点(未来视)这个概念进行生存竞争。

我估计,喷射杰格就是小型化了的湿婆,虽然看起来还需要学习,估计已经成神了。

当然,应该是还差点硬件,毕竟共有13个可控阶段,原型才到第三阶段。

我看了看,不管是湿婆那里拘束的奇异点,还是地下骸骨处的奇异点,红尘量多少都有点不够。

东京站上空一百米那个用 正交对角化 改变一下应该就够了。

解释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剩下的自己看。

PS:

本来打算给4分的,因为死的人完全不够啊...船沉了都没有浮尸画面(可能因为是R17,但还是有点伤心),李博士的剧情杀也安排的太那啥了,为了救小猫,仅仅脱离了逃难人群不到20米,然后就被啄死了...?最离谱的是,小猫居然还给救回来了...

虽然知道是为了让女主有表现,毕竟女主不过是空想生物方向的实习生,李桂英怎么说也是博士,由她来操作湿婆才更合理,但多少有点...

不过因为设定实在是太帅了,所以加了一分。

电波观测站的那具骸古,应该就是80年后的那只哥斯拉吧...我不相信1950年的日本小渔村有什么东西能杀了它。

还有..正交对角化(Orthogonal-Diagonalizer),明显就是氧气破坏者(Oxygen-Destroyer) 的对标武器嘛。(正交对角化能在空气里用,哈哈哈,芹泽博士要气死了)

————————————————————————————————————

加藤侍

苇原

这两人还挺像的..不管是眼睛,脸的结构还是发色,就算不是同一个人,也可能有亲缘关系

 5 ) 《哥斯拉:奇异点》中提到的一些小知识和个人理解

Update #1: 更新6,7集中动画特有的概念

6=9与正交对角转换器

苇原论文中提到的正交对角转换器,以及“恐怖的对称”:6=9。女主经过一番研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一个折叠成三段的纸条,纸条的两端分别写着“6”和“9”,折叠后“6”和“9”刚好重合,这就是所谓“恐怖的对称“,代表了空间的折叠。

这张图黑线部分其实是一个正方体,并且以正方体中心建立了坐标系。可以看到,红线和蓝线围起来的图形与女主给出的解释是一致的。红线与蓝线的如何进行相互转换,再推及到红尘形态转换,个人理解正是需要苇原论文提到的“正交对角转换器”,在印度的BB也是在女主的启发下开始尝试制造“正交对角转换器”,从而制造出了副产物毒药“哈拉哈拉”。虽然BB说自己失败了,但确实让红尘发生了形变,所以这里的失败应该是指形变后的红尘无法维持住形态。线性代数里一个向量乘以正交矩阵,在空间上可以表现为旋转和镜像对称,或者说是改变了坐标系(红线和蓝线也可以通过旋转和镜像翻转相互转换)。正交对角化则是利用正交将原有矩阵分解成由一系列的特征向量和相对应的特征值。如果可以对红尘进行正交对角化,求得它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那么对它进行变换的方法过程就基本明了了,是不是也了解了红尘的构成,可以做到红尘从第一阶段到第十三阶段的转换。

苇原串联与预知未来

苇原串联说白了就是在时间维度上做加法。

第七话里男主和女主的谈话里提到,如果可以预知未来,那么就可以完成任何运算,因为在运算开始之前就可以提前知道运算结果,写程序之前就可以知道答案。为此男主还举了一个计算N的因数的例子:

代码里的"initial_time"可视为一个时间节点。这段代码的大致流程是:如果条件“N不能被divisor整除”成立,那么divisor加一,并返回到"initial_time"重复执行刚才的代码;如果条件不成立,我们将会获得此次计算的divisor值,也就是N的因数。我们可以把"if"到“goto”看成一个代码块(chunk),顺便画了张图。

正常情况下代码是按照黑线,也就是一个一个代码块按顺序执行。如果有一个人站在蓝线上,那么对他来说所有的代码块都是同时发生的,只需要执行一个代码块的时间就可以知晓所有代码块的计算结果(这也是量子计算中shor算法的基本原理)。而男主在这基础上更近了一步,追求的不是同时执行,而是在知晓第一次代码块计算结果的时候回溯时间,带着未来获得的知识(N是否可以被当前值的divisor整除)再次执行程序,而站在观测者的角度(也就是站在图里的绿线上),代码块还没有开始执行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divisor的值。这个想法本质上和冈部伦太郎为了救真由理无数次回溯时间差不多,即使伦太郎试了上万次,对于助手这个观测者来说拯救真由理(运行程序)这件事也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只知道真由理活了下来。

最后不负责任地写一点目前对苇原串联的看法。沙特的研讨会上,李博士展示了如何把未来的光聚集到现在,不久之后材料爆炸,光线消失。既然在未来光不存在,那未来的光是怎么收集到的呢?可能的解释大概就是多重宇宙了,未来的光是从材料没有爆炸的世界线上收集来的(怎么越写越像石头门)。

------------我是分割线---------------

目前看了五集,发现这部动画的主创团队对专业领域是有一定涉猎的。很久没有看过相对来说有干货的科幻番剧了,兴奋之余打算写下一些相关知识和个人理解。个人有局限性,欢迎指出错误。

MD5散列算法

剧中给出的解释是,”任何事物都能归纳为128个bit“,这个说法基本上是没问题的。MD5是一种生成消息摘要 (message digest) 的算法,它可以接受任意长度的消息作为算法输入,并且生成固定长度和大小的摘要。经过算法生成的摘要可以被视为原消息的验证码,来验证消息是否被篡改。假设A需要把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传递给B,并且保证B收到的消息是正确的,那么A可以把消息连同摘要一起发给B,这样B可以通过验算接受消息的摘要,然后和A发过来的摘要进行对比,如果完全一致就说明消息未被篡改。

关于如何破解MD5,剧中提到“唯一的办法是改变输入词汇,一直试到出现相同结果”,这则是因为MD5本质上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无法通过摘要推知消息本身。那么攻击者真的需要穷举所有可能的输入才能破解MD5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MD5因为自身的安全隐患已经被弃用了,攻击者可以通过特定的算法例如彩虹表或者哈希链表来暴力破解,也有由王小云教授提出的用差分攻击来碰撞消息(王小云教授真的太强了,破解了两大散列算法MD5和SHA-1)。在我们所在的时间节点,女主只需数秒就可以在普通计算机上破解出原文[1], [2]。

EPR佯谬

第五集中,女主提出了一个假说,即能量可以跨越时间传播,来解释研讨会上看似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爆炸。在和男主的聊天中,男主质疑女主的假说也可以被解释为预知未来,女主回应也许信息无法通过同种方式被传递,像是前进波或者EPR相关。这里的EPR指的是量子领域的EPR佯谬。从动画里也可以看到,女主发给男主的报告截图,里面可能的解释第一条就是量子效应。

量子效应是否能解释光可以逆时间传播暂且不议。由狭义相对论我们可知,一个事物对另一事物产生作用,是不可能在一瞬间完成的,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必定需要消耗时间。而在量子世界中,两个处于纠缠态的量子,在我们完成了对其中一个量子状态的测量的同时,另一个量子的状态也会受到影响从而确定下来,哪怕这两个量子处于宇宙的两端,这个过程也不需要消耗时间。这个现象被称为“超距作用”,也是EPR佯谬中非常关键的争论点。后续研究表明了超距作用无法用于传递信息(其实能量传递也是不可以的),这也是女主在这里提到EPR的原因。

遗传算法

相比于EPR,遗传算法就好理解很多了。遗传算法是一种用于寻找全局最优解的算法,它本身模拟了生物进化的过程,也分为遗传、突变、自然选择、杂交四个阶段。在经典的计算机组合优化问题例如旅行商问题,单纯通过求解数学公式来求得最优解是很困难的,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算力。所以就有了这种模拟生物进化的算法,能以一种较小的代价来获得相对来说接近最优解的解。现如今的机器学习领域中,比较流行的神经网络也是参考了生物进化的思路。男主使用遗传算法来求得对喷射杰格的姿势控制最优解也是可行的。

REFERENCES:

[1] Yu Sasaki; Kazumaro Aoki (16 April 2009). "Finding Preimages in Full MD5 Faster Than Exhaustive Search". Advances in Cryptology - EUROCRYPT 2009.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5479.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pp. 134–152. doi:10.1007/978-3-642-01001-9_8. ISBN 978-3-642-01000-2.

[2] Ming Mao and Shaohui Chen and Jin Xu (2009). "Construction of the Initial Structure for Preimage Attack of MD5".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1. IEEE Computer Society. pp. 442–445. doi:10.1109/CIS.2009.214. ISBN 978-0-7695-3931-7. S2CID 16512325.

 6 ) 简评《哥斯拉:奇点》

说实话,本作让我很失望。 本作的开头真的很让我这个既不是特摄厨也不是科幻迷的普通观众惊喜:巨大的怪兽,世界末日的前奏,人物运用科学知识探寻拯救世界的方法......还有bones与orange极为优秀的制作,让我有了过高的期待,希望本作后面可以为我一一讲解怪兽的来历、拯救世界的方法以及那些新奇的概念。 但是这些开头的疑惑在我看完本作后也丝毫没有解答。本作的人物不停地重复着那些晦涩难懂的词汇,却丝毫不给我理解消化的时间,就连一个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人物的来历、目的也都匆匆略过(我至今都不知道李博士那批人是属于什么势力,目的是干什么),可以说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看了个与我毫不相干的热闹,什么也没搞懂,热闹中的那些人也不想要我搞懂发生了什么。 本作的那些“专业解释”挤占了大部分时间,使得本作的剧情显得十分贫瘠没有起伏。我本来是渴望看到一个有关世界、科学、未知的宏大故事,但是最后却只是普通的打怪兽的故事,并且故事中的人物始终在讲解,如同老师上课一样枯燥无味,这让我完全没有带入感,更不用说与之共鸣。

总的来说,本作的制作极其优秀,但是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作品,我觉得它的剧情节奏都“不明觉厉”,平淡如水,只能说是一部还行的原创作品。

 短评

有些差评完全不讲道理啊,从来没说过这片子主要情节是怪兽大战,合着名叫“哥斯拉”就只能拍成奥特曼模式?前几年的哥斯拉电影就不玩这套了,自己先入为主、还要骂货不对板?另外哥斯拉第3集就出现了,第7集上岸,某评论直到第10集原子吐息才知道那是哥斯拉,这智商也告别奥特曼以外的剧集了。前面这么多集都是正经情节,你不能因为你只看得下去怪兽毁天灭地就把编剧用心最多的部分叫做“走过场”……

5分钟前
  • Vincent
  • 力荐

剧情bug太多,有几个地方强行推进,比如安吉拉斯反弹一颗子弹,男主竟然就直接知道它是主动反弹的,更离谱的是直接知道它会预知未来。而且强行插入一些理论,一些术语胡乱堆砌,并且明明很常见的一些理论非要弄得很高端难懂的样子,再加上高智商之类的人设,就非常违和感。另外卖了这么多集的关子,哥斯拉的出场竟然这么随随便便,甚至没人说都不知道哥斯拉已经出场了

10分钟前
  • 所谓伊人
  • 较差

事实证明大型IP也是能把故事讲好的,可惜这么硬核的科幻作品可能只有在几年后才能被人们发现和赞叹吧,四月番依旧是异世界和泡面番的天下唉

14分钟前
  • 丝若霁
  • 力荐

完美还原了1954版的悬念营造,整体设定新颖,哥斯拉的崭SHIN起点!

16分钟前
  • huo!
  • 力荐

啃了第三话生肉,我才明白自己为什么觉得庵野秀明的新哥斯拉会更好看,原因很简单,观众已经不买账单纯的大怪兽干架了,我们需要有人的故事,光是拆大楼,拆坦克没有任何意义,人类作为主角才能让我们有代入感,用三话的长度来烘托拉顿的出场恰到好处而又让人期待,作为哥斯拉的全新系列,起码这刚刚开始的第一步已经让人非常满意了!

17分钟前
  • xeon_lai
  • 力荐

看第一集就决定给满分

21分钟前
  • gtxyxyz
  • 力荐

正向上的特摄要素和迷友彩蛋自不必多说,这得益于高桥敦史等主创作为东宝特摄死忠同本作受众间的惺惺相惜,但更大的价值在于从未见得的以如此解构又原创的“研究论文”式文本反向锻造了怪兽冒险电影的新面貌,能够这样独辟蹊径的仅此圆城塔一位,他从内部以反流行高傲而孤勇的凭借科学与神学多重严肃化了流行,达成动画演绎下的高级幻想“文学”。诺兰该感到庆幸,圆城塔暂未有更多的机遇进驻电影圈,实在之前的《自指引擎》等小说,早已构成对诺兰的究极威胁和降维打击。

25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A-】难得的,以全精英视角来引导故事的哥斯拉作品。民众的逃亡与避难已经无关紧要,他们只是各种新闻画面的信息浓缩。于是借由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通过处变不惊的对谈来摆出设定推动剧情。当然不止于此,大段大段的聊天记录更是文字信息的泛滥(也是我最无法忍受的部分),反复的不明觉厉中构建起解谜的形式感。或许是“哥斯拉”这个IP最恰当的动画化改编,让「设定」凌驾于「场面」之上,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核恐惧的框架,而是利用本格SF的高概念来重构民俗神话。大结局里「过去」与「未来」成功形成了双向回溯,又是另一种语境下的《信条》,还告诉了观众究竟如何设计“AI唱歌拯救世界”的桥段。

27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这种推进故事的风格真的有点像浦泽直树啊。

30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学术狗在动漫里看到论文了,好难得的严谨,男主开发的软件似乎有点超时代,是从Vivy穿越过来的AI吗?

31分钟前
  • PCC
  • 推荐

漫不经心的态度,眼睛看起来没什么精神,而且好像还喜欢吃甜点,你难道不是坂田银时吗?

33分钟前
  • 陳_
  • 推荐

男女主终于在完结前见上了一面,感天动地……叙事和展开都是电影的手法,观感很像好莱坞电影,非常不日漫风,最后的收尾中规中矩,但好在没垮得太严重,即便看不懂也能吊着你追下去,所以这个故事还是好看的……橘子社的部分依旧很稳,CG3渲2真心业界顶尖……

37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为什么会接近9分?不懂,这是我看过的最扯最无聊的一部哥斯拉了。成天念着一堆装逼扯淡的理论,面对怪兽都好像玩似的,半点紧张感没有的。而且都2030年了,这武器装备没有半点进步的?

42分钟前
  • 驰名中国
  • 较差

画风喜欢,第一集搞笑加悬疑慢慢推进,到片尾字幕前随着拉顿的出现,地底怪兽也随之出现。目前来看,男主设计的AI跟老头子的机器人应该在后续剧集会有表现。还有无线电监测站的种种,让人有接着追的欲望。等巨人再有个几集结束了又有可以追的番了。

47分钟前
  • Justin.F.Tao
  • 力荐

嘛,至少比老虚和静野孔文那部哥斯拉强。用近未来科技来对抗怪兽这个想法很有魅力,以数学为载体所以搞得氛围比较“硬”,这两点比较加分。但圆城塔还是和《尸者帝国》时一样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51分钟前
  • 路西法尔
  • 推荐

怎么办,坂田银时太让我出戏了…

56分钟前
  • 夜斗
  • 推荐

搅屎棍netflix这次投资的品味似乎难得不错,圆城塔在尸者帝国里的华丽炫技表演虽然和伊藤计划不搭,但是类似的手法却和哥斯拉的神秘感起了美妙的反应。本作流畅度直逼电影,圆城塔完全放飞自我的疯狂假想实验,在13话篇幅内用紧凑的无可挑剔的剧情重启了一次哥斯拉的剧情,不看炫学表演也是极其优秀的悬疑作品。而炫学的部分抛开对ai的妄想等不需计较的毛刺,本身又是一次对时间的正攻,拟似科学体系也托圆城塔的风格做得极其像样,至于里面有没有理反正我还没想清楚,这文本量想要推敲还是颇费功夫的。果然哥斯拉还是要让庵野和圆城塔这些日本人来做,非常能满足已经脱离了怪兽杀戮或者怪兽英雄的直白粗暴血腥审美阶段的观众。美国人懂个屁的哥斯拉

58分钟前
  • vvvv
  • 力荐

兄弟们,不装了,女主是我喜欢的类型。哥斯拉什么的,随他去吧。

59分钟前
  • 重生的竖锯
  • 力荐

关于在近未来的世界如何唤醒来自远古的神秘,如何在充满信息的现代社会回归怀旧的神秘之中。那么问题是,纵观近年来日本的“哥斯拉”系列,哥斯拉再也不是中心位置也是事实,这样的仪式需要哥斯拉吗?我认为是需要的。正如哥斯拉曾经一度被打入落后时代的产物一样,现代社会中“巨大”无处不在,《奇点》追求的神秘实际上是对“故事”这种形态进行复魅,以解谜的方式去与哥斯拉相遇,最后和以前的系列作一样、注定去打倒它,便已经完成了对世界、对故事的敬畏的重建任务了。

1小时前
  • 塔塔君Minkun
  • 推荐

这妥妥的四月霸权,无论制作内容剧情设置,找不出毛病来。两集了哥斯拉还没出现,但不断的悬疑设置真的把人整个勾了进去。网飞这次的日漫有一股爱死机的味了,希望这也是一部神作吧

1小时前
  • Meng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