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全38集

主演:陆剑民,周海媚,蒋冰,朱一龙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王阳明 剧照 NO.1王阳明 剧照 NO.2王阳明 剧照 NO.3王阳明 剧照 NO.4王阳明 剧照 NO.5王阳明 剧照 NO.6王阳明 剧照 NO.13王阳明 剧照 NO.14王阳明 剧照 NO.15王阳明 剧照 NO.16王阳明 剧照 NO.17王阳明 剧照 NO.18王阳明 剧照 NO.19王阳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王阳明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正德初年,小皇帝对“八虎”太监言听计从,王守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结果被廷杖四十,逮入诏狱。最终被贬往贵州龙场驿。在那里王守仁发现了一个山洞,起名为阳明洞。由于王守仁早年就诗名在外,远近诸生纷纷前来就学,一块蛮荒不毛之地,就这样成了其乐融融的传道讲学之所。王守仁数年面壁一朝顿悟,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知行合一”,既是他苦苦思索后的悟道所得,也是他广收门徒进行教学的命题。谪戍期满,朝廷安排其为江西庐陵知县。此时的王守仁不管是学业还是思想都日益精进,已经正式提出了“心即理”、“心外无理”的命题。当时那一带民变四起,王守仁对兵制进行了改革,事变很快平息了。由于父亲王华去世,王守仁回乡守制,出自守仁之口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流传久远。上层男孩第五季孤独的美食家2022除夕特别篇骇人命案事件簿第三季绿色房间恐龙宝贝之失落的文明朋友不老猎恶游戏国语美国恐怖故事第十季咪咪2021花予野兽第二季盗信情缘天降幸运熟悉的味道第一季这是我的岛送货员(韩版)发射台来自温州的数学家梁祝:化蝶谁是最爱寄生魔种拉米第二季纳粹追凶阿雅与魔女上帝的国度海风吹过零丁洋拜托了!别宠我第二季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乌托邦七日私教我的危险妻子品酒要在成为夫妻后 OVA被夺走肝的妻子我唾弃你的坟墓无辜人皮脸爱情强气流恶作剧恩赐之地第一季方法之书学堂故事

 长篇影评

 1 )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文王梦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先天下之忧”你从未忘,“后天下之乐”却是个“归去来兮”的梦,你永远都行在路上。虽然你只说:“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而我依然深深感激,今时今世,我遇见那一缕幽远的清芳。

不知道王阳明是不是和弟子讨论过“孔子诛五恶”,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过“孔子诛五恶”。可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可以让毒日头下的王阳明骨头缝里都钻出凉气,瘫坐在冰冷的大石头上嚎啕大哭。他终于明白了从前有人说过的圣道的失传源于何时何处。

少正卯,春秋时代鲁国大夫。少正卯和孔丘都开办私学,招收学生。少正卯的课堂多次把孔丘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只有颜回没有去。少正卯成为鲁国的著名人物,被称为“闻人”。鲁定公十四年,孔丘任鲁国大司寇,上任后七日就把少正卯杀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暴尸三日。孔丘的弟子都不明白为何要杀他,子贡忍不住向孔丘提出自己的疑问,孔丘回答说:少正卯有“心达(或作“逆”)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人的品性只要有这“五恶”中的一种,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恶”的“小人之桀雄”,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他和历史上被杀的华士等人是“异世同心”,不可不杀。少正卯被杀后,其学说没有流传下来。

听起来就好像是说,有人和孔子抢生意,孔子趁着自己当时还有几分权力,找个由头就把人家办了。实实的小人行径。是孔子所为吗?如果真的是,那恐怕根本就没有什么圣道,或者说圣道也跟着少正卯一样,不明不白的早死了。

孔子传的是什么道,他为何传道?闻孔子周游列国,过楚境,遇狂士。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你是凤凰,却是生错了时代的凤凰,如此还不如一只鸡。过去的再美好,终究是不可挽回的。你要挽救这个时代,让它再重回过去的美好?你想从政,想拯救这个已经破败腐朽的时代,你真是太危险了。你还是省省罢。

孔子知道他说的不简单,想下车来与他讨论。只是楚士唱完就走了,好像是给孔子下了一则预言。讨论没有什么益处,好比万物各安其责,不是你说句话就能改变的。奔走,传道是孔子的使命。他不为一个结果,也不可能为一个结果。事实上,所有曾立下圣贤之志的人,都不会有什么结果,只贵在义无反顾。原来那位楚士不是在讥讽孔子,他是在叹息,是在怜悯啊。

然而似乎圣贤从来不需要什么怜悯,也不需要为自己辩解,更不赞同有人为自己辩解。他们只固守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拥有一片光明的心地也就罢了。几番读到王阳明传奇的人生,我总会产生一个荒诞的念头,难道这些圣贤一样的人,都是外星人派来拯救地球的么?如果不是,为什么一个小屁孩无来由地就有了做圣贤的念头,那一定是外星人植入他脑子里的概念。如果不是,为什么光着屁股被“好生着实打着问”了四十廷杖还不死,他一定被移植了外星人自我修复的基因。圣贤的灵魂和身体都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多少年后,同样有人追着王阳明的轿辇怒斥讥讽,那是如狼似虎直入南昌城的北军。前面亦有百姓涌过来,握着锄头铁锹愤愤不平地怒视着。王阳明终于被逼下轿来。他说:“北军将士们,你们骂渴了吗?饿了吗?想家了吗?乡亲们,你们谁去端一碗水,拿几个烧饼过来呢?”于是,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也许人可以什么都不怕,只是最怕被审问良知,倘若他还可以算作一个人。人们可以什么都不怕,最怕那种以德报怨、无私无畏的胸怀。如果说王阳明有什么魔法,那也仅仅是“良知”二字。仅仅是这两个字,造就了高尚的自我和这混沌的俗世完美融合的典范。

穿透长夜才能换来光明。如此圣人每出于乱世就是一种因果轮回,如同昼夜交替一般长存而又平淡。所以他们才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吗?是否一种学文,自它被官方认定为正统时起,就注定了要被腐朽的命运呢?这不是孔子的初衷。

然而人总是这样,一面期待着那个高尚的自己摆脱这俗世种种,一面又不甘寂寞要借着这个世界去实现那个高尚的自我。所以荀子才编出了“孔子诛少正卯”这样的事来迎合的吗?所以汉家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写进《王制》,终于下了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决心?你要讲什么圣贤之道随你去讲,对我来说只有一条,你不能说得天下人来反我,不能让我不高兴。你要是让我不高兴,我就要打杀你。我有打杀你的权力,因为圣人都说了“五恶当诛”。原来圣贤之道在君权看来,就是可以让他们把“打杀”合法化的一个最能忽悠天下人的借口。你最信的是什么,我就用你最信的来打杀你。

古来多少谏臣直臣,最怕的不是死,而是被归为“五恶”。他们最怕的是被剥夺书写、哭喊以及死的权力。没人需要你去死,没人需要你尽忠,你就一无所有,一文不值。如果你是忠臣,那谁是暴君?你所哭喊着要为之去死的那点东西恰恰是君权最厌恶的。你为何非要靠着一个主观随机的君主去实现你那一点高尚的情操?你太寂寞了吗?

你太寂寞了吗?这好似一个永久性的疑问。不止对于那些圣贤人物,也对于所有普通人。人人都需要实现自我,这便是人人都要面对的课题。 然而寂寞不是因为孤傲和偏激,有时候人是需要一种气节才能历经磨难而不失真我本色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这话已被引用烂了,可是“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似乎少有人闻到那一缕幽香。所以说,归根结底,人们最怕的还是寂寞。所以即便我们被现实撕扯得鲜血淋漓,却仍放不下“寂寞”二字。可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呀。你若让君子不去尽忠,就如同让淑女不去爱慕君子一般,那这个世界该是怎样惨兮兮的可怜样儿呢?

不论寂寞不寂寞,让我们各得其所,安处于自己的那番心境中去罢。倘若倦了累了,就放空。在昭昭春日的天台上晒一晒太阳。此刻我和那些被晾晒的白色衣裳和被单也没有什么分别,只是一片空白地任清风吹拂,任阳光照耀。就像是做了一个美丽的梦。于是我终于理解了那一日孔子为何最欣赏的是曾皙想在春日里出游这样平庸而淡然的志愿。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那都不是我最想做的自我。终有一天我必然要卸下重负,回归到那片最初的梦想里去。

 2 ) 《王阳明》及心学体悟

1.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多结善缘,等到你有事的时候就会有人帮助了。但是知恩不报、忘恩负义的人没必要去帮助,过度吝啬的人没必要去慷慨,做人永远吃半分亏。 2.判断一个人的善恶要看它做事的发心,如果好心办坏了事,是可以原谅的;如果出发点是恶的,才是恶人。 3.一个组织里,尤其非民主的组织里,最重要的是要接近掌权人尤其是大老板,要多争取跟老板相处的时间,多跟老板汇报工作,因为再聪明的老板也有认知局限,他接受谁的信息多就更容易偏向谁的立场。《王阳明》中刘瑾扳倒文臣集团就用的是这一招。所以要多跟老板接触,然后让你的对手少跟老板接触。 4.领导之所以能够被小人蛊惑或利用,就是因为领导与其他人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矛盾,小人的建议迎合了领导的利益,比如最主要的是其他人影响到了领导的权力和尊严。其实人与人之间,都是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矛盾的。 5.知行合一才是正道,知与行是一件事的两面,是有始有终的,相互促进的,不可分割的。凡事不要空谈,而要身体力行。知与行应该是同步进行的,知而不行实际上是不知。我现在就是知而不行,戒之! 6.王阳明靠开办书院讲学来传播自己的思想,我也要通过线上新媒体与线下演讲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既可以为自己积累声誉,创造事业机会甚至直接收益,又是古代圣贤“立言”的要义。 7.起心动念必须是善的,但可以利用人心人性去成事,能够分清善恶,知道后就要做到,这就是心学。 8.理论讲出去了,自己就要做到,这就是立言与立功。所以知行合一,其实就是立言和立功,再加上一个立德,就是圣人的三不朽了。 9.演讲能力和沟通能力太重要了,你的想法再好,无法跟别人说清楚,也是没用的。 10.赣南剿匪,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管理和竞争也是这个道理,人心都有其优点和弱点,调动人心就能调动一切,调动人心先要洞察其七情六欲。降伏其心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算全功。 11.赣南剿匪,一面要剿匪,一面要安民,一面要沟通同僚寻找帮手,一面要汇报朝廷。王阳明做事真不容易啊,说明做事要成功,不能一心做事,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比如在企业里,既要会做事,又要会做人,会协调同事,会安抚上司和公司,这样才能工作顺利。 12.心学要义:对己知行合一,对人攻心为上。 13.求取学问真理,最好从做事中去寻,读书次之,清谈更次之。 14.成事需要一个果断的领导,但是果断的前提是认知水平要高,不然就变成武断了。宁王就是一个武断的领导!不听谋士意见,终至落败。 15.竞争之道,自身的实力是一方面,善于舆论宣传也很重要,舆论宣传能够鼓舞士气,获得友军的力量支持,震慑那些捣乱势力,争取骑墙势力。所谓有勇有谋,文武相济是也。 16.上下同欲者胜,管理之道,鼓舞士气很重要,纲领和口号很重要,宣传很重要,演讲很重要,要每天让员工操练企业文化,而且必须全情投入,才能融心入魂。 17.赏罚缺一不可,激励措施和约束处罚措施都要有。恩威并施才能对付不同的人。 18.战场上,靠武器和人数去拼是常规方法,人人都会。高手还要会攻心(兵不厌诈,没有好坏之分,看起心动念是否为善),鼓舞己方的军心,动摇敌方的军心,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如王阳明散布援军信息让对方起疑虑,派人混进城内散布大军攻城信息来稳定百姓不帮叛军,水战中利用士兵的家人(亲情)和免死牌来瓦解敌军士兵军心,利用家国大义来引领士兵在决战中死战。另外,谋划处处多考虑几步,走一步看三步,所以才能以少胜多。攻心是心学之要,重在洞察人的七情六欲而左右之,但本质在行善去恶。而且攻心之法的作用,对于认知水平越低的普通人效果越好,对于认知水平越高的人效果越差。 19.心学跟禅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入世和做事。只悟不做是禅法,边做边悟是心学。心学要知行合一,如果只说不做就变成了禅法和魏晋玄学了。 20.计谋是个中性词,本无好坏之分。坏人用它,诬陷好人,干尽坏事,那是阴谋;好人用它,除奸惩恶,造福百姓,那是阳谋。 21.以攻心之道感召对方,就能把敌人变得少少的,朋友变得多多的。攻心需要洞察对方的七情六欲,以这些为出发点。 22.情和欲要分开,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欲包括色、权、名、利,欲望要尽量克制,但是情义可以自然流露。 23.一个人有许多种想法,但必须以一种为主导;一个城市有许多种人物,但必须提倡一种。这个就是魂,是一个人或者城市的精神文化。比如杭州推崇苏东坡和钱越王、胡雪岩、马云,这是闲适文化、安民文化、拼搏文化、经商文化,那么武汉或者桂林的魂是什么呢? 24.人生无常,所以胜不骄败不馁,得失淡然。无论有多大的好事或坏事,喜悦平和地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25.正心诚意和致良知是心学的首要,其次才是知行合一、攻心为上。一个人只有意诚心正,秉存良知,才能活得坦荡心安。 26.是否是圣人完人,不在于官位权力大小,王阳明时代比他官职高的人多的是;不在于财富多少,比他财富多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而他能成为圣人,正是遵循立德立言立功之道,帮助百姓,追求真理创造心学,知行合一建功立业,虽职位不高,却能尽心尽力而行,虽历经磨难,却不改其志。 27.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8.知行合一,除了言行一致之外,还要求精一专注,将认知和行动灌注于一件事上,才能有所成就。 29.心中只有天理,而无私欲,就是圣人。 30.真正的儒生都是文武双全的,譬如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皆通骑射与兵法,一是为了健身,而是为了建功立业。那种文弱书生不是真正的儒生,更离圣人之道相去甚远。 31.心即理,不用从万事万物中去格物寻求真理,只需从做事中去磨练,用心感悟,不断提升认知,就可以寻到真理了。 32.与小人斗,需要谋略、灵活与耐心,不可冲动,不可不屑,阳明先生这样的圣人都会为小人所扰,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只要小人不害人,便可不理不交,若是害人,便要斗一斗。 33.做事要恩威并施,灵活变通。杀人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杀人是为了救更多的人,两害相权取其轻。对于可以感召的人则感召,不能感召的则用强力。该仁慈的时候要仁慈,该强硬的时候要强硬。 34.教育孩子,琴棋书画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明白事理和有自驱力。明白事理则不会迷惑,有自驱力则会勤奋有行动力。至于学习成绩是第二位的,其他的所谓素质教育课程,更是第三位的。

 3 ) 圣贤礼赞

龙场的王阳明如同任何一个凡夫俗子,为生存所困,为一粟一饭而忧恼。有这样经历的人不多,即便是也少有思索的余地,更谈不上去参悟。越是绝境,往往越能映照出真我。他终究不是一个凡夫俗子,他纯正、坚毅,从不放弃信仰,才能于绝境处重生。而他要守住的又何止信仰,还有孤独与无望,或许终此一生都将如此度过。然而一株不起眼任人踩踏的小花尚有不屈的生机,我又怎能辜负生命?“哪里来的长啸之声啊?”过去常在诗词歌赋中听闻“长啸”,《卧龙吟》中也唱道:“长啸一声舒怀襟”。那时候我就好奇,什么是真正的长啸呢?那一种历尽千万历险与磨难,踏遍荆棘与歧路的求索,多么玄妙,又是多么畅快淋漓:道在吾心,道在吾心,好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那一种世人看似癫狂却光芒万丈的顿悟,我好像真的在靠近,可是我又怎能说是真的靠近呢?我只不过是在千帆过尽之后来赞叹他的恢弘,望尘莫及罢了。

人家的心中能容千军万马,指挥若定,挥洒自如,甚至将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当成是良知之教的讲坛。以出世之心建入世功业,无计胜败,忘却生死,仅仅是一场意念之战。看正气如何战胜私欲,看诚意如何瓦解虚伪。天道在我心中,无所为而无所不为。能胜乎?焉能不胜乎?其实我们自己的心即是我们自己的老师,每每有疑惑,思索中我们都能由心中产生一个正确的答案,然而践行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从来没有崇拜过某个人,而在王阳明身上我才对圣贤有一些了解。他教化众人,感化恶人,从而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每一桩每一件都是那么神奇。无私、光明,更难得是智慧,那种与奸佞周旋,忍辱负重、以德报怨的大胸怀、大智慧。君子正心还不够,更应该培养能力,有所作为,遇事方能应对从容。最欣赏王阳明道别北军时的骑射,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人惊喜,让人叹服。鄱阳湖上的王阳明,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诸葛孔明,而他军事思想的哲学根基是如此之深的,比孔明更多了一份超然的气魄。此时,伍文定站在南昌城楼前的那声感慨也正是我想表达的:“大人是从天上下来的吗?”无论是安民,还是剿匪平叛,王阳明总喜欢用文告来打头阵。文告就是他的援兵,就是他“心战”的铺陈。那都是一番番感人肺腑的言辞,写文章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秉持的观点呢。然而胜利之后的王阳明并没有欣喜,他惜民,忧虑战后民生。那句“残胜如败”的话,《汉武大帝》的卫青也说过,于是瞬间,穿越之感便油然而生。

看着固疾难愈的王阳明迈着肿毒的双腿一步步迈向高台向百姓喊话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六出祁山的孔明。那时候没有麦,他咳嗽了一通,就这样在站着上万人的广场上发表演说。一定是很费力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今再读这段话才真正有所感悟。“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圣贤的本分,而“后天下之乐而乐”于他们似乎从未等到。闲云野鹤、归隐田园从他们出征的那一刻起,就仅仅是一个意念中的美满归途,而于现实之中,他们却总是行在路上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其说是一种淡泊的胸怀,不如说是他们各自况味的自我抚慰。他们如太阳般普照万物,可是没有人会去想起太阳自身的冷暖。他们的宿命中带着一种恒久孤寂的元素,于苦苦求索的暗夜里,于人后不知处,隐隐作痛。“吾谁与归?吾谁与归?”就连这一句兀自的诘问都饱含着寂寥的愁苦。“阁臣们都在阻拦先生进京,让先生等待后命。”功业于圣贤来说,算不得什么头等大事。“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如果说在政治的漩涡中总是难得善果的,又何苦去纠缠?任“朝起朝退”,又“归去来兮”,传道授业才是百年大计。

电视剧里有许多俯仰的镜头,由人物缓缓向天空延展开去。比如王阳明在龙场感悟生死时,比如在江西剿匪感叹“惨胜如败”时,比如便道省亲被范仲淹的“吾谁与归”触动时,比如离别弟子踏上征程赞叹良知的光辉时,更比如征思田在南宁城前抚慰民众时,再比如他于人生的谢幕洒洒道出那一声“吾心光明”时。这许多的许多,好似什么都没有说,也好似都已道尽。不由得落下泪来。

 4 ) 朱厚照比王阳明更孤独

《王阳明》这部电视剧,是由贵阳电视台出品的,有很多老戏骨参演,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在大陆却并未上映,而是在韩国首映。尽管这部剧有一点小瑕疵,比如王守仁在任兵部主事的时候就被称为王阳明,阳明先生,但我觉得它对于大明部分历史复述和演绎还是比较好的。

首先,说说正德,编剧应该是一个比较懂正德皇帝的一个人,他只不过是想摆脱束缚而已,他放纵手下,不是因为愚蠢,宦官集团只是他治衡文官集团的棋子,他才是下棋的人,我认为这比嘉靖的手段还要高明。遗憾的是我在cut中没有看到他的应州之战,从军事方面来说,他更胜嘉靖。

正德十六年,他于京驾崩,享年三十一岁,很多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很多说法都是说和正德十五年垂钓落水有关,但是一次落水就能让一个身体素质极好的朱厚照走向死亡吗?朱厚照的死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疑案。在剧中,朱厚照在南京见了王阳明,认为王阳明是他的知己,懂他的追求,但是王阳明懂却是不能说,谨遵君臣之道,劝他为政以德,以国以民为重。王阳明走了,朱厚照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偌大的龙床上,用龙袍盖住了自己。他和大臣们,祖训斗争了几十年,到头来,还是输。他要想自由,就必须是皇帝,因为帝位能给他权利,悲哀的是,这帝位,也就是束缚他的根源。他的死,是他最后的斗争,也是唯一一次的屈服。总之,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一生是充满色彩的,勇敢的,放纵的,也是悲哀的。

再说王阳明,在《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王阳明被许多人重提。王阳明不仅在思想史上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军事上他曾在赣南平寇,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三不朽之人,立功,立德,立言,是当之无愧的圣贤!但是他绝对是那个时代的叛逆者,宣扬心学,这也是最好统治集团容不下他的原因,否则他入阁成为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为必然。但中华文化也必然失色不少。

所以俩个体制内的叛逆者一遇见,必然是惺惺相惜,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但终究君臣有别,两个人,王阳明战胜了,朱厚照战败了。因为孤家寡人,没有人会帮朱厚照,而王阳明成为圣贤的道路上,艰难,却不孤单。

但是,正德却终究是正德,天下人谤我诽我,却也与我何关?而王阳明即使 受到过历史的冷落,但是到今日,王阳明在中国,东亚,乃至世界,得到了一个圣贤应得的尊敬和评价!

 5 ) 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和史实在大陆并不被广泛熟知,所以仅有几条评论,也就不意外了!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片,结合史实,系统阐述了阳明心学的发生发展以及现实运用。大陆没有播出,自己找原因。在韩国播出了。日本是特别推崇阳明心学的国家,会举办纪念阳明先生的活动和学术论坛。日本的海军大将腰间的腰牌刻着"一生俯首拜阳明"。蒋介石一生推崇阳明心学,败退台湾后将台湾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并要求他的部下都研学阳明先生的著作。

 6 ) 天下之大,无一知己

看过的朱一龙旧剧里有三个皇帝角色了,一个是《芈月传》里芈月的儿子嬴稷,一个是《大明嫔妃》里的朱常询,一个是《王阳明》里的朱厚照。后者没播出,但最有看头。

看的朱一龙cut,挺过瘾的,见识了一个离经叛道做自己、攻气十足的小皇帝。按照百度百科上的资料,朱厚照就是这样一个时而暴戾时而英明的怪胎,被后世诟病,但也有独特魅力。

想不到,23岁时的居老师已有了这样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霸道总裁角色,他的演绎让人惊喜,立体又生动,仿佛眼见一个阴郁桀骜的小皇帝,他游戏人生,他放飞自我,他痛恨反抗着加之于皇帝身上的种种束缚。

并且那时居老师已能从细节上丰富人物。比如兵部尚书王琼奏事,朱厚照手贱两次拈他头发丝儿,隐示王琼也是朱厚照后宫团一员,小皇帝风流荒唐。和王阳明再次相见,交心长谈,还拉臂喂饭,实有陪我一起玩的爱悦收编之意,奈何王阳明揣着明白当糊涂,懂你,但不陪你玩,我正经做自己,朱厚照心凉颓然,盯着他背影许久,叹天下之大,无一知己,一身落寞回屋抱自己。

这剧不能播出真的很可惜。

Ps:17集朱一龙cut备忘录:

3 初见王阳明,攻气十足

7 拈兵部尚书王琼头发丝儿,百度有典故(二人有一腿)

8 小皇帝的魄力

17 交心,良臣非知己

 短评

大明王朝第一名臣 可惜上镜率在大中华地区实在可怜 日本“战神”那句:一生伏首拜阳明 基本在大中华只有抵制效应 我们放弃的都是让别国强大的东西

10分钟前
  • CLUB7
  • 力荐

这么杰出的伟人我们正统评其为唯心而无视甚至抵制,但日本人,韩国人乃至多国都去潜心学习致用。这么好的电视剧居然在韩国首播,现在网上找到的基本只有韩国版本……我们现在说台湾忘祖淡化中华历史,有时也要反观自己啊……

15分钟前
  • 申先生
  • 力荐

不说别的,单说朱厚照这个皇帝,剧里就诠释得非常好,不会那么脸谱化,有深度也符合历史,最起码编剧是真的懂这个皇帝的,还要感谢我龙哥,真的演的特别好,本来冲着龙哥看的,看完喜欢上正德皇帝了。

20分钟前
  • 冷茶
  • 力荐

我知道给1星是不够的。但是我想说,少给的那2个星是因为有人多给了。看了1集,我开始怀疑这个电视真的有9.1分么?看了两集,我觉得他可能真的不应该有9.1分!看了五集,我就想弃剧,但是我又怕错过一步优秀的作品,况且又是仅有的讲一个我们民族上的圣人的电视剧。我继续看了6集,我觉得他是真的被高估了。范范的说下自己的感受:1,给圣人立传,本剧不是不够严肃,是实在细说成分太多了。范了标准的中国式作文的毛病,什么好事都要让主角参与,出道就是完人,满级号,可以直面大BOSS!编剧真的是用力过猛。我想说的是,阳明先生真的不需要这些!!2.看阳明先生的剧,我期望在剧中看到他的成长历程;悟道心路历程;想看到他一心悟道的封圣之路;想看到他践行“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历程中的殉道精神;想看到他的传道,辩经的场面。

24分钟前
  • ⊙∀⊙!
  • 很差

为编剧打五星。既有感性的温情,又有理性的深度。不落于传统史学的窠臼,又不故作翻案惊人之语。实在难得。

28分钟前
  • 姑苏有雪
  • 力荐

陆剑民老师演的非常棒,剧情设置也合情合理,陆剑民老师可以以此片封神榜!!

29分钟前
  • 翠凌峰
  • 力荐

一直以来我对龙哥的演技十分肯定,但对剧本却不抱有太大希望,但这部正剧实在是给我太大的惊喜。朱厚照的这个角色龙哥实在是刻画的太精彩了。你以为他愚蠢昏庸任人摆布,其实他是心有城府让人琢磨不透。我看国内的电视剧从未掉下过眼泪 ,最后小皇帝的独角戏让我流泪了。他向往的是自由,奈何生在帝王家,对他来说,这把龙椅是坐不热的。他以为王阳明是知己,但两人终究是君臣,他坐这把龙椅是为了“玩”得更好,而王阳明是想让他单纯的做个明君。所以无论多么声色犬马,他都是孤独的。

33分钟前
  • 普通梦想家
  • 力荐

第一次看到韩版的国产历史剧,当时没能在国内播出真是可惜。小皇帝朱厚照简直是历代皇帝中的泥石流,精灵古怪,傲娇自负,有时又乖巧听劝,居老师的演技那时就初露锋芒啦。看完全剧特别想读两本书《王阳明》和《明朝那些事儿》。

38分钟前
  • 草莓棉花糖
  • 推荐

虽然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但是王阳明真的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了,看剧的时候正在看明朝的历史,其实对于朱厚照这个皇帝,印象并不是很好,但是演员塑造出来的这个朱厚照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和以往电视剧里的皇帝都不一样

43分钟前
  • 吹风机了
  • 力荐

看的是韩文字幕版,也不知道为什么至今都没有上星,不过这部片的造型实在是让人无力吐槽……

44分钟前
  • wenwen
  • 推荐

可惜被禁了,这片子很出彩,特别是朱厚照,这大概是正常描写这位小皇帝的片子吧

49分钟前
  • 无尽之夏
  • 力荐

陆叔曾经是演过朱宸濠的,这次演了王守仁,呵呵,攻守皆宜啊。说起来,还是王守仁比较合适他,文武皆能,尤其戎装的样子跟当年的卫青一模一样!

50分钟前
  • celine1021
  • 推荐

朱厚照这个人物被刻画地非常出彩,极聪明却极孤独,编剧和演员是真的下了功夫的,没能在国内播出绝对是非常遗憾的,总之,剧情非常吸引人,演员都演技在线,,强烈推荐

51分钟前
  • 什么叫tmd京喜
  • 力荐

朱一龙补档进行时。不得不说完全超出我的预料啊,不能播有点可惜。其实是龙崽早期作品里演技有突破的一部。整体配置剧本的话,在所有作品里都是数得上号的,没能播出太可惜了……

54分钟前
  • 薛兀白
  • 推荐

刚看完7-14集,没有朱厚照的画面。第16、17集没有朱厚照的画面。第20集无第22集无朱厚照,26集无朱厚照28无30无35无,36无,37集无朱厚照,本集宣布驾崩

58分钟前
  • 小葫芦
  • 较差

妈呀这么好的剧居然被禁了,被韩国买了,这部剧拍的很好,正剧班底,很多老戏骨,剧本表演服装道具台词一流,每个角色都立体丰满,连小太监满满都是戏,剧情也很棒,真实地还原了那个时期的君臣,八虎现状,看的出来很有诚意,下了很大功夫做这部剧。优酷上已经有人上传高清画质了。听说朱一龙演小皇帝的时候才23岁刚毕业,把小皇帝的荒诞不经爱玩有心机演的很不错

60分钟前
  • Caroline
  • 力荐

王守仁-陆剑民;娄妃-周海媚;褚氏-梅子;宁王-刘红雨;王华-达式常;刘健-任学海;谢迁-徐敏;伍文定-蒋冰;明武宗-朱一龙;焦芳-魏宗万;葛通-董彦麟;刘瑾-张卫;李东阳-崔可法;杨一清-石维坚;乔宇-蒋恺;王岳-秦焰;雷济-王槊;徐爱-丁宇辰

1小时前
  • Bordelle
  • 力荐

看的朱一龙cut,从台词和最后朱厚照和王明阳的对话戏份来看,这个剧起码可以打4星以上~个个老戏骨就是不一样,编剧也很厉害,朱厚照这个人物虽然戏份不多,但被拍得立体又生动

1小时前
  • mibii
  • 推荐

剧本很棒,很可惜不能在国内播。阳明先生是真正的圣人。心疼朱厚照,不过是个孩子,却要坐在冰凉的龙椅上。

1小时前
  • Tina_小滚
  • 力荐

就电视剧而言,个人觉得真的是正剧里的前者了,编剧,团队都很用心,百度了一下,剧本大纲都是历经了重重难关的,真的很有心,希望国产剧可以多多学习多用点心。演员也非常不错,人物刻画的都很饱满,像朱厚照虽不是明君却不令人讨厌,很奇妙。但也有缺陷希望正剧越来越好。强推!!!

1小时前
  • 山里红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