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1983)

HD中字

主演:刘晓庆,梁家辉,陈烨,项堃,周洁,张铁林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国语年份:198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2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3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4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5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6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3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4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5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6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7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8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9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火烧圆明园(198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咸丰二年(1852年),颇有姿色的叶赫那拉氏玉兰(刘晓庆)被选进宫册封为贵人,由于历史上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两家族有宿仇,玉兰起初不得咸丰(梁家辉)的宠幸,但善于心计的她终以一曲哀怨缠绵小调和倾城美貌将咸丰紧紧捆绑,被册封为懿嫔,又因生下儿子载淳,被进封为懿贵妃,地位一时除皇后(陈烨)外,无人可及。  清宫各嫔妃争宠、咸丰耽于享乐之时,觊觎大清财富良久的英法等帝国对中国屡次发兵侵犯,胆小怕事的咸丰在肃清等八位大臣的规劝下,丢下举世闻名的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以“秋猎”之名携带众嫔妃逃到了热河行宫,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行及时乐”的奢淫生活。穿越苍穹:行者无疆孟买连环杀手喵,请许愿呖咕呖咕新年财深海历险记辛普森一家第二季飞虎之潜行极战(国)皎洁的月紫禁城里的小食光战斗民族养成记不止于己妈妈可以吗?火鸡总动员收税人赎神记一路向暖 第二季将心比心绿野梦幻成真黄沙武士国语一夜疯狂漂亮的女邻居盟约闹鬼旅馆猎天狼墙上的女人恋爱湖畔日记鳄潭群英会黄沙武士英语缘来爱上你纸牌人生地中海惊魂灯火里的中国贝奥武夫孤独青春风起云舒菜鸟老警:联邦调查员第一季我的女儿2018意大利版麻辣宿舍西西里著名的熊入侵事件

 长篇影评

 1 ) 火烧圆明园

咸丰二年(1852年),颇有姿色的叶赫那拉氏玉兰(刘晓庆)被选进宫册封为贵人,由于历史上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两家族有宿仇,玉兰起初不得咸丰(梁家辉)的宠幸,但善于心计的她终以一曲哀怨缠绵小调和倾城美貌将咸丰紧紧捆绑,被册封为懿嫔,又因生下儿子载淳,被进封为懿贵妃,地位一时除皇后(陈烨)外,无人可及。   清宫各嫔妃争宠、咸丰耽于享乐之时,觊觎大清财富良久的英法等帝国对中国屡次发兵侵犯,胆小怕事的咸丰在肃清等八位大臣的规劝下,丢下举世闻名的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以“秋猎”之名携带众嫔妃逃到了热河行宫,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行及时乐”的奢淫生活。

听,强盗要杀人放火,借口是主人不许他进屋来偷盗。真是荒谬绝伦!还要恬不知耻地大声宣告!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竟敢这样地横行霸道?就因为中国有辽阔的土地,有金银财宝。他们也有,他们有的是野心和洋枪大炮。一八六零年十月十八日,历史把额尔金这个名字,永远钉在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上示众。这个英国的勋爵,下了一道震惊世界的命令。三千五百名士兵纵火焚毁了人类一座最大、最美、拥有最多珍宝的园林。无数能工巧匠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勤,终于把乾隆皇帝下江南带回来的一个园林之梦在北国的田野上建成了。

十月十七日,英法联军司令就命令他们的军士,对园中的陈设和珠宝玉器自由地、文明地、合法地选择。于是,一场掠夺野蛮得旷古未闻。强盗们你争我夺,分赃不匀。他们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拍卖赃物。这就是侵略者的所谓文明。拍卖之后,他们又用三天三夜的大火,来掩盖他们的滔天罪行。欲盖弥彰,举世震惊。

火,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火,烧毁的是皇帝的逍遥宫,却唤醒了千千万万浑浑噩噩的梦中人。火,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座圆明园始建于康熙二十八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等五个朝代的不断增建、修缮,到咸丰十年,整整一百五十一年,无以数计的劳力、财富和智慧的结晶,毁于一旦。这非但是中国文化艺术财富的一场浩劫,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场灾难。

守园大臣和他同归于尽。皇上和他的近臣、嫔妃正在避暑山庄巡幸,那里有的是好山好水好幽静。圆明园的废墟,今后仍将竖立在田野上,年复一年。他没有声音,但谁都能听到他至今都在愤怒地仰天长叹。

 2 ) 火烧圆明园

咸丰二年(1852年),颇有姿色的叶赫那拉氏玉兰被选进宫册封为贵人,由于历史上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两家族有宿仇,玉兰起初不得咸丰的宠幸,但善于心计的她终以一曲哀怨缠绵小调和倾城美貌将咸丰紧紧捆绑,被册封为懿嫔,又因生下儿子载淳,被进封为懿贵妃,地位一时除皇后外,无人可及。 清宫各嫔妃争宠、咸丰耽于享乐之时,觊觎大清财富良久的英法等帝国对中国屡次发兵侵犯,胆小怕事的咸丰在肃清等八位大臣的规劝下,丢下举世闻名的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以“秋猎”之名携带众嫔妃逃到了热河行宫,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行及时乐”的奢淫生活。这个我们永远不能忘!勿忘国耻!

 3 ) 抗日神剧之清朝版本

此片和抗日神剧没什么太多的区别,稍微懂点军事史的人就知道,真实的八里桥之战中英国军队是靠刺刀打败的清军,当时的清军属于古代军队,而英法军队则属于近代军队,所以人数再多也是没用的。后来,义和团和清军最高人数为10万人,围攻西什库教堂,教堂里总共41把枪,围攻了两个月,竟然没用攻进去!一直奇怪为何没有好莱坞拍摄“西什库41勇士”,这绝对比斯巴达300要更彪悍!(谁问我近代军队是什么,请百度近代军队,你会看到很多近代军队对古代军队以一胜十,胜百的战例),圆明园被烧的真相是英法两国派了巴夏里等39人的使团找清朝谈判,结果被一般五毛愤青之类的大臣用擒贼先擒王的计策扣押了起来,并进行肉刑,因为他们认为巴夏里是英法最高指挥官,最后只有19个活了下来。英法两国决定报复,最初据说是选了故宫,但最后确定为圆明园。在烧之前,英国官员在北京城贴出了公式,讲清楚行动的目的,火烧时间和地点,呼吁中国百姓不要去,结果中国人偏偏就要去。为何?因为火烧圆明园,英法两兵固然有顺手牵羊,可中国人自己也在哄抢,一众太监、奴才和奸妃也忙于搜刮各种财宝中饱私囊,接下来的几年,更时不时有盗墓者进去偷盗,建国后,居住的居民更是越来越多,有7个生产队,20个大小居住点,对圆明园原有的环境又是一番破坏,所以才演变为至今的破败景象。(附:燕京大学的石狮子就是从圆明园搬过来的)

 4 ) 意识形态电影?以史明鉴罢了

好一部历史影片,国仇家恨必不能忘!看我大天坛,大故宫,圆明园,锦绣辉煌!可怜了那些在战场上厮杀的真汉子,前脚战场硝烟滚滚,后一个镜头就是桌上桌旁的锦衣玉食,人的生命却不如盘子里的一颗花生米,布菜的奴才在咸丰的注视下成为被操控的棋子,家国百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抵抗的义士又怎能抵挡得住热枪热炮,侵略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恶可恨!在湖南旅游也看过当地的表演,壮士出征,热血男儿却是冰凉的尸体归来。还有开头那一段登基大典太有气势了,末代皇帝也不过如此,我们自己的文化还是自己拍得更好,没有媚俗之味。旁白也是声色俱备,配乐非常应景,演员和角色非常契合,还有那些古玩和道具,多么精致还原,这怎么不是一部好电影呢?清王朝懦弱无能,奢靡享乐,逃难时鬼子六还不忘捡起那西洋玩意儿说什么如意吉祥!遥想当年在大英博物馆中国馆,我看到了多少被抢去的文物,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不知是哭是叹,英国籍的演员拍摄时有何感想?这段历史如此不堪,必须引以为戒!最后拍卖的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乃是我国的瑰宝啊!被抢走就算了,却因英国人没有常识,用保存其它画作的方式,活活的让此图剥落毁坏,当真令人痛心!!还有大火中的《永乐大典》,圆明园遗址到现在都是荒原一片长不出东西来,居然还有人嫌这是意识形态电影,说旁白过于做作,当真可怕!并非道德绑架,可为什么bbc和hbo可以拍摄历史纪录片电影,可以拍古罗马,维京人,Tudor王朝;nhk可以拍日本战国时代,大河剧;德国人可以拍二战反希特勒电影,我们却不可以拍摄八国联军侵华?不可以拍摄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这么用心的导演和演员,评分却比不上宫斗剧吗?

 5 ) 由国家观个人,怎么才能不挨打。

首先立身得正,歪房子终会塌,要正本清源,当然负负得正的也有,但咱也学不来。

其次养浩然之气,软脚虾不打就趴,打铁还需自身硬。

最后还是要砥砺前行,比起前狼后虎,路多坎坷,还是扯后腿的“自己人”更多嘞。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想要偏安一隅世上哪有这好事儿~人得知道天高地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知易行难。

 6 ) 李翰祥的三部曲

昨天晚上居然梦见恭亲王奕,他居然长得像梁家辉。看来一定是受《慈禧的秘密生活》影响。最近观看了李翰祥导演的清宫三部曲《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一代妖后》。那时候的电影拍的很精细,电影观感后也十分震撼,后遗症严重,内心十分压抑。那时候还没有横店影视城,取景应该是紫禁城实景。 紫禁城果然像个巨大的囚笼,里面的人慢慢都变态了。黑夜里的紫禁城,更叫人生出无尽的绝望。
       
现在再看这三部八十年代的影片,旧时影片的时代感和故宫实景的真实感的交错,叫人十分有感触。刘晓庆的演技确实不错,在三部电影里都把慈禧的阴狠毒辣演绎的淋漓尽致,叫人后怕不已。明叔居然演过懦弱的同治帝,真不可思议。有时候人生也挺有趣,同治帝明叔后来演了霸气的康熙帝,恭亲王奕扮演者张铁林又出演了乾隆帝。原来张铁林出道很早啊。
       
看完这三部曲,只有一个感受:皇帝不是人干的活。咸丰的日子还好过点,尽管内忧外患,自己却还可以在圆明园寻欢作乐。同治帝就惨多了,不能和喜欢的皇后多接触,事事受人操控。他死后,皇后尽管身怀龙裔却不由自主,只能自尽。想穿越的人总以为做皇帝是幸福的事情,其实皇帝是最高危险的职业。而且皇帝不能有真感情,说好听是为国家社稷着想,说直白就是为皇权所想。就像汉武帝杀掉钩弋夫人。咸丰帝也留下遗诏可以诛杀懿贵妃,只可惜慈安心慈手软坏了事。原来皇权之下,一切都是浮云。
       
观影完毕,还有一点就是,梁家辉很招人喜欢呀。
        

 7 ) 天地一家春——最阳光的孝钦后形象

当年极一时之盛的大投入,迷幻的圆明园大水法得以再现,而且拍摄时也是一炬焚之的,隐约记得还引起争议。
80年代初有几部合拍片都是在文保单位中实景拍摄的,盖当时洋人和港人都还是罕物,厅级干部都见不上几个洋人活体,自然倍加珍视。对境外人士这种高级生物是无原则的恩荣叠加,唯恐款待有差而伤及两国人民的交好,至于文物是否损伤尚不在党工考虑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末代皇帝》、李翰祥三部曲都是直接踩丹陛坐宝榻。拍摄之虞当然不在这些坐一坐踩一踩,而是必须在隐蔽处架设光源音效、布设电线,炙烤和钉眼就是常见的硬伤。最典型的《马可波罗》,长陵祾恩殿是远比太和殿乾清宫更宝贵的明初金丝楠木重檐庑殿建筑,被意大利仔随意在梁柱打钉架灯,涂抹腻子胶漆等,且还态度轻慢,烤痕钉伤就永远烙上了永乐川广大木。想来也是该的,演职人员自然只对艺术效果负责,这大木构是国之至宝他们不会也不想知道,国宝你们干嘛不善加保护还让我们进来拍片?

转回来。初看此片时还是黑铁时代的小学生,视野未开,颇为这种设色明丽、活泼生动的西方园林之美震惊。西山下的拱廊列柱,繁饰在石柱头铺陈,骈马自石廊间跃出,绰有雅致雍容的格调,铜犬在池中喷水、鲜花在石盆绽放,那种惊诧和拜服无以言表。现在回想,是因为西洋楼一带建筑有着中式浓烈建筑色泽所没有的皎洁脱俗、绿野仙踪一样的美,至今看依旧极出尘清泠。

艳阳天小曲亦余音绕梁,当年即已觉得过耳不忘。“春满圆明园”和“天地一家春”这些字眼,听着就有珍品毁灭后追忆其华美的不忍之感。音画交融,曲尽文藻娱情之妙。
看隔壁影评里朱家溍犹嫌这首曲子过于现代,呵呵,当真是高标准严要求啊。果如朱老建议,孝钦以玉簪记对答文宗,那又是另一番端庄严整的味道了。

艳阳天,艳阳天,桃花似火柳似烟。又早画梁间,对对,对对,飞春燕。女儿泪涟,女儿泪涟,奴今十八正华年,空对好春光,谁与奴作伴,谁与奴作伴……  
艳阳天,艳阳天,湖光山色入画帘。春满圆明园,双鹤,双鹤,交颈眠,女儿泪涟,女儿泪涟,奴今十八正华年,天地一家春,谁与奴作伴,谁与奴作伴……

梁家辉极帅,尤其抿嘴轻笑那股风流倜傥劲儿,为真实历史画像里骨骼清奇的清文宗增色太多了。陈烨也好美,从小看《火烧圆明园》开始,二十年来,对她饰演的孝贞显皇后一直记忆犹新。善良中带着懦弱,位居极高处却不能使人畏威怀德,与孝钦后的跋扈形成强烈对比。

清文宗和孝贞后、孝钦后,那时都还是年少春衫薄、绮陌拥行骑啊。直待锦堆都成了灰,老迈的孝钦显皇后又再建了一座秾丽沉郁的园子,她再也没拥有清亮明媚的圆明园那样的园居生活。阖家老小都仙去了遵化县,只有她还彪悍地活着,在她御用瓷器大雅斋上,都镌上“天地一家春”的徽记,直到老都还追怀文宗对她的恩幸。此后无复安乐渡了,唏嘘……

民妇被奸污后天都塌下来的那种惨烈的哭号也印象深刻,真实得让人心头一紧。那个年代之前的哀恸都是这么哭的,以头抢地几不欲生,文言叫做“擗踊拊心”。这些年无论影视剧里做作的干嚎还是生活中文明化的啜泣,都没再听见以前人彻底崩溃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也没了哭声带来的那种惊悸。

其它情节则稍显粗糙脱略,剪辑亦有可议。批评之语就不说了。
13年10月30日和老婆重看,我应该是看第四遍了。

 短评

拍「火烧圆明园」连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都不提,直接一句「英法联军已经打到广州」就完事了。前面1/3慈禧的部分,一股李翰祥一贯的宫闱片与风月片气息扑面而来,和正片毫无关系!

6分钟前
  • 山微漾
  • 较差

很多年后知道咸丰其实是梁家辉当时狠震惊!

11分钟前
  • 螺丝இ
  • 还行

開場夠恢弘,李導專擅的走路調度相當適合圓明園的視覺美感。就是後半段那粗俗的民族主義刻寫壞了一切,那凡洋必糟的旁白寫得更是讓人懷疑劇本是從十九世紀穿越來的保皇黨代筆。

12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细节没问题,整体进退失据

14分钟前
  • Comel
  • 还行

梁家辉啊~~那时候觉得这皇帝的模样好病坏,捂脸,后来才知道是他,顿时觉得这片好豪华(并不,当时他还不出名,照说应该是不贵的),现在五分给情怀,毕竟不记得好不好看了,当时看得蛮焦虑的,天朝这么大曾经这么光辉的国家这么弱,被人压着欺负~。偶是在电影院看的,当时相当卖座的片了~出名的很~。从此刘晓庆就当了一段时间慈禧专业户~,当时真的觉得她演得好,跟皇帝恋爱的时候很纯洁的味道,后面权斗宫斗又心黑手狠~,皇帝死前往她手心塞了个印,皇帝对她挺真心的。那时候西太后无论官方还是坊间都是批定她是坏人祸国的。

17分钟前
  • 胡桃园咔嚓女王代表老柴咔了你
  • 力荐

艳阳天,艳阳天,桃花似火柳如烟

20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8/10。李翰祥确有民俗风情的考据癖,红毯、舞鞭、大鼓等气派的入宫仪式,太后初次干涉朝政应皇上要求下跪于后门的礼节,假山假水、长廊停阁的构图安排和旁白解说“凤在上龙在下”石雕,以及京城群众反抗外敌驱屠的高旋踢腿这种超前打法,每一处每一景都照顾观众的审美视觉。PS:短评居首的路痴请绕回。

24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83年国庆前后跟着大人去四川路上的永安电影院看的第一遍,那天还下小雨。两部(后一部是《垂帘听政》)连着下来确实有点晕,不过还是被李翰祥给震住了。刚才对着完成台本拉了开头的一场,开篇到小皇帝登基,一共八分钟,103个镜头,这个节奏是当时大陆故事片所绝对没有的~~

28分钟前
  • Tyger Tyger
  • 推荐

有一个镜头是英法联军的统帅看着清兵“不顾生死”的冲杀而来,摇了摇头,这个镜头真的精髓;我看到这战斗场面都气死啦,前面已经有过战争场面,是同样的战斗法,上一次大败亏输,这次又是同样的战术——同样的傻,tnnd谁指挥作战的,拖出去斩了,兵书看到哪里去了,大战中敌方死的人,还没有敌人进村被巷子里的游击乡勇杀得多!!!! 洪武大炮呢?火绳枪呢?我怎么没有看到!这部片子没有什么故事性,但历史的沉重让我不得不打五星。

30分钟前
  • 蓝色幻想星球
  • 力荐

据说那里面的东西都是导演找来的真东西 啧啧

34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电影真实叙述了英法联军侵入中华大地以后犯下的滔天大罪 横行无忌 任意抢劫 残杀无辜 一幕幕血与火的惨象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激起满腔怒火 历史告诉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创造是人类思维的结晶创造的历史史书 是人类历史上一大不可忘却的奇迹 它是美的化身 然而 它的毁灭也是人类的悲哀 是世界的悲哀

37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半文献纪录片,现在的香港对大中华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导演怕是不多了。真景实物正典野史正是李翰祥的拿手好戏。梁家辉与刘晓庆的分寸极好。尸阵战场接锦衣玉食也很有力,最后忽拉拉大厦倾,劫掠焚烧,能感到导演的心痛(不怕抢就怕毁)

42分钟前
  • 山下猫
  • 推荐

小学老师给放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清军和英法联军打仗那场戏,真人怎能敌得过大炮?清朝的落后暴露无遗。看着一个个勇敢的士兵倒下,圆明园在大火中毁灭,爱国情感被激发出来,心痛。要培养每一个小学生的爱国情操,无需讲很多大道理,此片足以。

44分钟前
  • 压力山大
  • 力荐

有些矫情,尤其是旁白!慈禧主张打洋人那段,就算是真的,也很是反感!~

49分钟前
  • 槛上人
  • 推荐

在当时应该很震撼,但现在看来布景服装道具化妆以及最最重要的剧情都不行了,尤其剧情没起伏,看起来像是纪录片不是剧情片~不过刘晓庆那时候还挺好看,水嫩嫩的~

52分钟前
  • 战神小姐。
  • 推荐

慈禧升职记与国运没落之始。真没想到影片中取景的圆明园竟然是真实搭建的实景,最后一把火把实打实建起来的“圆明园”烧了,真是大手笔,还原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屈辱。梁家辉的表演真是无可挑剔,不愧是当年回国拍片第一人。

53分钟前
  • 梁威是条狗
  • 推荐

李翰祥眼神儿有点儿涣散呢,张弛不够有度啊。刘晓庆不愧是基佬领袖,演起这些心狠手辣的女王角色来真是得心应手,值得广大男女基友学习。梁家辉的妆化得真心娘,演得也娘,不过当年的他真是很嫩啊。马背上骄傲的民族最终亡于该死的儒家思想和奴性思维。也怪不得谁。

58分钟前
  • Irgendwann
  • 还行

如果只看前半段,我以为还是相当不错的清宫戏,即便放在今天也还是不错。可惜,自从慈禧跑出来义正辞严一通演说之后,我就郁闷了,后面越来越看不下去……

1小时前
  • 推荐

小时候看的啦,记忆里是很不错的。也许现在重新看一遍再来评论更合适吧,不过,暂时偷懒了。。

1小时前
  • 韦恩斯坦_李
  • 推荐

太意识形态了,很平庸的作品,考虑到梁家辉演得不错,加一星

1小时前
  • [己注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