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HD

主演:伯特·兰卡斯特,卡尔·莫尔登,瑟尔玛·瑞特,内维尔·布兰德,贝蒂·菲尔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6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2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3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4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5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6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3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4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5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6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7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8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9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监狱电影中的代表作,改编自真人真事。桀骜不驯的青年劳勃斯.特劳德被判终身监禁,某日有一只生病的小鸟飞进他的牢房,在他细心呵护下竟然将小鸟医好了。他从此在狱中发奋研究,成为国际知名的鸟类学家。期间他要对抗过分保护他的母亲和粗暴的监狱长,也依旧不改其志,最后透过作家汤姆.加迪斯将他的传奇故事流传于世。导演约翰.弗兰肯海默以严谨手法诠释这个基本上相当静态的故事,虽然没有一般逃狱电影的紧张刺激动作,但气氛依旧紧凑动人。兰卡斯特充分掌握住主人翁的气质和感情,扮演狱友的特利.萨瓦莱斯亦十分抢戏。密码太保警力:苏格兰警察的故事我的第二故乡广告之王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六季一路顺风2016借命一猎钟情骇故事之暗窗与恶魔携手酒乡切·格瓦拉传下部游击队施琅大将军狙击手:环球反应与情报小组希波克拉底致命密室少年间谍第一季亡命追踪(国语版)人狼游戏:疯狂大陆诱惑我小妈生人勿进(美版)闹在碗中不只是合租关系半部天书天才诗童好消息2019假面饭店战犬瑞克斯奇袭街角魔族第二季青年警察:午夜跑者_支线截稿明月照尖东哭泣杀神1995我女朋友的男朋友2亚洲赌王之决战公海缘份新天空国语红罂粟轮到我的那夜不能说的童年施虐诡计蔚蓝深海2011外籍之人第一季双面赘婿

 长篇影评

 1 ) 罗伯特 富兰克林 斯特劳德其人

当一部电影和现实有所交集时,我的注意力往往会偏向它所关联的现实那一面,并与这种关联的紧密和倾向成正比。

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这部电影,用惯常的说法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其人名叫Robert Franklin Stroud,这里根据英文维基百科的材料对其做一个生平的简述。希望对关心本片的人有所助益。

罗伯特 富兰克林 斯特劳德

斯特劳德先生,Robert Franklin Stroud 生于1890年1月28日,卒于1963年11月21日。人送外号“阿尔卡特兹鸟人("Birdman of Alcatraz")”他的身份是:被定罪的杀人犯、联邦囚犯、作家。显然,在当时的美国,他的知名度和电影所呈现的差不了多少,其时,他一定程度上是被当作著名鸟类学家看待的,而这些奠基他声誉的行为大多发生在他在莱文沃思监狱服刑的阶段。1942年,他移监到阿尔卡特兹即“恶魔岛”后,他就不被允许养鸟了。他一生都未被从监狱系统释放。1959年,他被转移到密苏里州的监狱系统医院直到1963年11月21日死亡。

斯特劳德先生出生于西雅图,他母亲叫伊丽莎白 简,父亲叫本杰明 富兰克林 斯特劳德。他一直受到有酒癖的生父的虐待,于是他在13岁时跑掉,开始--闯荡江湖。到了18岁,他浪迹到了阿拉斯加从事一份叫做皮条客的工作。这期间斯特劳德遇到了36岁的Kitty O'Brien,一个妓女和舞女。斯特劳德为该女拉皮条,当时他们生活在阿拉斯加的朱诺市。1909年1月18日,斯特劳德不在时,一个叫Charlie von Dahmer的的酒保买春后不给钱,还打了Kitty O'Brien,而且揪掉了这个女人的装有女儿照片的项链。斯特劳德知情后去报复,在向警察自首时,他提到”自己击昏了对方,然后近距离射杀了他“ 于是被以过失杀人的罪名判处有期刑12年,服刑监狱在麦克尼尔岛上。

在麦克尼尔岛这个阶段,他是最暴力的囚犯之一,他常和其他囚犯甚至狱卒发生冲突,他刺伤过一个据说从食堂偷食物的囚犯,还刺伤过一个据说走私毒品的囚犯……。1912年9月5日,他被从麦克尼尔岛移监到堪萨斯的莱文沃思监狱,1916年,食堂狱卒Andrew F. Turner指责他违反小规矩,从而禁止斯特劳德的弟弟探视他,兄弟俩已8年未见面。于是,斯特劳德用一把shiv(监狱中自制刀具)刺破了Turner的心脏。一审中,斯特劳德被法官以一级谋杀判绞刑,然后被上诉法院推翻。1917年5月28日,二审中被判有罪,裁以无期刑,此时一位叫约翰 戴维斯的副检察长影响了判决结果,他希望处死斯特劳德。于是,1918年5月,开了第三次庭,他再次被判死。

随后他的母亲奔走号诉,甚至上达天听时任”伯理玺天德“ Woodrow Wilson,于是在行刑前第八天,获得减刑。莱文沃思监狱的狱长T. W. Morgan坚决反对这一结果,他陈书总统并说服他,以暴力恶名昭彰的斯特劳德被判处单独囚禁以等待死刑的判罚应一直持续到可以执行死刑为止。

1920年,一次,斯特劳德先生在院子里发现鸟巢一个,内有麻雀三只,于是他开始照顾这些麻雀,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当时犯人是可以购买和饲养金丝雀的,几年之内,他的鸟鸟群就发展至300只金丝雀这样一个规模。不仅可以买,可以养,还可以卖,斯特劳德养鸟的收入除了用于养鸟,还补助其母生活。

当然,这些行为是在一位新监狱长的认可之下施行的,这位监狱长注意到斯特劳德的表现使监狱给人以先进的深刻印象,这位叫做威廉 比德尔的狱长甚至给斯特劳德提供包括鸟笼、化学品、文具等进行养鸟活动的物品。这一时期,斯特劳德先生对鸟类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他撰写了《金丝雀疾病》,然后该书被私下带出监狱并在1933年出版,十年后,他又出版了第二本书《斯特劳德的鸟类疾病摘要》。这个时期的斯特劳德先生被认为是为禽类病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尤其是对败血症系病症的治疗方法方面的成就,这让他在鸟类爱好者中赢得了同情和尊重。但是一个囚徒在监狱的成就显然在他和狱卒们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于是,在被发现用自己的研究设备偷酿酒精后,他在1942年被转移到了“恶魔岛”

从1942年12月19日起,斯特劳德先生开始了在“恶魔岛”应服的17年刑期,他的编号是594号。1943年,斯特劳德先生被精神科医生Romney M. Ritchey确诊为精神病患者,一个智商112的精神病患者。据说他没有被提前告知要转狱,并必须在10分钟内离开。由于”恶魔岛“所执行的政策他是不可以继续养鸟的,所以他把送有东西送给了他兄弟。在”恶魔岛“斯特劳德被广泛传言成一个同性恋……很多人对他印象不佳,认为他是一个暴力的人,据说”真正的斯特劳德比书和电影中描绘的更加险恶、危险和令人不愉快“

1955年,Thomas E. Gaddis把斯特拉的的故事写成了书,《恶魔岛的鸟人》Gaddis是一个强烈主张人可以在监狱里改过自新的作家,在这本书里他的描述角度被认为非常友好。1962年,本片被创作。但是斯特劳德本人从没看过这部电影。

基本上,这就是他的一生。

 2 ) 从电影中看到中国集体家族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弊端

从杀人犯到人格理想的重新振奋我想并不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一点,主人公真正解决的问题是和监狱长之间对于体制和个人主义思想之间的分歧。这让我想到了中国贯彻家族主义的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管制,面对已经开放的市场经济,固守家族主义观念,集权式的强化家长的权力,压抑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在面对同龄人时丧失了活力和与之竞争的资本,这种资本不光是资源上的,更是心里,思维上的一种缺陷。

我想引用电影中的一段话:你是否考虑过你的工作是否给一个人带来他应该拥有的尊严。你唯一的兴趣是他表现的怎么样。你很久之前对我说过一次,我至今没有忘记。你说“你应该表现的符合我们的要求.”35年来你从来没有在你的立场上退让一寸,你只想要你的犯人像牵绳木偶一样在门外跳舞,都要遵从你制定的那些强制性的价值观,遵从你服从的要求和对行为的规范甚 至还有你的道德感。那就是你失败的原因,你和你的整个监狱管理学都失败了,因为你从犯人那儿偷走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他们的个性。出去后他们迷失了像机器人一样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是在内心你对你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有很深很深的憎恨,一旦他们有机会报复社会他们一定不会放过。

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专出他妈暴徒

在中国踏实待着抽烟喝酒都不算吸毒

他妈的家庭教育规则法律要把人逼上绝路

不想听你们的废话和你们装傻

告诉你我哪都他妈不服

 3 ) 孤独的人生也许有它不一样的精彩

从19岁开始关,终身监禁,也许有的人一辈子就毁了,几乎等于没来这世上,可是伯特·兰卡斯特饰演的劳勃斯.特劳德却在监狱里寻找到自己的乐趣养鸟,并自学成才,医学上有了新发现,写了书,真是难能可贵。或许在外部世界的喧嚣和诱惑下人们更难集中精力在一件事上,研究是件孤独的事。

 4 ) 一生沉浮监狱,半生求学经商,阅尽人生百态,暮年终归看破。

这部片基本上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部片了,讲尽了一个人的一生,娓娓道来。杀人犯和鸟学家的双重身份是整个片子的矛盾之处,作为观众,我很想站在特劳德这方,因为岁月使他成熟,他后期看破,又如此醉心于学术,做出如此高的成就,如果出了监狱,可能会是另一个故事,但是作为一个现实的人,又不禁觉得,他杀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只是跟他无冤无仇的狱卒,他年轻时的暴戾是否能得到宽恕,才情和律法究竟应该取哪一个,这很值得探讨。

特劳德而后做得针对US监狱制度的书,我觉得肯定直达监狱制度的痛处,但是我现在并没有容易陷入导演营造的对特劳德的同情中了,制度的转变是复杂而漫长的,一个制度必须要稳定,但也要在时代发展的压力下做出改变,这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其中的复杂非单纯一句政府不作为就能概括的。就像典狱长所说,你的这本书是对我一生的否定,确实,时代的局限性注定了典狱长所称为光荣的一生注定在后人看来问题多多,但是在当下的环境中我认为典狱长做得确实算是不错了,也值得其骄傲。

像特劳德这样几乎一生在监狱的人对社会的运行还是缺乏实践意义上的认知,就他的角色来说,他更加的趋向于站在监狱制度的对立面,也更容易看到监狱制度的种种缺陷,但是我还是想说这样的人也应当有机会发声,作为一个个体,他拥有很多的权利,但是却被抹煞了。

整个电影来说,处理的非常好,几个镜头尤其地调动人的情绪,尤其地应景。小鸟破壳那段,就像在潮湿脏乱的环境中生出的那一点光亮和希望,不仅是给特劳德的,更是给观众的,金丝雀能让犯人们日思夜想,让监狱充满歌声,这是一个奇迹。特劳德在最后的暴动中,给一名犯人治病,他为这个青年叹息,这段也直达人心,能看到一个阅尽人间百态的老犯人,在暮年的时候,终于看破,懂得了生命,如此的珍贵,而无知的少年如此的轻视。

特劳德的家庭教育,这个片中比较让我感到难受的就是特劳德和他母亲的关系,特劳德年轻时的性格与其母的教育有直接关系,他的母亲对其感情至深,但是有些扭曲了,包括到后来向总统求情,可以看出这位母亲的爱,但是跟平常熟知的美国家庭的放手不同,他母亲是极力寻求控制,并且无法忍受儿子的感情投入到另一个女性身上。我感觉她的母亲还是那种自私的人,要不然为什么要破坏他儿子仅有的一次保释机会呢。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是我目前为止最喜欢的电影,节奏不疾不徐,是老派的风格,剧情又如此出色,实在让人难以忘怀。我记得有一句话说的是电影是人生的延伸,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对这句话一个很好的诠释,观影观人生沉浮,阅片阅世人百态。

 5 ) 《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观感和截图

朝闻道,夕死可矣。

科学素养和爱的直觉是抵御奴役和自我解放最好的武器。

要用生活的方式看待电影,要用电影的方式看待生活。

生活中从不缺乏好故事,根本不需要挖空心思去用各种转折虚构一个戏剧性强的剧本,再用各种拍摄手法去象征隐喻配合狂乱剪辑去进行包装。最戏剧性的也最抓住人心的故事往往就在生活之中。based on a true story的价值相当于一个顶尖编剧。 最好的故事也往往取自导演或者编剧或者主要人物真实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这也成为我寻觅一部好电影的捷径。

战后60年代人道主义盛行,在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起来,关于监狱和囚犯有1960年的《洞》以及这部《 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baike.baidu.com/item/Robert%20Stroud/5110708?fr=aladdin

只是冰山一角。给我的感动和思考还远不止这些。

 6 ) 这是一部可以给思想消毒的电影

当阿尔卡特兹的监狱长哈维发现养鸟人勃斯.特劳德写的有关对监狱系统抨击的手稿后,两人进行了一段让我感到“惊悚”的对话——

<图片1>
—你一次都没有流露出改过自新的迹象

—改过自新?

—是的,改过自新

—我想知道,你是否知道这个单词意味着什么。


未删节版韦氏国际词典说,这个词来自拉丁词根Habilis,定义是:使人重新获得尊严。

你考虑过你工作中的一部分,是给一个人他曾经拥有的尊严吗?

你唯一的兴趣是他表现得怎样。

很久前你曾经对我说过一次,我从没有忘记:"你应该表现得符合我们的要求"。

35年来,你没有从你的立场上退让一寸,你要你的犯人们,像牵线木偶一样在门外跳舞,这些都要遵从你制定的强制性的价值观,遵从你对服从的要求,对行为的规范,甚至还有你的道德感,哈维,那是你失败的原因,你和你整个的监狱管理学都失败了,因为你从犯人那儿偷走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他们的个性。

出去后他们迷失了,像机器人,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是内心里对你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有很深很深的憎恨,一旦他们有机会报复社会,他们不会放过。结果呢?过半数重回监狱。

在听完以上这段“惊悚”的对话后,我突然意识到一些所谓的学校教育和监狱教育没什么两样。区别只是前者给予部分自由但却是从一张白纸上描绘成所谓的“新”,后者则是强制性地教育“改过自新”。以及一些宣扬“集体”的言论——"你应该表现得符合我们的要求",“遵从你制定的强制性的价值观,遵从你对服从的要求,对行为的规范,甚至还有你的道德感”。

——以前所受到的某些教育和某些宣传是有“毒”的。

好的电影确实能够净化心灵、净化大脑!


写在观看《肖申克的救赎》
2013.1.3

备注:《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是在2015年12月底观看的,2016年元旦假期最后一天晚上在观看《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发现了影片中也有一个养鸟人,于是趁机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防止遗忘。
(该镜头出现在安迪进入监狱里的第一顿饭,他发现了一只虫子,旁边一个老犯人看见了,就把虫子要了过来,然后喂给了还在怀里口袋的幼鸟。不知是导演预埋的彩蛋,还是纯属巧合)

 短评

败也女人,成也女人。学遍数理化,蹲监坐牢也不怕。

5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从初入狱的无礼青年,到最后的学术大家,男主的转变从雨中捡起那只小鸟开始,狱卒怒斥他性格缺陷那席话是强力推动,潜心研究鸟类与制药为自己带来了希望和爱情,烧掉母亲照片是迈向心灵自由的一大步,离开鸟群转监到恶魔岛又是和亦敌亦友的监狱长一次最终和解……方寸间的牢房成为灵魂徜徉地,外面的自由世界对于他来说反倒小了。不仅是兰卡,所有人的表演都太好了。

8分钟前
  • touya
  • 力荐

当说到半数释放的人回到监狱。。我觉得这片往下走要上8星了。。可惜片子没往上走。。片子拍的挺好故事也很特别。。但是也只能7星了。。毕竟他应该死刑的。。有趣的是在美国这个伟大法制的国家居然可以去求总统来特赦一个死刑犯变成无期。。还获得了这么多的监狱特权。。够幸福了。。珍惜自己别进监狱

9分钟前
  • 无涯子抵制修音
  • 推荐

越是极端的环境,越该尊重生命。小鸟破壳而出那段真是太可爱了。另外,本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狱也许是最适合专心做学问的地方;或者可以认为,专心做学问跟蹲监狱也差不多。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2019重看,惊为神作。居然是这么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故事,伯特演得特别动人,把一开始的桀骜不驯和之后偶尔展现的人性柔软面表现得真切而自然,让人心疼。故事平实中见波澜,丝丝入扣,把那种惺惺相惜的爱情也演得火候十足,好几处颇为扎心,没有一个人物是单调扁平的。第一次在小组活动中看,大奇特主讲。20091026说:把它当传统励志片但总觉得不够神奇。镜头语言非常出彩,比较同意水马夫说的,里面很多问题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探索。第一次和C一起站着在书葩看完一整部电影~一切从新开始~~

14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不一样的监狱题材电影,也是对监狱体制的最好抨击,监狱的目的是帮助犯人改过自新还是训练成听话的木偶?Burt Lancaster的表演太赞,真人故事也十分励志。

19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好像监狱成了一些修身之地了。

20分钟前
  • Vini_Kazma
  • 推荐

监狱限制了人身自由,却限制不了追寻生命探知灵魂的欲望,能忍孤独者终成大器。导演用扎实的镜头和平铺直叙的方式将一个传奇人物栩栩如生的刻画在银幕上,不夸张不做作,情节铺垫真实丰满,兰卡斯特对人物的心路历程演绎的非常出色,塞尔玛.瑞特六次女配提名均未获奖真是遗憾~

23分钟前
  • Granite_花花
  • 力荐

强有力的监狱题材励志传记片:自由灵魂铁笼关不住,极端环境中成为学神;浪子回头金不换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可与《秋决》对照,男主与母妻狱长狱卒狱友的关系发展处理得好,部分桥段被《肖申克的救赎》借鉴;低调摄影、倾斜构图、低角度机位、过场蒙太奇;拍鸟的互动很布列松,据说是村上春树最爱的电影。

25分钟前
  • 穿山
  • 力荐

特劳德的人物性格特点在向狱卒讨要木箱那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前半段他是一个饱受溺爱、未受引导的血气青年,而后半段经过自省和学习,逐渐变成一个有教养的学士大儒,即便是对毫无作为的医生也能道谢。这个段落堪称全片分水岭,从中可以窥探到特劳德的性格发展,从而对其前半段的暴力也能有所理解。

30分钟前
  • 洛风城
  • 力荐

人与鸟的互救,鸟儿让鲍勃变得柔软,斯泰勒让鲍勃的生命有了色彩;母亲为了让他只属于她一人宁愿他永在狱中;监狱长哈维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监狱牢笼;菲比以顺从来换取“自由”——他们每个人都是鸟,也是养鸟人。有的活成了牢笼本身,有的像那只死去的麻雀,有的是金丝雀,而鲍勃是笼中翱翔的鹰。

32分钟前
  • 汝月然
  • 力荐

主角应该是在富裕家庭培育下长大一股子孤傲清高精英阶层人设,但看他言行是缺乏互助思维的更别提感恩。即便是独立看待狱卒破例给他瓶子这件事,也很容易看出他是个活得非常自我的人,他并不适应主流社会的规则,他的性情让他几乎没说过谢谢包括对他的母亲。片中有很多对照,男主学会了自省,在对待母亲的绝对至上的态度上也有了转变。当他发觉母亲也是在控制自己时他烧毁了照片,侧写中可以看出母亲对他的偏执影响。来监狱依旧保留了在上阶环境中习惯的特权并没有自觉不妥。养鸟背离母体,他对鸟比对人善意对人没有信任,却口口谈禁锢,一棒子打死所有人跟规则禁锢所有人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这些都在后来有所改变。批判社会规训制度压迫,这不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极端限制下让自己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好,充实自己过好每一天才是对体制的藐视,自由自在脑中

35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①肖申克争取自由获得救赎,养鸟人培养爱好获得重生②金丝雀的孵化出壳是一种多么欣欣向荣的生机与活力啊③母亲的溺爱与独占欲大概是形成罗伯特早期性格的重要原因,未琢之玉误入歧途,焚烧照片也是迷途知返④罗伯特是监狱长一辈子的对手,也是一辈子的朋友,交锋几十年,终于在枪炮声中强行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共识

40分钟前
  • 红袍修罗
  • 推荐

再次确认「肖申克的救赎」一点都不值得吹

45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研究笼中鸟,待遇从宽;研究笼中人,牢底坐穿。坐拥笼鸟渡余生,无奈余身笼中人

48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1、空间的限制不会阻碍人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心灵的调和剂。 2、监狱外的世界只不过是间大监狱,监狱内的生活才是我的小天地。

5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监狱和教育的相似之处:试图改变一个人,总是想让他按自己的标准行事,却忘了对个体的尊重和驱动力最根本的来源—兴趣与目标。

58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力荐

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被塑造出了正邪两面性,显示出了他的智慧同时也是愚昧或偏执的。和同类电影相比,节奏慢了一些,剧情性低了一点,整部电影都在放慢节奏,人物也在以低速踱步和对话,以一种特殊形式传达了专注的魅力。

1小时前
  • DrBlackWatson
  • 推荐

当局眼里,鸟类研究不是为了人类,只是为了鸟类。相互拯救的人与鸟,令人想起布列松的死囚越狱和雅克贝克的洞。在逼仄的牢房内,摄影机捕捉着方寸之间的奇迹。

1小时前
  • 刘小黛
  • 力荐

笼中鸟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囚禁中创造灿烂。飞出的鸟又飞回,习惯牢笼的惰性。懂得谦卑,懂得自由,懂得尊重生命。生命与囚禁往往距离那么近,鸟岛的比喻。男主影帝级表演

1小时前
  • 半弦月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