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

HD中字版

主演:马里奥·阿多夫,安吉拉·温科勒,大卫·本奈特,卡特琳娜·塔巴赫,达尼尔·奥勒布里斯基,蒂娜·恩格尔,贝尔塔·德鲁兹,Roland Teubner,Tadeusz Kunikowski,安德烈亚·费雷奥尔,海因茨·贝能特,伊尔莎·帕日,Werner Rehm,凯特·耶尼克,赫尔穆特·布拉施,奥托·山德尔,Mariella Oliveri,Fritz Hakl,Emil Feist,查尔·阿兹纳弗,马雷克·瓦尔切夫斯基,恩斯特·雅各比,沃捷希奇·帕斯佐尼亚克,Joachim Hackethal,Henning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德语年份:197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铁皮鼓 剧照 NO.1铁皮鼓 剧照 NO.2铁皮鼓 剧照 NO.3铁皮鼓 剧照 NO.4铁皮鼓 剧照 NO.5铁皮鼓 剧照 NO.6铁皮鼓 剧照 NO.13铁皮鼓 剧照 NO.14铁皮鼓 剧照 NO.15铁皮鼓 剧照 NO.16铁皮鼓 剧照 NO.17铁皮鼓 剧照 NO.18铁皮鼓 剧照 NO.19铁皮鼓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铁皮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奥斯卡(大卫·本奈特 David Bennent 饰)的家庭有些荒诞。他的母亲和自己的表弟相恋,由于近亲不能结婚,所以被迫嫁给了一位商人。奥斯卡是谁的孩子只有他母亲知道。在他三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他一面铁皮鼓。奥斯卡十分喜欢,整天挂在脖子上敲。  一天,奥斯卡躲到桌子底 下玩的时候发现了母亲与舅舅的秘密,他认为成人世界充满了欺骗,于是决定不再长大。当奥斯卡从楼上跳下时,奇迹发生了,他从此不再长高,身高永远只有三岁的水平!  奥斯卡还意外获得了一种神秘的能力――高分贝的尖叫。当看到母亲与舅舅幽会时,他会爬上钟楼,用尖叫震碎所有玻璃;当老师责骂他时,他的尖叫震坏了老师的眼镜。奥斯卡维持着三岁的身高水平慢慢长大。闺蜜心窍少年骇客:外星势力第三季007之明日帝国国语怒娃致命教案2022大三元粤语鹿特丹大轰炸(国语版)风暴粤语单身即地狱第三季碧血宝刀只手遮天高压线(普通话)救赎的审判花之屋 第三季肩上蝶红缨枪狂赌之渊第二季冲出月亮岛青之芦苇杀人曲回魂2008超级大骗子里见八犬传古都(2016)暑假作业谜案女王第二季前世今生2017人类:体内的世界天颤地惧,两眼非兄不一样的本能婚礼协议剧集版第一季埃及艳后的任务天外来客1981结婚礼服威利的游乐园维多利亚与阿卜杜勒

 长篇影评

 1 ) 四月的夜留给铁皮鼓

三岁孩子眼里的大人,他们是如何表演着生活的闹剧?三岁孩子眼里的世界,将是什么色彩?现实的残酷和无奈,也许作为我们这些经历过人生风风雨雨的成年人来说,早已学会该去如何接受现实,可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眼里永远充满迷惑,他们永远无法明白这个世界的残忍,永远无法接受丑陋的事实!

从朋友那里借来的《铁皮鼓》已经放置了近半个月。每次坐在电脑前想看看时,总是有点儿忧郁不决。我想,也许我不能够明白导演拍摄影片的理由,所以拿在手中翻转了很多遍,还是在最终将另一张碟片放进电脑。我不敢看那种让我迷惑的东西,无法理解等于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于是,直到在一个周末和“大人”产生矛盾,又无意看过这部影片的影评,我想,也许是可以去接受的时候了。

倒了杯温水,撕了袋瓜子,在不早不晚的黄昏打开电脑,将美丽的四月夜晚留给了这部电影——《铁皮鼓》。

镜头从1899年卡苏比亚美丽的土豆地慢慢拉开,故事从穿着四条裙子的少妇开始说起……

奥斯卡三岁生日的那天,他看着身边大人的世界,无止的欲望、虚伪的人性,在他小小的心里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于是策划了一个“计谋”:他带着这个生日得到的礼物——一个红白相间的锡鼓故意从地窖楼梯上摔了下去。于是计谋得逞了,他将停止了身体的发育,不再长高长大,永远只保持三岁的样子。他很得意的自以为能逃离大人丑陋的社会。然而虽然身体不再变化,可是思想却没有停止成长。在他只是孩子的外表下,他同样经历了亲人的死亡,爱情的失败。他被人作弄过,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他甚至亲自计谋杀掉那个扼杀他初恋的男人(大人)。这个三岁外表的“孩子”还有自己的儿子。

这仅仅只是个孩子,当他无力去改变他不喜欢的成人世界,他只能逃避成长。他无法改变他不喜欢的生活,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只能尽力喊叫,发出足以震破玻璃的怪异声音。他仅仅以此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我无法了解现在的孩子,他们是不是也像奥斯卡一样恐惧成长,成为一个大人。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当他们看见大人做着一些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不能理解的事情的时候,他们的所思所想。也许我们往往只是羡慕着孩子的世界多么单纯美丽,可是我们却并不了解他们。也许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思考的空间和能力,也许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简单。可是,谁又真的探视过他们的心灵呢?

奥斯卡生活在一个庞杂的大家庭,母亲安妮是个美丽的少妇。她渴望爱情,一直和两个男人生活在一起。奥斯卡的父亲,开一家店铺,以此维持整个家庭。他是个表面稳重宽容的中年男子,不断容忍自己的妻子和其他男人的偷情。舅舅是波兰人,有着坚定的民族情结,是个在波兰邮局工作并以此为荣的中年男子。这样的生活持续了近二十年。女人在爱情上永远没有休止,她们要很多很多。所以安妮和奥斯卡的舅舅,她的表弟有着感情。在她自责犯下的错误后,她已经无法去改变了。于是安妮用极端的方法惩罚自己。最终她去见了上帝。奥斯卡15岁那年,生命中第一个爱的女人——母亲离他而去。

那天,奥斯卡第一次丢掉了他珍爱的,生命里唯一为他带来慰寄的铁皮鼓。

影片有这样一段口白:曾经有个鼓手,他的名字叫奥斯卡,他的母亲因为吃鱼太多见了上帝。曾经有虔诚圣诞老人的一群人,但圣诞老人没有饶过他们,他是放火人。曾经有个玩具商,他的名字叫马库斯,他卖的锡鼓涂着红白两色。他走的时候,带走了世上所有的玩具!这只红白相间的锡鼓正是奥斯卡借以逃避现实社会唯一的工具。玩具是孩子童年的象征。玩具商的死隐喻了奥斯卡彻底丧失梦想。他不得不面对大人的生活。
        
很快,奥斯卡开始经历战争。德国占领丹捷,奥斯卡梦想中单纯的世界随着炮火的攻击,变得灰飞烟灭。在波兰反击战阵营,奥斯卡在战营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以及周围亲友的离去。这时,他也许已经不再像失去母亲那样难过,在他的思想里,死亡已经不再那么可怕和难以接受了。所以,很快他再次失去亲人——他所认为可怜的舅舅。这一切让奥斯卡的思想迅速成长。他慢慢接受现实并且不再去逃避。

当然,这个孩子也有爱情的。奥斯卡16岁的时候第一次经历爱情。他爱这个和他相同年龄,外表却巨大差异的女子玛利亚(女子很像年轻时候奥斯卡的母亲)。他会去亲吻他,和她做爱。玛利亚可能永远无法明白只是孩子的奥斯卡表现出来的极具成人化的爱。所以,奥斯卡只能失败。并且当他看见爱人被另一个男人(父亲)侮辱时,他无法保护她。他只能用他的方式去安慰她。当然,大人是不会在意孩子们做出的事情的。奥斯卡在爱情上第一次失败。他离开家,在他17岁那年。

奥斯卡的心在成长,他梦想的不会长大只局限在身体上,可是心却无法逃脱变化。他苦恼着,并且更加厌恶这个成人社会。当他再次遇见那帮侏儒朋友的时候,他发现只有和这个相同世界的人们在一起他才会快乐,被理解。他很开心的和侏儒一起生活,去阵地兵营演出,用他的铁皮鼓和怪异的尖叫赢得大人的尊重拥护。相同的环境相同的朋友,他得到了事业的成功(演出受到欢迎),爱情也再度降临。战争的残酷难以想象。在他又一次为自己计谋高兴的时候,战火让他第三次失去心爱的人,那个同是侏儒的女子。

一次次的打击让奥斯卡终于明白,仅仅靠逃避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他不可能不去长大,不去学会面对。百般无策之下,奥斯卡只得回家。去面对他的现实。

战争很快再次降临。在一次搜缴中,奥斯卡让父亲吞下了党徽。他让这个男人最终丢掉了性命。他终于胜利了,在爱情的失败后,他设计杀掉了那个和玛利亚生活在一起的人。这时他第一次战胜了大人,争取回来自己的权利。也是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只有真正成为一个大人,他才能做他喜欢的事情。孩子永远是不被人重视,永远只能受到伤害。

所以,奥斯卡在父亲的葬礼上呼喊——我要长大!奥斯卡的心愿再次得到满足,他开始成长了。

影片有许多奥斯卡眼神的特写镜头,从不同年龄遭遇的不同事情。三岁看见的世界,他的眼睛充满迷惑,六岁看见母亲和舅舅的情欲,他的眼神是凄凉、悲伤的。十七岁情欲之下睁得很大的眼睛里满是欲望。当然,还有发出“我要长大!”的呼喊时眼神里那一丝忧郁,瞬尔转变得坚定。

看着这些惶恐悲哀的眼神,心是隐隐作痛的。当大人已经被物质金钱逐渐颓败的时候孩子的心是纯净的。每一个婴孩初生的时候他们睁大的眼神充满对未知的期许,他们有快乐的童年,干净的思想。他们在不断摸索着成长。我们对着这些稚嫩的生命重复:你们是未来的主人翁,你们即将背负重大的责任,而自己却无意识的改变了他们原本纯洁的思想。我不知道这些生长在被钢精水泥覆盖的城市里的孩子,他们会如何对他们的后人讲述这个社会,讲述成长过程的经历。可是看着这些孩子,想到他们的未来心是疼痛的。我们改变了他们的未来,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充满太多沉重的东西。有一天,当他们做出太多让我们无法理解的事情时,该去指责的也许正是我们自己。

《铁皮鼓》又名《锡鼓》,改编自德国著名小说家根特.葛拉斯的原著。导演舒伦.杜夫将原著以文字描绘的形象转变成丰富的影象,配上了画面、音乐。破碎的镜头中,爱情、欲望交错着整部影片,战争的硝烟随处可见。 影片讲了许多许多。两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纳谇党,犹太人、种族歧视。很多东西交织在影片里让人不停的细细回味。

战乱让奥斯卡一家离开了家园,只剩下年迈的老祖母。老妇人依旧耕作在土豆地,风吹动着她的四条裙子。

 2 ) 一部“没有父亲”的伟大电影

施隆多夫是“新德国电影”运动第二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铁皮鼓》和法斯宾德的《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等电影在向世人宣布德国电影重塑辉煌的同时,也把克鲁格等前辈开创的“新德国电影”运动推向新的高潮。《铁皮鼓》自1979.1980年相继荣获嘎纳电影节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以来,各国的影视批评家都竞相分析、解读这部风格现代而又闪耀着夺目思想光芒的影片。虽.然他们的解读方式.阐述视角各不相同,但关于本片的基本命题则达成共识,即此片是一部具有强烈反思色彩的政治影片。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立论前提来探讨这部影片的。

德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Thom as Esaesser针对“新德国电影”运动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许多电影力图避免讲述或涉及1925年至1945年这大约二十年的德国社会历史.Thom as Elsaesser形象地把这二十年称为记忆缺失的年代。因为此段历史正是纳粹德国的统治时期,历史上被称为“纳粹时代”。而一些心理学家则更愿意把这段历史称为德国历史上的“无父时代”。影片《铁皮鼓》就讲述了一个关于“无父”的故事。《铁皮鼓》通过一个侏儒之口讲述了他自己从拒绝长大、用尖叫和鼓声向成人世界表达抗议,到逐渐认同纳粹的鼓动宣传,最后回归理性世界并恢复生长的个人成长故事,也讲述了纳粹德国从发展到崛起直至最后溃败的罪恶发展史。影片通过对奥斯卡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变化及其亲人、邻居在战争来临之际或骚动或兴奋或惶恐的刻画,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狂妄、自私、充满欲望的民族毁灭他人而又自我毁灭的过程。在影片中,奥斯卡和纳粹德国都被描绘成为因“父亲”的缺失而未能健康成长的孩子。弗洛伊德理论认为:父亲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意味着权威,父亲角色对于个体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所用。个体的自我确认是成功压抑反抗乱伦愿望的结果。这种愿望来自于男孩子在自我身份确认过程中与父亲权威的敌对和冲突,直到有朝一日母亲的选择使之趋于稳定并确保代际关系合法化。据此理论,我们分析《铁皮鼓》就会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电影《铁皮鼓》生动而恰切地反映了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社会现实一个无父时代”。

一、 无父之家

分析奥斯卡的家庭结构,就会发现奥斯卡的家庭其实是一个“无父之家”。父亲形象在影片中永远处于缺失状态。这是一个有趣而深刻的发现。阿尔弗雷多是奥斯卡名义上的父亲,因为他和奥斯卡的母亲仅仅是夫妻关系而已。影片的一系列场景已经交待出奥斯卡真正的父亲是他名义上的表舅,也就是奥斯卡母亲的表哥一一布隆斯基。同样,小库尔特也,是奥斯卡名义上的弟弟,他的真实身份是奥斯卡的儿子。他是奥斯卡和他的名义上的继母--玛丽娅所生。奥斯卡的母亲阿格内斯倒是有确定的父亲,也就是影片开始时被宪. 兵追捕的纵火犯。但是他的出现也只是起个结构作用,他在影片主体中处于“无名/缺失”的状态。因为一方面影片明确交待了阿格内斯是父母苟合而生的孩子,从而不具备正常家庭所应该有的合法性与合伦理型。另一方面就影片整体而言,阿格内斯的父亲在完成了“制造”母亲的“任务”后就消失了,从此不知所终。阿格内斯刚刚3个月,就失去了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说,奥斯卡的母亲--阿格内斯也是成长在一个父亲缺失的家庭。既然奥斯卡的母亲、奥斯卡本人、奥斯卡的儿子都不能被明确“指认”自己的血缘父亲。我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断言:奥斯卡的家庭是一个“无父”之家。如前所述,儿童的成长需要父亲权威。儿童(尤其是男孩)只有在不断反抗父亲权威的过程中,才能逐步“确认”自己。并最终完成自我确认”。可以说,拥有父亲并不断反抗父亲权威而促进心智的成长是儿童健康成长极其重要的一环。由于父亲权威的缺失,奥斯卡和他的母亲都没有获得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这也是造成奥斯卡身心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奥斯卡在三岁生日时目睹了母亲和“表舅”混乱不堪的真实关系,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焦虑。在影片中,奥斯卡血亲父亲的始终“不在场”与奥斯卡名义父亲的始终“在场”对奥斯卡的人格和心理产生了双重影响,进而使之逐渐形成了双重矛盾)人物性格。一方面他清醒无比,能够冷静而正确的判断家庭和社会关系。为突出奥斯卡的清醒,影片甚至采用了超现实的手法。比如奥斯卡出生前就知道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故事,刚出生时就有了成人的思维能力.出生后具有了超自然能力,能用叫声将玻璃击碎,以表达不满和愤怒。另一方面,他又极易被诱惑和愚弄。在马戏团侏儒帕帕拉的劝说下,奥斯卡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冷静,并躬行起他原来所憎恶和反对的一切,成为了纳粹宣传机器的一员。与之相似,由于父亲的缺失,奥斯卡的母亲也无法正确理解/想象一个能够充当父亲的男人。于是她深深陷入了二难抉择之中。一方面是情人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另一方面是因拥有纳粹背景而“魅力”日增的丈夫的诱惑。阿格内斯无法摆脱这一心结,她最后只能以自杀来解脱自己。奥斯卡和他的母亲都成为了无父家庭的牺牲品。弗洛伊德理论认为,父亲角色在儿子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父亲权威的压制,儿子就不可能健康的成长。因为他不太容易掌握处理生活中诸多麻烦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孩子在与父亲之间不断的压制和反压制过程中获得的。儿子在反抗父亲权威的同时,逐渐屈服于父亲的权威,并最终为以后怎样做父亲确立了模式。因此,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男孩的成长历史,即儿子是在不断反抗父亲权威而又不断失败的过程中成长为一名父亲的。在影片中由于血亲父亲始终处于隐性/缺失状态,奥斯卡没有可以反抗的“父权”,很难获得自己成长为父亲的“参照”。因此他也就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正常的男人。而其性格、行为的反常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 无父之城

《铁皮鼓》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但泽的小城。这个小城的历史归属问题很有意味。一战以前,但泽被德国所统治。德国在一战中失败,但泽被割让给了波兰。但泽虽然在法理上归属了波兰,但赢弱的波兰却不能在这个小城行使权力。相反,德国虽然从法理上失去了但泽的控制权,但由于有相当多的德国人仍然生活在这个小城,它的影响还无处不在。希特勒上台以后,力图重振帝国雄风,开始着手恢复原德国势力范围。但泽就成为了德、波争夺的焦点,并导致了1939年9月纳粹德国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西斯德国在二战中被彻底击败,继而又失去了包括但泽在内的其靠非法手段攫取的领土。电影《铁皮鼓》描述的正是但泽小城的这段命运变迁史。从影片的讲述中,我们发现二战前但泽小城在归属上存在着问题。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但泽政治名义上属于波兰而经济上依附于德国。但泽的居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德国人、波兰人,卡苏白人。这就更加剧了但泽居民在心理归属问题上的混乱与无序。他们在内心深处普遍有一种自我身份认证的焦虑。后弗洛伊德理论的学者Lasch认为,人的不同个性的形成依赖于不同自我身份的确定。而自我身份的确定几乎完全依靠他人评价的不断强化。人们力图通过与他人的对照来强化他人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并且常常以异于他人的行为将自己呈现在众人.面前。按照Lasch的理论,没有他人的认同和赞扬,一个人不可能正常的成长,因为他不能正确地判断自己。同理,没有他人的认同,但泽人也不可能正常地生活。但泽小城的身份认同问题不得以解决,其子民势必会陷入无序与盲目之中,进而形成非常态的人格特质。奥斯卡的亲属就是很好的例证。布隆斯基,奥斯卡名义上的表舅,是一个胆小怕事的男人。毋庸置疑,一名身心健康的.男性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坚定、勇敢以及不轻易屈服等人格特质。但是布隆斯基在得知自己因身体不合格而没有成为一名士兵后却欣喜异常。后来布隆斯基带着奥斯卡到邮局去修补破损的铁皮鼓,恰好遇到德国人攻打邮局。所有的人都参与了抵抗战斗,只有布隆斯基躲藏在角落里瑟缩发抖,尽显懦弱之态。奥斯卡义上的父亲阿尔弗雷多是一个强壮的德国人。但在影片里更多的是以愚钝、自私的形象出现。他早已知晓妻子和布隆斯基的暧昧关系,却听之任之。他丝毫不关心妻子的感受而一味地我行我素。对待奥斯卡倒表现出了“继父”的粗鲁和残暴。奥斯卡的母亲阿格内斯有极强的个性。她不顾家庭伦理和表哥相爱、私通。但是非婚生儿子的种种异态行为却给这位母亲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她最终不堪重负,绝然死去。与奥斯卡及其三位亲人相同,奥斯卡的邻居们也都处于非理性状态中,并呈现出极端的性格特质。小号手有一种迫害他人的强烈冲动;众邻居也都表现出蛮性和残忍。他们尽情享受美酒佳肴时却笑谈怎样饿死他人。由此可见,奥斯卡一家及,其众邻居的麻木、自私、残忍的心态真实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但泽居民的心理状态。那是失控的强烈欲望,更是毫无理性的狂妄。也正是这种欲望和狂妄支持了非理性的战争。但是但泽居民并不应该承担过分的指责.因为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的行动丝亳没有不妥之处。他们已经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控制.这股力量就是但泽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把每一个但泽人都裏挟进去,并使他们深陷其中而不自觉.按照后弗洛伊德理论,每一个社会人都会陷入某种集体无意识而无力自拔.但对于但泽居民来说,这种集体无意识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来约束、引导而变得异常活跃,终于冲破理性限制而走上极端。于是全城的居民都处于一种非理性的亢奋之中,或麻木、或残忍、或冲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但泽小城正是一个处于骚动中的“无父”之城。

三、无父之国

显然,奥斯卡一家包括但泽可以被看作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二十世纪二十年初的德国是魏玛共和国时代。相对于成熟的现代德国,魏玛共和国还处于稚嫩的孩童时代.对内,执政的政党联盟因内部纷争而不能对德国实行强力有效的统治,人民生活无序而贫困。对外,德国由于“一战”失败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本土也被削去了八分之一。德国由战前的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因此,德国以垄断资本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和以城市贫民为代表的下层阶级有了共同的迫切愿望,那就是尽快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结束德国社会的无序和混乱状态.在此情况下,纳粹粉墨登场。如前所述,一位强有力的父亲权威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同理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健康发展也是必不可少。不可否认,纳粹德国的崛起满足了德国社会发展急需强权政治的需要.的确,较之魏玛共和国,纳粹政权足够强大,完全可以充当德国的“监护人”和“父亲”角色。但不幸的是,纳粹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根据Thomas E kaeser的分析,希特勒没有把自己设计成一个理想的父亲形象,而是设计成为一个挚爱母亲的责任感极强的儿子形象.这是孩童最原始的一种爱恋的表现形式,甚至要早于俄狄浦斯情结。因此纳粹分子确乎是‘被压制’的自恋者。他们没有获得学自父亲的理想的‘自我'。因为这个父亲处于缺失状态或笼罩在母亲的权威下。父亲成为了在施虐和受虐冲动驱使下的心理上憎恨、侵略的纯粹目标。所以以希特勒为代表的纳粹本质上仍然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希特勒刚刚上台时,德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但是,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在不到十几年的时间里就恢复了元气。不仅经济、军事力量大为增强,而且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普遍提高。(奥斯卡一家和邻居经常举办丰盛的家庭聚会就印证了这一点)根据弗洛伊德相关理论,一个人在身份发生剧烈转换时期的自我认同至关重要.因为,此时行为体的心理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行为人就会产生受虐或者施虐的冲动。在我看来,弗洛伊德的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国家或民族.没有一个理性的政府,德国越强大,就越具有侵略性.因为他要获得越来越多的财富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铁皮鼓》過真地描述了纳粹德国攫取财富的可怕过程。他们发动战争、侵略他国、滥杀无辜,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毋庸置疑,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分子是这场不义战争的罪魁祸首.但也不能否认,在纳粹的宣传蛊惑下,许多德国人也有非德国人)也被迫或自愿的参与其中,这其中就有奥斯卡一家.曾经大闹纳粹集会的奥斯卡禁不住诱感,以演员的身份亲身参与了这场战争:奥斯卡的名义父亲--阿尔弗雷多参加了纳粹小分队:奥斯卡的母亲-- -阿格内斯本来很厌恶丈夫,这时开始主动亲吻成为纳粹一分子的丈夫,表明情感重心发生位移;奥斯卡的邻居们也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这场侵略战争的支持和拥护。总而言之,在纳粹的诱导和蛊感下,相当一部分人都盲目热情地参与了这场战争。他们就像没有父亲监管的孩子,玩弄着各种暴力游戏。纳粹德国成为了一个没有“父亲”的孩童。

综上所述,电影《铁皮鼓》以超常的勇气回忆了德国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表达了深刻的历史反思主题.而在诠释这一主题过程中,导演通过奥斯卡一 家的貌似荒诞不经实则真实而深刻的沧桑故事,再现了德国那个混乱无序的年代和社会.那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一个没有“父亲”的城市,一个没有“父亲”的国家.没有合格父亲的监管,儿子不能成长为合格的父亲;没有正确的民族信仰,国家和社会也不能和谐发展。这也许就是《铁皮鼓》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转载自 一部“没有父亲”的伟大电影--对电影《铁皮鼓》的分析 影视评论 郭学军 侵删

 3 ) 改编

读完《铁皮鼓》之后再看电影,心理预期的原著要胜于电影,果然也是这样,但不是说电影有多么不好,电影也是超乎想象的出色,只是君特格拉斯笔下的几个描写的色彩却比任何影像要来得绚丽。

原著中最让我感动的一段就是杨很无意地参与波兰邮局保卫战而死的故事。书里面,奥斯卡忧心忡忡的站在邮局对面的马路上希望碰到杨,等了很久几乎想要放弃的时候,忽然有人在他背后蒙住他的眼睛,他抬头看到的就是杨一览无余的蓝色眼睛,真是感动的要命,而这一段只是很短很短的带过。我觉得杨应该更瘦更苍白一些才更好。其次是一家三口在海滩上遇见用马头捕鳗鱼的场景,本想被海水泡肿胀的马头的鼻子眼睛耳朵嘴巴里钻出鳗鱼应该更惊悚才好,也只是一个镜头带过。奥斯卡决定长大。在君特格拉斯的笔下,雪地还有洒出的几滴血是人物完成“蜕变”所必须的,小奥斯卡被他的小“儿子”用石头击中脑袋,他倒在雪地上,流出鼻血,就决定了他要长大了,从小丑上升为哈姆雷特。在《狗年月》中也是这样,胖犹太人阿姆泽尔跳进雪人,被党卫军打断了所有的牙齿,他从雪人里出来变瘦了,捂着流血的嘴在雪地里捡沾着血的牙齿。如果知道格拉斯的这个用意,马策拉特墓地的雪地应该是个重点。电影的最后,玛丽亚带着他和他的“儿子”一同离开但泽结束了。远去的火车还没有消失在氤氲的天边,老太太就已经开始在田边烤土豆了。原著中还有第三章,基本是说奥斯卡长大的际遇,直到他三十岁,电影整个就省掉了,不过也是能理解的。

电影把书中的所有重点故事都表现出来了,但仅仅两个小时,只能上气不接下气的讲完,太紧张了,从而就显平淡了。原著还提供给我们一个视角,二战德国失败后但泽废墟中的但泽人多少表现了失败后德国人的生活,其实也是很有趣的,但电影并没有把战前战后很有力的呈现出来。总之,感觉意犹未尽。当然并没有很大的必要在此讨论电影改编的理论,一部了不起的作品最终是电影改编的极限,更何况是这样一部有重点又事无巨细都充充盈盈的《铁皮鼓》。

最出色的还是演奥斯卡的小男孩儿,怒气冲冲的眼睛,获专利的尖叫,昂首挺胸地大踏步敲着铁皮鼓,忧心忡忡地观察妈妈和杨,委屈地蹲在墙角哭泣,实在太让人爱怜了。第三章,奥斯卡对他的师傅贝特拉忏悔,他喜欢的罗斯塔小姐,他的爸爸杨,他的另一个爸爸马特拉策的死其实都是他造成的,在这样一个三岁孩子的外表下他的“撒旦”的心却是电影中不曾见到的。

文字是多么神奇。

 4 ) 铁皮鼓 the Tin Drum, 1979

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在床头至少也摆了一个月,想读完并不容易。一页页啃下来并不悠闲,前几日终于读毕,大呼解脱之时却仍嫌不足,于是又取施隆多夫的经典改编《铁皮鼓》一赏,不到三个小时便彻底解决问题,可见相较读书,看电影是个至为快捷的方式。尽管费时费力,我至今仍然觉得能看原著是一件好事,毕竟君特文字上絮絮叨叨的叙述方式要比电影化叙事来得高明得多也幽默得多;然而电影也并非不好,比如天生空间感不佳的人最厌环境描写,平素一定最惧“这里有一个,那里摆一尊”之类的话,看了电影就豁然开朗。整部电影并没有同原著一样明显分出章节,而是截取了原著前两部(共三部),但这并没有使作品的力度有所降低,反而更加连贯一致,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一些通过文本阅读不能解决的问题,施隆多夫也提供了更为具象而清晰的解答。
《铁皮鼓》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的“游戏”,在看似明了的叙事之下,原著作者和电影导演埋藏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事实。拿故事的主人公奥斯卡来说,他是一个侏儒,剧情当中提示我们他的生父应该是布朗斯基。布朗斯基是奥斯卡妈妈的哥哥,所以奥斯卡生而为侏儒是近亲结婚所致,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奥斯卡成为侏儒实际上又是另有别因:奥斯卡自称自己不想长大,所以很有自我意识地从楼梯上摔下去。所以问题便出现了,即主人公到底因何而成为侏儒?这两个原因为何会同时出现?如果它们是一真一假,比如奥斯卡是布朗斯基生,那么他从楼梯上摔下去肯定就不是一个从出生便存在自我意识的孩子,那么奥斯卡就是在为自己的不长个儿和愚蠢作辩护。又如果两个都是真,那么君特为什么要制造两个理由?诚然,也许还存在一种更为巧妙的解释,那就是两个都是:“近亲结婚”是显性的通常所能想到的原因,而自己摔下楼梯则是奥斯卡故意隐藏起来的、不为人知的原因。在许多时候,君特故意把看上去的原因和实际的原因区别开来,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故事的真实感,另一方面又可以体现故事的荒诞性,可谓一举两得。
“荒诞”,似乎是人们描述《铁皮鼓》时的首选词汇。何为“荒诞”?正如上文提到的,一些看起来有着明确历史原因的事件,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们的发生并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经过了奥斯卡的“捣乱”。小奥斯卡最好不要出现;若是出现,就一定会引发事端,且无法让人确知真相。作者通过脱离于常人世界的小奥斯卡对社会和历史的嘲弄无疑是黑色幽默的、荒诞的。奥斯卡会用他的铁皮鼓和他的可以破坏玻璃的声音进行自我保护并造成众多干扰,他的每一次击鼓和尖叫,都是对他所能见到的丑陋发出的强烈声讨。放任无度的性欲情欲、一波一波无休无止的战争,种种罪恶在奥斯卡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天主教本该教化民众?可那个和奥斯卡一般大小的圣子坐在圣母腿上一动不动,连鼓都不会敲响一下。那些自称能够给人们带来新生活、使人们内心安定的演说家和宗教神祇在这种时刻都去哪儿了?人的真善美、节制和美德都去哪儿了?
缺失、空虚,这就是但泽人,这就是但泽。当然这里指的不仅是信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规定但泽成立自由市,脱离德波成为半独立的准国家。这种做法虽然在政治上无比精明,却也给当地人带来的归属感缺失,因此空虚就成了但泽市民人格当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逐渐摒弃辛勤,拾起欲望,科尔雅切克家族就是写照。施隆多夫在电影当中特别强调了一段内容,使之成为了奥斯卡跌下楼梯的最主要原因:他并不明白、也看不下去并不是夫妻关系的布朗斯基(实际上是自己母亲的表哥)和自己的母亲勾肩搭背、眉来眼去;他从一出生就有足够的智力来理解两个嘴里唱着“爱情啊爱情”的人心里到底都在想些什么——而这仅仅是其中一组最为清晰的混乱关系。
不过,又怎么能说但泽这片德波必争之地是空虚的呢?权力的暂时真空可以让但泽人生,也可以让但泽人死;可以让但泽人组成国家,也可以让但泽人妻离子散——这就是但泽的命运,就是但泽人的命运。一旦那些潜藏在社会生活深处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真空马上就被蜂拥填满,但泽立马就会成为竞逐的目标,噬人的漩涡,成为权力的斗技场。奥斯卡的母亲、两个父亲、他的所有朋友甚至他的邻居在短短十几年中一一死去,其中战争害死了他的两位父亲:一位“假想的”,一位“真正的”,尽管“假想的”父亲才是奥斯卡真正的父亲,“真正的”父亲是奥斯卡假想的父亲。种族灭绝、屠杀清理,德国人干掉波兰人、德国人干掉犹太人、苏联人干掉德国人、波兰人干掉德国人……究竟谁可以顺利躲过乱世?谁也躲不过乱世。只有藏在卡舒贝姥姥四条裙子下的奥斯卡可以躲过,可他又失去了所有血缘亲人……

当我们谈论小主人公奥斯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铁皮鼓、狮吼功还是不长个儿?也许都是,也或许都不是。因为他就像一个幽灵,根本不存在于世间,但却被虚拟出来,为种种事情造成恶果,而不用为之负任何责任。他来无影、去无踪,身处死地却每每后生,这其实已经足以被称为特异功能了。他的足够幸运和极度悲惨,都在于他因特异被区分出来。他可以吼碎任何一块玻璃,可以在玻璃上刻出一颗红心,可他却没有叫停战争的本事。一遇战事,仍旧“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吼得过玻璃,却吼不断钢铁。他可以凭着永远长不高的个头儿在波兰邮局和自家地窖里躲过死神,却两次“害死了”他的父亲们。这里让我感到十分讽刺的是,那个奥斯卡认为一直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的、像但泽人一样缺失了某种东西的缺失了神性的土地老儿耶稣,其实一直在保佑着他:赋予它矮小的身形,不间断地为他提供铁皮鼓,让他的尖叫充满破坏力。不过同龄人耶稣却吝于帮助可怜的大人们,所以奥斯卡并不快乐,甚至可以说十分悲惨。有一天,他第一次失去了亲人,自己的母亲被放入了一头小的棺材;终于有一天,他的最后一位亲人,自己的养父、英雄般死活不肯把奥斯卡交给德国当局的马策拉特也被放入了一头小的棺材,惨到脏手从板材的缝隙里耷拉出来。这时奥斯卡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站在自己身边的玛丽本应是自己的妻子现在却是自己的继母,而且并非自己家族的一员;站在自己另一边的自己的亲生儿子库尔特却被认为是自己的弟弟。所有能够供养他生活的人全都离开了人世,从第一抔土撒在马策拉特的罐头上的那一刻起,奥斯卡就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开始谋生了。不长个儿,也许并不是什么特异功能,可能也并不是什么深刻隐喻——也许仅仅就是依靠,就是爱。
曾经同龄的耶稣不再同龄,曾经存在的亲人不再存在,奥斯卡长个儿了。他将在瞬间变成一个成年人,体会成年人的生活,承受成年人的重担,负起成年人的责任。他看到的成年人,将瞬间附在他的灵魂之上,让他的心中也充满欲望、犹疑、口是心非和精打细算;他将失去吼叫的能力,不会也不想反抗;铁皮鼓不会再充当他的伙伴,而会成为他的用具。有得必有失,他也不会再轻易逃离灾祸。
他长大了。

 5 ) 奥斯卡才是我的梦

看书的时候年纪还很尴尬 高二的样子
不想成人 却不可遏制的向成人迈进
要面对许多 爸爸婚外恋 怎么学也只有别人一半分数的物理
看电影是大一 依旧很尴尬
20岁的伊始 30岁的倒计时
厕纸一样的青春 看着很多 用着用着就不够了

想成熟而不圆滑、不世故 做不到 那还是选择不成长的好
用摩尔斯码般的鼓点 回答别人带有挑衅的问题
用能唱碎玻璃的呐喊 揍那些看不惯我 我也看不惯的脸
偶尔使个坏 让一个美丽的姑娘怀上我的孩子

很多人说本杰明巴顿是他们的梦
奥斯卡才是我的梦 不知为何 我又想起了宋岳庭

 6 ) 铁皮鼓的精神分析学符号

许多影评已经从各种政治隐喻来说明了铁皮鼓的寓意,和这部影片对纳粹政治的反讽。但其实也可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待奥斯卡为什么抗拒长大。

奥斯卡的外祖母在荒原与逃跑的青年在裙摆下做爱,从而诞生了奥斯卡的母亲,但母亲的命运多舛,逃跑的父亲不知去向,或是淹死,或是改头换面成为了商业界的大亨。父亲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失直接暗示了母亲的命运与性格走向:在两个男人之间徘徊,没有立场失去自我,丧命于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和欲望的无法填充(虽然女性不应该那么刻板印象)。在历史与时代的大情景中,女性总是被牺牲的那一部分。

奥斯卡用一面铁皮鼓的尖锐和节奏来对抗这个荒诞魔幻的世界,他生于一战二战的过渡期间,他的两个父亲是懦弱虚荣的波兰(表舅)和霸道残忍的德国的化身。政治隐喻已不必多说,他目睹表舅和母亲的调情,深感成人世界的虚伪,道貌岸然与无法用理性束缚的纵欲和猥琐。于是他便在垮倒的葡萄酒架下掉进了地窖,实现了不想长大的愿望。这很容易就想起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葡萄酒宫殿和国王黄金手的故事,而这又恰好反映了此时奥斯卡的心愿是非理性的,但又是最本能的对世界黑暗与奸污一面的逃离。

奥斯卡的母亲去世,她死于精神的错乱,死于一边无法得到满足的欲望和被禁锢于强权暴政之下的绝望之间的博弈与抗衡。她的表哥情夫只会一味劝他屈服于丈夫的强权,她的霸道丈夫逼迫她吃掉代表欲望和男性生殖器的鳗鱼,反过来又假惺惺地对她表示宽恕和理解。这直接导致了她精神的失常。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里,女性的精神失常往往是因为其对于男性生殖器的嫉妒,是女性的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懦弱虚伪的母亲在面临两种精神抗争和政治立场的拉扯时,因为自我的丧失和无立场的随波逐流,最终她被逼入了极端:无休止地吃各种各样的鱼,以此断送她自己已经腹中属于霸道丈夫的孩子的性命。而鱼的意象,在基督教和心理学中都有着丰富的隐喻:它不仅可以代表耶稣化身为鱼来拯救人类,又可以代表男性的生殖器官和性欲望。母亲的饕餮,既可以看做是精神无所依靠,于是靠着无节制的祈祷和信仰来充实她荒芜已久的心灵,也是她对于自身欲望无处安放的发泄与填充。

虽然奥斯卡的身体无法长大,但他的心智却一直在成熟,甚至成熟到了可以纵横历史,看到之间的脉络与交错。但正是这种成熟,才意味着他与世界特殊的抗衡一定是悲剧性的结局。他并不像同样只停留在儿童时代的彼得潘一样,用童真,童趣的美好与稚嫩来抗衡整个世界的残忍与世俗。恰恰相反,奥斯卡是有血有肉,会思考的人,他的思维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一步步得到成长,就注定他并不能像彼得潘一样,从头至尾无忧笃定地以不想长大的方式抗拒世界。他的超我已经足够成熟,来对抗身体中属于本我的那一部分。

玛利亚的到来有着丰富的含义。她不仅仅是基督教中那个纯洁美好无瑕疵的圣母玛利亚的化身,她更是让奥斯卡直观自己欲望和本我的那个符号。初来乍到的玛利亚美丽,温柔,她给弱小的奥斯卡掖好被角,给他演奏口琴那首悠扬美好的歌曲,照顾他,温柔对待他。果真像圣母玛利亚一般美好,充满慈爱和济世的精神。奥斯卡对于初来乍到的她产生好奇和爱慕。但随后我们却不断发现,玛利亚并非像圣母一样的纯贞,海滩上的黑色三角内裤和内衣,和奥斯卡用唾液和气泡粉末传达出无尽的情欲,少女的胴体和春夏之交的躁动与暧昧,很快使奥斯卡陷入情网,并在某个晚上完成了和玛利亚的性关系。前部分强迫圣子像戴上铁皮鼓,无穷地敲鼓来质问耶稣的答案,在与纯洁的圣母完成交媾后,对于宗教的神圣的寄托也彻底打破了。奥斯卡至此开始直视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本我作为肉体中不可消磨的一部分,将在自己身体内部蠢蠢欲动地滞留着。而他最初起于母亲和表舅不伦之恋而许下的不肯长大的非理性欲望,也在和父亲的情人的交媾中破灭了。

玛利亚甚至生下了和奥斯卡的孩子库尔特。但贪婪虚伪的玛利亚对和奥斯卡之间的事闭口不提,她顺利成为了奥斯卡父亲的妻子。而奥斯卡给自己的儿子带来的礼物,是又一面铁皮鼓希望他也可以用铁皮鼓来反抗世界。至此,永远无法辨认父亲是谁的悲剧再度重演,而奥斯卡再度陷入了俄狄浦斯情节—他对于母亲的留恋依赖,转为无意的弑父情结。奥斯卡的纳粹父亲以荒诞的方式去世:他死于儿子无意或有意地把纳粹徽章扎到了他的手心。为了自保他选择吞掉徽章,造成了自己的死亡。而他的两个父亲,都是死于自己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意外,而来源都是自对于母亲(对母亲和其他男人偷欢的不满与质疑)和对玛利亚(本该是自己的妻子,却成为了父亲的妻子)这一女性主体的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奥斯卡在影片中唯一有过地位身份平等,可以视为自我意识的爱情对象,另一个侏儒女孩,他们之间的融合可能是奥斯卡真正所期望的那种爱情。但不幸的是,随着女孩在空袭中的意外逝世,这份长期渴求的平等善意的爱亦破灭了。对世界的反抗永远不可能成功,因为在抗拒时,时间的机器总会有意无意地碾过,将一切粉碎。这可能也为最后奥斯卡放弃不想长大的愿望埋下了伏笔。

在埋葬父亲的过程中,奥斯卡被自己的儿子库尔特用石头砸进坟墓。这似乎可以看做是另一次俄狄浦斯式的报复。因为他的儿子并不知道这个一尺三的矮人就是他真正的父亲。他在把自己的父亲砸进坟墓时,嘴角甚至多了那么一份笑容。这个笑容和饱腹的心理源于哪里观众并不可知,但联系到奥斯卡父亲去世后,奥斯卡,玛利亚,库尔特三人的周旋生活,或许可以看出库尔特对母亲留恋,把不满和嫉妒发泄到奥斯卡身上的端倪。但奥斯卡不想长大的愿望始于看到母亲和表舅(父亲?)的交欢,终于自己父亲的死亡和自己的儿子或许察觉到他和玛利亚的感情而对自己的报复和反抗,这不仅意味着奥斯卡的本我和超我在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之间的融洽,又意味着奥斯卡想要以无理性的愿望来反抗情欲,强权的失败和幻灭。或许他自己也意识到,就算身体不能成长,就算铁皮鼓的尖锐能划破世界的层层黑暗,他也无法阻止成长的到临,也无法克服自己生而为人无法攻克的情欲和责任。是时候让真正的自我显现启航,去弥补战争之后的生活了。

其实私认为这部电影对于原著政治情绪的弱化处理得不错,虽然也有很多对纳粹的反讽,对战争迫害人民肉体和精神的控诉。但真正伟大的地方,在于奥斯卡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政治符号,在战争历史的背景下,展现出来的对情欲,宗教,政治等等的怀疑和抗争。这样的影片才是完整的,才不至于沦落为一部反战的宣传片,而是带有精神分析学的,对人的深刻的剖析和对于德国历史的冷静的思考。

铁皮鼓代表奥斯卡内心的超我,只要他拿起铁皮鼓,他毅然而然就成为了一个与情欲,卑污丝毫不沾边的精神符号。他用铁皮鼓使纳粹的宣讲会成为象征和平的交响乐会,用铁皮鼓控诉对于自由,精神,行为的囚禁,对成人世界的反抗。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把铁皮鼓丢掉,因为他意识到了母亲的精神困境和他的超我要求对于母亲精神的残害。他在波兰战役中将铁皮鼓重新拿起,意味着他又要举起这一精神宣言,对抗法西斯的铁爪。而最后他把铁皮鼓埋入父亲的坟墓,意味着战争结束,不再需要这样的宣传符号,而对于他来说,是时候把这种对抗世界,虽有激情但无理性的宣言埋入土中,站在自我的立场来思考今后的生活了。

于是影片也就定格在拥挤的车站,与大远景远去的火车以及奥斯卡大声呼唤的对于母亲和外祖母的眷恋。远处的荒原仿佛依稀传来了烤土豆的芳香,他可以肆意在外祖母宽大的裙摆下撒娇,甚至重回母亲的子宫,感受被包裹着的温暖与安全感。

 短评

德国人拍魔幻现实就是不如西班牙人,一板一眼按照原著逐字逐句翻译,却忘了整体感觉和意境。唯一的优点就是忠实于原著,但这也同时是个大大的缺点,拍出来一个根本叫人看不明白的晦涩东西。

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魔幻现实主义被拍得如此生硬,充斥着直白赤裸的符号,这不叫隐喻,这叫明喻。以及无数次忍受着踹翻主角的冲动。

8分钟前
  • Alain
  • 还行

这小男孩儿的表演者是不是侏儒呢,这是我目前迫切想知道的,因为他的眼睛给我一种闹鬼的感觉。

11分钟前
  • Little Punk
  • 还行

细细想来,政治意味极浓。德国父亲、波兰舅舅、但泽母亲还有犹太人马克斯,四者恰好对应现实四地,奥斯卡看似是旁观者但终究逃不过被这四者左右。不愿长大的意思不能再直白,结局坐上火车,又回到外祖母烤马铃薯,和开头对应,暗示民族回归母亲(源头)百废待兴。诡异怪诞但又让人伤怀。导演剪辑版。

15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长大是获得相应的成人权力的基础,当然孩童也能有孩童的权力,比如用极细的声线震碎玻璃,以及以天真无邪的姿态获得性,并瞒天过海。

17分钟前
  • 塔塔君Minkun
  • 推荐

成人世界扭曲的心理在永远长不大的奥斯卡身上展露无疑,在这动荡不安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这场荒谬的战争,只有邪恶的人性存活下来。影片采用儿童视角抨击成人世界的虚伪与丑陋,用荒诞的情节控诉纳粹行径的罪恶,从多个角度审视残酷现实。阴暗基调里不乏黑色幽默,小演员表现的太赞~

19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力荐

君特·格拉斯同名原著改编(最爱长篇小说十佳+最爱改编电影十佳)。1.影片以侏儒奥斯卡坎坷的人生经历为视角,抨击了成人世界的虚假丑陋,揭示纳粹行径的罪戾与人性的堕落。2.铁皮鼓是对抗意识及压抑自我的具象体,唯有舍弃鼓才能迎来真正的成长。3.裙底窝藏/修女升天/子宫爬行/跨代畸恋/性爱汽水粉&尖叫超能力,震出玻璃杯上的我爱你。|“没有人真能拒绝成长,也没有人能跟时间抗衡。你一停下,时间就会碾过你的身体。”

23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一个太阳处女男童星演的太阳处女男一号,改编自金星处女文学巨匠的著名小说:别说故事有多离奇,生活只会更荒诞。2011.10.29

26分钟前
  • m.
  • 推荐

没看过原著但是熟知情节,最症候性的点正是选择儿童演员而非侏儒演员扮演奥斯卡,以及删去原作45年之后的情节。叙事人奥斯卡的全知视点统领全片,而魔幻现实主义段落处理的非常好。毋庸置疑的是施隆多夫的左派立场。有些段落用了默片式的影像风格,只是可惜全片的处理仍是不统一。

2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姜文《鬼子来了》之后在梦中渴望触及的高度。导演对历史的态度是敬畏中怀有鄙夷的,历史非物理作用,而是如磁场一般包裹住我们,所以片中的人物纵使完全平行于现实独立疯长,却终被时代干扰。以母亲的葬礼为分水岭,电影从幽暗昏惑驶入飞沙走石,积沙成塔的世界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奥斯卡是懵懂与通透、善良与邪恶的双面体,他饱经沧桑,亦宛如新生。

3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虽然不喜欢剧情,但不可否认其完整的文学性以及透过侏儒的遭遇所折射的大千世界里的荒唐人性。

34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我很为小演员的心理健康担忧

35分钟前
  • Quentin
  • 力荐

简直是历史文化研究者的盛宴,直觉主义者的灾难。《铁皮鼓》中的隐含潜文本可以说是文化历史研究者的一场狂欢,其中繁复与绵密的地缘政治指涉、德国与波兰纽结迷离的历史联结(奥斯卡的迷之身世)与铁皮鼓和尖叫象征的破坏性左翼倾向均有其充分的阐释空间,象征符号彼此的精巧嵌合构成着一幅关于意向化微缩德国历史的指意系统。但从直觉影像构成来说,强咬合度的叙事本文将超现实主义本应有的荒诞、灵性与超验知觉压抑在了沉重的叙事框架下,所有情绪均被加压得过于紧密以至失去了某种直接式通感魅力。更不用与维克多·艾丽丝《蜂巢幽灵》与沃伊切赫的《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相提并论了。

40分钟前
  • 世界的焚像.
  • 还行

拒绝长大的奥斯卡,看到裸身的女仆的表现像是对回归母体的渴望,然后性爱的丑陋毁掉了他第一个爱的女人,战争的残酷带走了第二个爱的女人,一系列荒诞的现实也记录下战争时期德国的社会百态。出生时的主观镜头、从镜子里折射出父亲母亲舅舅三人的关系、母亲吃鱼和侏儒“政府”的段落都让人印象深刻。

41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借用一句:没有人能够拒绝成长,没有一种力量可以和时间抗衡,你停下来,时间就碾过你的身体。

46分钟前
  • 力荐

史上最黑暗的儿童片。

49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宏大政治主题,随意性文学改编,隐喻与符号,后现代美学。广泛吸收乡土、滑稽、恐怖、色情、政治讽刺片元素,在娱乐与通俗中传达深刻思想内涵。【原著和电影都是经典的并不多见,下次放假回家要把小说读完

53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把三个主角配合小镇对于德国和波兰的关系联系起来理解就好懂些了,但的确是部想象力天马行空的作品,期待以后看原著!小演员出演的时候只有10岁,演技令人震惊。而且真的只有欧洲人才能这么大胆地用未成年演员,这要是在美国应该已经被告到牢底坐穿了

5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说实话看得我真想踹那孩子,不止是annoying,这孩子一些想法也很邪恶,看到中途我觉得这标签里是不是该有一个【惊悚】?某些场景还会引起不适反应。o(╯□╰)o。

57分钟前
  • Hey Johnny
  • 还行

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获得金棕榈和奥外。关于民族和战争的隐喻贯穿全片,荒诞和诡谲的剧情让电影充满亮点。小演员浑然天成,导演调教演员的功力一展无余(想到他演这片才十岁出头就有点崩溃),太厉害了。但电影部分场景展现生硬、镜头语言单一,可见剧本(原著)才是本片成功的关键。【162分钟的导演剪辑版】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