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言 The Promise

第04集完结

主演:克莱尔·芙伊,克里斯蒂安·库克,伊泰·提伦,卡塔琳娜·舒特勒,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1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2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3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4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5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6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13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14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15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16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17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18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19诺言 The Promise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一诺千金》:飘荡异乡的无名族魂,为父赎罪的青春祭语

我现在已经老了,人越老想得越深,水面上的事情我已经抓不住了,我在水底思想。----让·吕克·戈达尔

作者/西蒙:当摄影机不在架空于豪华的摩天大楼前,而是落至于人的手中时,我们再度拥有了探索与记录真实的能力。关于电影史上所出现的欧洲现实主义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有机的回应了"人"本身的艺术浪潮,导演们开始将目光投掷于底层人民,开始批判社会不良。

而艺术归于尘埃的命题,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电影技术作为凌驾于人类蓝图与具象的媒介之一,手持摄影机的运用缩短了蓝图与具象的距离,使得尘埃的野花得以灿烂。

比利时电影《一诺千金》正是一部如此接近于尘埃的电影,该片导演是让-皮埃尔·达内和吕克·达内,他们因对现实的捕捉具有独特的见解与审视,擅长将自己的风格与作品中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相结合而被影迷们称为达内兄弟,同时达内兄弟也因此片成名并荣获"十五位导演奖"。

他们在平息的1996年溯洄20世纪初欧洲黑暗的非法移民时期,通过孩子的视角批判关于在不良社会环境中个体成长的道德问题与原生家庭的亲密关系。

1【注定的受难:少年伊戈与黑人寡妇】

达内兄弟在电影上的造诣是被历史与影迷所认可,对于"我是谁"这一关乎哲学终极的话题,达内兄弟的镜头丝毫不吝啬的朝向底层人民,注视着关于平凡人受难的一生。《一诺千金》这片名直接交代了关于电影的核心故事线:一位黑人妇女的丈夫在死亡之际交代少年伊戈照顾其妻儿的遗言。而导演选择将此遗言于污秽、杂居、野蛮的生存环境中兑现,期间令人发指的是:因多种歧视的存在,语言(这一纯粹的形式)成了底层人士易碎的、阉割性的工具。

当手持摄影机晃晃而过潮湿且阴冷的、散发死寂气息的比利时小镇,暗喻了达内兄弟将在这座赤裸的土地上剖出道义与人类的终极秘密--关于爱、关于受难。十五岁的伊戈与父亲以收租为生,与一群非法移民的各族人群杂居在同一栋屋檐下,缺乏学识的伊戈始终效忠于他掌权经济的父亲。

故事因西非籍的非法劳工意外坠楼这一事情展开,伊戈父亲为了掩盖真相避免政府部门的追查而将计划贩卖其妻子送去当妓女,而黑人寡妇却始终选择在伊戈父亲的谎言世界里等待丈夫的归来,在道义与荒唐里,伊戈作为青春初醒的个体,为了兑现他者的遗言选择了背叛父亲。

摄影机冷静的目睹甚至说是站在伊戈的角度上窥视黑人女性时,我们看到伊戈在茶水间墙上的一个可以偷窥到黑人女性房间的洞,这是电影第一次具有性启蒙的意味,一位缺乏性教育与学识的少年,在荷尔蒙的激荡与"自我"的混乱中,面对自私父亲与受难母子间选择了良心的救赎。

出于一种天然、内在、澎湃的性冲动与伊戈所生存的潮湿、阴冷极度缺乏母性般温暖的生存环境这二者在伊戈稚嫩的身体中内嵌,原始母系哺育的力量主导着伊戈在受难中清醒、在野蛮中灿烂,这也是为何"一诺千金"的遗言在伊戈心里会成为始终不可辜负的甚至是背叛父亲/父权的执着。

伊戈背叛了父亲--我们有时候也说这是一个小男孩成为大人的标志,对父权的反抗,对自我的探寻甚至对善恶的辩证,这一系列关乎少年伊戈成长的命题却成了伊戈一生要面对的困境。如果说特吕弗眼下的孩子是"决绝又迷惘的少年,在偌大城市中乱闯",那达内兄弟眼下的孩子则是"决绝又迷惘的少年,在狭小封闭的小镇找世界"。

他们继承了特吕弗关于"孩子"前半部分的特性,用手持摄影机复现底层人民的境况--晃荡、不安、窥视、隐忍,表明了轻薄的生命亦是现实主义风格中不可背离的真实,外部环境的隐晦与人物内心的皎洁形成突兀,但也正因此,我们才说在尘埃中伊戈的救赎不亚于耶稣伟大的受难。

2【平行的悲欢:流浪与赎罪】

电影以非法劳工、移民浪潮、种族杂居为背景直接映射了时局的境遇,在20世纪初期,比利时地处欧洲西部,近代以来作为工业资源的强国,一度营造出"发财梦"的幻境,愚昧的投奔与幻想造成了当时黑人遍地、治安混乱、人与社会失衡的场面,达内兄弟正是在混乱交错的现实境遇中开始探寻关于边缘人的生存状况。

黑人寡妇、韩国劳工、英国小伙等人错综在同一空间下,左右着少年伊戈的成长,每当临近收租时间,伊戈近似父亲老练的与钞票交道,当钱归位于父亲手中时,伊戈又恢复车厂学徒的姿态,效忠于父亲与他者。

当黑人寡妇作为全片中唯一一个起到剧情功能性作用的角色时,从男主角窥视她者肉身的时候,观众已然从眼睛看进入身体互动,一种由身心内嵌的本能触发着现实主义的光辉,电影在潮湿灰霾间迸发出关于最原始、最纯真、最不带利益的命题--关于我是谁,这一命题同时也使得伊戈开始了为父赎罪的流浪--偏执、逃离、眷顾、拥抱,而伊戈这一系列动作偏偏都在诠释关于"悲伤"的无奈、关于"悲伤"的对抗。

达内兄弟通过死者的遗言将电影主线牵引至人物的救赎之路,通过现实的牺牲完成道义上的整合,选取伊戈--少年的视角来充当"净化"者的姿态,伊戈目睹父亲试图掩埋罪状,欺瞒死者妻子真相,仅是为了保全自身的安危时,不具备成熟的权衡利弊观的少年伊戈,更具纯白性与善恶的说服力,于是伊戈为她赌博欠债的、死去的丈夫付账,在父亲的设计中救出黑人寡妇,为她找地安身,连夜载她发烧的孩子去医院,为其付账......

镜头始终不惧花俏,像一位暮年的老人低垂着脑袋看着往昔的美好,伊戈在背叛与救赎中流浪,但令人动容的是伊戈这个年轻、健壮的少年,眼神中始终朝着"善意"的方向一次次清醒、对于"自我"一次比一次坚定。

知晓真相的父子与黑人寡妇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不同的是三者各自带着各自的悲欢占据尖端,从某种意义而言,他们三者在同一空间中相遇,但他们各自的信念从不联结。也正是这一种平行的悲欢,使得现实主义变得如此真实,黑人寡妇--遭人身体侮辱,被人撒尿欺负,伊戈父亲利用女性善良、柔弱、丧夫孤身的弱点,写伪造信驱使其贩卖计划实现......

父亲无良知的信念内驱着成长中的伊戈,他只有持续不断的反抗父亲以实现"自我"选择的自由时,达内兄弟关于道德的拷究的目的才得以完成--原来当世界足够悲凉时,平行的悲观才有可能相互取暖。

3【诚实的艺术:信念与现实】

死亡的设计成了观众提前知晓的结果,而其死亡之后生者的延续则是达内兄弟所窥探的生命意义。黑人寡妇从遥远的西非地带滞留在这座被定义为欧洲发达的工业国家比利时,丧夫的现实使得她背叛与孩子相依,对于伊戈而言她们是无名的族魂,没有家乡也没有所向往的远方,没有家人也没有再挂念的亲情,这也是现实主义电影所彰显的"诚实的艺术"----打碎浪子的梦。

非法移民在欧美发达地区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社会现象,多种族杂居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变得陌生与清冷,种族歧视的内驱也使得生存于异乡的黑人不得不热衷于自己唯一且虔诚的信仰,这也是黑人寡妇与白人伊戈始终格格不入的主要原因。

历史与凌辱使黑人女性被动的屈服与社会的制衡之下,而期间难以压制的愤怒与质疑远远胜过社会中微弱的美好,黑人寡妇抗拒伊戈的帮助,执着于自己所相信的真实的同时摄影机揭露的也是一份愚昧的执着,黑人寡妇迅猛的杀掉一只鸡,利用鸡肠来为失踪的丈夫算命,敬畏巫术,用巫师建议的药水反复浸泡发烧的孩子,以及他随身携带着的那个被拼接起的断头木偶......

这一切都具灵动的同时对于她而言充满敬畏,这种不可剥夺的"自我"世界对于达内兄弟所拍摄的年限而言是一种已逝的、古老的文明,从他们的艺术创作中我们也再次解读出:现实主义残忍的同时也极具包容性,它不吝啬阶级、种族、肤色甚至各自的执着。

借由少年伊戈来完成一出哲学的命题是对现实最好的救赎,伊戈与父亲作为白人一方,按意义而言他们具备社会中某种主动式的存在,对于资本他们是诚实且效忠的,但对于良心与道德的救赎他们又是犹豫矛盾,而少年伊戈所具备了一种他父亲没有或者说已经消失的特质--健康。

在希腊词中有一个词值得一提"soteria"意味着救赎,后续的英文词发展中被改写成"salvation"意味着整合与健康,因此对于人个体的救赎将具备双重意义----身体与神性的整合。

这一点达内兄弟将它赋予给少年伊戈,他目睹他者的死亡,本能的掩盖死亡,听从父亲处理死亡,最终借由主动式的接近死亡--死者的血渍沾染在伊戈的脚踝,亲手将沙子堆砌在尸体边缘,在父亲的打骂下忍受纹身时针扎进皮肤里的痛.......这一切相比黑人寡妇被动式的选择生存信念,伊戈的背叛父亲、为父赎罪实则更具有主动式的救赎意味。

《一诺千金》的种族和解是带有超越性的,也许他寄予了导演美好的心愿,也或者说象征着"美好心愿"的命运多舛,但少年伊戈的值得被记录的诚实在达内兄弟眼中不应该被社会边缘化。

正如美国著名的侦探小说家劳伦斯在《八百万种死法》中所写到:"这座赤裸都市有八百万人,八百万个故事,八百万种死法。这座赤裸都市,人们孤独成瘾,独自沉沦,然后在不知什么时候,死于八百万种死法之一,迅速被替代,被遗忘。幸好,总还有一个人在意我们的一切。"

因此我们说这种诚实的艺术来源于尘埃,我们与达内兄弟一样始终都带着期待的心对那一丛无人问津的野花满怀期待。

写在结尾:我们说回顾悲伤的方式与期待美好的方式是一样的,都是要通过个体有效的追溯与幻想,这种有效我们称它为"关于此在的聚变",电影各大主义的更迭也是如此,无论是起初的先锋派运动还是新现实主义运动,都在从一种"自我"转向"融合"出发,达内兄弟在意的是社会语境对人的现实冲击,他们的镜头语言都在揭露社会的黑暗面,而不止步于单纯的"自我"道德救赎,对融合观众与角色具有超时空的聚变,因此《一诺千金》的艺术性最终得到电影历史舞台的正名。

 2 ) 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结合得天衣无缝

达内兄弟初次夺得戛纳金棕榈前,其实已拍摄了三部长片,1996 年的《一诺千金》算是他俩在影坛上打响名堂的首部作品。这部影片彻底告别了头两部的晦涩与颓势,真正确立起他们的美学方向,以及对社会问题、人性道德的持续关注。他们似乎从《我想你》的惨败中汲取了教训,悟出了道理:小成本制作才能更好地控制质量,于是他们开始选用关系紧密的团队拍摄,破格选用不少陌生的新演员,让这部反映社会底层生活的作品流露出生猛逼真的纪实质感
如果你从没看过达内兄弟的电影,这部绝对是最佳选择,因为它涵盖了两人之后所有作品的风格与主题。故事讲述的是15岁的主人公伊戈和他父亲,父亲雇用的非法劳工堕楼垂危;父亲为免官非让他流血致死,且设法隐瞒真相。雇工临死前,伊戈许下承诺要照顾他的孤儿寡妇。自此,他无忧的世界崩溃,对父纯粹的效忠不再……

▲大街上飞驰的少年

90 年代中期,由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掀起的“道格玛95”运动席卷全球影坛,达内兄弟的拍摄未必是对此运动的响应,但是两者却有着美学意义上的相似。他们分别都主张摒弃过分的虚饰。而在达内的作品中,更注重人物的动作,往往是不停歇的运动状态,好比是主人公骑着摩托车在大街上飞驰的形象。这种充满速度感的画面在之后的《罗塞塔》和《单车少年》等作品中反复出现,由此,达内兄弟打造出专属的“行动现实主义”风格。
除了美学上的考虑,这种独特的手法也与他们的拍摄对象密切相关。达内的忠实影迷都知道,他们作品中绝大部分都是社会底层的边缘人,用最自然、亲近、不加修饰的镜头才能捕捉到这些群体的真实形象,于是,手持摄影、快速剪辑、无配乐等方式成为了达内作品的标准配置。既然边缘人成为叙事核心,他们的作品自然免不了带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过,达内兄弟并非完全是社会批判者,他们更精于刻画人物的道德困境与人性的善恶,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总是结合得天衣无缝。

▲有爱的父子

首先,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青春成长题材电影,其重点是父子关系。描写男孩与父亲的场景比比皆是,从父亲送的戒指,到两人台上深情合唱,都看得出这是一对充满爱的父子,父亲对儿子尤为关心。然而,剧作将父子关系置于备受质疑的角度里展示,令人愈加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感情过于自私,充满了控制欲,甚至向儿子灌输错误的道德观念,最终导致儿子与父亲决裂。这种原生家庭里复杂的父子关系在达内多部作品里有不同层面的刻画,可以说是他们最得心应手的主题。其次,在核心的父子叙事里不断引入社会现实描绘,如资本主义、非法移民、种族歧视、道德焦虑等,交织出一幅比利时底层社会的图景,充满血泪与残酷,也留存着未曾泯灭的人性光辉。
导演首次采用剧情关键点的留白手法,劳工堕楼伤亡的细节被略去,却直接引入题旨:诺言。究竟男孩是否遵守承诺为劳工照顾好孤儿寡妇,他会否将事实真相告知劳工的妻子?这些悬念成为了后半段情节吸引的关键点。这个突如其来的命运转折促使主人公陷入与内心的恶意、道德困境作斗争,同时再结合上父子关系的对峙,将这个青春成长故事的立意瞬间提升。

▲初次涉及移民问题

达内兄弟总有最意想不到的魔力,在平淡的日常情节里演变出最扣人心弦的戏剧张力,其最得力的法宝莫过于刻画底层人物面对道德和人性的考验。在这个故事里,起初男孩是一个小偷小摸、对父亲唯唯诺诺、作恶而不自知的角色,经历劳工坠伤而父亲见死不救的变故,他心目中父亲的形象开始坍塌,也开始陷入复杂的道德困境之中。
导演有意忽略掉人物的内心戏,或者是心理变化的分析,却又无时无刻不让观众感受到人物处于道德煎熬之中。取而代之的是用接连不断的事件,或者说是主人公对事件做出的即时反应,暗示其心理状态,比如他背着父亲向熟人借钱给寡妇,偷偷驾车带走寡妇和孩子,最后将父亲绑在车库后亲自送走那对母子。这些事件发生得相当紧密迅速,将主人公的道德醒悟与良心未泯刻画得淋漓尽致。

▲余韵悠长的结局

随着情节发展,我们误以为影片会以主人公将母子送走画上句点,却在最后一幕猝不及防地迎来反转。主人公在最后一刻才向后者透露真相,随之以母子漠然返回来时路的场景落幕。这个终极悬念的释放并没有将事件画上圆满的句号,因为生活还在继续下去。这种开放式的结局往往最有感染力,让人思绪万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同的观众自然会有不一样的答案。电影大师的作品莫过于此,并不为图一时宣泄快感,而是看完之后能继续思考与回味。

 3 ) 摘录|达内《一诺千金》电影手记

最近在阅读吕克·达内的电影手记《影像背后》,里面有一些导演自己创作作品的心路历程,对于理解影片很有帮助。我想摘录其中关于每部电影的部分,帮助达内影迷们更好地走进达内的电影世界。

十分推荐大家阅读这本《影像背后》,达内兄弟对于哲学的思考和对于生活的观察都在其中有所体现。

影评字数不够,粘上我的短评吧:

一场道德上的自我觉醒,以戒指为线索,影票中伊格一步步摆脱情感上的顺从和亲情上的依赖,以一种失去一切为代价的姿态赎罪。善良不能从一,作恶不能而终。人性的矛盾就在这样的撕扯中形成悲剧,但同时也闪烁着道德的光辉。

 4 ) 【一诺千金】以及达内兄弟与萨弗迪兄弟

【一诺千金】是达内一鸣惊人之作,较达内另外几部高峰期的作品,这部作品尚保留着他们之前对戏剧的亲近,无论是核心人物的基础塑造,核心人物与外在冲突的关系展现,抑或核心人物关系的建立及推进,也包括狭义细节运用上的有效性,甚至空间呈现上收尾呼应的关系。开场先塑造伊戈,他在加油站学徒,他偷了老妇人的钱包却平静地假意不在乎小费;随后,伊戈和父亲一起带回非法劳工,黑人妻子出场,黑人劳工的意外死亡才真正进入叙事。伊戈帮父亲办了件“大事”(出卖),父亲奖励给他一枚戒指并让他尝试开车,这两点都最终作用在伊戈帮黑人妻子那里(抢走父亲的车开车带离女人以及出卖戒指给她买了去往意大利的车票)。到【他人之子】时,这种戏剧框架和细节的功能性已经被尽力隐藏,更加不动声色。

非常喜欢的一段处理:伊戈拜托邻人送钱给女人,父亲对他极其愤怒,甚至大打出手。而后当伊戈听到隔壁女人似乎正在被威胁,他刹那间也犹豫着是否再次伸出援手;然后伊戈听到闻声重来的父亲轰走意图威胁女人的邻居时,观众和伊戈都是震惊的,甚至自觉看到父亲其实善良且正直的一面,但父亲而后又让女人离开,独自住在这里实在不安全,观众会产生些微的存疑。接踵而至的是,罕见的伊戈视角以外,父亲来到邻居的房间,给邻居钱,原来邻居的“威胁”行为都是父亲的主使,其目的就是让女人产生恐惧并对自己适度信任,从而驱逐女人,掩盖女人丈夫已死的真相。导演跟随人物伊戈,自认为全知,而后我们却又发现我们并非全知,我们比核心人物所知更多,这带来观影体验的跌宕与趣味。

影片的第二幕,外在行动是伊戈如何帮助女人,完成对黑人劳工的承诺;而观众的悬念则在于伊戈究竟是否会告诉女人真相。在所有吐露真相的有可能的契机时,真相都一次次被回避;真相最终的吐露猝不及防,在近乎所有矛盾都解决之后,通道里,伊戈向女人说明真相。这也是达内兄弟“反着写情节”的方式的一以贯之。

达内兄弟的现实主义其实也是戏剧式的现实主义,甚至多少带有点情节剧的味道。这使得他们的现实主义比较“好看”,对观众没有那么多要求;当然也带来另外一些影迷的质疑,认为他们的现实主义非常虚伪,依然是好莱坞的剧作框架以及粉饰太平。但其实从两位导演的成长背景和年龄来看,我却认为他们并非如此功利,与早期师承有关,与信仰更有关,而这些也是核心上我喜欢他们的原因。最近恰恰又有研究生在研究萨弗迪兄弟,乍看起来,两对兄弟的电影有颇多相似性,尤其是手持镜头的使用,以及DOGMA95的泛影响。但根本上,他们大相径庭。萨弗迪兄弟讲迷茫,有着“恶习”或“执念”的人物被卷入现实社会与生活,被生活裹挟,他们更加迷惘;而达内兄弟拍强烈的求生欲,生活越是撕裂,他们越期待依靠本真求得一块浮板。萨弗迪的跟拍镜头中,人物在不断和周遭打无关痛痒的招呼,虫瞻式镜头则只逼近人物本身;而达内的跟拍中,摄影机跟随人物去看待周遭即将爆发或正在爆发的大小“悲剧”,且鲜有贤者时间时的虫瞻镜头,他们的人物不停下来“思考”,要生存就不能思考,否则只会更加焦虑而无力求生。萨弗迪的片中有许多广义细节的妙笔,聪颖诙谐又荒谬,当人物自毁时便产生观众情感的反差,产生痛苦感;达内也做反差,外在世界是残酷的,人物内心的微芒就尤为珍贵。

两对导演兄弟的作品我都非常喜欢,这一度使我反思自己是否对现实主义和纪实性影片格外偏爱;也许部分如此,但或许更吸引我的是复杂的人物以及人物对待环境(情境)的态度,痛并快乐着或快乐却痛彻心扉,伤痛与美好,它们彼此纠缠,都看得见,所以有力量。

 5 ) 承诺

你是我的儿子。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

Igor面前义正言辞的父亲却没有了父亲的形象。他被儿子用铁链拴住了一条腿,十五岁的少年决意履行自己的一个承诺。
不要叫我爸爸,叫我Roger。这是父亲说过的话。他的每一次鸣笛、每一通电话,都可以让修车厂做学徒的儿子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不顾师父辞退的威胁,跟随父亲回到他的maison blanche,白房子。那是冷酷大于人情,压榨高过交易的世界。
我们甚至无需过问少年失足的原因。电影的开始,Igor为老太太修车,偷了车里的钱还照样一脸无辜,走回后院把钱包迅速埋掉。和父亲载着一车偷渡者的少年也许是真的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比利时,西欧大陆的小国,避难者眼中的优越世界。比利时,在达登内兄弟的镜头下,一如既往地展现着它剥去美好外衣的底层世界。

九年后的电影[孩子]中,年轻的父亲布鲁诺赎回了被自己卖掉的孩子。于是就更有理由相信,这部电影中少年Igor本性的纯良。临死前的Amidou对他说:请照顾我的妻子和孩子。少年的一双肩膀,便负担起不知真相的黑人女子的怀疑和相信,还要逃脱父亲的穷追不舍。
一头金发的瘦小的Igor,哭着钻入了女人的怀里。他的泪水,是无助、失落、还有悔过。
所以这更是一部关于残破青春的电影,同样的还有两年后的罗塞塔。

扮演父亲Roger的是六年后出演[儿子],并因此获得戛纳殊荣的Olivier Gourmet。然而更让人注意的,无疑是当时十五岁的Jérémie Renier。最近一次看到,已是[夏日时光](阿萨亚斯作品)中结婚生子的年轻富商。记得他的多个角色,沉默敏感的偷窥少年(Olivier Jahan的[假装我不在]),遁入林间的一次惊心之旅(欧容的[挑逗性谋杀])。自然还有与达登内的之后两次合作,[孩子]和[罗娜的沉默]。
而在这部电影中,也许他根本不需要表演。镜头里,十五岁的Igor点亮了烟,沉默地说着一切。

曾经看着[四月三周两天]摆幅不定的画面,立刻想起了达登内的那三部电影。多时以后看到这部[承诺],又想起四三二,同样的凝练和言之未尽。却仿佛还是比利时的这对兄弟,所呈现的粗砺和真实更多。
我总是忘不了四三二的最后,两个女人转过脸来看着镜头的最终定格。却更已经无法形容,在告诉女人真相之后,少年追着那个离去的背影,应该如何无声地落幕。

 6 ) 正义与血缘

情感至少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父子关系,细节显示了满满的父子之爱。送对戒很浪漫,刺青很酷,还有带儿子去享受力比多。在物质和精神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关爱和帮助儿子。然而,恰恰是这个深爱构成了戏剧冲突的关键之一。

另一个层次就是儿子本能对正义的维护,这个维护是剧情推进的核心,围绕维护才能展开行动。于是就能看到比利时劳工的艰难处境,还有种族歧视达到了怎样一种可怖的程度。同时还很好地拍出了非洲女主体,这个女性有尊严,聪明,坚强。从眼神到姿态到说话,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相当到位。比如最后一个镜头,她得知丈夫死亡的真相,沉默了那么十几秒后迅速调整好去做自己最应该(良知)和想做(自由意志)的事情——安葬自己的丈夫。(而不是崩溃和跑掉)。导演很尊重人还体现在,拍非洲巫术,不会让我感觉到迷信和诡异,因为每次巫术都是准的,同时镜头扫到小主人公的表情,呈现出他紧张的心理状态。

正义和血缘反复冲突的线索很清晰的情况下。小主人公才有理由不相信他爸爸,才有资格把他爸爸锁起来以免他爸爸干出更可怕的事情。这就是导演的立场。

 短评

颓废青春转至道德坚守。1.达内兄弟奠定题材与风格的成名作:关怀底层人物境遇的写实主义,手持摄影,自然声光,粗粝质感,毫不炫技。2.聚焦非法移民与种族歧视。3.碾破的雕像接起来了,然而父子裂痕,贫富差距与阶级鸿沟何时能弥合?4.一个人如果在祖先的墓地上没有坟墓,他会死在异乡。5.收尾干脆。(8.5/10)

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达内兄弟的片子在我这儿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不断刷新TOP榜单

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达内兄弟的电影都有浓郁的DOGMA95范儿,也喜欢专注屌丝题材,没有配乐了反而增加了写实感。想起不久前和朋友闲聊电影,无意中说出一句,“假如90%的恐怖片没有了配乐,那岂不都成了逗逼片了。”想想也是。

11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剧本后半段不如前半段洗练,但技术层面的无情弥补了这一点。自然光、长镜头、无配乐和手提摄影,把这四种技巧合而为一的结果是消灭技巧,只留下灰色的比利时小镇。而最具决定性的要素其实是Jérémie Renier。只要注视着他那受阿波罗祝福的金发,我便永远无法说出「这是一部写实主义电影」之类的蠢话。

15分钟前
  • godannar
  • 推荐

达内电影世界更多是一种人性的演绎【它带有既定道德和价值立场】,而非是对道德自身界限和标准探讨。在这个框架内,他们已经把对剧作打磨和对演员控制推到了某种精确极致。这种表面上的自然主义恰恰是搭建在一种极其细致工作之上。达内的小成本是可以通过长年努力习得的。

20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达内兄弟太好了,剧作完美。他们的故事都像一根紧绷的弦,牵动到影片的最后一秒,越来越紧。片子太沉重,比“诺言”本身更沉重。雷尼耶金发飘逸的样子真是太好看。恶爸竟然是他人之子的男主,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骨灰级演员啊。。

2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5】太厉害了。从情节到矛盾,从道德困境到人物弧光,一切是精密设计的,但一切又完美的融入这般自然的现实主义风格之中。在迅捷的剪辑下,观看紧密到失去了喘息,直到这个即是结局又是新漩涡的终点,我们方才有时间大口呼吸,自然力度无穷。

30分钟前
  • DeckardYang
  • 力荐

作为纪念的第1234部,是一直留着没看的达内兄弟。没有多余的形容词,我就是想拍这样的电影。

32分钟前
  • 撕撕撕
  • 推荐

达内兄弟是比利时的良心

33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飞驰吧,少年!看到那个在小摩托上奔驰的金色头发的男孩,心中忍不住的雀跃与惊叹。他的生活虽充满欺骗、奸恶、丑陋,但是他本身却又保有责任、诚实、纯真。最爱场景:老爸跟儿子在酒吧中的和声演出,愿时间留驻。这些美好的永存于电影的灵魂。

38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不动声色间点滴渗透直至巨变,有如重击。

4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替父辈赎罪的小小少年

4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估计因为这个没拍过瘾,所以后来又有了《罗尔娜的沉默》,如果再拍同类题材,导演还可以给出第三种结局吗?达内的细节张力总是这样,时时转折,处处变奏。

51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被震到九霄云外短期之内回不来了。

5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达内兄弟回顾展奔忙的人生,在路上开始,路上结束。非常凝练,车,戒指,眼泪等等都成为线索,越拴越紧。被忽视的社会问题终究内化到个人身上,甚至代际传承。千金的是直面,承担,无畏,最终能看着受害者的眼睛说出真相。工业机器能补好雕像吗?

54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达内的片总是犹如一碗没有味精的料理,却依然盛满了生活的况味。

55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虽然少年突然从冷血随从变身温暖天使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可剧本依然是一顶一的好,原本只是个社会新闻版块的普通边缘人物的故事,被流畅的手摇镜头,些许饱满的长镜头,还有通篇的自然光打磨得惊心动魄。达内兄弟部部如一部却部部精彩,从后往前看,真是十几年如一啊。此时的Jérémie Reni真是水嫩…

57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

尽管西非神秘主义仪式有些噱头的嫌疑,尽管少年忽然变成了天使,但剧作仍是惊心动魄地好。手持摄影机+长镜头+自然光(效),长镜头捕捉激烈的动作,结尾的那个长镜头饱含情感强度。扮演恶魔父亲的Gourmet之后凭借《儿子》里上帝一般的表演拿下戛纳影帝,两部影片造型判若两人

59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当年的达内兄弟风格尚未像其后的作品那样风格统一而保留了相对较多的剪辑和景别的变换。优点在于,在达内的作品里,关键性的台词总是以毫不煽情的方式自然流露。然而由于一贯的片段叙事,故事起因仍旧显得突然。最大的问题则在于,作为影片名的“诺言”在片中缺乏强调或无足轻重,丝毫不影响其后剧情。

1小时前
  • 小易甫
  • 推荐

娄烨都比不上达内的手持...

1小时前
  • 大宸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