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公民

HD中字

主演:爱德华·斯诺登,朱利安·阿桑奇,杰里米·斯卡希尔,威廉·宾尼,雅各布·阿佩尔鲍姆,伊文·麦克阿斯基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第四公民 剧照 NO.1第四公民 剧照 NO.2第四公民 剧照 NO.3第四公民 剧照 NO.4第四公民 剧照 NO.5第四公民 剧照 NO.6第四公民 剧照 NO.13第四公民 剧照 NO.14第四公民 剧照 NO.15第四公民 剧照 NO.16第四公民 剧照 NO.17第四公民 剧照 NO.18第四公民 剧照 NO.19第四公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第四公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第四公民》将能高度还原“棱镜门”事件始末,为观众真实揭秘身处漩涡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  纪录片导演柏翠丝本人也是“棱镜门”事件的核心人物,正是在她和《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的协助下,斯诺登才得以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丑闻公之于众。而柏翠丝与格林沃德也因此荣获普利策奖。片名“第四公民”(citizen four)正是斯诺登早期与柏翠丝邮件沟通时使用的匿名代号。2013年6月,当柏翠丝第一次飞往香港与斯诺登见面的时候,她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场景。《第四公民》将能高度还原“棱镜门”事件始末,为观众真实揭秘身处漩涡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奈莉·拉普:怪物特工当人心遇上仁心我的会长大人特别篇邻居大战镀金时代 第一季亨利之书都市侠盗 第五季闪亮女孩第一季便士银行在某处蟑螂杀手199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哥斯拉大战机械哥斯拉2002青春期4探秘南越王墓小故事颤抖吧阿部之朵星风云乡村爱情7巨齿鲨2:深渊宁静的热情利己主义2022家有喜事2009国语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小飞侠杀手之心 第三季唐伯虎之偷天换日欢迎回来,旅人「长野篇」「兵库篇」新闻编辑室第一季周末2016两生花大撒把新复仇之焰日本小偷故事济公传郭德纲版拜托你啦!朋友离魂异客美好的危险丑闻惊蛰疑云大红包极光之恋碟仙前传

 长篇影评

 1 ) 不是英雄不是叛徒,是公民

    看了两遍。斯诺登是个思维严谨的人,他也清楚地知道,暴露“棱镜计划”会有什么后果,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做了,因为他明白政府与人民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天平一旦倾斜就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美国社会要进步就不能忽视人民,就不能让政府独大。
    有些人会认为,斯诺登做的事情是在背叛国家,但我想,若说背叛,只能说是背叛的政府。至今2015年,斯诺登还活着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做的事情,所暴露出来的秘密,并没有危害到美国社会,甚至是这个国家。也有人问,为什么要以这种形式暴露出来,不能在私下与NSA的人,或者他的上头讲明这样做的危害吗?那么你可能对斯诺登了解的还不多,建议你去A站看NBC专访斯诺登,这个视频有讲诉为什么斯诺登选择用在媒体暴露这个极端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我会两遍CITIZENFOUR。
   讲真,懂得真的不多,但斯诺登的那几句,“人民利益并不总是等于政府利益”。“我们不需要放弃我们的隐私来拥有良好的政府,不需要抛弃自由来求得平安”,“你的权利很重要,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需要它们了”真心让我佩服。他也许不是英雄,但是说话真说不上被背叛国家,顶多背叛政府。很多国人不理解为什么他那么傻(像不像美国队长,以为自己可以凭借一己之力为美国做很多的事),那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我们有什么权利可以去做什么事情,我们对隐私没有深层次的了解,也没有想要去了解。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像美国人那样拥有为自己利益和政府叫板的权利和能力,所以我们不懂,他傻。
   除了CITIZENFOUR,若还想了解斯诺登的话,可以看以下视频:http://www.acfun.tv/v/ac1212105(NBC采访斯诺登,2014),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015513/(F航站楼 Terminal F,讲诉斯诺登如何从香港逃到莫斯科还在莫斯科争取一年政治避难的过程),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675897/(斯诺登其中一个专访),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18998/(斯诺登TED演讲,本人并没有去现场,而是通过电脑连线演讲),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197620/(顺便贴一个奥利鹅对斯诺登的采访,有点小调戏),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884087/(这是CITIZENFOUR里的记者Glenn在TED的演讲:为什么隐私很重要)
    以上。

 2 ) 第四公民

這兩部關於史諾登揭發稜鏡計畫的作品;《第四公民》(Citizenfour)與《神鬼駭客史諾登》(Snowden) ,一部是蘿拉柏翠絲(Laura Poitras)導演的記錄片,另一部則是一向偏好政治議題的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 )的劇情片,在台灣《第四公民》早一年上映,看過這兩部片的朋友們坦承很難不把互相比較,甚至覺得《第四公民》的敘事線索影響著另一部。

我反過來先看了奧利佛史東的劇情片,再看《第四公民》,但得到的感想卻是雷同的。相較於前者記錄在高壓狀態與無懼反應真實樣貌,奧利佛史東太中規中矩。儘管試圖用立體故事告訴觀眾史諾登來自美國軍人家庭的背景,與他保守的愛國政治偏向,過程中自我質疑,最後挺身而出揭發震撼世界的美國政府的非法監聽,企圖用層層堆疊的交叉敘事營造緊張感,卻顯得力不從心。唯一驚喜的是喬瑟夫高登李維扮演的史諾登,除了七成相似的樣貌,刻意改變聲調,甚至最末從喬瑟夫李維切換到史諾登本人全無違和感。

《第四公民》裡面的過程與揭露的事實比吸煙煙新聞還令人瞠目結舌,史諾登說的一句: between citizen and government has becoming rulling and the ruled.

在公民與政府之間的平衡已經轉變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美國史諾登事件後,使NSA撤回監聽計畫,看似公民贏回了隱私與自由,

但在一向講求人權與自由的美國政府真正失去的政府的信用,且這是在自由議題能夠被討論的國家。#第四公民##史諾登#

 3 ) “公民”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基本上对于我来说,这部纪录片引发的最深刻的思考在于什么是公民,什么是公民的权力,什么是公民的义务,什么是公民的准则,以及什么是公民的榜样。

无疑对于美国政府,斯诺登是一个妥妥儿的叛国者。片中也对斯诺登本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你认为自己是否是个爱国者?”

个人觉得,以个人是否对政府忠诚作为判断一个人是爱国者还是叛国者的标准实在是太有失偏颇。基本上,这就等于承认国家机器是凌驾于其公民之上的。人类文明确实很长时间以来处于这种阶段,但是并不代表这种阶段,这种阶段下的社会制度就永远合理,或者长久存在。以国家安全为由随意侵犯公民权利是典型的对权力的滥用,不管其辩护者做出何种诡辩。难道说剥夺了所有人发表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剥夺了所有人个人隐私的权利和自由,就能阻止来自恐怖主义势力或其他邪恶势力对全人类安全的威胁?这些威胁究其原因不过是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权力的对抗,想要从根本上排除这些威胁,除非指望全人类统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然是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的。不是说几个强大的政治力量主体掌握并控制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所有信息就能阻止任何悲剧发生。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好不容易认识到个体权利的重要性,人性的重要性,也不是为了把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少数个体上,不管这个个体是独裁者还是某个政府(或某些战略联盟)。

本片中所展现的,是一个国家公民建立在良知以及对人性的保护上所采取的行动。从这一点出发,斯诺登无疑是一种公民的榜样。以历史的眼光看,他的举措促进了历史的进步而非倒退。可惜的是,在时代局限性下,他这种牺牲个人利益保护公众利益的行为也许不会被很多人认可。因为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左,牺牲个人利益保护国家利益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却很少有人提出疑问:难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从来都是矛盾的吗?难道出现矛盾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其一保护另外其二吗?我想斯诺登的出发点并不是要毁了美国人民对民主的仰赖和信任,而是启发人们从更深层次理解民主的涵义以及其实现。

 4 ) 《第四公民》:漩涡中心的斯诺登

  西方国家讲求人权,讲求隐私,讲求私人空间,这一点是神赋予的,更是民主国家法律所赐予的,尤其是美国,彰显自由国度的同时,更鼓吹人人平等与个人人权,可是恰恰如此具有法制意识的国家背后却干着违背法律,违背道德的丑恶勾当,即便是找到了以监视恐怖主义的理由,可是公然侵犯本国与他国的个人隐私,哗天下之大不韪。作为一个敢于披露美国这一丑恶真相的美国特工斯诺登,是一个身处于政治漩涡与舆论漩涡中心的人,他勇敢的站出来揭露事实真相,同时又背负起背叛国家的叛国罪行,从此难以再和家人再次团聚,也从此开始了流亡海外的漂流生涯,是英雄还是罪人这似乎都和他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了,毕竟他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民众最起码的幸福与生活的权利。作为一个普通民众来讲,我是很支持他这么做的,他就像一个英雄一样敢于指责所有丑恶的事情,并为所有的人争取知道真相的权利,他的那种无私与无畏是普通人所不具有的,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世界上就是有了这样的人,文明的脚步才得以发展,世界上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英雄,光明的背后才少了那么一丝丝黑暗,可是英雄往往是需要代价的,流离失所的处境,黑暗势力的打压,以及背负起被安插的各种罪名,都让他的生活与遭遇变得坎坷与艰难,也许就是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对他这样的行为才更加钦佩。
 
    影片真实记录了“棱镜门”的前前后后,为我们还原出了整个事情的全部过程,虽然电影所截取的内容只有很少量的一个部分,但也能够强烈的表达出整个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物感情与事态的严重。电影最震撼人心还是斯诺登在镜头面前的那一脸轻松,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于他来说却是会彻底的改变他的一生,无论他是不是应该做那个决定,但他原本可以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就是因为心中正义感的驱使,才让他成为一个站在漩涡中心的人,他在狂风暴雨的风雨中独自飘摇,随时随地都可能成为政治利益的牺牲品。而且作为一个高度法制的国家,一味的标榜自由与平等,却不敢面对自己做下的丑恶罪行,不得不说让人感到很寒心,寻找各式各样的借口,说着违背良心的谎言,掩盖已经发生的丑恶事实,没有及时的反省自己犯下的错,而是展开恶意开脱与报复,实在是为世人所不齿,被世人所唾骂,政治已经让人性扭曲,政治已经不在明辨是非,有的只是所谓的国家利益,而不惜湮灭那些代表平民百姓的心声。从电影里面我们可以看的出,还是有很多人在积极为了改变人类社会文明所奔走与努力,他们不惧冒多大风险,抛弃原本平静自在的生活,追求事实真相,追逐人生更高的追求,这样的人们活的才有理想,这样的人们才值得让人敬畏,就是存在这样的一群人们,我们的声音才更容易被世界所听到,就是因为这么一群人的努力,我们才真正了解到事实真相,当一切事实真相大白,我们才知道,我们原来生活在一个虚幻美好又充满诸多谎言的世界里。不要去恶意的欺骗民众,因为我们都有着一颗爱国的心,正是因为我们爱我们的国家,才更关心国家发生的一切事物,可是当你们不断的去欺骗我们,总有一天会感受到人们剧烈的反击,有句话说的好,人在做,天在看。
 
    电影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却能够很深刻的揭示出事情的背后绝非那么简单,一旦一个社会失去了信与义,再让人们去相信已经变得不太可能,不要擅意的去欺骗普罗大众,正是因为大家的支持,一个国家才可能正常的运行,而一旦大家都不在支持这个国家,大树终会有倒下的那么一天,不要等到众叛亲离了才开始后悔,因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决定,斯诺登只是守候正义之士的其中一个,在以后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们加入到揭露黑暗事实的队伍当中来,镇压与报复是阻挡不了人们寻求正义的心,唯有明明白白的对大众负责才是挽救局面唯一的出路。
 
    站在漩涡中心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同时又是一个让人感到可悲的人,众多的平民百姓都保护不了一个勇于揭露事实真相的勇士,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我们希望以后不再有这样的人出现,因为我们希望以后不再有见不得光的事情发生,祝福敢于站出来对抗黑暗势力的斯诺登,他是一个真的勇士,他是一个真的英雄,愿以后他能够平平安安,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和他的家人团聚,从此过上幸福宁静的生活。

 5 ) 我们是被监视着的

2001年,“9·11”恐怖袭击让整个美国为之战栗。对美国政府来说,最大的震动在于:策划袭击的恐怖份子是以合法的身份来到美国、学开飞机、用普通电话和普通网络电子邮件联络,最终成功地组织和实施了这次恐怖袭击的。

2001年10月26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签署颁布了国会法案——《爱国者法案》。这个法案以防止恐怖主义的目的,扩大了美国警察机关的权限。根据法案的内容,警察机关有权搜索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医疗、财务和其他种类的记录等在常规情况下,它给与政府更大的权力对嫌疑人进行信息收集。如果政府有理由怀疑你涉嫌犯罪或恐怖事件,他们就可以对你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它只是针对个别的。

“911发生后不到一周,NSA就决定对美国国内每个人都进行监视。后来他们就开始获取电信记录,之后又扩展到其他信息。就我知道的公司有AT&T,他们每天都会提供3亿2千万条记录。这个名为Stellar Wind的项目每45天会重新授权一次,我们将授权组织称为YES委员会。”

2006年,技术人员Mark Klein透露NSA窃听位于旧金山的AT&T公司,网络顾客Jewel等人因此起诉NSA。多年以后,该案仍处在诉讼的初步阶段,来自司法部的政府被告代表认为这起诉讼不需要联邦法院进行审理,鉴于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这两大部门能够提供更好的监督机会和办法来解决这些案件中所谓的全国范围内的监视政策所带来的问题,被告认为进行该诉讼程序必然会有泄露机密信息的风险。就像NSA局长说过的,这势必会严重损害国家安全信息的披露。

2007年8月1日,奥巴马解释了自己竞选总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要改变目前的行事方式:不能因为行事不便就忽视法律,这不是原来的我们,我们要再一次为世界树立榜样,向他们证明法律是不会受顽固的统治者所摆布的。

2011年起,NSA在犹他州布拉夫戴尔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拦截通讯信息储存站。

2012年美国NSA局长Keith Alexander在国会听证会上面对问询的回答:

“NSA是否拦截了美国公民的电话谈话内容、谷歌搜索记录、短信记录、亚马逊购物记录、银行记录?”

“没有。”

“NSA需要哪方面同意才能拦截美国公民的通讯信息?”

“在美国境内这由FBI负责,在美国的外国演员也是由FBI负责,但FBI可以和NSA或其他授权情报机构进行合作。但是要在美国进行这种规模的信息收集,我们必须要得到法院的许可,由法院进行授权。我们并没有得到授权,我们也没有进行过信息搜集。”

2013年国家情报局局长在参议院听证会的发言:

“NSA是否搜集过数百万名或者亿万美国人的信息?”

“没有。”

“没有吗?”

“不是蓄意的,有些时候可能不经意地搜集了一些信息,但没有蓄意搜集的行为。”

2013年6月3日,斯诺登在香港mira酒店和记者和美国纪录片导演劳拉·珀特阿斯、英国卫报专栏作者格伦·格林沃尔德、伊文·麦克阿斯基尔会面,劳拉·珀特阿斯架起摄像机对事件进行了8天的拍摄。

“我叫爱德华·斯诺登,29岁,我就职于夏威夷国家安全局的承包商——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在情报机构担任过系统工程师、系统管理员、中央情报局高级顾问、解决方案顾问、电信信息系统官员。”

“像我一样的系统管理员或者基础设施分析员,我们的访问权限比普通国家安全局雇员高一点,普通国家安全局雇员的权限密码称为TS SI TK和GEMA,这些都是最高机密的象征Talent-KeyholeGema。它们都和国家安全局的任务核心有关系。如果是系统管理员,你可以拿到名为PRIVAC的特殊访问权限,不管你的职位等级是多少,各个权限的信息你都可以访问。”

斯诺登成为了公开告密第一人。

“新闻报道不能走偏,我不想让自己成为中心,这会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至于是否公布我的身份,用何种方式公布则由你来决定。我个人愿望是你直接说出我就是泄密的人。包括我最信任的知己在内,没有人了解我的意图。因为我而让他们被怀疑,对他们来说非常不公平。只有你能阻止这件事,你要让我被钉在十字架上,而不是作为线人把我保护起来。”

“这件事事关每个人。我不怕他们,他们可以把其他人打到闭嘴,但在我身上没用。如果这件事没人做,那么我会挺身而出。希望死了我这个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我知道风险,如果被捕了那就被捕了。

不管在身上发生任何事,你和格伦都要继续报道。”

“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于我来说,归根到底是国家权力和人民反抗力量的抗衡。你知道政策是唯一能够限制国家权力的,如果我们被改变了,那我们就没有办法反抗。一个人再厉害都不可能反抗政府机构和手握重权的人,甚至可能连里面最平庸的人都反抗不了。”

“人们因为有了有可能正被监视着这一心理预期,造成思想受到了限制,言论变得小心翼翼。比起让我和其他和我一样的人承受思想受到约束的痛苦,我宁愿我个人承受牢狱之灾或者其他不好的结果,如果能为他人利益作出奉献,我个人也很高兴。”

“奥巴马政府背弃了所做的承诺,在实现承诺上不仅偷工减料、行动迟滞,甚至还食言。通过查看无人机画面更坚定了我的决心。这些无人监视机其实都是一直跟在某个人背后的杀人机,它们就一直在某个人家附近。你收到的文件会是一个或者多个无人机监视不同国家的影像视频文件。”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某个地方有一个设施,是NSA和其他政府合建的,进行所有通讯信息的拦截。只要有信息传递的,不需要锁定目标就能自动提取通讯内容。还可以让其他人通过特定的关键词搜索你的通讯记录。这个系统还具有额外的未来搜索模式,如果此刻输入的搜索信息在将来某个时刻匹配的对象,就可以立即搜索到目标并报告你正在和别人进行通讯。”

“SSO是特殊消息处理组,它的功能是对网络信息进行被动收集。包括美国国内的网络和国际网络。XKeyscore deep dive项目,这是一个前端系统,分析师用来分析搜集到的网络信息。通过这个可以进行倒带搜索,实时搜索。2011年,每一台装有这个系统的设备可以同时监控10亿台电话和网络。他们的搜集速度可以达到10亿字节每秒,这样的机器有20台。”

CNN电视新闻:英国《卫报》报道美国法院秘密授权国家安全局对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公司的百万客户进行日常通讯记录的收集。这是一个政府用来收集所有美国人信息的计划。

CNN电视新闻:美国《华盛顿邮报》和英国《卫报》报道了美国政府的另一项监视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直接接入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AOL美国在线、Skype、YouTube和苹果等九大互联网公司的中心服务器搜集数据,邮报说他们搜集语音、视频、照片、电子邮件、文档和连接日志,根据这些分析员可以掌握一个人的行踪和社交情况。

2013年6月10日的头条新闻:揭发了国家安全局监听电话和拦截网络信息的告密者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今日在镜头前现身。斯诺登称国家安全局权力的不断扩大让他心生恐惧,他非常坚定地要披露文件,这些文件不仅暴露了多个组织在监听电话记录,而且还透露……

斯诺登同时还曝光了英国政府GCHQ的Tempora窃听计划。GCHQ从传输国际电话和网络信息的光纤电缆上获取信息,并将大量个人信息与NSA分享。

斯诺登在会面前一直通过加密邮件与劳拉·珀特阿斯进行交流。会面时为防止窃听,斯诺登用枕头堵住房间大门;为防止偷窥,用遮光布做的布套在头上操作键盘;酒店房间的网络电话都有内置的微型电脑,就算听筒坏了,你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对话。所以只要电话线插着就可以窃听。(坚决要拔掉电话线。)

在人权律师乔纳森·曼帮助下,斯诺登向联合国申请难民身份,香港的联合国难民事务办事处负责人说斯诺登有权利享有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

2013年6月21日,美国政府以三项重罪罪名指控斯诺登,两项是根据反间谍法,并要求香港引渡斯诺登。

两天后,维基解密组织安排斯诺登离开香港去寻求政治庇护。

斯诺登试图从俄罗斯转机到厄瓜多尔寻求政治庇护,但莫斯科机场官员表示无法帮他办理转机,因为美国政府已经注销了他的护照,于是他被困在莫斯科机场。

2013年7月20日,英国政府迫使卫报销毁斯诺登在香港提供给记者伊文·麦克阿斯的与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讯总部(GCHQ)相关的档案。

斯诺登在俄罗斯临时庇护的一年多以后,得到了俄罗斯的三年居留许可。

2014年7月,斯诺登相恋多年的女朋友Lindsay Mills来到莫斯科陪伴他。

到目前为止,斯洛登住在莫斯科。

斯诺登的愿望是住在一个有高度隐私权的国家。

德国柏林,由律师组成的国际群体聚在一起讨论斯诺登的法律状态,来自美国公民自由协会的BEN WIZNER律师说道:“因公众利益向媒体泄密和为私人利益向国外势力出卖秘密,两者在反间谍法上并无区分。所以,根据反间谍法,泄露的信息本身不应该隐瞒不能成为辩护理由。泄露的信息是为了公众利益以寻求改革,也不能成为辩护理由。即使法庭判决遭到信息泄露的项目是非法的或者违宪的,它仍然不能成为辩护理由。”

巴西参议院美国国安局监视事件听证会上,《卫报》记者格伦·格林沃德说道:“自911恐怖袭击以来,美国对其所作所为辩护的理由就是一切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来保护民众,事实恰恰相反,很多文件和恐怖主义、国家安全并无联系,却和国家间的竞争,以及企业的产业、财政、经济问题相关。”

纪录片导演劳拉·珀特阿斯在美国是一名标准的“异见人士”,911之后她拍摄了美国三部曲:《我的祖国My Country》、《誓言The Oath》、《第四公民Citizenfour》。2006年,在拍摄关于伊拉克战争的电影《我的祖国》后,柏翠丝被美国列入一份整日秘密监视名单,她的机票上被印上“SSSS”( Secondary Security Screening Selection)的标记,为了防止她所拍摄的电影胶片在美国边境审查时被没收,她选择移居德国。

影片获得2015年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

“不受限制的秘密政策会对民主带来巨大的威胁。”

“一个国家有秘密法庭、秘密调查,对每个美国人的通话都进行监控,但是美国公民对此却一无所知,这是对美国公民自由权利的最大侵犯。”

“公民和政府间权利的平衡已经变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但其实应该是当选人和选民的关系。”

 6 ) 真实

公开揭露政府恶行,斯诺登无疑是非常勇敢的。只是影片中的斯诺登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他的神情中有谨慎,有认真,有轻松,有无奈。这是他真实的一面。但他的眼中似乎看不出愤怒和激情,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他的心中没有。可能是内化于心,不露于外吧。这是更加真实的真实。记录这些影像就是纪录片存在的原因吧。

 短评

我没有说颂扬,没有任何这个意思。但是你一定要问我,斯诺登支持不支持,我们不支持他?他现在维护自由,我们怎么不支持自由?

6分钟前
  • dow
  • 推荐

能把這麽精彩的事件拍得沉悶到只能關注斯諾登顏值有多高,也是不容易的。。。

10分钟前
  • Woodring
  • 还行

在纪录片花里胡哨蒙太奇的时代,这种稳妥追踪记录已经少见:并没有塑造人物,并没有揭露八卦,仅仅陈述事态,反而愈显张力:电话、警铃、报社高层压力、机场扣留……扫走纸屑,后继有人

11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Citizenfour让人看到whistleblower很人性的一面。他也会紧张害怕,努力乔装但拙劣的方式连自己都觉得I am gonna make it worse. Laura把英雄拉下神坛,然后你明白他作为一个个体的牺牲。当Snowden父母上台时,全场鼓掌致敬。一个发生在最自由国家里关于最不自由的故事。Coproducer是Kirsten... #NYFF

13分钟前
  • 半目
  • 推荐

仍处于进行时的纪录片 窃听监控什么的对我们来说见怪不怪了 我只是来看脸的/还有白衬衫/还有黑西装(目测是优衣库的)

15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推荐

斯诺登长这么帅,谁还在乎片子再讲什么。实话。★★★☆

20分钟前
  • 坍塌
  • 还行

纪录片成为了参与者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2013年6月想起5年前看过的一篇短篇小说 敏感字都被屏蔽 人们生活在沉默的世界中。思想的禁锢 对隐私的保护

24分钟前
  • pepper 安
  • 还行

斯诺登不是无脑的理想主义者,所以更显可贵。作为纪录片本身可圈可点之处并不多,背后所代表的自由主义旗帜才更让人同情吧

27分钟前
  • Joshz
  • 还行

与其说是“反美片”,不如说是反乌托邦片,即,美国都这样了,世界上还有乌托邦么。

3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基本上就是棱镜门事件的始末,导演带着摄影机纪录了爱德华·斯诺登在香港那段时间的经历,就是和历史在同步的发生,时刻在见证一切,对于这种的事件还在现场的感觉很难得。由美国国安局的监控丑闻入手,展现的是一个群像,各方人士都牵扯在其中,最后你终于明白我朝为什么会墙掉某些网站了。★★★★

3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NYFF#全球首映/棒!片后半小时经久不息的掌声可见斯诺登在美国人民心中口碑不错。我也觉得他是个英雄~

37分钟前
  • 似零
  • 力荐

在香港酒店房间里的几天他们一起震惊了全世界。斯诺登也有恐惧,也有对亲人的不舍。他不是英雄,更不是叛徒。他和你我一样,都在追求一个更好的世界。作为记者,一生能遇到一件这样的新闻,应该也是万分荣幸吧。

38分钟前
  • zhwho
  • 推荐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面临的恐惧也会最大。当剧组成员以及斯诺登父母登台时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致敬。人民英雄斯诺登。#52NYFF

42分钟前
  • 好样的
  • 推荐

事件的重要性大於紀錄的技術性。香港專訪的一部分可以說是「映像的生還」。這也是我最為欣賞導演的一個點。至於什麼斯諾登的顏值夠高、一群活在墻裡的sb突然高呼「保護自己的網絡隱私」、什麼中俄暗中保護與澳門保護戰大可忽略。因為這些人能看到的就只是傳聞和表象。紀錄片宣揚的普世價值,他們並不懂

44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原来斯诺登在身份没有公开之前就一直和本片导演劳拉·波特拉斯以及卫报的记者匿名联系,所以片子从第一封邮件,到第一篇新闻,再到公开身份,他为了更多的声音,其实做了一个天大的决定,没有人知道明天甚至下一个小时会怎样,电影却举重若轻地,似乎只是展示他几天的日常生活。太勇敢了。

4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让我激动的是,在里面看到了白发阿桑奇打电话帮助斯诺登,这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真实,这真的是一部正在发生的纪录片。

50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当乔治·奥威尔写下《一九八四》的时候,他一定没想过老大哥会在自己的国度成为现实。权力追求的什么?总是更多的权力。对我们来说会觉得是隔岸观火,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管制了。作为纪录片来说,太浅!倒是斯诺登萌萌的~

5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論斯诺登顏值之高

54分钟前
  • A L E X
  • 还行

29岁。斯诺登美如画~

56分钟前
  • Clarke
  • 还行