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生活第三季

已完结

主演:撒贝宁,尼格买提·热合曼,倪萍,惠英红,毛不易,刘雨昕,萧敬腾,王冰冰,康辉,李梓萌,李思思,王淏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1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2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3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4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5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6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13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14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15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16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17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18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19你好生活第三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关于《你好生活》

动容和喜欢的情节或细节 1帮奶奶盖房子 2.种珊瑚,关注海洋 3.探望农业科学家 4.撒贝宁的才华和幽默 5.尼撒逗嘴中的感情 6.个别文案 其余部分,感觉太平了,太薄了,不够丰富,不够深刻。 思考了一下,之所以喜欢前三个情节,是因为它们很“实”,通过和那些我们不常接触,甚至忽视的人或事打交道,来达到让观众了解,动容,有所启发和感触。即观众通过他们的经历去认知去体验。这是深刻的。 而后面的踢球,冲浪,做饭,开音乐会,虽然看着偶尔也有趣,毕竟有尼撒的逗嘴,但总觉得只是在看主持人的极限挑战生活,农家乐生活,圆梦生活,和我们普通人,和那些不被关注的人的生活太远了,这就浅薄了。 我更希望在央视制作下,能看到前者那样的温情的关注:关注弱者和被遗忘者,关注时代和社会忽略的现象。而不是主持人们的内部团建郊游,体验生活。

 2 ) 专注于寻找答案的神仙综艺

第一季追到第三季,小撒从飞行嘉宾变成常驻mc,看着《你好生活》从一开始的实现小想法到一点点探索出自己的制作风格,作为老粉,真的很期待国综“新的探索”。

有人说小撒过于闹腾,但其实从目前节目来看,并不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在这个节目里是气氛担当,而且他经常能把一些观点总结的非常精炼且独特。而小尼恰好用他的温柔中和了小撒的闹,尤其是央视主持人团建的时候,大家就真的像聚会一样,聊着自己的遇见和感悟,在屏幕前显得体面且真实,也能获得观众的共情。

第三季把重心放在了体验和回馈,第二集帮老奶奶改造房子,能看到节目组和嘉宾是真正从奶奶的角度出发,在帮助了她的同时最后其实对嘉宾来说也是收获。第三集主题是稻田,嘉宾们同当地人一样光脚下田,从内容来看是很真实地插了一块地,在白天的辛苦过后晚上在秧田旁唱着《云野》,毛不易和好妹妹的梦幻联动超治愈。第四集去爬山,走红军当年走过的路,以及在千年红豆杉前尼撒对话,让我真的很想去贵州看一看。而第五集作为贵州篇的总结,是倒叙回最开始尼撒来贵州时就去过学校和奶奶家,原来很早就埋下了这个彩蛋。

最新的第六集是素颜去种珊瑚,让我想到韩综里金高银也有潜水去海底捡垃圾。其实很多综艺都会关注到环保这一点,但有的(不踩一捧一)真的就只是为了节目而呈现,愿意花时间去真实了解并体验的并不多。

可能是自己平时工作太忙,很多时候也没法静下来思考,关注自身的感受。所以推荐这个综艺给所有人,看了会有很多的反思与成长,关于缓解焦虑,关于亲密关系。

第六集结尾

🏷️一个小建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电视播出原因,内容很丰富,但时长太短啦~

 3 ) 你好,生活

这部综艺可以带你远离城市的喧嚣,开启一段温暖的治愈之旅。当然,如果戴着作秀的滤镜去看,它也不能免俗。但是生活不易,看综艺就是为了缓解身心的疲惫,又何必去考虑更多的东西呢?不得不说,节目里对于亲情、友情的探讨真的打动了我,央视果然yyds!国内类似充满烟火气的综艺真的太少了,大多都是做游戏、选秀之类的主题,普通人看着会有很大的距离感。实际上一部烟火气十足的综艺,一样可以收割观众,只是这类综艺大概并不赚钱,也只有央视肯花钱去做了😅😅😅除了娱乐放松,我们一样需要温暖治愈,回归生活本来的味道,真实永远是最能打动人的😷😷😷

 4 ) 自来水观众的感受

写点自己的感受。

作为一个特别喜欢这个节目,也特别喜欢小尼小撒的观众,本来一点都不热衷于写这种剧评,但是有时候看到一些黑评觉得心里不舒服,为什么我们这种这么喜欢节目的观众懒得写剧评,而总让一些黑评野蛮生长,不得不说无论是某乎上还是豆瓣上的一些恶意黑评,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哪些粉丝群体所写,尼格买提和撒贝宁都是主持人,他们需的是节目观众,而不是粉丝,不用尬黑。

我是去年十一月份偶然在热搜上看到第二季央视主持人团建的一个视频,就是康辉老师他们来的那期,把我笑的不行,但当时在备考,没有去完整地看,十二月份写论文中期的时候,打开了完整版视频,好家伙一看就沦陷了,停不下来,毫不夸张地说第一、二、三、四、五、八、九、十二期这几期每期都看了十五遍以上,最喜欢第四期和第九期。喜欢到以至于后面继续备考也老沉迷你好生活,沉迷尼格买提和撒贝宁(哭泣)。(我是一个以前几乎从来不可能看央视节目的人,即使是撒老师小尼老师这么有名了解的也非常少)

非常喜欢小尼小撒两个人的嬉笑打闹,看着让人觉得岁月静好,让人觉得温暖治愈,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确实没有遇到过感情这么深厚的朋友,就像亲兄弟一般,而且并不是像其他节目一样刻意打造cp,是真的感情好,所以真的非常非常羡慕这种友情,偶然看到过说为什么要把他俩捆绑的评论,我只想说人家兄弟感情好、配合默契、工作搭档效果好、观众爱看,为什么不可以一起做节目。

相比来说第二季的综艺成分更多,看到更多的是快乐,是经常性的捧腹大笑,所以喜欢第二季的人可能会更多。第三季加入了纪录片的感觉,每期设置一项大的任务,然后任情节发展,镜头将这些捕捉记录下来,主题会更加深刻,又是扶贫,又是保护珊瑚,又是探访科研院士,而且这一季多了很多科普,贵州的云上贵州项目、红军长征、中国天眼、珊瑚种植、海洋生物等等,更加有意义,但对于不同的观众群来说,可能会觉得以前央视的高大上的味道又出来了,但我想说一档节目不能只有搞笑,不能娱乐至死,习总书记也说过,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这档节目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洗礼、生活中的思考、视觉上的享受,让人释放压力,搞笑快乐的同时拓展知识面,或许这才是尼格买提、撒贝宁几季探索下来想给我们带来的你好生活。节目里的很多金句不是刻意设计的,是嘉宾们在当时的场景下的有感而发、思想碰撞,作为观众而言,在感慨生活的同时,就是想要学习主持人们的这种思想高度和表达能力。前段时间给一个朋友推荐这个节目,当时她的生活也乱糟糟的,我说你去看这个节目,这个节目看的太让人感动了,看完就会治愈所有不美好,之后我再问她看了没,她说看了一点就去看别的搞笑视频了,她说生活太烦了,只想看一些搞笑的,不想感动不想流泪。那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每个人想法不同,被治愈的方式不同,而我就是被你好生活、被小尼小撒治愈。这个节目是小众的,但是是高质量的,在快餐式综艺横行的年代,总要有人坚持做这种有品质的节目。

但是除了表扬,对节目还有一些客观的评价。

实话实说自己看第三季片头的感受,这个总括的结构和第二季一样挺好,但是就内容而言,会觉得有些煽情,在还没看到具体的故事的时候,煽情的片段集合在一起会让我觉得观感没那么好,第二季的片头剪的非常好,而且从最后一集的片段转场到第一集的正式内容也非常的巧妙。我觉得感动是自然而然地在故事当中产生,个人并不喜欢堆砌的煽情镜头。但我觉得也有可能是因为确实第三季的故事与感动更多,所以才形成片头这样。还有第一期确实是有些过分吵闹,虽然是有原因的,但无论是内容吸引程度和主题深度都确实不如后几集好,很多普通观众看到第一集观感不是很好后可能就跑了,如果还有第四季,希望一定要重视第一期的质量。第二季的第一期我觉得就很不错,开头的尼撒见面非常的舒服自然,后面的蔡明老师的加入也自然融洽,蔡明老师也是接梗大王,三个人坐在那聊天就可以看很久。

个人就目前播出的七期而言,更喜欢的是第二期、第五期和第七期,但第二期撒老师的妆发好像下线了哈哈哈,撒老师还是头发短一些显得更精神。第二期为节目组给奶奶家装修房子感动、为节目组点点滴滴的细节感动、为小尼妈妈的病情而难受、为小尼小撒的温暖友情而感动。第三期加入了节目的老朋友好妹妹和新朋友,知道节目组喜欢请一些有实力的音乐人,挺好,但就是这些嘉宾的输出相对而言会少很多,比如在第三期中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晚饭后的唱歌片段,聊天的输出无论是笑点还是深度都很少,甚至有时候答非所问,相对而言老朋友好妹妹会好很多,所以感觉节目还是请熟人好朋友来会比较好。第四期说实话开头的学街舞这个流程我感觉设置的有些僵硬,不知道为什么看他们学街舞看的我有点儿尴尬,还有由于这期的后面小尼小撒和嘉宾们分开行动,嘉宾们没有被调动起来,太安静了,没有啥笑点,也没啥内容,氛围没有那么舒适,讲实话我甚至倍速了有些片段。题外话,第四期小尼小撒的服装都不太好看的亚子。第五期是前传,看之前我觉得可能只是之前小拍的内容,质量不会太高,但没想到这期质量真的很好,虽然只有小尼小撒两个人,但是聊天的氛围很棒,给孩子们上的课也很棒,撒老师对于信息的敏感度真的很高,孩子说钴弹的时候他立马转到中国人爱好和平的品质上,后面去奶奶家的探访,也让奶奶家的故事更加的完整,这个倒叙很高级,但本来应该是放在第三期,却因为一些原因放在了第五期,跳跃度有点大,会让很多观众不理解。第六期在我看来基本上属于一期纪录片了哈哈哈,几乎是纯科普的一期内容,很有意义,但可能观感没有那么好。第七期要表扬一下开头,没有了小尼的独白,虽然小尼的声音确实很好听,很享受,但是前面的独白会有一些刻意的感觉,稍微有些文青感,可以适当加,但不用每期都加哈哈哈,第七期也真的觉得很感动,还有觉得鲁豫老师也很有魅力。

目前先想到这些,之后再说……

 5 ) 在笑和哭之间反复横跳,向生活说你好

提起央视,你会想到什么?

还在看央视节目的年轻一代应该不多了,我也是;央视的真人秀综艺,更是闻所未闻。直到最近我发现了一个节目,《你好,生活》,已经拍到了第三季。

知道它是因为撒贝宁,谁能抗拒这位芳心纵火犯呢?还有一位灵魂人物是尼格买提,《开心辞典》的接班人,此外还有一些只来了几期的央视核心主持人,值得提一下有几期来了“直男都爱”的王冰冰。

本来是当一个搞笑综艺去随便看看的,结果没想到竟在这些央视名嘴的语言艺术中既感到了快乐系解压又感到了治愈系解压,真是神了。“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正是对这个节目最中肯的评价。

1

在旅途有一站他们到了三亚,去看了84岁的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一个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老人。

当主持人问他对家庭对孩子有没有遗憾时,镜头对着他停滞了数十秒,充满着对情绪的压制而出口的四个字,让弹幕都泪目了。

这就是这档综艺的力量所在,它是有意义的,它没有说教,只是在日常的对话中,让更多对世界有更大贡献却深居幕后的人走到台前,去争夺被饭圈占领的眼球。

程老先生与袁隆平的贡献是类似的,只有让他们更多地曝光,才能让更多无脑粉们知道自己吃太饱了是因为谁。

后来去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一位小胖子许秋彤给他们介绍了珊瑚及其他各种海洋生物,每讲一种他都是用温柔的语气娓娓道来,举手投足间让你感受到对这些生物的热爱。

这也是位“从一事,终一生”的人。

在读本文的各位,或还在上学、或刚上班数年、或步入中年,一定曾经有或者仍有热爱的“一事”,无论是什么,坚守这份热爱。

如果说程相文是对全世界都有贡献,那相比之下许秋彤则要平凡许多;相比许秋彤,我们又要平凡许多。但又如何呢,平凡的我们所追求的“一事”,一定是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此一事若能终一生,那就很伟大。

就如五月天在笑忘歌唱的那样:

况且,热爱之事若精益求精,还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愉悦和享受,B站上的UP主不都是如此么。下图虽然是B站的一个大梗,但是从字面上我还是挺认同这位CEO说的这句话的。

2

还有一站他们来到了贵州毕节,路上导演组给他们提问“目前看到贵州农村的变化,浅谈乡村振兴的感受”。看到这里,年轻的观众可能被引起了熟悉的不适的感觉。但撒贝宁却说了很好的一段话:

然后去了一个希望小学,撒贝宁又做了一次并没有让人感到厌烦的价值观教育,这番话也说到了我们年轻社畜的心里。

虽然在网上大家都在叫躺平,但实际上工作起来大部分还是怀抱着吃苦精神、付出了应有的心血的。

毕竟,这个国家的发展是一代代年轻人撑起来的,年轻人要是不堪,怎么会有中国这个世界奇迹。

3

这节目就是这样,见了各种各样的人——无论是特别的还是普通的,不是强调他们有多幸福有多感恩,而是谈心,谈出他们真实的欢喜悲伤,展现出他们的脆弱。但同时,也展现出他们在生活中的坚守、热爱。

对参加节目的几个主角也是一样,不表现他们在各自节目台上时的正经、专业,我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跟我们自己和周围一样的人。

撒贝宁对尼格买提说康辉不是神,出题考康辉盼他出丑,康辉答出来后又变脸为“狗腿子”;康辉听到他们在拍第三季直呼五遍“天呐“,吐槽”怎么还在拍”。

——这种相处模式与我们自己和关系不错的同事的相处模式别无二致。

流量密码王冰冰在保护珊瑚一期素颜出场,甚至在一台白平衡有毛病的摄像机的加持下变成黑妹,可能掉粉无数,她也不在意。在有次做饭的时候体现出来她不会洗菜、不会做饭,不过主动洗锅收桌。

——这也是我们90后很多女生的写照,虽然这那不会,但保持着基本的家教。

被撒贝宁称做“惊为天人”的李思思,想不到唱歌极烂,却还是要挑战自己,献上了的确不能用好听来形容的歌声,但她自己说:

——开始的不自信如我们每一个人,后来的释怀也如每一个想开了的我们。

新闻联播主持人康辉,在沙滩音乐会上又蹦又跳,完全不考虑人设,但同时所谓演出服的西装被汗水透了一半

——就像在岗位上敬业的我们。

阳光大男孩尼格买提原来也有一大串难受的时候,可能也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

——就像每一个在职场辛苦打拼、时感内心孤独的我们。

4

节目里面很多地方都是将错就错,抛弃了央视总是带给观众完美一面的原则,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亲近感。人生永远离不开错误,但关键的是下一步。

从主持人到走访的人,都在身体力行着节目想表达的价值,而不是“何不食肉糜”的一股“爹味”。其他综艺很多时候是把嘉宾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然后告诉你他们有多努力有多心酸,实际上在屏幕内外没什么共鸣。

这个节目带给观众的远不止此,我强烈推荐大家亲自去看。《你好生活》像一瓶生活的浓缩果汁,浓缩了生活的抽象,带着观众在感动、快乐、低落间不断转换,弹幕里有太多的“哈哈”、“破防”的词语(当然也有很多“冰冰”)。

但最重要的是如罗曼罗兰所说: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6 ) 《点石激起千层纹》

《你好生活》是我最喜欢的综艺节目之一,从它,我学到的第一点便是节约的生活理念。很久很久以前,我是一个十分勤俭节约的孩子,我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用水、垃圾分类,那时候倒不是因为自己多么的文明,而是因为生活是在是窘迫,我必须谨慎者来。刷牙的时候,水龙头我绝对不会让他一直流着;喝完的矿泉水瓶我会收集到一起买给废品站;学校提供给学生一次性筷子,我会跑到校长办公室去提建议......后来,我上了大学,来到了重庆,我看到周围的人浪费十分严重,学校食堂旁边的垃圾桶里满是早餐后的一次性豆浆纸杯、饮料瓶子和其他。,当时的我十分的揪心,这种揪心不是为别人的浪费感到义愤填膺,而是由于自己一直以来的习惯使然,导致看到许多浪费的东西而内心十分得不舒服。回到宿舍,室友们进了洗澡间,水龙头就哗哗流动,一直不停,直到洗完澡后出来才关掉。我这种揪心的感觉大概持续了两三个月。直到后来,我自己也渐渐习惯了这种现象,也适应了这种行为。我记忆犹新的是我晚上最喜欢的就是冲着热水唱歌,那时候一唱就是20分钟,热水就哗哗地陪我流了20分钟。再后来,我仿佛适应了城市里的这种司空见惯的浪费现象,直到我看了《你好生活》,我喜欢撒贝宁和尼格买提这群朋友,我也想交这样的朋友,当看到他们在节目中所表达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时,我激动不已,仿佛以前的自己在沉睡了十几年之后被轻轻唤醒。于是我毅然决然选择做以前那个节约的自己,不浪费、环保,我拿来了自己猪呢比了很久但一直没有用的餐盒,用来代替公司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餐具、我吃干净餐盒中的每一粒粮食,只为每次有所剩余便会想起节目中在海口从事玉米育种的85岁高龄的同乡科学家为代表的一辈辈科技人,我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感到一种难以描述的幸福感。我认可这样的生活理念,并愿意克服自己去践行它,所以我感到很快乐。这不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么?我不禁又想起了台大的欧丽娟教授,她也一致在努力践行着环保节约的生活理念,每一次给同学们贮备讲义,都会用工作中预留下的单面打印过的A4纸,我非常清晰的记得她在给学生发讲义的时候说,她用二手纸给大家准备讲义比用新纸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这是她选择的生活理念,她愿意去践行,她感到幸福。我在践行,我也感到幸福。

其次,我还坚定了自己为奶奶修房子的决心。从小跟着奶奶一起长大,从7岁到13岁,我一直生活在村里那个黛瓦泥墙的家里,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房子,现在回想起来,仿佛生活在一个古镇里面,但是当时并不觉得。后来村里人出去打工,都渐渐地拆了老房子盖起了钢筋水泥的小洋楼,我家还一直保持着原样。记不得有多少次夏天的倾盆大雨过后,泥巴墙会倒塌,奶奶佝偻着身躯将砖块一层层摆起来将小院子围起来;也记不得多少次夜里睡觉屋顶漏水,滴答滴答的声音直到天明;更记不得多少次奶奶四处借水泥,找乡亲帮忙上屋顶补房子。后来我读书,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奶奶一个人生活在那个院子里。梨花每年一样的开放,房子也一年比一年更旧。近几年乡亲们盖房子,街巷里的地面一直被垫高,高出了我家大门口和院子,每年夏天雨季,院子里排水会成为极大的问题,还好院子是泥面,吸水快,但从巷子里跨过大门进入院子里,便留下了一个高差,奶奶每次出门都会跨过一个大坑,极为不方便。前年国庆节回家,我买了些沙子和水泥,把坑给填平了,里间重新刷了一层水泥,奶奶走路平了,我不在担心她会被绊倒。2021年7月份,家乡发生洪水,奶奶的房子再一次漏水了,看到郑州的洪灾如此严重,我揪着一颗心十分不舒服,之前萌生的想要给奶奶修房子的想法更加强烈,后来洪灾过去,自己也一直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没有执行下去。《你好生活·第三季》来到了贵州,他们帮一个带着五个孩子的奶奶重修了房子,给奶奶完善了生活配套,这无论如何对我都是一种直击心灵的警示。奶奶今年85岁了,家里还没有通燃气、也没有一个专门的厨房和洗手间,冬天也没有热水器,生活的难度我是知道的,于是我便下定决心,无论有多少困难,今年春夏之交一定要把奶奶的房子重新修整一下,把基本的生活配套完善起来。这是今年给自己下达的考核指标,如果完不成,我想我会愧疚一生。生前多尽孝,故后少遗憾。2017年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便开始排雷一样,一方面做自己的心理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尽自己的孝心。2018年春节,我们去了叫做云台山走玻璃栈道,妈妈恐高症,哭的稀里哗啦,奶奶却大步流星,昂首向前,四号没有感觉;奶奶没有出过省,也没坐过高铁和飞机,2019年春节,我们乘高铁去了西安,看大雁塔、钟鼓楼,逛大唐不夜城、大明宫,奶奶开心得像个孩子;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我们被困在家里,哪里也没能去成,但是在家呆了50天,陪奶奶一起包包子、炸油条、干面条,晚饭后一起去田野边散步,看元宵节的月亮从榆树的枯枝上慢慢升起来、看孔明灯随着风从头顶飘过,看烟花颗颗,照亮天空,仿佛回到了读小学时期,和那时候依偎在奶奶怀里看天上星星的感觉一模一样,2020年的陪伴,将是我13岁离开故乡后永生难忘的幸福时光,我清晰的感知到,在我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这段陪伴将是让我此心安宁的一方圣土;2021年春节,我们一起去了开封清明上河园,在虹桥边的茶铺里吃面,在汴河上乘船观赏两岸的花灯。我们还去了母亲河黄河,在黄河边的滩涂上为她唱《黄河鱼娘》;2022年春节,我们一起去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我们一起去打开了生活了几十年的多情土地的过去,带她了解大河之南千里沃野的前世今生。2022年,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为奶奶修好房子,让他住的安心,二是带她去看大海。想起李思思面对着大海呐喊:“奶奶,看,这是大海”忍不住泪目,所以,我要带她去看大海。

最后,《你好生活》还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说起自信,必然有不自信。之前的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文艺青年,虽然我不太喜欢用这个标签来标榜自己,但我着实是。后来,我毫无准备的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我没有能够很好地适应它,我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一个全新的生活,我的价值观收到强烈的冲击。与此同时,我也被自己的好朋友深刻地影响。他很早就实习,很能适应,在他给我教授经验和答疑解惑的同时,夹杂着的嫌弃的语气让我的自尊心也收到很大的伤害。后来我渐渐变得很能适应,因为我对我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从来不置怀疑。但适应的同时,也让我渐渐发生了变化,我开始变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并且十分欣赏这样的自己,这也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适应了社会的我一路突飞猛进,渐渐忘记了以前那个纯粹的文艺青年。看完《你好生活》之后,关于自己的价值观,我也陷入深沉的思考,心之所向,自由生长吧。我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未知的好奇、对未来的憧憬就足够了,其他的就随遇而安吧。

昨晚夏风吹过,我梦到了撒贝宁,梦到了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大概是心里强烈的向往,最终在梦里有所体现。但是无论如何,我要感谢这个节目,感谢撒贝宁和尼格买提,犹如一块鹅卵石,激起了千层涟漪,一圈一圈蔓延,叠加,衍射出满塘的粼粼波光。

 短评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温暖,没有娇柔做作,只有随性真情,年度最佳国综非它莫属

4分钟前
  • son沐风
  • 力荐

撒贝宁太聒噪了吧,我只想听他们讲课

8分钟前
  • 孤独的流星
  • 推荐

有撒贝宁这个节目就能一直追下去。

12分钟前
  • 吨吨灬
  • 力荐

比向往的生活好看

15分钟前
  • 老君山下
  • 力荐

“做快乐的自己,所以的答案,时间都会给你”。看过的为数不多的综艺,喜欢倪萍、小尼、小撒、梓萌。看了三期,弃了。1、广告明显太多,一期一个多小时看下来也没啥内容;2、逃不了其他综艺任务式的干活作秀;3、cue流程,动不动就各种发表感悟,而且听着就是很浅不走心;4、非的把苦兮兮穷哈哈看不到希望的当地农村生活,描述成一副岁月静好生活幸福的样子。 @2021-09-02 19:47:25

20分钟前
  • 你管我叫什么名
  • 还行

超级喜欢 希望能做10季 让心灵平静的综艺

21分钟前
  • 布蕾脆脆奶芙
  • 力荐

头几集真的特别让人感动,给奶奶和孩子们的白房子。

22分钟前
  • Jasmine_长乐
  • 力荐

请小撒小尼相爱相杀到老!

26分钟前
  • mummer
  • 力荐

老撒怎么能这么皮。。小尼真的好温柔一男人。

30分钟前
  • Leave
  • 还行

这两年经历了好多,日子过的不怎么轻松,就想看看撒贝宁和冰冰💖开心一下,你要是再这么哭哭啼啼的矫情。我就弃你而去了!(我错了,其实有时候哭一下感觉也很不错)

31分钟前
  • 是诗人也是流氓
  • 推荐

小尼的文案小尼的字小尼的旁白小尼的心思,真是细腻。请与小撒相爱相杀下去!央视唯一好看的综艺。唯一。

32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就做快乐的你自己,所有的答案,时间都会给你,享受此刻,五指山也好,如来佛也好,你就是那个孙悟空。」是的我对小撒有滤镜。

36分钟前
  • asnas
  • 推荐

第二期姐姐回来看到装修布置好的家,那种欣喜,眼睛里充满光亮,我相信此后她的人生将一片光明。希望生活中也同样充满善意。

40分钟前
  • 熊大头
  • 力荐

你好生活是如何沦为向往的生活的。。SOS国内综艺何时才能放弃庞大的嘉宾阵容。。

43分钟前
  • 裁诗如锦擒
  • 还行

就问你,撒贝宁的节目有不好看的吗!?

48分钟前
  • 乔帮主
  • 力荐

你永远可以相信撒贝宁✊🏻

53分钟前
  • wuli鬼鬼
  • 力荐

疗愈~

55分钟前
  • Aragaki
  • 力荐

央视主持人团建真的好看

59分钟前
  • Lucien
  • 还行

这综艺一出其他综艺黯然失色的程度 永远好看 永远热爱 永远治愈!!!

1小时前
  • 乔克克~
  • 力荐

感觉现在这个节目立意挺明确的,虽然强行上价值,但人幸福感之源泉也不过如此种种:会友人,爱家人,帮他人,亲自然,赏人文。

1小时前
  • 帝九年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