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

HD

主演:詹姆斯·梅森,谢利·温特斯,苏·莱恩,加里·科克雷尔,杰里·斯托文,黛安娜·戴克,露易丝·麦斯威尔,塞克·林德,比尔·格林,雪莉·道格拉斯,玛丽安·斯通,詹姆斯·戴伦福思,科林·梅特兰,特里·基尔伯恩,C·丹尼尔·沃伦,彼得·塞勒斯,艾德·毕肖普,彼得·库欣,苏珊·吉布斯,斯坦利·库布里克,克里斯托弗·李,伊莎贝·卢卡,罗伯塔·肖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6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洛丽塔 剧照 NO.1洛丽塔 剧照 NO.2洛丽塔 剧照 NO.3洛丽塔 剧照 NO.4洛丽塔 剧照 NO.5洛丽塔 剧照 NO.6洛丽塔 剧照 NO.13洛丽塔 剧照 NO.14洛丽塔 剧照 NO.15洛丽塔 剧照 NO.16洛丽塔 剧照 NO.17洛丽塔 剧照 NO.18洛丽塔 剧照 NO.19洛丽塔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分别场景分镜头笔记(粗糙)

该场从00:44:18左右开始,我掐在汽车离场结束,并非确切的整场结束,所以是到00:46:25左右。这一段与1997年版的小清新形成鲜明对比,很有意思。(按照我手头mkv的某个版本...大差不差吧应该)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781572/

#01
Editing:Fade-in
Cinematography: ELS, 高角度,Humbert窗口,窗帘半掩
Mise-en-Scène+Acting: 车子占据画面大部偏左,自然轻松表演,有风
Sound: 小鸟叫【早】,高跟鞋脚步声,箱子搬动声音
Lighting: 微亮早晨自然光

#02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MCU, H床头,高角;
Mise-en-Scène+Acting: Following shot跟随起身的H→平移,保持MCU;高角转平角 半张桌子满是开的书,遮光窗帘未拉;闹钟9点多一些;H为何蒙头?H掀开被子露出鼻子,听声音,露出头,继续听,起身掀被子露胸毛;面露痴呆相,紧了下内裤,起身拿睡衣;走向另一边窗口 箱子搬动声音延续不断;关车厢门;鸟声继续;
Sound: 背景音乐起Score,略带悲伤,怀念
Lighting: 光线打在脸上,打出面部轮廓与表情

#03
Editing:硬切 eye-match;
Cinematography: 同#01,但显示为POV【说明01不是H床头窗子-spatial】
Mise-en-Scène+Acting: 三人继续装车,L抬头看镜头,意为看到站在窗口的H
Sound: 背景音乐延续不断;
        
#04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回到#02最后镜头
Mise-en-Scène+Acting: H继续穿衣看窗外
Sound: 背景音乐;
        
#05
Editing:硬切em;
Cinematography: 回#03,POV
Mise-en-Scène+Acting: L说话,对母亲
Sound: 背景音乐; 关车厢门
        
#06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回#04,MCU
Mise-en-Scène+Acting: H略皱眉,略紧张
Sound: 背景音乐变调,激情化;高跟脚步声

#07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LS, 屋子大门、一楼与楼梯。镜头腰部高度。
Tracking shot,L逐渐靠近镜头变为MCU,保持沿着扶手跟拍【疑似crane shot】上转角后变位MLS(pan顺序为左-左上-右上移动)(机位为同轴上移,最后停在腰部)
Mise-en-Scène+Acting: L从门外奔入,手包,裙子摆动【为什么这个打扮,裙子,鞋子】;
跑上楼梯,金发抖动;
客厅顶灯越过镜头;
H从立在右侧,随镜头变化进入画面;
L上前抱住H
Sound: 背景音乐激情继续;
高跟鞋踏地砖声;
音乐高调加强
Lighting:
转室内补光;
上楼梯后补光(面光)增强

#08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CU,高角(并非over shoulder而是以L为中心)
Mise-en-Scène+Acting: L两眼放光(毫不喘气竟然…)说话
Sound: 音乐涌入柔情不舍;台词
Lighting: L正面光,H总体偏黑【高亮L的魅力】

#09
Editing:硬切 shot-reverse shot;sh
Cinematography: CU,平角,H身高镜头的OS【此处镜头光圈大,背景虚化严重】
Sound: 台词
Lighting: H正面入光;L头发柔顺有光泽,真是受不鸟

#10
Editing:硬切,SRS;
Cinematography: 回#08;CU,高角
Sound: L说I guess this is a goodbye
音乐趋向舒缓;
台词

#11
Editing:硬切,SRS;
Cinematography: 回#09; CU
Sound: 画外音-汽车喇叭催;
台词

#12
Editing:硬切,SRS;
Cinematography: 回#10
Sound: 台词don’t forget about me;音乐恢复高调
        
#13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1.回#07终景MLS,二楼扶梯;略仰角;2.镜头推zoom-in,变成MCU,从仰角变为高角【为什么俯拍H?】3.镜头继续推至CU;4.tracking shot跟随H离开扶手;5.跟随H进入左侧L房间门框最后保持MLS+高角
【最后画面以右侧床和H与左侧杂物床头柜和Quilty海报保持平衡!】
Mise-en-Scène+Acting: 1.L迅速奔走,留下H一个人手还没有从拥抱中放下,于镜头中心
2.3.先是幸福,然后略有痛苦依靠扶手;
4.抬头,略带难过向镜头深处走,本来回自己房间,一个迟疑,却选择进对面的L房间;
5.坐在L的床上
【赞调度与机位移动!!】 高跟鞋脚步声在楼梯上远去
Sound:
音乐继续,保持高度粘稠的留恋;主旋律进入,辅助乐器加入
Lighting:
灯光由上而下,落在头顶和肩膀【恍如幸福洒下】
面部进入阴暗区,
抬头后高亮
进L房间回归中间光,带有窗外自然补光

#14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ELS, establishing shot;
Mise-en-Scène+Acting: 花园+房子+汽车【总体回顾,怀念,心理活动】following shot跟拍汽车(右pan)机位固定在门口马路中央。 汽车开出,女仆挥手;
汽车开出进入马路,缓缓远离镜头
Sound:
音乐进入极度高涨的高潮,盖过汽车声音;
进入马路直行后,音乐略显迷离,无力,惋惜。
Lighting: 自然光

 2 ) 欲念之火,生命之光——漫谈62与97版《洛丽塔》

暑假里一口气看完了这两个版本的《洛丽塔》。相似的情节,却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一直想把这两部做对比写点东西,没想到拖到现在才肯动动手指打打字。

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洛丽塔, 她像玫瑰,漂亮,带刺,有着致命诱惑,致命伤害。 博纳科夫同名电影原著中动人地写道:“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是亨伯特的内心独白。与这两部改编电影相较,我感觉以“欲念之火”和“我的罪恶”概括62版《洛丽塔》,以“生命之光”和“我的灵魂”形容97版《一树梨花压海棠》再贴切不过了。下面随便谈谈我的观感吧。


作为一名合格的库布里克脑残粉,我以绝对欣赏的眼光观看了这两个半小时的黑白情色片。但说来有趣,这一部标签为“情色”的电影中甚至连亨伯特与洛丽塔亲嘴的镜头都没有(洛丽塔去夏令营前道别时的正反打也不明显),但看看导演是谁也就不足为奇了。 库布里克善于理性思考,对待情感也不例外。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看完让人非常压抑的电影,与97版的伤感不同,我们似乎在哪个角色身上都找不到代入感,导演以极其理性的“上帝视角”演绎了这出因情而发的惨剧:亨伯特举止优雅,拥有作家气质,却一厢情愿, 没有杰瑞米·艾恩斯忧郁、迷人的大叔形象,控制欲极强,不择手段;绝色的洛丽塔性感、美出天际,却从未付出过真爱,只是挑逗男人、跅弢不羁又物质化的早熟萝莉;好莱坞剧作家神经兮兮,一位作为插足者的变态跟踪狂,身边已有一位作为“艺术品”的性感女郎;还有一位饥渴难耐,易怒暴躁的母亲,为了得到亨伯特的爱想尽办法勾引他。正是这种没有“主角光环”的角色设置让观众倍感情感之畸形,情节变化之荒唐。欲念之火,燃烧在每个角色的身上。 人物关系上,洛丽塔从未真正爱过亨伯特,亨伯特从未真正爱过夏洛特,奎尔蒂的“恶”逼出了亨伯特的“恶”,一切都没有与“真善美”的情感贴上边。

此外,导演对于电影节奏的掌握一直很棒。在时间分配上,从倒叙结尾,相识到夏令营,作家与母亲的情感故事,“甜蜜生活”,产生分歧,和好逃跑到二人重逢,除了一开始的倒叙只用了12分钟外,其他所有情节单元长度都控制在30分钟左右,而且每一个小情节都是叙事完整的故事,在没有刺激的情节和华丽的镜头的前提下还能保证极强的可看性,一点也感觉不出电影长度竟然有两个半小时。另外,一家三口观看恐怖片和开折叠床的情节还蛮有趣的,也算是电影中的小情调、小点缀。OST运用得也是格外棒,尤其是《Lolita Ya Ya》作为洛丽塔多次出场的BGM显得格外俏皮。

库神的镜头虽然不华丽,但镜头语言很丰富,很多地方都很有隐喻或推动情节的作用。

夏洛特看亨伯特,亨伯特看洛丽塔

夫妻相拥与洛丽塔照片同框暗示亨伯特内心

近-远:枪-亨伯特-夏洛特 紧张的气氛

奎尔蒂暗中观察亨伯特,构图已经很具有悬念了

这句台词看起来很深情,但左手拿着亨伯特的钱就是另外一种韵味了

当然,我没有打5星的原因是,这部电影在处理情感的时候有些过于理性,以至于欲望这个主题并没有非常强烈地凸显出来。同样是扑朔迷离的三角关系,同样是悲剧结尾,同样有对爱与欲望的思考,特吕弗的《祖与占》就用一种偏文学性的叙述手法讲述了祖、占与卡特琳关系的微妙变化。也许是法国人特有的浪漫主义,特吕弗以及其他新浪潮导演在处理情感方面显得十分细腻。


与此相比,97版洛丽塔虽然评分高一些,但对我而言它还是略显逊色。这个版本的《洛丽塔》以亨伯特的自述为线,也一直以亨伯特为视角,讲述了一个大叔喜欢上萝莉的整个心路历程。不过不得不说这一版的色彩十分唯美,情色的气氛渲染得还不错,前因后果讲述比较完整。外加男主的个人魅力,无数个给到亨伯特无助眼神的特写镜头,无数个低沉的旁白,我们在这个角色上的代入感很强,被他带入这个单相思的爱情故事。

若是单单以一个普通爱情片作为出发点的话,《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情感塑造及其微妙变化、隐喻已经很棒了。但与62版相比,它的叙事较平,节奏不好(情节比重安排不合理),戏剧冲突和体现出来的荒诞感不够强。最主要的还是在人物塑造上。暂且不提亨伯特,因为两部影片的切入点不同,主角的塑造肯定不一样。 先说说洛丽塔,苏·莱恩要比多米尼克·斯万漂亮很多,角色的穿着打扮更端庄美丽,所以这种设置更容易将其塑造成“蛇蝎美人”型的萝莉,物质、玩世不恭的标签更容易通过角色的外表和行为的反差之大体现出来。相反,多米尼克·斯万饰版洛丽塔更倾向于一位随心所欲的纯真却粗俗的小姑娘,是那种在伤了亨伯特的心的时候依然能让他看到年少洛丽塔的角色,在欲望的主题上这个角色并不深刻。 然后说说夏洛特和奎尔蒂,与62版相比简直是完败,是在故事中占有一席之地却完全被轻描淡写的角色。尤其是奎尔蒂,作为被洛丽塔引诱的另一股势力,除了神秘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人物形象,既没表现出他对洛丽塔的欲望,也没表现出洛丽塔缘何会投入他的怀抱,只是在被枪杀的时候才表现出了一些人物情感。夏洛特作为站在亨伯特和洛丽塔中间的人物,却没有表现出生动的情感欲望,更觉有失偏颇。

所以97版《洛丽塔》更像是主观上的“生命之光”和“我的灵魂”,是亨伯特的怅然若失。


找时间一定要买一本原著读一读。

 3 ) Say something about Lo-lee-ta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She was Lo, plain Lo, in the morning, standing four feet ten in one sock. She was Lola in slacks. She was Dolly at school. She was Dolores on the dotted line. But in my arms she was always Lolita.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一丽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穿一只袜子,身高四尺十寸。穿上宽松裤时,她是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
 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这是英文原版及于晓丹译本LOLITA的第一章的首段。
 
 作为纳博科夫最著名也是最受争议的作品,此处也不做太多的评论,这个残酷而优雅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这里只是谈论一下Stanly Kubrick 1962年的作品“Lolita”。
 
 今天花费2个多小时,把Lolita重温了一遍。不知道诸君有没有观看过1997年Lyne版的一树梨花压海棠(此译名借用张先与苏轼之间的调侃,准确而暧昧),不少人认为Lyne这个彩色版的LOLITA更唯美,更好地忠实于原著,相较于库布里克版的较大出入而言,深入理解原著的程度更高。对此笔者不以为意,并不是否认Lyne的执导能力,也不是否认新版LOLITA的整体水准,最为重要的是,笔者认为这两部作品并不“应当”摆到一起比较,尽管作为对同一著作的翻拍,观众和影评人的比较是无法避免的。
 
 记得Lolita前言中的最后一段说到,作为一份病历,《洛丽塔》无疑会成为精神病学界的一本经典之作。这里不得不提到“恋童癖”这个医学概念。
 
 关于恋童癖,医学界定的说法大抵是“以儿童为对象获得性满足的一种性变态。此种性变态行为的患者以男性多见,女性极为罕见。受害者为女孩或男孩,年龄多在10一17岁之间,也有小至3岁以下的。”从作品中的Humbert的行状来说,可以归结为“因心理因素(对于初恋女友的过度怀念)产生的回归型恋童癖”。
 
 正因题材本身的敏感与大胆,Lolita自53年出版以来,争议不断,当时作风保守正派的美国更是将其列为禁书。因此知道十年以后,才由库布里克这位电影界的鬼才首次搬上银幕。
 
 库布里克使用黑白胶片诠释了近乎一个完全易于原著的另一种奇异的美感:或者说,另一个洛丽塔。全片充满了库式的黑色幽默,令人惊骇直冒冷汗的黑色幽默。和原著美妙文字下涌动的残酷出离相背,整个2小时30分钟的影片四处弥漫着不可言喻的荒诞感,而作为悲剧主角的Humbert在James Mason略带愤世与绝望的疲惫、挣扎的深陷的眼窝,却带来的是观者无法挣脱的沉重感,令人无法理解库氏对于原著的理解到底是什么,讥讽版画还是悲情喜剧?最令许多Lolita原著读者无法理解的是,库布里克将原著中引发Humbert一系列行为的导火索,Humbert的初恋情人完全忽略,在全剧中只字未提的后果是可怕的:Humbert几乎成了一个简单而没有理由地迷恋童女的中年性变态而已。
 
 库版洛丽塔中,苏莲饰演的洛丽塔一贯被以显得过分成熟且没有如书中所描述的灵性与慑人心魄的诱惑力而诟病。然而相对的,这个显得几分慵懒的“小”女孩的形象兴许确实很有魅力:这魅力本身就是出于Humbert内里生出的一种抽象力,只是具象化以后推究到Lolita的身上而已,毕竟有句古话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
 
 詹姆斯梅森作为一代巨星,其演技是无可非议的,其演绎的Humbert的眼神中,除了绝望、恐惧和欲火之外,更是常常不经意间显出茫然和无奈。电影的一个重要元素便是代入感,一旦观众的情绪为剧情的发展所带动,Humbert眼神中的茫然便会带来银幕前那些挑剔目光的思考:Humbert的茫然必然是思考的结果,那时有似无的眼神似乎在提示观者,他在思考关于自己的欲念、爱情以及生存本身的意义。正如开头所说的,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随着代入感的增强,笔者反而脱离了库氏戏虐、嘲讽的基调,对Humbert这个脚色产生深深的认同感,而不是鄙夷与不屑,尽管Humbert本身在影片一开始就显得猥琐而无能。在沉重的压抑感中,笔者能体会到Humbert茫然的心态,并且这种心态伴随着整部电影的完结,也没有任何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感觉。很多观者评论库氏电影叙事不清的原因大抵也在于此:兴许大师的理解能力确与常人不同罢。
 
 作为另外两位主要配角的夏洛特·哈慈以及变态艺术家奎尔第,在全剧中被作为两个典型的神经质般的存在。作为自私自利象征的夏洛特发挥出了典型的歇斯底里和盲目迟钝的更年期妇女的形象,以至于当她“终于”被汽车撞成一只“死猫”的时候,笔者竟然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而始终躲藏在黑暗中,在Humbert面前从来不以真面目现身的奎尔第,可以说是审判者的具象表现,一切关于Humbert的审判,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上的,最终都要与这个色情电影的“艺术家”相联系起来。当这个人首次出现在观众面前,披着床单要与前来杀死自己的Humbert玩所谓的“Rome Pingpang”(罗马乒乓)的时候,便被定下了可笑的基调。面无表情又显得几分小丑相的形象,似乎在无声地嘲讽着Humbert——一个怯懦、无耻、不值一提的男人的全部欲念,全部的生命都毁在了这个喋喋不休、来历不明的所谓的“艺术家”身上。
 
 值得一题的是,一个全片没有一句台词的,始终伴随在奎尔第身边的那名“少女”(实话说笔者以为这少女实在是老了点)。显然的,这名少女与洛丽塔相似,也是奎尔第“艺术”的牺牲品。奎尔第第一次出现在舞会上时,她呆滞、僵硬的舞姿,与奎尔第神经质的摇摆相呼应,与整个舞会的欢愉气氛格格不入,给笔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此后每次出现,她的麻木与无言正与奎尔第的喋喋不休的疯狂形成了强烈对比,而眼神中偶尔泄露的愤怒与绝望的垮掉一代的典型眼神,也把对奎尔第的“艺术”,以及整个疯狂世界所造成的摧残的控诉发泄地淋漓尽致。这个脚色是值得注意的。
 
 尽管从一开始,这部作品便被冠以“情色电影”的名号,然而整个影片完全没有库氏后来在《发条橙子》、《奇爱博士》等经典影片中表现的大胆,也不是所谓的“分段式”影片。全片几乎没有任何关于性的场面描写,甚至连最后奎尔第被杀死时,也只是做了隐晦的处理,在奎尔第躲藏的画像上打几个枪眼罢了。无怪乎有些当代观众认为,库氏在此片的处理上近乎保守,接近于儿童片的风格了。影片唯一能称得上“性暗示”的,除了Lolita和Humbert之间的略带挑逗的对话外,就是给Lolita涂趾甲油了。作为犹太人的库氏,一定知道在东方,尤其在中国古代,足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性相联系的。而在笔者看来,画面中洛丽塔那双闪着丰腴光泽的玉足,确实达到了性诱惑与暗示的效果。而最终打死奎尔第时,Humbert在美妇画像上留下的弹孔,似乎昭示着最终破坏其一生的,其实便是他自己扭曲的审美理性,而最终打在美妇面门上的一枪,仿佛是宣告了他自己对于这种扭曲的放弃与毁灭。
 
 库氏毕竟是鬼才,尽管这部作品对于原作的理解令人无法信服,只论影片与拍摄技巧本身的话,确实不失为一部值得推荐的佳片。当然,如果能有机会拜读英文原著的话,也便于比较与理解洛丽塔悲剧的成因,而不至于沉浸于压抑的情绪与对库氏风格的不理解中了。
 
 以上只是笔者对于1962年出品的库布里克电影Lolita的一点个人理解,最终的评价,还得由诸位自己欣赏了这部影片以后作出罢。
 
 最后,用1962年影片公映时的宣传语做个总结:
 
 “他们怎么能将《洛丽塔》搬上银幕?!”

 4 ) 最后,是深爱的人哭得像个孩子

       我没有看完电影,节奏比较慢,男主难以引起我的兴趣,一边看一边快进。可即使是快进着看完,我还是被打动了。再次回望男主的眼睛,哪一眼不是满满柔情。
    这应该是一部慢慢酝酿情绪的电影,绝对值得一看。
    爱到深处的人是多么的卑微,你爱她爱到绝望,她在旁边斥责你不该如此,她眼睛不看你,只担心她那穷苦的好丈夫有没有发现屋里的异样,他在你旁边哭得像个小孩,他的眼睛没有看你,呜咽着给你你需要的东西。他头也不抬夺门而逃。
    哎。

 5 ) 2003年写的一些东西

这是2003年写的一点东西,2006年发上豆瓣,可是7年后,我才发现,我发错了地方……我只看过1997年版本的《一树梨花压海棠》,并没有看过库布里克版本的,可是我却把这篇观后感发到这里了,闹了个大乌龙。现在在这里解释一下,算是弥补。 很多好的电影都没有看过。 虽然很想看,却一直没看。但是看了很多的影评。看很多人为一部片子,一个演员,一个角色争执。他们在争执中得到他们的快乐。 我在去年夏天终于说服自己看了一直都很想看的《洛丽塔》,它被译成了《一树梨花压海棠》。带点色情的意味。 我很喜欢原著。象一个人的梦呓。中年男人对一个12岁女孩绝望的爱。 在看的过程中隐隐希望那个女孩不要长大。永远都是他的洛丽塔。 电影拍的不错,我认为。我喜欢那个男演员。他有很深的法令纹,隐忍的眼神,因为爱情的痛苦而面部扭曲。那个女孩的扮演者是15岁。她的身体发育迟了,很适合这个角色。身体是12岁的,心理却超过了12岁。但是还是小女孩的任性。 他们从没有相爱过。所有只是他的爱恋。她没有付出过。 故事很简单。爱情很简单。 他在大学教书,却是个生活在别处的人。在十三岁时爱上了一个女孩。她在他的面前撩起裙子,于是他的爱情随她一起死去。在他十三岁的时候。 后来他在40多岁时遇到他的洛丽塔。 她在他的腿上唱歌,她在客厅里跳舞。他惊慌、他失措,但他无法抗拒她带来的青春气息。 他探头看她,他期待她的吻别。他无助地接受嘴唇的接触,绝望的看见自己爱上她。哪怕后来她成了臃肿的难看的女人,他也还是爱她。 她离开他的时候他听着汽车离去的声音,然后把头埋到她的衣橱里闻着她的气味哭泣。为了她,他娶了她的妈妈。后来她死去。 我们可以在一起。我们可以在一起生活。也许还可以,相爱。 他去她的学校接她。想法如此简单,她还是无忧无虑的女孩。穿白的裙白的鞋,牙上还戴着矫牙器,笑时会把嘴咧的很大。 他带着她住进旅店。他说这是我的女儿。由心而不自然。晚上他说你母亲死了,她哭的很伤心,就这样睡着了。他的眼里满是怜惜。虽然他愿意她母亲的死去。 清晨的阳光很美,初睡醒的她也很美。她说你有过那种事吗?他说什么。她说不会吧,你真笨。她的眼里满是轻视。他笑着说什么。她说我告诉你吧。 她坐在他的腰上。笑着,眼里溢出挑逗。开玩笑般的,拉开他睡裤上的结。 于是万劫不复。 他带着她旅行。他送她去读书。她在长大,有了争吵。她没有朋友。她过于早熟,她不和男孩约会,她索要很多的钱。他开始害怕她会离开。 他为她涂脚指头,小心翼翼,百般疼爱。絮絮叨叨的追问她的行踪。这个疯狂的男人。  终于闹的很大。她骂他,然后跑开。大雨中他去找她,看见她给别人电话。他的心里都是嫉妒,他在外面转了很晚。回家看见她站在楼梯口等他。她很累的样子,其实他们都累了。 她说我们去旅行吧。她的衬衣散开,露出刚刚发育的胸。她张开双臂,疲惫地依到他的怀里。他抱她上床去,他只想她是他的。 她还是离开了他。在旅行的中间。 一个男人带走了她。他早有预感。 他疯了一样的找她。一年、两年,万念俱灰。终于放弃。 四年以后,他收到她的信。她说她结了婚,怀了孕,想要一点钱。他喜极而泣。他找到她破烂的家,看见平庸的她。这不是他的女孩。她没有了银铃般的笑声,没有了挑逗的眼神,没有了浑身散发的性感。但他还是爱她。 他说跟我走吧。她说如果我和你上床你就给我们钱吗?他说你去了哪里。她说我和我爱的人走了。但他不爱我,他要我和别的男孩做爱,他要看着。可是我只是想和他做,我只是爱他,我不要和别人做。所以他赶走了我。 他知道那个男人。他毁了他的洛丽塔。 他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她。她高兴的叫丈夫的名字,他认不出这就是他的天使。 他问你为什么离开我。她说,因为我不爱你。从来不。 他开车离开她。汽车扬起很大的尘土,他看见他的女孩消失在那一大堆疲惫里。眼泪决堤。 他那么爱她。他只是爱她。 电影和书一样,用回忆的方法叙述。没有太多的掩饰。大段的心理独白。 很多人说电影拍的不好。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洛丽塔。 去回忆那些让你颤栗的细节。 不经意的专心,喷水器旁边的精灵,半透明的衣衫,水珠…… 顽皮的脚指头,夸张的糖果,绝望的咆哮。 我的世界。 在那一摞4000块的钞票上崩塌。 爱与失去、欲望与灵魂、寻找与替代、游戏与摧毁。 保持我们在巨人面前的渺小。 而不是站在他的肩膀上吐口水,来表现我们的高大。

 6 ) 【错版,早年发错地儿,后因评论太多就没删了,不好意思呀】How much I love you ..

正当我想不到用什么题目时,播放器里刚巧放着自然卷C'est La Vie 的<<How much I love you>>.整首歌只一句歌词:How much I love you,you don't know.. 就像是片中Humbert 对Lolita的爱,如此之爱,而Lolita却不在乎,倘若是她不知道也就罢了,这比不知道更加的让人心寒,那是无所谓,冷淡,轻而易举的就被过滤。 “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穿一只袜子,身高四尺十寸。穿上宽松裤时,她是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She was "Lo"plain "Lo"in the morning,standing 14 in one rock .She was"Lola"in slacks,she was 'Dolly"at school.She was "Dolores" on the dotted line.In my arms she was always Lolita.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My sin...my soul .Lolita. 最初的画面,很安静,渲染得很乡村,似乎是静谧的人在安详的享受自己的生活,可是那辆破旧的老爷车上,黑素的发夹,滑落的枪,无力地拨弄着方向盘,跌跌撞撞的车子,满是怀念哀伤的眼神。将死般的绝望。 这一开场就注定这是一个悲剧。 第一次见到Lolita,Humbert恍如见到他14岁时倾慕却因伤寒死亡的女子,那样的娇媚清新赋有灵气。如浸着Lolita全身的水,同样得洒在Humbert心里,她漫不经心得翻着杂志,不经意得望着他咧嘴一笑,她的牙箍现实她小小的年纪,而她的眼神却如此迷人。 直至后来当Humbert见到怀孕的她时,她依然为她的眼神,她的一抹微笑而倾倒。他说:我望着她,望完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当日如花妖女,现在只剩下枯枝回想,苍白,混俗,臃肿,腹中的骨肉是别人的。但我爱她,她可以褪色,可以萎谢,怎样都可以,但我只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She would fade and wither,I didn't care,I would still go mad with tenderness...at the mere sight of her face) 那是个12岁的小姑娘,她有属于她这个年纪的稚嫩的脸,光滑的皮肤,叛逆和任性,可她更突显着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暧昧的眼神和微笑,甚至是语言,因为这些更加的诠释着她的特别,娇媚,甚至是诱惑。 她无虑地坐在草地上,转眸之间,神色却变得暧昧,纯真夹杂着挑逗,这比任何丰乳肥臀都更为诱惑。她喜欢捣蛋,不顺从,口香糖弄得满车都是,突然把牙箍丢进Humbert的酒杯里。孩子般的任性无谓,难以捉摸。 她喜欢斜躺着,把双腿支得高高的,喜欢穿着短短的裤子或裙子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把留声机放到很大声,肆意的乱舞。片中有很多她腿的镜头,细腻诱人,总让人像是期待雨露一样期待她涂满红色指甲油的脚轻盈的走过。留下一阵花香。梨花,或者是海棠。 本片的另一个译名叫《一树梨花压海棠》。有资料说,想出这个中文翻译名的人有几分天才的恶趣味。和另一部经典译制片《魂断蓝桥》一样,很少有译名能如此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如此和剧情相贴切。只是,《魂断蓝桥》如同“蓝桥会”的故事一样凄美,而“一树梨花压海棠 ”,闻者不免总能感到千年前那位天才词人带点点坏心的调侃,同时有种香艳暧昧的意味。 “一树梨花压海棠”典自宋代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的调侃之作。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东坡就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之后,“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为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这也是我搜索后才知道名字背后的含义的) 在当时的年代,他们之间是一段惊世骇俗的畸恋,并无法被多数世人理解。也同时造就了男主角羞怯、自闭、神经质的特质,也造就了他绝望的压抑的爱,同样暗示着他们之间最终的破亡。 在Lolita在楼梯上狂躁的大哭大闹冲出楼梯,奔向黑暗的雨中。Humbert是那样的无助,他恍然发现他自己错了,她毕竟还是个孩子,而错就错在他毫无保留的爱上了她,在他看到她的第一封情书,准确而言是挑逗书,他就下定了决定好好的爱她,并且唯一的挚爱。以至于他和Lolita的母亲结婚,只因为这样他可以继续留在她身边,那样的凝望。 在他站在楼梯那望着Lolita时,我觉得这个男人真的是..他太累了,这样的爱让他太投入,因为他隐含着年幼时的悸动,都说初恋对男人来说很刻骨铭心。他太动心动情使他神经高度敏感,他怕失去她,可他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她,她给他的只是一种不断想要抓住的感觉,一种追逐的力量。所以他拼命地压缩自己,走向了自我毁灭的状态。 我觉得Lolita从来都没有爱过Humbert.这是她的本性,她不是个简单的女子,她有奇特的逻辑思维,她可以快速的在离开之前跑回楼上,热情地亲吻Humbert,离开,匆匆下楼还回眸一笑。小姑娘的纯真,那眼神真是难以名状。她完全掌控了Humbert的心,却毫无在乎。她最后都在说她宁愿去找那个作家。 也许每个男人心中都会隐藏着一个洛丽塔。只是在特定的时候才爆发。 Humber说:尽管我们争执,尽管种种烦事,尽管危险绝望,尽管这一切...我觉得活在天堂,这天堂,虽然染满地狱火焰的色调,但毕竟是天堂。 I was in paradise.Paradise whose shies were the color of hellflames.But a paradise .still. Humert满眼创痍的望着平静的山村,一片水墨绿。他说:What I heard the was the melody of children at play.Nothing but that .And I know that the hoplessly poignant thing was not Lolita's absencefrom my side... But the absence of her vioce from thar chorus. 影片用淡淡的回忆的色彩与画面来描述这段不被世人所接受和认同的爱情,用自己阐述的口吻来叙述事情的经过,那哀伤刺入心扉,是中无力回应的沉痛! 片子拍得还满有艺术感,表达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俗恶,美国汽车旅馆的肮脏和荒谬,人性的莫名。我不知道是喜欢还是别的,只是会让我想到很多。 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How much I love you,You don't know. Lolita doesn't know,she doesn't care. 甘蓝 060728 11:51

 短评

4/18/2015库神回顾展归来。由于库布里克几乎重写了纳博科夫的剧本,电影和原著差别不小,前半段喜剧色彩浓厚,后半段略显拖沓但结尾反转太出人意料了。受限于海斯法典,全片毫无情色场面,暧昧隐秘的情欲和近似黑色电影的风格让这一饱含欺骗与背叛的悲情故事显得更加回味悠长。(8.5/10)

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老库一开场就借彼得·塞勒斯之口奚落了之前令他不快的斯巴达克斯,比新版高级讽刺更多,洛丽塔虽美但碍于年代情色含蓄,对这个故事的期待以致两版都不太喜欢。对演员有调教感男主一般女配出彩,大段的对白尤其塞勒斯那段超快语速听着有些晕。资料馆回顾展。

9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不喜欢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名字。

12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推荐

这个版本才是好的

17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男猪脚真怂真猥琐。女主角貌似也没97年的可爱。情节又拖沓。衬托得97年的男主角好有气质啊。

18分钟前
  • 兔姐姐在首尔
  • 还行

我很抱歉骗你这么多 但生活就是如此 在我看来这才是恐怖片。。。。。。。。。。。。。。。

20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一树梨花压海棠,库布里克没有情色镜头的情色电影。

2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1997年和1962年的两版洛丽塔都看完了,库布里克这版比前者在情绪上更节制,也更冷酷一些,无感情的旁白,急转直下的剧情推进,隐秘的情欲、身份的焦虑以及最终意识到的爱合力将男人推向毁灭,她背后的巨大邪恶是你未知而不可接受的,你牺牲所有的时间、金钱和生命,换来的只是看洛丽塔微微皱眉

23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和97版Lolita比较知道什么是:品格。一如区分黄色小说和严肃文学一样,两者无涉。竟然,分寸拿捏地如此充分,以及冷峻。

28分钟前
  • cl.
  • 力荐

A / 蓝丝绒式纤弱而诡异的叙事质感,又布满了如华服上的虱子一般令人战栗切齿的细节,人物仿佛被压抑的精神病人时不时迸溅出碎裂的梦呓。到头来又只觉得立意无关情欲无关控制,口吻既非戏谑讽刺亦非辩驳,最终的风格既非悬疑情色亦非黑色电影——似乎只是一种指向靡费与颓丧且黏著力十足的神秘感修辞。感觉是气质上最接近《大开眼戒》的库布里克作品。

29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一段被禁忌的关系,一边是心甘情愿地被毁灭,一边在三心二意地练习魅力。这个版本的改编突出了中年老男人丑陋的控制欲,简直没什么值得同情的。但库布里克的魔力是让最可恶的人闪光,例如赫伯特最后的泪水和倾囊相授。

30分钟前
  • NullPointer
  • 推荐

1997年版和1962年版各有千秋吧?可惜都不是我的菜。——宋代词人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兴奋之余作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东坡知道此事后就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3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LOLITA的电影,书,人,甚至名字都代表了一种诱惑~

39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克星都是女人

43分钟前
  • Over5
  • 推荐

我心目中的洛丽塔,是娜塔莉·波特曼!

44分钟前
  • 任晓雯
  • 还行

前半段更像所谓“没有情色镜头的情色电影”,我也更喜欢,很多处理让人感觉女主就是库布里克的傀儡,简直是他在撩人。后半段关注男主的偏执和自坑的悲剧,有些过于断层和冗长,有种把故事硬拉去和倒叙段衔接的感觉。还是很好看的,题材也有标志性和一定影响,但还是看不到什么探讨价值。想看97版。

45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她就是不爱他 他就是爱她。

49分钟前
  • 欢岛Joy Island
  • 力荐

相对于翻拍版的滥情,库布里克版实在够狠,Humbert的猥琐与自私, Lolita的冷血较之人物发展看算是最为合情合理,表演方面依旧认为Shelley Winters演得最好,至于表演大拿Peter Sellers反倒觉得演得有些做作了,大银幕观看,摄影加分。

54分钟前
  • 蓝笔风
  • 力荐

可能是因为看过后面翻拍的那个更性感的版本,所以看这个库布里克的原版反而不是很震撼。可能跟选演员有关系。这个老爸长得一副糟老头子的样,就不如后面的那部英俊潇洒,因此怎么也同情不起这个角色。要不然,就是在这个原版里面他就是想要塑造糟老头子的反面形象,而翻拍更愿意把他正面化。

58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老库可以抓住大的主题和重的主题,老库也懂得幽默,然而对于情绪的微观把握,或许还差一点,人无完人,如果他都行,那就过于完美了。不对,其实已经完美了,《大开眼界》对情绪的操控已经炉火纯青,毕竟较之《洛丽塔》,他又长了三十多岁,三十多年,能发生多少事情啊。总而言之,97版的选角和意味更

1小时前
  • 不流ᝰ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