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权利2

HD中字

主演:Hollywood,Yates,杰特·尤尔根斯米尔,Suzanne,Dixon,Jonathan,Tantype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1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2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3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4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5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6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13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14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15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16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17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18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19最后的权利2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转贴:影片中由荣格夫人速记下来希特勒的遗嘱

    自从我自愿参加了强加给帝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30多年了。

    在这30多年中,我所有的思想、行为和生活中都充满了对自己人民的热爱与忠诚。它们赋予我作出最困难决定的力量,有的时候作出这些决定是极度痛苦的。说我或者任何一个德国人想发动1939年的战争,这是谎言。要战争并且执意发动战争的只是那些国际国务活动家。他们要么是犹太人出身,要么是为犹太人的利益而工作。

    多少年过去之后,几百年过去之后,从我们城市和纪念碑的废墟中将产生对那些犯有罪责的人们的仇恨,他们就是国际犹太人和他们的帮凶。

    我在德波战争开始前3天,曾经建议英国驻柏林大使调停德国和波兰问题,就像调停在国际监督之下的萨尔州问题一样。关于这一建议是不能够被遗忘的。它没有被采纳的原因是因为英国执政的政治阶层出于商业原因想发动局部战争,想发动局部战争的另外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受到国际犹太人宣传的影响。

    假如欧洲各国人民将被当作国际阴谋家、银行家和金融寡头们棋盘上的卒子,则那时候在这场罪恶斗争中的真正有罪的人犹太人将对这一切负责。这次不仅将有成千上万的欧洲人的和雅利安人的孩子们遭受饥饿,还将有成千上万的成年男子走向死亡,成千上万的妇女和儿童在城市大火和炸弹之下丧生。但是我决不怀疑,这次确实的罪人将受到惩罚,尽管是用比战争更为人道的手段。

    6年战争不管损失多大,必将成为往事,正像为了民族的存在而进行无上光荣和英勇的斗争一样。我不能够用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首都的这座城市作为牺牲的代价。因为面对敌人在这个方向继续发起的攻击,我们的兵力实在大少了,我们的抵抗最终也将被那些变成了没有思想伪机器的人们所攻破。我想将自己的命运和成千上万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还留在这座城市中。我不会落在将要表现新暴行的犹太人的手里,让他们大肆歇斯底里一番。因此,我决定留在柏林并在即将看到我不能继续当元首和总理之时自愿死去。我将怀着喜悦之情而死去。我意识到我们的农民和工人无比的功勋和成就,意识到青年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支援。青年组织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因此,我向他们表达我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谢,也是自然的,就像我希望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投降一样,只要哪里有可能,就在哪里与祖国的敌人继续斗争,忠于伟大事业的原则。基于我们的士兵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我对他们至死不渝的忠诚,我希望,在我死后我的精神将在他们之中永存并永远与他们同在。
愿他们残酷,但是永远正义。

    愿恐惧永远不会主宰他们的行动并愿民族的荣誉在他们心中高于一切。

    最后,愿他们最终可以理解,为完成我们建立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需要数百年时间并需要每一个人永远将共同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我号召所有的德国人,所有的党员、妇女和德国武装力量的士兵效忠于新政府和它的总统……

    除此之外,我命令民族和人民的政府将种族法律和与全世界的敌人——国际犹太人的无情斗争进行到底。

    1945年4月29日4时于柏林

    希特勒

       见证人:戈培尔、布尔格多夫、鲍曼、克列鲍斯。

 2 ) 《帝国的毁灭》人物图鉴

虽则《帝国的毁灭》完美复原了人物形象和造型,使熟悉二战史的人可一望而知。但对于我等二战小白,大量的人物在其中,辨不清姓名身份。特整理图鉴,以兹备查。(资料来源是百度百科)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爱娃·布劳恩(Eva Braun)

阿道夫·希特勒的妻子

特劳德·琼格(Traudl Junge)

希特勒的秘书

盖尔达·克里斯蒂安(Gerda Christian)

希特勒的秘书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

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长讲演,被称为“宣传的天才”、“纳粹喉舌”,以铁腕捍卫希特勒政权和维持第三帝国的体制,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

赫尔曼·威廉·戈林(Hermann Göring)

德国空军总司令、“盖世太保”首长、“四年计划”负责人、国会议长、冲锋队总指挥、经济部长、普鲁士邦总理等跨及党政军三部门的诸多重要职务,并曾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

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

历任纳粹党卫队队长、党卫队帝国长官、纳粹德国秘密警察(音译为盖世太保)首脑、警察总监、内政部长等要职,先后兼任德国预备集团军司令、上莱茵集团军群司令和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司令。他是对欧洲600万犹太人、同性恋者、共产党人和20万至50万罗姆人的大屠杀以及德国对苏联的东方总计划的倡导者和鼓动者。德国《明镜》周刊中对希姆莱的评价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刽子手”。

赫尔曼·费格莱因(Hermann Fegelein)

党卫军骑兵部队的首任指挥官,1944年任希姆莱的联络官

马丁·鲍曼(Martin Bormann)

纳粹“二号战犯”,纳粹党秘书长、希特勒私人秘书,他掌握着纳粹党的钱袋子,人称“元首的影子”。

威廉·布格道夫(Wilhelm Burgdorf)

希特勒的第一副官

汉斯·克莱勃斯(Hans Krebs)

陆军参谋总长

威廉·凯特尔(Wilhelm Keitel)

德军最高统帅部总长,元帅

阿尔弗雷德·约德尔(Alfred Jodl)

陆军大将,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威廉·凯特尔的副手

海因茨·林格(Heinz Linge)

希特勒的侍从、管家

奥托·京舍(Otto Günsche)

希特勒的私人副官

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Robert Ritter von Greim)

纳粹德国空军元帅,也是纳粹德国最后一位空军总司令

阿尔伯特·斯佩尔(Albert Speer)

德国建筑师,纳粹德国装备部长以及帝国经济领导人

路德维希·魏德林(Helmuth Otto Ludwig Weidling)

第56装甲军军长,柏林城防司令

威廉·蒙克(Wilhelm Mohnke)

纳粹德国的党卫队旅队长兼武装党卫军少将

沃尔特·赫威尔(Walter Hewel)

外交官

恩斯特·京特·申克(Prof. Ernst-Günther Schenck)

党卫军旗队长、党卫军和国防军营养顾问

卡尔·科勒(Karl Koller)

德国空军上将,空军参谋长

汉斯·弗里茨舍(H. Fritzsche)

戈培尔宣传部的官员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 ( Vasily Ivanovich Chuikov )

苏军总参谋长

 3 ) 尼禄法令——希特勒最后的疯狂呓语

本文授权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编辑并发表。本来这篇要写日志,但日志草稿有别的东西,想给一本关于第三帝国末路的书写个读书笔记,但也似乎没办法写,就把相关内容写在这里吧

导语

人性之深渊不可凝视,在这样的深渊中,毁灭欲是一个绕不开的人性之恶。暴力,打砸抢这类的行为背后都可以看到毁灭欲的影子。当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有毁灭欲时,造成的灾难可能就更大一些。古罗马的皇帝尼禄因为一些不可名状的原因把罗马城点了,从此遗臭万年。不过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相对应的破坏力也不很发达,就算是有人想毁灭世界,也顶多毁了一家一城而已,比如崇祯皇帝上吊之前砍了自己的几个公主,诸如此类的,也就这样了。

那么,到了技术发达的20世纪,如果有人的毁灭欲爆棚,会怎么样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党真的有一个毁灭德国的计划,被称为“尼禄法令”。提出这个计划的人是希特勒,但这样玉石俱焚同归于尽的疯狂念头根本无法得到执行,再加上纳粹败亡的过于迅速,这样的“尼禄法令”也就根本没有实施,只是沦为了历史上的疯人疯语。

1945年3月20日,希特勒检阅在劳班立下战功的希特勒青年团员,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如果我们失败了,要拉上整个世界给我们陪葬”

关于希特勒的心理,相关的各种研究和不靠谱的说法满天飞,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希特勒不止一次地说,“如果战争失败了,那么整个世界都要为我们殉葬”。时间到了1945年,纳粹德国的战败已经确凿无疑了,希特勒这个时候开始很严肃地考虑“毁灭世界”这样的事情。当然,那个时候的纳粹毁灭不了世界,能毁灭的也就只有盟军苏军的战俘,全德国的军队和民众,当然还有他们自己。

1945年元旦,纳粹德国试图在“底板行动”中用空袭扭转战局,但未能如愿。元旦当天的挫败预示着这一年的流年不利。关于底板行动,本公众号2018年元旦发过文章《底板行动:二战德国空军的绝唱(附尼伯龙根工厂新年贺词)》

所以在1945年初,希特勒开始有计划地毁掉他能毁掉的一切了。2月,宣传部长戈培尔鼓动希特勒废除《日内瓦公约》,在戈培尔看来,德国之所以沦为现在的田地,都是因为士兵作战不勇敢。如果士兵们知道他们在沦为战俘后将得不到任何的保护(战俘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他们就会更勇敢地与敌人战斗。不过,戈培尔疯了,元首身边的将军和一众纳粹高官还没完全疯掉,在这些人的全力劝说下,戈培尔和元首最终没有走向“自绝于世界”的道路。

在戈培尔和希特勒看来,德军的投降是因为“对战俘太好了”

《尼禄法令》

《尼禄法令》的核心内容是彻底地破坏德国的工业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电力,水管系统等。猛一看,这似乎就是焦土政策的延续。德军在1943年逐步从苏联撤退时就在实行这样的焦土政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资源被敌人所用,减缓苏联红军追击的速度。这样的焦土政策在军事上是有意义的,所以也就得到了德军的执行。

1943年冬,德军用这种“枕木破坏车”来系统地破坏乌克兰地区的铁路,相关内容请参阅本公众号《铁流: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铁路运输小考证》

到了1944年8月,盟军兵临巴黎城下。希特勒决心炸毁巴黎,“让盟军只能得到巴黎的废墟”。德军城防司令肖尔蒂茨将军接到了命令,在巴黎的各大历史建筑和纪念碑上安放炸药。摧毁历史文物在军事上毫无意义,这纯粹只是希特勒“我不好过,别人也别想好过”的毁灭欲发作而已。最终,肖尔蒂茨将军决定留下巴黎,向盟军投降。因为这个举动,他被纳粹德国缺席判处死刑,但也被称为“巴黎的守护者”而在战后的法国声名远扬。事实上,肖尔蒂茨在东线作战时执行焦土政策相当无情和彻底,“巴黎的守护者”并非对所有的地方都一视同仁。

签署投降书的巴黎城防司令肖尔蒂茨将军

从毁灭东线的村庄到毁灭巴黎,变化的不仅是焦土政策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变化。基于务实的冷酷让位于单纯的毁灭欲,这也就是“毁灭巴黎”的命令不能被彻底执行的原因。如果硬要说“毁灭巴黎”有一丝理性成分在,那就是这里过去不是德国人繁衍生息的地方,摧毁这里对德国人而言,并没什么物质上的损失。 但是到了1945年3月,希特勒签署的《尼禄法令》是根本不想给德国人留活路了。关于这一点,希特勒在一些私人谈话中流露过他为什么如此憎恶德国人,希特勒说:“如果战争失败,德意志民族也将灭亡。没有必要为这个民族维持最原始的生存基础,恰恰相反,最好我们亲自动手把这些基础毁灭掉,因为这个民族将被证明是最软弱的民族。” 也是在1945年3月,希特勒同参谋总长古德里安将军的争吵中,还恶狠狠地说:“我这一生都在为德国人民而苦苦奋斗”。那么,希特勒到底爱不爱德国人呢?他自己当然不可能给口头答案,但在历史中,他用尼禄法令回答了这个问题。 1945年3月18日,纳粹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抵达元首地堡,参加夜间战局研讨会。他带来了一篇3天前就写好的备忘录,准备呈送希特勒,备忘录上写着这样的内容—— “预计在6到8周内,德国经济将无可避免地总崩溃。到了那时,战争也就结束了......人民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履行了义务,并且在远比以往任何一场战争都要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任务”,施佩尔写道,“我们有义务将所有能够保障人民在遥远将来重建德国的条件留给人民。”

纳粹德国军备部长施佩尔(图右)在1942年的一张照片

希特勒看完这个备忘录之后一言不发,随后就签署了前文中提到的《尼禄法令》。这样的命令被立即下达到了国防军指挥部,又从那里被传达给前线和后方所有能联系上的指挥官。在当时,极少数狂热的纳粹分子试图认真地执行这样的命令,但绝大多数官员都对这条命令视若无睹。如果关系到生存的基础设施都要没有了,他们自己的生存就要受到严重的威胁。毕竟,绝大多数德国人,包括绝大多数曾经忠于元首的人,并不想为希特勒殉葬。

施佩尔的努力

施佩尔在得知《尼禄法令》的内容之后,认定了这将“给德国人民判死刑”,于是施佩尔尽自己一切所能派助手往返于柏林和前线,告诉当地官员一些工厂和基础设施对德军的调动和战斗至关重要,不要摧毁。到了3月27日晚间,施佩尔接到了觐见希特勒的命令,他遭到了希特勒的质问,后者怀疑施佩尔的忠诚,并威胁他“如果不执行尼禄法令,将以叛国罪论处”。施佩尔面对希特勒咄咄逼人的盘问,首先说自己绝对忠于元首,而且自己决不相信战争已经失败了,仅仅是这样的表态就已经让希特勒感动到不行了。于是施佩尔趁热打铁,要求希特勒将尼禄法令的监督权授予自己,希特勒也答应了。 于是,施佩尔用这样的权利在德国境内奔走呼号,全力地阻止尼禄法令实施。当时,德军B集团军群被包围在鲁尔工业区,这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了。施佩尔要求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元帅在战斗时远离工厂。施佩尔重新起草了一份破坏命令,争取使工业设施处于瘫痪状态而不是全面破坏。不仅如此,他在1945年4月发表的演说中,禁止继续进行破坏,并号召武装部队枪毙所有违背这项命令的人。有了这些强制措施,德国的工业设施和基本生活设施终于得以保全。

视察时在门口坐下休息的纳粹军备部长施佩尔

在做所有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施佩尔愈发觉得希特勒不可理喻的疯狂会随时爆发,届时一切将不可收拾。于是他萌发了刺杀希特勒的念头。当时希特勒已经住进了柏林的元首地堡,施佩尔的计划是从地堡的通风口向里灌毒气或者投放挥发性毒药,杀死地堡内包括希特勒在内的所有人。但是,希特勒在经历了720谋杀案之后变得风声鹤唳,对任何可能的危险都谨小慎微。地堡的通风口远离地面,这种情况下,刺杀希特勒的想法也就落空了。

元首地堡,那个带尖顶的建筑侧面就是地堡的通风口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施佩尔并不需要多大的努力就可以阻止希特勒的尼禄法案。如前所述,稍有理智的德国人并不想要追随元首去瓦尔哈拉,保证战后的最基本生活条件这件事情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除此之外,1945年3到4月间,盟军和苏军进攻迅速,纳粹德国很快土崩瓦解。就算是有人想要破坏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

1945年4月20日,施佩尔作为纳粹的高官出席了希特勒最后的一个生日聚会,两天后,希特勒决定留守柏林直到自杀。4月24日,施佩尔来到柏林同希特勒做最后的告别。在同希特勒的谈话中,施佩尔坦言自己并没有遵照尼禄法令毁灭德国,而希特勒也没有处死他。到了这个时候,谈论“毁灭德国”远不如“元首必须留在柏林”或者“施泰纳去了哪里”重要了。

电影《帝国的毁灭》当中的希特勒(前)和施佩尔(后)

1945年5月向盟军投降时的施佩尔(左),希特勒的继承人、新任德国元首邓尼茨海军元帅(中),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大将(右)。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7天后,德军无条件投降。希特勒那个在濒临灭亡时提出的尼禄法令,就这样化作了历史的云烟。有些历史著作说,纳粹德国的历史对人类是一个警示,它告诉后人,人类曾经那么残忍。 但是人类的可悲之处在于,人性的深渊一直都在。所谓太阳之下无新事,诸如纳粹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在后世反复的上演,有些甚至比《尼禄法令》还要丧心病狂。看起来,人类不但曾经那么残忍,大约还将一直残忍下去吧。

比如网上一些“野生国师”所发的这种疯狂言论,实在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完)

 4 ) 梦想的陷落

“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是不值得生存下去的。”

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夫人这样说。于是在柏林陷落的前夕,她毒死了自己的六个孩子,于是她和自己的丈夫一起自尽。

早就听说过《帝国陷落》,却一直没有时间看。终于抽空看了看。这段历史很熟悉,不少书籍都有介绍。但是描写这一段的电影,却是第一次看到。

小时候学历史,看到介绍希特勒的结局,记得原文是“……纳粹头子希特勒畏罪自杀……。”

希特勒从来没有畏罪。什么叫畏罪?在他的哲学里,弱肉强食的世界,自己选择做强者,这有什么错。他不离开柏林,因为“落幕”的时候,他要留在台上。他要和自己的梦想一起终结。如果这个世界不能容忍他的梦想,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值得生存下去。

自从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挫败纳粹以后,希特勒的梦想就在走向死亡。晚期的希特勒已经陷入自欺欺人的境地,在地图上指挥已经溃不成军的军团,顽强阻击苏联红军的攻势。因为没有将领胆敢告诉他,我们已经失败。

希特勒自己也知道,注定失败,却不能接受现实。晚年的希特勒已经崩溃,一直靠药物维持自己的身体。由于长期服用药物,对药物的依赖,他的手不断地颤抖,已经不能稳稳地拿起刀叉。

直到苏军攻入柏林,希特勒仍然在欣赏施佩尔为他做的柏林中心市区的规划模型。那是一个千年帝国的首都的模型,是他梦想可以看得见的部分。

一个不成熟的男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事业英勇地献身,一个成熟的男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事业而卑贱地活着。

当自己的事业注定要灭亡的时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终于选择了死。

与他一起死的还有他忠实的追随者们。其中就包括那位著名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的全家。

戈培尔博士,是纳粹高层里面唯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鼓吹“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的人”,也是纳粹高层中少数几个至死忠于希特勒的人。

大树要倒,猢狲要散。帝国元帅戈林要另立中央,党卫军一把手希姆莱和英美盟军秘密谈判,军需部长经济一把手施佩尔对希特勒坚壁清野的计划阳奉阴违。

板荡识诚臣。戈陪尔是希特勒的“诚臣”。在他知道元首打算让他离开柏林的时候,这个狼一样的人,居然流泪了。

他违抗了希特勒的命令,选择了留在希特勒身边,并且在最后一刻选择了尽忠。

与他一起尽忠的还有他的一家。

“……他的夫人毒死了她的六个孩子……”书中是这样写的。

苏军攻入柏林的时候,他的夫人和她的六个孩子般进了总理府下面的地堡。她知道,其实他并不忠于她。但是他们都忠于元首,都忠于自己的理想。

这里,孩子们不会因为没有煤炭而挨冻,不会因为没有吃的而挨饿,不必因为没有电而在黑暗和恐惧中摸索,不必为了躲避炮击而随时卧倒,也不必担心随时飞进来的流弹。

这里对他们唯一的威胁就是步步紧逼的死亡,无法逃避的死亡。

她的六个孩子,仿佛地堡中的天使。活泼的孩子,给地堡带来了生机。

她的六个孩子,仿佛等待屠宰的羔羊,在进入地堡的时刻,就被他们自己的父母决定了命运。苏军推进的速度,决定了他们剩余的生命。

其他人家的孩子,没有这样温暖的避难所,他们要上战场。

《帝国陷落》特意描写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皮特。小小年纪穿起黑色的军装,抗起“铁拳”火箭弹上战场。

一个娃娃兵击毁了两辆苏联坦克,受到了希特勒的嘉奖。

希特勒说:“希望我的将军也象你一样勇敢。”

与皮特一起作战的老兵,不让皮特太冒险,小孩子不知道危险。皮特死里逃生。老兵自己却没有这么幸运,被苏联狙击手一枪打穿了钢盔。皮特没有死,不是苏联狙击手没有发现他,大约狙击手在想:“我不杀孩子。”

皮特的父亲只有一只胳膊,在战争中失去了另一只胳膊。父亲不想让儿子去当炮灰,儿子坚决不听。因为,战友们在阵地上等他。

皮特的阵地是一门88高炮,皮特的战友是一群孩子兵。皮特回到阵地的时候,阵地上所有的孩子兵都死了,自杀或被击毙。皮特在弹坑里躺了一晚上,看到身边死人的碎块,终于跑回了家,回到了父亲身边。

戈培尔的六个孩子,无须象皮特那样,小小年纪,穿起党卫军的军装,冒着枪林弹雨,拿着“铁拳”,蹲在坑里,瞄准苏联人的坦克。他的六个孩子,也不能象皮特那样,看到噩梦之后的早晨。

皮特的父亲也没有看到噩梦之后的早晨。在战争结束之前的最后一刻,被“英勇”的铲奸队员吊死了。一起遇害的还有皮特的母亲,她被枪杀。

世界即将崩溃,理想就要终结,生命结束之前,还应该干些什么?

希特勒妻子爱娃的妹妹身怀六甲,妹夫擅离职守与其他女人鬼混,被希特勒下令枪毙。被枪毙之前,他整理好了自己的军装,然后喊着“希特勒万岁”,被冲锋枪打死。万岁的不是希特勒,而是希特勒为所有纯阿利安人描述的千年帝国的梦想。

希特勒的侍从们,纵酒狂欢,因为地堡里有喝不完的酒。党卫军一把手希姆莱在向英美盟军送秋波,企图逃避审判。宪兵和铲奸队在处决不肯当炮灰的老人。一位党卫军内科医生,第一次拿起了手术刀,挽救伤员的生命。军需部长施佩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冒着被枪毙的危险。挽救德国的工业潜力。一对老夫妇在家里,静静等待着命运的安排,死亡或是黎明。

终于,希特勒死了,一切都要落幕了。

在希特勒死后,仍然有1000多名党卫军和外籍士兵死守总理府,为自己的理想战斗到最后。他们宁可和自己的理想一起去死,也不愿意生活在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他们选择与自己的梦想一起消失。

片子的结尾,小皮特和希特勒的女秘书,骑着一辆拣来的自行车。对他们来说,新的世界开始了。

这场战役中,究竟死了多少人?不清楚,查了一下,苏联阵亡30万人,德国死亡(士兵+平民)60万人。还有一种说法是苏联伤亡30万,德国伤亡60万。

30年代,三大主义在世界流行:美国、英国、法国的自由资本主义;轴心国的法西斯主义;苏联的共产主义。在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哪一种主义都不比别人干净多少。45年,法西斯主义落幕。90年代初,共产主义苏联倒掉了。现在只有自由资本主义还幸存,却已经日薄西山了。新的世纪会怎么样?不知道。一个没有主义的时代。有趣的是,前两个主义崩溃时,有纪念意义的事件,都发生在柏林。未来会在哪里发生呢?

自己好好活着,也给别人平等生存的机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如此而已。

将来有一天,如果我去欧洲的话,我一定会去柏林,去看柏林的菩提树大街和柏林墙遗迹,去看梦想结束的地方。

 5 ) “恶魔”的本来面目

    2004年德国电影工作者以他们一贯严谨的态度,为全世界观众奉献了一部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以希特勒为主角,讲述了在柏林被苏军攻陷前夕,希特勒和他的将领在柏林地堡下的最后日子。

背景

    1944年夏,整个二战战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西线,英、美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发动诺曼底登陆战;而东线苏联军队也开始越过国境线,由被动防御转入主动进攻。西线的盟军和东线的苏军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攻克柏林。而此时,由于西线的盟军受到德军的顽强抵挡,所以美、英军队进展极为缓慢。这给东线的苏军创造了攻克柏林的先决条件。苏军在东线首先发动了巴格拉季昂战役,机械化坦克兵团从白俄罗斯迅速闪击到维斯瓦河,兵临华沙城下。然后,苏军又冒着德军“虎王”式坦克的猛烈炮火,踏过了波德平原,抵达奥得河,距柏林只有60公里。
    在东线作战的有两支苏联军队,一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由朱可夫元帅指挥;一支乌克兰第1方面军,由科涅夫元帅指挥。最高统帅部于1945年4月1日,从两军的驻地分界处划起,一直到柏林东南60公里的吕本,谁率先打到这里,谁的部队就担当攻克柏林的重任。开始,朱可夫的部队被称为“柏林之锁”的塞洛高地所阻,而科涅夫的部队已顺利地渡过了尼斯河,抢占了攻克柏林的先机。4月17日晚,斯大林在电话中希望科涅夫能让朱可夫的部队通过其方面军地段上的突破口攻入柏林,但被科涅夫以那样将占去许多时间并造成部队的混乱为由婉拒,并最终使斯大林同意让他的两个坦克集团军转向柏林协助攻击。就在科涅夫以为胜券在握时,朱可夫的部队攻下了塞洛高地,并抢占了通往国会大厦的要冲安加尔特车站。
    最终,朱可夫的部队笑到了最后。1945年4月30日21时50分,苏军叶戈罗夫中士和坎塔里亚下士在德国首都柏林国会大厦的圆形拱顶上升起了一面苏联国旗。这标志着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首都被已被苏军彻底攻陷。

关于影片

    1945年4月15日凌晨5时,苏军打响了攻克柏林的战役。4月20 日,在盟军猛烈的炮火下,希特勒在柏林的地堡下度过了他56岁的生日。4月29日,柏林城已成为一片火海,希特勒和他的情妇爱娃·布劳恩在他的地堡里完成了他们的婚礼。就在希特勒和爱娃正式结婚后的第二天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和爱娃服氰化钾毒丸自杀。希特勒在吞入第二颗毒丸后,用手枪向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10分钟后,侍卫们将希特勒和爱娃的尸体拖出暗堡,放进总理府花园被炸开的一个弹坑中,倒上汽油焚烧。
    影片《帝国的毁灭》就是围绕希特勒生命中最后的十二天展开的。其主要情节来自于希特勒的贴身秘书劳德·荣格,她从1942年开始直至离开地堡一直在希特勒的身边工作,还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此外,另两位仍然在世的地堡人员,希特勒的电话接线员和军官弗莱达上校的日记和回忆也为影片提供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史料。这些都使《帝国的毁灭》成为一部忠实再现历史场面的优秀电影。
    除了吸引眼球的题材,扎实的历史素材,超强的制作班底和一流的演员也是影片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影片的编剧伯恩·伊钦格本身是德国电影重量级的制片人,这一次他亲自操刀撰写了影片的剧本。而主演希特勒的演员布鲁诺·冈茨是德国非常著名的演技派演员,相信很多人对他主演的《柏林苍穹下》那个穿着呢子大衣的天使仍然记忆犹新。
    《帝国的毁灭》虽然在德国上映时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绩,但媒体和评论界对影片褒贬不一。对于影片真实再现了某些历史场景以及对希特勒的“人性”化刻画都遭到了非议,认为这有可能意味着德国民族主义和新纳粹势力的抬头。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影片的珍贵之处。《帝国的毁灭》和好莱坞的战争片在处理手法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并没有刻意营造战争的大场面,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人物的刻画上。所以,透过影片我们看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希特勒和戈陪尔。
 
希特勒

    自从二战结束后,希特勒及其党羽在大多数人们心中一直是以战争魔鬼的面目出现的,这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他们的形象。虽然他们在人类历史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但也绝不能因为这个理由就忽视了他们身上“人”的概念。希特勒无论怎样残忍可怕,他首先还只是一个人。只要是人,就会有人类的情感。而《帝国的毁灭》正是还原了希特勒的本来面目,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面对自己一手建立的帝国就要灭亡的时候,希特勒作为一个国家的元首也同样表现出了一般人的恐惧和绝望。当他听说戈林和希姆莱背着他和盟军媾和的时候,他的那种歇斯底里的表现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惶恐。而戈陪尔最为希特勒的支持者,在最后的关头他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和夫人一起毒杀了自己的儿女后双双自杀,也用实际行动追随了希特勒和他们的共同追求——国家社会主义。影片的最后,当活下来的将领和士兵中有人听到希特勒自尽和德国投降的消息时,立即把手枪对准了自己。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举动正是狂热的军国主义的表现。但我认为,在战争中,任何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自杀和倭国军人的剖腹,黄继光堵枪眼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是对一种信念的执着,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信念本身有好坏之分,但战场上的军人都势必把自己一方的信念当作最正确的,最终结的,所以他们才能在战争不利己的情况下,把枪口和刀刃对向自己。
    60年后,再回头看希特勒,是历史选择了他。而德国法西斯的产生也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20世纪30年代多种因素催生的产物。作为一战后的战败国,德国人需要一个由强权领导人统治的国家。他们希望通过强有力的外交和军事政策,恢复德国昔日的辉煌。因此,希特勒在还没上台前的拉票运动中,就不断向德国人民灌输法西斯党的助主张,希望国家统一,重视国家利益。这一切都让德国人民觉得是那么地有吸引力。后来,当希特勒大权在握,他就着手建立一个极权国家,他消灭了所有反对党,建立了盖世太保,逮捕了成千上万的政治反对派并残杀了大量的犹太人。在他看来,犹太人罪孽深重,德国近代史上的种种不幸,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犹太人造成的。正是希特勒激发了德国人的民族主义热情,所以大战一开始,就有大批的德国青年愿意为祖国、为希特勒贡献自己的生命。
    最终,希特勒作为失败的一方永远地告别了历史的舞台,而书写历史的权利自然落到了胜利的者的一方。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假如当年失败的不是希特勒,而是英、法他们的,历史又将是怎样一幅图景,这谁也不敢想象。事实上,在战争的初期,英、法甚至包括苏联,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并不比希特勒的高尚多少。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当年的“侵略者”。
    通过电影,我们要做是以史为鉴,不让悲剧重演,而不是关心布鲁诺·冈茨是不是把希特勒演得太像了。

 6 ) 当恶魔走向终点

    当美国人把萨达姆从更应该是耗子居住的地洞里揪出来的时候,看着当年飞扬跋扈的独裁者的一副落魄样子,我竟也有了一丝恻隐之心。而当今年他那幅自己洗衣服的照片被英国小报披露后,我也为一个老人的晚年的凄凉动容。但是,想想他所制造的那些罪恶吧,他杀害了多少人,他又带给了多少家庭以死亡和凄凉。当恶魔走向终点,总是见令受害者大快人心的事情,他们的感受来得干脆真实,而对相对的局外人来说,感情就有些复杂了。描述希特勒最后日子的《帝国陷落》就因此,获得了不同的评价,陷入了巨大的争议。

    影片从一个相对“平民”的视角入手,由希特勒的女秘书特露德尔.容格的视角讲述了这位恶魔最后的日子。影片中的希特勒还是那个恶魔吗?他在最后的日子里显得如此无助与落魄,一只手在后背绝望的颤抖,佝偻的身体摇摇欲坠,心腹们的背叛令他歇斯底里。这就是走入末路的希特勒,和其他带有妄想心理的征服者一样,绝望又不甘心失败,在交织着自尊与自卑的心情下走向死亡。应该说看完这部影片感觉它并不是像先前看到的宣传那样是要为希特勒翻案,或是要不希特勒“还原成人”的影片。影片对战争还是一个明显的批评立场,同时冷酷的揭示着战争给德国人民造成的痛苦,以及战争中人性的丑陋和良知。
    在这部影片中从各个角度揭示了第三帝国行将陷落时,帝国人的状况,有那些政治家,有那些将军,更有那些平民。最让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帝国极端思想对孩子们的毒害,在最后的时刻,德军甚至将深受帝国思想熏陶德孩子们派上战场,片中几个孩子操纵着笨重德高射炮射杀坦克,而当战争开始的时候,绝望的一个女孩竟请求一个男孩将她打死,而男孩打死了那个女孩后竟也在不知所措中向自己的头颅开枪。是的,绝望,这是被包围的柏林中弥漫的情绪,绝望的将军们陆续自杀,绝望的前线士兵对稍有些反抗的平民无情的射杀,绝望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放纵的喝酒狂欢。最令人心悸的绝望是绝望的戈培尔的夫人亲手毒死她的六个孩子,这该是这样的不幸,她走进孩子们的房间,孩子们已被药物麻醉,不知道将要发生的可怕事情,接着她将装有氰化物的胶囊一个一个塞入孩子们的口中,并把它打碎,做完这件事,她也绝望的抽泣,接着绝望的跟丈夫自杀。影片就从这些片断中放映着第三帝国对人们的影响,反映着战争给人带来的苦痛和绝望。

    但是,影片也展现着希望,在展现着罪恶的同时展现着人性的点滴光芒。当一个日尔曼青年团的孩子从战场跑回家时,他母亲对他父亲说,“他发着高烧”,而父亲面带欣慰的说,“可他还活着!”。活着,就意味着希望,就意味着可以弥补过去的遗憾与错误,可以有幸福和快乐的可能。影片末尾,柏林防卫司令要大家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时,人们从战壕和屋中走出,孩子开始在废墟中奔跑。而片末,逃出的女秘书特露德尔骑着自行车,载着小男孩在一片温馨的阳光中前行。

    最后,晚年的特露德尔回忆说,在纽伦堡审判时,她才知道了德国人犯下的那些恐怖的罪行,她当时认为她是不知情的,当时的感觉只是震惊而没有负罪感。可是,当一天她经过一座纪念一个被纳粹处决的女孩的纪念碑时,她被震撼了,在她为希特勒工作的那年,这个女孩被处决,她突然明白了,“年轻不是借口”。当她说出这句话是,我有一丝感动,这毕竟是一个有良知的老人,而日尔曼民族也是一个有良知的民族,他们在以后也诚心的对待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他们做到了,他们重新建立起了家园,他们也重新迎得了世人得尊重。作为中国人,我们总是为德国人和日本人的对比而感叹,日本当年的参与者们也有不少人向中国人表示了忏悔,可是日本社会始终没有一种对那段历史真心忏悔的社会氛围,连许多曾经直接参与杀戮的人中都还有人冥顽不化,何况当时许多入德国的特露德尔这样的“间接”参与者了。

    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部反思历史的优秀影片,至于一些犹太人对影片中对希特勒过于人性化的描述的抗议,我完全可以理解,对于一个曾经对他们要斩尽杀绝的魔头,他们的愤怒理所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没有立场的饶恕。如果国内有人不能理解,那么想想吧,日本拍一部描写东条英机最后日子的影片,如果也展现他的可能令人产生同情的落魄一面,想必我们也是会义愤填膺的。事实上,如果在看这部影片开始,我还对希特勒的落魄有些触动的话,那么随着影片一步步揭示人民遭受的痛苦,我只能说这是希特勒应该承受的,为他所造成的罪恶他理应遭受这样绝望的折磨。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是历史的参与者,我们都在做着我们的思考,做着我们的选择,做着我们的事。我们或许在不知不觉中会做出错误的事来,那么,当我们知道了我们曾经造成的错误时,我们是以当时的无意作为推脱的借口,还是勇敢的承认和弥补自己的错误?这或许不仅仅是个假想的问题。

 7 ) 毁灭的不只是帝国

这是一部我看了很多很多遍的电影,当初有DVD时就买了正版,再后来为了练习德语看了许多遍,很多的对话都反复听过,再后来,那个“元首的咆哮”风靡网络,各种恶搞,我见过的版本不下十个。

现在,我很绝望的时候,也会翻出这个电影看看——这才是真的绝望。

做这个电影的评论其实不需要注意剧透的问题,电影讲的就是真实的事情,就是纪录片,柏林围城,帝国毁灭,等等。

但德语的名字很简单——Der Untergang,没有 Das Reiche的字样。那么,毁灭的不止是帝国。

记得么,柏林街头到处吊着的死人,身上挂着牌子——我被吊死在这里因为我是个胆小鬼。

记得么,希特勒那些咆哮说的什么——我们就算死,我们也要拉着一个火光冲天的世界为我们殉葬。

等等等等,还有一些电影没有体现的内容,比如,苏联红军在东欧的暴行,知道这个就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德国人宁愿自杀。

在这里,我不想对希特勒做太多的评价,但是我引用一段听来的话放在这里——他有一个天才的一切才能,却缺少一个正常人最起码的人性。

还是那段元首的咆哮吧,那段话虽然被各种恶搞,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你们背叛了我,我一个人白手起家,一个人征服了欧洲,你们会什么?

我不知道他临死时有没有想过,当初那些将军们的劝告他听进去了几句。古德里安不是劝过他不要分兵基辅么?隆美尔不是劝过他拿下马耳他岛么?加兰德不是劝过他喷气飞机最好不要改成轰炸机用么?曼施坦因不是劝过他,东线的防御要有机动空间么?等等等等。

更不要说,当年德军挺进苏联时,乌克兰老百姓夹道欢迎德国解放军,可是,怎么这些人后来都跟德国有仇了?

这个人直到死,都无所悔悟。那个电影中的秘书荣格真有其人,她的谈话录我看过,确实如此,直到元首立遗嘱,直到他自杀,他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他一个人的死,拉上了好多人给他垫背,不说奥斯维辛,但只说守卫柏林的孩子们,十几岁的年纪就死了,还有不少女孩子。

确实够毁灭的,我以为这个场景中,毁灭的不只是帝国,那是人性。

1945年4月,德国柏林,人性被践踏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然后,是铁幕,冷战,红色暴政在东欧的肆虐,柏林墙,等等。

换个文艺的说法,这之前,是辛德勒名单,是卡廷,在这一切与柏林毁灭后,我看到的是铁皮鼓,是狗年月,是古拉格群岛,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窃听者,等等等等——我看见,在红色的铁幕后,人性被践踏到了更没有底线的地步。

今天是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他执政的时候,这一天是全国的节日,即使到了战局不妙的1944年,这一天被炸毁的建筑上还有“向德国最伟大的工人希特勒致敬”的标语。但到了1945年的这一天,我在电影中看到的希特勒,颤颤巍巍地走出地堡,给保卫柏林的孩子们授勋——十天之后,他自杀身亡。

孩子们大概也没几个活下来的。

1945年4月,人性在柏林死了。

 8 ) 昔日的高墙,今日的鸡蛋

在对与错、强与弱之间,我们总得选边站。对此,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一句很好的话,“无论高墙是多么正确,鸡蛋是多么地错误,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只是,在这个混沌暧昧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区分出来谁是高墙、谁是鸡蛋?而当昔日的高墙成为今日的鸡蛋,我们又该向谁一掬伤心泪?

《帝国毁灭》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入围200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许多人都高度赞赏这部作品的制作、导演、编剧和演出,但也都相当确定这部片子不可能获得奥斯卡奖。果然,奥斯卡奖没有肯定它,对于这座昔日的高墙、今日的鸡蛋,“入围”两个字已经是美国电影学会能给出的最大掌声。

《帝国毁灭》是一部德国电影,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无条件投降前十几天的事情,故事的主要核心人物是人魔希特勒。这部影片以史料考据为基础,调性不煽情、立场也不偏颇。然而,透过种种真实事件还原出的希特勒,除了栩栩如生外,还充满普通人所具备的人性特征,这便注定了这部影片备受争议的命运。

二战时期的德国和希特勒,无疑是座无与伦比的高墙,狠狠砸碎许多可怜的鸡蛋。但如今时过境迁,站在历史彼端的德国和希特勒早已沦为世人践踏和唾弃的对象,无论是电影上还是文学上,纵使是基于史实的同情或理解都不被允许,已然成为脆弱的鸡蛋。艺术呈现真实,本该是值得赞赏的事情,然而当这所谓的真实,既是高墙、又是鸡蛋,观者也只能无奈地低头从旁走过。

■历史背景与故事主轴
《帝国毁灭》主要是根据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改编。影片故事从希特勒生日当天、也就是1945年4月20日讲起,一直讲到德国无条件投降之日,1945年5月9日。在此之前,德国东部战线早已溃不成军,苏联红军则是向西线快速挺进与反攻。4月20日那天,希特勒与情人艾娃、以及一帮军官将领都藏身在柏林的地下碉堡之内,当炮击声从碉堡外传来时,希特勒才赫然惊觉苏联红军已经打到柏林,国家已经来到存亡的关头。

4月20日到4月30日的这10天,是希特勒活着的最后一段日子,他置身于地下碉堡里头,陆续接获军事上惨败的噩耗、以及亲信们接连背叛的消息。面对这种无可挽回的局势,身为领导人的希特勒不仅要为自己的生命与前途做决定,还要为所有德国百姓和军人的生命与前途做决定。当时,摆在希特勒面前的选择有三种,包括撤离、投降与死亡,他最终为自己和所有德国人都选择了死亡。

在举枪自尽之前,周围许多亲信将领一再请求希特勒承认失败和撤离柏林,这样不仅能为东山再起保留余地,也能减少德国军民的无谓牺牲。但是希特勒坚持绝不能投降,即使所有军人都死绝、所有百姓都牺牲,也要战斗到最后。为此,他无情地将没有受过训练、没有足够武器的老少送上火线,还派出宪兵捉拿和杀死那些拒绝送死的军人与百姓。更扬言年轻人本该牺牲、以及弱者没有活下去的价值。即使是在敌人打到眼前、不得不自杀时,他留下的遗嘱仍旧是誓死不投降。

单单从这些事实来看,希特勒确实是一个没有人性的狂魔,然而,电影《帝国毁灭》透过这10天里发生在碉堡的种种事情,侧写描绘出希特勒的行为与背后的动机和信念,结果勾勒出来的却是一个极为人性化的人物,不仅有着与一般人相同的坚强与脆弱,甚至还有超越常人、作为领导人应有的理想与勇气。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部电影被反法西斯主义者标上认同和拥护昔日纳粹的标签。

■希特勒是人不是魔
从理性上来说,大部分人应该不会意外于发现希特勒具有许多普通人的特质,毕竟,一个人如果没有“做好”和“做对”很多事,就不可能一步步走到大权在握的境地,也就不可能铸就那些后来犯下的滔天恶行。

根据影片中的描述,希特勒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也具有多面向的性格,一方面是一个情绪有波动的普通人,一方面又是一个坚强果断的领导人。作为普通人,希特勒不抽烟、不喝酒、吃素、喜欢动物、疼爱小孩、尊重女性。作为领导人,希特勒廉洁、讲求纪律、坚持理想与原则、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重视信仰主张胜于个体生命。虽然偶尔有感性和脆弱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他都将国家责任置于个人情感之上。

》希特勒没有军事天才,但性格坚毅乃至于固执。在生命的最后10天里,当军事惨败的消息陆续传来时,希特勒始终拒绝面对军力不济的现实,坚持在军事地图上进行不切实际的军事调度。一干将领们先是直指现况,但在希特勒的狂怒斥骂下,终于也都渐渐噤声不语,既然战败是无可避免却又不能接受的结果,只能各自静待末日的到来。

》希特勒严以律己,但也严以待人、睚眦必报。面对柏林即将沦陷的现实,希特勒拒绝出逃苟活,坚持坚守对国民的承诺,以生命捍卫国家与理想。相同地,他也以同等的方式要求其他军人和百姓,要所有人都以鲜血和勇气来抵挡子弹与大炮。而当帝国元帅戈林和内政部长希姆莱陆续传来叛变的消息时,希特勒在如此严峻的情势下仍不惜调兵遣将追杀叛变者,就连情人艾娃下跪请求饶恕其妹夫擅离职守的行为,也遭到无情的拒绝。

》希特勒个性坚强,但难免有伤感软弱的时刻。虽然一再表示所有人都应该为国牺牲,但希特勒两次违反自己的原则,要求几位不属于党政系统、如晚辈般敬爱自己的女秘书们先行撤离碉堡。虽然对叛徒绝不宽待,但是当装备部长史培尔当面向希特勒表明自己将撤逃、并告白自己在数月前便开始违抗指示时,希特勒并未出手阻止,而是留下伤心的眼泪。一直以来,充满理想主义的史培尔都是希特勒最敬重的人,是希特勒未实现的艺术家梦想的化身,如今史培尔以这种诚恳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背叛,希特勒无法不心软。

》希特勒行事一板一眼,但仍有感性的一面。在地堡里,情人艾娃请求希特勒赠送自己一座置于碉堡外头的雕像,明明死期将临,希特勒仍以雕像可能是国家所有、属于全民为由加以拒绝。身为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超过十多年,伴随他超过十五年的艾娃在自己的遗嘱中还需要交代妹妹代为偿还一些零碎的债务,足见希特勒行事的清廉和刻板。但在4月28日,两人自杀的前两天,各自写下遗嘱之后,希特勒正式娶艾娃为妻,像个男人般地给自己的女人一个应有的名分。

希特勒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走来,在这当中经历过德国战败投降、凡尔赛条约的苛刻与残酷,他深刻理解战败投降后的生不如死,因此与许多德国将领一样,认为与其投降、不如牺牲。希特勒还经历过1929年的华尔街大崩盘与经济大萧条,以及其后的严峻失业与恶性通货膨胀,因此他承诺德国老百姓要拔除引发世界经济动荡的犹太毒瘤,要带领德国走向军事霸权,废除凡尔赛条约的羞辱与凌虐,恢复德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掌权多年以来,希特勒的坚持和承诺始终如一。而在最后的十天里,明知道自己即将面临死亡,但在面对各级将领时,希特勒仍旧坚持自己作为领导人应有的决断与坚强,仍遵循着一贯的信念和原则行事,丝毫不退让松懈。但在私底下,在面对将领之外的寻常晚辈与女士时,希特勒更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难以抑制手部的抽搐,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感伤与脆弱,纵使如此,他始终礼貌和善地待人,毫无派头和架势。

■影片视角
《帝国毁灭》以希特勒在世的最后十天为叙事主轴,以希特勒这个人物在死亡之前的言行为故事的主题。然而,如果影片只将视野局限在希特勒身上,那将是苍白和单薄的,纵使完全是以真实史料为基础,也无法摆脱为纳粹罪行强行辩解和开脱的色彩,更不可能让大众产生理解和共鸣。

《帝国毁灭》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同时采用三个视角,从三个立场不同的人的角度来观察这一段时间的柏林,并且透过地堡内与地堡外这种空间上的差异,凸显出个人与体制、原则与后果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将影片的思想高度从人物传记提升到对战争、爱国精神和集权制度的反思层面。

影片中同时从三个人物的不同视角来开展内容,一个是希特勒的女秘书、立场中立的琼格小姐,一个是支持投降、减少牺牲的医官君特先生,一个是不惜牺牲、奋勇杀敌的十二岁少年皮特。其中,从琼格小姐的视角,看到的是地堡内的希特勒,整体色调从温暖燠热走向寒冷,从医官君特和少年皮特则看到的是地堡外的战事,除了结尾处外,整体色调都是寒冷凄凉。

在影片叙事的过程中,往复交错呈现地堡内和地堡外的情势,当希特勒在宁静的地堡内,根据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做出全民抗敌的决定时,地堡外出现的是无辜百姓遭到炮火无情攻击的画面,是毫无训练、缺乏武器的老人与小孩在火线中前仆后继、无谓牺牲。当琼格小姐为希特勒的沉重压力与艰难困境感到不忍时,医官君特正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为血流如注、尖声嚎叫的伤患锯断伤肢,少年皮特正拿着手枪在其他孩子们的尸体堆中穿梭冲锋。身为领导人的希特勒的一句坚守信念,代表的却是大量性命的死去,是德国的未来被一点一点地断送。

■信仰与牺牲之间的冲突
希特勒坚守信念、贯彻原则、维护德意志民族最高利益的做法很难说他有错,毕竟这是一个身为领导人、肩负国家兴亡大任的人,应有的特质和应尽的责任。

在国家存亡之际,将领应该誓死效忠,与国家共存亡?
在国家存亡之际,军队应该战到最后一兵一卒,宁死不屈?
在国家存亡之际,人民应该抛头颅、洒热血,挺身而出,不惜牺牲?

显然希特勒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对”,事实上,大部分的国家的教科书里,也都为这三道题给出肯定的答复。如果一支军队抱着“只在战胜有望时作牺牲”的信念,如果一个国民抱着“只在国家值得奉献时作牺牲”的信念,这样的战争和这样的国家注定要失败,因此,灌输军队和百姓“不惜任何牺牲”的爱国信念有其必要性,在战争之时严惩那些逃避牺牲的人也有其必要性。

因此,如果只将眼光专注在地堡里的希特勒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具有人性的好人,是一个拥护信念、坚定承诺的优秀领导人。然而,当我们将地堡内的信仰与坚定,对比地堡外的现实与牺牲时,对与错瞬间便被模糊了,一切的必要似乎都是不必要。只是,希特勒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了国家理想作牺牲的“合理范围”又在哪里?

希特勒所犯的错,或许更多是来自“国家”这个概念性名词。也许,本就不该将“国家”置于无比崇高的地位之上,如果没有了百姓、没有了未来,国家又有何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二战的德国之所以会走向疯狂的极端,要说是因为希特勒个人的疯狂,更多的可能还是要归咎于不容许异议的集权体制、以及狂热的爱情情操和偶像崇拜。

就像影片当中指出的,希特勒虽然有许多良好的特质,但性格固执、不接受其他人的反驳意见。周围的将领们则或是因为恐惧于希特勒睚眦必报的秉性、或是基于对希特勒个人的崇敬与信仰,因而盲目尊从希特勒的指示,无视于现实的残酷与恐怖。而希特勒本人,虽然不是疯狂的人魔,但因为被地堡、被亲信包围着,与残酷的现实之间保持着遥远的距离,无法切身体会自己的决策所代表的实质意义,结果便是走向所有集权体制必然会产生的残酷牺牲。而且,正因为希特勒对信念的高度坚持与坚定,这种牺牲的残酷程度也就无比巨大。如果希特勒没有实施专制独裁,二战的德国或许无法快速摆脱各种政治和经济的阴影,但同样也不会走向极端与毁灭。

■电影载不动的许多愁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帝国毁灭》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除了尽可能忠实地还原希特勒这个人外,还透过宁静的地堡内和惨烈的地堡外这种往复对比,凸显出一个看似杰出的领导、一个看似正确的决策,实际上却能产生无比悲惨的结果,进而使人质疑“爱国”和“战争”的底线。而且,在出色的架构构思之外,编剧和剪辑的表现也令人赞叹,在地堡内/地堡外、三条叙事线的交错过程中,始终以相同的主题或相似的人物做衔接,例如当地堡内提及民兵的无谓伤亡时,地堡外呈现的是医官君特在路上看到两个老人因为“逃兵”遭到宪兵杀害,以及在医院里看到无数重伤的伤兵。

这些看似独立却又相似的叙事线,平顺且细密地缠绕在置身于叙事线之外的希特勒周边,除了赋予影片强烈的整体感外,还将希特勒这个隐性的主角浮凸而出。乍看之下,影片里杂乱纷呈着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然而透过这些看似单纯随历史时间出场的人物和事件,不仅真切地凸现出希特勒这个核心人物的性格与思想,还纵向地呈现出希特勒从拒绝接受失败、到决定举枪自尽的情绪和想法的完整进程,与此同时,更横向地呈现出希特勒每个涉及国家前途的抉择为德国百姓带来的毁灭后果。此外,地堡内和地堡外、三个独立人物各自的故事线都能独自存在,而在交会之余,还演绎出不同层次的意义。

看得出来,《帝国毁灭》做了很多努力以避免必然的立场争议,例如在处理苏联红军占领柏林时各种行进,便刻意淡化针对性与批判性。当医官君特走进一所被苏联攻克的医院时,首先看到的是堆叠在一起的裸体女尸,接着看到的是被聚拢在角落里的重病患者们。这是唯一暗示红军暴行的一幕,其中前者代表的是被红军残害的德国女性,而后者代表的是被德军遗弃的德国病患。借由这两者的对比,议题的焦点便从对红军的控诉,转为对战争本身的控诉。此外,里头还安排了一组一名红军面对少年皮特时,高喊着我不杀小孩、结果却被少年皮特杀死的镜头,以此平衡医院那一幕可能引发的对红军的负面观感。

影片也避免直接呈现希特勒自身的观点或想法,而是借由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来间接对比和凸显。例如,在得知希特勒拒绝出逃、将以自杀来面对红军的攻击时,宣传部长戈贝尔和他的妻子便决定了要步希特勒的后尘,还要带着6个幼龄的孩子一同踏上自杀之路,因为他们两人深信,没有希特勒、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便没有活下去的价值。透过戈贝尔夫妇两人的极致行为和对国家社会主义的狂热,便能看出来希特勒在理念和信仰上的异常执着,也让人得以理解为何希特勒和戈贝尔都对百姓的无谓牺牲如此漠然。当一个人认定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都该为理想牺牲时,又怎么会对其他人的牺牲感到悲伤。

从理性上来说,大部分的人也能认同,即使是犯下滔天罪行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大多数也都是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然而,理性上站得住脚的,不等于感情上也站得住脚。虽然《帝国毁灭》是以相对公正的态度来还原希特勒这个人,然而当人们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希特勒时,很难避免不对他的行为产生理解之情、甚至是同情之情。于是这种以“公正”为名的还原行为,便以伤害受害者的感情为代价,结果是对希特勒公平,却对受害者不公平。试想,如果日本推出一部将裕仁天皇还原为人、以人性的角度来看待他的作品,又有多少中国人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总的说,《帝国毁灭》这部电影本身没错,但在历史的伤痕痊愈之前,推出的时机还是错了。就像影片最后引述琼格小姐老年时候的一段纪录片,里头讲到她在战后得知有六百万犹太人死于集中营,当时她虽然感到遗憾,但觉得这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毕竟事情发生时候她还很年轻,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什么事情,直到她偶然经过一个纪念碑,看到一个和自己同年出生的犹太人,在自己22岁、开始为希特勒担任秘书时便遭到杀害,她才意识到,在犹太人所受到的伤害面前,自己没有权力以年轻、以无知为借口。同样的,当代的德国人也不该以还原希特勒的人性为理由,再次伤害犹太人的感情。

当一部呈现真实的电影因为某个群体的情绪而受到打压,身为观众的我们本该秉持理性拥护真实和艺术,为这昔日的高墙、今日的鸡蛋而发声,但说到底,身为观众的我们也是人,在理性之外,还需要聆听情感的声音。

 短评

六百人的资料馆大厅几乎座无虚席,所有人安静的看完这部沉重、冷静、真实、严肃、压抑、沉闷、悲痛、漫长、痛苦的希特勒最后12天。历史重现,战争无情,电影还原的细节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值得深刻铭记

3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除了元首全是渣渣 完全是因为鬼畜的二次元才看这片的

8分钟前
  • moer
  • 还行

这是一部伟大、勇敢、详尽、不煽情的电影。演赫曼的Thomas Kretschmann是个很帅的德国军官专业户,在《钢琴师》《刺杀希特勒》里都看到他。

12分钟前
  • yuanhan
  • 力荐

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15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即使是从传记电影的角度去讲述,本片也显得过于漫长和沉闷..剪辑上下的功夫不够,但是演员们的演技都十分到位.希特勒的奥地利沙哑口音还原得很好,歇斯底里时候的声音连我这个老德国听起来都有些吃力.战争场面不能算壮观,只能说是逼真地还原了一些场景..疯狂和破败错落有序,为那些小细节给四星

17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他们说我的萌点都是渣渣!!

20分钟前
  • 六壁坂
  • 力荐

素材啊 拿根帮帮捅死他! 尼玛死渣渣斯大林 好棒好棒的我到河北省来!!

23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absolutely fair and objective

2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一部勇敢的片子。

26分钟前
  • TJ
  • 力荐

元首最后的失意时刻,帝国毁灭的萧条前夕。Bruno Ganz演技精湛!从第三帝国的视角出发,竟对元首一丝同情。对元首的赤胆忠心,至死效忠,负隅顽抗,自杀殉葬,与丢兵弃将,谋求保命,违令背叛的对比引发触动和深思。纳粹德国虽注定失败,但其宣扬的思想和形式化符号及精神却成功根植到每个人的骨子里。

27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自从有了元首的愤怒系列 我再也不能好好看这个了

31分钟前
  • |
  • 力荐

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

32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带给我的震撼比任何一部同类都来要得深刻

37分钟前
  • 达立
  • 力荐

渣渣,尼玛死!拿根帮帮捅死他!ps:男主很牛逼,一个瑞士人把元首的上奥地利加巴伐口音说的那么好。

41分钟前
  • Österarm
  • 力荐

挺客观,偏冗长

45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罪孽者歇斯底里的信仰,没有任何煽情的渲染,可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赤裸裸沉痛与残酷的直感。

47分钟前
  • Ragdoll™
  • 力荐

我到河北省来

48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B】绝望下的人性百态,没什么剧情,拍的更像是纪录片,而且我觉得是不是有美化纳粹的嫌疑?总之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向来对政治军事题材不感冒。PS.在看完N个恶搞元首愤怒的视频后,已经无法直视那段发飙戏了= =

53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落幕的时候你必须站在舞台上,我庆幸我不知道一直信仰的东西突然倒塌了的感觉。全片两个半小时可是没有感觉丝毫拖沓冗长,直击心灵的点接连不断,真的很久很久没有过不暂停一口气看完这么长的片子了。真实、痛苦。

56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当年共我阅兵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戈培尔:“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

57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