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八三年

完结

主演:亚历山大·拜尔,桑雅·杰哈特,西尔维斯特·格罗特,乌尔里希·诺登,玛丽亚·施拉德,路德维格.特内普特,丽莎·托马舍夫斯基,约纳斯·奈伊

类型:美剧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1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2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3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4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5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6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13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14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15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16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17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18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19德国八三年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整理剧中出现的细节

德国八三年,第一季,第一集。

小伙子初出茅庐,在众人看表演的时候,转身进屋给小情人打电话,被女主人的妹妹看见了,妹妹要告诉女主人,女主人在看女儿表演没搭理她。小伙子和另一个间谍说了这事儿,那人说的确很严重的错误,然后给了他一个小瓶,让他放进那个看到他打电话的女人的酒杯里。

德国八三年,第一季,第二集。

小伙子在A的房间里撬保险柜,另一个画面切到餐厅,A说明天早上要早起,准备离开餐桌。小伙子的间谍同伴,一个服务员上前,对A说,要不要喝一杯XXX,A说,为什么不呢。镜头切到小伙子在A的房间里撬保险柜。

德国八三年,第一季,第四集。

小伙子和北约军事专家的秘书搞上了,目的是为了接近专家,获取情报,从秘书那得知,她会给专家买个桌子,于是偷摸在桌子下面安了一个窃听器,安的那天晚上被家具店老板家的小狗看见了,一边对付狗一边安,导致安的不是特别牢固。小伙子第二天去找秘书的时候,发现秘书在用这桌子,秘书说老板给她用了,中午时候清洁工打扫卫生,看到窃听器了,可能是刮到线了。然后大家就知道了有间谍,他自然也是被怀疑的对象,因为和秘书走得近。然后东德那边的组织给他出主意,告诉他策反或者杀了秘书。

过几天,他和秘书去河边玩,秘书喝了啤酒,他们在水里晃晃悠悠,然后他憋气下水消失了,秘书很担心,然后忽然腿抽筋了,小伙子在一个小木船的背面,犹豫了很久,游过去了。

PS: 我一开始还没明白策反的意思,原来策反的意思是把秘书拉入自己的阵营,即在取得她的感情信任后,向她坦白,从而拉拢她。诶呦喂,我没想到阿,哈哈哈。(勘误:小伙子没有告诉秘书自己的真实身份,是编了一个身份,想获取信任)

德国八三年,第一季,第四集。

前一集里的一个情节,小伙子送了秘书一个猫咪装饰品,秘书问,你怎么知道我喜欢猫,小伙子说,上回聊天你说的。

这集,小伙子说你按照我说的做就好,保证你安全。秘书问你怎么知道我负债的事儿,小伙子说,上回在布鲁塞尔你说的,秘书点头。

德国八三年,第一季,第四集。

小伙子本来想把安窃听器这事儿嫁祸给这个军事安全专家,并告诉了秘书,让她别担心,说自己已经用了某种方法把这事儿嫁祸给了她上司,然后他说我去给你倒杯水,你别怕。他去倒水的功夫,秘书跑了,他很慌,打电话给了同在西德的同伴,后来他追到秘书了,秘书一直喊救命,他一直说,别怕,是我。秘书说了自己和上司的事儿,说自己和上司相爱,但上司为了女儿所以没离婚,说自己爱上司,说自己不爱这小伙子,说小伙子骗她,说小伙子是间谍。然后打了小伙子一棍子,跑了。小伙子在后面追,她很害怕地在跑,在拦车,想离开。车径直开过去,把秘书撞倒了,流血了。小伙子跑过去抱着秘书说,别怕,深呼吸。然后有个人走过来了,说,把她埋了。

德国八三年,第一季,第四集。

小伙子的姨妈,也是东德情报局的,找到了军事安全专家,给他看了他和一些女人的裸照,和他说,加入我们吧。专家说,我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我的信仰。他姨妈说,不只是这些女人,你还和你的秘书通奸,而她是我们的间谍,如果事情传出去,你觉得会怎么样。专家没说话,回到办公室,把办公桌上的东西位置摆正了一下,然后开抽屉,拿出枪,对着自己,砰,血溅出来了。

德国八三年,第一季,第五集。

小伙子给一个军官当助理,那个军官的儿子F,不想当军人,想加入和平组织,在上一集因为这个和军官吵起来了,军官很生气,想动手打儿子,F的妈妈往前一步想拦着,然后挨打了。儿子后来也很生气,离家出走了。

在这集里,军官往家里打电话,第一次F的妈妈没接,第二次接起来了,把电话放在那里,就离开了。电话那头的军官说话很大声,问儿子回没回来,很生气地说不回来就赶紧滚蛋。

镜头切到F的妈妈打开柜子,看了一眼里面的不同型号的枪。然后走到鱼缸那,把一条金鱼捞了出来,手里拿着那条鱼,看了一眼,然后松开了手,鱼在地上动,F的妈妈走开了。

 2 ) 不只是一部谍战剧

大约用了一周,刷完了八集的德国经典谍战剧《德国八三年》,虽然上头,但为了理性追剧,刷得慢了些,耐不住手痒痒,熬了个小夜,随便写点什么。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在质感方面,每一帧画面都处理得十分高级,虽然只是一部短剧,但场景与电影相比也毫不逊色,观感极度舒适,美到窒息。 故事发生在1983年,柏林墙修建二十年,世界范围内冷战持续升级,德国便成了美苏军备竞赛的主战场,依附于苏联的东德和追随美国的西德僵持不下,互相提防。在这一年,北约准备在西德布置核武器,为攻击远东地区做准备,为此东德派出间谍,安插在德国一名高级军官身边。 与很多国产谍战片不同,这是一个“赶鸭子上架”式间谍,男主只想做天天摆烂的边防驻兵,满脑子只想着女友和老妈,却被挟持着推上了前往西德窃取情报的道路,仓促上岗,问题百出。国产剧是胜者的谍战,所以很多情节往往被“神化”,主角总是运筹帷幄,小时候跟着爷爷看多了,感觉结局也是千篇一律;《83年》是胜者描写败者的谍战,完全换了风味,乍一看属实焕然一新。 但这不仅只是一部由主角完成不同任务、持续打怪升级的谍战片,里面关于爱、性、信仰、行为、良知、责任等元素的刻画也十分引人入胜。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有的人对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有的人认为资本主义才是大势所趋,有的人信仰爱,有的人选择暴力反抗核武器,东德的人会向往西德的思想自由,西德的人会在军营门口游行抗议。每一个群体都怀揣着不同的信念,不同的目的驱使他们做出不同选择,行为上的大相径庭注定了思想上没办法相互理解,即使是亲人、朋友。 男主Stamm在忙着窃取情报的同时,周旋在各种女人身边,风姿绰约的北约高层女秘书,主动奔放又热情;有个性十足的将军女儿,美艳动人;还有留在东德的女友,怀着孩子照顾他生病的母亲,毫无怨言地等待。他流连其中,优柔的个性好似是对每个人都付出了真心,却又显得十分薄情。 结局有些草率,估计是在第二部《德国八六年》中会继续展开,难得遇到一部谍战剧可以如此吸引我,希望下一部千万不要扑街。 (另附一张截图)

 3 ) 是做爪牙,还是做清醒的旁观者。

PS:以下分析之针对本剧,与历史实情无关。

很喜欢小间谍的妈妈。不喜欢小间谍的怀孕女友。

他妈妈知道什么叫值得和不值得。也许有些时候你不得不做一些事情,但你要把事情看清。

怀孕女友有些傻白甜,不能说她完全就是个天真女人,但也是一个了解的信息不够多的女人。

两个人是如何变得分歧越来越大的,就是这样,可能是因为对于信息了解程度的不对等,也可能就是因为个人原因,造成的价值观的差异,且是比较大的价值观差异。这里面本来是有一个挽救的方法的,如果当事人心态开放,即使自己不了解,但愿意去思考去了解,还有补救的可能。

如果连最基本的沟通都不能了,两个人其实就失去了在一起的必要。只靠好感是没用的。

可以说这个间谍小女友蠢,但蠢是有原因的,她了解的不多,也没有听到过不同的声音,可能就想当然地觉得这唯一的就是正确的。把自己的朋友送进了监狱,因为觉得朋友在运输禁书,觉得这样不对。

苏联和西德工作人员一起工作,但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想法。苏联的工作人员已经先入为主,认为美国就是要打他们,所以在向西德上级报告文件内容时,把一些非利他的文字省略掉了。上交的是一个删减版本的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美国要发动战争。但其实完整报告里表达的是,美国不会轻易发动战争,因为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西德那边的情况,上级官员不断开会讨论到底该如何行动。下面的百姓坚决抵制发动战争,游戏示威倡导和平,在和平倡导队伍里,有来自东德的间谍,潜伏于此。

最后自杀的应该是东德军官,他貌似进入了一个人生的困境。无论是动荡不安的国家与状况百出的工作,还是分崩离析的家庭各成员,几个维度的合力,让他陷入了某种无望的困境里。

家庭成员间的激励是很重要的,大家互相坦诚,一起聊天,是可以化解很多内心困境的。冷漠是杀敌的方式,而不是杀亲。

军官儿子挺善良的,但只有善良是会被利用的,只有善良就相当于蠢。因为这世界上有坏人(我不是说潜伏在反战团体的东德间谍是坏人,在不同立场下,对坏人有不同的定义),你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身边爱的人,而不只是善良,要有脑子。

军官女儿本来可能有点喜欢东德小间谍,最后一集看那样子是有点失望吧,挺喜欢军官女儿的,但的确警惕心不高,可以理解,可能和生活环境有关。

小间谍妈妈的妹妹,最后去第三世界国家了?可能是寻求自保,去一个安全的地方吧。可以理解。

个人觉得,虽然在很多方面都不完美,也能看出一些比较明显的漏洞,但至少让我看到了复杂性,看到了各个维度,觉得这点很好。

 4 ) 剧中的几处细节

因为要观察细节,所以看剧的时候要写笔记,这于我而言太痛苦了。折中的办法是记下想法和关键词,事后补充完整,这样看剧就不会被多次、长时间打断。然鹅我终究还是太懒了,一者懒得去翻资料查证相关细节,只能凭印象写个大概,二者一旦当天完不成就会拖下去,算来至今已经拖了5天了。想着不能总是这么积攒下去,心一横,花了一小时写好草草了事。


1、男主马丁在东柏林边检站做边境警察,他检查到两个西德学生利用东西德马克黑市汇率远低于官方汇率,试图在东德买《莎士比亚全集》(4本)然后带回西德。马丁和同伴将书没收,周末马丁回家参加生日派对时带了《莎士比亚全集》中的一本给他妈妈。《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禁书的审查与传播》中有文章谈到,部分边检人员发现违禁书记后也会翻看,甚至会抽走几本私底下给家人或朋友,虽然此类情况不是经常发生。不过禁书一般都是西德带入东德被查到,剧中这类利用黑市汇率从东德带书到西德的情况应该不常见。

2、片头出现的第一张社会主义阵营的地图有大问题,苏联中亚的几个加盟共和国没有上色,也许是细节失误。

3、昂纳克讲话后有一个东德阅兵的场面。按照剧中的时间线应该是83年之前(东德国庆是10月7日,而剧中时间显然不是秋冬,且后面施特劳斯与昂纳克在柏林会面是在1983年7月,所以这个阅兵的画面理论上最有可能是82年的),但是仔细观察这个画面实际上似乎是1989年10月7日阅兵的画面。具体可能是我眼拙,待考证。

4、马丁在西德波恩托比亚斯教授家里醒来后,床头放着明镜周刊,上面俩人分别是时任西德巴伐利亚州州长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和东德国务委员会主席、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内容是施特劳斯访问东德。后面马丁跑出去有个场景电视里正好放昂纳克在韦尔贝林湖会见施特劳斯。电视中称此次访问带去了数百万西德马克,然而实际上贷款数达到了30亿,且这次贷款引起了基社盟/基民盟内部的争论和分歧。

5、三人谈话时托比亚斯教授背后那幅画是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的名作《吻》。这幅画在克林姆没画完的时候就已经被奥地利美景宫博物馆买下,因此剧中墙上的画是仿品。

第二集

6、马丁在东德的女友安奈特与学校男同事托马斯在湖里裸泳,果然符合东德“天体运动”。

第三集

7、比亚提斯教授组织人墙抗议,1983年10月22日反核示威者组成了108公里的人墙以示反抗的决心。如此看来,1989年“波罗的海之路”的确是有先例可循的。我也不知道人墙示威最早是在哪里出现,目测是二战之后才出现的人墙示威,很有可能是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

8、托比亚斯教授组织反核示威时,想联系东德的和平主义者搞全德的反核示威,但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人提到昂纳克是支持和平主义运动的。昂纳克是支持和平主义运动的,但是这种支撑更多是政治上的考虑而非对于和平主义运动理念的认同。昂纳克在92年的半口述回忆录《倒台》中提到了和平主义运动,潜台词就是这个意思。

9、东德没有计算机能够读出存储迈耶报告的磁盘,情报中心的人一筹莫展。苏东阵营电子计算机的研究确实比西方落后一截,当然也有人有先见之明,认为为未来的竞争在于计算机发展和电子信息对抗等领域,比如苏联的奥加尔科夫元帅。

10、马丁女友安奈特在收拾马丁母亲英格丽特房间的时候发现床头柜放着第一集马丁带给母亲的书,翻开书皮一看是奥威尔的《1984》,脸上露出惊恐之色。《1984》在民主德国是严格禁止出版的,也严禁从西德带入,情节严重的抓到要判刑。马丁之前做边检警察的时候就负责查禁违规印刷品,边检的书籍检察官是海关体系中的一员,但同时受到Stasi的领导。然而,从50年代开始,《1984》就在民主德国民间流传,有从西德走私入境,也有复印、抄写本流传。第一集马丁应该是利用职务之便,将没收的一本《1984》带给母亲。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是不经常发生,因此马丁在生日派对那天把书给母亲的时候称之为歌剧书,可能也是不想被告密者听到然后把Stasi招过来。

11、马丁女友安奈特在地下室发现一间密室,里面全是禁书,特写给到了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换句话说,这些全是马丁做边检警察的时候蚂蚁搬家带过来的。再次安利《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

第四集

12、沃尔夫冈将军的妻子问女儿有没有安全套,她看到有一种新型疾病。这个疾病其实就是艾滋病。女儿回答,只有同性恋才会得那种病。艾滋病在80年代初被污名化为同性恋疾病所以女儿才会不假思索地这么说。80年代早期艾滋的污名化可以参考瑞典迷你剧《戴上手套擦泪》。80年代中期之后通过异性传播艾滋的病例出现至增多,艾滋病作为同性恋疾病的污名才慢慢摆脱。

第五集

13、乌苏拉给儿子送假条,说得了传染病,临走时想跟沃尔夫冈的秘书握手,被秘书拒绝。秘书拉开抽屉,里面杂志上的报道就是男同性恋之间的艾滋病,秘书赶紧擦洗手液洗手。艾滋早期因为传播渠道不明,很多人认为会通过肢体接触传染,因此造成了很大的恐慌。

第七集

14、托马斯与朋友要去符腾堡参加路德诞辰500年纪念活动,安耐特看到托马斯的车子尾部非常沉,显然里面有很多禁书。自立国至70年代早期,东德一以贯之严厉打压各种宗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以及耶和华见证人)。赫尔辛基会议之后昂纳克与宗教界达成君子协议,后者不在公开场合挑战统一社会党的权威,昂纳克也不会找宗教界的麻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对宗教的压制。然而,虽然有君子协定,但是教会在私底下人就暗戳戳反对统一社会党的政策,比如利用教会内部印刷传单小册子的权力,帮助异议人士印刷宣传单和地下刊物,或者利用宗教图书作掩护,从西德带进一些东德禁止出版的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的书籍,德累斯顿神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FIX这个字幕总体上非常好,只是个别翻译有瑕疵。比如,好几处地方统一社会党的名字都弄错了;第五集亚历山大去民主德国大使馆,英文居然把民主德国国名翻译成East German Republic,显然是不对的;再者,两德建交的时候,基于双方的特殊关系,双方代表不称大使,而称特别代表,所以准确说不能叫民主德国大使馆,应该是民主德国特别代表处;同理,西德驻东柏林的也是特别代表处,也就是第八集马丁送伊芙去的那个地方,也译错了。不过不管怎么样,字幕很精良,绝大部分专有名词都特地做了注释,可敬可叹。

 5 ) 这剧能有8分?这是喜剧片吗?漏洞百出的谍战神剧

这剧不是谍战片吗?为什么如此儿戏却能拿这么高的分?这又不是荒诞幽默类,为什么这样漏洞频出还能有8分?这什么神剧啊?bug多到数不胜数,不是说德国人很严谨吗,这也没打喜剧的标签啊,绝了。把剧情节奏配乐搞得那么紧张刺激也没用啊,观众看这些漏洞百出的行为要么气死要么笑死。下面细数bug

第一集:一开始就赶鸭子上架让男主去当间谍,节奏是很快,就是男主不是专业人士为啥要派他卧底?当间谍这么容易的吗?男主还不愿意去,这种不坚定的人是专门送去让敌人策反的吗?还一跃成为敌方将军的副官?这潜伏的也太容易了吧?那个年代狸猫换太子怎么可能那么简单,都有照相机了啊,简直跟过家家一样。而且男主搞出好多破绽,既然已经被派到西德了,为啥不能行动小心一点,就算不为了祖国也要为了自己小命吧。尤其是去到长官家里就迫不及待地给女朋友打电话,真是无语有没有脑子?还出现了人喝了就会失去记忆的神药,太离谱了吧。这是玄幻片?还是喜剧片?看着倒挺搞笑。这种漏洞百出的间谍神剧要是国产的早被骂死了,恐怕评分及格都难吧。还评论里一堆人一本正经地在夸。

第二集:明明周围一堆人然而男主和服务员两个人接头就是直接对话?这么近的距离别人怎么可能听不见?然后男主这么快就跟西德高官女儿抱一起了?这显然要展开感情线了呗。男主潜入高官房间偷拍,竟然一连打开两个台灯,大晚上的去偷东西竟然开灯?是怕别人发现不了你吗?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男主看似严谨的戴着个手套摆弄保险箱,结果下一秒砰砰地敲箱子还不小心把箱子摔在地上,这么大的声音这么亮的房间就没有守卫注意到?还偷到的软碟直接往楼下一扔给别人?感情能开这么重要的会议的建筑门口都没一个守卫?男主还返回后在抖啊抖,抖毛线啊,要不是编剧给你开挂,这种间谍早死一百次了。笑死我了,莫名其妙出来个亚洲女要杀男主,刚好给男主洗刷嫌疑,这女的就是编剧的工具人吧。我赌后面不会交代亚洲女的来龙去脉,就是完全的剧情工具人。

第三集:男主又毛手毛脚了,把情报纸条不小心从裤兜里掉出来了,又是自己人给他擦屁股糊弄过去。不说男主是个军人是个间谍,就是普通人做事也没这么不小心吧,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掉链子,服了。男主我还以为他有多爱他女朋友呢,之前动不动提不能离开女友,结果这么快就跟别的女的搞上了,就算为了情报也不是这么快的就上床吧,而且当时接色诱任务时也没犹豫也没提女友。

第四集:这编剧真逗,是不是每次男主要暴露了,就找个女工具人替他啊,这集琳达又死了,而且还没让男主动手。编剧是为了避免男主手上粘上血,以塑造一个有一定的良知的主角形象吗?然后琳达上司竟然就这么自杀了,两个人一死刚好洗清了男主嫌疑,佩服编剧为了掩护主角毫不吝啬写死配角啊。看样子接下来西德将军的女儿儿子都要被搞了。

第五集:这一集男主回东德,竟然让别人代替请个假就行,理由是被车撞了,不用医院开假条吗?这军队管理如此宽松的吗?而且男主是要去给妈妈移植肾脏啊,却只请一周假?下集要是不圆回来,那真是神剧,取掉一个肾脏一周就能重回岗位?还有将军儿子也是挺逗,几乎全自动策反吧,这么容易就投奔东德了。

第六集:越看这剧越感觉德国人是在一本正经的搞笑啊,尤其是妓院绑美国将军那段。男主还真的捐肾一周就活蹦乱跳的去执行任务了,神人啊。这剧出现艾滋病的片段也非常搞笑。

第七集:这剧真是越来越狗血了,男主上司竟然让男主怀着孕的女朋友去接应男主在西德勾搭的将军女儿。笑死我了,男主是不是脑子有点问题啊,你自爆了能解决啥问题啊,两边都不讨好。

第八集:男主暴露身份后竟然畅通无阻地就这么逃回东德了,西德竟然连个间谍都拦不住。还揭示了男主的爸爸就是送男主去做间谍的上司,这人挺狠的,竟然对儿子这样。撒狗血真的离不开混乱的男女或男男关系,这剧狗血主要就狗血在这上面了。总而言之,这剧是真的不能当正经谍战片看,剧情进展确实快,但有些地方真的很狗血很搞笑,西德方面仿佛没有脑子,无论男主怎样作都发现不了他的间谍身份,最后还是男主自爆,突然有点想知道男主自爆了的话那第二季咋发展。

ps:历史上东德西德都挺惨,都得受美俄两大国的摆布,尤其是俄罗斯和德国在欧洲,美国却远在北美洲,美苏要真冲突起来,优先倒霉的肯定是欧洲。

 6 ) Kolibri

(以下内容无重大剧透)
前四集一口气看下来 各种紧张得内心翻江倒海 根本收不住
而且畫面都超美 色調我的愛 水洗過的回憶一般 无论是室內室外白天夜晚都停不下截圖的手 音乐也是80s风 炫酷 歌单必须走一个

男主martin第一次走进西德的超市 第一次听随身听 都让我想到神作再见列宁(又名德国好儿子)

尤為喜歡ep2和ep3裡偷情报的那个小酒店 白色係磚木結構 有圓形的露台和大塊的落地玻璃
还有善于煽动人心的教授的住宅 一共三层还是二层 玻璃门和庭院很妙 周围似乎也没有很邻近的房子 kinda like my dream house

ep3 研究软盘那个眼镜男笑死我惹 一直觊觎着西德领先的计算机技术又不好意思说 跟他领导的对话也是冷到不行23333 终于拿到走私来的IBM电脑 眼睛男说
- cool
- don't say cool
- okay
- don't say okay

ep4 北约的分析师 看了看女儿照片 稍微整理了一下桌面然后... 很震惊 不知道说什么好 哎
ep5 没前面的刺激 不过也感觉到了martin的成长 第一集他还敢在将军家里打电话给东德呢 现在敢毫不犹豫地追杀炸弹客 66666
将军的儿子神烦 那点情商就别闹革命了 看到他就快进

----------------与剧情无关の分割线---------------

总觉得多一字其实嘴上说着国土分离有多痛苦 Stasi又有多恐怖 但其实内心都暗搓搓地无可救药地缅怀着那个年代吧
人们也是白天一本正经高傲矜持 夜晚疯狂泡吧吸毒搞破坏
真是个矛盾的国家~

(ps.这个剧让我的尷尬癌自looking之後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治療(虽然会忍不住快进先看他的行动有没有被发现hhh

ps的ps. Kolibri是德语里蜂鸟的意思 也是主角在剧中的行动代号 好形象~可以灵巧穿梭四处刺探 又可以随时抛弃so expensable)

 短评

你永远不知道这个片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是有人被车撞死,有东西二人双戴绿,还是有人饮弹自尽,亦或是……make love,not war😶期待第二季

8分钟前
  • 傲视众生的地瓜
  • 力荐

4 歷史控就別看這劇了,肯定漏洞百出。一開始都有點搞笑了。但原聲真是不錯啊啊啊啊!滿分!

12分钟前
  • 推荐

请忽略各种不严谨的设置吧,挺荒诞的,本剧看点可能就是这二货间谍漏洞百出的执行任务,然后为他提心吊胆而已。摄影调度不错。能听到Eurythmics,Kraftwerk,The Police,DuranDuran这片得加一星#蹩脚间谍养成记

16分钟前
  • 李晋浩
  • 推荐

那种不严肃感还是蛮妙的 但编剧实在没劲 将军儿子和男主女朋友的选角太好了 长得就像角色本身

21分钟前
  • moonchild
  • 还行

剧情太赶了,交给美国谍梦这故事能拍三季,最后各种线也完结得不明不白,不过拿这部剧入手补80年代流行音乐感觉还不错【

23分钟前
  • Steamed Punk
  • 还行

好看的时代剧。不过和The company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质感,多了一丝狗血

27分钟前
  • Reaper
  • 推荐

本剧用一个很是过瘾的历史背景,安排了一帮身份特殊的凡人,以大家都是德国人的语境,展示了一个大家都不想死但是差点就把大家玩死了的冷战典型案例,以及东西德实质都是被随意牺牲的棋子的悲歌。虽然全剧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极大的淡化,力求人的本真,但是在对抗的历史进程下只考虑个人的奋斗这拍出来就显得很儿戏了,最后还有15分钟结束的时候还一点看不出要结束的样子明明一大堆事情都没解决嘛。在东西德的对比上,在本剧中东德人更讲道德,西德人更讲人性,道德本质是为了维护秩序容易走向虚伪,人性是短视的容易走向放纵,只谈个人来说没有哪个绝对正确也没有谁绝对错误,但是从感官上看是更谈道德错多一点,毕竟剧里坏事都是东德被扛着道德大旗的苏联逼着干的。

28分钟前
  • 丑嘴唇
  • 还行

剧情到后来有些无法忍受 只能全程看脸 但这是一部看脸都会接着追的剧

32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推荐

德剧扬眉吐气之作

37分钟前
  • Webboy
  • 推荐

寓教于乐,特工剧和年代剧很有水平的结合。

38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力荐

全程无尿点,节奏紧凑,暗战,历史,,,一道饕餮!

40分钟前
  • Wangpenn
  • 力荐

7.8/10这绝对值得你一看,为什么中国拍的70,80年代影视好假

44分钟前
  • 索博斯基
  • 推荐

如果对83年冷战背景下的新名词瑞安 大韩航空 SS—20不了解的话 看这部电影应该感觉挺无趣的。音乐选的很好 为剧尾的Under Pressure 再加一分

46分钟前
  • 告别悲伤
  • 力荐

《德国89年》最后镜头是川普在傲娇的说“我要建一道伟大的墙”.而前一个情节是,男主如释重负的说到“都和平年代了谁还需要间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世界不毁在自己手里面,都可以当做没发生过。三季,第一季最好看,第二季有点拖沓(但被最后一集惊到),第三季形而上的东西看得人无限唏嘘。德剧的品质实在是精良,且比起英剧更务实。

47分钟前
  • 莎翁笔下的精灵
  • 力荐

小伙子找得好,这左右眉毛之不对称,生来就在为东西德纠结。不过总觉得剧里80年代的安全措施很原始啊,男主角穿来穿去太柔韧有余了

49分钟前
  • Nightwing
  • 推荐

原本可以冷峻的剧被一首首现在听来音色搞笑的复古迪斯科音乐弄得不伦不类。冷战谍战设定太多了,这个确实算不上出彩的剧。

53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东西德的年轻人各自抵挡不住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二三事,不左不右这个片很直呀!套路很美剧 男主会撩女撩狗还会撩萝莉 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间谍!bgm基本都听过呜呜呜摇滚最美好的年代!!!

58分钟前
  • 下辈子再努力吧
  • 力荐

好。

1小时前
  • Die Katze
  • 力荐

刚开始被ost和色调各种惊艳到一愣一愣 好久没看到这么符合我口味的剧了 蜂鸟行动这个名字很厉害 中间几集真心看的提心吊胆让人想穷追不舍 不过最后两集有点弱了

1小时前
  • 沙力兔
  • 推荐

为了让男主活着,编剧也是很辛苦的。

1小时前
  • 爱吃葡萄🥕🥕🥕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