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马特第一季

全8集

主演:Julian Koechlin,Rachel Braunschweig,Sophie Hutter,Jérôme Humm,Benito Bause,Anouk Petri,罗兰·维斯内克,Miriam Maertens,Marlise Fischer,朱迪斯·霍夫曼,Roland Bonjour,尼可拉·佩罗,Hans-Caspar Gattiker,Imanuel Humm,卢·哈尔特纳,Aaron Hitz,Maria Rebecca Sautter,Peter Hottinger,Leonard

类型:美剧地区:其它语言:德语年份:202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1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2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3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4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5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6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13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14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15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16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17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18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19纽马特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刚看了前6集,放不下了...

1)剧情挺抓人,有张有持不拖沓,是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相结合的那种类型,时代背景是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巨变时期;
2)演员不错,恺撒是我喜欢的核网危机(The Sum of All Fears)里演俄国总统的Ciaran Hinds,老谋深算领袖气质。演年轻屋大维的是曾在怒海争峰中演英国小军官的Max Pirkis,把未来的罗马第一公民的天才和阴骘表现的很到位。女演员们就不多说了,每集必有人露点啊,罗马的性风俗真是……
3)细节吸引人,在我看过的表现罗马帝国的历史影片中,第一次把普通人的生活带上屏幕。骑兵们在没有马镫的马上战斗,脏兮兮的市场和街道,士兵的薪酬奖惩和后方军属的生活,贵族们的宴会详情等等,在气氛营造和细节表现方面确实是电视剧占优啊;
4)第一季的导演有导007黑日危机的,有导过几集欲望都市和X档案,编剧写过欲乱绝情妻和NYPD BLUE,阵容不俗,值得继续期待!

 2 ) 我来,我见,我征服!(Veni, vidi, vici)

    拿破仑崇拜恺撒,就像恺撒崇拜亚历山大。
    评价恺撒,一定要慎用“伟大”一词,因为在很多人笔下,他是一个“暴君”。单就恺撒的个人能力而言,在当时的确无人能出其右。军事上,他远征高卢,和几百万蛮族作战,光荣凯旋。“前三头”之一的庞培虽有军功,且曾在三月内平定了海盗,但和恺撒较之,亦缺乏判断力和魄力,客死异乡似乎并不奇怪。笔者并不同意把恺撒和庞培之争视为“专制”与“共和”之较量,因为这不外乎是两大政治集团的斗争,不仅与正义无关,更与现代民主的概念相去甚远。如果从所谓“阶级立场”来看,庞培和代表贵族势力的元老院结盟,而恺撒则有广大来自平民阶层的拥趸,相比之下,似乎恺撒的“成分”更要民主一点。
    打败庞培,恺撒开始着手建立对自己有利的集权制度,从他获得终身独裁官这一职位开始,就饱受无数人的诟病,他们认为这是独裁的开始。其实独裁官是一种合法官职,一般出现在非常时期(发生战争和内乱),由元老院选出。独裁官集内政和军权于一身,以便迅速解决棘手问题,这和“独裁者”完全是两码事。那么有历史学家评议,认为恺撒在重复大独裁者苏拉的措施,以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不错,恺撒的确有此倾向,但这个判断随着他的遇刺而变成了一个永久的猜测。而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屋大维,名声却较恺撒好了许多,这着实让人有些费解。屋大维在“后三头”建立之初,于罗马城内血洗异党,这是恺撒从未做过的。恺撒对待敌人的态度,用某些人的话说,实在有些“妇人之仁”。
    当庞培和元老院宣布恺撒为“全民公敌”时,恺撒带兵南下,几乎未遇抵抗就进入罗马。庞培仓皇逃跑,留下不少余党。恺撒宣布“顺我者昌”,且并未执行“逆我者亡”,他用一种政治上少见的宽容对待所有想将他碎尸万段的敌人。恺撒的义子布鲁图斯和政治立场一贯摇摆不定的西塞罗跟着庞培到了希腊,一开始还有点生死与共的味道,可法萨卢之战庞培大败。这二人出于某种考虑(笔者认为是贪生怕死之念想),决定向恺撒投降。恺撒不计前嫌,笑脸相迎,且视布鲁图斯为心腹。恺撒追到埃及,庞培已经身首异处。据说恺撒看到托勒密的手下将庞培的脑袋端上来时,顿时勃然大怒,甚至还为此而流泪。
    某位文豪笔下,布鲁图斯成了维护共和之象征,形象伟岸,着实让人敬慕。而在笔者看来,布鲁图斯的人格似乎有点问题。布鲁图斯之父死于庞培之手,而在“干爹”恺撒和庞培发生冲突时,他却无视“杀父之仇”,投靠敌营,有点认贼作父的意思。但这话似乎有些尖刻,因为你可以说布鲁图斯有“崇高之理想”,家仇何足挂齿?那么既然如此,他又为何半途而废,置理想于不顾呢?就这一点而言,因战败切腹自杀的小加图,比他可敬百倍。这还不止,恺撒的谅解和喜爱,似乎并不能打动布鲁图斯,他曾经不认亲爹,现在干爹也不认,头顶维护共和之名,举刀弑父。这种人若被万人敬仰,岂不是要让儒学圣人们捶胸顿足?
    无论如何,恺撒之死和他对敌仁慈的政策不无干系,他原本可以学苏拉来个大清洗,可却用宽容去化解仇恨,结果断送一世英名。按照常理,“暴君”一死,天下人应该张灯结彩,拍手称快了吧?布鲁图斯一开始也是这样想,他以为恺撒的势力会顷刻间土崩瓦解,人民会将桂冠戴在他头上。可当他站在广场上,慷慨激昂地公布恺撒已死的消息后,人群只是沉默,听不到一点掌声。没过多久,愤怒的人群开始涌向凶手的家,无数人被杀,布鲁图斯只得狼狈而逃。看来他自认为伟大的壮举,并未顺应民意。恺撒的接班人屋大维继承其财产后,完成了舅公的未竟事业,成了罗马帝国的首位皇帝。屋大维之雄才大略,似乎不在恺撒之下,他之所以当了几十年的“太平天子”,从政治的角度来讲,其实是深谙官场厚黑,该下手时绝不心软。恺撒的悲剧,就在于他未将人性的阴暗把玩透彻,一个忽左忽右的布鲁图斯都未能引起重视,又怎能将大好河山收入囊中呢?
    回想最后一幕。维纳斯之子,一个骄傲的头顶无数荣誉的恺撒,曾经带领罗马将士踏平高卢,大败强敌。这位万王之王,不顾一切不吉利的预兆,昂首走进危机四伏的议事厅。面对凶手,他奋力抵抗,被刺23刀,却一声不吭,当他看到布鲁图斯也举刀扑来时,绝望地说:“也有你?我的孩子。”于是便放弃抵抗,倒在了他站立过无数次,发表过无数演说的地方。恺撒逝去,英帕拉多(imperator)却还在,这个词不仅有“胜利者”之意,还逐渐演变成了emperor和empire。如果我们记住七月的英文July,就记住了恺撒的名字,如果我们知道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就知道了儒略历。
    恺撒不是大帝,因为他从未称帝,他只是一个壮志未酬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给后人留下无数谈资的无冕之王。

 3 ) 愿象那水中浮木

庞培站在大海边,远远一个背影。他刚读完凯撒的来信,信中的内容很不祥:凯撒拒绝了停战提议,一定要对落荒而逃的庞培穷追不舍,直到把他的人马赶尽杀绝为止。庞培握着手中的信笺,一时茫然无措,转过身,对跪在海滩上的信使说:怎么办呢?怎么办呢?你一定很高兴吧?你,一个奴隶,不需要意志,不需要做决定,象水中的一块浮木,该是多么惬意……

《罗马帝国》是我出国十年来完整看下来的唯一一部外国电视连续剧。这个长达22集的电视剧看下来,仔细回想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片段,竟然是上面这个对剧情无足轻重的画面。一个世界上头号强国的国君,站在大海边,对着一个一无所有的奴隶,表达他的嫉妒。

在读中国历史的时候,我曾深深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当皇帝呢?那简直是世界上职业风险最高的工种,危险系数肯定高于矿工、赛车手或者拳击手。南梁皇帝萧衍被活活饿死,宗钦宗被马踩死,隋帝杨广被绞死,北魏皇帝元诩被亲生母亲毒死……可以说死法五花八门推陈出新。我想没学过统计知识可真是害死人,不然这些皇帝应该知道以下悲惨的数据:据说中国历史中生卒年月可考的皇帝平均年龄只有39岁,刨去新生儿死亡率不算的话,比普通人平均寿命要低18岁,而且皇帝的非正常死亡率为44%,远高于普通人。

当然高风险也伴随着高收益。当了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饭桌上佳肴百味,但是说真的,一个人只有一个胃,他能吃掉多少东西呢?一个男人也只有一个性器,他又能睡多少美女?同治皇帝勇于在床上挑战自我,结果死在了梅毒上,可见睡女人这事,也不是多多益善。至于美味佳肴,我们知道,吃多了鸡鸭鱼肉会血脂升高搞不好会还会弄出冠心病,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毅力去跑跑步机。

在反思集权体制时,我们惯常的思路往往是它如何为害民众,却很少想到专制者本身往往也是受害者之一。在《罗马帝国》里,想独霸执政官权的庞培被前部下割下头颅,叛乱即位的凯撒被布鲁图斯杀死在元老院里,一心想成为第一夫人的阿提娅被所有的男人背叛,三巨头之一安东尼被被逼自杀,工于心计的埃及艳后成为屋大维的阶下囚……在这个故事里,上帝像个爱恶作剧的孩子,而权力是伊甸园里的苹果,亚当和夏娃们不断地向它伸出手去,等他们几乎要够着它时,上帝突然把苹果给抽开去。于是,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被诱惑的人一个个栽下天堂去。

一个人占有得越多,就被占有得越多。传说中的辩证法,简洁又生硬。

据说著名贪官胡长清临刑前曾感慨,如果我们早点放开新闻监督,也许我就不会是今天这个下场。当然不是所有贪官都象他这样倒霉,他们吃了无数鸡鸭鱼肉睡了无数女人还在吃鸡鸭鱼肉还在睡女人还将吃鸡鸭鱼肉还将睡女人,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就算不是他们自己还,也将是他们的重子重孙还。崇祯在树上吊死时,也许至死也想不通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Well,孩子,到底问题出在哪,问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去。戈尔巴乔夫倒台时,可能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自己救国救民的一片苦心为何换来如此下场,对不起,老先生,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词叫“积重难返”。

我常常觉得佛教有它的科学性,它讲因果,讲报应,讲积德与积怨。当然它没用科学的语言来讲,但道理却貌似经得起检验。很难想象一个人终日鸡鸭鱼肉而能够做到血脂如常,或者睡女三千仍然健壮如牛。怀抱权力就象怀抱一颗定时炸弹,击鼓传花的游戏中,总有一个最后接到炸弹的倒霉蛋。

去年国内有本卖得挺火的官场小说《苍黄》。读了之后我简直对基层官员产生由衷同情。我想做官真累啊, 今天要组织截访,明天要组织删贴,后天要暗算某人,大后天要被某人暗算,如此惶惶不可终日,权力几乎就是个负担。我想我要是书中的县长局长主任什么的,肯定无比悲怆,不就是多吃几口肉多睡几个女人嘛,活得如此心力交瘁草木皆兵过街老鼠,这事到底划不划算。

但我最感同情的还是清末的光绪。他甚至没有选择去追逐权力,而只是被权力选择。孤单的少年,坐在空旷皇宫的巨大座椅上,徒劳地守卫一个空心帝国。小小年纪要凌晨四点起床,要读枯燥的诗书,要严守礼仪,要忧国忧民……100多年后,他应该是大街上一个穿耐克鞋听ipod的孩子,但是他不幸生在了100年前的爱新觉罗家庭。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像当年的庞培注视那个信使一样注视过宫中的太监,想:若我能像你一样成为水中的浮木,该是何等的惬意。我想世上大约没有谁比那些身处权力顶峰的人更懂得权力的悲剧,但这只能是他们无法言说的秘密。

 4 ) 小人物改变大历史

好看是真好看,血腥也是真血腥。声效又做得好,一颗头颅被砍下来,“噗嗤”一声戳进墙上的钩子里,听得人神经抽搐,牙齿都咬紧了。片头和片头音乐都做得好,那些墙壁上的涂鸦,像动画一样的活了起来,男人的头顶血花喷涌,赤裸的女人从里头升上来,张开手臂,像是随着音乐在舞蹈。历史是男人的,还是女人的?

阿蒂亚(Atia of the Julii)和塞维利亚(Servilia of the Junii)先是争风吃醋,后来是争权夺利,指挥各自的儿子屋大维和布鲁图斯打打好好,死人无数。男人征伐天下,女人左右男人。勾心斗角,分分合合,要讲述清楚很难,要看明白却很简单,这一切早就写在史书上了,变来变去也没个变数。其实历史一点不好看,实在是因为犯不着替古人操心。而这个片子好看的地方是Lucius Vorenus和Titus Pullo这两兄弟的际遇。

小人物改变大历史。

先是两个人运气好得不得了,找到了恺撒被偷的军团军旗,捎带脚救了屋大维的命,班师回朝时,无意中遇上转运国家金库金子的马车,押运回都,Lucius升职,得到恺撒和安东尼的信任,Pullo得到一个女奴,又做了屋大维的师傅。两人随军出征被困在海岛上,用海水泡涨的尸体扎了个人皮筏子漂回希腊,遇上败逃的庞培,上演了一出捉放曹,全了他们的忠义之心。

到了埃及,又找到了美人艳后,Pullo还和艳后一夜风流。第一季结束时,Lucius已经成了地方长官,穿上雪白的长袍,雄姿英发,踌躇满志。不料好运气用光了,霉运降临,恺撒被刺,老婆跳楼,儿女被卖。从峰顶降到了谷底。

第二季两人就和奴隶头子,黑帮,罪犯,强盗打上了交道,坐镇山头,收保护费,暗杀,黑吃黑,谁的拳头硬就听谁的。免不了有火并王伦,架空晁盖等戏码,热闹刺激。等醉醺醺的安东尼跑到埃及和艳后双栖双飞又双双毙命后,屋大维斗败了布鲁图斯,罗马挨下去就是几十年的太平日子。日子一太平,就没戏了,故事当然就完了。《罗马》拍两季后结束,正当其时。Lucius也死了,Pullo领着艳后和他生的儿子,安享太平去吧。

剧集一拍几年,演员也日渐变化,镜头不客气地都留下影儿来。就见阿蒂亚从丰满到胖到肥,充气似的一路胖下去,看得人心惊肉跳;而西塞罗就越来越瘦,到死的时候,瘦得皮都打褶了。

最有型的是站在街头读红头文件的肥胖新闻官,每一桩重大事件都由他大声读出,并伴有潇洒有力的手势,双目炯炯,一脸威严,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气势如山,也肥壮如山。

 5 ) 观《罗马》第二季

不似某些剧集江郎才尽虎头蛇尾的让人不看难受看了更难受,罗马这部剧集占了前人的便宜,丝毫不用考虑剧情发展这个令编剧们内分泌失调的问题,因为历史已经把剧本蓝图勾画好了,编剧们只需要把这蓝图添油加醋,加上床戏群P,就可以非常幸灾乐祸的看着别的编剧内分泌失调了。

罗马第二季跟第一季相比毫不逊色,在各方面都毫不逊色,唯一让我觉得不满意的是成年屋大维,演技明显比其他演员弱,甚至不如少年时代的屋大维,比较让我失望。屋大维从少年时的聪慧过人忽然转变成成年后的变态伪善毫无人味,让我颇为难以接受。也许他是恨他那放荡的母亲,所以要亲手扼杀她的幸福,但他对他姐姐那样有点说不过去,不知历史上的屋大维是否也如此变态,有无了解历史的人聊聊看。

安东尼的表现在这季里是很不错的,当他被迫逃出罗马自拉大旗的时候还是非常有男人味的,只是后来被埃及艳后给误了。他对埃及艳后的着迷很没有铺垫,镜头一转他和她就生了一堆子女还搞了奇怪的遗嘱。其实作为剧集,完全有空间多下点笔墨的,我不介意搞个第三季。埃及艳后没有王者气概,虽然丰腴美艳,但气颇不够,从第一季开始我便觉得这个人物选角不对,不过倒有其他人很哈这个美女的,觉得很有味道,当然这些其他人都是男人。

屋大维的妈妈阿提娅在第二季比第一季可爱了许多,第一季里恶毒的有点令人发指,在第二季里虽然恶毒依旧,却让人觉得这个女人恶毒的可爱,不管耍啥花招都会让人看破,却还是坚持不懈的耍宝。我相信安东尼和她是真心相爱过的,起码在安东尼在阿提娅门口告别的时刻,他们是深深相爱的。只是在时间的洗刷下,在那遥远国度,安东尼和艳后日日笙歌醉生梦死忘了曾经的誓言,而阿提娅却痴痴的在家里年复一年的等候。一个曾经放荡的女人为了爱情也可以如此痴情。安东尼在多年后神智半迷离的状态下,问乌瑞纳斯她还是跟以前一样装腔作势吗?这句话里看似嘲讽,实则有无限深情,过去的种种相信再无情的男人也无法完全忘却,只是眼前的美人更让现在的自己难以割舍罢了。新欢总比旧爱强。

阿提娅对儿媳妇说,那些比你厉害百倍的女人日日钩心斗角,你看她们现在的下场。她说的也是自己吧,是对自己过往的忏悔。剧集最后,阿提娅在盛大庆功游戏上,看到安东尼被侮辱的雕像,还是忍不住的眼眶湿润,她还是忘不了他,虽然他负她那么多。

乌瑞纳斯虽然性格变化很大,但是这个转变完全可以接受。他的结局也是可以预料的,毕竟之前狠事做的太多了。而波罗则是全剧中运气最好的一人,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第一季里他只是粗蛮无脑的一个粗人,而第二季里他不但身手过人,才智也大有长进。他也是全剧里结局较为美满的一人。虽然日子清贫,但问心无愧。

剧中的战斗场面颇受一些战争迷的赞赏,但对于我这种战争盲人来说,基本是忽略这种场面的,对我来说,重要的还是人物刻画和剧情发展。这部剧集是我相当喜欢的,最遗憾的是太压缩了,象lost那样的剧集都没完没了的拍下去,罗马这样的题材怎么不拍的再详尽一些,也许招高一筹的编导们觉得意犹未尽才是最好的滋味吧。

 6 ) 《罗马》(下):塑造性格人物

(芷宁写于2007年11月13日)
    统观两季《罗马》,观众能察觉到该剧的绝对主角,既非叱诧风云的恺撒,也非名噪一时的马克·安东尼(詹姆斯·普尔弗伊饰演),而是他们的部下——士官卢修斯·乌瑞纳斯和士兵提图斯·波罗。
    乌瑞纳斯和波罗同属恺撒的13军团,都英勇无畏、性格强硬,更杀人如麻。和那个时代的很多罗马人一样,他们渴望着个人荣誉,也执迷于自己的欲望,都期望得到幸福,常年在外征战的乌瑞纳斯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妻女身边,而了无牵挂的波罗则只想在打完仗后去乐一下。同时,他们又各有特点,乌瑞纳斯性格内向、办事成熟稳健、遇事多虑一些,而波罗的神经则有点大条,为人粗放一根筋的他凡事先做了再说,在战场上一旦杀红了眼,连领袖恺撒的命令也敢违抗。
    剧集开始没多久,命运就将乌瑞纳斯和波罗联系在了一起,奉命去寻找被盗鹰旗的他们,在途中解救了被俘的奉母命前去探望舅公恺撒的年仅11岁的屋大维(麦克斯·帕金斯饰演)。一开始,乌瑞纳斯和波罗互不欣赏,甚至互看不顺眼,殊不知这两个性格悬殊的男人,在此后的人生中会成为过命的兄弟,而他们跌宕起伏、多舛突变的生命历程就如同彼时风云变幻的罗马时局。
    时值罗马共和国晚期,政治腐败司法不堪,权贵们穷奢极欲,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实权被控制在军队手中;公元前44年,恺撒完成了对高卢的血腥征服,也成了很多元老们的眼中钉;恺撒和曾经的战友庞贝(肯尼思·克兰哈饰演)之间的较量如期而至;恺撒和忘年交布鲁图斯(托比亚斯·曼希斯饰演)之间的较量后续上演;战争运向来好的恺撒在打败政敌之后,一举征服了埃及;恺撒遇刺血染议政厅;屋大维和安东尼之间的合作与决裂;安东尼走向灭亡之路……在所有的这些重要历史事件中,乌瑞纳斯和波罗不是旁观者,而是局内人、亲历者,所以说,剧集《罗马》又有“罗马双龙记”的意思。
    命运交织的乌瑞纳斯和波罗之间真挚的异姓兄弟情谊,是在各种风云际会中不断累积叠加而成的:酒醉的波罗被人开了瓢,他趔趄地去找乌瑞纳斯,而此时的乌瑞纳斯虽不喜欢这个莽汉,仍不顾妻子反对,拿出钱来医治波罗;乌瑞纳斯是个常年在外的军人,偏偏娶了个美丽的女人奈奥比(印蒂拉·瓦尔玛饰演)为妻,当他回到多年未归的家时,发现奈奥比怀抱着个一个男婴,奈奥比谎称婴儿是长女的,屋大维和波罗查到了给乌瑞纳斯戴绿帽子的人,此刻年少的屋大维显示出了一个未来统帅的素质,他冷静地命波罗杀了此人,并要求对乌瑞纳斯保密;波罗犯了大错被投进殊死搏杀的竞技场,眼看寡不敌众,看台上的乌瑞纳斯跃入场内,和波罗并肩打斗,并救出了波罗;若干年后,乌瑞纳斯追随安东尼远赴埃及,将子女托付给波罗照顾,而在埃及,为了保护波罗的血脉,乌瑞纳斯拼尽全力……
    在历史事件和个人历程的结合处理上,该剧做得巧妙,如当乌瑞纳斯作为恺撒的贴身护卫陪同恺撒进入议政厅前,有人故意告知他关于奈奥比出墙的真相,他怒而回家质问,结果无人保护的恺撒惨遭毒手。又如,当痛苦中的乌瑞纳斯再次从军时得知,孩子们已被敌手卖为奴隶,终于找到后,孩子们却因所受过的苦,以及误以为他杀了奈奥比而仇恨他,长女甚至出卖老爸的利益给敌手,乌瑞纳斯痛彻心肺,将孩子们交给波罗照顾后,随安东尼踏上了埃及之路。又如,因为贸易、税银、利益,其实更多的是累年的积怨,屋大维和安东尼再次决裂,而引发这场注定要打的仗的导火索便是由波罗复杂监运的金币被盗……诸如此类的巧妙关联,在该剧集中比比皆是。
    该剧成功塑造了两个草根英雄乌瑞纳斯和波罗,他们的生活、个性、行为无不打着罗马的烙印,他们的爱情、亲情和家庭不断在罗马的历史洪流中沉浮,直至遭受到打击和重创。在遭遇背叛时,乌瑞纳斯万念俱灰,怀疑起自己的信念,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历经磨难后,乌瑞纳斯终于给妻子的私生子小卢修斯一个父亲式的搂抱,看到这里,观众甚至比剧中人还感慨万千。在朝不保夕的营生中,波罗比他的好兄弟更能快意恩仇,到最后,这位粗线条的汉子似乎也长了大脑,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保护自我、兄弟和家人……
    同时,该剧还生动刻画塑造了诸多历史名人:天生的领袖恺撒,他光鲜的形象背后是顽疾的困扰,他的好运气也有用尽的一天;天才的领导者庞贝,他不是朋友就会是可怕的敌人,而他的死却令人有一种英雄末路之感;工于心计的元老西塞罗,还是没能抵过更有心机的屋大维;有勇无谋的马克·安东尼,嘴角总挂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他是块执行打仗的好材料,然而,总以下半身来想问题的他最终因女人而送命;纤细苍白的屋大维,在人们都小瞧他的时候,他那颗善于思考的脑袋已洞悉了权谋的复杂性和可怕性,他和恺撒的几次谈话所透露出来的聪明理智,体现出一个笑到最后的人所必备的素质,而奇特的成长环境,让他的癖好也很奇特;屋大维的老妈、恺撒的外甥女阿缇娅(波丽·沃克尔饰演)是一个骄奢淫逸又心肠毒辣的女人,这位寡居的贵妇为了自身和家族的利益,可以做出很多出格的事,包括破坏女儿奥克塔维亚的婚姻、买凶杀人、绑架贵族、拉拢打压,在她诸多的阴谋诡计面前,她糜烂的私生活就显得一般般了。
    此外,该剧的小人物也塑造的活灵活现,如恺撒的书记员、走卒小贩蒂蒙等。不过,其中最出彩的是那位罗马城的新闻发言官,他每天于广场上接过一个个记事石板,激情澎湃又声情并茂地宣读着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胖胖的身体随着他每个抑扬顿挫的发音、每个慷慨激昂的动作在颤动、在晃悠,十分有趣。
    剧集《罗马》所呈现出的人性是赤裸裸的,毫不虚伪,也不加掩藏,更无需美化,人们的爱与恨都来得很强烈,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不断地昭示着彼时人类野蛮而蓬勃的生命力,以及毫无秩序、胡乱自由的本性。彼时人们的愿望也是血淋淋的,他们用生祭、用鲜血来表达自己誓言的决心,诅咒更是来得犀利猛烈,只要能达到目的,甚至可以搭上性命,如恺撒的前情人塞维利亚(琳赛·邓肯饰演)对阿缇娅的血咒。
    可以说,该剧将人性深度剖析又直接展现,将人类的弱点和暗面更是呈现的淋漓尽致,在利益和私欲面前,不是每个灵魂都是坚强的。随着一拨一拨的血腥较量,不断有人在权谋与斗争中被踢出罗马的历史舞台,在剧集结束时,屋大维貌似荣耀地站在了罗马和历史的面前,然而,其背后却满是枯骨、鲜血、阴谋、仇恨及对家人的利用和伤害,当他被母亲和姐姐指责为“怪胎”时,这个当权者终于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该剧集除去虚构的那些角色,主要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与书籍上所描述的十分接近,也都因演员的出色演绎和影像制作的精良而生动鲜活,在该剧中,这些历史书上的名字不再平板、概念化,而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仿佛被集体复活了一般,而在这种复活中,该剧集的史诗气质便一览无余。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4638655_d.html

 短评

看人家这历史剧拍的,22集把政治、爱情、民俗、斗争、权利、友情一大堆人的事都交代明白了;看中国拍的,百十来集光讲一段狗血爱情戏;再看棒子国,拍好几百集什么也交代不明白...

9分钟前
  • 晴天☀️
  • 力荐

百夫长的老婆搞了个外遇,凯撒就死了,历史的车轮……好方。终于知道曼斯雷德的选角是咋回事儿了,以及newsreader太有腔调。

14分钟前
  • The 星星
  • 推荐

罗马绝对是个神奇的国家,他侵略过的地方的人都不仇恨罗马,相反都要争自己是罗马后人。

18分钟前
  • CL
  • 力荐

美式通俗剧加强化戏剧性加戏说历史,牛逼!妈的我们自己的历史剧怎么拍不成这样?

19分钟前
  • 小老鼠
  • 力荐

最好的历史剧。从凯撒从高卢班师罗马开始,到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死结束,阴谋色情暴力,占全了。属于把电视剧三国演义换上电影赤壁的美工布景,用会演戏的演员把那些策略演活,再把貂蝉大小乔按照肉蒲团的尺度走一遍。强烈推荐!

24分钟前
  • 兰小欢
  • 力荐

也许是先看了冰与火的关系,罗马并不如我期望的那般精彩,正如线条流畅的裸体美人,你光看了还不够,更想她来点新花样,可惜罗马没有给我新花样。编剧力度稍弱,第一季失望的结束。因为这部戏对屋大维的厌恶改观,期待他第二季与安东尼的对戏。男人是在血与屌中成长的,还有永远不要惹怒女人。

25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屋大维好帅啊好帅啊~安东尼你个浪荡子啊浪荡子啊~布鲁图斯怎么选了这么个演员。。

27分钟前
  • 中雪君
  • 力荐

政治、宗教、国家、权利、议会、战争、爱情、乱伦、同性恋……

32分钟前
  • 蛮爷
  • 推荐

喜欢两个帅哥。。。口水。。。

35分钟前
  • junepig
  • 推荐

剧情有点狗血,老按快进,不过比tutor好点。屋大维2号那演员丑啊,娶了个老婆丑的跟吉娃娃似的……布鲁图斯最丑,他娘太十三。凯撒一看就是一bully,是hotch他兄弟吧,囧rz小丑一号和小丑二号真好笑,连老婆都吃醋……

40分钟前
  • 有未始有始也者
  • 还行

屋大维很精明,波罗很有爱~

44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爱与恨,欲与性,血与骨...基与腐。

4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新闻官很萌。

49分钟前
  • apeachgugu
  • 推荐

终于习惯HBO历史剧的瞎眼刷三观情节了,兄妹乱伦老少百合NTR砍手砍脚砍头OOXX露点…终于看到外国法制史上学的元老会选举离婚律师公民,罗马法不愧为民法始祖!呆萌Pullo和古板Vorenus这对bromance好有爱了,在开始喜欢凯撒的时候竟然便当了。诡异埃及艳后好想再看多一下【HBO快点拍部埃及的历史剧】

54分钟前
  • 推荐

因为此剧,我将HBO的级别,从”喜欢“提升到”崇拜“!

57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话说我很放心把水浒交给HBO去拍

58分钟前
  • 马来可
  • 力荐

男人的斗争是目的理性行动,女人的斗争是价值理性行动,前者会为了利益而妥协折衷,后者却能把仇恨当作信仰。

59分钟前
  • 食菠萝
  • 还行

大家都家破人亡的节奏。人物对话时的光线和角度真棒

1小时前
  • catch22
  • 力荐

本以为是沉重无趣的历史剧拍的却如此扣人心弦,曾经只为看激情场面的猥琐想法在这样伟大的剧集面前不由得自惭形秽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同事姐姐的推荐,到底是做国际新闻的哈。尺度够大!

1小时前
  • happyoct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