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特派

HD

主演:本尼西奥·德尔·托罗,艾德里安·布洛迪,蒂尔达·斯文顿,蕾雅·赛杜,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蒂莫西·柴勒梅德,琳娜·库德里,杰弗里·怀特,马修·阿马立克,斯蒂夫·朴,比尔·默瑞,欧文·威尔逊,鲍勃·巴拉班,亨利·温克勒,罗伊丝·史密斯,托尼·雷沃罗利,德尼·梅诺谢,拉里·派恩,莫嘉娜·波兰斯基,费利克斯·莫阿蒂,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塞西尔·德·弗朗斯,圭洛姆·加里尼,鲁伯特·弗兰德,埃里克斯·劳瑟,莉莉·塔耶布,斯特凡·巴克,伊波利特·吉拉尔多,列维·施瑞博尔,威廉·达福,爱德华·诺顿,西尔莎·罗南,达米安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1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2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3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4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5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6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13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14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15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16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17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18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19法兰西特派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韦斯·安德森的新片,是这么拍出来的【译】

作者:Adrian Pennington / IBC(2021年6月30日)

校对:覃天

译文首发于《虹膜》


韦斯·安德森的新片《法兰西特派》有着独特的视觉风格,而且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真人动画。这并不奇怪,因为安德森制作过定格动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和《犬之岛》,这一次他也许是为了挑战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能否掌控真实的拍摄场地、真人大小的布景、演员和实际效果。

这是一次与导演御用的演员以及幕后艺术家再度聚首的实验,他们曾一起合作过《天才一族》、《月升王国》和《布达佩斯大饭店》等作品。

其中包括因《布达佩斯大饭店》获得奥斯卡奖的艺术指导亚当·斯托克豪森,他的才华正在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新版《西区故事》和《夺宝奇兵》系列的新作发挥作用。

斯托克豪森解释说,安德森所有的项目都以动态分镜开始。「动态分镜是从动画的视角来思考整部电影的一种方式,逐个镜头地构建整部电影,以确定整体的流程。」

「我们在制作《犬之岛》的时候采用了完全相同的方法,但这部电影的应用并不完全相同。在《犬之岛》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微型的桌面布景。如果这是一个广角镜头,我们会在一个特定的比例上工作,如果换成特写镜头,我们会在另一个比例上工作,但不变的是定格的形式和微型的背景。在《法兰西特派》中,一些真人实拍段落是在微型背景下拍摄的,一些是实景拍摄的,还有一些是在完整的布景下拍摄的。

「动态分镜当然提供了蓝图,但这部电影有很多不同的主线、情节和场景,」斯托克豪森说。「我们大概制作了125套不同的布景,包括微型的。不过这比《布达佩斯大饭店》好多了。」

动态分镜蓝图

另一位安德森经常合作的伙伴罗伯特·约曼解释说,他会在动态分镜的每一帧画面中使用工作人员作为替身来构造场景。「我会和韦斯和亚当讨论解决打光问题——我们是通过窗户照明还是依靠顶灯?这个场景的整体感觉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准备工作可以让演员们真正开拍的时候更有效率。」

动态分镜指引了斯托克豪森如何去设计布景。「我会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你说的『监狱里的娱乐室』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法兰西特派》里的监狱,我们找了1万张图片作为参考,然后筛选留下其中一些。」

考虑到它杂志式的结构,《法兰西特派》比一般电影要复杂得多。这部喜剧片的灵感来自安德森对《纽约客》的热爱,讲述了一位驻法国的美国记者打算创办自己的刊物的故事。

「这部电影被分解成不同的故事,每段故事都有自己的视觉风格,所以设计的任务成倍增加了,」斯托克豪森说。影片中甚至还有一个纯动画的段落。「通常情况下,你会展现一个场景,然后一遍又一遍地使用它。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展现了一些地方,但20分钟后这段故事就结束了,再也不会回头。」

电影中的许多情节发生在一个叫Ennui-sur-Blasé的虚构小镇。「首要任务是找到这座城市,」斯托克豪森说。「这座城市的规模不小,你只能从现实中的某个地方,特别是法国才能得到灵感。」

选景

影片的调性参考包括1956年在巴黎梅尼蒙当附近拍摄的法国奇幻短片《红气球》,以及19世纪中期巴黎重建前的照片。

斯托克豪森解释说:「我们的想法是找到一个感觉像是巴黎但又不像当今的巴黎的城镇——更多的是一种巴黎的记忆,雅克·塔蒂的巴黎。」

工作人员从谷歌地图开始了搜索,他们整合了一份候选名单,并且把范围缩小到了六个城市——安德森和斯托克豪森随之亲自开车去实地勘景。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街道交错合适的地方,同时垂直空间也很重要,」斯托克豪森说。「巴黎的老照片里总是有急转弯、坡道和楼梯,以及棋盘式的布局。有连绵的山丘贯穿巴黎的一部分,你会看到一条街道,突然延伸到一段楼梯,然后又回到街道的样子,随后与另一条街道成一定角度地相交,最后穿过此前那段楼梯下方的隧道。」

「这座城市的建筑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迷宫般的复杂性。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真实的城市,让我们在一个紧凑的地理区域中获得这种感受。」

他们在法国西南部的昂古莱姆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方。在镇外,剧组把一个废弃的毛毡工厂改造成了一个临时的摄影棚,里面有道具间、木工厂、雕塑室、布景化妆间和三个舞台。

取景的最后一块拼图是监狱。斯托克豪森说:「这个地点承载了这个故事的很大一部分。」

灵感来自于奥逊·威尔斯1962年的影片《审判》,这部电影曾在巴黎奥赛车站搭过内景。「在威尔斯的电影中,布景建在车站内,你可以看到布景的边缘和车站的建筑。影片中监狱的画面很有震撼力。我们也找到了一个清空的设施正好可以用来改造成监狱。它有很棒的窗户和混凝土阳台,我们没有碰这些地方。我们只是在里面建了牢房、手工室和行刑室。」

其他提供了重要的视觉或主题文本参考的电影包括:《随心所欲》《恶魔》《犯罪河岸》和《四百击》。

色彩、画幅、静态画面

《法兰西特派》是用35毫米胶片拍摄的,约曼发现负片的质感更符合故事的手工审美。有几组镜头采用了黑白画面,以突出重点,比如西尔莎·罗南探身的时候露出了她的蓝色眼睛。

「它给人的感觉是一个美丽而又肮脏的城市,所有建筑上都附着了一些阴沉的东西,那些光辉的色彩就随之脱颖而出,就像《红气球》里的气球一样,」约曼说。「所以,在我们这个粗粝的小镇上,你会看到亮黄色的咖啡馆或者这些软糖豆色的汽车。」

为了设计单色和彩色的不同服装和布景,他们进行了拍摄测试,以帮助确定它们在银幕上的效果。约曼解释说:「在黑白画面中,黄色衬衫看起来会是白色的吗?深蓝色看起来是不是近乎黑色?」

另一个复杂的设计是安德森希望在滑轨上移动的摄影机,以连接场景中的不同元素,而不是让画面渐黑或做剪切。

在一个场景中,需要将咖啡馆的整个外墙从工厂的天花板上悬挂下来,这样摄影机就可以在轨道上滑动。

在影片的「私人餐厅」(The Private Dining Room)段落中,摄影机从一个房间移动到绑匪巢穴所在的另一个房间,在一个长镜头中介绍了所有的罪犯,让观众了解了整体空间和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

「法兰西特派」大楼的第一个定场镜头,使用的是小镇里的实景,剧组在摄影机的两侧增加了两座建筑。

「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东西,所以我们不得不添加这些元素,使构图符合我们的要求,」约曼说。「我们不得不在半空中拍摄。因为韦斯不想仰摄『法兰西特派』大楼,而是想平视它,所以摄影机必须架在一个梯子顶端。」

最棘手的工作是「冻结的」静态场景的一部分,摄影机的轨道穿梭其中,但这与斯托克豪森之前尝试过的任何东西都不同。

「因为我们有动态分镜,所以我们知道走向是什么样的,但要把它转换成实体的东西就没那么简单了。使用强迫透视的技术意味着你甚至不知道镜头是什么,摄影机将在哪里,或者这些『冻结的』人是如何与它联系在一起的。归根结底,你要如何发展灭点?」

他们通过制作设计草图和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升级到全尺寸画布作为背景,由剧组工作人员走位,而约曼和斯托克豪森负责调整视角。

「这实际上是一种三维雕塑过程,需要弄清楚演员和道具应该放在哪里,以及如何利用整个空间,」斯托克豪森说。「一旦我们完成了单面的设计,我们就必须考虑当我们穿越空间到达下一面时会发生什么。棕榈树和狮身人面像是如何与铁铸的宫殿的柱子重叠的?」

「制作过程极度复杂,而且一直在改动。我们周复一周地在地板上做标记,直到韦斯告诉我们可以安置轨道。就算打开了摄影机之后,我们也会在最后一刻进行调整。」

他继续说:「我们以前也拍过这样的电影,但总是使用三维布景,墙壁更多地朝向镜头,就像我们在《法兰西特派》里展现警察局时所做的那样。墙壁可以帮助你勾勒出不同的空间,但在强迫透视的2D绘画中,这些支撑物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艺术总监史蒂芬·克雷森找到了一群受雇于巴黎歌剧团的风景画家,为这个段落和电影中的其他部分创作舞台背景。

「我们向他们展示了实体的布景,然后让他们画一个舞台背景,然后他们很快就创作出了那种非常华丽的、错视画式的绘画,」斯托克豪森说。「这对我来说真的很有趣,因为这是我职业生涯的开始——为一家歌剧团绘制舞台背景和模型。」

安德森也使用了不同的画幅比来讲述这个故事的不同部分。这是他以前就使用过的技巧,尤其是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约曼以1.37:1的画幅拍摄了门童古斯塔夫的场景,以暗示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背景。

「我们喜欢构图带来的可能性,所以把它沿用到了《法兰西特派》中,」约曼说。「偶尔我们会用更宽的画幅来作强调,正如我们使用色彩那样。」

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在监狱里第一眼看到的艺术作品。「这是演出的夜晚,每个人都在黑暗中急切地等待,」约曼解释说。「当灯光亮起时,画面就变成了变形的宽银幕,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画都处在画面里。这在更方的1.37:1画幅中是不可能完成的。色彩的运用也增加了镜头的冲击力。」

剪辑处理

许多镜头经过了细微的剪辑处理,比如重新变速和分屏,这些都是剪辑师安德鲁·威斯布鲁的工作范畴。

「我们在静态镜头上做了各种内部改动,以改变不同角色之间的时间,」他说。「有一个镜头中,村庄里的每个人都醒来了,这里有12个不同的分屏,将所有的一切都有序地展示了出来。电影中大概有20个这样的群像场面,但每次你看到有两个人同时出现的镜头,通常都会出现分屏。」

巧合的是,昂古莱姆是大量法国动画和电子游戏工作室的所在地,其一年一度的动漫节曾短暂叫停了这部电影的制作。

「在法国工作太棒了,因为剧组的每个人都对我们拍的电影很感兴趣。我从来没有感觉有人只是在那里打卡上班,」斯托克豪森说。「在韦斯·安德森的片场,你会在第一轮拍摄前进行一段难以置信的冲刺,然后休息几分钟,接着又热火朝天地进入下一轮拍摄,所以动漫节来的正是时候!」


原文链接:

//www.ibc.org/trends/behind-the-scenes-the-french-dispatch/7694.article

 2 ) 合格的安德森作品,失败的电影

这两天《法兰西特派》在美国上映了,之前本来买了在nyff的票,但因为临时有事所以错过了,今天正好周末放假,便乘地铁去电影看这部期待已久的作品了,还买了一小袋黄油爆米花,满怀欣喜地坐在影幕的正中央,期待着一场韦斯安德森式的佳作。

很可惜,这可能是我有史以来最难受的观影体验。也基本上是我今年看过的电影里最让人失望的。以下是我的评论。

首先,根据已知的消息,《法兰西特派》是韦斯安德森根据《纽约客》吸取经验而拍的一部致敬“新闻业”的电影。但实际上,通过电影,我丝毫没有感受到任何和“新闻业/记者”联系特别深的桥段。首先整部电影大体上被划分为了三个短片,三个短片分别以期刊章节的结构向观众娓娓道来。这三个故事一个比一个浅薄无趣。

首先是第一个故事:监狱中的一个囚犯被一个艺术品经销商发现并且开始对其进行包装推销。这个囚犯最终在监狱里完成了一幅大作,而与此同时蕾雅赛杜饰演的监狱警卫成为了这个艺术家的缪斯。镜头设计、色彩、服装等等都是鲜明的韦斯安德森风格,而且这次在转场上的心思也花了不少 -- 黑白镜头转换到彩色,4:3长宽比转换到16:9等等。但是整个故事给人感觉到非常浅薄,对人物的塑造极其机械,各个人物对事态的反映极其夸张,如同机器人一般,很难让观众感受到这些角色像是真真切切的人。加之构图、色彩和灯光也极其矫揉造作,更增加了观众与角色之间的距离感。同样的,这个狱中囚犯成为艺术家的故事似乎本质上与致敬新闻业还有记者没什么关系,唯一的关联就是蒂尔达饰演的写手去参观了囚犯狱中的艺术展,然后刊登这个故事在《法兰西特派》的杂志上 — 没有更多深刻的地方,同时要是以喜剧的角度来说的话也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幽默的地方可言。

第二个故事指向的是法国1968年的“五月风暴”,熟悉戈达尔的朋友们应该大体了解。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写手被指派去报道法国学生游行。蒂莫西饰演的学生头领正在写游行宣言。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这个《法兰西特派》的写手不知不觉地就和这个学生头领发生了关系,还帮助他把宣言写完了。这个故事里的两个主角:报社写手和学生头领的感情发生的不明不白,没有任何的铺垫,两个人就已经睡在一张床了。然后对于五月风暴的描写刻画也是以戏虐为主,同时无法赶到任何对于新闻报社的致敬以及关联。就像是随便给一个毫无关联的角色安了一个报社写手的身份,于是让一个毫无创意以及感情的故事能和这个电影的标题《法兰西特派》有一些关联。第二个故事可以说又让观众和电影本身的距离更远了一步。

最后一个故事,也可能是全片最无聊的故事。开始于《法兰西特派》的写手在电视访谈上谈论自己曾经写的一个关于“一个厨师拯救一个被绑架的小孩”的故事。就像是和前两个故事,这个故事和新闻还有记者都没什么关联,唯一的关系就是口述这个故事的人是《法兰西特派》的写手。这个故事比前两个故事更糟的是它极其啰嗦并且毫无趣味以及深意可言。每个角色都如同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人,加之极其刻意的布局还有灯光,让人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木偶秀。这个故事虽然实际上讲的是亚裔厨师救小孩的故事,但至少95%的笔墨都在啰啰嗦嗦地废话,并且这些废话和整部片子的主旨(致敬新闻业)毫无半点联系。期间还加入了一小段动画,但这一小段动画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任何有趣的地方。是安德森想展示自己独特的转场风格吗?但是真人电影中穿插动画片段也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创意了。今年戛纳电影节另一部入选作品《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也穿插了动画片段。所以我并不是特别明白安德森在这里想要表现什么。

结尾,比尔默瑞饰演的《法兰西特派》创始人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但是即使到了这个结尾的时刻,除了片头只言片语的介绍词之外,观众对这个创始人并不了解多少,更无法产生更多的情感。这个桥段其实就像这部片子的缩影,虽然大牌云集,但却并未留下丝毫可以触动观众的地方,三个故事除了玩味的自嗨之外也和“致敬新闻业”的内核毫不相干。虽然全是真人演员,但却感到十分刻意并且无法与之延申更多的真实的人类情感。似乎和韦斯安德森过去几年拍的定格玩偶动画没什么区别。

安德森鲜明的风格依旧在这部电影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这真的是一部好电影最缺少的、最珍贵的吗?《法兰西特派》的艺术指导是曾经拿过奥斯卡的Adam Stockhausen,整部电影大概2500万美元的预算,在如此宏大的剧组人员下,似乎那些安德森风格的镜头设计并不难达到。我相信,任何一个毕业了的电影专业学生,在给予足够的条件下,都可以模仿出所谓的“安德森风格”的镜头设计。相反,对于任何一部电影而言,最难的部分则是如何让观众与在影幕上和自己毫不相干故事产生某种联系、产生某种情绪上的触动。

《法兰西特派》没有做到。

写于芝加哥

10/28/2021

 3 ) 关于《法兰西特派》杂志栏目标题的谎言

只能说韦斯安德森的天才是在我欣赏电影的天花板之上,巨大的信息量像洪水一般想我袭来,伴随着精心设计的画面、色彩、对白,这个将是一部两极分化很严重的片子,我内心对他也是爱恨分明,整部电影就是一部极其老练的艺术家的作品,却超出了观众娱乐性的体验。我仰望着天才看完了这部电影,脖子有点疼…

第一个故事“艺术与艺术家”专栏:一个贫穷的艺术家,因为正义的愤怒且不妥协被体制约束,而那个女警代表着规则,于是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被约束在了这个女警代表着的规则的裸体上,其中有个片段很有意思,艺术家试图去修改女警(规则)的身体,于是艺术家的手被打开—他没有改变规则的资格,他只能在规则之内创作,当遇到创作瓶颈时,接受一次女警“规则”给予他的洗脑电击,之后关于他把内心挣扎的暴力美学完成在了束缚他的高墙之上,这样的作品,自然得到了利用和逃避规则的人赏识,他们坐着运送妓女和流氓的押送车,来到了监狱,那些人无比喜爱着这种无法冲破约束的暴力挣扎,这是一个阶层对另一个阶层戏谑般心灵的窥视,最后这个艺术家居然帮助那些罪恶的人摆脱了被规则压迫的愤怒人群的报复,于是获得了自由,这其实是一个超现实的政治话题,一个无奈的艺术家的自白,他思想被束缚的困窘,内心的挣扎,还有违心的妥协。

第二个故事政治\诗歌专栏:那位老处女记者就是那个戴头盔的女孩,画面黑白就是关于她面对年轻时爱人的想象,在想象中,她告诉年青的自己要改正的点点滴滴,最后当恋人死去,全世界只把男孩的肖像变成了抗争符号,只有这个当年的带着头盔固执的“女孩”保留着她的爱情;女孩年青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对话时,她们相互道歉,完成了一次自我的和解,但是男孩留给她的扉页留言,依然让她久久无法翻过去…这其实是个爱情故事

第三个故事美食专栏:当年这个专栏作家身在异地,穷困潦倒,为了生存写一些迎合主流群体的语言文字。作家作为有色人种,居然还写了反黑人主义的文章,于是在这个警匪故事里,主角依旧是白人,但他悄悄加入了一个他的影子,那个华裔厨师,那个迎合警察局各种要求的厨子,于是厨子用西方人惯性的思维的设定—那个毒盐制作的萝卜(其实是四川泡菜,但是美味在异乡认为是毒药),完成了警匪片中拯救人质的关键一步,这是有着一个巨大的讽刺意味的迎合,作者在自我审判着自己创作初心,他为了生存做了多少背叛自己的迎合,直到加入了那页扔进纸篓的故事核心,最后得到老板的认可。这是一片关于人生的文章!

 4 ) 韦斯·安德森的真人动画电影

1.

静止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在定格动画里有着最恰切的体现。定格动画正是通过单个静态画面的错位叠加,创造出了运动。但定格动画又与常规的电影有所区别:电影是标准的每秒24帧,定格动画却不必如此,定格动画每秒的帧数可以更少。如同早期的默片那样,帧数的减少加快了影像运动,创造出一种喜剧效果。

韦斯·安德森有志于将真人电影拍成动画,尤其是定格动画。两部定格动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犬之岛》)出自他手,绝不是偶然。同时,创造性地将对称构图、直线平移和推拉确立为自己的风格,也在向着具有强烈机械感的定格动画靠近,这些手段让影像的运动回归静滞。先是快速的镜头运动,然后是突然到来的静滞,成为韦斯·安德森电影的首要特征,也是他电影的魅力所在。运动中降临的静止,让电影获得了伯格森所言的“笑”的效果。

罗伊·安德森同样从动画(也是绘画)中汲取灵感。与韦斯·安德森电影里运动中包孕着静止不同,罗伊·安德森的电影是静止中有运动。罗伊·安德森的电影,总是从静态出发,发展为低量度的运动。这与他刻意使用固定镜头有关,他从不让摄影机运动起来,只是观察画面里的人物从静止转变为运动。如果说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创造出一种童趣的效果,那么罗伊·安德森的电影则是荒诞,人物好像被抽离了生命,像木偶般机械运动。

2.

韦斯·安德森既拍真人电影,也拍动画电影,他的真人电影像是他动画电影的翻版。人物是他手上的棋子,做着机械化的造型和运动。但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从不是机械的,影像总在运动。《法兰西特派》与韦斯·安德森之前的所有电影都不同,虽然也可看成真人化的动画电影,但在更深的层次上,它是对一本杂志的影像化呈现,因而更专注静态。这意味着影像的立体空间要让位给杂志的平面空间,将一个提取完成的世界重新释放回完满的现实世界中。

杂志只有两种表现元素:图和文。在图文组合的基础上,杂志变换出了各种修辞花样。对电影而言,影像空间具有无限的属性,一个单独的画面便可容纳图片、影像、文字、声音……其间有无数种组合可能,并且还能运动。一本运动的杂志,可以由画外音引述,用静态的图片或运动的影像填充,字幕取代印在书页上的文字。这是一种简省的转化方式,韦斯·安德森并没有选择它。

韦斯·安德森意图客观还原杂志的书页空间。但因为影像空间具有无限的特点,韦斯·安德森又没能做出有限制的选择,空间内的表达元素失去了组织的逻辑。在一个故事里(对应着杂志从某页到某页的独立单元),我们既看到静态的图片、文字,动态的影像,也听到了流动的声音……它们没能得到有规律的组织,令人眼花缭乱,阻碍了影像的有效运动。单个镜头作为独立的欣赏单元,前后的组合没能创造出运动,这是运动-影像的失效。

3.

韦斯·安德森之前的电影,无论是真人电影还是定格动画,这都没有成为问题。真人电影用影像运动,定格动画靠图像运动,都有着自身的运动规律。唯有在《法兰西特派》里,韦斯·安德森将电影变成一本杂志的展览时,问题便产生了。无限的电影空间与有限的书页空间有一种致命的错位。电影是流动的,书页是静止的,电影只能沿着时间线顺时观看,书页却可以不受线性时间限制任意翻阅。

这便是本质差别。《法兰西特派》变得不再像电影,它违背了动态切片作为电影的核心本质。它成了静态切片里掺进少量动态切片的样本。一部电影由于自身原因运动不起来,或看似在运动(因为观看总是顺时展开)实则只是画面的推续展演,它也就称不上电影了。《法兰西特派》更该围绕着这本虚构的杂志做一次展览,不该在平面(观看的屏幕)上展开,而是呈现在现实的三维空间里。观众不该只看到杂志实体(结果),而是能以在游览空间的方式看见杂志的“台前幕后”:也即一切准备这部电影留下的档案(过程)。

那么,这不是意味着电影不该以客观的虚构方式呈现,而是以主观的非虚构方式讲述?很有可能这样更好,譬如加入一位叙述者,用画外音来编缀独立的单元和单元内部各种错位的表达元素。这样的话,画面上出现的一切(图片、影像、文字……)都将成为声音的附属。因为声音是统一的,支离破碎的镜头也就得到了缝补。影像空间有了一条规则,安排四散的表达元素,将电影变成统一的整体。

 5 ) 记得别戴隐形眼镜去看

不开玩笑的说,是我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煎熬的观影体验。包括之前刚考完通宵复习的期末考试冲去一个冻得要死的电影院看隐秘的生活看得困死也没这次煎熬。主要还是预期问题,通宵完去看马利克的时候大概也知道会发生什么了。但是看韦斯安德森我可没有sign up for这个呀。我本来是想在最后一个工作日上完一整天课之后去享受一下所有感官的ASMR,讲道理,前五分钟我真的以为会是这样的,尤其是标准的韦斯安德森式镜头配上音效,我都怀疑自己在看Youtube助眠视频。结果一小时四十分钟之后发现眼睛红了一大片,不是感动的,是一直瞪着眼睛看没怎么眨眼眼睛干涩(是真的)。

大量大量的黑白画面,要是很鲜明也就算了,但灰度都超级高,想象一下韦斯安德森那些对比度本来就很低的同色系浅马卡龙色画面变成了黑白,那真的是一片灰蒙蒙的。看的时候我都怀疑他是直接彩色胶片拍后期加个滤镜转黑白才会搞出来这么一坨坨在一起的,回来一查人家确实是用黑白胶片拍的。行吧。最搞笑的是第一个故事里的艺术家的现代艺术大作,就给了几个彩色镜头,彩色镜头里看就还行,“灰白”镜头里看着像糊了一墙的💩。

说到彩色镜头,有一说一,全片还是有不少的。但插入的有多高明吗,我说不准。这部片子彩色和黑白切换的底层逻辑是:当前时间线的现实是彩色的,杂志里的故事是黑白的。然后黑白的故事中有时会突然有几个彩色镜头。第一个出来的时候我好惊喜,我记得是画家在给狱警画像的时候?狱警逮捕了他然后他们离开了画室,出门的时候配上了一个关灯的音效,然后黑白的画面变成了彩色。我当时觉得天呐好有创意,因为故事里的明亮是黑白的,所以故事里的黑暗反而是彩色的(至少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毕竟如果不这么解释的话,那就很普通,开灯变成彩色,但刚才两人就得在摸黑画画)。然后没记错的话,下一个彩色镜头应该是蒂尔达斯文顿演的记者在presentation,当时我就有点迷惑了,这显然是不符合上一个切彩色镜头的逻辑的。然后我就跟考试猜老师出题意图一样有开始猜这里的逻辑是什么,难道是因为蒂尔达是写这个故事的人是narrator的角色,所以presentation这个虽然也明显不是现实时空,但因为是她的视角所以还是彩色的。后面伪电视采访那里应该也是这个逻辑(btw,这两个场景的颜色都很辣眼,大橘大蓝,突然在灰蒙蒙当中出现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伤眼 了)。第二个故事记者和学生领袖对视的时候突然切换过一次彩色,应该也是为了表现因为记者本人感情“记者客观性”的短暂消失,所以切换了一小会儿narrator视角。但第三个故事里,西尔莎罗南的蓝眼睛切换过一次彩色,那里明显是小男孩的主观视角,但他又仅仅是故事人物不是narrator。到后来我已经放弃搞清楚了,我只能理解为,偶尔切换的彩色就是为了吸睛,一下子吸引观众注意力。那我只能说这实在不太高明,而且这也不一定要用切换彩色来做。当时看灯塔,最后依然是黑白的灯塔灯光看得我觉得几乎要被吸进去,那是真的吸睛,大可不必黑白之中突然大橘大蓝来辣我眼睛。

在灰蒙蒙一片里,几乎每一秒每个角落都堆满了细节。我是在林肯中心AMC看的,我那个影厅的银幕真的非常大非常高,在4:3的画幅下,虽然我坐在后排,但我平视如果不转动眼球的话是看不到整个画面的。结果就是我感觉我做了一个半小时眼保健操,睁着眼睛不敢眨的那种。回来的地铁上看了下豆瓣短评,发现大多数也都提到了“信息过载”,但好像很多人把它当作优点?我不懂,但大为震撼。你说信息多总比少好那肯定,但这也太多了。而且是每一份每一秒是这样,一直到影片结束拉回现实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长舒了一口气。体验是这样的:就感觉自己上完四节lecture之后,又强行去电影院给自己上了第五节,教授以二倍速讲了一整节课重点,全是final必考那种,然后你还意识到这节课没有recording,只能疯狂记笔记记到手痉挛。最后电影转回现实中的编辑部的时候,我已经感觉我的隐形眼镜干涩得牢牢扒在我的眼球上,像要吸干我的脑子。

这部电影还非常的ESL不友好,里面的人物对话基本都是开两倍速的,生生让我把英文听出了西语的感觉,而且是仿佛听懂了又什么都没记住的那种西语听力。片中有大量的法语对话,也是贼快,蕾雅赛杜和第二个故事里的法国女生全程像在mumble rap。这都不是ESL不友好了,我寻思英语母语观众也得花时间看法语对话的字幕啊,你整个画面都铺满信息,但又要求观众腾出目光来读字幕,字幕都是一段段的出,读着读着又遗漏了画面信息。

有一说一,虽然我吐槽了超多,但画面还是很美的,韦斯安德森独有的那种美。我是奇观导向的观众,我是很容易被画面和情绪带进去,然后根本不追究剧情的。但那前提是我有时间和精力欣赏画面,感受情绪。看法兰西特派的感受是,韦斯安德森拿着一条五彩斑斓的鞭子在我后面像催命鬼似的叫我往前冲,这堪比final week的信息汲取强度,如果能让我拿个A也就算了,但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故事最多B,那我忙活一通拿B也太不划算了。

首先,恕我直言,这不就是一个表现手法稍微高明一点的拼盘电影吗。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吗,除了发生在同一个地方,刊登在同一本杂志上。同样是拍杂志故事,美剧里都算不上一流的Modern Love,人家至少知道最后用一场雨把时空串联在一起,骗一波眼泪(骗到我的了),让观众感叹万千,纽约就是这么伟大的城市。这三个故事真是割裂的可以,最后竟然就只是让写三个故事的记者同处一室,我当时就想:就这??这就串联了?

就算忽略掉结构上的割裂程度,每个故事都不是很精彩。杂志的原型太明显是New Yorker了,但这三个故事投稿给New Yorker的editor的话恐怕一个都没资格上刊。New Yorker确实是俏皮的,但它同样也是最尖锐的杂志。最original最authentic最keen的jounralists都聚集在New Yorker,连NYT都没法比。这仨故事又什么内涵吗,实在没看出来。没有价值表达,像那种二流杂志上刊登的猎奇小故事。电影对这三个故事的表现也太卡通化了,卡通化到我看到那个堪萨斯传媒标牌近景有庄稼的镜头,我都下意识感觉超人会出来玛莎一下。只剩下了俏皮,三个故事都像在对我卖萌,而你的主题却明显是致敬纸媒衰落时代的纽约客,那就真的还蛮讽刺的。顺便说一句,我不明白既然做的那么明显,原型就是New Yorker,那把故事背景搬到法国小镇的意义何在,除了那些迷影掉书袋。如果背景是纽约,故事还能比较grounded,现在就是三个俏皮的小故事,我一个都不信。还有,这么多年了,说到法国还是艺术学生运动美食三板斧,就算融合了杂志板块的形式,还是一点新意没有。如果能不按照题材划分故事,而是按照文字形式,比如三个故事一个是hard news,一个是feature story,一个是op-ed,那我觉得会有意思很多。

最后作为挽尊,说个优点吧。优点还是很多的,不然也不会给三星(本来想给四星来着,但觉得要对得起我受伤的眼睛)。电影里的笑点很密集而且幽默很高级,确实是让人忍俊不禁,影厅里此起彼伏的笑声,我坐在中间真是3D环绕立体声,也算是另一种形式地达成了我想要的ASMR了。

 6 ) 论如何优雅漂亮又让人极度舒适地不好好讲话。

明明可以用纸巾和火柴画一幅惟妙惟肖的麻雀,但却偏要用胡乱的涂抹来展示最爱的女人;

明明是肤浅、躁动着的荷尔蒙的欲望,但却偏要拉上一座城和政治哲学思想来倾覆与对抗;

明明最想说的是对于每个“他者”孤独灵魂的慰藉,但却偏要把篇幅都留给惊险的警匪大战;

明明是电影,但却偏要像本杂志。

明明随性潇洒,但却偏要井然有序。

明明有深沉地爱,但却偏要漫不经心。

而最重要地是,要看起来,像是故意要这么做的。

 短评

天真的,伤感的,不合时宜的,奇技淫巧的,竭尽全力的,人情味儿的,为了全人类的(但是不是为了全体观众的)。开头就每一帧都信息过载令人屏息,后来发现全片都是这样……

4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Super artificial , 好像走进一家过分精致的糖果店,第一秒完全被overwhelmed , 等到要认真挑选时发现竟挑不出一个足够喜爱的

8分钟前
  • 黄色动力伞
  • 还行

2.5。我喜欢看电影,也不讨厌读漫画,但无法忍受用读图的方式看一部电影,影片里的每个人物都是脑袋上顶着一个虚拟对话框出场的,到了结尾他终于忍不住真的把影片变成了会动的漫画书。这种无视电影本体特点的个人品味直接呈现的是扁平没有纵深的二维图像,人物只能在横轴上像皮影戏一样移动,靠不断吐punchlines吸引观众的眼球。这种电影其实不拍也罢,做成一本漫画集出版会环保很多。

10分钟前
  • 九苍
  • 还行

韦斯•安德森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平面艺术家而不是电影导演,他曾经身上那些天真的反叛和古灵精怪的浪漫几乎消失殆尽。你只能接收到视觉的变幻,但没有任何情感在其中流动。相反地,过度的视觉装点,满溢得仿佛赶时间的配乐和台词(在英国看到的第一部带原生英语字幕的英语片)都让戏剧空间变得狭窄而逼仄:角色和场景都只是在完成“展示”的行为。而那些电影史上的伟大瞬间,从来都是承认了世界的无序,再让故事在其中自然发生的。韦斯这么拍下去,只会离《布达佩斯大饭店》越来越远。我不知道如今的韦斯•安德森,会怀念《青春年少》时候的自己吗?

12分钟前
  • el
  • 较差

看英文字幕就像在做GRE阅读,试问这是什么感受?

13分钟前
  • Derridager
  • 还行

韦斯安德森自动加一星。这次信息量大到溢出屏幕,恨不得自己长了八双眼六只耳朵同步做阅读理解,而且风格杂糅得厉害,报纸、版画、黑白、动画齐齐上阵让人眼花缭乱,包袱抖得密密麻麻,巨星们也只能充当走马灯。但这三个故事不够精彩呀,回想起来并没有什么和法国大不了的干系,记者怎么也都成了花边新闻狗仔队,文本浅层的艺术复兴阶级革命和勃艮第主义是看到了,但可能需要重刷才能领悟其它深意。

1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韦斯·安德森至今观影门槛最高的一部,基本放弃了故事情节专注于其私人美学呈现。我们5个大脑都处于高度过载状态,真的要理解《法兰西特派》需要逐帧解读。

20分钟前
  • 花花
  • 力荐

韦斯安德森怎么会有字面意义上“难看”的作品呢?他感觉可以永远天马行空趣味不断,这种影像上秩序感真的太厉害了,每一个镜头都要经过精准的设计和编排才能有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缤纷体验。真正的视觉鸦片,能提供大量的多巴胺就够了。(但确实文本真的没啥深度)

25分钟前
  • 德小科
  • 推荐

果然是一部电影版的《纽约客》,三个故事的核心元素:(不明觉厉的)艺术,(浪漫但幼稚的)革命,还有美食,也算是典型的美国人对法兰西的印象。主题上依然与《布达佩斯大饭店》一脉相承,讲述那个昨日的世界

28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最形式主义的韦斯·安德森。5个专栏3个故事,名字是法兰西致敬的却是《纽约客》。曾经伴随安德森童年的天马行空故事会风格,以眼花缭乱的动态分镜还原,仿佛纸媒的鼎盛就在昨天。PS好久没看到这种堪比贺岁片的演员阵容了,科恩嫂和甜茶组CP惊掉我下颚...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全片一共有三个部分,我睡过了第二部分,一起去看的朋友睡过了第三部分。散场后我们讨论了一下,并没有得出关于全片的完整结论,只是觉得需要回家好好睡一觉。

32分钟前
  • 咸芝士包
  • 还行

《法兰西特派》恐怕是韦斯·安德森在视觉上释放出最多天马行空的创意的作品,熟悉的对称构图自不必说,经典的马卡龙配色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精巧的机关装置、角色们经典而前卫的装束、镜头随着画面中的某一个细节运动从而改变整个画面的设计…无一不是熟悉的韦斯·安德森配方。但是这部设定在法国的电影,让他充分展现了自己迷影的一面。开篇流畅而风趣的一连串转场让人想起雅克·塔蒂。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的艺术家故事采用黑白画面,各种利落的剪辑无法不让人联想戈达尔和法国新浪潮。用动画代替昂贵的动作大场面,用将黑白和彩色画面交替的出现冲击视觉,把镜头装在欧文·威尔逊的自行车龙头上横穿小镇…全都是韦斯·安德森信手拈来的巧思,并以惊人的准确全部执行,每一帧画面都信息过载,让人想全部截图细细欣赏。

37分钟前
  • 不散
  • 推荐

塞得太满,要素太多,韦斯安德森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收藏考据癖了,他是在拿每帧承载的过量信息来转移观众对文本本身的注意力,形式繁多且有趣不假,但有这功夫为啥不去逛逛个人艺术展呢,这样的话还有更多闲工夫去仔细欣赏一下他所热爱的每一个文学、文艺史梗,但在电影这个媒介里,他的魔术就彻底失灵了,那炙热的孩童心以及大量考究的口水对白变成了和观众沟通的阻碍,没有一丝的留白余地,以至于在看电影的时候只找个暂停键按下去

39分钟前
  • 可樂咖啡君
  • 还行

每一部韦斯安德森都比上一部韦斯安德森更加韦斯安德森

41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令人眼花缭乱的声画轰炸,最后砌成四个还算“好看”(真的是字面意义)的短片。数人头,无感情,说是写给新闻业和法国的情书,充其量是韦斯·安德森大型办家家现场。#Cannes2021

46分钟前
  • 鸡头井。
  • 还行

笑死我了!希望这个沉浸在乏味庸俗的叽叽喳喳中的愚蠢世界能多一些这样正经而又胡说八道的幽默 光这一点就足够让那些假正经与假关怀的电影相形见绌了。这部将招牌的90度180度空间调度用到了出神入化,舞台化与场景切换结合了tableau vivant与黑白-彩色的交替,漫画动画的加入极大丰富了框架层杂志质感与内层故事的自反,能通过一份追求法式上流文化的中西部杂志来调动四个各异的WA典型神经质人物并叠层处理各成一体 每帧分解都是叙述摄影 实在是犀利自戳。片中更是金句迭出!绝对WA最佳之一 推荐大家都去看!

49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力荐

画家长得太像艾未未了也

51分钟前
  • 迟到王
  • 推荐

一场长达两小时的英语听力测试&两次抵抗困意的艰难考验

53分钟前
  • 可以的可以的
  • 推荐

写给会写文章的记者们的剧本写得可真不咋地,可能请这么贵的卡司就是为了致敬记者给活干,然而因为疫情都没来,lol

57分钟前
  • 蓝詹
  • 还行

3.5 可能是韦斯安德森最具影像创造力的一次发挥,眼花缭乱但又能形成统一,高速叙事似乎把观众拖进了一个旋转中的万花筒(就像翻阅杂志),五段式群戏结构隔断了和观众间的情感连接,从剧情和角色层面来看并不如以往作品那么有娱乐性(需要吗),所以也可能是他最背离观众的一次。

5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